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一、细胞生物学的定义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三、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四、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第二节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一、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二、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建立三、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第三节细胞生物学的实践意义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医药方面二、农业方面三、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细胞生物学主要参考书目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第一节显微技术—、光学显微镜二、电子显微镜三、扫描隧道显微镜四、显微操作技术第二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一、细胞化学技术二、免疫细胞化学三、显微光谱分析技术四、放射自显影术五、分子杂交技术六、PCR技术第三节细胞分离技术一、离心技术二、流式细胞术三、细胞电泳第四节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一、细胞培养二、细胞工程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真核细胞一、质膜二、细胞核三、细胞质四、细胞的形状和大小第二节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一、细菌二、支原体三、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四、蓝藻五、古细菌六、细胞结构与生物系统第三节病毒与蛋白质感染因子一、病毒的形态和结构二、类病毒三、病毒的进化地位四、蛋白质感染因子第四节细胞的化学成分一、水与无机盐二、细胞的有机分子三、酶与生物催化剂第四章细胞质膜及其表面第一节质膜的化学组成一、膜脂二、膜蛋白第二节质膜的结构一、质膜结构的研究历史二、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三、脂筏四、细胞膜的功能第三节细胞表面的特化一、细胞外被二、膜骨架三、质膜的特化结构第五章物质跨膜运输第一节被动运输一、简单扩散二、协助扩散第二节主动运输一、钠钾泵二、钙离子泵三、质子泵四、ABC 转运器五、协同运输第三节膜泡运输一、吞噬作用二、胞饮作用三、外排作用四、穿胞运输五、胞内膜泡运输第六章细胞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第一节内质网一、形态与组成二、RER的功能三、ER的其它功能第二节高尔基体一、形态与组成二、功能区隔三、主要功能第三节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一、溶酶体的结构二、溶酶体的功能三、溶酶体的发生四、溶酶体与疾病五、过氧化物酶体第四节蛋白质分选一、蛋白质分选信号二、蛋白质分选运输的途径第五节膜泡运输一、衣被类型二、衣被的形成三、膜泡运输的定向机制四、细胞的内吞与外排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第一节线粒体一、结构二、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三、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四、线粒体的半自主性五、线粒体的增殖第二节叶绿体一、形态与结构二、光合作用机理三、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四、叶绿体的增殖第三节线粒体与叶绿体的蛋白质定向转运一、线粒体蛋白质的转运一、叶绿体体蛋白质的转运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第一节细胞信号系统概述一、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二、细胞信号分子三、受体四、蛋白激酶五、胞间通信的主要类型第二节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第三节膜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一、离子通道型受体二、G蛋白耦联型受体三、酶耦联型受体第九章细胞骨架第一节微丝一、分子结构二、微丝结合蛋白三、肌肉的组成第二节微管一、分子结构二、微管结合蛋白三、分子发动机(Molecular motor)四、微管组织中心五、微管的功能第三节中间纤维一、类型二、结构三、IF的结合蛋白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第一节核被膜与核孔复合物一、核被膜是双层膜结构二、核孔是物质运输的通道三、通过核孔的物质运输与信号序列有关第二节染色体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二、从DNA——到染色体三、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四、染色体结构第三节核仁一、核仁形态二、核仁周期三、核仁的功能四、核糖体第四节核基质一、核基质的组成二、核骨架的功能第十一章细胞周期及其调控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细胞周期二、细胞周期时间的测定三、细胞同步化第二节有丝分裂一、细胞分裂的类型二、有丝分裂第三节减数分裂一、间期二、分裂期三、联会复合体第四节细胞周期调控一、研究背景二、CDK三、CKI四、Cyclin五、DNA复制当且仅当一次六、M期CDK的激活七、细胞周期检验点八、生长因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第十二章细胞分化第一节受精与胚胎发育一、精子和卵的结构二、受精三、精卵识别四、卵裂与胚胎发育第二节细胞分化的主要机制一、不对称分裂二、诱导机制三、细胞数量控制四、细胞行为五、细胞结构的变化第三节细胞的分化潜能一、全能性、多能性和单能性二、干细胞的特点三、胚胎干细胞四、再生第十三章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第一节细胞衰老一、人体细胞的动态分类二、细胞衰老的特征三、细胞衰老的机理第二节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一、细胞坏死二、细胞凋亡第三节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一、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二、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三、线粒体与细胞凋亡第四节肿瘤细胞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二、肿瘤形成三、肿瘤的起源与演进第十四章细胞环境与互作第一节细胞连接一、封闭连接二、锚定连接三、通讯连接第二节细胞黏着分子一、钙粘素二、选择素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四、整合素五、透明质酸粘素第三节细胞外基质一、胶原(collagen)二、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三、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四、氨基聚糖与蛋白聚糖五、弹性蛋白(elastin)六、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
细胞生物学 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基本信息介绍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掌握细胞三大结构体系的基本内容:生物膜系统、遗传信息表达结构系统、细胞骨架系统。
掌握细胞主要生命活动过程: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细胞凋亡与细胞衰老、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
了解和掌握细胞生物学体外培养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细胞的基本概念和结构:介绍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等。
2.细胞膜与物质运输: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等。
3.细胞质与细胞器:介绍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4.细胞核与遗传信息表达: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DNA的复制与转录、RNA的加工和转运等。
5.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介绍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等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运动的方式和机制。
6.细胞增殖及其调控:介绍细胞周期的概念和调控机制,以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7.细胞分化:介绍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细胞分化的分子基础和调控机制。
8.细胞凋亡与细胞衰老:介绍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意义;同时介绍细胞衰老的概念和特征。
9.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介绍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和特点,包括转录水平调控和转录后水平调控等。
10.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介绍细胞培养的类型和方法,以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细胞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根据具体的实验教学条件和课程安排,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及标准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课程安排,制定相应的考核方式及标准,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面的考核方式和标准。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细胞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细胞生物学和相关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的原理;2. 掌握细胞分裂和细胞增殖的过程和机制;3. 理解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原理和调控机制;4. 熟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器在细胞活动中的作用;5. 了解细胞分化和发育的过程和机制;6. 掌握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2 细胞质基质的组成和功能1.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4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 细胞分裂和细胞增殖2.1 细胞周期的概念和调控机制2.2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机制 2.3 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3. 细胞信号传导3.1 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2 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和功能3.3 第二信使的作用和调控机制3.4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4.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4.1 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4.2 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4.3 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4.4 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5. 细胞分化和发育5.1 细胞分化的概念和调控机制5.2 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5.3 组织器官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6. 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6.1 光学显微镜观察技术6.2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6.3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6.4 基因工程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地介绍课程内容;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3. 讨论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能力;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细胞生物学(英文):Cell Biology课程代码:09S5118B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生物科学(检验与检测方向)课程学时:48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选用教材:丁明孝、王喜忠、张传茂、陈建国主编,《细胞生物学》(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5参考书目:1. 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主编,《细胞生物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 王金发主编,《细胞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二、课程简介《细胞生物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生物专业的必修课程,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全面系统地研究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前沿学科,作为四大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基础医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在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该课程后,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建立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脉络和体系,培养学生生物学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细胞的角度去理解生命。
本课程总学分为3,共48学时,授课对象为生物科学(检验与检测方向)专业大三学生。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养。
1.知识目标:能初步了解细胞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理解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分化、遗传、变异、衰老、死亡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规律;掌握遗传信息的贮存、复制、表达及其调控;认识细胞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等的联系。
2.能力目标:增强细胞生物学研究兴趣,善于对细胞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提高应用细胞生物学知识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学会收集和分析细胞生物学问题,初步了解如何进行细胞生物学科学研究,为进一步的生命科学前沿知识的学习或从事生命科学教学科研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科学,旨在通过对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揭示生命的基本规律。
本课程将通过授课、实验和讨论等方式,系统介绍细胞结构、细胞器功能、细胞分裂和细胞信号传导等内容,以培养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熟悉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器功能,认识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
3.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和调控机制,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分配。
4.了解细胞信号传导的原理和机制,认识细胞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
5.培养科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素养。
三、课程内容1.细胞的组成与结构1.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2 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3 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概述2.细胞膜的运输2.1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与机制2.2 内吞作用和外吐作用的分子机制3.细胞信号传导3.1 细胞表面受体的分类和作用机制3.2 细胞内信号通路的传导与调控4.细胞分裂与生殖4.1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调控机制4.2 无丝分裂的特点和机制4.3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遗传物质的分配5.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5.1 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实验方法5.2 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1.授课:通过PPT演示,详细介绍细胞结构、功能和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实验:设计适合课程内容的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思维。
3.讨论:组织课堂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4.案例分析:选取相关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五、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设计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六、参考教材1.《细胞生物学导论》(作者:某某)2. 《细胞的奥秘》(作者:某某)七、备注本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式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生理、生态、遗传和进化过程。
本课程将介绍细胞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的生物化学过程、肌肉和神经细胞的特殊化,为学生提供对生物学的基本理解和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细胞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2. 掌握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基本原理。
3. 理解细胞毒理学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4. 了解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5. 培养细胞实验技术和科学研究能力。
6.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组成与功能- 细胞质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骨架的组成与功能2. 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染色体结构与遗传变异3. 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凋亡- 细胞信号通路的基本原理- 细胞增殖的调控与肿瘤形成-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与调控4. 细胞毒理学与人体健康- 细胞毒素的来源与分类- 细胞毒素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细胞毒素与环境污染、药物安全的关系5. 细胞实验技术- 细胞培养与细胞系的建立- 细胞实验技术与细胞功能的研究- 细胞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介绍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
2. 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细胞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培养实验技术和科研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细胞相关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撰写细胞生物学相关的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比:出勤、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占比:考查对细胞生物学基础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占比:考查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与应用能力。
4. 实验报告评分:考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能力。
细胞生物学 教学大纲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引言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功能、发育和遗传等基本过程的学科领域。
本门课程将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功能,探索细胞的发育和遗传机制,以及细胞与其他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培养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等。
3.掌握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换过程。
4.熟悉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发育过程。
5.理解细胞的遗传机制,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
6.了解细胞与其他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菌、病毒和免疫系统等。
7.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1 细胞的发现和发展历程 1.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1.3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4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5 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第二章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换2.1 细胞的能量需求和来源 2.2 细胞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 2.3 细胞呼吸和发酵过程 2.4 光合作用和光能转换第三章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发育3.1 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机制 3.2 细胞增殖和组织再生的过程 3.3 细胞分化和发育的调控机制 3.4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的应用第四章细胞的遗传机制4.1 DNA的结构和复制过程 4.2 基因的转录和RNA的加工 4.3 蛋白质的合成和翻译过程 4.4 遗传变异和突变的机制 4.5 遗传工程和基因治疗的应用第五章细胞与其他生物体的相互作用5.1 细菌和细菌感染的机制 5.2 病毒和病毒感染的机制 5.3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4 免疫应答和疫苗的设计 5.5 细胞生物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由教师介绍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进展。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进行细胞观察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1、通过理论、实验和自学等教学与实践活动,使学生较全面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2、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发展观点思考问题的能力,将细胞结构与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
3、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生物学的科学思想,了解细胞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细胞的角度去理解生命的本质。
4、使学生了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并学会细胞生物学基本实验方法,结合实验,训练学生显微测量、细胞活体染色、细胞器分级分离、显微观察等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创新精神、科学态度、实验技能、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等方面获得初步训练。
5、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教材、教学参考书、实验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相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要求1、培养和训练学生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释细胞的结构与细胞重大生命活动问题,使之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从教职业道德;2、根据本课程特点,结合细胞器分离观察、显微测量、显微观察、活细胞染色等,使学生具有从事教学及相关工作必须的基础生物学知识和教学管理知识;3、通过细胞结构特点,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基因表达与调控等细胞重大生命活动规律的学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基本实验方法训练,使学生具有理论和实验方法创新意识,能结合课程发展动态开展相关研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5、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团队协作的组织管理能力,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课程编码:06
英文名称:Cell Biology
学时: 54学分:3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教材:《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0)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也是主干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了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生物学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细胞的角度去理解生命。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细胞生物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既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前沿领域,又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受到基本科学思维训练,同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开拓可获得知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重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所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难点:了解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细胞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面,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的基本概念,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与细胞的关系,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重点: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
难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掌握掌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操作技术。
重点:理解与掌握一些基本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能够使各种技术巧妙的结合。
难点: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构造原理;荧光显微镜的构造原理;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区别;原代细胞与传代细胞的概念。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些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例如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细胞组分分析方法以及细胞培养与显微操作技术。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细胞连接,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
重点: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细胞连接的几种类型,细胞外基质。
难点:细胞连接的几种类型。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细胞的连接方式以及细胞外被和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和功能。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教学基本内容: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
重点:掌握细胞之间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掌握由不同部位的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传递通路。
难点:物质转运的三条途径。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之间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以及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对细胞生存和生长的必要性。
第六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质基质,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与细胞结构的装配。
重点:重点掌握各种细胞内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各种细胞内膜系统的功能。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胞质基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细胞内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七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教学基本内容: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重点:重点掌握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难点:氧化磷酸化,光合作用。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教学基本内容: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染色质,染色体,核仁,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核基质与核体。
重点:重点掌握染色体结构的组装过程。
难点:理解核被膜在细胞周期中的崩解与装配的过程。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核与染色体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了解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转录的关系。
第九章核糖体
教学基本内容: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
重点:掌握在蛋白质合成中多聚核糖体所行使的功能及其生物学意义。
难点:核糖体的类型结构功能;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糖体成分的比较。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核糖体的结构成分及其功能,核糖体上的活性部位在多肽合成中的作用,尤其是以多聚合糖体的形式行使功能的生物学意义。
第十章细胞骨架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质骨架,细胞核骨架。
重点:掌握几种细胞骨架的结构及其功能。
难点:核纤层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其与中间纤维蛋白的关系;核纤层蛋白在细胞分化中的表达;核纤层蛋白在细胞核装配中的作用。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细胞中存在的几种骨架体系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
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细胞周期的调控。
重点:掌握细胞周期运转中各种周期蛋白依赖性CDK激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难点:CDK激酶和CDK激酶抑制物的概念;G2/M期转化与CDK1激酶的关键性调控作用。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各时期的主要变化以及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第十二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分化,癌细胞,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
重点:掌握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癌细胞的基本特征以及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
难点:细胞分化、组织特异性基因与管家基因、细胞的全能性、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3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细胞分化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癌症的发生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关系;理解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和主要作用。
第十三章细胞衰老与凋亡
教学基本内容:细胞衰老,细胞凋亡。
重点:掌握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难点: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与坏死的区别,掌握其在有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四、课程学时分配
五、课程习题要求
课后习题结合专业论文。
六、考核方式
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七、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细胞生物学》高教出版社出版,翟中和等,(第一版)2000。
《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郑国锠,(第一版)1982,(第二版)1992。
制定人:张国蓉
审定:刘常金
批准:
2006年12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