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C .点电荷和元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D .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其运动轨迹与电场线一定重合2.如图所示,某质量为m 的企鹅(可视为质点)斜向上跳水,起跳时它距海平面高为h ,速度大小为0v ,不计空气阻力,企鹅落水时的速度大小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做功为212mvB .重力做功为mghC .企鹅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0D .企鹅的动能一直增加 3.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中实线所示,虚线为某带电粒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 、b 、c 是轨迹上的三个点,则( )A .粒子带负电B .粒子一定是从a 点运动到b 点C .粒子在c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 点的加速度D .粒子在c 点的动能大于在a 点的动能4.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合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s时,物体的速度为2m/sB.t =2s时,物体的动量为4kg m/s⋅C.t=0到t=1s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为2kg m/s-⋅D.t=2s到t=3s时间内,力F的冲量为1N s⋅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轻绳绕过桌边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已知M=3m,让绳拉直后使砝码从静止开始下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砝码底部与地面的距离为h,砝码刚接触地面时木块仍没离开桌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 B.MC.绳子的拉力对M做功为34mgh D.绳子的拉力对m做功为214mgh6.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与电源相连,电源电压U=2V,AB板间距d=5cm,B板接地。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答案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答案

前试卷类型:B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下)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方向时刻变化B.加速度方向时刻变化C.合力有可能沿轨迹切线方向D.位移大小一定大于路程v离开地面,落在对面2.如图所示,摩托车爱好者骑着摩托车在水平路面上遇到沟壑,摩托车以水平速度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的平台上。

若增大初速度A.运动时间变长B.速度变化量增大C.落地速度可能减小D.落地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3.如图所示,O为地球的中心,OP垂直于赤道面。

a为在赤道面的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b为在垂直赤道面的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c为平行于赤道面、以P为圆心的圆轨道,已知a卫星和b卫星的运行轨道半径均为地球同步卫星的一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卫星的运动周期一定大于8小时B .a 卫星和b 卫星的机械能一定相同C .c 轨道可能成为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D .a 卫星和b 卫星所受向心力一定相同4.如图所示,竖直挡板放置在水平面上,长为L 的直杆一端可绕光滑固定轴O 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P ,小球靠在竖直挡板上,挡板以水平速度v 匀速向左运动。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当直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且小球未与挡板脱离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P 的速度大小为cos v θB .小球P 的速度大小为sin v θC .小球重力做功的功率为tan mgv θD .小球重力做功的功率为cos mgvθ5.如图所示,带电绝缘圆环固定在水平面内,圆心为O ,直径MN 左侧均匀带正电荷,MN 右侧均匀带等量负电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某校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某校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某校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我国已发送了北斗系统最后一颗卫星,从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忽略地球自转)则( )A. 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B. 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C. 卫星b的周期大于24ℎD. 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2.如图所示为游乐场中过山车的一段轨道,P点是这段轨道的最高点,A、B、C三处是过山车的车头、中点和车尾.假设这段轨道是圆轨道,各节车厢的质量相等,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受牵引力,所受阻力可忽略.那么,过山车在通过P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头A通过P点时的速度最小B. 车的中点B通过P点时的速度最小C. 车尾C通过P点时的速度最小D. A、B、C通过P点时的速度一样大3.如图所示,一个方形的金属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盒左边附近,达到静电平衡后,盒上的感应电荷在盒子内部产生的电场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4.图是某种静电推进装置的原理图,发射极与吸极接在高压电源两端,两极间产生强电场,虚线为等势面,在强电场作用下,一带电液滴从发射极加速飞向吸极,a、b是其路径上的两点,不计液滴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B.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小C. 液滴在a点的加速度比在b点的小D. 液滴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小5.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其指针张角的大小来定性显示其金属球与外壳之间的电势差大小。

如图所示,A、B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板,G为静电计。

开始时开关S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为了使指针张开的角度增大些,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A. 断开开关S后,将A、B两极板分开些B. 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分开些C. 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靠近些D. 保持开关S闭合,将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右移动6.有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两导体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柱体,柱体高均为ℎ,大柱体柱截面边长为a,小柱体柱截面边长为b,现将大小柱体串联接在电压U上,已知通过导体电流方向如图,大小为I,则导体电阻率为( )A. ρ=ℎU2I B. ρ=UℎaI(a+b)C. ρ=2UℎaI(a+b)D. ρ=Uℎ(a−b)I(a+b)7.如图所示,电流表G的内阻不可忽略不计,R1、R2是两个可变电阻,当a、b间的电压为4V时,电流表的指针刚好满偏(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最大值处),当a、b间的电压为3 V时,如果仍要使电流表G的指针满偏,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①保持R2不变,增大R1 ②增大R1,减小R2③保持R2不变,减小R1④增大R2,减小R1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8.四个相同的小灯泡按照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式接入电压相等的电路中,调节R 1、R 2使四个小灯泡都正常发光,这时可变电阻R 1、R 2消耗的电功率P 1和P 2的关系为( )A. P 1=2P 2B. P 1>2P 2C. P 1<2P 2D. P 1=P 29.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了变化.图乙中的三条图线分别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线a表示的是电压表V3的示数的变化情况B. 图线c表示的是电压表V2的示数的变化情况C. 此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ΔU1和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量ΔI的比值的绝对值变小D. 此过程中电压表V3示数的变化量ΔU3和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量ΔI的比值的绝对值不变10.一质量为m的重物,沿与竖直方向成60∘角直线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g,整个过程重物下降的高度为H,则在此过程中A. 重力势能减少2mgHB. 物体机械能增加mgHmgH D. 物体动能增加mgHC.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33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湖北武汉市2024届物理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武汉市2024届物理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武汉市2024届物理高一下期末统考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利用倾角为α的传送带把一个质量为m 的木箱匀速传送L 距离,此过程中木箱升高h ,木箱和传送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木箱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箱克服摩擦力做功mghB .摩擦力对木箱做功为零C .摩擦力对木箱做功为mghD .摩擦力对木箱做功为cos mgL μα2、 (本题9分)质量为2kg 的小球自塔顶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g 取210/m 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s 末小球的动量大小为40?/kg m s B .2s 末小球的动能为40JC .2s 内重力的冲量大小为20?N sD .2s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20W3、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三个轮子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 、B 、C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的角速度相同B .A 、C 的角速度相同C.B、C的线速度相同D.B、C的角速度相同4、(本题9分)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某位置时,拉力F突然发生变化,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做离心运动B.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做离心运动C.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做离心运动D.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5、(本题9分)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S时的运量为P1,位移为2S时的动量为P2,则P1:P2等于()A.1:1 B.1:C.1:2 D.1:46、如图所示,物块a、b通过绕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b可沿粗糙水平地面滑行,当物块a竖直下降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b速度大小相等B.物块a、b加速度大小相等C.物块a、b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D.轻绳对a、b做功功率相等7、(本题9分)最近几十年,人们对探测火星十分感兴趣,先后发射过许多探测器。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A.B.C.D.二、实验题11.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系列电学实验。

(1)为了测量某种新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电阻的电阻率,该小组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D,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cm。

③调节指针定位螺丝,使多用电表指针指着电流零刻度④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位置⑤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接触,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约20Ω(3)为进一步准确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x R,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为4.5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0R(阻值为10Ω);电压表V(量程为5V,内阻未知);电流表A(量程为20mA,内阻为90Ω);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为0∼20Ω,额定电流2A);开关S、导线若干.请利用以上器材,在下方的虚线框中补全实验电路图(需标出相应器材的符号)______(4)若电压表示数为4.2V,电流表示数为15mA,试分析能否计算出x R的准确值,若能,写出x R的准确值;若不能,写出误差的来源________(5)写出该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_(用L、d、x R表示).三、解答题13.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电路如图所示,两表笔直接相连时,指针指在表盘刻度“5”上,两表笔之间接有600Ω的电阻时,指针指在刻度“1”上。

求刻度“3”应标注的电阻值R。

12.【答案】11.050 1.995/1.994/1.996 ③②①⑤④19Ω24x d RL π。

贵港市高级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贵港市高级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贵港市高级中学2024届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质量为1500 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哪个不能..求出()A.0~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B.前2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C.15~25 s内汽车的加速度D.15~25 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2、(本题9分)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B.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C.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D.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3、(本题9分)如图所示,两小球从斜面的顶点先后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在斜面上的落点分别是a和b,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两小球的判断正确的是( )A.落在b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快B.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大C .小球落在a 点和b 点时的速度方向不同D .两小球的飞行时间均与初速度0v 成正比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 为自感线圈,其直流电阻与电阻R 相等,C 为电容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当开关S 由闭合变为断开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通过灯A 的电流由c 到dB .A 灯突然闪亮一下再熄灭C .B 灯无电流通过,不可能变亮D .电容器立即放电5、 (本题9分)假设地球和金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于金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A .地球公转周期小于金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大于金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大于金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小于金星公转的角速度6、 (本题9分)传送带是常见的物料搬运工具,如图所示,一袋质量为m 的化肥从高处匀速运到低处,传送带的倾角为θ,高处与低处的竖直距离为h ,化肥袋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始终和传送带保持静止,则该过程中( )A .重力对化肥做的功为-mghB .支持力对化肥做的功为cos sin mgh θθC .摩擦力对化肥做功为tan mg hμθD .化肥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7、 (本题9分)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物体A 以速度0v 向右运动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 ,现让弹簧一端连接另一质量为m 的物体B (如图乙所示), 物体A 以02v 的速度向右压缩弹簧,测得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仍为x ,则( )A .A 物体的质量为3mB .A 物体的质量为2mC .弹簧压缩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2032mvD .弹簧压缩最大时的弹性势能为20mv8、如图甲所示,光滑平台上的物体A 以初速度v 0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B 上,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图乙为物体A 与小车B 的v -t 图象,由此可知A .小车上表面长度B .物体A 与小车B 的质量之比C .物体A 与小车B 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D .小车B 获得的动能9、 (本题9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高为L 的固定斜面底端与水平面平滑相连,质量分别为3m 、m 的两个小球A 、B 用一根长也为L 的轻绳连接,A 球置于斜面顶端,现由静止释放A 、B 两球,球B 与弧形挡板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且碰后只能沿斜面下滑,它们最终均滑至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则( )A .小球A 下滑过程中,小球A 、B 系统的重力对系统做正功,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小 B .A 5gLC .小球B 升高至斜面右侧L /2处时,小球A 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大于小球B 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D.小球B从刚开始上升到开始进入斜面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B做功为34 mgL10、如图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a和b两点。

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24/2024学年度其次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两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3Q和-Q,将两小球接触后,它们所带的电荷量总共为A.+3Q B.+2Q C.+Q D.-Q2.电场中下列物理量与检验电荷q有关的是A.电场强度E B.电势 C.电势能p E D.电势差U3. 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B.卡文迪许发觉了万有引力定律C.伽利略发觉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D.牛顿首先比较精确地测算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4.如图所示是一款避雷针原理演示器,上下金属板之间用绝缘材料固定,尖端电极和球形电极与下金属板连接,给上下金属板接感应圈并渐渐上升电压,当电压渐渐上升时A.尖端电极先放电B.球形电极先放电C.两电极同时放电D.两电极都不放电5.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绝缘丝线一端固定于地面,另一端系住一个带电小球,张紧的丝线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忽视空气阻力,剪断丝线后小球将做A.类平抛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D.变加速曲线运动6.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牛顿管抽成真空后,让牛顿管竖直倒立的同时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地面上静止的人视察到管中羽毛的运动轨迹可能是7.地球和四周大气层中的电离层构成一个“地球电容器”.现已测得大地带5×105C 左右的负电,电离层和地球间的电压为3×105V 左右.“地球电容器”的电容约为 A .3 FB .1.7 FC .3.4FD .0.6 F8.不计空气阻力,将一石块从H 高处水平抛出,物体下降高度为h ,下列图象中描述石块重力势能E P 随h 改变关系可能正确的是9.由开普勒定律可知,行星绕恒星运行轨道半长轴a 的三次方与周期T 的二次方之比为常数,即k Ta 23,其中k 的大小 A .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B .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C .与恒星和行星的质量都有关D .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率有关10.“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4月20日文昌航天放射中心胜利放射升空,与“天宫二号”空间试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地面约380km 的圆轨道上飞行,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6000km ,则“天舟一号”与同步卫星相比较,较小的物理量是 A .角速度B .线速度C .周期D .向心加速度11.家用洗衣机的脱水桶如图所示,脱水桶高速旋转把衣物甩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脱水时水做向心运动,脱水后衣物在桶中心B .脱水时水做离心运动,脱水后衣物在桶中心C .脱水时水做向心运动,脱水后衣物在桶壁旁边D .脱水时水做离心运动,脱水后衣物在桶壁旁边A .B. C. D.hOE phOE phOE phOE pA .B.C.D.12.半径不同的光滑半圆形槽,其圆心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小球可看成质点,分别自半圆形槽左边缘的最高点无初速度地释放.以水平面为零势能面,在两小球下滑到最低点时A .机械能相同,动能相同B .机械能不同,动能相同C .机械能不同,动能不同D .机械能相同,动能不同13.如图所示,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风扇正常转动时,扇叶上P 、Q 两点绕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P υ、Q υ,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P a 、Q a ,则A .P υ>Q υ,P a >Q aB .P υ>Q υ,P a <Q aC .P υ<Q υ,P a >Q aD .P υ<Q υ,P a <Q a 14.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 点运动到B 点,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则A .A 点电势高,粒子在A 点加速度大B .B 点电势高,粒子在B 点加速度大C .A 点电势高,粒子在B 点加速度大D .B 点电势高,粒子在A 点加速度大15.“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试验中,同学们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四种F a -关系图线.其中因在试验中未平衡摩擦力的是16.某人在自行车车把上挂有一只水壶,静止时悬绳及壶中液面状态如图甲所示,若他骑车沿平直坡路向下匀速滑行,不计空气阻力,此时水壶状态正确的是FOaFOaFOaFOaA .B.C.D.A . B.C.D.EAB图甲 图乙17.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中,小明获得的纸带如图所示,他依据点迹标上了计数点,则计算哪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可代表B 点的瞬时速度A .ABB .BCC .ACD .AE18.如图所示,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试验中,利用了等效性原理,其等效性是指A .两个弹簧秤拉时弹簧秤发生相同的形变B .一个弹簧秤拉和两个弹簧秤拉时簧秤发生相同的形变C .一个弹簧秤拉和两个弹簧秤拉时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D .一个弹簧秤拉和两个弹簧秤拉时橡皮筋与细绳套的结点位置相同19.一质量为m 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倾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在图示时刻物体受到斜面摩擦力的大小为A .θsin mgB .θμsin mgC .θμcos mgD .θcos mg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20~23小题.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可以供应军用飞机起飞和着陆的军舰,是现代海军不行或缺的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2024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下水.20.航母飞行甲板前端上翘,水平部分与上翘部分通过一段圆弧平滑连接, D 为圆弧最低点,圆弧半径为R .飞机以速度υ越过D 点时AO BCDEF上翘跑道阻拦索木板 A橡皮筋细线A .R 越大,υ越大,飞机起落架承受的作用力越小B .R 越大,υ越小,飞机起落架承受的作用力越大C .R 越小,υ越大,飞机起落架承受的作用力越大D .R 越小,υ越小,飞机起落架承受的作用力越小 21.以下做法中,有助于飞机起飞的方案,不正确的是A .飞机顺着风向起飞B .减小飞机装载货物的质量C .起飞时航空母舰以肯定的速度向前运动D .起飞时利用弹射装置使飞机获得肯定的初速度22.飞机以肯定的水平初速度着陆甲板时,若飞机勾住阻拦索减速,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将大大减小.着舰运用阻拦索时,飞机动能 A .削减得多B .削减得少C .削减得快D . 削减得慢2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飞机在水平甲板上,受到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拉力F 作用,沿水平方向移动了距离s ,飞机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则在此过程中 A .摩擦力做的功为fsB .力F 做的功为Fs cos θC .重力做的功为mgsD .力F 做的功为Fs sin θ二、 填空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24小题4分,25小题6分,共10分)24.(4分)如图所示,用绝缘支架固定的小球A 带正电,带正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B 或C 位置,丝线将向________(选填“左”、“右”)偏转,悬挂在 ________(选填“B”、 “C”) 位置处的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24.(6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将直径为d ,质量为m 的小球从A 点由静止下落,下方H (H >>d )处固定一个光电门B,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可由计时器测出,取td=υ作为小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CAB sF甲 乙 丙(1)如图乙为1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结果为d = mm .(2)小球从A 下落到B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削减量p E ∆= (用题中字母表示). (3)小球下落时由于球心偏向光电门激光束的左侧,俯视图如图丙所示.由此测量小球经过光电门B 时的动能比真实值 (选填“大”、“小”或“相等”).三、论述计算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终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需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部分3小题,其中26小题6分,27小题7分,28小题8分,共21分)26.(6分)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电场ABCD ,电场强度为E ,方向竖直向下,质量为m ,带电量大小为q 的带电粒子,从AD 中点O 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恰好从C 点离开电场.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求带电粒子 (1)带电性质; (2)所受电场力做的功; (3)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27.(7分)如图所示,光滑杆一端固定在水平面B 点,与地面成θ=30°角,原长为L 的轻质橡皮筋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O 点,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圆球相连,圆球套在杆上.圆球处于A 点时,橡皮筋竖直且无形变.让圆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 点时速度为零,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取g .求: (1)运动过程中杆对圆球的最小弹力; (2)圆球运动到B 点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 (3)圆球运动到杆的中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34 cm510激光束小球光电门 A B小球光电门接计时器AB28.(8分)如图所示,用长为l 的轻质细线将质量为m 的小球悬挂于O 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7mg .小球在外力作用下静止于A 处,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撤去外力,让小球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B 时,细线被O 点正下方的光滑小钉子拦住,钉子离O 点的距离满意肯定条件时,小球能接着运动且细线不松弛.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小球静止于A 处时所受最小外力;(2)小球运动过程中离A 处位移的范围; (3)钉子离O 点距离应当满意的条件.2024/2024学年度其次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B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AAABCDCCACD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0分,其中第24题4分,第25题6分) 24.右 B ………(每空2分)25.(1)24.4…………(2分) (2)mgH ……(2分) (3)大………(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21分.26.(1)因为带电粒子向电场线方向偏转,故带正电……………………………(1分) (2)带电粒子受电场力qE F =电场力做功qEl l F w 212=⨯=……………………………………………………………(2分) (3)带电粒子沿电场方向上的分运动ma qE =,mqE a =22121at l = 解得qEmlt =…………………………………………………………………(3分)27.(1)在橡皮筋没有拉伸过程中,对小球θcos mg F N =…………………………………………………………………(2分)(2)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mgl E P =………………………………………………………………………(2分)(3)小球运动到中点过程中,橡皮筋没有被拉伸,机械能守恒221sin υθm mgl =重力势能gl mgmg P 2sin ==θυ……………………………………………(3分)28.(1)当外力与绳垂直斜向上时最小。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物 理 试 卷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一. 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选对得3分, 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 属于矢量的是(A ) A. 向心加速度B. 功C. 功率D. 动能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哪个量是不变的? (B ) A. 线速度B. 角速度C. 向心加速度D. 向心力3. 水滴从高处自由下落, 至落地前的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 则水滴下落的时间将(B )A. 增长B. 不变C. 缩短D. 无法确定4.在下列所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 则机械能守恒的是 (C )A. 小孩沿滑梯匀速滑下B. 电梯中的货物随电梯一起匀速下降C. 被投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D. 发射过程中的火箭加速上升5.大小相等的力F 按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式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 使物体沿粗糙的水平面移动相同的距离, 其中力F 做功最多的是(A )6. 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 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

如图2所示, 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B ) A .车的加速度为零, 受力平衡 B. 桥对车的支持力比汽车的重力大A B CD图1C. 桥对车的支持力比汽车的重力小D. 车的速度越大,桥对车的支持力越小7.假设两颗近地卫星1和2的质量相同, 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3所示, 卫星2的轨道半径更大些.两颗卫星相比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 卫星1的向心加速度较小B. 卫星1的线速度较小C. 卫星1的角速度较小D. 卫星1的周期较小8.“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或现象, 下列四个实验可以在“天宫一号”舱内完成的有(D)A B C D图4A. 用台秤称量重物的质量B. 用水杯喝水C. 用沉淀法将水与沙子分离D. 给小球一个很少的初速度, 小球即可以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9.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的高度以v0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1, 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D)A. B. C. D.10.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 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5套,word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5套,word版)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 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2.如图所示为摩托车比赛转弯时的情形,若转弯路面是水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平路面对车身弹力的方向沿车身方向斜向上B. 水平路面对车身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水平路面竖直向上C. 水平路面对车轮的静摩擦力和斜向上的弹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D. 仅由水平路面对车轮的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3.如图所示是俄罗斯名将伊辛巴耶娃撑杆跳时的情景,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撑杆的过程中杆对她的弹力大于她对杆的压力B. 在撑杆上升过程中,她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 在空中下降过程中她处于失重状态D. 她落到软垫后一直做减速运动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

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A. 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 向心加速度变大C. 线速度变大D. 角速度变大5.某游客领着孩子游泰山时,孩子不小心将手中的皮球滑落,球从A点滚到了山脚下的B点,高度标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A到B的曲线轨迹长度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B. 从A到B过程中阻力大小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C. 从A到B重力做功mg(H+h)D. 从A到B重力做功mgH6.某运动员在110米跨栏时采用蹲踞式起跑,发令枪响后,左脚迅速蹬离起跑器,在向前加速的同时提升身体重心。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第2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第Ⅰ卷(共38分)一、 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必定变化 B .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D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一定变化,但速度方向必定变化,A 项正确.速度变化的运动可能是速度大小在变,也可能是速度方向在变化,也可能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不一定是曲线运动,B 项错误.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 项错误.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可能是变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加速曲线运动,D 项错误.答案:A2.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10和1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A .0.2gB .0.4gC .2.5gD .5g解析: 在星球表面有G Mm R 2=mg ,故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火=0.4g ,则g 火g =M 火R 地2M 地R 火2=0.4,故B 正确.答案: B3.下列几种情况,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是( )A .一颗弹丸在粗糙的碗内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图(a)]B .运动员在蹦床上越跳越高[图(b)]C .图(c)中小车上放一木块,小车的左侧有弹簧与墙壁相连,小车在左右振动时,木块相对于小车无滑动(车轮与地面摩擦不计)D .图(c)中如果小车振动时,木块相对小车有滑动解析:弹丸在光滑的碗内运动时,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A 正确;运动员在蹦床上越跳越高,其机械能逐渐增大,故机械能不守恒,B 错误;小车左右振动时,如小车与木块无相对滑动,则系统只发生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C 正确;如果小车与木块有相对滑动,则系统产生内能,机械能减少,D 错误.答案:C4.如下图所示,在验证向心力公式的实验中,质量相同的钢球①放在A 盘的边缘,钢球②放在B 盘的边缘,A 、B 两盘的半径之比为2∶1.a 、b 分别是与A 盘、B 盘同轴的轮.a 轮、b 轮半径之比为1∶2,当a 、b 两轮在同一皮带带动下匀速转动时,钢球①②受到的向心力之比为( )A .2∶1B .4∶1C .1∶4D .8∶1解析: 本题考查圆周运动等知识.由题意“在同一皮带带动下匀速转动”,说明a 、b 两轮的线速度相等,即v a =v b ,又因a 轮与A 盘同轴,b 轮与B 盘同轴,角速度相等,联立并代入F =m v 2r得到D 项正确.答案: D5.如图所示,是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旅行,进入绕土星飞行的轨道.若“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半径为R 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 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 周飞行时间为t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关于土星质量M 和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M =4π2R +h 3Gt 2,ρ=3π· R +h3Gt 2R 3B .M =4π2 R +h 2Gt2,ρ=3π· R +h 2Gt 2R3C .M =4π2t 2R +h 3Gn 2,ρ=3π·t 2· R +h 3Gn 2R 3D .M =4π2n 2 R +h 3Gt2,ρ=3π·n 2· R +h 3Gt 2R3解析: 设“卡西尼”号的质量为m ,土星的质量为M ,“卡西尼”号围绕土星的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G Mm R +h 2=m (R +h )⎝ ⎛⎭⎪⎫2πT 2,其中T =t n ,解得M =4π2n 2R +h 3Gt 2.又土星体积V =43πR 3,所以ρ=M V =3π·n 2· R +h3Gt 2R 3. 答案: D6.如右图所示,P 是水平面上的圆弧凹槽.从高台边B 点以某速度v 0水平飞出的小球,恰能从固定在某位置的凹槽的圆弧轨道的左端A 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 是圆弧的圆心,θ1是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是B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则( )A.tan θ2tan θ1=2B .tan θ1tan θ2=2 C.1tan θ1tan θ2=2D.tan θ1tan θ2=2解析: 由题意可知:tan θ1=v y v x =gt v 0,tan θ2=x y =v 0t 12gt2=2v 0gt,所以tan θ1tan θ2=2,故B 正确.答案: B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选项)7.某物体同时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中F 1与加速度a 的方向相同,F 2与速度v 的方向相同,F 3与速度v 的方向相反,则( )A .F 1对物体做正功B .F 2对物体做正功C .F 3对物体做负功D .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解析: 因物体做匀减速运动,a 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反,故F 1对物体做负功,A 错;F 2与速度v 方向相同做正功,B 正确;F 3与v 方向相反做负功,C 正确;合外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做负功,故D 正确.答案: BCD8.如右图所示,一小球以v 0=10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 、B 两点.在A 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在B 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10 m/s 2),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小球经过A 、B 两点间的时间t =(3-1) sB .小球经过A 、B 两点间的时间t = 3 sC .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h =10 mD .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h =15 m解析: 设A 点竖直速度为v ⊥A ,v ⊥A =v 0=gt A ,得t A =1 s ,设B 点的竖直速度为v ⊥B ,v ⊥B =v 0tan 60°=gt B 得t B = 3 s ,则小球经过A 、B 两点间的时间为t B -t A =(3-1) s ,故A 正确,B 错误;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h AB =v ⊥A +v ⊥B2t =10 m ,故C 正确,D 错误.答案: AC9.如右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足球,以速度v 由地面踢起,当它到达离地面高度为h 的B 点处(取重力势能在B 处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B 点处重力势能为mghB .在B 点处的动能为12mv 2-mghC .在B 点处的机械能为12mv 2-mghD .在B 点处的机械能为12mv 2解析: 因为机械能为E k +E p ,所以C 对.由动能定理知,B 对. 答案: BC10.如右图所示,用手通过弹簧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作用,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手的拉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C .弹簧弹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D .手的拉力和物体重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解析: 对于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当只有重力做功时机械能才守恒,手的拉力对系统做正功,系统的机械能增大,由功能原理可知,A 错B 对;对物体、弹簧弹力是外力,物体所受外力中,除重力外只有弹簧弹力做功,因此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C 对;手的拉力作用于弹簧,因此引起弹簧的形变而改变弹性势能,D 错.答案: BCⅡ卷 (共62分)一、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6分)11.(4分)在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 .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速运动B .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一样C .可以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D .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E .实验中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F .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G .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解析: 当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速运动时,沿长木板方向重力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即在实验中可消除摩擦力的影响,A 项正确;由实验原理可知,B 、C 正确,D 错误;使用打点计时器时都必须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E 错误;橡皮筋拉力做的总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增加,此动能应为小车获得的最大动能,所以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的是小车的最大速度,F 正确,G 错误.答案: ABCF1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4分)实验步骤操作合理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A .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B .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C .取下纸带,更换新纸带(或将纸带翻个面)重新做实验D .将重物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E .选择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1,h 2,h 3…,h n ,计算出对应的瞬时速度v 1,v 2,v 3,…v nF .分别算出12mv n 2和mgh n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看是否相等答案:ADBCEF(2)某次应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 =1.00 kg 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 为第一个点,A 、B 、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0 m/s 2.那么:(1)纸带的 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2分) (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可以计算得从O 点到B 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 = J ,动能增加量ΔE k =________ 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4分)(3)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 O 为第一个点在纸带的左端,所以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从O 点到B 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 =mgx OB =1.88 J ,动能增加量ΔE k =12m ⎝ ⎛⎭⎪⎫x OC -x OA 2T 2=1.84 J .实验的结论是:重物只受重力作用,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即机械能守恒.答案: (1)左 (2)1.88 1.84 (3)重物只受重力作用,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即机械能守恒 二、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6分)13.(10分)右端连有光滑弧形槽的水平桌面AB 长L =1.5 m ,如右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 =0.5 kg 的木块在F =1.5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桌面上的A 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木块到达B 端时撤去拉力F ,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 =10 m/s 2.求:(1)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2)木块沿弧形槽滑回B 端后,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 解析: (1)由动能定理得:FL -F f L -mgh =0其中F f =μF N =μmg =0.2×0.5×10 N=1.0 N 所以h =FL -F f L mg =1.5× 1.5-1.00.5×10m =0.15 m.(2)由动能定理得:mgh -F f x =0所以x =mgh F f =0.5×10×0.151.0m =0.75 m. 答案: (1)0.15 m (2)0.75 m14.(10分)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平距离d 后落地,如右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 ,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34d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求:(1)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 1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2. (2)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解析: (1)设绳断后球飞行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竖直方向d -34d =12gt 2,水平方向d =v 1t联立解得v 1=2gd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mv 22=12mv 12+mg ⎝ ⎛⎭⎪⎫d -34d 得v 2=52gd . (2)设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F T ,这也是球受到绳的最大拉力大小. 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34d由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有F T -mg =mv 12R联立解得F T =113mg .答案: (1)v 1=2gd v 2=52gd (2)113mg 15.(13分)如图所示,质量m =1 kg 的物块从h =0.8 m 高处沿光滑斜面滑下,到达底部时通过光滑圆弧BC 滑至水平传送带CD 上,CD 部分长L =2 m .传送带在皮带轮带动下以v =4 m/s 的速度逆时针传动,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3. g =10 m/s 2求:(1)物块滑到C 、D 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各为多少? (2)物块从C 滑到D 的过程中,皮带对物块做多少功? (3)物块从C 滑到D 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12mv 21解得物块到达C 点的速度v 1=2gh =4 m/s 物块在皮带上滑动的加速度a =μg =3 m/s 2由运动学公式 -2aL =v 22-v 21解得物块到达D 点的速度v 2=v 21-2aL =2 m/s(2)皮带对物块做功W =-μmgL =-6 J(3)物块从C 滑到D 的时间t 1=v 2-v 1-a =23s 物块与皮带相对滑动距离s 1=vt 1+L 物块在皮带上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μmgs 1得Q =14 J答案:(1)4 m/s 2 m/s (2)-6 J (3)14 J16.(13分)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如下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 =60 kg 的质点,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α=53°,绳的悬挂点O 距水面的高度为H =3 m .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sin 53°=0.8,cos 53°=0.6.(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 ;(2)若绳长l =2 m ,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水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f 1=800 N ,平均阻力f 2=700 N ,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d ;(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却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解析: (1)机械能守恒mgl (1-cos α)=12mv 2①圆周运动F ′-mg =m v 2l解得F ′=(3-2cos α)mg 人对绳的拉力F =F ′ 则F =1 080 N.(2)动能定理 mg (H -l cos α+d )-(Ff 1+Ff 2)d =0 则d =mg H -l cos αFf 1-Ff 2-mgd =1.2 m.(3)选手从最低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x =vtH -l =12gt 2且由①式及以上两式解得x =2l H -l 1-cos α 当l =H2时,x 有最大值.解得l =1.5 m因此,两人的看法均不正确.当绳长越接近1.5 m 时,落点距岸边越远.答案: (1)1 080 N (2)1.2 m (3)两人的看法均不正确,当绳长越接近1.5 m 时,落点距岸边越远.。

四川省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4年7月3日上午9:00—10:15〕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本试题卷共四个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不准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理学的发展推动着人类认识宇宙的深度和广度,许多物理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运用了“放大”的思想B .托勒密提出了日心说开辟了科学的新时代C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测出了引力常量的大小D .开普勒通过数据测算推断了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2.如图,乐山某中学举行运动会,利用无人机进行现场高空拍摄。

该无人机在竖直匀速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势能减小,合外力做负功B .重力势能减小,合外力做正功C .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 .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如图,一根张紧的绳上悬挂3个单摆,摆长关系为,摆球质量关系为。

当A 摆振动起来,通过张紧的绳迫使B 、C 也振动起来,达到稳定后有()A CB l l l =<A BC m m m >=A .A 摆的摆球质量最大,故振幅最小B .B 摆的摆长最大,故振动周期最长C .A 、B 摆振动周期相同,振幅不同D .A 、C 摆振幅不同,振动周期相同4.如图,两颗质量不同的人造卫星M 、N 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N 的向心加速度B .M 的运行周期小于N 的运行周期C .M 的线速度小于N 的线速度D .M 的机械能小于N 的机械能5.如图,一质量为m 的汽车驶上半径为R 的拱桥,到达拱桥最高点时的行驶速度为v 且不腾空。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物理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物理含答案

海淀区高一年级练习物理(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0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0道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30分)请阅读文字。

网球运动员将球沿水平方向击出,球离开球拍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划出一条曲线,向对方场地飞去,如图所示。

网球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1.以地面为参考系,网球在空中的运动是()A.匀速运动B.平抛运动C.圆周运动D.匀减速运动2.网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方向保持不变B.位移方向保持不变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D.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始终垂直请阅读文字。

如图所示,用长度为l的轻绳拴一小球,将小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A点静止释放,小球从A运动到最低点O。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3.关于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受重力B.只受拉力C.只受重力和拉力D.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4.小球在从A 运动到最低点O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逐渐增大B.动能逐渐减小C.机械能逐渐增大D.机械能逐渐减小5.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O 时,小球的线速度大小为()A. B. C. D.请阅读文字。

牛顿根据行星运动规律得出“天体间引力遵循平方反比规律”后,进一步设想“使苹果落向地面的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为此,他进行了著名的“月—地检验”加以证实。

设地球质量为m 地、月球质量为m 月、苹果质量为m 苹,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 ,地球中心与苹果的距离为R ,引力常量为G 、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 。

6.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保持不变的是()A.周期 B.线速度 C.向心力 D.向心加速度7.假设地球与月球间的作用力和太阳与行星间的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则地球与月球间的作用力F 的表达式为()A.m g 月 B.m g 地 C.2m m G R 月地 D.2m m G r 月地8.假设地球与树上苹果的作用力和地球与月球间的作用力也是同一性质的力,则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 月和苹果的自由落体加速度a 苹之间的大小关系应该满足()A.a m a m =月月苹苹B.a m R a m r =月地月苹C.22a R a r =月苹D.a R a r=月苹9.某同学尝试用无人机空投包裹。

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物理学史上是哪位科学家、由于哪项贡献而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A.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伽利略,测出了重力加速度的值D.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2.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质点作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一定是时刻在变化C.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3.游泳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河岸横渡,当水速突然增大时,对运动员横渡经历的路程、时间发生的影响是()A.路程增加、时间增加B.路程增加、时间缩短C.路程增加、时间不变D.路程、时间均与水速无关4.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行驶时(设汽车所受阻力一定),一定有()A.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 B.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C.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D.速度最大时,牵引力最大5.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中,两轮半径不等,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两轮角速度相等B.两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C.大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小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D.同一轮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跟该点与中心的距离成正比6.人造卫星沿圆轨道环绕地球运动.因为大气阻力的作用,其运动的高度将逐渐变化,由于高度变化很慢,在变化过程中的任一时刻,仍可认为卫星满足匀速圆周运动规律,下列关于卫星运动的一些物理量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线速度增大B.周期变大C.半径增大 D.向心加速度减小7.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引入功率的概念,是反映做功多少的B.引入功率的概念,是反映做功快慢的C.由P=Fv可知,做功的力越大,功率就越大D.由P=Fv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功率就越大8.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其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增加C.空气阻力做正功D.空气阻力不做功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为零,所以相对地面静止B.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C.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D.地球卫星的轨迹一定是圆的10.关于动能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定理反映的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做功与动能变化件的关系B.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E k2﹣E k1”中,W为合力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C.汽车在牵引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下运动,牵引力做了多少功,汽车的动能就增加多少D.飞机在牵引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下运动,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飞机的动能就增加了多少11.在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时,下面猜想有一定道理的是()A.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h有关,所以弹性势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B.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h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很可能与弹簧拉伸的长度有关C.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mg大小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很可能与弹簧劲度系数有关D.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很可能与弹簧的质量大小有关.12.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三、实验题:(第13题8分,第14题6分,共14分).13.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1)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2)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3)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L=25cm,则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s曝光一次,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m/s(g取9.8m/s2).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当气垫导轨正常工作时导轨两侧喷出的气体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方,滑块运动时与导轨间的阻力可忽略不计.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L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A、B,滑块P上固定一遮光条,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两光电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与计算机相连.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1)实验前,接通电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当图乙中的△t1△t2(选填“>”“=”或“<”)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2)滑块P用细线跨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钩码Q相连,将滑块P由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计算机得到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t1、△t2、遮光条宽度d、AB间距为L、滑块质量M、钩码质量m 已知,若上述物理量间满足关系式,则表明在上述过程中,滑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若遮光条宽度d=8.400mm,A、B间的距离L=160.00cm,△t1=8.40×10﹣3s,△t2=4.20×10﹣3s,滑块质量M=180g,钩码Q质量m=20g,则滑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J,系统动能的增量△E k=J.(g=9.80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5题12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共38分).15.人骑自行车上坡,坡长200m,坡高10m.人和车的质量共100kg,人蹬车的牵引力为100N,若在坡底时自行车的速度为10m/s,到坡顶时速度为4m/s.(g取10m/s2)求:(1)上坡过程中人克服阻力做多少功?(2)人若不蹬车,以10m/s的初速度冲上坡,能在坡上行驶多远?16.山谷中有三块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青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B、C、D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为青藤的固定点,h1=1.8m,h2=4.0m,x1=4.8m,x2=8.0m.开始时,质量分别为M=10kg和m=2kg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A点起水平跳到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点,抓住青藤下端荡到右边石头上的D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大猴从A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3)猴子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17.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98°和北纬α=40°,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自转周期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视为常量)和光速c.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物理学史上是哪位科学家、由于哪项贡献而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A.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伽利略,测出了重力加速度的值D.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故D正确.故选:D2.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质点作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一定是时刻在变化C.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曲线运动.【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当合力与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就做直线运动,与合力的大小是否变化无关.【解答】解:A、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比如平抛运动受到的就恒力的作用,所以A错误.B、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一定是变化的,但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变化,比如匀速圆周运动,所以B 错误.C、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是一样的,所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故C正确.D、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变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就做直线运动,只不过此时的物体的加速度是变化的,物体做的是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所以D错误.故选C.3.游泳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河岸横渡,当水速突然增大时,对运动员横渡经历的路程、时间发生的影响是()A.路程增加、时间增加B.路程增加、时间缩短C.路程增加、时间不变D.路程、时间均与水速无关【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将运动员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河岸方向,根据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渡河的时间等于在垂直河岸方向分运动的时间.最终的位移是两个位移的合位移.【解答】解:当水速突然增大时,在垂直河岸方向上的运动时间不变,所以横渡的时间不变.水速增大后在沿河岸方向上的位移增大,所以路程增加.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行驶时(设汽车所受阻力一定),一定有()A.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 B.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C.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D.速度最大时,牵引力最大【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根据P=Fv判断牵引力的变化,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变化.【解答】解: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由静止开始运动,速度增大,根据P=Fv知,牵引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知道加速度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牵引力最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中,两轮半径不等,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两轮角速度相等B.两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C.大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小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D.同一轮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跟该点与中心的距离成正比【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靠皮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同,则线速度相等,同一轮子上的各点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a==rω2去分析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解答】解:A、靠皮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ω,知半径大的角速度小.故A错误,B正确.C、根据,知线速度相等,半径大的,向心加速度小.所以大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小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D、同一轮子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同一轮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跟该点与中心的距离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BD.6.人造卫星沿圆轨道环绕地球运动.因为大气阻力的作用,其运动的高度将逐渐变化,由于高度变化很慢,在变化过程中的任一时刻,仍可认为卫星满足匀速圆周运动规律,下列关于卫星运动的一些物理量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线速度增大B.周期变大C.半径增大 D.向心加速度减小【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由此分析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与半径的关系,根据半径的变化分析各量的变化即可.【解答】解:因为受到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卫星的总机械能减小,高度逐渐降低即卫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减小,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m=m=maA、C、根据以上的公式得:v=,受到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卫星高度逐渐降低即卫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减小,线速度增大,故A正确,C错误;B、根据以上的公式得:T=2π,半径r减小,周期减小,故B错误;D、根据以上的公式得:a=,半径r减小,向心加速度增大,故D错误;故选:A7.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引入功率的概念,是反映做功多少的B.引入功率的概念,是反映做功快慢的C.由P=Fv可知,做功的力越大,功率就越大D.由P=Fv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功率就越大【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力越大,功率不一定大.【解答】解:A、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B正确.C、根据P=Fv知,做功的力越大,功率不一定大,还与速度有关,故C错误.D、根据P=Fv知,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功率不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B.8.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其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增加C.空气阻力做正功D.空气阻力不做功【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运动员下降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根据力与位移的方向分析力做功的正负.根据高度的变化,判断运动员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分析运动员的运动情况判断动能的变化.【解答】解:A、在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运动员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作用,重力大于空气阻力,所以运动员做加速运动,动能增加,故A正确.B、运动员的高度下降,则其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CD、空气阻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空气阻力做负功,故CD错误.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为零,所以相对地面静止B.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C.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D.地球卫星的轨迹一定是圆的【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加速度不为零.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的环绕速度.【解答】解:A、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B、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由于轨道半径最小,根据v=知,第一宇宙速度是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的环绕速度,故BC正确.D、地球卫星的轨迹不一定是圆,也可能是椭圆,故D错误.故选:BC.10.关于动能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定理反映的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做功与动能变化件的关系B.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E k2﹣E k1”中,W为合力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C.汽车在牵引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下运动,牵引力做了多少功,汽车的动能就增加多少D.飞机在牵引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下运动,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飞机的动能就增加了多少【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动能定理反映的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做功与动能变化件的关系,内容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由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由动能定理的意义可知,动能定理反映的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做功与动能变化件的关系,故A正确.B、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E k2﹣E k1”中,W为合力做的功,根据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可知W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故B正确.CD、飞机在牵引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下运动,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由动能定理知,飞机的动能就增加了多少,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11.在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时,下面猜想有一定道理的是()A.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h有关,所以弹性势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B.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h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很可能与弹簧拉伸的长度有关C.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mg大小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很可能与弹簧劲度系数有关D.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很可能与弹簧的质量大小有关.【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分析】根据E p=mgh知,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物体的重力有关,采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弹簧的弹性势能与什么有关.【解答】解:A、根据E p=mgh知,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采用类比的方法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拉伸长度有关,即形变量有关;故B正确,A错误.B、根据E p=mgh知,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采用类比的方法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2.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由图b可求得物体运动过程及加速度,再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明确各物理量是否能够求出.【解答】解:由图b可知,物体先向上减速到达最高时再向下加速;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经过的位移,故可出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上升过程及下降过程加速度均可求,上升过程有:mgsinθ+μmgcosθ=ma1;下降过程有:mgsinθ﹣μmgcosθ=ma2;两式联立可求得斜面倾角及动摩擦因数;但由于m均消去,故无法求得质量;因已知上升位移及夹角,则可求得上升的最大高度;故选:ACD.三、实验题:(第13题8分,第14题6分,共14分).13.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1)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2)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3)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L=25cm,则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s曝光一次,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m/s(g取9.8m/s2).【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1)根据A球的竖直分运动与B球的运动相同得出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2)根据P球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与Q球相同,得出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3)根据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间隔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解答】解:(1)金属片把A球沿水品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两球同时落地,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知A球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与B球相同,即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2)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末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两球将相碰,知P球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与Q球相同,即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L=gT2得:T==s=0.05s,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m/s=1.0m/s.故答案为:(1)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2)P球击中Q球,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0.05,1.0.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当气垫导轨正常工作时导轨两侧喷出的气体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方,滑块运动时与导轨间的阻力可忽略不计.在气垫导轨上相隔一定距离L的两处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A、B,滑块P上固定一遮光条,若光线被遮光条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两光电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与计算机相连.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加速运动,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1)实验前,接通电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当图乙中的△t1△t2(选填“>”“=”或“<”)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2)滑块P用细线跨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钩码Q相连,将滑块P由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计算机得到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t1、△t2、遮光条宽度d、AB间距为L、滑块质量M、钩码质量m 已知,若上述物理量间满足关系式,则表明在上述过程中,滑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若遮光条宽度d=8.400mm,A、B间的距离L=160.00cm,△t1=8.40×10﹣3s,△t2=4.20×10﹣3s,滑块质量M=180g,钩码Q质量m=20g,则滑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 p=J,系统动能的增量△E k=J.(g=9.80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1)遮光条经过光电传感器A、B时间相同,说明滑块匀速运动,气垫导轨已经水平.(2)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求出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从而得出系统动能的增加量.(3)代入数据得出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以及系统动能的增加量.【解答】解:(1)当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挡光的时间相等,△t1=△t2,说明气垫导轨水平.(2)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 p=mgL,系统动能的增加量=,当mgL=,滑块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3)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 p=0.02×9.8×1.60J=0.314J,系统动能的增加量J=0.300J.故答案为:(1)=,(2)mgL=,(3)0.314,0.300.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5题12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共38分).15.人骑自行车上坡,坡长200m,坡高10m.人和车的质量共100kg,人蹬车的牵引力为100N,若在坡底时自行车的速度为10m/s,到坡顶时速度为4m/s.(g取10m/s2)求:(1)上坡过程中人克服阻力做多少功?(2)人若不蹬车,以10m/s的初速度冲上坡,能在坡上行驶多远?【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功的计算.。

湖南师大附中2024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24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物选班)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与外界条件无关B .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C .由UR I=可知,R 与导体两端电压U 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 成反比 D .某些金属、合金和氧化物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2.如图甲、乙所示,两个电荷量均为q 的点电荷分别置于电荷量线密度相同、半径相同的半圆环和34圆环的圆心,环的粗细可忽略不计。

若图甲中环对圆心点电荷的库仑力大小为F ,则图乙中环对圆心同一点电荷的库仑力大小为A B .23F CD 3.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先全球,2024年3月,小米第一台汽车XiaomiSU7正式上市,其技术领先且价格符合大众消费,一辆小米新能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汽车的质量为32.010kg m =×,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0200kW P =,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34.010N f =×。

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启动,则A .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50m/s m v =C .若汽车以不同的恒定功率启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相同D .若汽车到达最大速度的时间为t ,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2mv x t =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容式风力传感器,如图所示,将电容器与静电计组成回路,可动电极在风力作用下向右移动,风力越大,移动距离越大(两电极始终不接触)。

若极板上电荷量保持不变,P 点为极板间的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风力越大,电容器电容越小B .风力越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仍保持不变C .风力越大,P 点的电势仍保持不变D .风力越大,静电计指针张角越大5.在x 轴上有两个点电荷1q 、2q ,其静电场的电势ϕ在x 轴上分布如图所示。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

1.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 )A. 0B. 恒定C. 随时间增加D. 随速度增加2.下列关于光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00000km/sB. 光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是相同的C. 光可以被完全吸收,但不会被折射D. 光的传播速度在水中比在空气中快3.牛顿的第一定律表明( )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B. 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的力成正比C. 物体的动量是恒定的D. 物体在旋转时会受到向心力4.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速度v滚动时,其动能是( )A. 12mv2 B. mv C. mgℎ D. 12mv2+mgℎ5.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 )A. 伏特(V)B. 安培(A)C. 欧姆(Ω)D. 瓦特(W)6.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 )A. pV=nRTB. pV=mRTC. pV=nRT D. pV=mRT7.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是( )A. 12kx2 B. 12kx C. kx2 D. kx8.电容器的电容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电容器的电压B. 电容器的电流C. 电容器的极板面积D. 电容器的电阻9.在均匀磁场中,带电粒子(初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且不计重力)的轨迹是( )A. 直线B. 圆弧C. 椭圆D. 双曲线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10.物体的动能与什么量的平方成正比( )A. 速度B. 质量C. 动量D. 位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1.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______(判断对错)12.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

______(判断对错)13.理想气体的内能仅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______(判断对错)14.在光的折射过程中,光速在折射介质中总是大于在空气中的速度。

______(判断对错)。

______(判断对错)15.牛顿的第二定律可以表示为F=ma16.在电容器中,电荷量与电压成正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2019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23、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34、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45、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5高中2019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查字典物理网的编辑就为各位学生带来了高中2019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为其上的两点,用EA、EB表示A、B两点的电场强度,A、B表示A、B两点的电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EA与EB一定不等,A与B一定不等B.EA与EB可能相等,A与B可能相等C.EA与EB一定不等,A与B可能相等D.EA与EB可能相等,A与B一定不等2.如图为某位移式传感器的原理示意图,平行金属板A、B和介质P 构成电容器.则A.A向上移电容器的电容变大B.P向左移电容器的电容变大C.P向左移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从M到ND.A向上移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从N到M3.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的径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粒子在A点的速度为vA、电势能为EPA;在B点的速度为vB、电势能为EP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粒子带负电,vAvB,EPAB.粒子带正电,vAvB,EPAEPBC.粒子带正电,vAD.粒子带负电,vAEPB4.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b)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板上.则t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A.0C.3T4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23、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34、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45、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55.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B.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C.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D.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6.空间存在一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线关于坐标原点对称,A、B是x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O点处电势为零B.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C.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电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的运动轨迹可能是曲线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两只定值电阻R1=10 ,R2=30 ,电压表一个,练习使用电压表测电压,电路连接如图所示,电源输出电压U=12 V不变,先用电压表与R1并联,电压表示数为U1,再用电压表与R2并联,电压表示数为U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U1一定等于3.0VB.U2一定小于9.0 VC.U1与U2之和等于12 VD.U1与U2之比一定等于8.如图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 A)和电流表A2(0--0.6 A),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1指针半偏时,A2指针也半偏B.A1指针还没有满偏时,A2指针已经满偏C.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D.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23、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34、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45、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59.如图所示的电场中,虚线为某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则A.粒子一定带正电B.粒子一定是从a点运动到b点C.粒子在c点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加速度D.粒子在电场中c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10.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A、B、C、D是x 轴上的四点,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大小分别是,则A. B.C.A、D两点在x方向上的场强方向相反D.同一负点电荷在A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11.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有A、B两个带电小球(可以看成点电荷),A球带电量为+2q,B球带电量为-q,将它们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A球加速度的大小为B球的2倍.现在AB中点固定一个带电小球C(也可看作点电荷),再同时由静止释放A、B两球,释放瞬间两球加速度大小相等.则C球带电量可能为A. B.C. D.12.如图所示,空间存在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从绝缘斜面上的M点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带电小球.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初速度大小为v0,斜面倾角为,电场强度大小未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断定小球一定带正电荷B.可以求出小球落到N点时速度的方向C.可以求出小球到达N点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总功D.可以断定,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三、实验(共22分)13.(8分)在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测电容可能与极板间的距离d、极板的正对面积S及插入极板间的介质有关.他将一个已经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如图所示.已知静电计指针张角随着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势差的增大而增大.实验时保持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量不变,且电容器B板位置不动. (1)将A板向左平移,静电计指针张角▲ ;将A板竖直向上平移,则静电计指针张角▲ ;在A、B板间插入电介质,则静电计指针张角▲ .(2)实验中静电计不可以用电压表替代,原因是:▲ .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23、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34、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45、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514.(14分)为了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A.待测小灯泡(6V 500mA)B.电流表A(0-0.6A 内阻约0.5)C.电压表V(0-3V 内阻5k)D.滑动变阻器R1(0-lk 100mA)E.滑动变阻器R2(0-5 1.5A)F.电阻箱R3(0-9999.9)G.直流电源E(约6V,内阻不计)H.开关S,导线若干(1)将电压表量程扩大为6V,与它串联的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 k.(2)图甲中画出了实验的部分电路,请你补全电路图;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Rl或R2).(3)实验中,变阻器滑动触头P在ab间移动时,发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只能在3.5V-6.0V间变化,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4)排除故障后,测量出多组数据以灯泡两端的电压U为横轴,电流表的示数I为纵轴,描点作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若电压表V的实际阻值大于5k,则小灯泡实际的伏安特性曲线应在所画图线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⑸如果改装后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3V和6V,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并根据图说明在闭合电键之前滑片P应应置于▲ 端(选填a、b或ab中间)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6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如图所示,绝缘光滑水平轨道AB的B端与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粗糙绝缘轨道BC平滑连接.圆弧的半径R=0.40 m. 在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104 N/C.现有一质量m=0.10 kg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轨道上与B端距离s=1.0 m的位置,由于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带电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C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带电体所带电荷量q=8.010-5C,取g=10 m/s2,求:(1)带电体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及运动到B端时的速度大小;(2)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的B端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3)带电体沿圆弧形轨道从B端运动到C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23、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34、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45、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516.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6 A;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3 A.已知电流计的内阻Rg=200 ,满偏电流Ig=100 mA.求分流电阻R1和R2的阻值.17.如图甲所示,A、B为两块靠得很近的平行金属板,板中央均有小孔.一束电子以初动能Ek = 120eV,从A板上的小孔O不断垂直于板射入A、B之间,在B板右侧,平行金属板的板长L = 210-2m,板间距离d = 410-3m,两板上所加电压为U2 = 20V.现在在A、B两板上加一个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电压U1,在t = 0到t = 2s时间内,A板电势高于B板,则在U1随时间变化的第一个周期内:⑴电子在哪段时间内可以从B板小孔射出?⑵在哪段时间内,电子能从偏转电场右侧飞出?(由于A、B两板距离很近,可以认为电子穿过A、B板间所用时间很短,可以不计电压变化)18.如图所示,一对带电平行金属板A、B与竖直方向成30角放置.B 板中心有一小孔正好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O点,y轴沿竖直方向.一比荷为1.0105C/kg的带正电粒子P从A板中心O处静止释放后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速度vo=104m/s,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30角从O点进入匀强电场,电场仅分布在轴的下方,场强大V/m,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60角斜向上,粒子的重力不计.试求:(1)AB两板间的电势差:(2)粒子P离开电场时的坐标;(3)若在P进入电场的同时,在电场中适当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另一与P 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Q,可使两粒子在离开电场前相遇.求所有满足条件的释放点的集合(不计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查字典物理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高中2019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