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物种鉴定技术规范SN∕T 5201-2020

合集下载

林麝养殖规章制度牌

林麝养殖规章制度牌

林麝养殖规章制度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林麝养殖行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提高林麝养殖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林麝养殖企业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林麝养殖应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保障林麝的生存环境和健康成长。

第四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养殖条件和技术能力,遵循科学养殖方法,保证林麝的生长发育。

第五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养殖过程合法合规。

第六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保护好自然环境,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七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防疫措施,保障林麝的健康和安全。

第二章养殖环境管理第八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保证安全、通风、采光、排水等条件。

第九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建立流通的饮水系统,保证林麝随时有干净、新鲜的饮用水。

第十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定期清洁、消毒养殖场地和设备,防止疾病传播。

第十一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保证林麝有适宜的饲料供应,营养均衡,保障林麝的生长发育。

第十二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定期检查林麝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三章养殖管理第十三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养殖计划,有序进行养殖活动。

第十四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档案系统,记录林麝的生长发育情况,对个体进行标识。

第十五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遵循科学的繁殖方法,提高繁殖率。

第十六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证每只林麝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第十七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技能和管理水平。

第十八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养殖过程合法合规。

第四章防疫措施第十九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防疫措施,进行疫病监测和预防。

第二十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和昆虫等有害生物的防控,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第二十一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及时处理发病林麝,防止疾病扩散。

第二十二条林麝养殖企业应当定期消毒养殖场地和设备,保证良好的卫生环境。

林麝人工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林麝人工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23年第06期林麝人工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黄文英(迪庆州香格里拉市金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香格里拉674403)麝香具有通络散淤,开窍避秽,消炎止痛、强心等功效.此外,麝香对癌细胞有抑制和破坏作用,还可以起到抗肿瘤的功效,其药用价值极高,居四大名贵动物药材之首,堪称动物药材“软黄金”,在军需用品和许多药物制作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林麝(M os chus ber ezovs ki i ),别名獐子、山驴子,是珍稀濒危药用资源麝香的重要来源,而林麝属于全球濒危物种,为了减少野生林麝被捕杀和可持续提供麝香资源,我国开始了林麝的人工养殖。

1生物学特征及生活习惯林麝体型娇小,身长65~95cm ,被毛粗硬,易断,雌雄麝均无角,吻端裸露,耳直立,上部椭圆,眼睛圆而大。

四肢细而长,后肢比前肢长,尾巴短,喜欢跳跃,一般白天休息,早晨和黄昏出来活动。

全身橄榄色并有橘红色泽,体后部黑褐色。

胆小性急喜安静,听觉和视觉灵敏,嗅觉非常发达,对声音和气味的刺激很敏感。

雄麝喜独居且好斗,上齿发达裸露于唇外,蹊部有香腺,成囊状,外部稍微隆起,能分泌麝香。

2圈舍选建建设林麝人工养殖场,选址尤为关键,最好选择海拔1km 以上,环境安静、没有污染、背风向阳、干燥通风、便于排水、人烟稀少、草林茂盛的地方。

圈的大小可因地制宜,结合饲养量来确定。

可设置成大圈、单圈和笼。

大圈饲养育成母麝和配种期公母麝合群,面积约8~15m 2为益,,单圈主要用于母麝生产、哺乳,或公麝,笼主要用于病麝隔离。

单圈应建于大圈的旁侧,并,与大圈有门相通。

圈内还要设置避雨棚、食槽、水槽等,在寒冷的冬季可在在麝舍内放置一些干燥暖和的垫草,以供保暖。

圈的周围需建3m 高的围栏,避免林麝跳出去。

围栏周围可以栽种一些桑树、杏树、桃树,以供麝乘凉、攀缘和采食树叶树果。

3饲养管理林麝属食草动物,其喜食用的野生饲料有上百种。

人工养殖条件下,林麝的饲料主要分精饲料、粗饲料和多汁饲料多为粗饲料(青菜叶、桑叶、黑麦草以及各种野菜等)、多汁饲料(南瓜、萝卜、地瓜等)和精饲料(玉米、大豆、麦麸等)。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第二期兽药质量监督抽检情况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第二期兽药质量监督抽检情况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第二期兽药质量监督抽检情况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0.06.10•【文号】农办牧〔2020〕29号•【施行日期】2020.06.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第二期兽药质量监督抽检情况的通知农办牧〔2020〕29号为加强兽药质量监管,保障养殖环节用药安全,根据全国兽药质量监督抽检计划,我部组织对全国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了兽药质量监督抽检。

现将有关情况公布如下。

一、总体情况2020年第一季度兽用生物制品监督抽检4批,全部合格。

2020年第一季度化学药品等兽药产品省级监督抽检691批,不合格8批(见附件1);化学药品等兽药产品部级跟踪检验83批,不合格6批(见附件2)。

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合格产品相关信息请登录“中国兽药信息网”的“国家兽药基础信息查询系统”查阅。

二、不合格产品情况(一)化学药品等兽药产品省级监督抽检不合格情况1.不合格项目:主要包括性状、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

8批不合格产品中,有4批产品1个项目检验不合格,3批产品2个项目检验不合格,1批产品3个项目检验不合格。

2.抽检环节质量情况:生产环节、经营环节和使用环节的抽检数量分别占抽检总数的17.4%、75.7%、6.9%,不合格率分别为0、1.3%、2.1%。

3.产品类别质量情况:化学药品类产品、抗生素类产品、中药类产品、其他类产品分别占抽检总数的37.0%、41.1%、19.4%、2.5%,不合格率分别为1.2%、1.1%、1.5%、0。

兽用抗菌药抽检349批,不合格4批,不合格率为1.1%;水产、蚕、蜂用药抽检36批,不合格2批,不合格率为5.6%;消毒剂抽检33批,全部合格;进口兽药抽检3批,全部合格。

(二)化学药品等兽药产品部级跟踪检验不合格情况1.总体情况:本季度共对19个兽药生产企业的83批产品进行了跟踪抽检,其中6个企业的6批产品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率为7.2%。

动物检验科检验方法一览表

动物检验科检验方法一览表
NY/T574-2002
2002-0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9
兰舌病诊断技术
GB/T18636-2002
GB/T18636-2002
2002-02-19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0
新城疫诊断技术
GB16550-1996
GB/T16550-2008
2008-12-3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1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
GB/T18089-2008
2008-12-3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4-2
蓝舌病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
作规程SN/T1165.1-2002
SN/T1165.1-2002
2002-11-2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4-3
蓝舌病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操作规
程SN/T1165.2-2002
SN/T1165.2-2002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6
H9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19438.4-2004
GB/T19438.4-2004
2004-2-1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7
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NY/T
536-2002
NY/T536-2002
2002-0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18
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NY/T
2010-05-27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48
贝类包拉米虫病检疫技术规范
SN/T2434-2010
SN/T2434-2010
2010-01-10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49
《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派琴虫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林麝规范化养殖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林麝规范化养殖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林麝规范化养殖面临的困境与对策作者:刘文华周建文申小朋王永奇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从林麝人工养殖场址选择、建设标准、良种选育、饲养管理和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对林麝规范化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解决关键技术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林麝规范化养殖;人工养殖;防控技.林麝(Moschusberezovsikii)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名贵中药材麝香的原动物,因其麝香珍贵而赋盛名。

麝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

历代医药文献都有记载。

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收载。

1人工养殖林麝的现状目前,我国麝养殖数量约为21,500只,其中规模较大的麝养殖场有陕西凤县林麝养殖基地、四川养麝研究所马尔康基地、四川逢春制药林麝养殖基地(陕西、四川、甘肃)、川西林业局养麝场、甘肃兴隆山马麝场、镇坪县养麝实验场等。

陕西省是我国人工养殖林麝存栏最多的省份之一,截止2018年底,全省林麝存栏16,500余只,约占全国林麝存栏数的76%,位居全国首位。

为我国麝类资源保护和中医药发展树立了典型。

2人工养殖林麝面临的困境2.1选址不合理,圈舍建设不规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场地周围环境不适宜,不是海拔低、野生植被差就是交通.通讯不便,饲料来源不配套;二是场地布局不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没分开;三是防逃设施差,日常管理操作不便;四是圈舍面积小,麝活动空间不够,易造成难产。

2.2优质种源紧缺随着野生林麝种群数量的锐减,使得林麝优质种源来源的问题成为了养殖企业的首要难题,大部份林麝人工养殖基地,面临着所培育的林麝优质种群数量少,种源调入困难等问题,使局部圈养林麝由于长期的近亲繁殖,不得不从其他林麝养殖基地引入同样为近亲繁殖所淘汰的种群作为种兽,加剧了林麝品种的退化,使人工养殖林麝种群的繁殖力下降,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养殖企业想要扩大林麝的养殖规模却不得其道,也制约了林麝人工养殖的规模化与规范化。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省级重要湿地确认指标》等41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省级重要湿地确认指标》等41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省级重要湿地确认指标》等41项地方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07.24•【字号】•【施行日期】2020.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省级重要湿地确认指标》等41项地方标准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有关规定,经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发布《省级重要湿地确认指标》等41项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DB62/T 4155-2020 省级重要湿地确认指标DB62/T 4156.1-2020 农村产权交易指南第1部分:农业产业项目DB62/T 4156.2-2020 农村产权交易指南第2部分: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DB62/T 4156.3-2020 农村产权交易指南第3部分:农村“四荒”地DB62/T 4157-2020 杂交构树袋装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DB62/T 4158-2020 杂交构树青贮饲料技术规程DB62/T 4159-2020 循环经济商品包装设计规范DB62/T 4160-2020 在用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综合性能在线检测方法DB62/T 4161-2020 金露梅、银露梅播种育苗技术规程DB62/T 4162-2020 云杉阿扁叶蜂监测预报DB62/T 4163-2020 制种玉米免冬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DB62/T 4164-2020 辣椒品种酒椒1号DB62/T 4165-2020 棉花品种酒棉20号DB62/T 4166-2020 小麦品种酒春6号DB62/T 4167-2020 小麦品种酒春7号DB62/T 4168-2020 小麦品种酒春8号DB62/T 4169-2020 小麦品种酒春9号DB62/T 4170-2020 玉米品种酒166DB62/T 4171-2020 玉米品种酒516DB62/T 4172-2020 玉米品种酒623DB62/T 4173-2020 玉米品种德丰717DB62/T 4174-2020 玉米品种原玉甜503DB62/T 4175-2020 玉米品种原玉甜504DB62/T 4176-2020 玉米品种璐玉甜442DB62/T 4177-2020 玉米品种原玉003DB62/T 4178-2020 玉米品种璐玉78DB62/T 4179-2020 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DB62/T 4180-2020 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代替DB62/T 1914-2009、DB62/T 2398-2013)DB62/T 4181-2020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种植业)星级划分与评定DB62/T 4182-2020 规模化生态放养鸡饲养技术规范DB62/T 4183.1-2020 动物检疫检验样品采集操作技术规范第1部分:家禽DB62/T 4183.2-2020 动物检疫检验样品采集操作技术规范第2部分:家畜DB62/T 4184-2020 地理标志产品会宁胡麻油DB62/T 4185-2020 地理标志产品秦安苹果DB62/T 4186-2020 地理标志产品通渭苦荞麦DB62/T 1819-2020 地理标志产品秦安花椒(代替DB62/T 1819-2013)DB62/T 4187-2020 地理标志产品迭部羊肚菌DB62/T 4188-2020 地理标志产品迭部蕨麻猪肉DB62/T 4189-2020 地理标志产品甘家藏羊DB62/T 4190-2020 地理标志产品甘南牦牛奶粉DB62/T 4191-2020 地理标志产品正宁大葱上述标准自2020年8月15日起实施。

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物种鉴定

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物种鉴定

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物种鉴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物种鉴定时物种鉴定的一般原则、物种鉴定指标、实验室区域设置、岗位设置、人员资质要求与管理、检验鉴定程序、检验方法的认可、污染预防与处理、安全防护等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来源物种的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489-2004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A/T 382-2002 法庭科学DNA实验室规范NY/T541-2002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3 术语和定义3.1野生动物wildlife本标准特指陆生野生脊椎动物。

3.2野生动物产品wildlife products前款所指野生动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3.3物种鉴定species identification采用形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检验技术,对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进行分类地位(科、属、种)的认定。

3.4检材check materials & check samples委托单位(人)提供的、用作物种鉴定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

3.5宏观形态学macromorphology通过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的科学方法。

3.6微观形态学micromorphology通过野生动物各组织及衍生物结构特征进行鉴定的科学方法,一般需借助放大设备。

4 物种鉴定的一般原则4.1 根据具体案(事)件缩小目标物种的范围、确定适用的检验鉴定方法。

4.2 形态特征完整、物种特征鲜明的检材,采用宏观形态学方法进行检验鉴定。

4.3 具有物种特异性的微观结构特征的检材,采用微观形态学方法进行检验。

4.4 具有物种特异性生化成分的检材,可采用生物化学方法进行检验鉴定。

4.5 采用宏观形态学方法无法进行物种鉴定(但能够提取DNA的检材),可采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验鉴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发布43项林业行业标准的公告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发布43项林业行业标准的公告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发布43项林业行业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4.02.07•【文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24年第3号•【施行日期】2024.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24年第3号发布43项林业行业标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发布《柔性竹塑复合材》等43项林业行业标准,自2024年6月1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附件:《柔性竹塑复合材》等43项林业行业标准目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4年2月7日附件《柔性竹塑复合材》等43项林业行业标准目录序标准编号项目名称代替标准号LY/T 3364—1柔性竹塑复合材2024LY/T 3365—2竹制家具用竹质板方材2024LY/T 3366—3花卉术语2024LY/T 3367—中国新花卉作物开发技术规程42024LY/T 3368—5景天类多肉植物栽培技术规程2024LY/T 3369—蜡梅62024LY/T 3370—7草原术语及分类2024LY/T 3371—8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24LY/T 3372—9草原生态系统定位观测规范2024LY/T 3373—10经济林产品保鲜通用技术要求2024LY/T 3374—11沉香栽培和人工结香取香技术规程2024LY/T 3375—木材导热系数的测定护热板法122024LY/T 3376—13层状压缩木材2024LY/T 3377—立木地板142024LY/T 3378—15木蜡油地板2024LY/T 3379—16木制百叶窗帘和百叶窗用叶片202417LY/T 3380—2024聚烯烃薄膜饰面木质地板18LY/T 3381—2024人造板饰面用聚丙烯薄膜19LY/T 3382—2024重组木20LY/T 3383—2024装饰单板层压木质地板21LY/T 3384—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檵木属22LY/T 3385—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落羽杉属23LY/T 3386—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栎属24LY/T 3387—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木姜子属25LY/T 3388—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柽柳属26LY/T 3389—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蚊母树属27LY/T 3390—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皂荚属28LY/T 3391—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紫荆属29LY/T 3392—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香椿属30LY/T 3393—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观赏海棠31LY/T 3394—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接骨木属32LY/T 3395—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荚蒾属33LY/T 3396—2024植物新品种近似品种筛选指南34LY/T 3397—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绣球属35LY/T 1317—2024栓皮LY/T 1317—201336LY/T 1849—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丁香属LY/T 1849—200937LY/T 1850—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一品红LY/T 1850—200938LY/T 1852—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杜鹃花属映山红亚属和羊踯躅亚属LY/T 1852—200939LY/T 1853—202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杜鹃花属常绿杜鹃亚属和杜鹃花亚属LY/T 1853—200940LY/T 2146—2024古建筑木构件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及腐朽分级LY/T 2146—201341LY/T 2512—2024中国森林认证联合认证通用要求LY/T 2512—2015LY/T 2513—201542LY/T 2514—2024中国森林认证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操作指南LY/T 2514-201543LY/T 3141—2024文物建筑木构件检测方法LY/T 3141—2019。

浅谈提高林麝养殖和活体取香的方式

浅谈提高林麝养殖和活体取香的方式

浅谈林麝养殖及其活体取香相关技术张慧珍摘要:人工养殖林麝和活体取香是有效爱惜野生林麝资源的重要途径。

陕西省凤县有着悠长的林麝人工养殖历史,本文结合实践,就人工养殖林麝、提高繁衍率及其活体取香的技术和方式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如何科学地做好林麝的人工养殖与治理,以求对林麝人工养殖有必然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林麝养殖活体取香提高方式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也称香獐、林獐,是我国宝贵的药用和国家一级野生爱惜动物。

雄麝所产麝香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和国际上公认的高级香料,被视为药材中的珍品,在中西医临床医治方面有着的普遍应用,其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麝香价钱昂贵,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供不该求。

陕西是我国林麝的要紧散布区和麝香的主产区之一。

最近几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和人们的过度猎杀,致使野生林麝资源日渐枯竭。

为了有效爱惜野生种群,陕西省凤县踊跃开展人工林麝养殖技术和活麝取香生产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凤县是林麝在陕西最为集中的散布区和麝香的要紧产区,也是宝鸡市林麝人工养殖历史最悠长、养殖户和存栏数最多的一个县区。

通过量年的尽力,凤县人工养殖林麝的技术已趋成熟,产业规模慢慢扩大,目前已形成并带动了太白、眉县、陇县等县区养殖业的进展。

截止目前,宝鸡市林麝人工养殖存栏量已接近2000只。

一、林麝的饲养与治理林麝为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配种从每一年的10月下旬开始至次年的二月终止,雄麝在配种期呈现持续发情状态,一旦有雌麝发情,雄麝可随时爬跨交配。

雌麝发情周期为20天左右。

若是饲养治理良好,一样情形下,雌麝第一次发情均能配种成功。

以11月份为配种顶峰期,90%的雌麝可在次月配种完毕。

怀胎期一样为175——178天,凤县李吉有(养殖林麝18年,本人为医学世家,开有诊所,对林麝的饲养治理、疾病防治积存了丰硕的体会)林麝养殖场一只首胎的雌麝怀胎期只有169天,产下两仔雌雄各一。

李吉有养殖场怀孕母麝11只,9只母麝产双胎,两只母麝产单胎,产仔共计20只,依照养殖场历年产仔率来看,双胎率都不低于80%,有时可达90%。

林麝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体况等级评定标准

林麝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体况等级评定标准

林麝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体况等级评定标准刘文华;王永奇;唐婕;李斐然;张保良【期刊名称】《经济动物学报》【年(卷),期】2011(015)003【摘要】通过观察圈养林麝精神、毛色、呼吸、粪便、尿液等生物学特性,并结合繁殖和泌香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制定林麝体况等级评定标准,为林麝的疾病防治、繁殖和麝香分泌等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人工养麝技术水平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This research enacted the grades of musk deer by observing the coat colour, breath, excrement and urine of them. In orderto make effective measures, we combined and muskiness secretion. The results could be used for disease prevention, breeding and mental status, with breeding muskiness secretion. These measures were helpful for increasing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level of musk deer cultivation.【总页数】4页(P145-148)【作者】刘文华;王永奇;唐婕;李斐然;张保良【作者单位】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32;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32;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32;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32;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65.41【相关文献】1.养老服务标准化浮出水面--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和等级评定也在细化 [J], 周一2.两种评定标准在精神残疾等级评定中的应用 [J], 王莲娥;沈殊雯;周洁3.协会标准《数据中心等级评定标准》送审稿审查会召开 [J],4.肉菜市场经营服务等级评定标准初探——以Y区肉菜市场经营服务等级评定为例 [J], 唐晶晶;余建华;刘艳玲5.新版GB/T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和GB/T29712-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标准的比较 [J], 梁玉峰;王彦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因子血清型鉴定及部分耐药基因的PCR检测

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因子血清型鉴定及部分耐药基因的PCR检测

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因子血清型鉴定及部分耐药基因的PCR检测周鑫;罗燕;程建国;罗茜;喻东;杨正军【摘要】为调查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因子血清型以及相关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本试验采用玻板凝集反应法进行O因子血清型鉴定;同时用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显示:O血清型定型的有16株菌,分别属于9个不同的血清型,其中O78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43.75%(7/16).同时,29株菌皆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其中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sul3,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6’)-Ib、qnrB,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blaTEM、blaCTX-M,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Ⅱa、ant(3")-Ⅰa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B)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100%、96.55%、96.55%、100%、86.21%、100%、65.52%、100%、96.55%和58.62%.本试验结果对林麝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4(033)005【总页数】6页(P715-720)【关键词】林麝;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因子血清型;耐药基因【作者】周鑫;罗燕;程建国;罗茜;喻东;杨正军【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微生物学实验室,四川都江堰611830;四川养麝研究所,四川都江堰61183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625014;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微生物学实验室,四川都江堰611830;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微生物学实验室,四川都江堰6118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8;S858.285.1林麝是国家Ⅰ级保护濒危动物,其主要产品麝香是珍贵的药用材料和香料。

在实际生产中林麝的肺炎和化脓性疾病一直严重制约着人工养麝的发展。

-特养珍品林麝的特性与人工养殖管理技术

-特养珍品林麝的特性与人工养殖管理技术

>特养珍品林麝的特性与人工养殖管理技术林麝,又名香獐、香子,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

动物学专家根据其体型大小及毛色分为三种:麝、马麝及林麝。

麝香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和高级香料。

养一只成年雄麝,年产麝香收入2000-3000元。

一、生活习性。

林麝属于典型的山地动物,不栖息深山老林,多分布于松栎阳坡山地和疏林草坡上。

夜行性,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觅食。

它性情怯懦孤独,很少成群结伙;还喜凉爽,怕曝晒,避暑热;行动敏捷,善爬悬岩陡壁;喜食苔藓、苔草、竹叶、蕨草及芳香性树叶嫩枝。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白天多卧于舍内墙角,或僻净处反刍打盹。

二、圈舍选建。

首先要选择距公路、厂矿300米外,环境比较安静,地势干燥通风及排水良好的地方作圈址。

圈的面积要因地制宜,根据饲养量来确定。

圈的周围要建3米高的围墙,墙周围可栽植一些杏、桑、核桃、苹果树木,以供麝采食和遮阳。

同时圈内还要盖避雨棚,在圈的一侧或两侧要建造单圈,单圈门要与大圈门相通,单圈要求能避风挡雨、阴暗,用于母麝产崽、哺乳及病麝隔离等。

大圈主要用于平时群养母麝,配种期公母可以合群。

圈内要设食槽、水槽。

麝不仅可以圈养,也可以笼养,笼养有便于观察、易于捕捉、造价低廉的特点。

制作笼子,无论木、竹、铁丝都可以。

笼子要求高1米、宽1米、长2米,笼底织眼以能漏粪便为宜,在笼内30厘米高处设料、水盆各一个,便于麝食草、饮水。

笼一侧要有出入后门。

笼要安放在安静的环境处,尽量不要让生人接近,以免林麝受惊,更不要让小孩用棍子乱打乱捅。

三、饲养管理。

麝是草食动物,可供其食的野生饲料有100多种,常食植物有30余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日食量为粗饲料(青草、野菜、树叶、地衣、苔藓等)1.5公斤,精饲料(玉米、大豆、麸皮等)200克,食盐1克。

精料喂时要粉碎,有的还要煮熟后再喂,如黄豆。

无论是圈养还是笼养,都要设饮水盆,盆内要不断水。

夏天最好是凉开水或千分之一的盐水,冬天最好是温开水,并保证麝有充足的饮水。

《马流行性感冒检疫技术规范》等78项行业标准目录

《马流行性感冒检疫技术规范》等78项行业标准目录

23 SN/T 5193-2020 兔球虫病检疫技术规范
24
SN/T 5194-2020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检疫技术 规范
25
SN/T 5195-2020
对虾急2020
猪轮状病毒感染检疫技术规 范
27 SN/T 5198-2020 熊蜂短膜虫检疫技术规范
15 SN/T 5185-2020 猪副伤寒检疫技术规范
16 SN/T 5186-2020 鲍脓疱病检疫技术规范
17 SN/T 5187-2020 边界病检疫技术规范
18
SN/T 5188-2020
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检疫技术 规范
19 SN/T 5189-2020 鮰类肠败血症检疫技术规范
2021/7/1
附件
《马流行性感冒检疫技术规范》等78项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替代标准号
1 SN/T 2985-2020 马流行性感冒检疫技术规范 SN/T 2985-2011
2
SN/T 1162-2020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检疫技术 规范
SN/T 1162-2002
3 SN/T 1264-2020 墨西哥棉铃象检疫鉴定方法 SN/T 1264-2003
脊髓灰质炎病毒
63
SN/T 2233-2020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甲氰菊 酯残留量的测定
SN/T 2233-2008
2021/7/1 2021/7/1 2021/7/1 2021/7/1 2021/7/1 2021/7/1 2021/7/1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专业分析 64 SN/T 5326.1-2020 方法验证指南 第1部分:通
出口包装饮用水和饮用天然
矿泉水中扑尔敏、西咪替丁

林麝熟制标本皮张DNA的提取及PCR分析

林麝熟制标本皮张DNA的提取及PCR分析

们对 秦岭 有蹄类 保 护动 物遗 传多样 性 及其 变化 进行 了研 究. 论 文是 其 中的一 部分 . 本
1 材 料 与研 究方 法
1 1 样 品 采 集 与 保 存 .
首先采 集陕 西省 动物 研究 所标 本室 内 2 O世 纪 5 6 、O年代 的林麝 熟制 标本 皮 张和 各森林 公 安送来 的 盗
( ) 30 0rmi 心 3ri , 5 L上 清液 用 于扩增 反应 . 3 1 0 / n离 n取 O a
1 3 DNA 质 量 检 测 .
1 3 1 紫外 吸 收与琼 脂糖 凝胶 电泳 检测 . .
紫外 吸 收检测 DNA 的纯 度 : 将提 取后 的 DNA 样 品适 当稀 释 , 用 紫 外分 光 光 度 计 测 定 在 波 长 2 0 采 6 n 与 2 0r 处 的吸收 值 , 据 OD / 值来 判 断 DNA 的纯 度. m 8 m i 根 。 OD 。 。 。 琼脂 糖 凝胶 电泳 检 测 D NA 的完 整 性 : 母 液 各取 5 L, 用 1 0 的琼脂 糖 凝胶 进 行 电 泳 , 将 采 . 检测 降 解程 度 , 根据 相对 分子 质量 标准 判断 分子 大小 , 在凝 胶 成像 仪上 观察 并照 相.
胞 色素 b基 因引物进 行 P R扩 增 , 扩 增 的 结果 进 行 了测 序 , 果表 明标 本 的核 DNA 含 量 C 对 结 少, 线粒 体 D NA 保存 较好 , 能够特 异性 扩增 出, 与新 鲜 肉提 取 的 D NA 相 同. 关键 词 : 麝 D 林 NA;动 物 DNA;皮 张 DNA提 取 ; C 扩增 ;鲜 肉 D P R NA 中 图法分 类号 : 8 Q7 文献标 识 码 : A

麝香质量标准

麝香质量标准
(3)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炽热的坩锅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融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
(4)麝香仁粉末棕褐色或黄棕色。为无数不定形颗粒状物体集成的半透明或透明团块,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状、八面体或不规则的晶体;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及内皮层膜组织。
【炮制】取毛壳麝香,除去囊壳,取出麝香仁,除去杂质,用时研碎。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遮光,防潮,防蛀。
【性状】毛壳麝香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直径3~7cm,厚2~4cm。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可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
文件名:麝香检验操作规程
制定人:
制定日期:
分发份数:7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GMP办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至:质量保证部、质监科、质量检验中心、生产部、仓管部
[品名]麝香
[拼音]Shexiang
[拉丁文]MOSCHUS
[代号]Y48
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取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每1ml1.5mg的溶液,即得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组织实施《妥善处置在养野生动物技术指南》的函-林函护字〔2020〕50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组织实施《妥善处置在养野生动物技术指南》的函-林函护字〔2020〕50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组织实施《妥善处置在养野生动物技术指南》的函正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组织实施《妥善处置在养野生动物技术指南》的函林函护字〔2020〕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导各地科学、有序、稳妥处置在养野生动物,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我局研究制定了《妥善处置在养野生动物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见附件),现印送你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请对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妥善处置在养野生动物工作加强领导支持,并将有关意见函告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支持在养野生动物处置工作妥善处置在养野生动物,是推进禁食野生动物重大举措的重要后续工作,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各地要以坚决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禁食野生动物决定为前提,对列入禁食范围、养殖企业或养殖户自愿停止养殖的在养野生动物切实做好妥善处置工作,严格按照《技术指南》明确的原则和要求,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分类、多部门协调推进,防范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等次生问题。

考虑到需要处置的在养野生动物种类多,特别是局部区域在养野生动物数量很大、涉及面广,特请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在人员力量、工作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科学制定处置方案,周密部署实施各地要在准确掌握本区域在养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技术指南》确定的原则、方向和要求,分类制定具体处置方案,经科学评估后由基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一律不得由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擅自放生、灭杀或遗弃。

林麝质量要求

林麝质量要求

林麝质量要求
林麝作为一种极为珍贵的动物,其品质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到市场价值的。

以下是关于林麝质量要求的几个方面:
1. 毛发:林麝毛发柔软,质地细腻,有光泽,颜色均匀,没有杂色和破损。

2. 气味:林麝的气味是其最大的特征,优质的林麝具有浓郁持久的天然香味,清新而不刺鼻,而劣质的林麝气味则会较差或者带有异味。

3. 纹路:林麝的皮毛上有独特的纹路,正品的林麝纹路清晰,没有破损和断裂,而假冒伪劣的林麝则可能采用假皮毛等不同材质制作。

4. 重量:林麝的重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优质的林麝重量较轻,而劣质的林麝则可能通过添加其他材料来增加重量。

总之,购买林麝需要选择正规渠道,认真辨别质量,避免上当受骗。

同时,对于爱护野生动物的人来说,最好选择不使用林麝制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 1 -。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实验动物许可证年检结果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实验动物许可证年检结果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实验动
物许可证年检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0.11.13
•【字号】
•【施行日期】2020.11.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
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关于公布2020年度实验动物许可证年检结果的通知
实验动物许可证持证单位:
按照国家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有关规定和《关于开展2020年度实验动物许可证年检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厅按照持证单位自查、报送年检资料审查等程序,对年检范围内的实验动物许可证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现将年检结果公布如下:2020年度通过实验动物许可证年检的单位1家,许可证3个,其中:实验动
通过年检的持证单位,要严格按照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制度和有关操作规程,进行环境设施、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质量检测和管理,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依法认真做好实验动物各项生产和使用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0年11月13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