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拉弯强度)记录表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表干法)
2
3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环境温度(℃) 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有效沥青用量Pbe(%)
标准试件尺寸 (mm)
沥青的相对密度
粉胶比FB
干燥试件空中质 试件水中质量 试件表干质量
稳定度
量(g)
(g)
(g)
(kN)
4
流值 (mm)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月日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检测原始记录表(表干法)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名称 试次数
0.075mm的通过率(%)
矿料名称 型号及规格
产地 矿料比例
序号 直径 1
击实温度(℃)
理论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被集料吸收的沥青结合料比例
Pba(%)
试件尺寸(mm)
高度
JJ0911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检测记录表
备 注: 试验:
平均值 复核:--Biblioteka --日期:年
月
日
跨中断面试 件的高度 h(mm)
试件毛体积 相对密度
最大理论相 对密度
空隙率 (%)
试件破坏时 的跨中挠度
d(mm)
试件破坏时 的最大荷载
PB(N)
试件破坏时 抗弯拉强度
(MPa)
RB
3lPB 2bh 2
试件破坏时
的最大弯拉
应变
(με)
B
6hd L2
试件破坏时
的弯曲劲度
模量
(MPa)
SB
RB B
第 页,共 页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沥青混合料类型
试验温度(℃)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检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成型方法
试验层位 加载速率(mm/min)
JJ0911
试样编号
试件跨径 L(mm)
跨中断面试 件的宽度 b(mm)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记录表
试件跨径 L(mm)
跨中断面试 件的宽度 b(mm)
跨中断面试 件的高度 h(mm)
试件毛体积 相对密度
最大理论相 对密度
空隙率 (%)
试件破坏时 的跨中挠度 d(mm)
试件破坏时 的最大荷载 PB(N)
RB
3lPB 2 bh
2
RB 均值
--
--
备注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 试验温度 沥青混合料类型 成型方法 任务书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条件 加载速率(mm/min) 试件破坏时 抗弯拉强度 (MPa) 试件破坏时 的最大弯拉 应变 试件破坏时 的弯曲劲度 模量 (MPa)
试样编号
试验:
校核: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交通检测沥青混合料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水中重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真空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饱水率试验原始记录表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原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抽提液中矿粉质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燃烧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测试原始记录表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记录:审核: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燃烧炉法)原始记录表
= 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及筛分试验(燃烧炉)标定记录表
委托编号: 第页共页
标定人:复标人: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doc
陕蒙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装订线------------------------------------------------------------------------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燃烧炉法)
第 页,共 页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燃烧炉法)
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务编号
试验依据样品编号
试验条件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沥青混合料类型试验层位
沥青含量标定
试验编号标定温度
(℃)
集料混合料质量
(g)
沥青质量
(g)
初始试样质量
(g)
试样燃烧损失质量
(g)
质量损失系
数(%)
沥青含量修正系数
(%)
1
2
3
4
级配筛分修正
筛孔尺寸(mm)5337.531.526.5191613.29.5 4.75 2.36 1.180.60.30.150.075燃烧前混合料级配
通过百分率(%)
燃烧后混合料级配
通过百分率(%)
级配修正系数(%)
沥青含量试验
试验编号试验温度(℃)初始试样质量(g)试样燃烧损失质量(g)沥青含量修正系数(%)沥青含量测值(%)沥青含量测定值(%) 1
2
备 注: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记录表
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记录表
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目的: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指标,评价其抗变形能力。
试验方法:根据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试验规程》第4.3.4节的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设备:动稳定度试验机、比重瓶、烘箱、振实器、试验模具。
试验材料:沥青混合料样品。
试验步骤:
1.将试验模具清洗干净,并在模具底部涂一层油脂。
2.将沥青混合料样品加入试验模具中,填充均匀。
3.将试验模具放入烘箱中,在100℃下烘烤约2h,使样品达到稳定温度。
4.从烘箱中取出试验模具,将其放入试验机中。
5.启动试验机,并使其下落25mm,并在5s内进行3次振实处理。
6.测定试验模具的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变值,并计算出动稳定度指标。
试验结果:
试验模具间距:305mm
试验模具直径:150mm
试验模具高度:150mm
试验物料温度:150℃
试验物料孔隙度:5%
试验重量:1950g
振动次数:60次
稳定度指标:15.7kN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显示,该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指标为15.7kN,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
沥青混合料试验原始记录-试验记录用
试件 直径 编号
1 2 3 4 5 6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表
混合料种类
取样地点
试件尺寸(mm) 高度
平均 值
试件空气 试件水 试件表
中质量 中
干
(g) 质量(g) 质量(g)
试件毛体 积相对密
度γf
空隙率 VV(%)
稳定度 (kN)
试验次数
1
2
干燥沥青混合料试样空中重,g
负压容器在25℃水中重(g)
负压容器和沥青混合料在25℃水中重(g)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
平均值
沥青 混合 料中 沥青 用量 试验
试样编号 1 2
篮子重量(g)
篮子+料重量(g)
燃烧后篮子&%)
试样1洗前质量
试样1洗后质量
试样2洗前质量
试样2洗后质量
试样编号 孔径mm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筛底
1
2
分计筛余,g
流值 (mm)
2
平均值
沥青试验表格记录表 模板
1
2
沥青总质量 (g)
馏分油质量 (g)
3
装馏分油锥形瓶瓶号
装馏分油的锥形瓶质量(g)
锥形瓶+馏分油质量(g)
测定蜡的馏分油质量(g)
装蜡的锥形瓶瓶号
装蜡的锥形瓶质量(g)
锥形瓶+析出蜡质量(g)
析出蜡质量(g)
蜡含量(%)
蜡含量平均值(%) 备注:
试验:复核:日期:来自年月日
第 页,共 页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沥青蜡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沥青种类/标号
第 页,共 页 JJ0809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试验日期
蒸馏瓶 瓶号
锥形瓶 瓶号
蒸馏瓶质量 (g)
锥形瓶质量 (g)
试验编号
馏分油提取
蒸馏瓶+沥青总质量 (g)
锥形瓶+馏分油质量 (g)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记录表(试验表30)
4.9
4.7
5.1
1015.4
966.2
961.1 49.2
5.1
4.9
1916.2
5.0
4.8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底
0
0.0 93.9 413.9 417.7 136.1 231.9 208.9 99.6
82.4
105.4
1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19.9 119.9 253.4 170.2 377.1 208.9 166.3 176.0 75.4
87.0
61.9
6.2
6.2 13.1 8.8 19.5 10.8 8.6 9.1
3.9
4.5
3.2
6.2
12.4 25.5 34.3 53.8 64.6 73.2 82.3 86.2
14-42 10-33 7月24日 5月17日 4月13日
5.2 3月7日
底 100.2
试验
结果
试验
复核
技术 主管
监理 意见
签名:
年月日
陕西省公路建设通用表格 公路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表30 合同 段
抽提次数
AC-13 混合料试样重
量
(g)
1
1001.9
2
1010.3
平均值
孔径(mm)
0
0
4.9 21.6 21.8 7.1 12.1 10.9
5.2
内含公式可直接使用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检测记录表
1 274.0
延度值(cm) 2 265.0
3 259.0
平均值 266
软 化 点 试
试样 室内温度 烧杯内 每分钟
编号
0C 液体名称 上升温
度值
起 始 温 度
验
1
22 蒸馏水 5±0.5 5.0
2 试验:
22 蒸馏水 5±0.5 5.0 复核:
烧杯中液体温度上升温度(0C)
软化点 (0C)
1 分 钟 未
-
针
试验次数
1
2
3
-
-
-
-
-
-
-
-
-
-
--
入 针入度值(0.1mm) 50.5 51.9 52.6
-
-
-
-
-
-
-
-
-
-
--
度
试
平均针入度值
52
-
-
-
-
验
250C时针入度
-
直线回归相关系数
-
针入度指数PI
-
当量软化点T800
-
当量脆点T1.2
-
塑性温度范围
-
延
试样编号
度
试
1
验
试验温度(0C) 5
延伸速度(cm/min) 5±0.25
共 页,第 页
试验室名称: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检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
JJ0802
工程部位/用途
路面工程/面层
委托/任务编号
/
样品名称
改性沥青
样品编号
YP-WSDX-2022-LQJ-001
试验依据
JTG E20-2011
试验表格-沥青,混合料
延伸速度(cm/min) 1
延度值(cm)
2
3
平均值
烧杯中液体温度上升记录℃
烧
试
室 内
杯 内
每 分
平
软 化
样 编 号
温 度 ℃
液 体 名
钟 上 升
起 始 温
1 分 钟
2 分 钟
3 分 钟
4 分 钟
5 分 钟
6 分 钟
7 分 钟
8 分 钟
9 10 11 分分分 钟钟钟
12 分 钟
13 分 钟
14 分 钟
试验室名称:
委托单位/委托人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判断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 号
产地
序号 1
第 页共 页
乳化沥青试验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JB010803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检测项目 破乳速度
代表数量 检测结果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备注
2
贮存稳定性
质量损失(%)
8 薄膜加热试验
针入度比25℃(%)
检测结论:
℃延度
委托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判定依据 试验日期
沥青标号
代表数量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备注:
声明:本报告须有公司授权批准人签字,并盖有“检测报告专用章”,报告涂改、复印无效;若用户对报告有异 议,应在收到报告后十五天内向本公司提出书面申诉,逾期不予受理。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
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闪燃点
温度上升情况(从240℃开始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托编号:委托日期:
品种标号: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名 称
型号
编 号
示值范围
分辨力
温度(℃)
相对湿度(%)
样品检测前后检查情况
采用标准
沥青种类
沥青标号
混合料类型
加载速度
试样
编号
试件跨径L(m)跨中断面试件的宽度
b
(mm)
跨中断面试件的高度
h
(mm)
试件
毛体积密度
(g /cm3)
最大理论密度
(g /cm3)
空隙率(%)
试件破坏时的跨中挠度
d
(mm)
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
PB
(N)
试件破坏时的抗弯拉强度
(MPa)
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弯拉应变
试件破坏时的弯曲
劲度模量
(MPa)
平均值
备注:
试验:记录: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