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原始记录
JJ0911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检测记录表
备 注: 试验:
平均值 复核:--Biblioteka --日期:年
月
日
跨中断面试 件的高度 h(mm)
试件毛体积 相对密度
最大理论相 对密度
空隙率 (%)
试件破坏时 的跨中挠度
d(mm)
试件破坏时 的最大荷载
PB(N)
试件破坏时 抗弯拉强度
(MPa)
RB
3lPB 2bh 2
试件破坏时
的最大弯拉
应变
(με)
B
6hd L2
试件破坏时
的弯曲劲度
模量
(MPa)
SB
RB B
第 页,共 页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沥青混合料类型
试验温度(℃)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检测记录表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成型方法
试验层位 加载速率(mm/min)
JJ0911
试样编号
试件跨径 L(mm)
跨中断面试 件的宽度 b(mm)
沥青混合料(透水)试验原始记录表
检验编号:第 页 共 页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委托日期
检测设备
环境条件
检测日期
20
检测依据
JTG E20-2011
连通空隙率
直径
(0.1mm)
厚度
(0.1mm)
体积V
(1mm3)
常温、干燥状态空气中质量A
(0.1g)
水中重量C
(0.1g)
混合料和封闭空隙的体积V’(mm3)
连通空隙率VV’(%)
1
2
平均值
1
2
3
4
平均值
V’ = (A-C) /pw
VV’(%) = (V-V’)/V×100%
析漏损失
渗透系数
飞散损失
干燥烧杯质量m0
(0.1g)
烧杯及混合料总质量m1
(0.1g)
烧杯及黏附在烧杯上物总质量m2
(0.1g)
沥青析漏损失△m(%)
沥青析漏损失△m平均值(%)
渗水情况读数
(ml)
至500ml耗时
(s)
渗水系数(ml/15s)
平均渗水系数Cw
(ml/15s)
试验前试件质量m0
(0.1g)
试验后试件残留质量m1
(0.1g)
沥青混合料的飞散损失△S
(%)
△m=(m2-m0)/(m1-m0)×100%
60s时
120s时
180s时
△S=(m0-m1)/m0×100%
备注
审核: 检验:
沥青试验原始记录表
委托编号:样品编号:
检验依据:样品名称:
仪器编号:试验日期:
软化点试验
样
品
编
号
室
内
温
度液体温度(℃)
开始加热时间
烧杯中液体温度上升记录(℃)
软化点
(℃)
平
均
值
(℃)
第1分钟末
第2分钟末
第3分钟末
第4分钟末
第5分钟末
第6分钟末
第7分钟末
第8分钟末
第9分钟末
第10分钟末
代表值
试件1
试件2
试件3
备注
校核:检验:第页,共页
第11分钟末
第12分钟末
第13分钟末
第14分钟末
第15分钟末
针入度试验
样品
编号
试验温度
℃
试验时间
(s)
试验荷重
(g)
读数(0.1mm)
平
均
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针入样品前
针入
样品后
针入度
针入
样品前
针入
样品后
针入度
针入
样品前
针入
样品后
针入度
延度试验
样品
编号
试验温度
(℃)
试验速度
(cm/min)
延度(cm)
交通检测沥青混合料原始记录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水中重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真空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饱水率试验原始记录表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原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试验检测记录表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抽提液中矿粉质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燃烧法)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测试原始记录表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记录:审核: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燃烧炉法)原始记录表
= 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及筛分试验(燃烧炉)标定记录表
委托编号: 第页共页
标定人:复标人: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委托编号:第页共页
检测:审核:。
沥青混合料配比检验检测原始记录
沥青混合料配比检验检测原始记录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检测其物理、力学性能,为后续的路面铺设工作提供依据。
二、试验焦点1.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确定2.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性能测试3.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三、试验设备1.沥青搅拌机2.沥青掺加设备3.比热计4.砂浆密度计5.弹性模量仪6.拉伸试验机四、试验步骤及结果记录1.配合比确定a.根据设计要求,选取适当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得到初步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b.将试验所用原材料按配合比准备充分,包括骨料、沥青、掺加剂等。
c.利用沥青搅拌机将骨料、沥青、掺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得到沥青混合料试样。
d.取一部分试样进行比热计测试,得到沥青混合料的比热容。
e.取另一部分试样进行砂浆密度计测试,得到沥青混合料的砂浆密度。
f.根据以上测试结果,调整配合比,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2.物理性能测试a.取一部分试样进行比热计测试,得到沥青混合料的比热容。
b.取另一部分试样进行砂浆密度计测试,得到沥青混合料的砂浆密度。
3.力学性能测试a.取一部分试样进行弹性模量仪测试,得到沥青混合料的弹性模量。
b.取另一部分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机测试,得到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五、试验结论1.根据配合比确定结果,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2.物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比热容和砂浆密度符合要求。
3.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具有合适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可以满足路面的使用要求。
六、试验操作人员签名:日期:年月日以上就是沥青混合料配比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总字数1200字以上。
其中包括试验目的、试验焦点、试验设备、试验步骤及结果记录、试验结论等内容,以及操作人员签名和日期。
该记录为保证混合料质量和路面安全提供了依据,是沥青混合料施工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doc
陕蒙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装订线------------------------------------------------------------------------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沥青混合料低温小梁弯曲试验
沥青混合料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存在于低温环境中,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下可能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断裂和裂缝扩展。
因此,开展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采用小梁弯曲试验方法,对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下的性能进行测试。
试验设计本试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采用小梁弯曲试验法进行测试,测试仪器为底板式小梁弯曲试验仪。
试样的制备采用了JCJ113-2007《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标准的要求,试样形状为矩形,尺寸为100mm*10mm*10mm。
本次试验选取了4种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分别为普通级沥青混合料、高粘度级沥青混合料、分级沥青混合料和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合料。
对于每种沥青混合料,我们制备了8个试样作为测试样本,其中4个试样进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另外4个试样作为备用样本进行复验。
试验环境设置本次试验的低温环境温度为-18℃,采用的试验程序为:试样预处理24小时,置于-18℃环境中2小时,然后进行小梁弯曲试验。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下的弯曲性能也不同,其中分级沥青混合料的弯曲性能最好,其次是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合料、高粘度级沥青混合料和普通级沥青混合料。
3.低温下沥青混合料的弯曲性能指标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
在-18℃下测试,弯曲性能较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更低温度下可能会失去其优势。
4.同一种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下的弯曲性能指标也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不同样品的弯曲性能指标差异较大。
因此,需要多次复验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结论本文通过小梁弯曲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并得到了较为清晰的评价结果。
因此,建议在使用沥青混合料时,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温度和要求的弯曲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
同时,需要注意到低温下沥青混合料的随机性较大,需要多次复验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沥青配合比原始记录
沥青配合比原始记录
1. 项目背景
本文档旨在记录沥青配合比实验的原始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参考。
2.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采集原始数据,了解不同配合比下沥青的性能及其对道路材料的影响,为优化道路建设提供依据。
3. 实验过程
3.1 实验设备
-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机
- 沥青试样模具
- 加热设备
- 试验设备(如万能试验机)
3.2 实验操作步骤
1. 根据不同配合比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沥青混合料试样。
2. 将试样模具放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机中,设定相应的温度和压力。
3. 加热设备加热沥青混合料试样,使其达到所需温度。
4. 通过试验设备对试样进行拉伸、压缩等实验,记录相应的力值和变形情况。
5.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沥青的性能参数。
4. 实验结果
下表为不同配合比下的沥青性能参数实验结果:
5.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配合比1具有较高的强度指标和较低的变形指标,适用于道路等重载交通区域。
- 配合比2具有适中的强度指标和变形指标,适用于一般交通区域。
- 配合比3具有较低的强度指标和较高的变形指标,适用于低速交通区域。
6. 结论
通过对沥青配合比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不同配合比下沥青的性能指标。
这些数据可以为道路建设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以上为沥青配合比原始记录的内容,供后续参考和分析使用。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
验单位长沙交通学院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委托单编号试验完成日期2002、9、26工程项目107国道驻马店改善工程试验规程JTJ052-2000用途沥青砼路面上面层试验人试样描述结构类型:AC-16I沥青:AH-70 “佳德士”计算人复核人审核人试件编号破坏荷载(N)跨中挠度(0、01mm)弯拉强度(RB)(MPa)极限应变(eB)(10-6)
劲度模量(SB)(MPa)
12
66、7
64、02、1833606
47、922
40、0
63、01、9633085
92、332
40、0
57、01、9629936
54、742
80、0
63、02、2933086
91、152
75、6
68、02、2535706
30、162
48、9
67、02、0335185
77、6平均值2
58、5
63、
72、1133436
32、3偏差系数Cv(%)6、9
16、0
96、9
16、0
96、63备注
1、试件尺寸:长宽高=(2503035)㎜2㎜;
2、试件采用轮碾成型,冷却后切割而成,试验温度-10℃,试验时加载速率为50㎜/min;
3、技术要求参照JTJ036-98《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材料、最佳沥青用量及对应的沥青混合料密度均由委托方提供。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原始记录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原始记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是评定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沥青混合料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的测试,可以及时发现沥青混合料的质量问题,确保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交通安全。
一、测试日期:2020年10月10日二、测试单位:某某实验室三、测试方法:按照《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设计方法(JTG E20-2011)》的规定进行测试四、测试设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机、压实模具、摆锤、振动器等五、测试样品:取自某某路段沥青混合料施工现场的样品六、测试环境:室内温度25℃,相对湿度50%七、测试步骤:1. 将取样的沥青混合料加热到约160℃的温度,然后与玻璃珠混合均匀。
2. 将混合料装入预热好的压实模具中,分层压实,在每一层压实过程中使用摆锤敲击模具,以充分密实混合料。
3. 将压实好的样品放入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机中,进行稳定度测试,记录每次加载的应变和应力。
4. 稳定度测试完成后,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样品的稳定度值,并进行数据分析。
八、测试结果:经过稳定度测试,得到的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值为1200N。
根据JTG E20-2011的规定,该稳定度值属于优秀等级,符合道路工程使用的要求。
通过本次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测试,证明该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良好,适合用于道路工程的施工。
也验证了实验室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后续的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测试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可以有效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为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
希望各相关单位在工程施工中能够加强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道路工程的长久稳定和安全运行。
【写作完成,如需帮助,可以继续咨询哟~】第二篇示例: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原始记录是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对于道路施工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2002363
275.6
68.0
2.25
3570
630.1
6
248.9
67.0
2.03
3518
577.6
平均值
258.5
63.7
2.11
3343
632.3
偏系数Cv(%)
6.91
6.09
6.91
6.09
6.63
备注
1、试件尺寸:长宽高=(2503035)㎜±2㎜;
2、试件采用轮碾成型,冷却后切割而成,试验温度-10℃,试验时加载速率为50㎜/min;
破坏荷载
(N)
跨中挠度
(0.01mm)
弯拉强度(RB)
(MPa)
极限应变(B)
(10-6)
劲度模量(SB)
(MPa)
1
266.7
64.0
2.18
3360
647.9
2
240.0
63.0
1.96
3308
592.3
3
240.0
57.0
1.96
2993
654.7
4
280.0
63.0
2.29
3308
691.1
3、技术要求参照JTJ036-98《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材料、最佳沥青用量及对应的沥青混合料密度均由委托方提供。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
委托单位名称
中建三局
试验单位
长沙交通学院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委托单编号
2002363
试验完成日期
2002.9.26
工程项目
107国道驻马店改善工程
试验规程
JTJ052-2000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原始记录
试件跨径 L(mm)
坏时的 最大力
PB
坏时的 最大跨 中挠度d
试件破坏 时的抗弯 拉强度RB (MPa)
试件破坏 时的最大 试件破坏 弯拉应变εB 时的弯曲
(με) 劲度模数 SB
单次值 平均 单次值 平均 单次值 平均 单次值 平均 单次值 平均 单次值 平均
பைடு நூலகம்
(N) (mm) 单个 平均 单个 平均 (MPa)
值
值
值
值
值
值
值值值值
1 2 3 4 5 6
备注
复核:
试验:
****有限公司
记录编号: 沥青混合料种类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原始记录
试件尺寸
试验开始时间
试验加载速率
页码:第1页 共 1页
沥青种类
样品编号
试验结束时间
试验温度
检测依据
样品状态
试件成型方法
检测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
试件宽度b(mm)
序
左支点
号
右支点
跨中
左支点
试件高度h(mm) 右支点
跨中
试件破 试件破
沥青混合料试验原始记录-试验记录用
试件 直径 编号
1 2 3 4 5 6
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原始记录表
混合料种类
取样地点
试件尺寸(mm) 高度
平均 值
试件空气 试件水 试件表
中质量 中
干
(g) 质量(g) 质量(g)
试件毛体 积相对密
度γf
空隙率 VV(%)
稳定度 (kN)
试验次数
1
2
干燥沥青混合料试样空中重,g
负压容器在25℃水中重(g)
负压容器和沥青混合料在25℃水中重(g)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
平均值
沥青 混合 料中 沥青 用量 试验
试样编号 1 2
篮子重量(g)
篮子+料重量(g)
燃烧后篮子&%)
试样1洗前质量
试样1洗后质量
试样2洗前质量
试样2洗后质量
试样编号 孔径mm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筛底
1
2
分计筛余,g
流值 (mm)
2
平均值
沥青原始记录.docx
检验编号:第页共页
样品名称
委托日期
规格型号
检验日期
检测设备
环境条件
检测依据
JTG E20-2011
沥青密度试验
试验样品
试验温度
(℃)
比重瓶质量m1(g)
瓶质量+盛满水合质量m2(g)
瓶质量+试样合计质量m4(g)
瓶质量+试样+水合计质量m5(g)
沥青密度测值:
(g/cm3)
平均值
第十九分钟末
第二十分钟末
溶解度(%)
试样编号
坩埚+滤纸重,g
锥形瓶+玻璃棒重,g
锥形瓶+玻璃棒+沥青重,g
坩埚+滤纸重+不溶物重,g
锥形瓶+玻璃棒+粘附物重,g
溶解度%
平均值
1
备注
审核:检验:
(g/cm3)
相对密度(g/cm3)
1
2
闪点试验
温度上升情况(℃)
闪火点温度(℃)
第一分钟末
第二分钟末
第三分钟末
第四分钟末
第五分钟末
第六分钟末
第七分钟末
第八分钟末
第九分钟末
第十分钟末
试样1
试样2
平均值(℃)
第十一分钟末
第十二分钟末
第十三分钟末
第十四分钟末
第十五分钟末
第十六分钟末
第十七分钟末
第十八分钟末
沥青混凝土试验原始记录
矿料名称 比例(%) 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观相对密度 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合成毛体积相对密 度 试件高度(mm) 直径(mm)
有效相对密度 试件 空气 中质 量 (g) 试件 水中 质量 (g) 试件 表干 质量 (g) 封蜡 后试 件空 气中 质量 (g) 封蜡 后试 件水 中质 量 (g) 试件 毛体 积相 对密 度
技术指标 年 月 日
第பைடு நூலகம்
页,共 页 JJ110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江西安源路桥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沥青混合料 沥青种类 密度检测方法 重物的空中质量 重物的水中质量 编号 (g) (g)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试验层位 拌和温度(℃) 击实次数(次) 蜡封后重物的空中质量 蜡封后重物的水中质量 常温条件下石蜡对水的 (g) (g) 相对密度 击实温度(℃) 石蜡对水的相对密度测定值
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法) 沥青 理论 矿料 残留 马氏 体积 空隙 饱和 稳定 最大 间隙 稳定 流值 模数 百分 率 度 度 相对 率 度 (mm) (kN/ 率 (%) (%) (kN) 密度 (%) (%) mm) (%)
试件编 油石比 号 (%)
1
2
3
4
平均
1
2
平均
平均值 混合料实测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真空法)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检验原始记录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检验原始记录一、检验工程师:XXX检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原料情况:1.细集料种类:XXXXX2.生产厂家:XXXXX3.生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4.货运方式:XXX5.货运批次:XXXXX6.样品批次:XXXXX三、检验设备:1.细骨料筛选设备2.洗净筛3.烘干设备4.称重设备5.试验台四、检验步骤:1.取样:从细集料堆中随机取得3个样品,每个样品重量约为5kg,标记为样品A、B、C。
2.筛分:使用细骨料筛选设备对每个样品进行筛分,得到各个筛孔级别的集料重量。
3.取样:对每个筛孔级别中的细骨料进行取样,每个取样量约为100g,标记为样品A1、B1、C14.洗净:使用洗净筛对每个细骨料样品进行洗净,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用净水冲洗干净。
5.烘干:将洗净后的细骨料样品放入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设置温度为XXX度,时间为XXX分钟,直至细骨料完全干燥。
6.称重:使用称重设备对每个烘干后的细骨料样品进行称重,精确到0.01g。
7.计算:根据称重结果计算出细骨料的质量分布,绘制粒度分析表和粒度分布曲线。
五、检验结果:样品A细集料质量分布:筛孔级别质量(g)百分比(%)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总计XXXXg100%样品B细集料质量分布:筛孔级别质量(g)百分比(%)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总计XXXXg100%样品C细集料质量分布:筛孔级别质量(g)百分比(%)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X.XXmm总计XXXXg100%六、质量评定:细集料的质量分布符合设计要求,各个筛孔级别的质量百分比在合理范围内,满足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要求。
试验表 (43) 粗集料检验原始记录表(沥青混合料用)
质量ma(g) 量mf(g) 单个值 平均值 编号 m0(g) 质量m1(g) 单个值
技术要求(%) 磨光值试验 试件 编号 摆值 平均值 PSVra 换算值 磨光值 试件 PSVbra PSV 编号 粒径 (mm) 粘附性试验 剥落面 积(%) 粘附性 等级 粘附性等 级评价
技术要求 复 核 质检 负责人 项目 主管
粗集料检验原始记录表(沥青混合料用)
试验表(43)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集料规格 使用部位 试验单位 压 碎 值 试 验 洛杉 矶磨 耗损 失试验 密 度 试 验 试验 编号 试验编号 1 2 试验 集料烘干质 集料水中质 编号 量ma(g) 1 2 吸水率试验 集料烘干 集料表干质 吸水率(%) 试验 总质量 针片状试验 针片状颗粒 针片状颗粒含量(%) 平均值 集料表干 水温 水温修正 表观相对密度γ a 毛体积相对密度ρ b 系数aT 单个值 平均值 单个值 平均值 量mw(g) 质量mf(g) (℃) 试验前试样质量m1(g) 试验后留在1.7mm筛上 质量m2(g) 磨耗损失(%) 单个值 平均值 试验编号 试验前试样质量m0(g) 合同段 试验日期 产地品种 公路等级 试验规程 试验后通过2.36mm筛 筛孔的质量m1(g) 压碎值(%) 单个值 平均值 第 页
47
共
页
技术要 求%
技术要 求%
技术要 求%
技术要 求%
技术要 求%
47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原始记录1
规格 样品数量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原始记录
样品状态
试 验 日
委托日期
试验环境
检测设备
检测方法
<0.075mm颗粒含量试验
试验结果
1
2
试验结果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试验后烘(干m试0)样质量(g)
含泥量(Qmn1)(%)
1 2
平均值(%)
试验结果
筛分试验
1
试验质量(g)
2
筛孔尺寸 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通过百分率%
mm
1 2 1 2 平均 1 2 平均 1 2 平均
37.5 31.5 26.5 19 13.2 9.5 4.75 2.36
粒级
试样质量(g)
(m0)
针片状质量
(g)(m1)
针片状颗粒含量 (%)
筛底
平均值(%)
计算公式
含泥量 (%)
Qn=m0-m1/m0
表观相对密度
ra=ma/ma-mw
表观相对密度试验
烘干质量ma(g) 水中质量mw(g)
试验前试样质量m0 (g)
压碎值试验
试验后试样质量m1 (g)
2.36-4.75mm
针片状颗粒含量
4.75mm-9.5mm
压碎值(%) Qa=m1/m0 ×100
表观相对密度 平均吸水率(%)
压碎值(%)
平均值(%)
9.5mm-19mm
19mm-37.5mm
针片状颗粒含量 (%)
Qe=m1/m0 ×100
备注
审核:
复
试
核: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