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宋朝历史知识点:王安石变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宋朝历史知识点:王安石变法

1.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北宋前期,社会比较稳定,各种事业都有所发展。可是,社会的各种矛盾也在发展之中。至仁宗(1022—

1063年)时,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一、在政治方面的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二、在社会方面的土地高度集中和赋役苛重,促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冗官冗兵冗费

“冗官”问题早在北宋初年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宋太祖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曾采用了一系列分割各级官僚机构及其官员权力的制度或办法,致使各级政府机构重叠,官吏人数大增。同时,北宋统治者还实行恩荫制度,大批高官的子弟、亲戚甚至门客不经选举便涌入仕途。此外,太宗以后,又扩大科举规模,每科总有五、七百到一千人被录取做官。因之,官僚队伍迅速膨胀。

北宋初,内外官仅几千人;到仁宗皇祐年间(1049—

1053年),已达到两万多人;到嘉祐年间(1056—

1063年),更“十倍于国初”。人浮于事的现象十分严重。“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冗兵”问题是由所谓“养兵政策”造成的。北宋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防止破产农民铤而走险,每逢荒年,便把成千上万的流亡农民招募为禁军或厢军。因此,职业兵人数直线上升。太祖开宝年间(968—976年)有兵三十七万八千,仁宗皇祐(1049—

1054年)时竟达一百四十万,八十年间兵员增加了两倍半。如此庞大的军队,远远超过了宋朝政府的正常需求。因此,大量的士兵长期无事可干,游手好闲,军队素质低下。

“冗官”、“冗兵”使北宋政府的行政和军事效能日益下降,是形成“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

“冗费”问题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是北宋本来就对官吏和军士的待遇优厚,政府财政开支已很大,而“冗官”、“冗兵”情况日益严重,致使财政开支猛增。其二是对辽和西夏的战争失败,每年输巨额“岁币”。太宗至道(995—

997年)年间,国家每年收入为二千几百万缗,支出只占其中的一部分。到仁宗庆历(1 041—

1048年)年间,岁入已高达一亿几千万缗,但却入不敷出,差额常在三百万缗以上。这种现象产生后,北宋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统治者们就用各种手段压榨劳动人民,致使广大劳动人民贫困破产“冗费”问题是北宋中期造成民困国穷的“积贫”局面的主要原因。

土地高度集中:北宋建国之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北宋农村人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指占有土地交纳赋税的人,客户则指无地而耕种地主土地的佃户。主户又有官户、民户之分,官户也叫形势户,即品官之家,有减免赋税等特权。民户为平民之家,依土地财产多少分为五等。在北宋总户数中,地主阶级,也就是官户和民户中的一、二、三等户合计,充其量不过百分之十,然而他们在北宋中期已占有全国耕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农民阶级,也就是民户中的四、五等户和全部客户合计,约占总户数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另有约百分之五为城镇居民),却仅占有全国耕地的不足百分之三十。大量农民只好耕种地主的土地,每年要缴纳的地租约占收获物的一半以上,有的地区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这种状况,大大加深了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赋役苛重:广大农民不仅遭受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而且受到北宋政府的残酷压榨。北宋的赋税主要有二税(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杂变之赋(杂税)、丁口之赋(丁口税,总称身丁钱米),在纳税时,又有支移、折变、加耗、义仓税等额外盘剥。在赋税之外,还有徭役、差役负担。差役也叫职役,是主户轮流到政府部门服劳役,其名目繁多。因为官户有免役特权,一般地主也常常设法逃避当差,所以应役者主要是自耕农、半自耕农。徭役则不分主、客户,一律承担。其项目亦很多,服役时间视需要临时决定。

王小波、李顺起义: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广大农民已无法忍受,只得揭竿而起。据不完全统计,从北宋太祖到仁宗朝,大小起义上百次,参加者有农民、士兵、少数民族。特别是到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更是“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同伙)强于一火。”其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一次是发生在今四川地区的由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

王小波、李顺起义发生在淳化二年(992年),当时,正逢四川大旱,粮食欠收。官府的

赋税征收苛刻,官僚又支持包庇商人,囤积居奇,乘机渔利。广大人民生活无着,阶级矛盾急剧激化。淳化四年初春,茶农王小波在故乡青城县(今四川灌县南)领导旁户农民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得到广大农民的响应,起义军很快发展到万人以上,占据了青城、彭山等县。同年十二月,王小波率军北上,在江源县(今崇庆县东南)大败宋军。但王小波在作战中不幸牺牲,起义军推其妻弟李顺为首领,继续战斗。淳化五年(994年)初,李顺率军攻下成都,建立政权,起义军发展到数十万人。北起剑门,南至巫峡的广大地区,都处于大蜀政权的控制之下。五月,宋太宗派大军围困成都,最后城被攻破,义军死者三万余人,李顺生死不明,起义失败。

王小波、李顺起义的意义不仅在于沉重打击了北宋王朝的统治,他们提出的“均贫富”的口号的影响尤为深远,是发展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均平”思想,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对改变“贫富不均”的社会状况的要求。

发生在庆历年间较大的农民起义有山东的王伦起义,陕西的张海、郭邈山起义,湖南的瑶、汉人民起义,河北的王则起义等,都有广大农民响应,但亦都相继失败。

庆历新政:为了解除日益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北宋的统治集团中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曾提出过各种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在富弼、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奏疏,提出十项改革方案:(一)明黜陟,(二)抑侥幸,(三)精贡举,(四)择官长,(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十)重命令。仁宗采纳了这一方案,并诏行全国。但是由于改革触犯了大官僚地主们的既得利益,从一开始就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他们无中生有地攻击范仲淹专权,结党营私;甚至诬告范仲淹想废黜皇帝。结果仅仅一年左右,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先后贬至外地,新政也宣布撤销。此事因发生于庆历年间,史称“庆历新政”。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揭开了序幕。

2. 王安石变法

上“万言书” 王安石(1021—

1086年),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其父王益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等地做过州县官。王安石早年曾随父到过许多地方,比较了解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他有士大夫的家教,有传统的经史文化的良好基础,不但是一位文学大家,而且很熟悉历代的典章制度,并具有革新精神。他二十二岁中进士,历任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舒州(今安徽安庆)通判、常州(今属江苏)知州、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等。在此期间,他曾做过一些改革,收到一些效果。嘉祐三年(1058年),他调中央任三司度支判官后,曾呈《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即“万言书”),尖锐指出当时的国家面临着严重危机,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