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本土资源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科研论文:利用本土资源创建校园文化环境
科研论文:利用本土资源创建校园文化环境科研论文:利用本土资源创建校园文化环境摘要:我们所处的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家乡的滆湖文化,我们想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滆湖文化资源”与统编课程相结合起来,打造一所富有地方文化特色且富有现代气息的幼儿园。
在幼儿园全面实施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我们试图把校园环境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起来,改变以往单一零碎、色彩不和谐、区角材料不充足等种种问题,使本园的环境具有水乡艺术特色,彰显本土文化色彩,在环境的隐性教育中提升幼儿多种能力和审美能力,使环境真正服务于幼儿的发展,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
关键词:本土资源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办学目标、办学思路、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内容进行准确定位,对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特色,传承与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在前两个课题的基础上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准备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延伸,开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研究》课题,试图以“滆湖文化特色”为切入口,使之成为我园校园环境中的一大亮点,结合江苏省统编教材及园本课程,在幼儿园全面实施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我们将把校园环境与课程有机渗透,相互融合起来,改变以往单一零碎、色彩不和谐、区角材料不充足等种种问题,使本园的环境具有水乡艺术特色,彰显本土文化色彩,在环境的隐性教育中提升幼儿多种能力和审美能力,使环境真正服务于幼儿的发展,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
用好本土资源,彰显特色课程
用好本土资源,彰显特色课程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色课程建设已成为各个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而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课程,就要深度挖掘本土资源,将其融入教学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浓厚的本土文化氛围,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文将就如何用好本土资源,彰显特色课程进行探讨。
一、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在进行特色课程建设之前,首先要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各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本土资源。
江苏苏州的园林、四川成都的文化、广东的岭南建筑、湖南的湘菜、北京的古建筑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本土资源。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本土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也可以为特色课程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话题,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融合本土文化元素在特色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善于融合本土文化元素,使之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课程的教材内容、学习活动、教学手段等方面来融合本土文化元素。
对于语文课,可以选取当地的名著名篇作为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本土文化的魅力;对于历史课,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历史;对于美术课,可以以当地的风景名胜和民俗文化为题材,进行素材的创作,让学生在艺术中感受本土文化的艺术魅力。
通过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特色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够深刻感受到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开展本土文化活动为了加强本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本土文化活动。
举办本土文化节、本土文化讲座、本土文化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了解和体验本土文化的魅力;组织学生参加本土文化实践活动,比如参观本地的历史遗迹、体验当地的传统手工艺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进行本土文化实地调研和考察,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024年巧用本土素材打造特色教学
2024年巧用本土素材打造特色教学一、本土素材在教学中的价值本土素材是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历史、自然等方面的资源。
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本土素材,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本土素材的运用也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如何巧用本土素材挖掘本土素材资源要巧用本土素材,首先需要充分挖掘本土素材资源。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资源,整理出适合教学的素材,为特色教学打下基础。
结合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求,灵活运用本土素材。
比如,在语文课程中,可以引入当地的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地理课程中,可以介绍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特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因此,在巧用本土素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
三、巧用本土素材的实践案例为了更好地说明如何巧用本土素材打造特色教学,下面以某小学为例进行介绍。
该小学位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周边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为了打造特色教学,该校教师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以本土素材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在语文课程中,教师们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为学生们讲述了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同时,教师们还组织学生们参观了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和文化景点,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本土文化的魅力。
在地理课程中,教师们则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学生们介绍了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教师们还组织学生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观测,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们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立足地方特色的国学文化,打造特色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经验介绍
立足地方特色的国学文化,打造特色学校——创建特
色学校经验介绍
1.发掘当地优质传统文化资源: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第一步是要发掘当地优质的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教育著作、各种著名的文化现场介绍及有影响力当代青年作家。
2.充分厚植国学文化:建立特色学校,要有着良好的国学文化基础,在每门功课中充分厚植国学文化、智慧、教养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基础上,掌握更深层次的国学智慧。
3.关注当下新兴文化:另外,在建立特色学校的过程中,也要关注当下新兴的诸如数字技术等文化,以便把当下的新兴文化融入其中。
4.让学生开展深入而有趣的实践:而在教学实践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们不断的开展深入而有趣的实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5.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特色学校建设:另外,把学生对文化熟悉识记复习、社会实践、文化研究等活动,纳入特色学校建设,以培养公民意识、市民素质及有责任心的国民,为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乐章努力。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让校园文化流光溢彩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让校园文化流光溢彩学校是以文化传承文化、以文化滋养文化的特殊社会组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方面。
学校文化是一棵生命树,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改造和再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之树才能常青,学校文化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每个地域都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
天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翰墨飘香,人才辈出:宋代秦栏孝子朱寿昌弃官寻母一事,广为流传;王贞仪,清代有名的女学者、女诗人、科学家,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称她是“班昭之后,一人而已”;宣鼎,晚清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诗人、画家,著有《夜雨秋灯录》;戴兰芬十八岁中秀才,清嘉庆十三年中举,清道光二年恩科状元,著有《望湖轩诗赋》。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为天长一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沃土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并将地域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创建和谐校园,营造书香校园,为师生的共同成长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和丰硕的办学成果。
一、整体规划,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
近年来,我校加强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儒家文化”为主,辅之以“地域文化”,逐步打造特色校园。
我校主体教学楼分别以陶行知、邵逸夫、朱寿昌、戴兰芬、王贞仪、宣瘦梅等教育家、实业家和天长名人命名,辅之以他们的事迹介绍,让师生了解天长的地域文化,产生由衷的自豪感,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行知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真谛。
我们努力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行知楼的楼道布置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名言为主,让每位教师时时品味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内涵,也是学校校园文化个性的鲜明标志,它给师生传统的熏陶、品位的提升,以达到理念文化与环境文化的完美结合。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我校位于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周围有着丰富的农作物、特色食材、民俗文化等。
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将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打造出学校独特的德育特色。
以下是我们的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想法。
一、农作物教育我们学校周围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如水稻、茶叶、竹笋等。
我们将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农民的辛勤劳作。
我们将组织学生们参与采摘、栽种、照料农作物的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
通过农作物教育,让学生们树立勤劳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特色食材教育我们学校所在地区有着独特的特色食材,如涂坑竹笋、茶油、柳枝鱼等。
我们将开展特色食材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特色食材的营养价值、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我们将组织学生们前往当地农家乐进行亲自动手制作,让他们感受当地特色食材的魅力。
通过特色食材教育,激发学生对家乡特色食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饮食文化素养和健康生活习惯。
三、民俗文化教育我们学校所在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
我们将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传统节日习俗、民间艺术表演和手工艺品制作。
我们将组织学生们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体验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通过民俗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乡村游学活动我们将组织学生们开展乡村游学活动,走进当地的乡村社区,了解乡村的发展现状和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我们将组织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志愿活动,如乡村公益活动、乡村美化活动等,让他们亲身感受乡村振兴的成果,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通过乡村游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乡村发展,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生态环保教育我们将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教育内容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教育内容一、挖掘本土故事,培养幼儿爱国情怀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文学形式,通过故事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历史、风俗和文化。
我们可以从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经典名著等方面挖掘本土故事,让幼儿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家乡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例如,讲述岳飞抗金、诸葛亮草船借箭等故事,让幼儿了解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融入本土艺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本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本土绘画、剪纸、泥塑等形式,让幼儿亲自动手创作,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同时,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本土的艺术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让他们在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三、开展本土游戏,锻炼幼儿实践能力本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本土游戏,如抓泥巴、踩高跷、踢毽子等。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团结协作、勇敢自信的品质。
四、传承本土习俗,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本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传承本土习俗,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我们可以在节日期间组织幼儿参加剪纸、贴对联、包粽子等传统活动,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本土习俗,培养热爱生活、珍惜传统文化的品质。
五、创设本土环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本土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空间,通过创设富有本土特色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上挂满本土风光照片,让幼儿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还可以在教室角落设置一个“本土文化展示区”,展示本土特色物品,如土陶、布艺等,让幼儿在观察中培养探究精神。
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教育内容,是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审美情趣、实践能力、良好习惯的幼儿而努力!在挖掘本土故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挖掘本土资源-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挖掘本土资源,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南漳县板桥镇新集完小陶礼哲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和办学理念的体现,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作为山区学校怎样建设符合本校实情的校园文化是一项重要课题。
近几年板桥镇新集完小挖掘本地区文化资源,探索以“琢"为主题,以“力琢璞石为美玉,甘为学子谱明天”为理念,营造“温润典雅,方正有致”的校风,“精雕细琢,博雅致学”的学风,“点石成金,琢璞为玉”的教风,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充分发挥本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教育理念在学校发展的一种体现方式。
新集完小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建构有特色、有理念学校文化。
板桥文化底蕴丰厚,曾被称为“文化之乡”,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冯氏民居;有青龙寨等许多古山寨;有道教圣地九龙观。
这里能工巧匠很多,还有冯哲夫等文化开明人士.特别是民国时期的乡政府、省级文物碉堡楼就在校园内。
学校根据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确定以“琢文化”为学校文化.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古建筑和地方知名的能工巧匠,传承工匠精神;从冯哲夫等开明人士身上学习板桥人纯朴善良的质量;通过了解伍荣显等一大批从本校走出去的省市县领导成长经历,学习他们少年刻苦学习,建设祖国,走出大山后,心系家乡发展,热爱家乡的质量。
同时了解板桥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建筑、雕刻、木器加工等艺术,薅草锣鼓、花鼓戏、玩龙灯、划旱船、巫音喇叭等文化活动。
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得到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学习、热爱科学、感恩社会等方面教育。
二、精心设计环境文化,净化师生心灵.学校依据本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学校物质文化。
如精心打造文化墙,操场四周悬挂“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标语、运动图示和体育活动要领、安全常识等;结合“琢文化特色"将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分别命名为“琢玉楼"“怡然居”“探根楼”。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校园文化特色郭文娥2011.9
题目:因地制宜以情激趣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陕西省白水县北关逸夫小学郭文娥北关逸夫小学自96年立校以来,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更新、逐步完善和逐步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来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出校园文化新亮点。
通过让学生讲家乡事,唱家乡歌,写规范字,画家乡印象,编校本教材,观家乡名胜等多种形式,在校园文化墙中展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施,因地制宜地挖掘本土文化的内涵、精髓和潜力,让校园文化扎根肥沃的家本土壤,感染熏陶师生,激发爱家豪情,并逐步使本土文化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别具特色的新亮点,也为学生的习作训练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当爱家情怀如涓涓细流流露于笔端,便催生了新的活力。
一、讲家乡事了解人文风情挖掘本土资源,首先从宣传家乡人和事开始。
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县联结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因境内白水河而得名。
白水历史悠久,古称彭衙、粟邑。
在建制2300多年的历史渊源中,曾孕育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仓颉造字、杜康酿酒、雷公造瓷、蔡伦造纸,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增添了光彩的一页,也为现代的人们追古思幽之情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盛景。
春秋时期的秦晋彭衙之战、明末王二起义、李自成的七克白水之战,解放战争中的壶梯山战役为典型的国共拉锯战,彭德怀率军武庄集训等演出一场场兵家逐鹿的历史话剧。
随着西部大开发,外资企业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昌盛苹果包装公司等相继建成投产,白宜白澄公路拓宽改造工程胜利竣工,白港大厦、华贸大厦、圣都大酒店、金苹果花园小区等项目完工,昔日的兵家必争之地,今日已成为一个充满商机和活力,让各路企业家大展雄风的用武之地。
白水是神秘的,白水是神奇的,白水是开放的,白水是一方资源丰富的宝地,白水是一方涌动活力的热土。
期间有多少事可圈可点,有多少人可歌可泣。
为了让孩子们立足家乡地,胸怀强家志,心藏家乡事,甘为家乡人,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开展“我爱白水”“我是白水人”“家乡情”等主题演讲,还通过国旗下演讲,红领巾广播,校园网页,班级橱窗,教师板报,校园文化长廊等广泛宣传白水人文风情,多角度讲述和宣传白水古今名人轶事,如古有白水四圣,今有全国劳模郭辽东,优秀教师郭振海,有志青年侯景涛,苹果大王刘炳辉等的感人事迹,用身边的榜样感染和带动每一个孩子,从小立志,长大为建设家乡建言献策,争光出力。
农村学校办学特色的打造与传承
农村学校办学特色的打造与传承农村学校在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地域、资源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在办学特色方面有着独特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打造和传承农村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一、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这是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
学校可以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传统、民俗和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将其融入到课程设计中。
例如,在语文教育中,可以引入当地方言和地方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二、发展特色课程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学校可以在教育中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更加灵活。
例如,可以开设农业科学、农村创业、生态环保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还可以注重美育、体育和手工艺等方面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打造农村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到农村学校工作。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和挖掘本地教育资源,发掘潜在的教育人才。
四、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互动农村学校与家长和社区的互动是特色教育传承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和社区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社区活动和亲子教育讲座等,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合作。
这样可以促进特色教育的传承,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五、加强教育研究与交流农村学校应该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与交流,与其他学校共同探索办学特色的创新方法。
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研讨会、培训班和交流活动,增进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
此外,也可以通过合作办学、学校联盟等形式,进行资源共享和互补,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
六、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优质的教育环境对于学校的办学特色非常重要。
学校应该注重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全面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如何整合当地的本土资源,创造学校的德育特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认清办学定位,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学校整合本土资源的第一步,只有认清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方向,才能更好地利用本土资源,打造学校的德育特色。
在认清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学校需要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包括地理环境、人文风情、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方面。
在我所在的学校,地处涂坑古镇,我们便根据学校所在地的文化特色和地理环境,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相关规划,并整合了当地的文化资源,使德育工作更具当地特色。
2.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当我们深入挖掘了本土资源后,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涂坑古镇参观,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学习传统手工艺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田园进行农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田园生活;又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传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德育修养。
3.开设特色课程,融入当地文化为了更好地整合本土资源,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开设一些特色课程,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
比如我们学校开设了“涂坑古镇文化”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涂坑古镇的历史渊源、传统文化、古建筑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在各类课程中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中更贴近生活,更贴近本土文化。
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学校整合本土资源,创造德育特色,需要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挖掘家乡本土资源开展特色园本教育
挖掘家乡本土资源开展特色园本教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城市长大,与自然环境的接触也越来越少。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让他们在欣赏自然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家乡的本土资源成为了特色园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推动家乡本土资源的开发是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园本教育中,家乡的本土资源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在活动中融合进来,让孩子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感悟家乡的文化、历史。
例如,在秋季的丰收节活动中,引入农夫画像、农民歌谣、传统饮食、民俗游戏等多种元素,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观察力,有助于培养他们丰富的感性认识。
其次,开展特色园本教育时,家乡本土资源的利用能够促进园所的特色建设。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可以因地制宜,让家乡美景和文化成为特色园的标志和吸引力。
例如,广东的水乡小镇,可以引入龙舟竞渡、水上芭蕾等元素,在小镇周边的河流和水塘设置小型涉水运动组合体验项目,让孩子们通过趣味性的活动体验传统文化,让园所独树一帜。
最后,开展特色园本教育,需要家园、社会的大力支持。
在推动家乡本土资源开发时,家长可以发扬儿童鼓励家长的模式,鼓励孩子观察、体验、发现家乡的美,增强孩子们的家乡情怀。
社会也应该积极参与,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园所可以借助社区资源,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乡。
综上所述,家乡本土资源的开发可以成为特色园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历史是丰富的,而在园本教育中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孩子更加直观地学习本土文化和历史,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园所的特色和品牌影响力,让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实现园本教育和家庭育儿的有机衔接。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要想创建学校德育特色,首先需要整合当地的坑本土资源。
坑本土资源是指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等,是学校德育特色的基础。
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坑本土资源,可以有效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品格。
对于坑本土的自然环境资源,学校可以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融入地方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特点。
比如在开设相关地理、生物等课程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坑本土的地理环境和生物资源,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从亲身体验中感受坑本土的自然环境,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类自然环境保护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关注环保的过程中,培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对于坑本土的人文历史资源,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更好地体现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比如在历史、文学等课程中,增加一些关于坑本土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传承有更深刻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学校还可以邀请当地的文化艺术名人或者民间艺术家来学校进行文化交流和艺术表演,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激发他们对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坑本土资源,可以为学校德育特色的创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整合坑本土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打造学校的德育特色:一、注重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比如通过德育课程、学校活动和家校共育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价值观念,让德育教育贯穿学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系统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
二、倡导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学术精神。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学术精神,形成饱含人文关怀和学术追求的校园文化。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大赛等形式,展示学校的学术成果和文化魅力,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感受到学术探索的乐趣和文化传承的魅力。
发掘本土资源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发掘本土资源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柏果小学,位于潼南县北部,隶属宝龙镇辖区。
学校名称是因为原来的柏果公社而得名的,而柏果公社又因本地有两棵“神树”——白果树(又名银杏树)而命名。
近年来我校立足本土资源,发掘“银杏文化”,打造出了“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力争把学校办得独具特色。
一、探究银杏品质,发掘“银杏文化”银杏树(ginkgo gingko)别名白果树,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可达到千余岁。
现存三千五百余年的大树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是树中的老寿星,人称“活化石”。
历代文人书写银杏的篇章不少,尤其是郭沫若,他把银杏称作“东方的圣者”,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只有中国才有,可见银杏树不是一般的树。
而这种珍贵的银杏树(白果树),得天时地利的这方土地却拥有它,并因它而得名,生于斯长于斯的子民怎能不为之动情?因此,我们根据银杏的特点,提炼出了银杏的品质:古雅、环保、强劲……又从独特品质“古雅”中锤炼出“敬、静”;从“环保”中锤炼出“净、進”;从“强劲”中锤炼出“劲、竞”。
这就是我们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银杏文化的内涵。
二、搭建“六jin-g”载体,打造“银杏文化”我们根据银杏品质,锤炼出了“银杏文化”,创造出了“敬”“静”“净”“進”“劲”“竞”的“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并给六个字做了内涵诠释。
“敬”,即敬畏自然、敬重他人;“静”,即宁静致远、恭默守静;“净”,即净化环境、净化心灵;“進”,即进德修业、进善黜恶;“劲”,即高风劲节、陵劲淬沥;“竞”,即标新竞异,群芳竞艳。
再把内涵拓宽,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安全、健康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六个字中,构建成“六jin-g”的外延,内涵加外延即为“六jin-g”教育的评价标准。
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领导小组,校长亲任组长。
以“六jin-g”为评价标准,建立了班级“六jin-g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班级”“银杏之师”“银杏校园”的晋级制评价机制。
挖掘本土资源-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挖掘本土资源,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南漳县板桥镇新集完小陶礼哲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和办学理念的体现,也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作为山区学校怎样建设符合本校实情的校园文化是一项重要课题。
近几年板桥镇新集完小挖掘本地区文化资源,探索以“琢”为主题,以“力琢璞石为美玉,甘为学子谱明天”为理念,营造“温润典雅,方正有致”的校风,“精雕细琢,博雅致学”的学风,“点石成金,琢璞为玉”的教风,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充分发挥本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教育理念在学校发展的一种体现方式。
新集完小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建构有特色、有理念学校文化。
板桥文化底蕴丰厚,曾被称为“文化之乡”,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冯氏民居;有青龙寨等许多古山寨;有道教圣地九龙观。
这里能工巧匠很多,还有冯哲夫等文化开明人士。
特别是民国时期的乡政府、省级文物碉堡楼就在校园内。
学校根据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确定以“琢文化”为学校文化。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古建筑和地方知名的能工巧匠,传承工匠精神;从冯哲夫等开明人士身上学习板桥人纯朴善良的质量;通过了解伍荣显等一大批从本校走出去的省市县领导成长经历,学习他们少年刻苦学习,建设祖国,走出大山后,心系家乡发展,热爱家乡的质量。
同时了解板桥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建筑、雕刻、木器加工等艺术,薅草锣鼓、花鼓戏、玩龙灯、划旱船、巫音喇叭等文化活动。
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得到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学习、热爱科学、感恩社会等方面教育。
二、精心设计环境文化,净化师生心灵。
学校依据本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学校物质文化。
如精心打造文化墙,操场四周悬挂“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标语、运动图示和体育活动要领、安全常识等;结合“琢文化特色”将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分别命名为“琢玉楼”“怡然居”“探根楼”。
每班教室宿舍分别命名为“寻根班”“探根班”“追梦居”……同时每个学习小组也都有本组特色的组名。
依托本土资源建构龙文化校园的研究
(5)活动时间
我们将利用班队会课、综合实践活
动课、地方课以及阳光体育等活动时间
组织学生开展特色建设活动。
(6)形成一些艺术品:绘画、手工品、
泥塑、刺绣、诗歌、篆刻、舞龙等。
4. 中 期 目 标 落 实 (2017.01—
2017.06)
(1)对近期目标落实情况再次进行
展示、评估。
(2)落实校园“龙文化”宏观设施,邀
请相关专家到校指导实施。
(3)面向本校师生征集新校区道路、
主体建筑、景观景点等有形硬件名称。
(4)制定特长生标准,评选特长生,
进行表彰与奖励。
(5)校级配套活动的开展。
①举办有“龙”图案的剪纸、书画展。
②6 月 1 日举办首届校园“龙文化”
艺术节,对前期成果进行展示。
(6)对前期艺术品进行加工润色,产
在来龙这片热土上不仅有许多龙的 传说、龙的故事,还有一些龙的建筑、龙 的民俗,如龙凤街、赶庙会。更有一些龙 马精神的人,如享誉世界的京东商城董 事局主席刘强东。我校把龙文化作为学 校的特色课程,以此作为切入点解读古 老的中华文明和灿烂的地方历史,继承 和发扬一些乡风民俗、风土人情,其根本 宗旨在了解来龙的历史渊源,挖掘来龙 深厚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来龙中心小 学特色的校本文化,育好更多的龙马精 神人。
二、实施龙文化的具体方案
1. 制定方案阶段(2016.03-2016.04) 校长室经过调研,制定初步的“龙文 化”学校特色建设方案(讨论稿),并公开
征求师生的意见,完善方案,最后提交中 层以上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师 代表座谈会讨论,根据讨论的意见和建 议补充完善。
2. 宣传发动阶段(2016.05-2016.06) (1)“龙文化”学校特色建设启动仪 式 启动仪式全校师生共同参加,会上 校长室对打造“龙文化”学校特色进行具 体安排部署。 (2)营造“龙文化”学校特色建设氛 围 少先队负责布置橱窗、宣传板报,校 长办公室制作宣传横幅,并负责悬挂在 教学楼,教导处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 方案。 3. 近 期 目 标 落 实 阶 段(2016.072016.12) (1)成立校本文化建设筹备组,制定 并 不 断 丰 富 和 完 善《校 本 文 化(“ 龙 文 化”)建设方案》 (2)“龙文化”的发掘与本校龙文化 内涵的打造与丰富。发动广大师生通过 网络、典籍等渠道搜集积累“龙文化”素 材,重点在于通过自己对素材的加工创 作出具有来龙特色的龙文化。 (3)班主任利用班队会课加强对学 生的宣传,并让学生人人会讲来龙庵的 传说,会讲龙的起源、龙的发展、龙的影 响、龙的文化等。 (4)分年级段建立年级“龙文化”研 究小组: 一、二年级:绘画组(美术教师)、手 工组(劳动教师)、故事组(语文教师)、儿 歌组(语文教师)、舞蹈组、合唱组(音乐 教师)。 三、四年级:“龙文化”研究小组(教 师组)、绘画组(美术教师)、手工组(劳动 教师)、故事组(语文教师)、诗歌组(语文 老师)、摄影组(教师)、舞蹈组(音乐教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我校位于一个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周边有着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
为了打造学校的德育特色,我们必须充分整合当地的坑本土资源,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和热爱这片土地。
下面我们将介绍我们学校如何整合当地资源,打造学校的德育特色。
我们将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景观资源。
我们将组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山川湖泊,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我们将开展户外探险活动,让学生们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培养勇气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还将邀请当地的自然保护专家来为学生们讲解当地的植物、动物和地理环境,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自然保护意识。
我们将积极挖掘周边的人文资源。
我们将邀请当地的老艺术家来学校为学生们展示传统手工艺制作,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乐趣和技巧。
我们还将组织学生们走进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
我们还将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我们将邀请当地的农民来学校为学生们讲授种植和耕作知识,让学生们了解农耕文化,培养孩子们勤劳朴实勇于奉献的品质。
我们还将组织学生们参与当地的手工艺制作,帮助当地的手工艺制作行业传承和发展。
通过实践,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了解劳动的价值,树立尊重劳动、勤劳致富的观念。
我们还将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们把爱心和关怀送到社区里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边。
我们将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帮助老人、留守儿童和残障人士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品格,同时增强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以上就是我们学校如何整合当地资源,打造学校的德育特色的具体措施。
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的学校一定能够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融合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特色产业的特色德育教育环境,让学生们在接受知识的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出健康向上的品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我们的学校将整合当地的本土资源,创造出独特的德育特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充分挖掘涂坑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特点,并与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我们将充分利用涂坑的历史文化底蕴。
涂坑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
我们将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涂坑的历史和文化。
学生们将参观涂坑的历史建筑和博物馆,了解涂坑的过去和现在。
我们还将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和民俗表演,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将充分发挥涂坑的地理特点。
涂坑位于山区,自然风光优美,空气清新。
我们将鼓励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如登山、徒步和野营,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增强身体素质和环境意识。
我们还将利用涂坑周边的农田和果园,开展农业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和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通过与自然亲近的活动,学生将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除了利用本土资源,我们还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德育体系。
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将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和社区服务,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和贫困地区的困难。
我们还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戏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我们将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特色。
我们将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活动,如家长见面会和家长讲座,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德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我们还将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制定个性化的德育计划和目标。
我们将定期组织家校交流会,让家长和老师共同探讨学生的德育问题,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
整合涂坑本土资源,创建学校德育特色在整合农村本土资源,为学校创建德育特色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调研本土资源调研本土资源是整合的第一步,学校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和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乡风民俗等情况。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本土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为之后的整合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二、整合自然资源农村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农田、山水等。
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开设农艺、园艺、种植等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农田的管理和农作物的种植,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利用山水等自然资源组织户外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培养他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传承历史文化农村地区常常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遗产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传统美德的重要资源。
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文化讲座、开展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中。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四、培养乡土意识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守护乡土活动,培养他们的乡土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村庄的环境整治,开展乡村美化活动等。
学校还可以邀请乡村典型人物进行讲座,讲述他们的事迹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鼓励社区参与学校可以积极与当地社区进行合作,共同打造德育特色。
可以邀请社区的志愿者、专家等为学生讲授相关课程,组织社区的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通过与社区的合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整合农村本土资源,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
这种以本土资源为特色的德育教育,也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平台。
最终,学校可以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出道德品质优良、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掘本土白果资源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柏果小学“银杏文化六jin-g教育”纪实“屋前有棵银杏树,屋后有片翠竹林,屋后采来一枝竹,屋前树上打银杏。
手中翠竹轻轻摇,银杏树下遍地金。
屋前有棵摇钱树,屋后有片聚宝林,屋后编成大竹筐,屋前树下装笑声。
手中竹筐沉甸甸,银杏树下喜盈盈。
”这首骆崇泉的《打银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读起来像童谣一般的诗配上插图,就写在柏果小学的文化墙上,校园里几颗高大的白果树(又名银杏树)枝繁叶茂。
柏果小学,位于潼南县北部,隶属于宝龙镇辖区内。
学校名称是因为原来的柏果公社而得名的,而柏果公社又因本地有两棵“神树”——白果树(又名银杏树)而命名。
近年来我校立足本土资源,发掘“银杏文化”,打造出了“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力争把学校办得独具特色。
一、探究银杏品质,发掘“银杏文化”银杏树(ginkgo gingko)别名白果树,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寿命达到千余岁。
现存三千五百余年的大树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是树中的老寿星,人称“活化石”。
银杏树体高大挺拔,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扇形叶片外观古雅,树干光洁,无病虫害,具有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的能力。
它对气候、土壤要求很宽泛,适应能力超强。
银杏叶片有药用价值,种子营养丰富,具有天然保健作用,长期食用能够延缓衰老,益寿延年,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
是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之一,可谓浑身是宝。
银杏,气势雄伟、树干虬曲、葱郁庄重。
夏天遒劲葱绿,秋季金黄可掬,给人以峻峭雄奇、华贵典雅之感。
即使数九寒冬,凛冽朔风横扫大地,无叶的银杏也英姿挺拔,直插云天,毫无畏惧萧索之色。
历代文人书写银杏的篇章不少。
尤其是郭沫若,他把银杏称作“东方的圣者”,是“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只有中国才有,可见银杏树不是一般的树。
而这种珍贵的银杏树(白果树),得天时地利的这方土地却拥有他,并因他而得名,生于斯长于斯的子民怎不为之动情?因此我们根据银杏的特点,提炼出银杏的品质:古雅、环保、强劲……又从独特品质“古雅”中锤炼出“敬、静”;从“环保”中锤炼出“净、进”;从“强劲”中锤炼出“劲、竞”。
这就是我们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银杏文化的内涵。
二、搭建“六jin-g”载体,打造“银杏文化”我们根据银杏品质,锤炼出了“银杏文化”,创造出了“敬”、“静”、“净”、“进”、“劲”、“竞”的“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并给六个字做了内涵诠释。
“敬”,即敬畏自然、敬重他人;“静”,即宁静致远、恭默守静;“净”,即净化环境、净化心灵;“進”,即进德修业、进善黜恶;“劲”,即高风劲节、陵劲淬沥;“竞”,即标新竞异,群芳竞艳。
再把内涵拓宽,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安全、健康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六个字中,构建成“六jin-g”的外延,内涵加外延即为“六jin-g”教育的评价标准。
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领导小组,校长亲任组长。
以“六jin-g”为评价标准,建立了班级“六jin-g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班级”、“银杏之师”、“银杏校园”的晋级制评价机制。
三、实施“六jin-g”管理,落实“银杏文化”(一)“银杏文化”的板块设计1、图标、校徽、胸卡设计。
办公室文化、教育文化、楼道文化、班牌、花台、校徽、文化墙银杏娃等设计都融入了银杏树及它的叶、花、果为元素。
校徽:三片银杏叶分别嵌有“古雅”——“敬、静”,“环保”——“净、進”,“强劲”——“劲、竞”,组成一个“品”字图形,寓意师生品质。
胸卡:用品字图标、银杏叶等制作了班级“六jin-g”之生胸卡、校级“六jin-g”胸卡、“银杏之生”胸卡、“银杏之师”胸卡。
2、各年级门牌设计及诠释。
以银杏的生长过程对各年级分别命名并阐释其内涵:幼儿园——银杏园(朵朵花儿放光彩,满园春风扑面来)一年级——银杏芽(嫩绿勃发生命,奋斗彰显卓越)二年级——银杏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三年级——银杏叶(因为阳光,所以精彩)四年级——银杏蕾(欲知花开早,含苞待放时)五年级——银杏花(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竞风流)六年级——银杏果(莫问殷实有几许,但求叁天作栋梁)班级门牌平面图由银杏娃和银杏叶组成,每递增一个年级就增加一张不同颜色的叶片。
(注:若同级有多个班,就命名为银杏蕾一班、银杏蕾二班……)3、展示台设计展示台有班级展示台、校级展示台。
展示台中有不同颜色的六片银杏叶和一个太阳笑脸图,构成一个“银杏(六jin-g)之生,笑脸你我他”的“风轮太阳图”,供班级、校级张贴学生相片。
“风轮太阳图”,喻意六“jin-g”依偎着阳光,借助太阳的能量,演绎人生真谛。
4、文化墙的设计文化墙有银杏的简介,主题图片,校徽,风轮太阳图,银杏诗词,银杏师生图等。
5、宣传栏的设计宣传栏有每期银杏成果展(校级“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之师”、“银杏校园”),师生的手工、绘画作品展,教师简介,银杏文化纪实,“六jin-g”的内涵与“六jin-g”外延等。
(二)具有“银杏文化”的校园语言为配合有效传播银杏文化,我校创作了一系列的体现银杏文化的校园流行语:校园银杏飘异香,银杏树下书声朗。
颂你千年神韵,树我柏果强人;崇尚银杏内涵,升华人生品位;爱我银杏气节,壮我人生历程;读银杏文化,树柏果气节;万木敬银杏,雏鹰竞高飞你送柏小童年六载,母校送你硕果三千;给我阳光雨露哺育,送你沁人心脾花果;用心爱我银杏之乡,以才建我生态柏果;这些流行语除了老师平时的宣讲外,在学校重大的活动中我们还将它制作成条幅,悬挂于学校内。
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
(三)校歌校歌《我爱家乡的银杏树》也让“银杏文化”植根于孩子的心中:“尚小离故乡,悠悠岁月长,难忘村头银杏树,根深叶茂树成冠,树上有神话,树下捉迷藏。
最是八月秋风起,唯独银杏分外看,啊!我爱家乡的银杏树,常在梦里纳阴凉……”(四)以“银杏文化”为主题的丰富别异的校园活动,激发师生的创造力。
1、举办弘扬“银杏文化”的活动。
如,赞银杏诗文朗诵;我做银杏娃故事会;我做银杏根作文大赛……2、举办体现“竞”“進”的银杏书法、拔河、银杏知识比赛以及体现“竞”、“進”的银杏图案设计竞赛。
3、每一板块的争“jin-g”活动。
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孩子们都争做“六jin-g”娃娃。
4、每个节日都银杏文化渗透其中。
如:“母亲节”“父亲节”给妈妈送礼物,“重阳节”教育孩子给长辈洗洗脚,学校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环保日”“安全日”等都渗透相应的“六jin-g”教育。
5、“银杏手工制作”活动。
材料是:银杏叶、银杏果、一张白纸。
师生们创作出了一幅幅独具风格的作品。
如:《银杏树》、《“六jin-g”太阳》、《环保光荣花》、《蜗牛》……(五)六“jin-g”教育管理实施1、班主任按学校的统一要求,有序地设置银杏文化和“六jin-g”教育渗透的目标并实施。
2、按“敬”、“静”、“净”、“進”、“劲”、“竞”的评价标准,评选出班级的“六jin-g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银杏之生”、“银杏班级”。
(1)班级“六jin-g之生”(初级)根据渗透的目标及“六jin-g”的评价标准,评出的班级“六jin-g 之生”,由班上颁发一枚对应的班级“六jin-g”胸卡。
该生的相片、姓名就载入班内“六jin-g之生笑脸你我他”的展示台中。
(2)校级“六jin-g”(中级)获班级“六jin-g之生”奖两次以上,与班级推荐为校级“六jin-g 之生”,由学校颁发一枚对应的校级“六jin-g”胸卡,学生的照片就贴入校级展示台“风轮太阳图”的对应叶片中。
如:佩戴“敬”的校级胸卡的学生就是“敬”的优秀生。
(3)校级“银杏之生”(高级)凡有三次推荐为校级“六jin-g之生”的学生,就晋升为校级“银杏之生”。
凡是被评为校级“银杏之生”的学生,学校就隆重地为他颁发一枚“银杏之生”胸卡,相片贴入校级展示台“银杏之生,笑脸你我他”的太阳笑脸内。
本期获“银杏之生”、校级“六jin-g之生”的学生,在学校宣传中巨幅展示。
他们将获得外出学习、实地考察等奖励。
(4)银杏班级银杏班级的评价标准:在银杏文化渗透中,每个“jin-g”都落实的很好,班风变化很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品质都有明显的提高。
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参与,成绩突出。
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硕果累累我们打造的银杏校园文化,“六jin-g”教育管理模式,已实施近两年。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而今,我们申报的“发掘本土教育资源,创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的县级课题已立项。
学校班子奋发图强,教师积极进取,学生勤奋好学。
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安全意识、心理健康等多方面都有较大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9年下期抽考的成绩,从原来的第六十名上升到了全县的二十三名。
2010年上期语文抽考的成绩名列全县第二名。
2009、2010年度督导考评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
2011年我校被评为县级精神文明单位……总之,校园文化反映校长管理学校的哲学理念,反映教师自我超越的工作状态,反映学生读书学习的精神气质。
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是学校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
山高人为峰,在发掘本土白果资源,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道路上我们会长期地去渗透、去落实、去完善,把“六jin-g”的管理模式做出特色。
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一、关于六JING内涵的解释用词是否过于深奥?比如“恭默守静;“进善黜恶;高风劲节、陵劲淬沥;等词语学生能否理解?能不能重新提炼,力争做到通俗易懂。
二、晋级制评价机制是否有详细的方案?如果有可以附在第二大条后进行阐述。
三、学校实行六JING管理模式后,取得的成绩由于我没有具体的资料,没办法写,可结合到打造校园文化给学校带来的变化进行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