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通用5篇)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通用5篇)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5篇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5篇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环节。

二、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1)了解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2)掌握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3)理解和掌握主要化学元素的作用;4)通过生物体组成元素与非生物的对比,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认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初步学会抓住知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这些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2.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碳;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教学过程: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已知的大约200万种。

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在个体大小、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不相同。

但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大体相同的,也就是说,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科学家通过研究各种生物体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查明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和作用。

大家都知道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物质构成的,构成细胞的物质和世界上其他物质一样都是由元素构成的。

那么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生命的物质基础的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高中生物校本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掌握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免疫应答过程;3. 能够描述免疫系统在抵抗病原微生物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2. 免疫系统的功能:识别和清除病原微生物、维持机体内稳定状态等;3. 免疫应答过程: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等;4. 免疫系统在抵抗病原微生物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如炎症反应、免疫记忆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人体免疫系统的示意图引入本节课的话题;2. 授课:讲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介绍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免疫应答过程;3.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的病例,讨论免疫系统在抵抗病原微生物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4. 实验操作: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来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5. 思考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料:1. 课件:包括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过程等内容;2. 实验材料:如溶血实验、抗体抗原反应等相关实验材料;3. 案例资料:包括一些有关免疫系统在疾病防治中的案例分析材料。

教学评价:1. 完成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堂作业,巩固对免疫系统的理解;2. 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发表看法;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及结果,提出思考和建议。

教学反思:1. 结合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2. 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高中生物校本化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化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化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基因的定义和结构。

2. 掌握基因的遗传规律。

3. 理解基因变异对个体遗传特征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因的遗传规律。

难点:基因变异对个体遗传特征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幻灯片。

2. 练习题和作业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通过介绍孟德尔的实验和基因的定义引起学生对基因的兴趣。

二、讲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
1. 讲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2. 强调基因是DNA片段,携带遗传信息。

三、基因的遗传规律(15分钟)
1. 解释孟德尔的自交实验和杂交实验。

2. 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规律。

四、基因变异与遗传特征(15分钟)
1. 讲解基因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2. 分析基因变异对个体遗传特征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与讨论(10分钟)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基因变异对个体的遗传特征产生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作业,巩固学生对基因遗传与变异的理解。

七、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基因的概念,并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变异对个体遗传特征的影响。

在讲解中应重视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同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6篇)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6篇)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6篇)高中生物教学教案1试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叶绿体呈色、形,高倍显微镜下清楚可见。

试验目的1、初步把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看叶绿体形态和分布。

试验程序观看细胞质的流淌试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淌的状态,用的运动作为标记可观看细胞质的流淌。

试验目的1、把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通过显微镜的实际观看的实际观看,理解细胞质流淌是一种生命现象。

试验程序光照、室温条件下水中培育黑藻取一片幼嫩的小叶临时装片:清水+小叶+盖玻片低倍观看叶片细胞高倍观看叶绿体的流淌及流淌方向留意事项:1、细胞质的流淌受细胞的代谢状况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增进细胞代谢作用的因素,如相宜的光照、温度、PH值、生长素等,都可以促进细胞质的流淌。

反之,不利的环境变化和某些化学药品,如麻醉剂等,则可抑制细胞质的流淌。

2、在做此试验时,假如发觉细胞质不流淌,或者流淌很慢,应马上实行措施,加速其细胞质的流淌。

其方法有三种:一是进展光照,即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15~20分钟;二是提高盛放黑藻的水温,可参加热水将水温调至25℃左右;三是切伤一小局部叶片。

自我评价试题1、一般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试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试答复以下关于显微镜使用中的有关问题:(1)一细胞或物体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时“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胞或生物体的()A、体积B、外表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16个D、32个(3)用4台显微镜观看黑藻细胞。

在一样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全都,则:显微镜的光圈最大的一台是();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台是();观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A、目镜15×和物镜45×B、目镜15×和物镜10×C、目镜5×和物镜10×D、目镜5×和物镜45×2、选择藓类作为观看叶绿体材料的缘由与以下哪项无关---------------------------------()A、制片简洁B、叶绿体清晰C、叶子薄而小D、细胞质流淌速度快3、用高倍镜观看比用低倍镜观看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状况依次为---()A、多、大、亮B、少、小、暗C、多、小、暗D、少、大、暗4、观看细胞质流淌时,观看的最正确部位是---------------------------------------------------()A、叶的边缘细胞B、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C、叶片表皮细胞D、保卫细胞5、把叶绿体作为细胞质流淌的标志是由于--------------------------------------------------()A、叶绿体在不同强度光照耀下会以不同面对着光源B、假如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淌难以观看C、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淌D、细胞基质是流淌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6、张小攀同学在观看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觉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象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对变形虫的观看。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教学目标:
1. 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生物基本概念
1. 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生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
3. 细胞结构和功能
4. 遗传学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生物实验技能
1. 实验室安全规范
2. 实验设计和步骤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4. 实验报告写作要点
第三部分: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1. 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 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验证
3. 数据采集和分析
4. 结论和意义
教学活动:
1. 听课和讨论
2. 实验操作和观察
3. 小组合作项目
4. 实地考察和调查
5. 学生报告展示
评价方式:
1. 课堂参与和表现
2.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3. 作业和小组项目
4. 考试和期末报告
教学资源:
1. 教科书和课件
2. 实验器材和材料
3. 生物学期刊和资料
4. 学术论坛和科学网站
教学环境:
1. 实验室和讲堂
2. 电子设备和多媒体教学
3. 图书馆和实地考察地点
4. 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交流
课程总结:
通过本学期的生物学教学,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在教学活动中,你写过教案吗?作为一名生物学老师,你应该知道如何写一篇高中生物教案,它对你的生物教学工作有乐观的影响。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希望你喜欢。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1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二、教学重难点:1、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难点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求同存异讨论教学、自学指导法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情绪(二)、引入新课:问题:1、病毒是不是生物?2、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3、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里面复制?(三)、问题讨论:1、浏览PPT上病毒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2、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总结:小结上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

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问题:细胞能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活动。

(四)、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学生自学资料并思考讨论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摄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三:缩手反应的结构基础,强调多重分化细胞之间的协调合作;小结: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快速阅读并速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找学生上黑板板书这九个层次:2、依次讲解生命系统的几个层次,尤其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3、强调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动物的区别小结:生命系统的宏观结构层次为生物圈,微观层次为细胞,各层次都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彼此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层次之间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整体。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举例
组织学生参加生物实验操作技能 竞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等方面。
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活动安排
步骤 1. 确定竞赛的目的和主题; 2. 制定详细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活动安排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提交方案; 4. 对提交的方案进行筛选和评审; 5.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技能竞赛; 6. 对竞赛结果进行总结和表彰。
化和生理需求。
03
实验技能培养
实验设计原则与步骤
科学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基于科学理论,遵循科学方法 ,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对照原则
为了排除干扰因素,需要设置对照组,以 便更好地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过程中应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 要研究的变量,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重复原则
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03
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
措施来保护环境。
05
实践活动安排
实地考察或参观活动安排
目的
通过实地考察或参观,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学的应用和实际环境中的生物 现象。
举例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生态保护区、农业示范基地或生物科技企业,了解生物多样 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农作物种植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
评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 握程度,可以通过作业、 测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 估。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 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自我评价及改进措施提
01 教学内容评价
对所教授的生物知识进行评价 ,包括难易度、实用性等方面 。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篇一:生物与生活校本课程教案】生物与生活校本课程教案目录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2.腐乳的制作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三.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四.酶的应用课题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五.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课题2.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七.生态环境与生活课题1.环境保护课题2.低碳生活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制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能力目标:①学生根据果酒制作的原理设计果酒制作过程,体验制果酒的实践操作②在对果酒制作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果酒酿制历史的追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 教育。

教学重点:①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②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教学过程引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前列,酒也一样,有着它本身的光辉篇章。

在酒的记载中,有许多关于酒的有趣传说。

猿猴酿酒说——猿猴的主要食物就是含糖水果,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的水果在“石洼”中,一段时间后,就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流出,这就是最早的果酒。

在国内市场上,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果酒与生活——果酒中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与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来非常低,一般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

因此,被很多成年人当作饭后或睡前的软饮料来喝。

果酒简单来说就是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营养而做成的酒,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有时候即使生吃水果也不能吸收的营养,通过果酒却可以吸收,因为营养成分已经完全溶解在果酒里了。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精选8篇)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精选8篇)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精选8篇)高中生物课程篇1一、教学目标1.说出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2.通过观察讨论,运用归纳与概括,得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3.能够利用群落的结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4.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概念。

难点:影响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导入,提问:种群的空间结构包括哪些?(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2.追问: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哪些?(二)新课教学1.垂直结构(1)播放森林植物和动物的一段视频,观看视频后出示图4-11、4-12,让学生结合图片进行小组讨论,并提问:视频中植物有哪些?如何分布的?(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由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

)植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什么原因导致的?(出现分层现象;由于光照导致。

)教师补充讲解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把这种分层的现象称为垂直结构。

(2)结合材料,提问: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什么条件呢?(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

)展示植物不同分层,鸟类种类不同的图片,提问:植物的垂直结构会对动物造成哪些影响?(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教师展示某草地群落水平结构的图片,讲解水平结构的概念。

展示某草原的分布图,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影响水平结构的主要因素?师生共同总结。

(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都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的影响因素。

)(三)巩固提高。

出示热带雨林的一幅图片,学生描述动植物的分布以及导致这种分层的原因。

(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回顾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作业:回家搜集一下我国的立体农业资料。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篇2知识目标:1、理解感觉器官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教案7篇

高中生物教案7篇

高中生物教案7篇高中生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较多的名词概念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动过程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1、学会识图,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2、通过电视录像和多媒体软件的观察以及实地考查生态系统,结合课本上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为题撰写小论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家乡,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及特点。

(3)碳循环过程图解。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2、难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3、疑点在生态系统中为什么只能是物质循环,能量能否循环。

4、解决办法(1)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知识重点、难点编制成图文、音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它们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将难理解的内容转化为易接收的知识。

(2)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讨论交流将知识化难为易。

三、课时安排2课时:能量流动1课时,物质循环1课时。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采用自学、讨论与讲述法。

五、教具准备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多媒体软件及电教设备。

2、电视录像带、放像机。

六、学生活动设计1、自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全部内容。

2、质疑讨论、学生相互启迪,教师点拨指导。

3、交流总结,相互取长补短,获取新的知识体系。

4、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归纳小结,课后练习,写小论文。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7篇)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7篇)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7篇)高中生物教案篇一染色体变异【摘要】通过“问题——情境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热情,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关键词】染色体变异问题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

本节课位于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了基因突变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第3节人类遗传病做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2、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及实验。

教师应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入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B、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B、通过对具体事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A、了解染色体数目变化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

B、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热情,使学生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4、重点、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A、染色体组的概念。

B、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教学关键:成功地用好各种直观教具与各种教学方法。

二、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1、教法运用: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科特点,坚持以启发探究性原则为主,综合运用讲授、讨论、观察、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法指导:依据教法,指导学法,体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直观教具的使用和电化教学手段,教给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运用形象记忆,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三、教具使用依据直观性、科学性的原则,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获得感性认识,积极思考。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5篇)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5篇)

高中生物教案高中生物教案(优秀5篇)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5篇高中生物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高中生物教案的写作思路。

高中生物教案篇一一、目标专题:必修课本1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本专题新旧内容更改概况:本章旧人教版内容包括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等八个内容。

新教材内容变更为: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二、《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区别和联系。

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4﹑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顾旧知“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直接的能源物质是ATP”,设疑“储存在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如何转变为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开篇引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引出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范例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范例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范例课程名称:高中生物课程
课时安排:每周2节课,共计40节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物学基本概念
1. 生物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2. 生物学的主要分支和研究内容
3.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二章:生物实验技能
1.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2. 实验方法和步骤的设计
3.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第三章:生物学实验
1. 植物的生长实验
2. 动物的行为实验
3. 微生物的培养实验
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
2. 多媒体教学、实验演示和互动讨论;
3. 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验设计。

教学评价:
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实验报告;参与度、表现等。

教学安排:
第一周:生物学基本概念
第二周:生物学发展历史
第三周:生物学实验技能
第四周:实验仪器的使用
第五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
第六周: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生物学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校本教案下载

高中生物校本教案下载

高中生物校本教案下载
年级:高中
教材:《生物》第二册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生物现象。

教学重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透明质酸在细胞中的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引导学生讨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概念讲解: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3.活动:让学生分组,用显微镜观察鸡蛋白中的细胞,并描述其结构。

4.讨论:组织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引导他们思考不同细胞的特点。

第二课时:
1.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透明质酸在细胞中的作用。

2.实验:进行实验演示,展示透明质酸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

3.讨论:让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透明质酸对细胞的影响。

4.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校本课程教案高中生物

校本课程教案高中生物

校本课程教案高中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4.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5. 生物的环境与生态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组织实验、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2. 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发表观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实验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动的故事、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授课:讲解生物知识点、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堂互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评估方式:1. 日常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力。

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4. 期中/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教育部指定的高中生物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实验器材:生物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4. 图书资料:生物相关图书、期刊和教育资源。

5. 网络资源:生物视频、实验案例等网络资源。

备注:本教案仅作为参考范本,具体教学过程和方法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师生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高中生物教学课教案(精选5篇)

高中生物教学课教案(精选5篇)

高中生物教学课教案(精选5篇)高中生物教学课教案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以及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与结构相适应,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膜结构的探索。

而第二节内容又是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科学史的渗透,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二、说学情本课所面对的学生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化合物”、“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在这一前提下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层层深入。

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相关的生物学科的知识,初步掌握生物学科学习的方法,认同生物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1.培养分析、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2.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说教学方法1.教法通过讲授、讨论、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建立诱导探究的课堂模式,使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的实验变成一种探究式的实验,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真理、探索真理的全过程,进而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内容。

2.学法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利用课本和课件提供的资源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综合了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完成模型的构建。

接下来,我重点讲解我的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教案标题: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

2. 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重点涵盖以下生物学主题:1. 细胞结构与功能2. 遗传与进化3. 植物与动物生物学4. 人体生物学5. 生态学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并与前几节课的内容进行联系。

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根据不同的主题,讲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实例。

使用多媒体资料、图表和模型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三步:实验或观察活动(30分钟)设计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观察细胞结构、进行遗传实验或研究生态系统。

第四步:讨论与交流(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实验结果、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归纳出的规律。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巩固与评估(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同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加深理解。

第六步:拓展学习(10分钟)推荐一些拓展资料、实验或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和探索生物学的相关领域。

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研究。

教学资源:1. 生物学教科书和课堂笔记2. 多媒体资料,如教学PPT、视频和动画等3. 实验器材和材料4. 图表和模型5. 练习题和小测验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2. 实验或观察活动的结果和报告3. 练习题和小测验的成绩4. 学生的课后拓展学习成果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同时,鼓励学生提供建议和意见,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高中生物优秀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优秀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优秀校本课程教案
科目:生物
年级:高中
课题:细胞生物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细胞膜的特点和功能
3. 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4. 进一步认识细胞器官的功能和协作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膜的特点和功能
3. 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
1. 细胞器官的功能和协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呈现一张细胞结构图,让学生讨论细胞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二、讲授(20分钟)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膜的特点和功能
3. 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和细胞分裂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学中的知识。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例如自主探究细胞器官的功能和协作,或者了解不同类型的细胞在生物体中的分布情况。

教学评价:
通过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以上仅为一份示范的高中生物优秀校本课程教案范本,具体内容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高中生物校本拓展课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拓展课教案

高中生物校本拓展课教案
主题: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
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的功能。

教学准备:
1. PPT或实物展示植物细胞的结构;
2. 实验材料:尖尖笔、洋红染液、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PPT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植物细胞结构介绍(10分钟)
教师详细介绍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等,并让学生用笔记或记录器记录下来。

三、实验操作(25分钟)
1. 学生将一片洋葱皮浸泡在洋红染液中,然后用尖尖笔将洋葱皮切成薄片,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2. 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各个部分,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等结构。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归纳总结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并讨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五、课堂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一篇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
2. 通过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注: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案【篇一:生物与生活校本课程教案】生物与生活校本课程教案目录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2.腐乳的制作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三.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四.酶的应用课题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五.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课题2.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七.生态环境与生活课题1.环境保护课题2.低碳生活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制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能力目标:①学生根据果酒制作的原理设计果酒制作过程,体验制果酒的实践操作②在对果酒制作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果酒酿制历史的追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 教育。

教学重点:①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②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教学过程引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前列,酒也一样,有着它本身的光辉篇章。

在酒的记载中,有许多关于酒的有趣传说。

猿猴酿酒说——猿猴的主要食物就是含糖水果,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的水果在“石洼”中,一段时间后,就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流出,这就是最早的果酒。

在国内市场上,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果酒与生活——果酒中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与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来非常低,一般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

因此,被很多成年人当作饭后或睡前的软饮料来喝。

果酒简单来说就是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营养而做成的酒,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有时候即使生吃水果也不能吸收的营养,通过果酒却可以吸收,因为营养成分已经完全溶解在果酒里了。

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使人不容易积累脂肪和赘肉。

此外,与其他酒类相比,果酒对于护理心脏、调节女性情绪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课题1从课题背景人手,然后从实验原理、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提供的资料,较全面的介绍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一、基础知识1.果酒制作的原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1)果酒的制作需要什么微生物?(2)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分布、种类及菌落?(3)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及其呼吸过程的反应式如何?(4)酵母菌的适宜温度是多少?(5)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葡萄酒呈红色?(6)什么叫发酵?发酵等同于无氧呼吸吗?酵母菌有何实际应用?(1)酵母菌形态、结构、分布、种类及菌落①形态、结构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真核生物,细胞大小为1~30um,呈圆形、椭圆形等。

思考:你认为酵母菌的细胞中有哪些结构?你认为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有什么区别?②繁殖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但多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温度低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温度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

③菌落:讨论:你知道什么的菌落吗?在生态学上一个菌落属于什么?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其表面湿润、黏稠,呈白色或粉红色。

(在液体培养基中,有些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膜,或在容器壁上出现酵母环,或产生沉淀。

)④生存的环境自然界中,酵母菌分布广泛,但多分布在含糖较高的偏酸环境中,如水果、花、树皮上,(有些可与昆虫共生,有些使人致病,如白色假丝酵母引发鹅口疮、肺感染。

食品中常见的酵母菌有啤酒酵母、葡萄汁酵母、鲁氏酵母(酱油酿造)、球拟酵母属、粉状毕赤氏酵母等。

)一年四季,土壤始终是酵母菌的大本营。

思考:在发酵制作葡萄酒的时候,要对葡萄进行消毒吗?为什么?其他微生物与酵母菌的关系是什么?(2)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及其呼吸过程①酵母菌的呼吸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酶c6h1206+6o22+6h20+能量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酶c6h12o6 2h5oh+2c02+能量思考:在发酵过程中,如果要使酵母菌进行大量繁殖,应怎样处理?如果要获得酒精呢?为什么?(3)发酵1).发酵概念广义: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

包括有氧发酵(如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和无氧发酵(如酒精发酵)。

狭义:是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包括酒精发酵、乳酸发酵等)。

2).所以:发酵≠无氧呼吸。

3).应用:酿酒、发馒头、面包制作、酒精制造、生产药用酵母片、生产维生素、生产抗菌素等。

(4)温度要求繁殖的最适温度:20℃;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18~25℃。

思考:你知道酵母菌需要适宜温度的原因吗?酵母菌有不同的最适温度说明了什么?补充:温度对发酵的影响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生活。

温度低于10℃,酵母菌发育很缓慢。

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时为最佳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

超过35℃,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

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减少究竟的损耗,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

你知道吗?1、一般情况下,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在发酵的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红色。

)2、葡萄酒分成干红、干白等种类的依据是什么?(1、根据葡萄酒的颜色分成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三种。

白葡萄酒:用白葡萄酿造,皮汁分离发酵;红葡萄酒:用红葡萄酿造,皮汁混合发酵;桃红葡萄酒:颜色介于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之间,皮的发酵时间短。

2、根据葡萄酒的含糖量分成干、半干、半甜、甜四种。

干葡萄酒:含糖量低于4克/升;半干葡萄酒:含糖量介于4克-12克/升之间;半甜葡萄酒:含糖量介于12克-50克/升之间;甜葡萄酒:含糖量高于50克/升。

)人工培养: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

(在果酒的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也可以直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例如:干酵母或酒药)2、果醋制作的原理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1)醋酸菌的形态?细胞结构?(2)醋酸菌有哪些方面的实际应用?(3)醋酸菌的代谢类型?(4)果醋的制作原理?(1)醋酸菌形态1).从椭圆到杆状,有单个,有成对,有成链状,以鞭毛运动或不运动,不形成芽孢,属原核生物,以分裂方式繁殖,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2).应用:食醋、果醋(2)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种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当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人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茵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酶c6h12o6 →3ch3cooh(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如下)。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一35℃。

酶酶2c2h5oh+o2 →2ch3cho(乙醛)+2h2o 2ch3cho+o2→2ch3cooh(醋酸)过渡:根据这个原理,我们是怎样设计果酒、果醋制作方案的?提示: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选材、设计实验装置、操作过程二、实验设计1.果酒和果醋实验流程示意图果酒果醋阅读教材3-4页,对a、b两同学的实验装置进行讨论:a: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制醋时,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进行葡萄醋的发酵。

(来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 b:分析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2、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①、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叶子。

②、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

(注意冲洗次数不宜太多,为什么?)讨论: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篇二:生物校本课程】屏南一中生物校本课程第一节常见校园植物的鉴别技巧一、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常见校园植物的鉴别技巧,如检索表的使用等内容。

2、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提高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物以及珍惜生命的理念三、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常见校园植物的鉴别技巧四、学习材料与用具检索表等五、方法与步骤本节课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介绍校园植物的鉴别技巧。

1.抓住主要分类依据,采用层层缩小的方法提高识别能力。

当我们采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全部特征,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特征,运用已学过的各个类群的主要分类依据,采用层层缩小的方法,去鉴别这种植物到底应属于哪一科、哪一属的植物。

如果见到这种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形成果实),那可肯定是属于被子植物;如果这种植物具有羽状或网状叶脉,花的基数又是4-5数、直根系,那它不可能是单子叶植物,而是一种双子叶植物。

其次,可观察该种植物的营养体和花、果的特征,如果我们看到的这种植物是一种具有卷须的草质藤本植物,而且卷须是侧生于叶柄基部或叶腋、单性花、子房下位、侧膜胎座、瓠果等特征,就可确定它是属于葫芦科的植物了。

要是看到的那种植物,是一种具有卷须的木质或草质藤本植物,卷须与叶对生,两性花,雄蕊对着花瓣,浆果等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植物就不是葫芦科的植物,而是属于葡萄科的植物了2.使用倒查检索表的方法提高识别能力运用植物检索表来鉴定植物,是提高我们识别科、属、种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方法——倒查书本和检索表。

具体方法是:先通过索引找到描述该植物形态特征及其插图的页次,仔细阅读书中该植物的特征描述,从中逐步纠正自己对植物学名词术语不确切的理解。

然后阅读该植物所在属和科的检索表,从中掌握两方面的知识,一是这类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二是各种植物之间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3.利用鉴别性特征提高识别科的实际能力(1)具块根的类群毛茛科(乌头属,天葵)、樟科(乌药)、豆科(野葛)、百合科(天门冬属,萱草属,山麦冬属,沿阶草属)。

枝刺:、蔷薇科(火棘属梨属)、豆科(皂荚属)、芸香科(枸桔属、金桔属、柑桔属)、仙人掌科、胡颓子科(胡颓子属)。

皮刺:蔷薇科(悬钩子属,蔷薇属)、豆科(含羞草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