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件)简单运动
合集下载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版八上课件:2.2.1.运动的描述-动与静
【点悟】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 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
类型之二 拓展 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北
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甲、乙两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 情况是( B )
A.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一定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3.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 汽车 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以 路旁 树木(地面) 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的 。
4.[2018·平顶山期末]如图所示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跑步机,人在跑 步机上用力蹬皮带,皮带就会向后运动,从而实现在室内小空间跑步 健身的效果。此时,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 跑步机的皮带 是运动的、 相对于 地面 是静止的。
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在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 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10.[2017 秋·安达期末]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 乙所示。如果以行驶的卡车为参照物,树是 向右运动 的,轿车是 向左运动 的, 骑自行车的人是 向右运动 的。(均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
11.如图所示,观察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D )
诗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B )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 PPT课件 图文
4.在A“.研在究压滑力动不摩变擦时力,的滑大动小摩与擦哪力些的因大素小有与关”的实 验中:接(触1面)的用粗弹糙簧程测度力有计关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 运动, 这时木B板.对在木接块触的面摩的擦粗力糙才程等度于相弹同簧时测,力滑计动的摩示擦数。 (2)力下的表大是小某与同压学力实的验大时小,有记关录。的数据:
D.一个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其中 一个力消失,则另一个力也随之消失
7.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 弹受到惯性的作用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 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3.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 减小压力;
②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 变滑动为滚动;
④ 分离摩擦面。
列举相关的事例: ① 手握单杠不能太紧; ② 滑雪板底面做的很光滑; ③ 机器转动的部分加滚动轴承; ④ 加润滑油; ⑤ 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托起。
1.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问题时,小红设
计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
炸,那么重物将( A )
A.先竖直上升,后竖直下落 B.匀速竖直下落
C.加速竖直下落
D.匀速竖直上升
6.下列关于二力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处于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是受到平衡力 作用的缘故
C.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那么 这个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全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这两个力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C.这两个力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全章课件
林海中这只鸟在运动吗? 为什么?你是怎样判断的?
大、小飞机是否运动?怎样运动?
思考: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
司机却说乘客“没动”?乘客到底是运动的 还是静止的?
2、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1)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怎么样运动 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 相对性,简称运动的相对性。 (2)参照物不同:
1、定义:沿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始终相等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
运动路线是直线、速度恒定不变。 (快慢不变、方向不变。)
(1)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的速度都 不变;
(2)物体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都相等。
3、速度的公式变形:
由 v s 得: t
s 求路程: t
三、微观粒子的运动---分子运动:
5分子运动论
6气体的扩散
6气体的扩散
7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
1、物质由大量的分子构成。 2、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运动快慢与物体温度有关。)
1、 2、
3、 4、
DNA生物大分子结构示意图
固体、液体、气体的区别:
分子 间
计算题解题方法:
1.分析题写出己知物理量; 2.写出根据或公式; 3.写出表达式,代入物理量(数字和
单位),计算出结果保留成小数. 4.检查(结果是否符合实际).
宇宙速度
宇宙速度:是指物体达到11.2Km/s的运动速 度时能摆脱地球引力束缚的一种速度。在摆 脱地球束缚的过程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 它并不是直线飞离地球,而是按曲线飞行。
自行车 约5m/s; 普通列车 约40m/s;
高速公路上的小车 约28m/s;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 运动的描述 PPT课件
流水
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
例 (1)汽车在公路上行使。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准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汽车 公路上的树 飞快的行使
月亮
月亮
地球
云层
升起来了
在穿行
(A)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B)把事先选定的另一个物体,也就是标准物 体叫做参照物。
5、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决对不动的 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 在的 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 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不会移动, 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
6. 下列各项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在运动的电梯中 上升的乘客,他 们是运动的还是 静止的呢?
[课堂检测]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 1、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参照物 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 。 __________ 2、以地面作为参照物,一个人由西向东运动,一 辆汽车从后面赶上,如果以这辆汽车作为参照物, 向西 运动。 则此人_______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思考: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而司机却说乘客 “没动” 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研究的物体 标准物体 位置是否改变 乘客 地面、树 改变 动或静 动
乘客
司机、汽车
没改变
静
运动的相对性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 万重山。” 从物理学角度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人是 静止 的。 运动 的;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人是_____ _____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2.323cm
知道三种特殊的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2)化曲为直
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3)辅助工具法(组合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三、计算题: 1、格式: 2、类型:
例:一出租车正以36km/h的速度行驶在大街上,
司机发现前面200m处是绿灯,显示时间为30s,
解:
已知:火车的速度
v
54
km h
15m s
火车通过桥的需要走过的路程
s总 s车 s洞 1800 m 360 m 2160 m
火车通过桥的时间为:
t s总 2160m 144s v 15m s
答:…………
变式题:一列长为25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 通过一座铁路桥,用了3min的时间,求桥的长度。
那么此车能否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解:
出租车的速度
v
36
km h
10m
s
出租车行驶200m的时间为
t s 200m 20s 30s v 10m s
此车能够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关于过桥(山洞、隧道等)的问题
1、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1) 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单位换算:(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1) 350μm=
m
(2)180m=
km
350μm=350×10-6m=3.5×10-4m
180m= 180×10-3km = 0.18km
练一练:
单位换算:
(1)0.45m= = 0.45×109nm nm 4.5×108 (2)38cm=38×104μm = μm 3.8×105 (3)750nm= = 750×10-9m 7.5×10-7 m (4)3×108m= = 3×108×10-3km 3×105 km
知道三种特殊的测量法
(1)测多算少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2)化曲为直
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3)辅助工具法(组合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三、计算题: 1、格式: 2、类型:
例:一出租车正以36km/h的速度行驶在大街上,
司机发现前面200m处是绿灯,显示时间为30s,
解:
已知:火车的速度
v
54
km h
15m s
火车通过桥的需要走过的路程
s总 s车 s洞 1800 m 360 m 2160 m
火车通过桥的时间为:
t s总 2160m 144s v 15m s
答:…………
变式题:一列长为25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 通过一座铁路桥,用了3min的时间,求桥的长度。
那么此车能否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解:
出租车的速度
v
36
km h
10m
s
出租车行驶200m的时间为
t s 200m 20s 30s v 10m s
此车能够在红灯前通过路口
关于过桥(山洞、隧道等)的问题
1、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 ,请问:(1) 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单位换算:(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1) 350μm=
m
(2)180m=
km
350μm=350×10-6m=3.5×10-4m
180m= 180×10-3km = 0.18km
练一练:
单位换算:
(1)0.45m= = 0.45×109nm nm 4.5×108 (2)38cm=38×104μm = μm 3.8×105 (3)750nm= = 750×10-9m 7.5×10-7 m (4)3×108m= = 3×108×10-3km 3×105 km
初中物理课件: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情景导入
新知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总结
情景导入
我们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飞奔的猎豹
天体的运行
爬行的乌龟,悠然的小狗
它们的共同特点: 位置随时间不断地
发生变化。
物理素养
2.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 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
பைடு நூலகம்
新知讲解
知识点 1 机械运动
新知讲解
知识点2 参照物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
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位置变化则是运动的;如果
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以车为参照物,树木是__向__后__运__动___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是___静__止____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车是___向__前__运__动__的。
连接中考
例 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 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 ____运__动_和__静__止_的__相__对__性_____ 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 以__河_岸__为参照物,“人不觉” 是以__人___为参照物。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
下面情境中,你能确定是哪列火车在运动吗?
新知讲解
[想想议议]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事例一:坐在行驶的汽车中, 感觉路边的树木高速后退,车内的 物体是静止的。路边的人觉得树不 动,车运动得很快。
事例二:高速路上超车时感觉对 方车辆慢慢后退。会车时却感觉对方 车辆速度很快地冲过来。
为什么对物体的判断上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 标准不同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情景导入
新知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总结
情景导入
我们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飞奔的猎豹
天体的运行
爬行的乌龟,悠然的小狗
它们的共同特点: 位置随时间不断地
发生变化。
物理素养
2.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 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
பைடு நூலகம்
新知讲解
知识点 1 机械运动
新知讲解
知识点2 参照物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
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位置变化则是运动的;如果
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以车为参照物,树木是__向__后__运__动___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是___静__止____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车是___向__前__运__动__的。
连接中考
例 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 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 ____运__动_和__静__止_的__相__对__性_____ 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 以__河_岸__为参照物,“人不觉” 是以__人___为参照物。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
下面情境中,你能确定是哪列火车在运动吗?
新知讲解
[想想议议]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事例一:坐在行驶的汽车中, 感觉路边的树木高速后退,车内的 物体是静止的。路边的人觉得树不 动,车运动得很快。
事例二:高速路上超车时感觉对 方车辆慢慢后退。会车时却感觉对方 车辆速度很快地冲过来。
为什么对物体的判断上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 标准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5、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 坐船过江,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水 里,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 船舷上,船靠岸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 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结果无功而返,请你 从物理学角度解释为什么? 楚国人选定船为参照物,但剑相对于船是运动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书本以课桌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以钢笔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可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 如果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结论一般也
不一样。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 对的。
这一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飞机空 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 同一方向水平飞行,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举例: 1、旭日东升所选参照物是(地面 ) 2、水涨船高所选参照物是(河岸 ) 3、正在奔驰的客车里的乘客以(路面 )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司机 )为参照物 是静止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
A、五四运动 B、地球自转 C、心情激动 D、铁生锈
2、地球同步通讯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 这是以(地球)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 这颗卫星是(运动)(填“运动”或“静止”)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运动的 描述
初中物理课件PPT: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更多注意事项详见《教材帮》物
理RJ八上第一章第3节知识点1
汽车速度表
(1)现在的汽车都有两个里程表,一个可以清零,
一个不可以清零,不可以清零的里程表从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车况,而可以清零的里程表又叫计程表,
可以用于对某一段路程的测量。
(2)如图所示是某汽车速度表
表盘的示意图,它既可以作为
速度表,也可以作为里程表。
在跑步比赛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的快的?
如左图所示,在一场比赛中谁跑
在最前面谁跑得最快,也就是在
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经过的路程,
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相同时间比路程
在同是50米赛跑的比赛中,裁判是如何判断谁跑
的快的?
在同样路程的比赛中,裁判依据谁
用时最短谁跑的最快,也就是运动
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
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体运动得越快;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物
体运动得越慢。但采用这种方法比较起来很不方便,
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
的快慢。
3. 下列估测值中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
)
A.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B. 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80km/h
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也就是将
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除以路程。这样,
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保
证路程相同。
在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我
们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即:让时间和路程中的其
中一个量相同时,研究物体运动快慢与另一个量
的关系进而得到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路程一定时,时间越短运动越快的结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理RJ八上第一章第3节知识点1
汽车速度表
(1)现在的汽车都有两个里程表,一个可以清零,
一个不可以清零,不可以清零的里程表从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车况,而可以清零的里程表又叫计程表,
可以用于对某一段路程的测量。
(2)如图所示是某汽车速度表
表盘的示意图,它既可以作为
速度表,也可以作为里程表。
在跑步比赛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的快的?
如左图所示,在一场比赛中谁跑
在最前面谁跑得最快,也就是在
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经过的路程,
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相同时间比路程
在同是50米赛跑的比赛中,裁判是如何判断谁跑
的快的?
在同样路程的比赛中,裁判依据谁
用时最短谁跑的最快,也就是运动
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它们所花
的时间,所花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体运动得越快;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物
体运动得越慢。但采用这种方法比较起来很不方便,
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
的快慢。
3. 下列估测值中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
)
A.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
B. 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80km/h
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也就是将
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除以路程。这样,
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保
证路程相同。
在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我
们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即:让时间和路程中的其
中一个量相同时,研究物体运动快慢与另一个量
的关系进而得到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路程一定时,时间越短运动越快的结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运动的描述课件(共52张PPT)
研究对象
静止 运动
相对于 谁 静止?
参照物
相对于 谁 运动?
初中物理课件
四.相对静止
地球同步卫星在运行
宇航员在舱外工作;
初中物理课件
四.相对静止
空中加油机正在加油
初中物理课件
四.相对静止
花样跳伞运动员空中摆出造型 乘坐玻璃电梯向外观看,有什么感觉?
初中物理课件
相对运动的应用:飞机风洞试验 以风洞为参照物,飞机是_静_止__的; 若以风为参照物,飞机是_运_动__的。
初中物理课件
跟踪练习
因为天鹅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大。 1962年11月在美国马里兰州上空,正在飞行 的“子爵号”飞机突然发出一声巨响,结果机毁 人亡。据调查击毁它的竟是一只天鹅。飞得很慢 的天鹅怎么会象炮弹一样厉害呢?
珠穆朗玛峰正以平均 每年1.8cm的速度上 升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 中国上海市的距离, 由于板块运动每年缩 短2.9cm
初中物理课件
运动 无处不在
沧海 桑田
初中物理课件
地壳运动
初中物理课件
一.机械运动
1.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运动状态:包括运动和静止两种情况。 3.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 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机械运动
学生
地面
运动
司机 乘客 行驶的车 静止
3.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 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叫参 照物
初中物理课件
跟踪练习
3.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运动还是静止时),被 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 地球绕太阳公转 太阳东升西落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车上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后退 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中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2.1 运动与能量 课件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上 面写道:“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100生丁等 于1法郎)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 痛苦的旅行方法。”
25生 丁。不久,他收到一封回信:“先生,请您 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 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 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 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 欣赏星空的美丽吧!”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 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 存在的
思考:物质和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 运动 )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 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 运动 )的物质
2、运动是( 物质 )的运动,( 物质 )是 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 存在的
有人说,世界 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 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 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 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 此话错在哪里?
天制气,状气况象原预始报数难据以、避计免算误手差段。、在分这析个能意力义等上条,B件气的象限预
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9.(08宁夏)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 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些规律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 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
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3、按客观规律办事
天体运动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上 面写道:“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100生丁等 于1法郎)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 痛苦的旅行方法。”
25生 丁。不久,他收到一封回信:“先生,请您 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 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 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 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 欣赏星空的美丽吧!”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 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 存在的
思考:物质和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 运动 )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 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 运动 )的物质
2、运动是( 物质 )的运动,( 物质 )是 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 存在的
有人说,世界 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 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 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 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 此话错在哪里?
天制气,状气况象原预始报数难据以、避计免算误手差段。、在分这析个能意力义等上条,B件气的象限预
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9.(08宁夏)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 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些规律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 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
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3、按客观规律办事
天体运动
初中物理探究单摆的运动课件
-4-
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5°),然后释放小
球,记下单摆摆动30~50次的总时间,算出平均每摆动一次的时间,即
为单摆的振动周期。
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
-5-
五、数据处理
1.公式法
4 2 l
将几次测得的周期T和摆长l分别代入关系式g= T2 ,算出各组数
据对应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再算出g的平均值,即为当地的重力加
实验14 探究单摆的运动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2-
一、实验目的
1.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2.会使用停表。
二、实验原理
当偏角很小时,单摆周期为 T=2π
l
g
4 2 l
,由此得到 g=
T2
。只要测出
摆长 l 和振动周期 T,就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 g 的值。
三、实验器材
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不易伸长的细线
g 偏大,故 C 错误。
-25-
(5)设 A 到铁锁重心的距离为 l,有 T1 =2π
T2 =2π
+ 2
联立消去 l 解得
4π 2 ( 1 - 2 )
g= 2 - 2
1
2
+ 1
-26-
2.(2017·四川成都期末)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可读出摆球的直径为
s,g=
3
100.00
100.5
m/s2。
-22-
(4)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T2-l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
位同学作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课件.ppt
本,观察并思考: 1.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钢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钢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 运动的方法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 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 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 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二、参照物
天体间的“运动与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 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而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 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 呢?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 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 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 止?
二、参照物
趣闻轶事中的“运动与静止”
二、参照物
观察下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面关于甲、乙两 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作机械运动
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 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 物 3.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是相对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 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 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 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二、参照物
孙悟空的“腾云驾雾”是怎样拍摄的?
在美国电影《生死时速》中,展示了一场惊心动 魄的生命竞赛:在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 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 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 汽车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 运动的方法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 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 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 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二、参照物
天体间的“运动与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 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而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 绕着太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 呢?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 做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 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还是静 止?
二、参照物
趣闻轶事中的“运动与静止”
二、参照物
观察下图所示中的烟和小旗面关于甲、乙两 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作机械运动
2.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 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 物 3.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是相对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 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 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 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二、参照物
孙悟空的“腾云驾雾”是怎样拍摄的?
在美国电影《生死时速》中,展示了一场惊心动 魄的生命竞赛:在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 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 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 汽车呢?
《运动的描述》ppt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2
7. 直线运动的位移与位置的关系: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Δx = x2- x1。
《 运 动 的 描 述》pp t课件初 中物理 人教版 2
《 运 动 的 描 述》pp t课件初 中物理 人教版 2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注意
位移
路程
方向 大小 运算法则
是矢量 需考虑方向
是标量 不需考虑方向
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
B
O
A
-2
0
2 x/m
质点沿直线由B运动到A的位移: xA - xB = 2-(-2)= 4 m
B
O
A
-2
0
2 x/m
质点沿直线由A运动到O的位移: xO - xA = 0-2 = -2 m
注意
➢ 物体的位移记为Δx,Δx = x2- x1
➢ 位移Δx 的“+”“-” 表示方向,不表示 大小 ➢ “+”表示位移的方向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同 ➢ “-”表示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反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运 动 的 描 述》pp t课件初 中物理 人教版 2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指某一瞬间,它与状态量相对应
2、时间: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 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表示方法
(在时间的数轴上)
比喻
时刻
点 好比一张照片
时间间隔
(时间)
线段
好比一段录像
注: 一点、一瞬、一个位置相对应的——时刻
一段经历、一段过程相对应的——时间
举例
上
下上 下
课
课课 课
(2)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
+ 矢量相加的法则相同吗? = 30 kg
算术加法法则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Δx = x2- x1。
《 运 动 的 描 述》pp t课件初 中物理 人教版 2
《 运 动 的 描 述》pp t课件初 中物理 人教版 2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注意
位移
路程
方向 大小 运算法则
是矢量 需考虑方向
是标量 不需考虑方向
位移的大小与路径无关;
B
O
A
-2
0
2 x/m
质点沿直线由B运动到A的位移: xA - xB = 2-(-2)= 4 m
B
O
A
-2
0
2 x/m
质点沿直线由A运动到O的位移: xO - xA = 0-2 = -2 m
注意
➢ 物体的位移记为Δx,Δx = x2- x1
➢ 位移Δx 的“+”“-” 表示方向,不表示 大小 ➢ “+”表示位移的方向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同 ➢ “-”表示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反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运 动 的 描 述》pp t课件初 中物理 人教版 2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指某一瞬间,它与状态量相对应
2、时间: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 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表示方法
(在时间的数轴上)
比喻
时刻
点 好比一张照片
时间间隔
(时间)
线段
好比一段录像
注: 一点、一瞬、一个位置相对应的——时刻
一段经历、一段过程相对应的——时间
举例
上
下上 下
课
课课 课
(2)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
+ 矢量相加的法则相同吗? = 30 kg
算术加法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归类示例
类型二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命题角度: (1)熟悉生活中的长度、时间,会估测长度、时间。 (2)能够正确选择、使用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 (3)能准确读出长度、时间的测量数据。 (4)有关测量误差和错误的产生及解决办法。
例3 如图1-1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1_._8_5___cm。
记
测量结果要由___数__字___和___单__位___组成
新闻
新知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 [易错点] “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指光传播一 年所通过的距离。1光年=9.46×1015 m。
• 2.时间的测量
• (1)测量工具:钟、秒表
• (2)时间单位:基本单位:秒(s)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3 控制变量法
在探究某个问题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为了探究的方便, 在设计实验时,先考查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 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说明]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
新闻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类型三 控制变量法
命题角度: 结合实验探究过程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例5 小明和同学欲测试几种材料的隔声效果,比较 哪种材料隔声效果好。他们将一个闹钟放在一个木盒子里盖 好,测试的材料有棉布、报纸、塑料袋。第一次用棉布包裹 盒子,并在棉布包好盒子后,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闹 钟的铃声为止,如图1-3所示,记下此时人与盒子的距离。 第二次换用报纸包裹盒子重复第一次实验,第三次换用塑料 袋,分别记下每次听不到闹钟的铃声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新闻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归类示例
无论是长度的测量还是时间的测量,适 当选择测量工具是前提,要根据实际要求达到的 准确程度来选择测量工具。例如,测量操场的周 长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所以,选择尺子时就不 要选择毫米刻度尺。
新闻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归类示例
B.猜想与假设
C.提出问题
D.交流与合作
新闻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 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 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 程中的七个主要环节。所以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通常首先要提出问题。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小明同学想知道“铅球”是不是铁制的, 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 是一个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实验环节。
此题是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解题 的关键是对操作过程的分析,并结合科学探究的 基本过程解决。
新闻 新知
2015 年
• 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 • 3.误差是___测__量__值___和___真__实_值____之间的差异。
• 4.特殊测量方法
• (1)累积法(2)化曲为直法(3)化整为零法(4)方格法等。
• [注意] 测量工具的选择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实际
测量的需要合理地选择。
新闻
新知
2015 年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新闻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测 量 方 法
2015 年
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____零__刻__线__、量程和
看
___分__度__值___
放
刻度尺要沿着所测的长度,紧靠被测物体
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垂__直___,在精确测量时, 要估读到___分__度__值___的下一位
②读数、记录结果 时粗心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
法可以避免
新闻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类型一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命题角度: (1)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 (2)结合实验过程,考查科学探究的某个环节。
例1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常首先要 ( C )
A.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新闻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
长度 单位
基本单位 常用单位
___米__(__m_)___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 (mm)、纳米(nm)等
测量 方法
常用工具 精确测量
____刻__度__尺____
新闻
新知
2015 年
图1-1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数应 该准确到分度值,并估读下一位数字。
测量时要遵守使用规则,尺子要放正, 刻度要与物体对齐而且尽量贴近被测物体,读数 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新闻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初中物理课件)简单运动
新闻 新知
新闻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走进实验室
新闻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5)分析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说明] 步骤(3)、(4)、(5)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第1课时┃ 归类示例
例4 如图1-2所示,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 1500 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 __5_m_i_n_1_0_s____。
新闻
图1-2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图中停表里面小圈的指针是分针,读数 是多少分钟,外面大圈的指针是秒针,秒针转一圈就 是一分钟,读数是多少秒。实验室还有一种停表的读 数,秒针要转两圈才是60 s,这就要先看里面小圈的 指针在两位数字间有没有过半,过半了,秒针就读第 二圈所对应的时间。
第1课时┃ 考点聚焦
知识纵横
测量误差和测量错误的比较
性质
产生 原因
减小 或避 免的 方法
测量误差
不是错误,不可消除
①与测量人的估读有关 ②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 关 ③受环境等因素影响
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采用具有更高精确度的测 量工具 ③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
测量错误
是错误,可消除
①不遵循测量和仪 器使用规则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科学探究过程中 的七个主要环节。
新闻
新知
2015 年
罗物理:专心听好每堂
第1课时┃ 归类示例
例2 八年级的小明同学想知道“铅球”是否是
铁制成的,于是他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
下”这一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新闻 新知
201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