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
方法:将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中,对照组服用美托洛尔每次25mg,每日2次,八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步长稳心颗粒一次一袋,每日3次,八周为1个疗程。
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律失常发作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疗效,无不良反应,是临床安全有效药物,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稳心颗粒;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冠心病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正常的起搏传导受到影响所致。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一些不足 ,其治疗量和中毒量十分接近 ,作用愈强的药物,愈能导致更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因此,寻求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少,长期使用不增加危险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8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冠心病诊断以内科学第6版为标准[1]。
经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证实有心律失常,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5.1±9.8岁),房早10例,室早16例,交界性早搏4例,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54.9±9.9岁),房早11例,室早14例,交界性早搏5例。
其性别、年龄、病史、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
1.2 用药方法:在两组患者中,对照组服用西药美托洛尔每次25mg,每日2次,八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步长稳心颗粒一次一袋,每日3次,八周为1个疗程。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26例疗效观察论文
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26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控制肺部感染,吸氧,舒张支气管,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条件下,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9g,3次/日口服;对照组予地高辛0.125mg,1次/日口服。
均以14天为1疗程。
治疗期间监测两组的血压、心率、心功能、电解质及两组治疗前后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3%,对照组总有效率8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发应小。
关键词稳心颗粒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wenxinkeli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arrhythmia i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48 patients with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lung infection innormal,oxygen,relaxation of bronchial,vasodilators reduce cardiac stress,improve heart fun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reatment group wenxinkeli 9g tid orally;control group received digoxin 0.125mg qd orally.are 14 days fortreatment.the two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to monitor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cardiac function,electrolytes,and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24-hour ambulatory ecg change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2.3%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iciency of 86.3%,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ung wenxinkeli heart arrhythmia in clinica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effective and side effects.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常见。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摘要】稳心颗粒和美西律是治疗冠心病和室性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本文旨在探讨它们联合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通过文献综述和临床实验设计,我们发现稳心颗粒在改善心脏功能和减少心肌损伤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而美西律则可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实验结果表明,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仍需考虑到治疗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在老年冠心病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稳心颗粒、美西律、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评价、治疗、临床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变。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电生理学上的一种异常心律,会导致心脏跳动过快或过慢,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冠心病和室性心律失常常常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身上,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稳心颗粒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心肌供血和减轻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冠心病。
美西律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调节心脏电生理活动,常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和美西律的联合应用在治疗冠心病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受到重视。
本研究旨在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西律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血管病抗风险能力。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美西律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心律平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心律平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心律平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68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心律平0.1g,tid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g,3次/d,连续口服2w后,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情况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显效94.12%,有效54.41%,总有效率98.53%,起效最快6h,最慢9d,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高,为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提高了抗心律失常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标签:心律平;稳心颗粒;心律失常;临床观察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随着我国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增高,心律失常发病率亦增高,临床常用心律平为治疗药物,但由于其使用时有局限性,如致心律失常作用[1],有心率衰竭时禁用,窦房结功能障碍及严重房传导阻滞者禁用,以及其他不良反应而不能广泛、长期使用。
我们采用低剂量心律平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6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為我院门诊和病房2008年6月~2010年6月期间的68例患者。
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均符合WHO制定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龄20岁~73岁。
病因:冠心病20例,风心病10例,高血压病19例,肺心病8例,病因未明11例。
心律失常型:室上性(窦速,房早,房颤)38例,室性早搏30例,有心力衰竭者,房传导阻滞者不入选。
1.2方法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至少2w,使体内药物代谢彻底后,给予心律平0.1g,tid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g,3次/d,连续服用2w。
1.3观察方法与内容用药前后作24h动态心电图,服药期间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详细询问胸闷、憋气、心悸、气短等症状,每3~7d查心电图1次。
1.4疗效判断显效为心律失常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为心律失常减少50%以上,无效为未达到有效水平。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随着我国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增高,心律失常发病率亦增高。
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的西药种类不多,疗效不够理想,不良反应多,且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因此权衡抗心律失常治疗的利弊仍然是摆在临床医师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稳心颗粒应用于临床抗心律失常治疗十余年,已有研究提示稳心颗粒对各种心律失常确切疗效,可与心律平媲美,尚未发现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轻微。
为评价稳心颗粒对中老年人常见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对比稳心颗粒与心律平及稳心颗粒与胺碘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及不良反应,对128例心律失常住院患者临床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患者共128例。
其中男62例,女66例,年龄40~85岁,平均(59.86±12.95)岁。
冠心病7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7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心肌病4例,心脏神经官能症3例,其他2例。
心律失常种类:室上性(房性、结性)早搏35例,室性早搏44例,室上性合并室性49例。
伴有心悸、胸闷等心律失常症状,且心律失常总数≥1000次/24 h或30次/ h。
排除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危重及多器官衰竭、显著心动过缓及严重传导阻滞者。
随机单盲法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与心律平对照组。
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合并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口服稳心颗粒(由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提供)9 g 3次/d,服用1~2周效果不佳者改为18 g 3次/d;心律平对照组口服心律平片0.15~0.2 g 3次/d。
1.3 观察方法疗程均为4周。
服药后每日听诊、询问胸闷、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
每周描记心电图1次。
4周复查动态心电图。
服药前后均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血糖及凝血功能。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早搏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确改善,早搏减少50%~9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早搏无明显变化或减少<50%。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疗效观察
组3 7例 : 给 予 A组 美托 洛 尔单 独 治 疗 , 而
B组 在 A 组 基 础 上 联 合 使 用 稳 心 颗 粒 。
两组连续治疗 、 观 察 2个 月 , 并检 测 记 录
患 者 治 疗 期 间心 电 图 、 2 4小 时 心 电 图、 肝
( 对照组) 、 B ( 观察组 ) 两组, 各 3 7例 。A 组接受美托洛尔治疗 , B组接受美 托洛尔
关键 词 美托 洛 尔 稳 心 颗 粒 冠 心 病
联 合 疗 效
现今 , 临床上治疗心律失 常的药物主 要有 1 3 一受体 阻滞剂 、 钠、 钾、 钙通道 阻滞 剂 四类药物 。美托洛尔 是一类 选择性 B
一
疗效 判断标准 0 : ①显 效 : 心悸等 症
心律 失常是常见的临床病症 之一 , 多
者、 房室传导阻滞者。将患者随机分为 A
的不 良反应 时间持续较 短 , 当药物停止 使
用时消失 , 所 以无 需 给 予 其 特 殊 处 理 。 患 者 治 疗 后 心 率 失 常 次 数 及 持 续 时 间 的 比较 : 患者接 受治疗 后 , 美 托 洛 尔 治 疗 组 心 率 失 常 的发 作 次 数 ( 2 O . 2±6 . 1 ) ,
+ 稳 心 颗 粒联 合 治 疗 , 两组在性别 、 年龄、
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发生 的次数 ( 1 0 . 2±
5 . 3 ) ; 同时 发 作 持 续 时 间 也 相 对 较 长 。见
表2 。
/
肾功能、 血压及 不 良反应发 生率等指标 的
变化 。结 果 : 美托 洛 尔 +稳 心颗 粒联 合 治
8 2岁 , 平均 5 6 . 4±1 . 9岁 ; 病 程 2~ 8年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3例临床观察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3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
实验组接受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心律失常;美托洛尔;稳心颗粒;冠心病近年来患冠心病的人群有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
临床上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失眠气促等,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引起猝死。
笔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43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42例。
所有患者都经过动态心电图检查,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钙离子拮抗剂过敏、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等患者。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
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5.54±6.42)岁;体重52~77kg,平均体重(60.85±5.45)kg;病程1~15年,平均病程(5.45±1.74)年。
实验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56.54±7.32)岁;体重53~79kg,平均体重(62.55±5.25)kg;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87±2.76)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5391,50mg/片)治疗,每次1片,视患者病况酌情给药,每日1~3次。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1. 引言1.1 背景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病因复杂,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和射频消融等。
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着诸多不足,如药物治疗副作用大、心脏起搏风险高等。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探讨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的临床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
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心脏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目的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实际临床经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步长稳心颗粒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可以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指导。
1.3 方法引言: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开放性、前瞻性研究设计,旨在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具体方法如下:1. 患者筛选标准:纳入符合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合并其他重要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同时排除怀孕、哺乳期女性及其他不适宜参与试验的患者。
2. 治疗方案:患者在入组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按照严格的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接受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
治疗周期为3个月。
3. 疗效观察:记录患者的基线数据及治疗过程中的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等临床指标。
定期随访患者并评估疗效,包括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等。
4. 安全性评价:监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及时处理并记录。
5. 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将全面观察步长稳心颗粒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稳心颗粒不同剂量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稳心颗粒不同剂量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心律失常是指心肌发生冲动的激动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出现异常。
临床类型多见。
中医辨证施治之“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
笔者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运用步长稳心颗粒替代炙甘草汤,用不同剂量治疗严重冠心病伴心律失常12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2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 50例(其中包括陈旧性心肌梗塞1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肺源性心脏病10例(非急性感染期,病情较稳定)单纯房性早搏20例,室性早搏20例。
以上病例均根据心电图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ST-T改变,呈缺血样改变,或T波低平,双向倒置,偶发早搏,或二联、三联律,年龄在30-75岁之间,其中,男性82例,女性38例。
1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慌,气短,气憋,乏力,精神不振或心前区疼痛症状,平均病程2个月。
房颤、窦性心动过速及束枝传导阻滞不在观察之例。
病情较重患者除给予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强心、利尿、降压的同时,120例患者均给予步长稳心颗粒口服治疗。
单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患者,年龄较轻病情较轻者给予稳心颗粒一次一袋(9g)一日三次,温开水冲服。
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患者,年龄较大或病情较重者,给予稳心颗粒一次2袋(18 g)一日三次,温开水冲服,疗程4-8周。
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谱检查及心功能测定等,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ST-T改变及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是否减少或消失,以及心肌缺血程度是否减轻或消失,心律失常所致心电图改变是否减轻或消失为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或治愈)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消失,心电图ST-T恢复正常或房性及室性早搏消失,可以从事正常工作及体力劳动。
有效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症状减轻,心电图ST-T恢复正常或较前明显好转,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明显减少,生活可以充分自理,可以从事正常工作及轻体力劳动。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高脂 血症 是 导致 动 脉硬 化 的重 要 因素 ,大 量研 究 证实 T c ,尤
其是 L D L — C的 升 高 是 引 起 冠 心 病 的 主 要 危 险 因素 ,降低 L D L — C 是 防治 冠心 病 的 主要 目标 。相 关研 究表 明 ,T C、 T G、L D L — C均
异 明 显 ,P< 0 . 0 5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综 上 所 述 ,阿 托 伐 他 汀 联 合 银杏 叶 片治疗 高脂 血症 疗 效确切 安 全 ,且 无 明显 不 良反应 。
统 计 资料 均用 S P S S 1 7 . 0进行 统计 分 析 ,实验 前后 组 问 比较用
床 杂 志 ,2 0 0 8 ,5( 3) : 3 — 6
Hale Waihona Puke _ … v郑筱 萸 . 中药新药临床研 究指导原则 [ M1 .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2 0 0 2 :8 5 -8 9
Ex p e r t P a ne l o n De t e c t i o n,Ev a l u a t i on a n d Tr e a ml e n t o f Hi g h Bl o o d Cho l e s t e r o l i n Ad u l t s Ex e c ut i v e S u mma r y o f The Th i r d Re p or t
效 优 于 对 照组 ( P< 0 . 0 5 )。 3 讨论
孙 宝红 . 阿托 伐他汀治疗 高脂血症 的临床 分析 口 1 . 山 东医学高等 专 科 学校 学报 ,2 0 1 0(1 ) : 2 1 — 2 2 . 赵 水平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 防治指 南要 点及 解读 l 1 I _ 实用医院 临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稳心颗粒和胺碘酮作为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其联合应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成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一、背景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
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命安全。
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舒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的作用;而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能有效地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
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和胺碘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的心律失常发作,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三、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00例。
2.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具体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图等指标的变化,评估联合治疗的疗效。
4.随访观察:随访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研究结果经过治疗观察,100例冠心病患者中样本的心率、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均显著减少。
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图的结果显示,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了改善。
随访观察显示,患者对联合治疗方案的耐受性良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五、讨论六、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来验证。
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联合治疗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0例临床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0例临床观察标签:稳心颗粒;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与20年前相比抗心律失常药几乎没有新的发展。
至今尚无一个既有效、又安全、顺从性好的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与促心律失常几乎并存。
因此,针对心律失常,临床医生常陷入两难境地。
我们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4~2006年门诊及住院心律失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1~66(50±4.5)岁,病程0.5~4.7年,其中房性早搏15例,交界性早搏6例,室行早搏19例。
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0~67(51±4.2)岁,病程0.8~4.1年,其中房性早搏12例,交界性早搏7例,室行早搏21例。
其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用药方法治疗组停用目前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衰期,给予稳心颗粒,每次1包,每天3次,温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用胺碘酮0.2 g,每天3次,1周后改为0.2 g,每天2次,再1周后改为0.2 g,每天1次,并维持此剂量,观察4周。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做12导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
X线拍胸片,观察肺部X线改变。
用药其间监测肝、肾、甲状腺功能。
1.3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团体t检验,P0.05)(表1)。
2.2副作用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肝、肾、甲状腺功能及胸片无明显改变,但有1例出现心动过缓,停药后消失,2例出现轻度头晕,3例出现轻度恶心,未停药。
治疗过程未发现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对照组治疗其间,有1例出现剧烈咳嗽,有2例于用药15周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于用药第3周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此4例患者被迫停药。
3 讨论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时可引起心律失常,引起心脏激动和传导异常的机制较为复杂,心肌缺氧是引起心肌异位节律点的兴奋性增高。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试验-医学精品
临床安全性评价
不良事件受试者数 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结论
中药稳心颗粒与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显 示:稳心颗粒能明显减少室性早搏和房 性早搏的发生,有效率分别为84.79%和 82.66%,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和不良反 应发生。
谢谢!
17
参照198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及 心律失常疗效标准、1988年《美国心脏病 学会杂志》温特斯等制定的心律失常诊断 标准。
主
1 显效:早搏消失或明显减少,
要
早搏次数较服药前减少75%以上;
疗
效
指
2 有效:早搏次数较服药前减少50%-75%;
标
3 无效:早搏次数无变化,早搏次数较服药前减
少小于50%,或较服药前增多;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试验 回顾与总结
1Leabharlann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试验 回顾与总结
临床试验
国内相关临床试验
国外相关临床试验 (未见报道)
大样本、多中 心循证医学临 床试验
小样本临床试 验
稳心颗粒的大样本多中心循证医学临床试验
1 临床试验方案 2 临床试验结果
稳心颗粒临床试验概述
1 临床试验注册题目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随机双盲、
6 试验疗程 :4周
用药方法 :试验组:服用稳心颗粒,每次1包(9g),
7
每日3次;
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每次1包(9g),每
日3次。
入组标准
1 符合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诊断标准者; 2 早搏>360次/小时或者>8640次/24小时; 3 正在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者停用5个半衰期以上; 4 年龄18岁到75岁,性别不限; 5 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包括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及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本院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以来,取得了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我院80例住院及门诊心律失常患者,依据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结果,全部患者均符合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温特斯等制定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并将其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为两组。
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82岁,平均(50.4±10.6)岁。
频发房性早搏14例,频发室性早搏12例,心房颤动6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3例,交界性早搏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
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21~80岁,平均(50.5±11.4)岁,频发房性早搏13例,频发室性早搏9例,心房颤动8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6例,交界性早搏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原发病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9g,每天三次,口服;对照组加用胺碘酮200mg,每日三次,口服。
两组疗程均为4周,用药前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并测定患者的血清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1.3 疗效判定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心悸疗效标准评定:治愈:不适症状及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好转:不适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改善;未愈:不适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 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
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60岁—85岁冠心病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1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治疗组93例。
所有入选患者确诊为冠心病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心肌细胞营养药应用)。
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g冲服,每天3次,使用4周。
对照组给予胺碘酮片循序减量,使用4周。
结果服药4周后,对照组90例中显效37例,有效的4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5.6%;治疗组93例中,显效40例,有效4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7.1%;本研究结果显示,稳心颗粒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效果与胺碘酮相仿,稳心颗粒同治疗心力衰竭的西药联合应用,可能还起到协同增强心功能的作用,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胺碘酮,且未发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稳心颗粒老年冠心病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安全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而室性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中较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治疗困难。
我院应用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3例,取得肯定疗效,且安全性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老年人(60岁—85岁)冠心病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83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93例,男62例,女31例,年龄在60岁至85岁,平均年龄67.5岁;均为冠心病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级 43例,III级30例 IV级20例,左室射血分数≤45%。
对照组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在60岁至85岁,平均年龄67.8岁,均为冠心病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分级:II级 40例,III级28例 IV级22例,左室射血分数≤43%。
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1. 稳心颗粒的药理作用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生地黄、丹参、人参、川芎、麦冬等。
这些中药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扩张冠脉、降血脂、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减轻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从而有助于改善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
2. 辛伐他汀的药理作用辛伐他汀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来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
辛伐他汀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能够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1. 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临床研究表明,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
这是由于稳心颗粒具有活血化瘀、扩张冠脉的作用,能够改善冠脉病变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
2. 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稳心颗粒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还能够减少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
稳心颗粒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能够调节心脏电生理活动,改善心脏的兴奋传导过程,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
而辛伐他汀通过改善心肌供血情况和减少心肌缺血,也能够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够更好地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3.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还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临床研究发现,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由于本文所述仅基于临床数据分析,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来验证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禄宁【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Wenxin Granule in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 Method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126 cases of arrhythmia treatment group (6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63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al propafenon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1% (58/63);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9.4% (50/63),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Wenxin Granule in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 effect is significant,safe and effectiv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6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治疗组患者口服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口服普罗帕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张志彬;朱恒青【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3(000)029【摘要】Objective:To analysis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Wenxin Granule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rrhythmia.Method:Totally 40 case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rrhyth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1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contained 20 case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statins drugs,aspirin,nitrates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miodaron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nxin Granule for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of two groups. Result:The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90.00%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00%.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and value of Wenxin Granule is better.It is worth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目的:分析和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
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效, 如无呼吸抑制 、 减少 分泌儿茶酚胺 、 降低气道反应性 , 因此
有助于 缓解 相关 气道并 发症 。本 次研究 中 , 3组患者之 间
[ 4 ] 王永侠 .右美托 咪定麻醉 在t ] , J L P D A结 扎术拔管期的应用 [ J ) .
分别为 1 … 2 3 4 、 5分 , 记录 3组患者不 良反应 的发生情况 。
表 1 3组 患 者 的 麻醉 指 标 ( ±s )
3 讨 论
上所述 , 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在麻醉维持 中的效果 不同, 应 根据患者情况具体应用 。
参 考文 献
( 1 ) 吴艳琼 , 孙艳玲 , 许 克成 , 等 .右美托眯定麻醉镇静效果评价【 j ) . 临床误诊误 治 , 2 0 1 3 , 2 6 ( 3 ): 9 2 - 9 3 . [ 2 ] 张伟 , 张加强 , 孟 凡民 .不 同剂 量右 美托咪定麻 醉对食 管癌根治 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 响[ J ] .山东医药 , 2 0 1 3, 5 3 ( 7 ) : 1 5 — 1 8 .
1 . 4 统计学方法
本 次 研 究 中 数 据 所 用 的统 计 学 分 析 选 用
S P S S 1 5 . 0软 件 , 计 量 资料 均 以 ( x±S ) 表示; P<0 . 0 5 , 提 示 数
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提示数 据差异不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山东医药 , 2 0 1 3 , 5 3 ( 7 ): 8 5 - 8 6 .
不 良反应 发生情况相差不大 , 均 <1 0 %, 与研究结果 相符。综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观察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我中心于2015年3~12月收治的67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临床对照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持续时间[88.2%、23.5%、(8.6±2.5)次、(3.1±0.5)h]明显优于对照组[66.7%、21.2%、(15.1±5.2)次、(6.1±1.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酒石酸美托洛尔;稳心颗粒;冠心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等,多发于中老年群体,据统计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愈加严重,该疾病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
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法对67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于2015年3~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
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5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8.2±5.4)岁;体质量:70~83 kg,平均体质量:(76.3±6.1)kg;患病时间:2~7年,平均患病时间:(5.4±1.2)年;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5例,高中、初中16例,小学12例。
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15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8.6±5.5)岁;体质量:68~82 kg,平均体质量:(76.9±6.2)kg;患病时间:2~8年,平均患病时间:(5.6±1.4)年;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6例,高中、初中17例,小学1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9-01T11:34:38.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0期供稿作者:熊江英[导读] 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
熊江英(新疆和静县人民医院 841300)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198-01
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
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4月间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从而进一步评价稳心颗粒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1年4月门诊收治的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130例,男性80例,女性50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4.2±7.4岁,符合冠心病过早搏动的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常见心律失常病原因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
其中房性早搏40例,室性早搏50例,恶性心律失常(多源性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19例,其它心律失常(偶发室性早搏、房性是搏、心房纤颤等)20例。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6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状况比较
治疗期间心律失常记录方法:恶性心律失常包括多源性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其他心律失常包括偶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房纤颤等。
1.2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使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阿斯匹林0.1g每天及口服消心痛,转换酶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9g冲服1日3次连用14天。
1.3观察指标:1.用药期间记录冠心病疗效情况;2.用药前1天和14天后(用药后),心电图或行动态心电图,病情重者进行持续心电图监护,计算心律失常情况;3.用药前后各抽血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1.4疗效判断标准:治疗2周后,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因严重程度及疗效参考标准”来评定疗效。
1.显效:用药后过早搏动消失;2.有效:用药后过早搏动次数较原有的减少50%以上或减轻一度者;3.无效:用药后无变化。
1.5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疗效
2.1.1稳心颗粒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
2.1.2稳心颗粒治疗后心律失常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2.2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l例出现较度头晕,1例出现
恶心,均未行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消失,未见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改变。
表3 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的比较
3 讨论
心律失常常见病因是冠心病,认为快速心律失常属中医的“心悸”、“怔忡”之范畴,临床上以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型多见,故主张益气养阴治疗。
而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所引发各种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已广泛认为复极过程不同步,所致QTd明显增大,也就是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复极异常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QTd的增大可能是心肌缺血另一心电图表现,随着QTd缩短,心律失常随之减少,国内季勇等也有相关报道。
普遍认为,正常人生理性心室复极不一致所造成QTd缩小,心肌缺血增加复极不均一性,冠心病心肌缺血传导的复极时间延长,所致各个方向心肌负极增加,最终QTd增加,使心室肌细胞的电活动产生折返,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化瘀,定悸安神之功效。
本文通过对两组病人进行对比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症状改善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治疗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考虑与心肌缺血改善有关,并且与QTd缩短有关。
与近年临床研究相符,而且治疗中未发现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以上实验表明,稳心颗粒是一个安全有效药物,尤其对冠心病所致各种心律失常治疗,早期加用稳心颗粒不仅能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心肌缺血的疗效,还可减少各种心律失常发生,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发生,预防猝死。
总之,稳心颗粒是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1]陈贵延,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的诊疗标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200—223.
[2]胡大一,李田昌,贾三庆,等.急诊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国医刊,2001,36(9):25—28.
[3]杨承继,郑义通,曹佳宁.QT离散度和缺血性ST段压低对心绞痛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5):314.
[4]季勇,范标,王为群.QT间期离散度预测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的性质意义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8):473—474.
[5]张建英,志永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QTC离散度.中国心肌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7,ll:30—31.
[6]叶飞,白杰,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231—232.
[7]魏宗德,薛莉,刘宁.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QT间离散度影响的研究.中国临床医生,2003,3l(11):62.
[8]袁俊强,魏艳阳.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临床医学,2006,25(3):42—43.
[9]李俐.步长稳心颗粒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中医医刊,2002,增刊: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