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疗法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中医情志疗法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中医情志疗法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0, 9(5), 403-409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6d15502692.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d15502692.html,/10.12677/tcm.2020.95061

中医情志疗法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解天骁,王忆勤,燕海霞*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市健康辨识与评估重点实验室,上海

收稿日期:2020年8月6日;录用日期:2020年8月31日;发布日期:2020年9月7日

摘要

中医情志疗法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发展及临床应用,成为具有中医特色的独特疗法。情志疗法重视整体观念,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对现代心理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文简要叙述了中医情志疗法的理论溯源,重点概述了情志转移法、以情胜情疗法、说理开导疗法、顺情从意法、宁静神志法等类型中医情志疗法特征及其在临床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中医情志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情志疗法,中医心理学,综述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motional Therapy

Tianxiao Xie, Yiqin Wang, Haixia Yan*

Key Laboratory of Health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Shanghai, College of Basic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Aug. 6th, 2020; accepted: Aug. 31st, 2020; published: Sep. 7th, 2020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motional therapy has experienced the continuous supplement,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dern physicians, and has become a unique therapy with *通讯作者。

解天骁等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s. Emotional therap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con-cept of the whol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t also has a certain guiding value for modern psychotherapy.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motional therapy, focusing on the emotional transfer method, emotion over emotion therapy, reasoning therapy, obedience to the will method, tranquil mind method and other typ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motional therapy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motional therapy.

Keywords

Emotional Therapy, TCM Psychology, Review Array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s://www.360docs.net/doc/6d15502692.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中医学认为,情志内伤能引起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致脏腑功能失常,属精神类致病因素,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是常见致病内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群中焦虑症终身患病率为13.6%~28.8%,90%的焦虑症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女性往往多于男性[1]。近年来,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学者的重视,对情志致病的治疗探讨更加深入和广泛,中医情志疗法对身心疾患的疗效呈现出良好的前景[2][3][4]。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仅以西方心理学来诠释或治疗中国人的心理疾患,有其局限性,故构建适合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心理治疗理论已成为我国医学界的重要课题[5][6]。本文就中医情志疗法的特征及其在临床的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情志致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情志疗法,并为丰富现代心理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中医情志疗法的理论溯源

2.1. 中医情志疗法与“祝由”的关联

首见于《黄帝内经》的“祝由”,是人类社会早期的一种心理治疗手段,《素问·移精变气论》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为祝由疗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远古至两周是古代中医情志治疗思想的萌芽阶段,当时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更无法解释和治疗疾病,故常把疾病看作是神灵惩罚或恶魔作崇,巫祝由此产生。祝由在历史上经历了先秦时期的萌芽、春秋战国至魏晋时期的发展、以至隋唐到明清时代的兴盛、近现代的衰落与重构[7],《圣济总录》云:“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唐代《外台秘要》有“祝由科”,说明可能最迟在唐代,祝由已成为中医体系独立一科。祝由是利用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心理,去劝告、安慰病人,并祝愿其早日康复,使其心情平静,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对祝由疗法的认识不断加深,为后世中医情志疗法和中医心理学的形成留下了大量的宝贵医学资料[8]。

2.2. 中医情志疗法的理论依据

中医情志疗法根植于中医文化及中医学的阴阳、藏象、五行学说,蕴含了阴阳对立和统一、五脏五

解天骁等

志对应协调、五行的生克制约等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中有“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等记载,提示了情志的不同阴阳属性。《黄帝内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认为心主神明,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提出情志疗法“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悲伤心者,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解之;惊伤胆者,以思解之。”在形神一体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脏腑的相互联系,把不同的精神、情志活动分属于特定的脏腑,《素问·宣明五气论》记载:“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五行学说把人的情绪为喜、怒、思、悲、恐五类,并用五行学说来表达各种情绪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性,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9]。《内经》中提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说明情志作用对疾病转愈的重要性。

3. 中医情志疗法的类型和特征

情志致病主要是指怒、思、悲、恐、惊、喜、忧等情志失调,致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情志疗法主要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结合药物治疗。中医情志疗法基于中医理论的核心“整体观念”,注重患者个体差异,结合患者的具体致病因素及身体状况,综合辨证,形神兼治,常见疗法分类及特征有如下几种。

3.1. 情志转移法

情志转移法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把不良的情绪转移到他处,使情绪得到缓和。多是医生借语言示意或借物示意,让患者产生另一种信念来改变其情绪和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在采用这种疗法的时候必须要谨慎,不要矫枉过正,应根据是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名医类案·目》记载了杨贲亨通过情志转移疗法,将患者的关注点从眼睛转到腿部,从而治愈了因肝郁化火导致的眼疾。此案例即是运用了转移疗法,在患者急躁焦虑的时候,医生就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暗示,将患者对其目疾的病情过分关注,转移到了其他部位,有利于目疾的好转。《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载“昔闻山东杨先生,治府主洞泄不已,杨初未对病人。与众人谈日月星辰踱度及风云雷电之变,自辰至未,而病者听之而忘其囿。杨尝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问其所好之事,好棋者与之棋,好乐者与笙笛,勿辍。”讲述了一名医者通过与患者畅聊患者所好之事,让其暂时分散注意力,从而治疗洞泻之症的案例[10],这些均是情志转移法在临床的有效应用。

3.2. 以情胜情疗法

以情胜情疗法亦称情志相胜疗法,指医生有意识地激起患者一种暂时的情志,去战胜、制止、克服另一种偏激的情志,使机体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11],是中医典型心理疗法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即在五志与五脏间的五行制约基础上,用一种情志去纠正其所相胜的情志,达到人体机体功能的身心平衡,起到治疗目的,说明情志既可致病,亦可治病。在临床灵活运用此法,借鉴以情胜情疗法的精髓,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最优的治疗方式。在治疗时不可过强刺激,但是太弱的刺激又达不到治疗的目的,故需把握情志治疗的度,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记载了“又闻庄先生者,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洁其故,庄引《问》曰惧胜喜。”的案例[10],即是惧胜喜的案例。朱丹溪作为中医心理治疗里程碑式的医家,其早期就运用到了很多以情胜情的疗法,《奇症汇》中载其曾治愈一例因悲而疾的年青秀才,该秀才因亡妻而陷入悲痛患了心病,久治无效,朱震亨为其诊脉后说这是喜脉,为怀孕多月的表现,引得秀才捧

解天骁等

腹大笑,说其是庸医男女不分,且每想起此事即会发笑,并常把此事诉诸他人,不久后,秀才食欲渐增,心情开朗,心病消退。张从正非常擅长利用情志相胜的原理治病。有一妇人因平时思虑过度,长期失眠,尝试了诸多安神亦无效,请医于张从正,张要了五十两银子诊金,后在她家吃吃喝喝却不看病,气得这个妇人破口大骂,骂久之后就觉得累就倒头睡下,从此失眠好转,是典型的“怒胜思”案例[12]。

3.3. 说理开导疗法

此疗法指医生通过语言对患者进行开导劝说,解除其疑惑或者心理负担,从而达到治病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猜疑、幻觉、惊恐等所致情志异常的疾病。在治疗时,医生要能深入到患者的内心世界,让其对医生产生信任,医生通过语言进行劝说、说服、诱导、解释、鼓励保证等,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说出其真正的顾虑,然后根据不同的心理和疾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但在说理开导时,医生要巧妙的运用语言,耐心细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从而获得理想的疗效。

在古籍中也有很多说理开导的案例,《灵枢·师传篇》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写之以其便,开之以其告”。“告语导开”是情志治疗的常用方法。另有枚乘《七发》记述吴客治楚太子精神萎顿之病,以音乐、游观饮食、车马、田猎等内容使疾病霍然而愈[13]。

3.4. 顺情从意法

所谓顺意法,就是指顺心、满足患者的某些意愿以解决其致病心理的一种情志疗法。《内经》指出:“数问其情,以从其意。”“伺之所欲。”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中指出乳岩治疗应该顺从患者心意,积极疏通肝气。患者有所求而不得是导致形神病变的原因,亦是促使病症发展的重要因素,故顺从、满足患者的某些意愿能对疾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该法适用范围广,不仅可用于心因性疾患的治疗,也是非心因性形体病变治疗的重要方法。

从古今验案来看,医家常用此法及时满足患者某些合理的意愿,如包括正常的求偶婚配意愿、被压抑的求知和社交意愿、某些生理性欲望等,都具有明显的正性生理效应。如因情绪抑郁致病的患者想要安静环境,则顺应患者意愿,安排其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居住,患者可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心情变得舒畅,对患者抑郁情绪的纠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4]。

3.5. 宁静神志法

宁静神志法是患者通过静坐、静卧或静立等方式进行自我控制调节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此过程中患者可达到“内无思想之患,外不劳形于事”的境界。现代的瑜伽,就是宁静神志法中的一种,通过静坐、静立,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的和谐统一[15]。心清神静,守神以安,护形以全,则形体安康。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此法主要适用于各种情绪紧张、心理压力、私心杂念、不良刺激等引起的情志障碍和心理问题,以及心因性慢性疾病的恢复治疗和老年心身功能的保健[16]。

4. 中医情志疗法的临床应用

中医情志疗法在内、外、妇、儿等各临床重要科室多种疾病的护理及治疗中,如抑郁症、失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皮肤病、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各类癌症、手术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治疗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呈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成为疾病常规治法中重要的补充和辅助,对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解天骁等4.1. 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金虹[17]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方法,通过扶阳抑阴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情志相胜疗法的运用,治疗阳虚阴盛型抑郁症,收到良好的效果。郭翠莲[18][19]利用化痰解郁安神汤联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失眠伴抑郁症,结果发现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医情志疗法在失眠伴抑郁症中的良好效果。

4.2.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姜冬华[20]观察了中医情志疗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结果发现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变化要明显好于未进行情志干预的观察组,表现为焦虑、抑郁评分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郭方贞[21]观察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隔药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该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显著高于未行情志护理的对照组,其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锦伟等[22]观察中医情志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症的治疗,在常规慢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情志疗法,结果发现治疗组焦虑自测量表(SAS)评分和日间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3. 在手术后的应用

徐晴[23]通过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特点,采用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宣教,讲解手术方式、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消除患者术前的紧张和恐惧,结果发现心理移情疗法可显著缩短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改善排尿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余丽辉等[24]观察了常规护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不良情绪及康复的影响,结果发现其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医情志干预能消除或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有利于术后的康复。

4.4. 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高烨[25]将舌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医理论结合奥瑞姆法护理干预,比较2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发现中医理论结合奥瑞姆法护理可有效改善舌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4.5. 在自闭症治疗中的应用

吕贤蕊[26][27]在五行理论指导下以四神聪、神庭、头维、脑户、神门、内关和劳宫为主穴施针,配合语言区、运动区和情感区穴位加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明显。

4.6.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

刘凤[28]通过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其心理情绪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护理干预前,组间患者的心理情绪和免疫因子差异不显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情绪及免疫因子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说明心理治疗有效。

5. 中医情志疗法的发展问题与展望

中医情志疗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治疗方法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内容多样化,并开展了临床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的实践研究,推动了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中医心理治

解天骁等

疗思想研究自20世纪初已经历了百年历史,但目前大量的工作偏重于文献整理总结,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仍值得商榷,且与现代治疗结合也不紧密,使用的实验方法相对简单,证据支撑比较少,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改正[29][30]。中医情志疗法流传数千年而不衰,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医情志疗法强调“天人合一”与“形神合一”,重视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外部环境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注重“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视“忧患意识”下的养生防病观等,这些独特的观点和疗法都是中医心理学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对此加以重视,传承和弘扬,在治疗时凸显中医情志疗法的特色,并紧跟时代发展进步的脚步,注重中医情志疗法的理论与西方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注重现代模式下的心理治疗研究,构建一套具有实践性和中医特色的心理治疗体系,让中医情志疗法在日渐增多的心身疾病治疗中发挥其独特的疗效和魅力。

参考文献

[1]白先, 宋宗良, 杨维肖. 中医心理学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7(71): 153-154.

[2]秦莉花, 陈晓阳, 李晟, 等. 数据挖掘研究绝经综合征情志疗法疗效评价的思考[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4(11):

2811-2813.

[3]张洁, 于峥. 中医情志疗法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心理干预的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 20(7): 924-926.

[4]罗宇玲, 敖强, 周小平, 等. 放松训练联合情志疗法对肺癌患者水命障碍和抑郁状态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13): 3250-3253.

[5]宋婧杰, 张伯华, 李颖.祝由术中西方心理学思想辨析[J]. 河北中医, 2010, 32(11): 1718-1719.

[6]苏珊, 李兆健. 祝由术的心理学角度剖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 29(8): 1817-1819.

[7]吴丛姿, 黄雪莲. 中医祝由疗法源流考[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43(4): 379-381.

[8]任建坤, 韩胜男. 《黄帝内经》祝由疗法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 17(22): 45-47.

[9]付艳芬, 王剑华, 汤珺. 中医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研究[J]. 大理学院学报, 2012, 11(6): 68-70.

[10]杨倩. 中医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及启示[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11]霍磊, 翟双庆. 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基本理论及优势[J]. 中医杂志, 2007, 48(6): 569.

[12]朱熙南. 中医情志学对疾病的治疗病例与分析[C]//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会议论文集.

北京: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9: 311-314.

[13]杨秀英, 阎金玉. 中医情志学在康复临床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 1994, 15(S1): 140-142.

[14]岳胜南, 张雪, 郭家娟. 浅谈对中医心理干预手段的认识[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8, 6(16): 32-33.

[15]崔志义, 王磊, 崔健. 论中医心理治疗[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2(3): 49-50.

[16]吴红玲. 中医情志疗法探析[J]. 中医药学刊, 2005, 23(10): 1861-1863.

[17]金虹. 中医团体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体会[J]. 国医论坛, 2017, 32(2): 62-64.

[18]郭翠莲. 化痰解郁安神汤联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失眠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

6(1): 52-54.

[19]平晶, 林小东. 消郁安神汤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 34(6):

1476-1478.

[20]姜冬华.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77):

347-349.

[21]郭方贞.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隔药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30(15):

2694-2696.

[22]康锦伟, 林庆, 王懿. 中医情志疗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症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 17(5): 789-791.

[23]徐晴. 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痔疮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9, 11(4): 219-221.

[24]余丽辉, 马玲飞, 杨育兵. 中医情志术前护理对乳腺癌不良情绪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 新中医, 2015, 47(11):

222-223.

解天骁等[25]高烨. 中医理论结合奥瑞姆法对舌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影响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

17(14): 116-118.

[26]栾艳, 王智明. 综合护理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34):

154-157.

[27]吕贤蕊, 樊华, 李巧莲, 等. 基于中医五行理论的推拿针灸联合治疗自闭症患儿的临床效果[J]. 世界中医药,

2018, 13(7): 189-193.

[28]刘凤. 中医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情绪及免疫因子的价值体会[J]. 智慧健康, 2019, 5(24): 121-123.

[29]贾曼. 中医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情绪及免疫因子的影响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33): 120-121.

[30]王芳, 潘远根. 中医心理疗法研究若干问题与发展趋势思考[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27(1): 42-43+69.

中医情志疗法案例审批稿

中医情志疗法案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例:《三国志˙华陀传》记载:有一郡守病,陀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陀。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恙纪甚,吐黑血数升而癒。 ? 例:张子和治一妇人失眠,认为是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医药无疗,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以怒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妇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乎平。 ? 例:邱汝诚治一女子,恒笑不止。求诊,问生平所爱何衣?令着之,使母与对饮,故滴酒沾其裙,女大怒,病遂痊。乃以怒胜喜。 ? 3. 惊恐疗法—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惊伤胆者,以恐解之 ? 翁寿承指出:「心有所乐谓之喜,何反谓伤心哉?凡人之气,以平为期,不及者病,过者亦病。经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试即以『不休』二字味之,乃乐之过而失其正也。当此乐以忘忧之际,有放心而求其心,所藏之神不亦因之而涣散乎?至於恐能胜喜,其义为何?盖喜为心志,恐为肾志,水能制火,既济之道也。抑更有显而易见者,人当极喜之时,适有恐惧之事,猝然遇之,末不反喜为忧者,惟以喜之情缓於恐,恐之情急於喜也。是仅以水火相克之理言之,或近附会,而不知胜复之道本乎人情,实有深相印合者。」 ? 因喜致病者,以恐、怒或悲治之。《儒门事亲》:庄先生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癒,慰之。诘其故,庄引《素问》曰:「惧胜喜」。 ? 「惊」与「恐」是一组情志态势的渐进词,由见惊继而出现恐惧的心理效应,就是以恐惧死亡之言,忧愁悲哀之语,采用突然袭击法,使患者在短促的瞬间内,神志惶恐,使患者当时处於心内空虚、思绪紧张、神态惊慌、表情恐惧,使神惮散而不藏之气闭郁而结塞,是一种应激保护性心理反应,使怒狂除、嘻笑停、歌乐休、躁忧宁,适用於精神亢奋、狂、躁、动、怒为特徵的狂症。《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也。」所以以恐胜喜只是权宜之计,中病即止。反之则要「以恐胜之,以怒解之」,或则采用喜乐疗法,使气机复而涣散。 ? 张子和《儒门事亲》:惊以其忽然而遇之也,使习见习闻则不惊矣。惟习可以治惊。

情志护理特点

1情志护理的特点 1.1整体观念医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既相互协调作用,又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心理活动无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活动和生理机能势必相互关联。许多疾病的发生,除了生物因素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护士在对病人实施情志护理过程中要全 面考虑。 2.2辨证施护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病情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施以护理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外界的精神刺激不同,七种情志活动性质的差异、人体性格的差异、以及情志与内脏的不同联系,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也就有所不同。因此,情志护理要依照中医的辨证观,须通过观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去掌握患者的特点及心理状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2情志护理对整体护理的重要性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发展趋势,心理护理成为现代整体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心理护理,而情志护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加强心理护理。中医护理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原则,重视患者的情志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而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系统化整体护理观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对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的过程中,重视患者的情志变化,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改善和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状态,以求得最佳的护理效果。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整体护 理的质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情志护理的要点 3.1把握整体观念,全面护理人是具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体。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重视躯体因素,又要重视精神和社会因素。注意从各个方面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帮助患者建立和协调好人际关系,注重创造和谐的气氛,减少心理应激因素的产生。情志护理内容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着。同时,护士也不能忽略医院环境改变这一因素,而治疗环境的情绪反应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整个治疗进展和健康的恢复,因此,情志护理的内容非常广泛,具有连贯性。 3.2加强辨证施护,有的放矢护士应首先从病人的行为表现来进行心理评估,并针对心理评估在临床护理、观察与交谈中注意收集病人现有的或潜在的情志因素。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绪反映,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情绪抑郁的病人,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提出一些简短的问题,并应以实际行动使病人感到有人关心和照顾,受到重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自拔的精神,驱散悲伤情绪。 3.3灵活应用情志护理的方法祖国传统医学非常重视语言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语言对病人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内经》中的语言开导法,包括解释、鼓励、安慰、保证等内容。《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待,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所谓告之以

中医康复学复习重点

1、中医康复: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康复学基本理论、治疗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2、中医康复学的学科特点:①预防与康复结合(治未病);②长于功能康复;③注重利用自然;④外治与内治结合;⑤药疗与食治并举; ⑥提倡形神共养:指在中医康复中,不仅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形体健康、精神健旺,身体与精神得到均衡发展。 ⑦强调动静结合 3、中医康复学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论、脏腑经络论、精气神论、情志论 4、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整体康复观、辨证康复观、功能康复观、综合康复观、预防康复观 5、《内经》对康复医学的贡献:强调精气神为人生三宝、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确立了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创立了经络学说、总结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康复治疗原则 6、阴阳学说的应用:①调和阴阳,以平为期;②重视阳气;③强调阴阳转化 7、《素问·五脏生成篇》: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抵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疼而发落 8、五脏是人体的核心,康复治疗协调脏腑,重在促进五脏之间的功能协调。五脏之中又以脾肾为本:①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生长发育

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的衰老取决于肾气的强弱。②脾为后天之本:脾居中焦,运化水谷精微,化生的物质无不来源于脾,故脾为气血化生之源 9、精气神论:人体三宝:精、气、神①先天之精:精是构成形体和形体赖以生存发育的物质。②后天之精:在脾胃的作用下化生为水谷之精,输布全身,营养脏腑官窍、筋骨肌肉,充养脑髓,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 中医康复学以养精、益气、调神为原则 10、整体康复观(通过顺应自然,适应社会,整体调治,达到人体形神统一的思想) ①人与自然一体观(人与自然关系密切;重视因事因地而异的康复原则) ②人自身的形神一体观(形与神关系密切;重视形神共养的康复原则) ③人与社会一体观(人与社会关系密切;重视社会康复的康复原则) 11、辨证康复观:辩证康复的原则:①全面分析病情;②掌握病症的病机要点;③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2、功能康复观:(根据中医学整体观和恒动观,重视神形合一,注重运动形体,促进气血流通,以恢复患者脏腑组织功能和生活、工作能力的思想)恢复脏腑组织功能、恢复生活及职业能力、功能补偿13、综合康复观(以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康复疗法,使患者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的康复治疗思想与方法) ①综合康复的优选原则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 前言:晚间食饭,巧见文化中国:《养生之道》之七调好情绪成良医,颇感兴趣,亦欲从中聊慰吾心,遂搜罗整理,了然于心,并与之共阅。 在中医理论中,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了人体的肝、心、脾、肺、肾。 中医情志分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又称为“七情”。 中医认为,适度的七情,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反之,七情失度,就会引生疾病,需要治疗。喜,在五行属火,在五脏属心; 怒,在五行属木,在五脏属肝; 忧、悲,在五行属金,在五脏属肺; 思,在五行属土,在五脏属脾; 恐、惊在五行属水,在五脏属肾。 心主喜,肺主忧,肝主怒,脾主思,肾主恐。 大喜伤心,多忧伤肺,大怒伤肝,多思伤脾,多恐伤肾。 依据中华传统中医五行图:木、火、土、金、水是相生的关系 金、木、土、水、火是相克的关系 所以情志上相生关系为喜生思、思生忧/悲、忧/悲生恐/惊、恐/惊生怒、怒生喜情志上相克关系为怒克思、思克恐/惊、恐/惊克喜、喜克忧/悲、忧/悲克怒下面分别以事例说明。 怒克思:愤怒可以克制思结。中医言:“思则气结”。思考某一问题而长期获得不到答案,气机就会结滞,引发疾病,轻则食欲减退,心情抑郁不畅,重则思考力下降,不堪思考。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病,请宁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但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了,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激怒齐王,齐王起身大骂文挚。经这一怒一骂,齐王的病也好了。可惜,太子和他的母后并没有保住他的性命,齐闵王还是把他杀了。为什么怒能克思呢?“大怒则气通血脉畅达也。”了知这个道理后,我们也不必非要用激怒的方法。常言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欲长期进行某种研究性思考,那么一定要天天安排出身体煅炼的时间,只有这些,才能将思考坚持下去。 出处:儒书言:齐王疾痟,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太子曰:“何故?”文挚对曰:“非怒王,疾不可治也。王怒,则挚必死。”太子顿首强请曰:“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挚曰:“诺,请以死为王。”与太子期,将往,不至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问王之疾。王怒而不与言。文挚因出辞以重王怒。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悦,将生烹文挚。太子与王后急争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挚。(《论衡?道虚》) 释:赵简子病,扁鹊治,亦怒之。物理论曰:“大怒则气通血脉畅达也。”(《太平御览》

中医情志疗法案例

例:《三國志˙華陀傳》記載:有一郡守病,陀以為其人盛怒則差,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留書罵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殺陀。郡守子知之,屬使勿逐。守瞋恙紀甚,吐黑血數升而癒。 例:張子和治一婦人失眠,認為是傷思慮過甚,二年不寐,醫藥無療,兩手脈俱緩,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與其夫以怒激之,多取其財,飲酒數日,不處一法而去。其婦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進,脈得乎平。 例:邱汝誠治一女子,恒笑不止。求診,問生平所愛何衣?令著之,使母與對飲,故滴酒沾其裙,女大怒,病遂痊。乃以怒勝喜。 3. 驚恐療法—喜傷心者,以恐勝之;驚傷膽者,以恐解之

翁壽承指出:「心有所樂謂之喜,何反謂傷心哉?凡人之氣,以平為期,不及者病,過者亦病。經曰:『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試即以『不休』二字味之,乃樂之過而失其正也。當此樂以忘憂之際,有放心而求其心,所藏之神不亦因之而渙散乎?至於恐能勝喜,其義為何?蓋喜為心志,恐為腎志,水能制火,既濟之道也。抑更有顯而易見者,人當極喜之時,適有恐懼之事,猝然遇之,末不反喜為憂者,惟以喜之情緩於恐,恐之情急於喜也。是僅以水火相克之理言之,或近附會,而不知勝復之道本乎人情,實有深相印合者。」 因喜致病者,以恐、怒或悲治之。《儒門事親》:莊先生治以喜樂之極而病者。莊切其脈,為之失聲,佯曰:「吾取藥去」,數日更不來。病者悲泣,辭其親友曰:「吾不久矣」。莊知其將癒,慰之。詰其故,莊引《素問》曰:「懼勝喜」。 「驚」與「恐」是一組情志態勢的漸進詞,由見驚繼而出現恐懼的心理效應,就是以恐懼死亡之言,憂愁悲哀之語,採用突然襲擊法,使患者在短促的瞬間內,神志惶恐,使患者當時處於心內空虛、思緒緊張、神態驚慌、表情恐懼,使神憚散而不藏之氣閉鬱而結塞,是一種應激保護性心理反應,使怒狂除、嘻笑停、歌樂休、躁憂寧,適用於精神亢奮、狂、躁、動、怒為特徵的狂症。《素問˙舉痛論》:「驚

87例不寐患者的情志护理

87例不寐患者的情志护理 我科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失眠患者87例,经辨证施治,10例住院1w后睡眠得到改善,35例住院2w后得到改善,32例3w后得到改善,7例4w后明显改善,3例效果不明显。 Abstract:Our department in 2013 April to 2014 November were treated 87 patients with insomnia,syndrome differentiation,10 cases of hospitalized after a week of sleep can be improved after 2 weeks in hospital,35 cases improved,32 cases improved obtained after 3 weeks,7 patient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4 weeks,3 cases of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 Key words:Insomnia;Mental nursing 不寐又称失眠,在祖国医学中属”不得眠,不得卧”等范畴,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特征的病证。轻者难以入寐、或寐而易醒,醒后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寐之不实者,严重者则彻夜不寐[1]。本证可单独出现,但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乏力等症状[2]。任何过度的七情因素皆能造成脏腑气血的过度变动,致使病情加重或恶化。我科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失眠患者87例,经辨证施治,84例住院10~28d后睡眠改善、精神转佳、情绪稳定、饮食量增,3例效果不明显,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87例中男44例,女43例,干部51例,工人23例,战士1例,农民9例,从事家务3例。年龄17~30岁5例,31~40岁11例,41~50岁33例,51~60岁23例,61岁以上15例。分型:肝郁化火证22例,痰热内扰证17例,心脾两虚证19例,阴虚火旺证11例,心胆气虚证18例。 2 辩证施护 2.1一般护理 2.1.1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光线宜暗,床被褥松软舌宜,避免噪音。 2.1.2解除诱因如咳嗽、疼痛、哮喘等,使之安眠。 2.1.3指导患者养成定时就寝的习惯,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 2.1.4因心理因素思虑过度者做好情志护理,解除忧虑。 2.1.5助眠药物宜睡前1h服用。

中医情志疗法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应用的探讨

中医情志疗法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应用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2-03-29T09:47:34.50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5月总第191期供稿作者:桂梦荔哈秀英王淑莲[导读] 第二次:摄入性会谈了解事情的详细经过及相关资料,梳理出问题的关键点桂梦荔哈秀英王淑莲 (宁夏宁安医院)【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01-02 1理论基础 情志疗法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采取以情胜情的疗法及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达到治疗目的。 2具体办法 2.1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杰之”,遭遇不顺利的事情,大发脾气,烦躁生气,可以用难过、悲伤的事情引发他,让他哭泣,抒发压抑情感,金克木之法。 2.2喜可以治悲:“浪之言娱之。”遭遇生活事件后,比如失去亲人,得了重病。可以让其观赏小品、幽默剧等,有意引逗当事人大笑,使忧伤得散,气郁得胜,“忧则气结,喜则脉和缓”。水克火之法。 2.3恐可以胜喜:“以追逐死亡之言怖之,”过喜气缓,高兴过头也会发生昏厥,范进中举的故事乃为喜之过胜,可以用使之害怕,拍打身体,甚至死亡的语言恐之。水克火之法。 2.4怒可以治思:“以行辱欺罔语触之,”思则气结,思虑过度,肝气郁结,可以用过激的语言治疗当时人(心理咨询中面质的技术),设定“骗局”引发当事人发怒。当然一定建立在良好关系后使用。木克土之法。 2.5思可以治恐:以虑彼思此之言奇之,受到惊吓,比如黑夜出去受到意外惊吓,要由此及彼的推理方法讲解(心理治疗中的认知疗法),再加上缓缓接触,稍有害怕讲解并放松身体(脱敏疗法),直到当事人习以为常,消除恐惧。及土克水之法。 3案例 某女38岁公务员专科文化。因丈夫在外地做生意,不能时常回家,担心丈夫有外遇,思虑过度,失眠、烦躁,情绪低落,沉默少言,表情冷淡。血压75/110㎜Hg 心电图正常。 4治疗方法 第一次:约定咨询日期(每周一次,连续三周),签订收费协议,约定好的时间没到算放弃。简单了解情况此时测定HAMD总分17分,诊断抑郁情绪 第二次:摄入性会谈了解事情的详细经过及相关资料,梳理出问题的关键点第三次:建立咨询关系,“怒胜思”之法引入心理咨询中,直接面质当事人,直出自相矛盾之处,想让丈夫转钱又要每天陪着她,使她无法回答,非常生气地说:“自己上当了,花着钱被斥责”。把喝水的杯子砸在地上,此时头面微微出汗,手发抖,把心中的不满发泄。五天后再来,睡眠见好,饮食正常,不良情绪好转, 此时测定HAMD总分9分,无抑郁情绪, 5讨论 把中医七情相生相克的理论用运到心理咨询中,其一符合中国人文化习俗,道德标准,价值标准,人际标准;其二会更好的与心理咨询师建立咨询关系,达到共情,促进当事人更深一步探讨原因,改变思维,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等;其三使咨询过程顺利进行,有效达到咨询目标,值得咨询师借鉴。由于收集广度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学论文

中医情志疗法 文献综述 题目中医情志疗法 姓名朱宇涵 学号 120401247 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专业护理学 指导教师秦慷 2014年5月29日

前言:在传统中医文化中,“情志”二字并称,“情”有思想感情之意,而“志”则是指志向,意志等。合一而言,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情志疗法作为中医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由来已久。 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情志疗法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在西医学的领域里,有一门医学心理学,这门学科研究了心理因素对于人类疾病的影响。实践已经证明了,心理因素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本质上,情志疗法和心理治疗法是相同的。 在新的时代里,在各门学科交叉融会的背景下,中医情志疗法仍然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作为中医文化的继承者以及发展者,我们要继续发扬传统中医文化。 正文:情志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疗法之一。它源远流长,有极其深邃的医疗哲理和科学基础,并且应用范围广泛,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情志疗法的由来,治疗机理,特点及应用原则。 一:情志疗法的由来与发展 人类有发达的大脑,复杂的心理现象,以及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也就有了许多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进而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医疗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积累了防治情志疾病的经验,逐渐地形成了对情志疾病及其他有关疾病进行治疗的情志疗法。 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许多行之有效的情志疗法产生于中国。比如,J.corille等在《变态心理学纲要》一书中指出:“中国人首先

创‘信仰治疗’,‘转移兴趣’,‘改变环境’。”医学博大精深,许多关于情志治病的方法皆可在古代医学,民族医学以及民间医学中找到源头。 最早的情志疗法可能与远古人类的原始文化有一定联系。那个时代的“巫”,不同于后来的神汉巫婆,而是拥有一定知识,技能和从事一些精神调节活动的人,他们可以给人以心理疏导,安慰等。比如说。《黄帝内经》中说:“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这是由于“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祝由”作为远古时期的情志疗法之一,基本是被公认的。但是“祝由”有其历史的治疗作用,也有其局限性。在《黄帝内经》成书的那个年代,该书的作者已经认识到了。后世的“祝由”虽然继承了上古祝由术的全部内容,终究因为历史与自身文化的局限性而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成为骗术,走向其原本的反面。 二:情志疗法的治疗机理 情志疗法之所以传承数千年而不断发展,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生机勃勃,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的接受。正是由于它有其深邃的科学道理,值得挖掘和探讨。 情志极其两重性。人与其他的动物相比,有社会性和复杂的心理。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在影响人。人生天地之间,既是自然地造化,同时又收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对于人而言,自身的内因和外在的条件

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临床中越来越多患者希望得到更高的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中医情志护理属于较为重点及难点的内容之一,由于患者疾病的不同、思想观念及心理状态的不同,使得每一位患者存在特异性,使得中医情志护理的护理难度增高。在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以中医因人、因时、因地的理论为指导方向,实施开导式、情胜式、转移式、静式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为了分析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首先针对中医情志护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requirements,hope to get more and more patients is higher in clinical nursing services,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nurs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longs to one of the key and difficult content of modern nursing,as a result of th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the different ideas and psychological state,make each patient is specificity,makes the modern nursing care increased difficul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nursing of TCM nursing staff should tak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man,based on the theory of,and position in time of guidance,the implementation of channel type,emotion type,transfer type,static type and combination of care,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to nursing work,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alleviate patients with negative emotions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CM treatment,the application of the TCM treatment in clinical treatment was analyzed.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application;Progress 中医情志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通过自身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行为及姿势等达到影响及改善患者情绪,消除患者内心顾虑及烦恼,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及行为的一种护理方式,让患者能以最积极乐观及配合的心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李甜等[1]在临床文献中指出,“情志致病损伤五脏,影响气机,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由此可知,精神及情绪的因素对于患者的疾病及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及影響。徐旭等[2]指出,“在针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有效的中医情志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能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还能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发作导致的危险事件的发生”。由此可见,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效的中医情志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1 中医情志护理的主要含义 中医中的情志主要包括:惊、恐、息、怒、哀、乐、悲,五志包括:忧、思、怒、喜及恐,与现代医学理念中的情感、情绪、意志及激情等心理过程相关,与

中医情志疗法

中医情志疗法 原文地址:中医情志疗法作者:心平气和是生命本能中国古代情志法主要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表述情绪之间相互 制约关系的经典提法,其基本原理是脏腑情志论和五行相克论的结合,将人体归纳为五个体系并按五行配五脏五志,然后利用情志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进行治疗的心理疗法,即运用一种情志纠正相应所胜的另一种失常情志。因此,它在心理治疗方法上独具特性。 五行相克理论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相胜关系,即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内经》具体论述了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的基本程序: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1、喜伤心,恐胜喜。喜为心志,喜甚伤心气,可致喜笑不止或疯癫之症。治之以“祸起仓卒之言”或其他方法使之产生恐惧心理,抑其过喜而病愈。清代《冷卢医话》中记一江南书生因金榜题名考中状元,在京城过喜而发狂,大笑不止。名医徐洄溪就诊,佯称其病不可治,告之逾十日将亡。并吩咐他速回家,路过镇江时再找一位姓何的医生,或许能起死回生。书生一吓,果然病愈。但又因此郁郁寡欢往回走。至镇江,何医生就把徐洄溪早已送来的书信给书生一看,并解释其中的原由,于是书生经开释,病痊愈。 2、怒伤肝,悲胜怒。怒为肝的情志表达,但过怒因肝阳上亢,肝失疏泄而表现出肢体拘急,握持失常,高声呼叫等症状。治之以“恻怆苦楚之言”诱使病人产生悲伤的情绪,有效地抑制过怒的病态心理。《景岳全书》中记燕姬因怒而厥,张景岳诊后便声言其危,假称要用灸法才能治好。燕姬知道灸法不仅会引起疼痛,而且会损毁面容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皮

肤。于是,继而转悲,悲则气消,将胸中的郁怒之气排解。这样就克制了愤怒的情绪,消除了愤怒引起的疾病。 3、思伤脾,怒胜思。正常的思虑为生理心理现象。但“过思则气结”,可使人神情怠倦,胸膈满闷,食纳不旺等脾气郁滞,运化失常。治之以“污辱斯罔之言”激病人盛怒以冲破郁思,使病人重新改变心理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续名医类案》中记有一女因思亡母过度,诸病缠身,百药不治。韩世良借此女平时信巫,便离间母女关系,假托母死因女命相克,母在阴司要报克命之仇,生为母女,死为仇敌。女闻后大怒,并骂:“我因母病,母反害我,何以思之!”遂不思,病果愈。 4、忧伤肺,喜胜忧。悲忧皆为肺志,太过则使人肺气耗散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亚健康状态是许多种证候的综合表现。 亚健康在西医学虽然缺乏诊断标准及有效调治,但中医辨证却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中药调理和生活方式干预、体质筛检、情志疗法、针灸、推拿及食疗等中医手段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 亚健康/中医药疗法;食疗;针灸推拿疗法按照2006 年 10 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的规定,亚健康状态指人体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 亚健康的干预包括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两层含义,中医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总的原则是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在此原则指导下,采用中药调理和非药物手段等中医方法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整体观对亚健康干预的指导作用中医学重视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情志活动对人体脏腑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中医药擅长调节人体机能状态以维护内外环境及身心的平衡, 1 / 5

从而达到有效干预亚健康的目的。 以往中医证的许多研究都证实,中医药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而起作用。 2 辨证论治对亚健康干预的指导作用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 中医治病,既着眼于病的异同,更着眼于证的区别。 证是一种状态,有轻度心身失调的亚健康状态、疾病前的潜临床亚健康状态,又有疾病恢复期的后临床亚健康状态[ 1]。 亚健康状态可以是许多种证候的表现,其在西医学虽然缺乏诊断标准及有效调治,但中医辨证却取得了很大进展。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将亚健康的中医常见证型概括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肺脾气虚、脾虚湿阻、肝郁化火及痰热内扰 8 种。 3 中药调理法关于中药调理亚健康的临床报导很多,且疗效都很明显。 如叶子[ 2]用补益汤治疗亚健康人群 386 例,所有病例均有亚健康状态的典型表现,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反应,治疗后理化检查均有明显改善。 温茂兴[ 3]用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具有亚健康疲劳典型表现的 66 名患者。 服药平均 40d 后疲乏无力、精神不振、虚烦失眠、胃纳不佳等典型症状明显改善。

中医五行养生 五行音乐 音乐与五行用药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

中医五行养生五行音乐音乐与五行用药中医五行音乐疗 法 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而是用(音樂)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

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 在繁体字中,樂、藥、療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

中医情志护理文献整理与研究

中医情志护理文献整理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5-11-23T16:38:26.550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作者:藤玉欢王桂贤金淑兰(通讯作者) [导读] 吉林大学第一医医院干部病房中医情志护理是临床中医护理的类型之一,主要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态度、姿势、表情。 藤玉欢王桂贤金淑兰(通讯作者) (吉林大学第一医医院干部病房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通过对中医情志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综述了中医情志护理研究进展的国内现状,总结中医情志护理的概念、临床实施重要性、作用机制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文献整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845-01 中医情志护理是临床中医护理的类型之一,主要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态度、姿势、表情、行为等方面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患者自身的顾虑和烦恼。[1]目前,我国大多综合医院认为,中医情志护理在疾病的治疗护理中,可起到良好的效果。现将中医情志护理的概念、临床实施重要性、作用机制及实施方法综述如下。 1 概念 情志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应用科学的方法,改善和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状态,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2] 2 重要性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反映[3]。中医学认为,七情的变化可以导致人体内脏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疾病。因此,情志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至关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3 作用机制 3.1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并不是致病因素。但突然、剧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导致七情变化超过人体生理所能调节的范畴,即可成为致病因素,引起气机紊乱、气血失调、脏腑阴阳失和,导致疾病发生。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具有推动血液在脉道内运行的作用,又主神明,在志为喜,关系到精神思维活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4]。 3.2 病种不同,轻重急缓不同,病人的情志状态也不同,即同一病种对于不同个体所表现的症状及情绪变化也不同。[5]因此,不同的情志变化,引起不同的症状,导致不同的证型。 4 实施方法 4.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孙思邈是我国心理疗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平生最重视医者的道德修养,认为良好的心理传递可以增加病人对治疗的受入性。他在《大医精诚》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舍之苦。[6]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与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素质,有利于病人保持良好的应激状态,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可以过得明显的诊疗护理效果的结论是完全吻合的[7]。 4.2 统一全科护理人员的思想认识,使情志护理成为每个护士的自觉行为。情志护理要求护士举止端庄文雅大方,动作轻柔,着装整洁,与病人交谈时态度和蔼,语言文明,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8]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忧虑、愤怒等青之因素,使其在神定心静,气血调和,精神饱满的状态下接受在院治疗。[9] 4.3 护理人员运用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收集病人现有的或潜在的情志症状、行为表现,重点是病人的性格、经历以及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并重视个体差异和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仔细辩证,对临床常见的心虚胆怯、肝气郁结、心肾不交等证型,采取情志相胜、关心体贴、语言开导、顺情解郁、移情易性等措施进行护理[10]。 4.4 情志相胜法是以五行相克为理论依据,用一种情志纠正另一种情志所致疾病的方法。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丹溪心法》云:“怒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以恐胜之,以怒释之;恐伤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惊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悲伤以喜胜之,以怒解之” [11]。 4.5 移情法是使患者将注意力从疾病转移到其他方面上去的方法。可以在每日医师查房后,给患者播放愉悦身心的电视节目或已录制好的CD、CVD,如歌舞表演、相声、小品等综艺节目,每次1h左右。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多离床活动,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同时,指导出院后多结交朋友,适当参与社会活动,使其转移注意力,避免过分关注疾病,从而减轻抑郁,达到愉悦身心的作用[12]。 4.6 疏泄法要求责任护士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了解其心理反应,应用中医针对性的语言与患者聊天[13]。沟通:逗之以笑,因势利导,引导患者通过诉说,宣泄其积郁之情,遂畅情志,解除胸中郁结,达到“木郁达之”的目的。聆听:聆听患者的倾诉,并用语言开导,消除患者的消极状态,使患者端正态度,解除顾虑[14]。 笔者认为,中医情志护理是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它是一个独立而全面的医护理论体系。在临床护理实施中,通过观察、分析患者的心理活动,对不同个体的不同表现施以不同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恢复或调节失调的心理、生理功能,促进疾病的恢复。同时护士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增强了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交流护理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了业务素质,提升了服务质量,使中医辨证护理与现代护理技术有机结合,达到了护患双赢之效[15] 。中医情志护理实施方式简单易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同时医护工作者要不断研究探索,逐步将中医情志护理更加完善,带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家芹.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伴焦虑患者焦虑评分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47. [2]张林,董宁,查丽俊. 耳穴按压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在艾滋病并发疼痛病人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J]. 护理研究,2013,27(10): 3262. [3]赵文珍,王巧莉. 辨证施护在围术期病人情志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2,26(11):3125. [4]张淑美.常丽. 脑卒中急性期并抑郁病人的情志护理及耳穴埋籽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6):1503. [5]林桂永,梁娟娟. 浅谈临终关怀与中医情志护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2,4(8):102.

秘诀-中医治疗焦虑抑郁

秘诀-中医治疗焦虑抑郁 中医治疗焦虑抑郁: 中医药治疗随着中医药研究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医以辨证论治为特色,治病求本,通过探究病因病机,确定脏腑邪正关系,从而进一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中医药治疗又分为单味中药提取物治疗、中药复方治疗,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进行了深入研究,RSHWHO渡氧可以明显促进脑中枢多巴胺释放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缓和疲劳的症状,镇静。调节脑内神经传达物质的变化,消除疲劳,起到舒心、放松,能让人更好的进入精神愉悦状态,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又可以解 消疲劳、降低血压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单味中药提取物治疗银杏叶中的提取物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备神经保护作用,有效地改善中枢神经的能量代谢,从而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认知能力;柴胡中提取出的柴胡皂苷,能明显提高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达到防治应激损伤与抗抑郁的效果;合欢花成分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和保护海马神经元等有关;甘草总黄酮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可能与其具有降低血清皮质酮水平和保护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关。除此之外,连翘、郁金、远志、酸枣仁、五味子等中药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抑郁药理作用。由此可见单味中药对老年抑郁症效果明显,但是中药对老年抑郁症治疗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甚少,这些还需进一步验证及探讨。 中药复方治疗: 用甘麦大枣合百合地黄汤治疗老年抑郁症,发现其疗效甚佳。多以疏肝解郁,健脾养心,豁痰开窍为治疗原则,临证常选百合地黄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甘麦大枣汤、归脾汤、龙胆泻肝汤等,另外还配合针刺穴位、脐疗膏贴敷、电磁波照射、舌针等方法,通过经络循行和对症治疗到达相应的脏腑,进而达到从根本上医治的目的。“壮命火以消阴翳”治疗大法,临证治疗老年抑郁症善用人参、淫羊藿、附子等补肾阳、壮命火以消阴翳。运用补肾活血汤联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老年肾虚肝郁型抑郁症,疗效显著。越鞠升降汤治疗老年抑郁症,不仅在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还显著改善了老年抑郁症患者躯体不适等症状。用正心汤加减对4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不仅疗效较好,并且发现药物耐受性较佳。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老年抑郁症30例,总有效率达到86.0%。运用益肾舒郁汤治疗老年抑郁症102例,有效率为71.57%,相比西药组出现的躯体疲乏、口干、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中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情志

情志,又称为情,在现代心理学中被称为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之一。人类的情绪反应是建立在心理生理活动的基础之上的,情绪的生理反应会直接影响身心健康,所以人类会将情绪活动视作身心活动的桥梁。关于情志,《黄帝内经》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的记载,也有“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等论述。下面让我们看看具体的情志特点和如何进行情志养生吧。 喜、怒、忧、思、悲、恐、惊 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的刺激、事物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而消极情绪是指在某种具体行动中,由外因和内因影响而产生的不利于人继续完成工作或正常思考的情感。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因人因时因事对应激源产生的反应。 七情太过容易致病 太过,主要是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指情绪波动过大,过于激烈,如狂喜,盛怒,骤惊等突发性激烈情绪,往往很快使人致病 二是七情的持续时间过长,过久也会使人患病,如长时间悲伤,过于思虑,常处于不良心境中,都会积久成疾。 喜——狂喜失常(气缓)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喜事可以缓和精神紧张,使我们精神舒畅。《素问?举痛论》认为,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营卫是指营气和卫气,从现

代分析,营气是指营养物质,是指人体所必须的各种营养物质。卫气是指防卫免疫体系及消除外来机体内生的各种异物的功能)喜的正常表现是徐缓和顺,但有些朋友在遇到喜事时候的突然狂喜,会使我们大笑不止。 笑后之气过于缓慢,即心气涣散,血运无力而淤滞,表现出心神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甚至出现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一类病症。《灵枢?本神》篇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著名病症 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喻昌《寓意草》 昔有新贵人,马上洋洋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 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老是记不住东西了 怒——暴怒致死(气上) 《养性延命录》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怒,是由于某种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人格受到伤害,逐渐加深紧张状态,终于发怒。怒者轻则会肝气郁滞,食欲减退;重则便会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