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康复学 重点整理(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根据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康复:是指对于伤病、残疾者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尽最大可能以减轻病残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心功能及生活与工作能力,使其重返社会。

中医康复:是指采用精神调节、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恢复,以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的生命质量。

1、康复的要素(选择+简答)
(1)康复的对象(2)康复的领域(3)康复的措施(4)康复的目的(5)康复的提供(1)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残疾病人、慢性病人和老年病人。

(2)康复的领域:包括“医学康复”或称“医疗康复”(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社会康复”(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实现以上四个领域的康复也就是“全面康复”。

(3)康复的措施:一切有用的措施。

包括所有能消降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措施,以及其他有利于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措施,不但使用医学科学的技术,而且也使用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4)康复的目的: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实现全面康复,着重在提高生活素质,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在家庭和社会上过有意义的生活,重返社会。

(5)康复的提供:提供康复医疗、训练和服务的不仅有专业的康复工作者,而且也包括社区的力量、残疾人及其家属也参与康复工作的计划和实施。

康复不仅是训练残疾、残障患者,提高其功能,以适应环境;还需要环境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参与,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要求残疾、患者本人,其家庭及所在社会均参与康复服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康复的对象(选择)
(1)部分急性伤病患者(2)各类残疾者(3)部分慢性病患者(4)年老体弱者
康复是主要对象:残疾病人
3、康复的基本观点(填空)
整体康复观——“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功能康复观——加强或恢复脏腑功能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补偿。

康复预防观——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4、五个作者的著作:
葛洪、陶弘景、孙思邈、陈直、龚天贤、程钟龄(上课老师直说了这些,应该还有可能没记全)
先秦时期:
管子:《形势篇》老子:《道德经》庄子:《天道篇》孔子:《论语》
孟子:提出“不动心——寡欲——收心”的养生观,以其达到“养浩然之气”的目的。

荀子:《修身篇》韩非子:《解老篇》
《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
汉唐时期:
华佗:重视体育锻炼“五禽戏” 晋朝葛洪《抱朴子》《神仙传》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论》唐朝孙思邈:《养性》
宋元时期: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现存最早的老年养生学专著元·王圭《泰定养生主论》
元·邱处机《摄生消息论》元·忽思慧《饮膳正要》——现存比较完整的营养学专著
张从正:“养生当论食补,精血不足当补之以食。


朱丹溪《养老论》强调保精节欲,提倡晚婚
李东垣:提出节饮食,护养脾胃之元气。

刘河间:强调调养元气
明清时期:
明·冷谦《修龄要旨》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明·高濂《遵生八笺》清·曹庭栋《老老恒言》清·石天基《长生秘诀》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5、中医康复学基础理论
(一)中医康复学的生理学基础
(1).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形体官窍、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构成的有机整体。

(2).人体是形与神密切结合的统一体
指形体,神,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形与神的相互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

形神互根互用,不可分离。

形体健全,是精神活动正常的基本保证;乐观舒畅的精神状态又是形体强健的必要条件
(3)人体是体与用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体,指形体结构,包括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五体等组织器官,以及构成这些组织器官并维持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用,指功用,即功能活动,包括肢体运动、语言、视觉、听觉、呼吸等功能。

形体结构的完整为功能活动奠定了基础,正常的运动等功能活动又促进了形体结构的发育和健全。

(4).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人生存在自然界中,必然受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适应性改变。

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等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中医康复学的残疾学基础
(一)残疾的概念
残疾是人体身心障碍的总称,具体的说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残疾不同于疾病,但又与疾病密切相关。

残疾可独立存在,也可与疾病共同存在,还可以病后存在。

既有疾病固定后遗留的残疾(如小儿麻痹),也有疾病同时存在的残疾(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残疾多种多样,所表现出来的功能障碍亦各有特点。

有部分的、也有完全的,有可逆的,也有不可逆的。

残疾对身心整体具有重要影响。

残疾的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

(如脑出血)
(二)残疾的病因病机
(1)外邪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脊髓灰质炎、乙脑。

(2)七情发病:脑中风。

(3)劳逸过度:废用综合征;肌肉筋骨损伤。

(4)痰饮、瘀血:中风后遗症、精神障碍。

(5)外伤:交通事故、烧伤、运动损伤等引起的肢体伤残或颅脑外伤、脊髓损伤等
(6)先天疾病:孕期疾病、遗传、先天发育不良、产伤等原因所导致的肢体残疾或精神障碍
等。

(7)老年病、慢性病:脑血管病、肿瘤、腰椎病、颈椎病等。

(8其他:药物中毒、营养不良等均可致身心功能障碍。

(三)残疾的恢复和功能代偿
中医康复医疗实践证明,人体各部的功能障碍大部分是可逆的。

残疾恢复和代偿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除了原发病因的性质以及对组织器官损伤的程度、损伤的部位等因素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年龄因素
体质因素
康复开始时间:康复治疗开始时间越早越好
并发其他内科杂病
恢复欲望
另外,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听觉能力、视觉能力等对运动功能的康复亦有重要影响。

6、残疾的概念(名解)病因病机(简答)(见上一题)
7、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简答)
一、整体康复原則
(一)顺应和利用自然环境
(1)顺应和利用自然气候的变化
(2)利用自然环境和地域条件
(二)顺应和改造社会环境
首先,个人在社会中的状况发生改变可直接影响其精髓活动,产生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导致机体发生生理变化。

再者,社会能为康复提供的条件和帮助,直接影响着人群和个体的康复。

此外,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观念也在不断地产生变化,不少社会活动给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形神兼顾、全面康复
(1)坚持形神共治
“治形”是摄养脏腑、精气血津液、肢体、五官九窍等有形结构。

“治神”主要是安定情志、调摄精神。

(2)注重整体功能
要坚持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康复原则,其中要特别注意形体与精神康复相互统一。

二、辨证康复原则
(一)体质异同,辨质康复
体质的定义,比较公认的是,人类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机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

并认为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以及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再者,在精神康复方面也要根据不同个体的体质特点。

(二)病证结合,辩证康复
康复辩证中的病证结合,不能局限于辨中医的病,还要辨清西医的病。

一般而言,疾病进入中医康复阶段,西医辨病大多已经明确,故临床应在辨病明确的基础上进行辩证,以制定更完善的治疗方案,选择正确的康复治疗方法。

(三)杂合以治。

疗养兼顾
“杂合以治”,即要求康复的措施要以辩证论治为基础,针对不同的体质和并且,采取综合
性的康复手段。

“杂合以治”有利于整体康复
“杂合以治”更切合个体实际状态
“杂合以治”最便于疗于养的结合
三、功能原则
功能原则,就是以加强或恢复脏腑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生活和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康复原则。

(一)维护或恢复脏腑组织功能
(二)增强或恢复生活及职业能力
(三)功能补偿——只适用于康复领域。

常用的补偿方法有装配和使用假肢、矫形器、轮椅、手杖和生活辅助器等。

这是中医康复技术方面的严重缺陷。

四、社区化、家庭化原则
康复服务社区化、家庭化是中医康复学的优势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养生保健、疾病康复所追求的发展趋势。

优点:(一)能充分利用社区及家庭人力资源
(二)能大量节省社会和家庭医疗费用
(三)有利于增强康复的效果
(四)能缓解保健和康复机构不足的矛盾
(五)有利于功能障碍者早期适应社会
五、康复预防原则
中医康复预防原则,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预防观点出发,通过研究人类健康与病残发生、发展和预后的规律,探索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措施,以预防病残的发生,或将病残减低到最低程度的系统理论。

(一)预防先天胎病致残
(二)防止后天因病致残
《针灸大成》“中风一二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足胫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

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


(三)防止残势发展及再次致残
热病患者要防止“食复’、”劳复”;中风偏瘫患者要防止“复中”;骨痹患者要防止“复感于邪,内舍于骨”。

8、针灸大成(中风先兆)+热病(食复、劳复)是一段话(填空)(见上一题)
9、中医养生康复原则:调和阴阳阴阳并重、形神共养养神为先、协调脏腑重在
脾肾、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扶正为主、综合调理因病而异
10、生命规律、女子的生理阶段(取中间3/4/5)(填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11、寿限\天年的名解
寿限的含义
世上一切生命都有相对固定的生存极限,用时间作为单位将这种相对固定的生命生存极限表现出来,即为寿限,又称为“天年”、“寿命”
12、影响寿限的因素
(1)、禀赋的作用
(2)社会因素的作用
(3)、非生物环境的影响
(4)、后天的调摄的作用
13、衰老的原因(4点,多选)
(1)脾胃虚弱(2)肾气虚衰(3)其他脏器虚(4)衰阴阳失调
14、中医康复的治疗技术(简答)
(一)针灸(二)推拿(三)中药疗法(四)、情志疗法(五)饮食疗法(六)传统体育疗法(七)传统物理疗法(八)环境疗法
15、推拿的治疗作用:理筋复位解痉止痛消肿散淤松解粘连促进再生
16、推拿的治疗原则:扶正祛邪、治病求本、三因制宜(全选)
17、药膳(选择)
1.补益正气法
⏹补气——黄芪粥、糯米大枣莲子粥、人参酒、茯苓酒等;
⏹补血——红枣黑木耳汤、当归黄芪鸡、乌发蜜膏、龙眼羹、花生炖猪蹄、地黄酒等;
⏹补阴——补肾鳖肉汤、清蒸甲鱼、天门冬膏、红烧鱼肉、乌鸡酒;
⏹补阳——冬虫夏草鸭、苁蓉羊肉粥、白羊肾羹、海马酒、对虾酒。

2.健脾和胃法:珠玉二宝粥、山药粥、栗子粥、荔枝粥、八珍糕、鲫鱼羹、益脾饼等。

3.养心健脑类:甘麦大枣汤、桂圆莲子粥、玉灵膏、磁石粥、核桃仁粥、玫瑰花烤羊心、黄酒核桃泥汤。

4.生津止渴类:猪胰汤、苦瓜蚌肉汤、五汁饮、清蒸茶鲫鱼等。

5.化湿利水,蠲痹止痛类:鲤鱼汤、泥鳅炖豆腐等;防风粥、木瓜汤、五加皮酒、薏苡仁酒等。

6.行气活血类:桃红粥、山楂粥、桃仁墨鱼、薤白粥、丹参酒、红花酒等。

7.潜阳熄风类:菊花粥、夏枯草煲猪肉、葵花子汁、鲜芹菜汁、荷叶粥等。

8.止咳、祛痰平喘类:川贝酿梨、姜汁杏仁猪肺汤、燕窝汤、银耳羹、五味子汤、枇杷叶粥等。

9.温肾固涩类:芡实粉粥、山萸肉粥、金樱子粥、炒黄面等。

10.润燥通便,导滞除满类:菠菜粥、釜底抽薪蜜、五香槟榔、硝菔通结汤等。

18、情志疗法的治疗方法(多选)情志相胜法说理开导法移精变气法暗示疗法娱乐疗法
19、中医康复的治疗疗法(大标题共8个)
(一)针灸(二)推拿(三)中药疗法(四)、情志疗法(五)饮食疗法(六)传统体育疗法(七)传统物理疗法(八)环境疗法
与第16个相比较,认为应该展开写
20、脑卒中的概念(名解)
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中风等,是一组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病。

因其发病急、变化快、来势凶猛,故称“脑卒中”。

21、脑卒中的分类(简答)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不包括TIA、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2、卒中的病因病机(康复时机,判断)(时机判断没找到)
素体亏虚,阴阳失衡,气血逆乱,或素体痰瘀内阻,经脉不利,再加以忧思急怒,或饮酒饱食,或房事劳累而诱发。

虚者多为气虚、阴虚;实者多为瘀血、痰浊。

23、运动恢复过程(简答)
偏瘫最初表现为完全瘫痪状态,接着首先出现的是联合反应和随意收缩,并逐渐出现共同运动。

此后,随着病情的恢复,共同运动的支配力减弱,逐步分解为单独运动。

最后,完全脱离共同运动的支配,完成各种自由的、随意的运动。

国外学者总结出偏瘫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将整个恢复过程大体划分为6个阶段,并以此作为偏瘫患者运动机能恢复的评价基准
(1)迟缓性完全瘫痪期:在偏瘫早期(约数日到2周内)
(2)联合反应和随意收缩期:联合反应是通过机体左右侧联络引起的反应。

在偏瘫的恢复过程中,患侧最早出现的运动即是这类联合反应。

上肢主要为胸大肌和胸锁乳突肌的上部,下肢主要为髋关节的内收肌群。

随意收缩是指患侧肌肉的随意收缩。

只能通过医生的触觉获得。

(3)共同运动期:共同运动是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运动时引发的一种随意运动。

此期上下肢均可随意引发共同运动,并可带动一定的关节活动,且痉挛逐渐加重。

(4)分离度较低的运动:共同运动的支配力逐渐减弱,痉挛亦开始减弱。

可进行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简单的分离运动。

(5)分离度较高的运动:随着共同运动的支配力和痉挛的不断减弱,基本脱离共同运动的支配,可逐渐进行较为复杂的、分离度较高的运动。

(6)随意运动:几乎完全脱离共同运动的支配,痉挛基本消失,可完成各种自由的、随意的运动。

同时在运动速度和运动的协调性、技巧性方面亦接近于正常水平。

24、共同运动期、随意运动(名解)(见上一题)
25、移精变气(名解)
指一种转移、改变患者精神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百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