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导学案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 第1课长恨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赏析示例长恨歌

爱情是甜蜜的,但正如花丛给人以芬芳艳丽,却挡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给人以清澈空灵,却倒映出虚假的幻景;美酒给人以香醇清冽,却模糊了眼中的目标。爱,在给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给心灵蒙上了一层幕布。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个杨贵妃,“从此君王不早朝”,最终落得个“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下场。白居易的一曲《长恨歌》,道出了人间几多“长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创作的《秦中吟》《新乐府》是讽喻诗的代表作品,这些诗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黑暗。白居易的叙事诗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三千多首,著有《白氏长庆集》。

《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十二月(807年1月),当时作者36岁,任盩厔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诗歌,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歌和传都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因为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名篇。当时长安歌伎多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1.注字音

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

回眸.móu 珠箔.bó

鼙.鼓pí玉扃.jiōnɡ

云栈.zhàn 仙袂.mèi

萦纡.yū凝睇.dì

翡翠衾.qīn马嵬.wéi

悄静悄.悄qiāo

银屏.píng 悄.然qiǎo屏.息bǐng

殷殷.勤yīn

花冠.guān 殷.红yān冠.军guàn

2.

读音 易错字

读音 易错字

jiāo 娇媚 diàn 花钿 jiǎo 矫健 diàn 佃户 xiá 闲暇 bò 钗擘 xiá

瑕疵 qíng 引擎

3(1)花钿委.

地无人收 委:丢弃。

(2)天旋日转回.龙驭 回:回转。 (3)能以精诚致.

魂魄 致:招来。 (4)其中绰约..多仙子 绰约:美好轻盈的样子。 4.解多义

君臣相顾.

尽沾衣 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拜访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照顾 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 但

但.

令心似金钿坚 只 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仅,只是 无他,但.

手熟尔 只是,不过

六宫粉黛无颜色.. 古义:容貌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

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可怜..

光彩生门户 古义:可爱,可羡。 今义:值得怜悯。 云鬓半偏新睡觉..

古义:睡醒。 今义:进入睡眠状态。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3)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译文:安禄山在渔阳反叛的战鼓突然响起,惊天动地般传来,把正在演奏的《霓裳羽衣曲》惊破!

点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使得阶级矛盾格外尖锐,所以安禄山发起叛乱之时,也正是唐王朝这些炫人眼目的金字塔倾倒崩溃之时。“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一过程。但是诗人对因唐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并没有浓墨重彩地叙述描写,而是有意将其进行了淡化处理,将重点放在对二人的生离死别的刻画上,这样,读者感受到的便是悲剧气氛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

2.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译文:七月七日这天夜半,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山盟海誓,在天上愿做雌雄并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为树干相抱,枝叶相连的树木,永生永世做恩爱夫妻。

点评:“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之时。“连理枝”,两株树木树干相抱,枝叶相连。在此,诗人将富有意味的时间、地点,与古人常用来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的两种美好事物会合在一起,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由“恨”而转入“期盼”,写得极为婉转动人,感人至深。

惊人之作必有惊人之语

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这生死遗恨,永远没有尽期。

点评:这是本诗的结束语。本诗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长篇叙事诗,作者在叙述李、杨的爱情故事时把自己的感情也渗透进去,这种感情蓄积到终篇时,就会升华为这催人泪下的千古名句。

1.有人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歌颂唐明皇、杨贵妃的坚贞爱情,你同意吗?你是如何理解《长恨歌》的主题的?

提示:不同意。《长恨歌》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篇,意在讽刺告诫在位君王,莫重蹈覆辙。其言凄凄,其盼也切切。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这些全是讽刺。如果把《长恨歌》的主题定为爱情说,那么面对诗中大量的讽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至于诗中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恩爱悲伤,也是不悖于题旨的。“汉皇重色”是题旨,自是讽刺,之所以长恨,正是由于“人非草木皆有情”。由情而生恨,无此情则无此长恨。对情的描写正是对恨的反衬。其情愈深,陷得越深,其恨也愈浓,愈重,愈久。可见,对情的描写不但不悖于题旨,相反是对题旨的深化,可谓寓讽刺于风情之中。

再者,白居易作为封建王朝的代表者及维护者,不可能认为帝王的爱情比唐王朝的繁荣、稳定更为重要。他说“一篇长恨有风情”,重点自是长恨。如果只描写风流韵事,那么不如说“一篇风情有长恨”。

2.人们对《长恨歌》主题的理解有所偏差的原因何在?

提示:(1)大部分人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脱离当时人们对杨贵妃误国的痛恨的心理基础而读《长恨歌》,只从艺术角度去研究《长恨歌》,而忽视了诗中所隐含的政治功能。而对白居易来说“选择一个酿成了极其严重的政治灾祸(安史之乱)的重大事件来表达一个‘纯情’的主题,是不可思议的”。

(2)每个人内心都渴望拥有一份爱情,且其爱情愈惊天动地愈好。这种对爱情期盼的心理也会不自觉地扩大到他人身上。当对爱情有所期盼的人们看到《长恨歌》中对李、杨爱情的描写之感人、之惊天动地时,便忘了对其主题加以理性的分析,而把《长恨歌》的主题定为爱情说,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显然是缺乏理智、缺乏说服力的。

以景衬情层层渲染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如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