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一学期高二建筑力学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一学期高二建筑力学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
请放松心态,仔细答题,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线称为()
A、力的等效性
B、力的平衡条件
C、力的三要素
2、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这一定律为()。
A、二力平衡公理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一个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用线必然共面且汇交于一点,
这一定理为()。
A、三力汇交定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4、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投影轴时,则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等于()。
A、零
B、力的大小
C、无法确定
5、力偶的三要素是()。
A、大小、方向、作用点
B、大小、方向、作用面
C、大小、转向、作用面
6、当力在物体上平行移动时,不改变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则必须附加一个()。
A、力
B、力偶
C、力偶系
7、柔性约束只能受( )。
A、拉力
B、压力
C、剪力
8、固定铰支座约束,只能限制物体在平面内的任何方向的()。
A、转动
B、移动和转动
C、移动
9、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 )。
A、∑Fx=0
B、∑Fx=0;∑Fy=0
C、∑M=0
10、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
A、强度
B、刚度
C、稳定性
11、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
A、应变
B、应力
C、轴力
12、等截面直杆承受轴向拉力P作用,若选用三种不同的截面形状:圆形、正方形、空心
圆,试比较材料用量,正确的是()。
A、正方形截面最费料
B、圆形截面最省料和空心圆最省料
C、三者用料相同
13、一钢杆L =1m,横截面面积.A=200mm2受到P=40KN的拉力,钢弹性模量为E=200GPa,钢杆的绝对值伸长△L为()。
A、0. 001m
B、0.1mm
C、lcm
14、两截面相同,材料不同的拉杆,受到相同的轴力作用时则其()。
A、内力相同、应力不同、应变不同
B、内力相同,应力相同、应变不同
C、内力不同、应力相同、应变不同
15、在工程中通常将()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A、δ10<5%
B、δ10=5 %
C、δ10>5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6、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作用会使物体产生两种力学效果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7、一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______________。
18、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______________。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______________。
19、力可以在同一刚体内平移,但需附加一个_____________。力偶矩等于___________对新作用点之矩。
20、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______________。
21、ΣX=0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X轴上的投影的___________为零。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22、静止状态就是平衡状态。
23、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一定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光滑面的压力。
24、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是主矢和主矩,主矢的计算与简化中心无关。
25、平面平行力系的力的作用线都平行于轴,该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为∑Y=0,∑Mo(F)。
26、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的情况下,可任意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对刚体的转动效果。
27、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共有三组九个方程,但独立方程只有三个。
28、压弯变形是属于基本变形中的一种。
29、常用求杆件内力的方法是节点法。
30、构件的承载力取决于它的内力。
31、应力集中对构件强度的影响与组成构件的材料无关。
四、画图题(每题5分,共20分)
32、画出梁ABC的受力图。(5分)
33、画出杆件的受力图。(5分)
34、画出杆件CD,AB以及整体的受力图。(5分)
35、画出杆件CB.AC以及整体的受力图。(可用三力汇交法)(5分)
五、计算题(20分)
36、试求A、B的支座反力。(10分)
37、如图所示为二杆桁架,1杆为钢杆,许用应力1=160MPa,横截面面积A1=6cm2;2杆为木杆,其许用压应力2=10MPa,横截面面积A2=100cm2。如果载荷P=40KN,试校核结构强度。(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