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发展脉络及其主要流派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引言概述: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宋词的发展脉络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学之路,通过对其历史背景、特点、流派、代表作品和影响等方面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宋词的价值和意义。
一、历史背景:1.1 宋代社会背景1.2 文学环境1.3 对词的重视二、特点:2.1 抒情性强2.2 表现手法灵活2.3 语言简洁三、流派:3.1 西昆体3.2 江西词派3.3 宋辽词派四、代表作品:4.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4.3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五、影响:5.1 对后世词人的影响5.2 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5.3 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正文内容:一、历史背景:1.1 宋代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也达到了巅峰。
这种繁荣的社会背景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1.2 文学环境宋代文学以词为主流,词人众多,作品丰富多样。
文学环境的热闹和多样性为宋词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1.3 对词的重视宋代文人对词的重视程度很高,将词视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这种对词的重视促进了宋词的繁荣和发展。
二、特点:2.1 抒情性强宋词以抒情为主要特点,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慨。
这种抒情性强的特点使宋词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2.2 表现手法灵活宋词在表现手法上非常灵活多样,既有婉约细腻的风格,也有豪放激昂的气势。
这种表现手法的灵活性为宋词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3 语言简洁宋词的语言简洁明快,字字珠玑,表达简练精炼。
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使宋词更易被人们接受和传颂。
三、流派:3.1 西昆体西昆体是宋代词的一种重要流派,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
西昆体词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为特点,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 江西词派江西词派是宋代词的另一种重要流派,以辛弃疾、李清照为代表。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 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 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 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 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 么联系?
16
参考答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 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 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 于归,宜其室家。人面桃花意象的来源。唐 崔护《题城南》
1、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四书五经: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书》 《礼》《易》《春秋》
2、代表作品:《卫风·氓》《秦风·蒹葭》《邶 风·静女》《豳风·七月》
《卫风·氓》: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士 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3
《秦风·蒹葭》:男主人公因失恋而惆怅,营造出一 幅秋水蒹葭、伊人道殊、可望不可即的萧索画面,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
宋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婉约派:柳永( )、秦观、贺铸、李清照( )等
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元:马致远、张养浩
2
先秦两汉: (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我国第一 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 500年间周代的诗歌305首。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起源于北宋时期,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
宋词以其婉约细腻、情感真挚的特点而脍炙人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宋词的起源、发展、流派和代表作品等方面,详细介绍宋词的发展脉络。
一、宋词的起源和发展宋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的文化繁荣时期。
在此期间,诗词创作蓬勃发展,人们开始尝试以更自由、更灵便的方式表达情感。
这种表达方式逐渐形成为了宋词的雏形。
北宋时期,文人雅士们开始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他们追求真实、自然的表达方式,再也不拘泥于古体诗的格律和主题。
他们以自己的真实感受为基础,创作出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宋词。
宋词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唐和盛唐。
初唐时期,宋词的形式还比较简单,多为五言绝句,内容主要以咏史抒怀为主。
盛唐时期,宋词逐渐丰富起来,形式上浮现了七言绝句、律诗等多种形式,内容上涉及了更广泛的主题,包括山水田园、爱情离别、政治抒怀等。
二、宋词的流派和代表作品宋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为了多个不同的流派,每一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下面将介绍几个代表性的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1. 婉约派:婉约派是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以其婉约细腻、情感真挚的特点而闻名。
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2. 豪放派:豪放派是宋词的另一个重要流派,以其豪放奔放、情感激烈的特点而著称。
代表作品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煜的《长恨歌》等。
3. 清新派:清新派是宋词中的一个小流派,以其清新淡雅、意境优美的特点而受到爱慕。
代表作品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等。
4. 歌行派:歌行派是宋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其歌谣般的节奏和明快的语言而受到爱慕。
代表作品有欧阳修的《采桑子·常记溪亭日暮》、晏殊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等。
词的发展脉络及其典型作品
词的发展脉络及其典型作品一、有关词的常识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短句,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词分为小令、长调、中调三类: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二、词的发展脉络及典型作品(一)起源于唐代此时的词大都以反映爱情相思、寄情山水之类为题材,代表词人、词作: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二)晚唐五代词1、花间派:此派词作语言秾丽精致,内容大体以闺情为主,用华丽的辞藻描写伤春悲秋的闺阁情怀,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南乡子(李珣)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2、南唐词人(1)冯延巳:词风清丽,善写离情别绪,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被认为开创“以景写情”的手法,对李煜影响很大。
鹊踏枝(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2)李璟:其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
摊破浣溪沙(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宋词的发展脉络:
4、宋词的艺术手法: 1)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对偶等都常见, 另外如互文和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 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 的一种修辞手法)是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 难的修辞手法。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千古传诵的名句, 仅仅十字就写出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且既有声响,又有色彩;既有 远景,又有近景。没有一个动词,而人、物的动 作尽在此中;未用一个字抒情,而情思尽溢与言 外。 2)用典,是古诗词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
朦胧淡约的情思
三、 新 妇 的 柔 情
妩媚、娇憨、 多情婚后的幸 福与欢乐
四 、 少 妇 的 幽 思
2)代表人物:柳永 秦观 李清照 周邦彦 姜夔.
2、关于豪放派 1)豪放派: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提高 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风格。词风转变。 “豪放”一词其义自明。
正式高举豪放旗帜的是苏轼。其《答陈季常书》云:“又惠 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 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这说明了他有意识地在当时盛行柔 婉之风的词坛别开生面。 豪放之作在词坛振起雄风,注入词中强烈的爱国精神,唱 出当时时代的最强音,颇具阳刚之美。
3、词的别称。 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 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 子词”; 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6、作品: 宋词现存二万多首,是一个蕴藏极其丰富 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宝库。 宋词佳作如林, 艺术风格多种多样。 有的风流蕴藉,珠圆玉润;有的痛快淋漓, 酣畅恣肆;有的沉郁豪放,雄深雅健;有 的清空骚雅,瘦硬峭拔……但最主要的是婉 约和豪放两种风格。
唐宋词的发展
唐宋词的发展第一篇:唐宋词的发展唐宋词的发展第一节词的起源和发展一、词的名称、起源词是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
因为它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五代称为曲、曲子词、词等。
它在初唐出现,在中唐得到了发展,在晚唐五代得到了繁荣。
唐代政局统一,经济发达。
南北交通与中外贸易,带来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流。
作为词乐的燕乐也就随之兴起并广泛流传起来了,唐代城市繁荣,助长了官僚地主、豪门富商的享乐欲望,歌楼妓馆随处可见,城市中处处管弦,处处笙歌,随之涌现了许多乐工歌姬。
他们演奏、传播燕乐,歌唱并创制曲词,这就促进了词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词随燕乐而兴。
燕乐就是宴乐,是宴饮时演奏的音乐。
南北朝以来,中国音乐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方面楚汉旧声逐渐衰落;另一方面,通过军事活动、中外通商以及教徒传教等多种渠道,输入了大量的外来音乐,即西北各民族的音乐和中亚、印度等地的音乐。
这些外来音乐与原来流行的中原音乐、民间俗乐相融合,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唐音”。
他们经常在宴饮时演奏,被称为燕乐,词就是随着这种燕乐的广为流传而兴起的合乐诗歌。
再次,词的兴起也是诗体嬗变的结果。
唐代近体诗十分发达,近体诗往往可以作为声诗入乐。
但近体诗都是整齐的律绝,它在配乐演唱时与抑扬多变的燕乐谱曲难得协调,所以乐工歌姬在演唱文人近体诗时,或加和声(和声是多声部音乐的音高组织形态,是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或加虚字,或略为增减字数,以适合乐曲的需要。
如王维的《渭城曲》在演唱时采用“阳关三叠”曲谱,正是律绝合乐时改动字句的例子。
而最终解决词曲矛盾的办法,还是以乐定词,使声文相从,于是出现了以曲拍为句的词。
因此,词是合乐诗歌,是依声填词的合乐诗歌;是律化了的句式参差的诗歌。
它的合乐方式,从因诗入乐到依声填词;他的句式,从整齐的律绝到律化长短句,就是由诗入词的演变过程。
二、词的发展过程1.民间词:词最早产生在民间,敦煌发现的曲子词中,大量是民间无名氏的作品。
宋词发展脉络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 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 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词发展脉络
晏几道(1038—1110) ——人间自是有情痴
宋词发展脉络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李 煜 : 皇 帝 身 , 文 人 心 。
宋词发展脉络
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词发展脉络
—读词,享受人间之美
宋词发展脉络
词: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 又称为“诗余、曲子词、长短句”, 有固定的曲调,即词牌名。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一90字)和 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有上下阕之分。 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宋词发展脉络
词的发展: 敦煌曲子词——唐文人词——晚唐五代词(花 间词&后主李煜)——宋词——清朝纳兰性德
宋词发展脉络
• 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 “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 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 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 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 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 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 实。”
宋词发展脉络
温庭筠,字飞卿。温词的风格并不 单一,但最能代表温词风格的是《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来)一类 作品。
宋词发展脉络
• 西蜀词人韦庄,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韦词有花间词的共同特征。但是韦庄经过乱离苦 痛之后,把粉泽之气冲淡了,这在他的一些抒情 词里表现尤为突出。
词的发展简史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列珠 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 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 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卢飞快,弓如霹 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
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
雨不须归)、刘禹锡、白居易 (《江南好》)等人的词
4、文人词的成熟:晚唐温庭筠等人的词
如温庭筠的《忆江南》(梳妆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 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北宋:词的发展高峰(四个时期)
1、令词为主的时期:宋初晏殊,欧阳修等为代表,
在艺术成就方面,他继承苏轼的革新精 神,突出发扬了 豪放的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 涵,使其丰富多彩,把词推向更高的阶段。在 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 作词,又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 辛词代表了文人词的最高成就。词是慷慨、豪 迈,抒写抑郁不平之气。有时 也存在用典过多, 不免使人晦涩难懂的缺点 。和他唱和的作家有 陈亮、韩元吉、刘过等,就是与他的风格迥异 的姜夔也写过仿效稼轩体的词。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词牌即词题的, 词牌之外,还有一个词题,在词牌下面用较小 的字注出。如《沁园春 ·长沙》
词谱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 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 “填词”。“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
词的发展脉络
词的发展脉络一、词的出现和发展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首次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这也体现出宋词发展之盛,以及词的地位。
王国维将其与诗等并列作为一代之文学)1.宋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最初)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隋代已开始流行。
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
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保留了词的最初样貌。
2.唐声词: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
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3.到晚唐五代时期,词分为西蜀和南唐两个中心。
一、西蜀词与南唐词的产生及繁荣五代时期的西蜀词人与“花间词”、“花间派”多数相同。
西蜀远离战火纷扰,又有特殊的地理环境的保障,依靠着经济繁荣以及歌舞宴游的需要,西蜀词得以快速发展。
而蜀国国主纵情声色的奢糜生活助推了文人士子享受生活的盛行。
西蜀词的繁荣,得力于王建下诏“乐营为教坊”沿用唐制,并依才能高低任用为躲避中原战乱而来的世族文人。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引言概述: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宋词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代,并在宋代达到了鼎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宋词的发展脉络,分析其特点和演变过程。
一、唐宋词的起源1.1 唐代诗歌的影响唐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1.2 诗词的演变唐代诗歌逐渐演变为宋词,形成为了独特的格律和风格。
1.3 宋词的特点宋词继承了唐诗的传统,但在表现方式和意境上有所创新,具有更加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形象描写。
二、宋词的发展阶段2.1 前宋词前宋词是宋代初期的词作品,以较为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风格著称。
2.2 中宋词中宋词是宋代中期的词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为特点,代表作品有苏轼、辛弃疾等。
2.3 后宋词后宋词是宋代晚期的词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和对世俗生活的描写为主要特点。
三、宋词的流派和代表人物3.1 江西词派江西词派是宋代著名的词派之一,代表人物有李清照、辛弃疾等。
3.2 宋辽金元四大家宋辽金元四大家是宋代最著名的四位词人,包括苏轼、辛弃疾、陆游、杨万里。
3.3 南宋词派南宋词派是宋代南方地区的词派,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等。
四、宋词的影响与传承4.1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宋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
4.2 词学的传承宋词的传统向来延续至今,影响了后世文人的词作品创作和风格。
4.3 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宋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结语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宋词的发展脉络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愿我们能够继承和传承宋词的优秀传统,将其发扬光大,让这一文学瑰宝永远流传下去。
中国分体文学史——词的发展脉络
词史一、晚唐五代词(一)词的概况: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产生于晚唐,流行于五代,极盛于宋代,衰微于元明,复兴于清代,具有“调有定格,句有定声”的特点。
词牌是词调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起源于民间,来源于因乐写词的宴乐歌辞、文人的诗歌、酒令祝词等。
宋人将词分为令近引慢四种,明人将词分为三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长调(91以上)。
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流派。
词的发展阶段:隋代到初盛唐是词的萌芽阶段,传世作品有限,多是整齐的五言七言形式,个别为长短句。
中唐时,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从事填词,是词体成立和曲子词的创作走向自觉的标志。
晚唐时,温庭筠词以浓艳的色彩、华丽的辞藻、细腻的手法来描摹形象和刻画心理,形成了一种香而软、密而隐的艺术风格。
这是文人词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
五代十国时,依声填词更蔚为成风。
西蜀与南唐成为词人汇集地两大基地。
西蜀词人的词大多收集在《花间集》里,以韦庄的成就最高。
南唐词人中李璟、李煜、冯延巳最为出色。
宋代词发展到鼎盛阶段,成为一种完全独立并与诗体相抗衡的文学形式。
北宋词的主流沿袭晚唐五代,吟风弄月,注重词的抒情性与音乐性,如二晏等。
柳永、苏轼等从词风词境入手,着意词体的变革。
李清照词是是由北宋向南宋发展的过渡,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回惆怅、深哀入骨,她的创作为南宋词人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
南宋词中辛弃疾的成就最高。
元词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包括出生于元统一以前蒙古时期词人,如元好问、陆文圭等人的创作,第二包括出生于元统一之后到元亡之前虞集、王旭等人的词作。
元词思想艺术俱臻上乘的数量很少,整个创作局面呈现衰微之状。
明代词依然处于衰微之中。
明初词尚存宋元遗风。
明中叶后词风日下。
明末陈子龙是转变词风的第一人。
词到清代重新繁荣,重学问和理智化的趋势很明显。
(1)敦煌词子曲:1900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的词曲,大抵起自武则天末年,迄于五代,包括温庭筠、李晔、欧阳炯词共五首,其余为无名氏之作。
(完整PPT)宋词的发展史
二、宋词的两大 流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
婉约派起源
在词史上婉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 由来已久。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 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 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 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 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 表的“香软”的词风
婉约派
❖ 以伤春悲秋,离别相思为内容 ❖ 以柔婉细密的情愁为基调 ❖ 表现耐人寻味的情思 ❖ 表达方式迂回曲折 ❖ 艺术风格上体现了委婉缠绵、朝之兴亡,唱时代之盛衰
一、宋词的发展脉络
1、立业期 2、昌盛期 3、过渡期 4、狂放期 5、精进期 6、收束期
01、立业期:宋朝发展到真宗、仁宗年
间,百姓安居乐业、百业渐次复兴。文 化事业逐步壮大,诗词创作开始活跃, 五代词人的集子广为流传。
0 宋代第一批以晏殊、柳永为代表的词人 粉墨登场,以他们的艺术造诣成功地演 绎了宋词发展史的序曲。其中晏殊的代 表作有:《浣溪沙》、《鹊踏枝》等, 而柳永的代表词为《雨霖铃》
豪放词派的发展
蓄势:起初,由北宋著名词人范仲淹写下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 之先声,之后豪放词派就进入蓄势待发的 阶段。 奠基:《江城子·密州出猎》被认为是苏 轼的第一首豪放词,他大力提倡写壮词, 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 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当时学苏词的 人只有十之一二,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 但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
【延续】
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 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 古、刘辰翁等。他们继承辛 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 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 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 及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 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 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 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 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唐宋词的发展脉络及其主要流派
唐宋词的发展脉络及其主要流派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宋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
直到今天,她那些闪烁着人文主义精神光辉而又达到很高艺术境界的作品,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词起源于隋代,她的诞生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
她所配合的曲调,是同时兴起的,以汉族民间音乐为基础,糅和少数民族音乐及外来音乐而形成的新声“燕乐”(“燕”同“宴”,因常在宴会上演出,故名)。
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结束了二百七十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
政治上的统一,经济上的通贯,民族间的融合,自必带来文化上的汇流。
词出现在此时,决非偶然。
她是应运而生,是南方和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国和外国音乐文学的水乳交融。
词的全名为“曲子词”。
“曲子”指她的燕乐曲调,“词”则指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辞。
由于“曲子”的唱法今已失传,现在我们所能欣赏的,就只剩下文辞了。
因此,“曲子词”也就通行省称为“词”。
词虽起于隋,但隋代的词作却未能保存下来。
人们仅能从某些打有隋代印记的词牌名称上去辨认她们的蝉蜕。
这样,我们介绍词的发展历史,便不得不从唐代说起。
(一)上世纪初在甘肃敦煌莫高窟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主要是唐代(兼有五代)的民间创作。
诚如王重民先生《敦煌曲子词集叙录》所言,其间“有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更有少数民族剥削阶级统治下“敦煌人民之壮烈歌声",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较多地体现着下层人民的喜怒哀乐。
她朴素、率直、活泼、清新,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尽管大部分作者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许多作品的笔触还很粗糙、稚拙,但玉蕴璞中,连城之价毕竟是掩没不了的。
产生于民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任何一种文学新样式,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迟早总会引起文人雅士的瞩目和效仿。
宋词的发展史
【延续】
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 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 古、刘辰翁等。他们继承辛 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 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 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 及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 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 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 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 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谢谢观赏!
二、任何人都可以作词。只要有意愿,不分 文人武将、君子小人、男性女性都在作词。 最典型的例子当数中国伟大女性文学家李清 照。
4.狂放期:靖康之变后,以宋高宗赵构
为主的最高统治者集团,腐败懦弱,社会 黑暗不堪。爱国文人只能将心中的愤恨发 泄在词作中, 所以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就是豪放词风。
彼时的代表人物有写下《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 的陆游、创作出《清平 乐·忆吴江赏木樨》的辛弃疾等。
清丽柔和的阴柔美
❖ 代表人物: 李煜、晏殊、欧阳修、晏几道、李
清照、柳永、秦观、周邦彦
豪放派
1.题材上: 突破陈规,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是诗人 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入词。词从“樽前”、 “花间”走向较为广阔的人生。 2.语言上: 改花间词人镂金描彩的作风,用诗句入词,偶尔也 运用口语,每每放笔直书,豪迈奔放。举凡经、史、 子、集中的书面语言及可利用的口语都拿来为我所 用,语言铿锵,感情强烈。 3.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等
2.昌盛期:从苏东坡登上词坛到周邦彦逝
世的60年间,是宋王朝的鼎盛时期,内外 环境达到最优,将宋词的发展推向了巅峰。
这阶段的词坛人物最具光彩。如堪称大宋 时代第一品牌的苏轼、以情入词的秦观和 大晟领袖周邦彦等。
该时期的词作格调高雅,风格多样,具有 深远的影响力;词人成群崛起,词的创作 整体效应好。各种风格流派开始萌动、发 展。如,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周邦彦 的《苏幕遮》、《少年游》等
古代词的发展历程
柳永、张先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增加了词 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内容上, 把词的抒情取向转移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上来, 表现自我的情感心态、喜怒哀乐。
张先对慢词艺术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常用题序,缘题赋词,写眼前景,身边事。
词像诗一样也具有表现创作主体自我生活世界和 心灵世界的功能。
4. 周邦彦被推崇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注重音律法度,风格醇雅浑成,章法缜密圆熟, 语言典丽精工,是后来格律词派之先导。
三.南宋词坛
一是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 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是骚人志士的“诗化”词、“豪气”词。
以苏轼为宗,主要词人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 游、辛弃疾、陈亮、刘克庄等
2. 第二代词人群
1. 以苏轼、黄庭坚、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等为代表的元佑词人。这个时期的词作 主要表现的是个体生存的忧患和人生失意的苦闷。
2. 元佑前后半个世纪的词坛,是多种风格情调并存共竞的繁荣期。其中创造力最强盛、影 响力最深远的是苏轼和周邦彦。
3. 苏轼拓展了词的情感领域,扩大词的抒情功能,将只表现“爱情”的词扩展为表现“性 情”的词,将只表现女性化的“柔情”的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的词,从而提 高了词的艺术品位,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 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2.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被视为诗余小道。敦煌曲子词,有李白《菩萨蛮》《忆秦娥》,韦应物,张志和。白居 易、刘禹锡等人的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3. 晚唐五代词
4. 花间派
1. 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 。 语言秾丽精致, 内容大体以闺情为主 ,用华丽的辞藻描写伤春悲秋的闺阁情怀,格调不高。花间词在思 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
宋词发展脉络
宋词发展脉络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自唐代演变而来,经过宋代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宋词的起源、发展脉络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宋词的起源与发展1. 宋词的起源:宋词起源于唐代的诗歌创作,唐代的诗人们在表达感情和抒发思想的同时,开始注重音乐性和韵律的运用。
这为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唐宋诗词的转变:进入宋代,诗歌创作逐渐转变为以辞章为主,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
这种转变使得宋词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3. 北宋与南宋的发展:北宋时期,以苏轼、黄庭坚等人为代表的文人雅士,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以自然景物、爱情和社会现实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词作。
南宋时期,以辛弃疾、杨万里等人为代表的文人,更加注重词的音乐性和抒情性,使得宋词达到了巅峰。
4. 宋词的流派与发展:宋词发展出了多个流派,如江西派、浙西派、苏门派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丰富了宋词的艺术形式。
二、宋词的特点与风格1. 内容丰富多样:宋词的题材广泛,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有对爱情、友情、家国等方面的抒发。
宋词以其广泛的题材涉及面,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生境界。
2. 音乐性与韵律感:宋词注重音乐性和韵律感的运用,通过对字音的选择和句式的变化,使词作具有优美的旋律感,使人耳目一新。
3. 情感真挚细腻:宋词以其真挚细腻的情感表达,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词人们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使作品更加贴近人心。
4. 借景抒情:宋词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将情感与景物相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宋词具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感染力。
三、宋词的代表作品1. 苏轼《水调歌头》:这首词以其优美的音乐性和抒情性,成为了宋词的经典之作。
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2.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词以其悲壮的气势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辛弃疾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关切。
词的发展脉络
新照 帖花 绣前 罗后 襦镜 ,, 双花 双面 金交 鹧相 鸪映 ,
.
妆香小 梳腮山 洗雪重 迟。叠 懒金 起明 画灭 娥, 鬓 眉云 ,欲 弄度
菩 萨 蛮
温 庭 筠
李后主——李煜
• 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 文均有一定造诣,其中词的成就 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 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 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 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 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 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 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 人》、《浪淘沙》、《 相见欢》 (又名《乌夜啼》)、《望江南》、 《破阵子》等,皆成于此时。此 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主要 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 的情,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被称为“千古词帝”。
六、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南宋前期:
与时代巨变相应,南宋词人的生活环境与创作 风格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靖康之变前,他们生活较 为优裕安定,词风妩媚轻艳;靖康之变后,神州陆 沉的惨痛现实、颠沛流离的生活体验,促使他们的 词作日益贴近社会生活,时代感和现实感空前加强, 爱国主义成为此时的主旋律,在内容上表现为多写 亡国之痛、乡关之思以及恢复中原、抗敌御悔之情, 在形式上也逐渐打破了大晟词人的束缚而向苏轼的 豪放风格靠拢,词风一变而为慷慨悲凉。南宋词坛 从一开始就走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成就 最高的词人是李清照,其他重要作家还有朱敦儒、 张元干、张孝祥等。
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 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南宋词的开拓者
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 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 后的姜夔、张炎、周密、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 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 (陈郁《藏一话腴》)。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 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就连近代学者王 国维,也把周邦彦比作“词中老杜”(《清真先 生遗事》)。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 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初词坛是官僚士大夫一统天下。代表作家是晏殊、欧 阳修。他们都官至宰辅,词作侧重反映士大夫阶级闲适自 得的生活和流连光景、感伤时序的情怀;所用词调仍以唐 五代文人驾轻就熟的小令为主;辞笔清丽,气度闲雅,言 情缠绵而不儇薄,达意明白而不发露,词风近似南唐冯延 巳。尚未摆脱南唐词的影响。晏殊的幼子晏几道也擅长小 令,与晏殊并称“二晏”。他是由贵公子降为寒士的,经历 了较多的人世沧桑,故其词高华之中,深寓悲凉。
主管国家音乐机关大晟府的周邦彦,在继承柳永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了婉约词的艺术形式。
• 与秦、周同辈且并驾齐驱的还有一位词中雄杰贺铸。他是北 宋唯一从武官队里脱颖而出的著名词人。所作取材较广,风
格也不拘一隅,婉约、豪放,兼收并蓄,如杂花酿蜜,自成
滋味,合金铸剑,别有锋芒。
.
• “豪放派"要解放词体,打破“诗言志”(泛指情
.
•
在北宋后期的婉约词人中,秦观是艺术造诣很高的一位。
秦词的特色是只以中音轻唱,只以浅墨淡抹,而旋律间自有
一种沉重的咏叹,画面上自有一种层深的晕染。他政治上屡
经挫折,远谪南荒,而性格软弱,不像与他有着相同遭际的
苏轼等人那样倔强,故其晚年之作多绝望语,格调也由哀婉 而凄厉。北宋晚期“婉约派”的另一位代表作家、徽宗朝曾
数民族、中国和外国音乐文学的水乳交融。
•
词的全名为“曲子词”。“曲子”指她的燕乐曲调,“词
”则指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辞。由于“曲子”的唱法今已失
传,现在我们所能欣赏的,就只剩下文辞了。因此,“
曲子词”也就通行省称为“词”。
.
•
盛、中唐时期民间词已很发达,影响所及,倚声填词
在文人圈子里亦浸成风气。不过,从李白的《菩萨蛮》
志)而“词言情" (特指情爱)的题材分工,冲决“诗庄
词媚”的风格划界。“豪放派"的发轫之始,可追溯
到与晏、欧、柳同时的范仲淹。他出身贫寒,贵不忘
本,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
胸怀。进入北宋后期,神宗朝的大改革家王安石一方
面在创作上步武范仲淹,以《桂枝香》等刚健亢爽的
怀古咏史词骋其政治长才、豪杰英气。苏轼“非不能
凉,或表现为长路走马、酒渴思茶、叩问农家时的随
和平易, “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他是“豪放派"当之无愧的奠
基者。
.
• 在词史上以“二张"并称的张元斡和张孝祥,是南 宋早期爱国词人中成就较高的两位。高宗绍兴年 间,朝士胡铨因上书反对和议、请斩秦桧之头而 遭迫害,被流放广东蛮荒之地。张元斡不畏株连, 毅然作《贺新郎》为他饯行,竞以此得罪,受到 削籍除名的处分。孝宗朝“隆兴北伐”失利后, 投降派重新得势,遣使向金人乞和,张孝祥悲愤 地在建康留守宴上赋《六州歌头》,致使主战派 大臣张浚伤心罢席。此类慷慨悲凉、骏发踔厉的 优秀爱国词作,二人集中,绝非仅见。
市民词起步较晚,其代表作家是柳永。柳永一生飘泊, 沉沦下僚,较能接近民众;所作多描绘都市风光,传写坊 曲欢爱,抒发羁旅情怀,内容比晏、欧词丰富,语言也俚 俗家常,颇合市民阶层的口味。他精通音律,长期混迹秦 楼楚馆,与民间乐工歌妓合作创制了许多新腔,大都是更 宜于表现繁复多变的都市生活的慢曲长调。层层铺叙、处 处渲染、淋漓酣畅、备足无余的作风,确与崇尚含蓄、讲 究韵味、抒情小诗般的传统文人词大异其趣。由于柳词具 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较新鲜的时代风貌,故而风靡四方 ,赢得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盛誉。
词的发展脉络及其主要流派
.
词的起源
•
词起源于隋代,她的诞生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她
所配合的曲调,是同时兴起的,以汉族民间音乐为基础
,糅和少数民族音乐及外来音乐而形成的新声“燕乐”(“ 燕”同“宴”,因常在宴会上演出,故名)。公元589年, 隋文帝灭陈,结束了二百七十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政 治上的统一,经济上的通贯,民族间的融合,自必带来 文化上的汇流。词应运而生,是南方和北方、汉族和少
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 ,他只把词当成一
种句读不葺的新体诗来作。他在词里怀古伤今,论史
谈玄,抒爱国之志,叙师友之谊,写田园风物,记遨
游情态,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其词或表现
为平冈突骑、锦帽貂裘、挽弓射虎时的激昂慷慨,或
表现为骤雨穿林、芒鞋竹杖、吟啸徐行时的开朗旷达,
或表现为大江酹月、故国神游、缅怀英杰时的沉郁悲
• “西蜀词派”亦称“花间派”,以醇酒美人为主要创 作对象,此派的作风是效法温庭筠的。《花间集 》的首选是温词,后人称温氏为花间派的鼻祖。
• 成就最高的是韦庄。其作品主题固然多写艳情; 但偏向于自己亲历的悲欢离合,主观色彩较强烈 ,风格也较清丽疏朗,有别于温词的注重客观描 摹和秾艳缜密。
• “南唐词派”前期作品的取材范围,与“西蜀词派”大 致相同。时代稍晚,代表作家主要是南唐的两位君主中主 李琮、后主李煜和宰相冯延巳。该派形成之日,已是国祚 衰微、风雨飘摇之时。后周以及代周而继起的宋,虎视眈 眈,陈兵境上,这样严峻的形势,于是,我们在前期南唐 词中就已看到了较多的冷色。要说南唐词与西蜀词在风格 上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多了一层心理上的阴影,从而辞笔 也就较为凄清,不同于西蜀词的绮艳。
都城金陵的陷落,标志着南唐国政治命运的完结,也 标志着南唐词文学价值的升华。南唐词派最后也是最杰出 的作家李煜,入宋后以亡国降虏的耻辱身分,在“日夕只 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中,写出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 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 (《虞美人》)等许多泣尽以血的词句。清人周济《 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 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温庭筠) ,严妆也;端己(韦庄),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形象地道出了三家词的特色。而“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八 字,正是对后主那些直抒胸臆. 、洗尽脂粉、纯用白描之佳
《忆秦娥》到白居易的《忆江南》《竹枝词》,此期文人
词作者大多数还应算是诗人而非词人,其创作的主要成绩 也在诗而不在词,因此,这时的文人词仅处于萌芽阶段。
•
只有到了晚唐,她才可以说是基本成熟了。其标志是
大词人温庭筠的出现。温氏虽也工诗,但诗名已为词誉所
掩,这表明文人词已从文人诗那里争得了自己的独立。温
词深美闳约,精艳绝人,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然而
也正是在他手里,词专主艳情、香而软的传统格局定型了 。
.
•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祸频仍,民不聊生,相对 来说,南方的局势却较为和平。因此,在这两块 绿洲上立足的前后蜀和南唐,理所当然地成了当 时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国度。“西蜀”、“南唐”两 大词派,就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先后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