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 武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名城武威
历史名城武威
武威,亦称凉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要冲。
公元前121年,因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
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
西南依祁连山,东靠内蒙古的腾格里沙漠,南与兰州、白银接壤,北和金昌、张掖毗邻。
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204公里,海拔1367~3045米,地处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南高北低。
境内有灌溉绿洲、荒漠、高山草地、祁连山天然水源涵养林带及沙漠、浅山地带,是甘肃的缩影。
武威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历史的长河曾在这里抛洒过晶莹的珍珠。
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群星灿烂的远古文化。
2100年前匈奴人修筑的故臧城,成为今天凉州城最
早的雏形。
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绵延万里的丝绸古道孕育了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公元121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大败匈奴,占领了整个河西地区,为显示汉军的武功军威而在这里设置了武威郡。
三国时,魏文帝因这里地处西方气候寒冷而设置凉州,上升为全国十三州之一,凉州从此在历史上奠定它的重要地位。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四个凉国都曾在这里建都兴国,加之隋末唐初李轨在这里建立大凉国,凉州成为显赫一时的“五凉古都”。
在这块土地上萌生繁衍的五凉文化、佛教文化、西夏文化都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激起过多彩的浪花,西凉乐舞、狮子舞以及李益、阴铿等著名诗人,都曾对中华历史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谱写出无数壮丽的篇章。
武威经过数千年历史演变和沧桑更替,更加英姿雄发。
5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60多处可供游览观瞻的文物景点,4万多件珍贵的馆藏文物,构建成凉州恢宏壮观的历史文化长廊,不断涵养、壮大着这座古城的文化根脉。
巍峨峭拔的祁连山,麦黍飘香的走廊绿洲,秀丽多姿的山区
草原,恢宏浩瀚的腾格里沙漠,绘成了这方水土独具特色、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
在50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25个民族组成的百万凉州人民用双手在新时期中绘制出了神奇壮美的凉州新画图,创造了亘古未有的现代文明。
武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曾是五凉古都、西夏陪都,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文物古迹众多。
人文自然景观有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有举世无双的稀世珍宝西夏碑;有始建于北凉时期被称为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建于明正统四年,号称“陇右之冠”的武威文庙;元太子阔端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会晤的百塔寺遗址;古朴壮观的丝路名刹海藏寺;佛教胜地鸠摩罗什寺塔;历经千年的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沙井子文物遗址和古长城遗址。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点540多处。
目前,馆藏文物4.7万多件,突出的代表有“一马”(马踏飞燕)、“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一堡”(瑞安堡)。
同时,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4A级景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1处,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武威城,浑身散发着厚重的古城气息和别样的历史风韵,但凡去过武威的人们都会为之迷恋或倾心。
翻开历史的一页才知道,武威城,古时称姑臧城,史书记载最早为匈奴所筑。
后到前凉时期,经张轨再次修筑扩建。
从而,姑臧城一时成为古西北政治、军事的中心和重镇,古代中国与西域经济交流的都会和民族文化交汇的大熔炉。
姑臧城,武威历史上最早最古老的城,且缘自匈奴。
匈奴族兴起于漠北阴山一带,是一个“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因山谷为城郭,因水草为仓廪”的游牧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
战国时期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匈奴首领头曼为其子冒顿所杀,冒顿继单于位后,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迅速强大起来,不断侵扰汉朝边境。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击败月氏,占领了整个河西。
从此,河西成为匈奴人广阔的牧场。
据《史记》、《汉书》记载,匈奴右方王将河西地区划分给浑邪王、休屠王、折兰王、卢候王等七八个王。
其中武威一带是休屠王的领地。
休屠王在今民勤县、凉州区交接地带
的四坝乡三岔村筑有休屠城,作为王宫。
凉州城匈奴人称为盖臧城,汉人依其发音讹称为姑臧。
匈奴统治武威时期,大力发展畜牧经济的同时,不断侵扰汉朝北部和西部边境。
汉武帝时期,曾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人出陇西,进入河西过焉支山(今永昌、山丹交界处),斩首九千级,获得了休屠王祭天金人。
同年夏,霍去病深入祁连山,打通了整个河西走廊,浑邪王为了表示投汉的诚意,杀死休屠王,率部众4万余人渡黄河,归附汉朝。
由此,姑臧城犹存,但匈奴从此衰落,逐渐与汉族融合。
姑臧城,在历史上一直是繁华之地。
东晋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曾建都于此。
尤其前凉张氏,从奠定立国基础的张轨到张天锡共九传,七十六年,在此期间对姑臧城城垣进行了扩建,并“大缮宫殿观阁,采绮妆饰”(《水经注》引王隐《晋书》),使姑臧城富丽堂皇,名扬四海。
姑臧故城,史书有三种不同的记载。
一种说在武威城西北。
《后汉书·光武帝记》唐李贤在注释中有“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一种说在武威城东
北二里。
《明一统志》载:“姑臧废县在(凉州)卫东北二里”。
清乾隆《武威县志》中也载:“故城在县东北二里”;三是说在今武威城。
《大清一统志》记载:“姑臧故城,今武威县治”。
上述三说,除第一种外,其余两种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只是表述不够准确罢了。
如故城在县城东北二里说,就很有道理。
不但有文字记载,而且有遗迹可以作证。
首先,在武威县城内有前凉王宫殿遗址。
明仿唐景云二年《大云寺古刹功德碑》说:“大云寺者,晋凉州牧张天锡升平之年所置也,本名宏藏寺,后改为大云”,西夏为护国寺。
大云寺的古钟楼及楼上铜钟至今犹存。
今和平街小学及武威酒厂均为大云寺旧址。
其次,在武威城内有前凉张骏南宫旧井和汉武威郡署内发现的“澄华井”石碣。
这些记载很重要,对考证东晋和东汉姑臧城故址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安国寺在今海燕商场及其以南的供销社招待所所在地。
武威郡署内澄华井中掘出的“澄华井”石碣,是著名的大书法家张芝所书。
张芝为张奂的长子,东汉桓帝延熹五、六年(公元162、163)间,张奂任武威太守。
东汉武威郡署,清为凉庄道署,今为武威市人民政府。
休屠王时期的姑臧城范围有多大?形状又如何?也许时间过去得太久远,人们概念模糊。
但前凉姑臧城的城址建在匈奴姑臧城的基础上,史学家据此绘出了大致的轮廓。
《通鉴》卷二一九说: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正月,“河西兵马使盖庭伦与武威九姓商胡安门物等,杀节度使周泌,聚众六万。
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据其五,二城坚守。
支度判官崔称与中使刘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
胡三省注:“武威郡,凉州,治姑臧,旧城匈奴所筑,南北七里,东西三里。
张氏据河西,又增筑四城,厢各千步,并旧城为五。
余二城未知谁所筑也”。
《元和郡县志》说得更形象:凉州城“城不方,有头尾两翅,名为鸟城”。
《资治通鉴》有载:“姑臧城东西门外,湧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沟渠流入漠中,其间乃无燥地。
故有此敕,以释汝疑”。
其中描绘的姑臧城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今古城故址周围的环境相吻合。
东面有杨家坝河由南向北流到郭家寨六组后,向西拐弯又向北与石羊河衔接;西面金塔河水分叉经小沙河向北流入石羊河,入民勤沙漠。
姑臧
故城址正处在两河之间宽阔平坦的台地上。
台地北面土层较厚,达三米以上,南面土层较薄,不足一米,便是枯石。
这与张骏在城南石头滩建南城的记载也是相符的。
《晋书·索靖传》:“先时,靖行见姑臧城南石地曰:'此后当起宫殿’。
至张骏,于其地立南城,起宗庙,建宫殿焉”。
党寿山指出,前凉姑臧七城主要应该在今天武威城的东城区和城郊的金羊镇新鲜、郭家寨两个村。
它的布局:南北七里,五城以凉州区政府为中心,南起明清一条街,北至郭家寨村北、杨家坝河南岸,东到光明巷,西至市政府,再向南北延伸至终点。
东西二城,连接以区政府为中心的中城,东到杨家坝河以西的园艺场,西至西城区大井巷,南邻东西大街,北接北一环路。
城与城之间如果是“厢各千步”,说明七城的大小基本是相等的,东西三城各宽一里,南北合中城为五城,每城各长1.4里。
姑臧城,这座丝绸之路上闻名遐迩的古城。
七座城连接起来,建有二十二门,街衢相通,规模宏伟,气象万千;城内宫阁台榭,设计精巧,装饰华丽,成为古凉州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
《晋书·张骏传》:“太宁三年(325),张骏置左右前后四率官,缮南宫”。
《后凉录》:“(吕)篡召吕弘妻及男女置东宫,厚抚之”。
《晋书·张重华传》:“永和二年(346),重华即位,尊母严氏为太王太后,居永训宫;生母马氏为王太后,居永寿宫”。
段龟龙《凉州记》:“吕篡明光宫在渐台西,以金玉珠玑为帘箔”。
《三辅录事》卷二:“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
其豪华富丽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这些建筑有国王和王后处理政务与居住的宫、殿、寝;有举行大典、宴请宾客和作为书斋用的堂、坊;有用于宗教信仰的观、寺、塔;有祈求平安、供浏览观赏的楼阁、池、台。
上述临渊池、闲豫池、灵泉池、万秋阁、紫阁、逍遥园现已荡然无存,但保存下来的灵钧台、海藏寺、罗什寺、大云寺等建筑,依稀可寻昔日古建筑的特色。
姑臧城,它那长长的像卧龙一样的城市规模和格局,多姿多彩的宫殿建筑,是武威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虽然经过历史的洗涮和岁月的沧桑,姑臧城已经是“凉王宫殿尽,芜没陇云西”,但今日武威城的建筑和风貌,依稀还有
当初姑臧城的风韵和灵致。
武威三国-魏-凉州(公元262) 西晋-凉州(公元28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
当时武威都下属姑臧、张掖、武威郡、休屠、次、鸾鸟、扑、媪围、苍松、宣围10个县,治所在故臧。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曾在这里设郡置府,东晋十六国是,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国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成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民族融合的熔炉。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名胜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是甘肃省的文物大市。
现已普查清楚的文物保护单位5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馆藏文物4.7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77件,二级文物346件,三级文物758件,突出
的特色是“一马”(铜奔马)、“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
铜奔马是中国旅游标志,被誉为“古典艺术品的最高峰”西夏碑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是我国研究西夏历史少有的实物资料;白塔寺是元代阔端太子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之地,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罗什寺塔是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讲经说法之地,鸠摩罗什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家之首,被誉为译经泰斗;文庙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其规模“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
同时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雪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1969年9月发现的武威雷台汉墓,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收获,汉墓中出土的铜奔马引起中国乃至世界的瞩目。
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常书鸿等亲笔撰文研究,社会各界为此发表了许多文章。
在我国众多精美的文物中,铜奔马是一件举世无双、技艺水平极高的精品,1984年被确定为我国旅游标志,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级文物,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铜奔马拥有“马踏飞燕”、“马踏飞鸟”、“天马”、“马超龙雀”等多种名称。
马长45厘米,宽10.1厘米,通高34.5厘米。
作者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利用力学与铸造原理为一体,塑造了风驰电掣的千里马形象。
为了表现奔马超越飞鸟那一刹那间的情景,作者刻意将马的两条前腿一前一后,有力地跨越在飞鸟之前,左后腿直挺在马身之后,右后腿马蹄轻轻触及鸟背,使飞鸟回首惊望,自叹不如。
通过奔马与飞鸟速度之强烈对比,衬托出奔马的神速。
这极富想象力和独创性的构思,赋予奔马以旺盛的生命力。
作品整体构思巧妙,细部构造恰到好处,各部位大小比例适当,位置准确,整体造型优美无比。
马的躯体壮实,颈部如鹤颈卓立,给人以稳定之感;马张嘴嘶鸣,尾巴上扬,四条腿又作飞奔状,给人以动感。
整个造型设计奇绝,表现了作者高深的艺术造诣,是不可多得的千古佳作。
铜奔马的制造,极巧妙地解决了支撑点、重心、平衡、抗阻力等科技问题。
即用一只展开双翅,有着长宽尾巴的飞鸟作为马蹄的支撑点,使马的着地面积扩大,站立
不倒。
同时,飞鸟又位于马腹下前部,马蹄在鸟背上,恰是奔马的重心所在,增加了稳定程度。
马的前右腿和后左腿向前后伸直,另外,两腿则同时向腹底收缩,以保持躯体平衡。
另外马的躯体溜圆,可减轻风的阻力,给人以飞速奔跑的感觉。
在制作工艺上,模铸与焊接相结合,技术精湛,看不出沙眼和焊接的痕迹,它使我们看到了我国汉代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
铜奔马作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好见证。
它的出土不仅引起中外史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而且也备受国内外人民的青睐和爱戴。
曾多次作为中国和甘肃优秀文物的代表,到很多国家展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得到了高度赞誉,倾倒了无数观众。
铜奔马作为绝世珍宝,国家已作出决定不再出国展出,但它的复仿制品仍将遨游全球。
西夏碑:西夏是11世纪至13世纪(1033-122)我国西部兄弟民族党项羌创建的国家。
武威西夏碑即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是西夏第四个国王崇宗李乾顺在天佑民安五年(1049)所立,距今已有890多年。
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碑现存武威市博物馆(文庙)石刻陈列室内。
西夏碑高2.5米、宽0.9米、厚0.3米,两面撰文。
正面碑额为西夏文篆书,两行八字,意为“敕建感应塔之碑文”。
正文为西夏文楷书,共28行,每行65字。
背面碑额刻汉字小篆,意为“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正文为汉字楷书,计26行,每行70字,是正面碑文的汉译文,碑文内容是:称颂先祖的功德;护国寺富丽堂皇的景象;“武威当四冲地,车辙马迹,辐奏交会,日有千数”的繁华市容;在增饰宝塔时“众匠率职,百工效技”的民风民技,及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历史片断。
西夏碑碑额呈半圆形,题名上端刻有云头宝盖,四周雕刻有忍冬花纹,左右两侧各刻有一位体态窈窕、翩翩欲飞的伎乐菩萨,那轻盈飘动的绸带、美如游龙的舞姿,使人想起了白居易《胡旋女》中描述的“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己时”的胡旋舞。
西夏碑在西夏语言文字研究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此碑原在凉州清应寺一座碑亭内,人不知为何,清代甘肃著名学者武威人张澎,爱好金玉,于贵州玉屏县为官期间,引疾回家,与友同游大云寺,发掘出长期藏匿的西夏碑。
西夏在李元昊时开始创造自己的文字。
西夏文看上去笔画繁琐,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
之后,公私文书都用西夏文字书写,但汉字仍在西夏通行。
西夏给宋朝的文书,多用西夏文和汉文并列书写。
夏国铸造的钱币,也用西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由于西夏文字在夏亡国后,已逐渐湮没,西夏文到清代以前尚无几人可知,从西夏碑文拓片中传世,及额济纳旗发现西夏文字典《潘汉合时掌中珠》后,才有人开始研究西夏文的构造、文字和字意。
至今西夏文石刻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实物很少。
西夏碑“汉夏合壁”,便于相互比较研究,更是绝无仅有的,是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化极为可贵的重要实物资料。
西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
白塔寺,藏语称作谢尔智白代,即东部幻化寺,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位于凉州城区东南20多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为黄羊河水系杂木河下游冲积绿洲,兰新铁路、国道312线分别从其东西两面经过。
白塔寺是西藏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萨班)与蒙元代
表、西路军统帅阔端举行“凉州会谈”的地方,也是后来萨班圆寂之地。
这一历史性的会谈决定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标志着西藏从此纳入了中国版图,在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进程中具有深远而特殊的意义。
白塔寺是西藏归属中国750多年的历史见证。
白塔寺,这座始建于元代的藏传佛教寺庙又名幻化寺,位于凉州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刘家台庄。
相传建寺之初,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围环绕小塔99座,故又称百塔寺。
白塔寺,论其规模和名气,也许赶不上西藏任何一座名刹那样显赫恢宏,可是它却记录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凉州人为白塔寺的存在和这段辉煌的历史而自豪。
700多年前,就在这里,赫赫有名的蒙古皇子阔端与西藏著名的宗教领袖萨班·贡噶坚赞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谈。
两人经过协商,议定了西藏归顺蒙古的条件。
贡噶坚赞还从这里向西藏僧俗各界发出了有名的“萨班致蕃人书”。
凉州会谈是西藏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从此西藏统一于元朝中央政权之下,纳入祖国版图,结束了400年的战乱局面,走向了安定、统一。
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大佛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城南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
天
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
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
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成为喇嘛教寺院。
据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朝正统天梯山石窟壁画麒麟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
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仅1927年凉州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
1959年9月,因修建黄羊水库,窟址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北魏、隋唐时期的藏文经卷、绢画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
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
最大的洞窟残高30米,宽19米,深6米。
窟内有释迦牟尼造像1尊,高15米,宽10米,大佛左右两旁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和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形生动,神态威严,形象各异。
窟内南北两壁上绘有大幅壁画。
南壁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熠熠发光的经卷,
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
北壁上部绘有青龙;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闪发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
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气势磅礴,形象逼真。
大佛巍然端坐,左手平放在膝盖,略出膝部;右臂前伸,手掌外撑,向对面的山推去,所指之处叫磨脐山。
对此,民间有“张义川,水湖滩,大佛爷手指磨脐山”的歌谣和许多美丽传说。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不但为佛教的传播培养了人才,而且为石窟的开凿造就了力量,形成我国佛教艺术史上有名的“凉州模式”。
石窟建成后,世人仿此陆续开凿了金塔寺、马蹄寺、文殊山、榆林窟等。
后来,北魏在大同开凿云岗石窟时,主持人也是凉州僧人昙曜,所用能工巧匠大都是凉州人。
因此著名考古学者宿白先生将新疆以东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在风格上称之为“凉州模式”。
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存,国家文物部门从1995年开始就立项修复天梯山石窟。
目前,石窟第一期工程已顺利竣工,在淹没大佛的高峡平湖中已围筑出一道气势如虹的围堰,复原的大佛重现当年的风采。
新开辟的天梯山庄集餐饮娱乐为一体,载着游人的游艇穿梭
在堤岸和大佛之间的湖面上,一群群游人在山水之间寻幽探趣。
已建成的石窟文物陈列馆将一展古老的文物将风采。
天梯山石窟以它独特的湖光山色和古老的佛教文化艺术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游客。
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什寺塔
罗什寺塔位于武威市北大街,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
现存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全以条形方砖砌成。
从下起第三、五、八层均设门,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最上层东西各有小佛龛,龛内有佛像。
象征着武威古城悠久而文明的历史,是15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罗什寺塔最早建于后凉,塔及寺院在唐时大力扩建,在明、清皆有修葺。
其间于明代成为陕西凉州大寺院,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
并下了圣谕,谕中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充供养。
”此谕现完好保存于武威市博物馆。
1927年武威大地震,罗汁寺院被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