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白水岩》阅读练习及答案
【推荐下载】游白水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游白水阅读答案篇一: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殆:大概(2)循:顺,沿(3)度:越过(4)顾:回头看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11.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
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写瀑布的奇观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到了。
12.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
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篇二: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
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1.文中“折”的意思是?参考答案:弯转的意思。
2.文中“少北”的意思是?参考答案:意思是稍微向北走。
3.文中作者用什么描写了中水?参考答案:分别是热甚,雪溅雷怒,掬弄珠璧,浴于汤池等词语。
4.为什么作者会以“书以付过”呢?参考答案:因为山川和人世间的事情的交织在一起,让作者无法入睡。
篇三:《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篇一:《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篇三:《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
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
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缒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
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
(3)折处辄为潭: (4)顾影颓然:
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
(5)不复甚寐: (6)书以付过:
“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
2.翻译句子:山悬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 及翻译
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
1.文中“折”的意思是?
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
参考答案:弯转的意思。
魏
第3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概磅
3.请写出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
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
时间: 地点:
派词人。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潭中水?
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
5.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
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①食余甘煮菜
苏轼
②顾影颓然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
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
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1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
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1.文中折的意思是?参考答案:弯转的意思。
2.文中少北的意思是?参考答案:意思是稍微向北走。
3.文中作者用什么描写了中水?参考答案:分别是热甚,雪溅雷怒,掬弄珠璧,浴于汤池等词语。
4.为什么作者会以书以付过呢?参考答案:因为山川和人世间的事情的交织在一起,让作者无法入睡。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2游白水[1]书付过[宋] 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2],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3],浴于汤池[4],热甚,其源殆可熟物[5]。
循山而东,少北[6],有悬水百仞[7],山八九折[8],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9],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10],可喜可畏。
水际有巨人迹数十[11],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12],观山烧火,甚俛仰[13],度数谷。
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14],掬弄珠璧[15]。
到家二鼓[16],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17],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释】[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
《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
”可与本文所记参看。
[2]绍圣元年:即1094年。
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
[3]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4]汤池:即汤泉。
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18分)【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恬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崖④有巨人迹⑤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
度数谷,至江。
山月出,击汰中流,掬⑥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⑦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②殆:大概。
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石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
④崖:边。
⑤巨人迹:巨大的脚印。
⑥掬(jū):捧。
⑦馀甘:橄榄。
7.下列句子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 B.其岸势/犬牙差互C.折处/辄/为潭 D.复/与过/饮酒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心乐之 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3)度数谷___________ (4)顾影颓然 ___________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为坻,为屿不足为外人道也B.乃记之而去停数日,辞去c.其源殆可熟物高可二黍许D.书以付过家书十二卷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精品解析: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青原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八年级语文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潇洒的美感存在。
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屏声敛息,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由①赞叹;街头驻足,银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②地走过。
这些美都镌刻在我们心头。
1. 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jùn 钟B. juān忠C. juān衷D. jùn 中2. 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神采奕奕B. 愁眉苦脸C. 慷慨激昂D. 心不在焉【答案】1. C 2. A【解析】【分析】【1题详解】考查字音、字形。
镌刻:“镌”读音是juān,雕的意思,两个字连在一起便是雕刻的意思;把铭文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由衷:衷心的,出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也指出自内心的情意和向别人指出自内心的情意。
故选C。
【2题详解】考查成语运用。
A.神采奕奕: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B.愁眉苦脸:皱着眉头,哭丧着脸。
形容愁苦的神色。
C.慷慨激昂:慷慨: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D.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的结合语境分析,应用“神采奕奕”,指银发苍苍老人容光焕发、妆容精致;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我雕琢需要恒心。
正如《劝学》中所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须知,_____,都要经过花苞的长期孕育。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才有《本草纲目》的问世。
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只有拥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自我雕琢是漫长的,是内心丰盈、知识积累的过程。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共8篇)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共8篇)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一): 找找古文阅读苏轼的《游白水书付过》的问题及答案(问:这地方为什么叫‘ 佛迹院’用原文回答)只有这个了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殆:大概(2)循:顺,沿(3)度:越过(4)顾:回头看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11.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写瀑布的奇观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到了.12.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二): 游白水书付过是这个吧: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殆:大概(2)循:顺,沿(3)度:越过(4)顾:回头看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11.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写瀑布的奇观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到了.12.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三): 《游白水书付过》和《记承天寺夜游》的比较阅读【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1]》比较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2]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3],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4],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注释】 [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2] 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3]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4]馀甘:即橄榄.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义.顾影颓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浴于汤池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①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②投以骨C.①循山而东②而戍死者故十六七D.①不得其所止②其如土石何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5.甲、乙两文都是苏轼的写景文,但表达感情却不同,请你说说甲乙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2.顾:回头看但;只3.A4.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5.甲、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或者表现了东坡老人随遇而安、游兴不减的情感.)评分意见:主要意思对即可.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四):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题!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其源殆可熟物:(2)循山而东:(3)折处辄为潭:(4)顾影颓然:(5)不复甚寐:(6)书以付过:2.翻译句子:山悬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3.请写出作者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时间:地点: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潭中水5.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殆:大概(2)循:顺,沿(3)度:越过(4)顾:回头看5)睡(6)写2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3时间:出游——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到家——二鼓.地点:白水山佛迹院.4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击汰中流,掬弄珠璧5答:因为山川之美和生世之悲的交织使作者心情矛盾,难以安睡.,所以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五): 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的一些练习!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壁.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一、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加点的词语(1)折处辄为潭(辄解释)_______(2)殆可熟物(熟解释)_______(3)观山烧,壮甚(壮解释)_______(4)书以付过(书解释)_______二、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作者着力写水.请写出文中具体写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要分析下面两个句子(1)雪溅雷怒,可喜可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殆:也许循:顺,沿度:越过顾:回头看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有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象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股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有种萧索感,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编辑本段注释[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可与本文所记参看.[2]绍圣元年:即1094年.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3]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4]汤池:即汤泉.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5]殆:大概,恐怕.[6]少北:稍向北.[7]悬水:瀑布.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苏轼《答陈季常书》说此山“布水三十仞”,则是据实估量.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8]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9]“深者”二句:谓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10]雪溅雷怒:形容瀑布坠入深潭,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轰鸣的声音.[11]水际:水边.[12]倒(dào)行:顺来路往回去.[13]甚:厉害.俛仰:即俯仰,指弯身抬头,形容一上一下时的样子.[14]击汰(dāi):击水.汰,水波.[15]掬(jū):用双手捧取.璧:平圆形的玉,这里用来比喻映在水中的月亮.[16]二鼓:二更;古代击鼓报时.[17]馀甘:即橄榄.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壁.1.“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譬喻形象生动,写出它势壮、声宏、色鲜的特点.2.“掬弄珠璧”的动作描摹,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六): 游白水书付过的练习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急~~~因为山川之美和生世之悲的交织是作者心情矛盾,难以入睡.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七): 游白水书付过(1)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游踪,找出文中表时间的词语.(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本文写作特色方面,谈谈你的体会时间顺序:十月十二日、暮、二鼓作者十月十二日这天白天的游踪:(1)游白水佛迹院.(2)浴于汤池(3)观悬水百仞(4)测潭深浅(5)寻觅佛迹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文章取材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开头两句即点题,并交代了出游的日期、地点、人物.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作者着力描绘百仞悬瀑,“雪溅雷怒”比喻形象生动,写出它势壮、声宏、色鲜的特点.下山过程仅用“俯仰度数谷”一笔带过.“掬弄珠璧”的动作描摹,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八): 游白水书付过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好在哪里上文写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殆:大概(2)循:顺,沿(3)度:越过(4)顾:回头看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答:水边的山石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11.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写瀑布的奇观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到了.12.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翻译游白水书付过翻译答案。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及赏析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
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jū)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
白水:山名。
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
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缒(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
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
⑾掬:用双手捧取。
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食余甘煮菜②顾影颓然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B。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C。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D。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4。
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1。
(2分)①吃②回头看2。
(2分)A(A。
动词,是;B。
语气词,表疑问;C。
介词,被;D。
介词,跟,同)3。
(3分)(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每以小句1分)4。
(3分)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
(意思相近即可。
若只答出其中的一点得2分)二: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殆:大概(2)循:顺,沿(3)度:越过(4)顾:回头看10。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在各领域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1游白水[1]书付过[宋] 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2],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3],浴于汤池[4],热甚,其源殆可熟物[5]。
循山而东,少北[6],有悬水百仞[7],山八九折[8],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9],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10],可喜可畏。
水际有巨人迹数十[11],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12],观山烧火,甚俛仰[13],度数谷。
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14],掬弄珠璧[15]。
到家二鼓[16],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17],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释】[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
《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
”可与本文所记参看。
[2]绍圣元年:即1094年。
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
[3]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4]汤池:即汤泉。
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
[5]殆:大概,恐怕。
[6]少北:稍向北。
[7]悬水:瀑布。
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苏轼《答陈季常书》说此山“布水三十仞”,则是据实估量。
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8]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9]“深者”二句:谓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
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
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题解】作者于绍圣元年六月接到惠州安置之命,遣家还阳羡(今江苏宜兴),独与幼子苏过同行。
十月到惠州。
本文是与幼子过游览白水后,写给他的一篇游记小品。
文中记述了温泉、瀑布、佛迹及百姓烧山的景观,文末流露出孤独颓唐的情绪。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仰,度数谷。
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释】[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
《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
”可与本文所记参看。
[2]绍圣元年:即1094年。
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
[3]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4]汤池:即汤泉。
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
[5]殆:大,恐怕。
[6]少北:稍向北。
[7]悬水:瀑布。
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苏轼《答陈季常书》说此山“布水三十仞”,则是据实估量。
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8]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9]“深者”二句:谓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
(zhuì):当作“”,音同字误。
,用绳子住人或物放下去。
【题解】作者于绍圣元年六月接到惠州安置之命,遣家还阳羡(今江苏宜兴),独与幼子苏过同行。
十月到惠州。
本文是与幼子过游览白水后,写给他的一篇游记小品。
文中记述了温泉、瀑布、佛迹及百姓烧山的景观,文末流露出孤独颓唐的情绪。
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
文章取村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
开头两句即点题,并交代了出游的日期、地点、人物。
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作者着力描绘百仞悬瀑,“雪溅雷怒”譬喻形象生动,写出它势壮、声宏、色鲜的特点。
下山过程仅用“俯仰度数谷”一笔带过。
“掬弄珠璧”的动作描,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
“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题答案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题答案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的游白水书付过阅读题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
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释】[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
《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
”可与本文所记参看。
[2]绍圣元年:即1094年。
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
[3]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4]汤池:即汤泉。
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
[5]殆:大概,恐怕。
[6]少北:稍向北。
[7]悬水:瀑布。
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苏轼《答陈季常书》说此山“布水三十仞”,则是据实估量。
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8]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9]“深者”二句:谓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
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
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题解】作者于绍圣元年六月接到惠州安置之命,遣家还阳羡(今江苏宜兴),独与幼子苏过同行。
十月到惠州。
本文是与幼子过游览白水后,写给他的一篇游记小品。
文中记述了温泉、瀑布、佛迹及百姓烧山的景观,文末流露出孤独颓唐的情绪。
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
文章取村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
开头两句即点题,并交代了出游的日期、地点、人物。
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作者着力描绘百仞悬瀑,“雪溅雷怒”譬喻形象生动,写出它势壮、声宏、色鲜的特点。
下山过程仅用“俯仰度数谷”一笔带过。
“掬弄珠璧”的动作描摹,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20XX山东临沂中考试题)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20XX山东临沂中考试题)游白水书付过①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
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
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
俯仰度⑨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
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
顾影颓然,不复甚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
白水:山名。
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
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
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
⑾掬:用双手捧取。
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食余甘煮菜②顾影颓然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①吃②回头看3.在温泉中沐浴,很热,它的源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4.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苏轼《记游白水岩》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
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
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节选)2、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
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
俯仰度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矣。
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①,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节选自苏轼《记游白水岩》)3、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
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
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
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
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
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
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
《白水漈》阅读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努力学习,报效父母《白水漈》阅读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几个朋友伴我游白水漈(jì水边,指瀑布)。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
有时(甲)着些许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下一片飞烟而已。
从前有所谓“雾谷”,大概就是这样了。
(A)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B)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乙)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
(C)白光嬗为飞烟,已是影子;(D)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
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影子,它①便袅袅的形成一个软弧;但她①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丙)回来了。
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
微风想夺了她②的,她③怎幺肯呢?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证据。
阅读题:1.请在甲、乙、丙处填上恰当的词。
甲:(),乙:(),丙:()。
2、“当那空处,最是奇迹。
”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它原来在文中所处的位置是(A)、(B)、(C)、(D)哪一处?答:()3、指出文中它①、她①、她②、她③分别指代的是什幺?它①:她①她②她③4、请指出“最是奇迹”指的是什幺?5、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写瀑布吗?参考答案:1、甲:(闪),乙:(飞),丙:(缩)。
2、(C)。
3、它①:白光;她①:微风;她②:影子;她③:那双不可知的巧手。
4、指的是“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形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缩回来了。
”言之成理即可。
篇一:我的母亲冰心阅读附答案1.文章为了表现“我”酷爱读书,详写了哪两件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我”洗澡时看《聊斋志异》被母亲撕书角;“我”看《大卫·考伯菲尔》边哭边吃面包.2.第2段说母亲“把文字这把钥匙,勉强地塞在我手里”,可是第6段母亲为什幺又把“我”喜爱的《聊斋志异》。
游白水书付过诗词阅读答案
游白水书付过诗词阅读答案游白水书付过诗词阅读答案在各领域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游白水书付过诗词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
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
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
俯仰度⑨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
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
顾影颓然,不复甚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
白水:山名。
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
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
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
⑾掬:用双手捧取。
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食余甘煮菜②顾影颓然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2分)①吃②回头看2、(2分)A(A、动词,是;B、语气词,表疑问;C、介词,被;D、介词,跟,同)3、(3分)(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每以小句1分)4、(3分)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18分)【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恬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崖④有巨人迹⑤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
度数谷,至江。
山月出,击汰中流,掬⑥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⑦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②殆:大概。
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石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
④崖:边。
⑤巨人迹:巨大的脚印。
⑥掬(jū):捧。
⑦馀甘:橄榄。
7.下列句子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 B.其岸势/犬牙差互C.折处/辄/为潭 D.复/与过/饮酒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心乐之 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3)度数谷___________ (4)顾影颓然 ___________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为坻,为屿不足为外人道也B.乃记之而去停数日,辞去c.其源殆可熟物高可二黍许D.书以付过家书十二卷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记游白水岩文言文阅读答案
《记游白水岩》文言文阅读答案(后附解析和译文)【题目】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游白水岩苏轼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山佛迹院。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
深者缒②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
俯仰度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③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矣。
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④,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释)①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②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③击汰:拍击水波。
亦指划船。
④馀甘:即橄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其源殆可以熟物______②折处辄为潭____ __③复与过饮酒___ ___④顾影颓然____ 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
(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3、对选文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虽短,却将父子两人一整天的游览活动具体而真切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B.选文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C.选文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八字,江水湍急、澄澈之态尽出。
D.苏轼又被贬惠州后写了本文,含蓄表达了奇山异水也排遣不了自己内心郁闷之情。
【答案】1、①使……熟(煮熟)②就③再;又④看(回看)2、(1)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处百丈瀑布。
(2)(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
3、C【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本题注意:①句意为: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
熟,煮熟。
④句意为:喝醉了酒回头看自己的影子。
顾,回头看。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题答案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题答案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的游白水书付过阅读题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
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释】[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
《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
”可与本文所记参看。
[2]绍圣元年:即1094年。
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
[3]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4]汤池:即汤泉。
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
[5]殆:大概,恐怕。
[6]少北:稍向北。
[7]悬水:瀑布。
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苏轼《答陈季常书》说此山“布水三十仞”,则是据实估量。
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8]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9]“深者”二句:谓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
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
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题解】作者于绍圣元年六月接到惠州安置之命,遣家还阳羡(今江苏宜兴),独与幼子苏过同行。
十月到惠州。
本文是与幼子过游览白水后,写给他的一篇游记小品。
文中记述了温泉、瀑布、佛迹及百姓烧山的景观,文末流露出孤独颓唐的情绪。
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
文章取村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
开头两句即点题,并交代了出游的日期、地点、人物。
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作者着力描绘百仞悬瀑,“雪溅雷怒”譬喻形象生动,写出它势壮、声宏、色鲜的特点。
下山过程仅用“俯仰度数谷”一笔带过。
“掬弄珠璧”的动作描摹,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
《白水漈》阅读练习题
《白水漈》阅读练习题第1篇:《白水漈》阅读练习题几个朋友伴我游白水漈(jì水边,指瀑布)。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
有时(*)着些许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下一片飞烟而已。
从前有所谓“雾谷”,大概就是这样了。
(a)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b)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乙)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
(c)白光嬗为飞烟,已是影子;(d)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
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影子,它①便袅袅的形成一个软弧;但她①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回来了。
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
微风想夺了她②的,她③怎么肯呢?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据。
阅读题:1.请在*、乙、*处填上恰当的词。
*:(),乙:(),*:()。
2、“当那空处,最是奇迹。
”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它原来在文中所处的位置是(a)、(b)、(c)、(d)哪一处?答:()3、指出文中它①、她①、她②、她③分别指代的是什么?它①:她①她②她③4、请指出“最是奇迹”指的是什么?5、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写瀑布吗?参考*:1、*:(闪),乙:(飞),*:(缩)。
2、(c)。
3、它①:白光;她①:微风;她②:影子;她③:那双不可知的巧手。
4、指的是“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白鹅》阅读练习题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
但音调上大不相同。
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的狂吠。
*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会*摆尾,呜呜地乞怜。
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游白水岩
苏轼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山佛迹院。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
深者缒②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
俯仰度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③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矣。
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④,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释)①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②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③击汰:拍击水波。
亦指划船。
④馀甘:即橄榄。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其源殆可以熟.物______
②折处辄.为潭______
③复.与过饮酒______
④顾.影颓然______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
(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10.对选文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虽短,却将父子两人一整天的游览活动具体而真切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B.选文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C.选文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八字,江水湍急、澄澈之态尽出。
D.苏轼又被贬惠州后写了本文,含蓄表达了奇山异水也排遣不了自己内心郁闷之情。
【答案】
8.①使……熟(煮熟)②就③再;又④看(回看)9.(1)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处百丈瀑布。
(2)(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
10.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