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A卷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A卷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A卷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将不正确的部分改正过来答案写在答卷上。

(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所组成的统一体称为工艺系统。

(1分)2 、基准统一原则是指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使用某一组精基准定位。

(1分)3、刀具的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三个阶段,其中初期磨损阶段刀具磨损较快。

(1分)4、当一批工件加工后的尺寸分散范围小于公差带时,不能说明该批工件全部合格.(1分)5、车刀的主偏角越大,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径向切削力就越小。

(1分)6、工件不完全定位在机械加工中是允许的。

(1分)7、普通车床的误差敏感方向在水平方向。

(1分)8、对于装配尺寸链,装配精度要求一定是封闭环.(1分)9、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制造和拆装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1分)10、单机刚性自动化适合大量量生产,而柔性自动化适合中小批生产。

(1分)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切削与磨削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切削、磨削液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良好的润滑性能和吸附性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仍能保持润滑作用;(1分)(2)高的导热系数、大的热容量和汽化热,具有良好的冷却作用;(1分)(3)良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在压力作用下能对工件、刀具或磨具表面起到良好的冲刷和清洗作用,并防止碎屑粘着在工件或刀具磨具表面上;(1分)(4)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避免工件、机床和刀具不受周围介质的影响而发生腐蚀;(0。

5分)(5)无毒、无臭,不刺激皮肤,不易变质和产生泡沫,废液易处理和再生,不污染环境;(0.5分)(6)易于过滤,使用过程中不会沉淀和形成硬质点;(0。

5分)(7)经济性好,以上各种要求难以全面满足,应按使用具体要求考虑。

(0。

5分)2、何为误差复映规律?切削过程中,由于毛坯加工余量和材料硬度的变化,引起切削力的变化,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即刀具相对工件位置发生变化,因而产生工件的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3分)这种经加工后零件存在的加工误差和加工前的毛坯误差相对应,其几何形状误差与上工序相似,这种现象称为误差复映规律。

2023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2023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填空题(将对的答案填写在题中空缺的横线上。

每空1分,共1 X 20 = 20分。

)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1.刀具角度标注的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组成。

2.YT类硬质合金重要由:碳化鸨、碳化钛和钻组成。

3.工艺基准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4.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和展成法(范成法)。

5.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是:先基准面,后其它面、先重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先重要平面,后重要孔及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二、判断题(在每个小题前面的括号中做标记,对的者做“ J ”,错误者“ X 每小题1 分,共1X10二10 分。

)(V )1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

(J )2,低碳钢的塑性太高,可以通过正火适当减少塑性,提高硬度。

(X)3.常见的预备热解决有退火和淬火等形式。

(X)4.修配装配法特别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的高精度多环尺寸链的装配。

(V )5.主轴的纯径向跳动误差在用车床加工端面时不引起加工误差。

(X)6.自激振动的振动频率接近于或低于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型的固有频率。

(V ) 7,磨削的径向磨削力大,且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

(X)8.切削厚度对切屑变形没有影响(X)9.砂轮的硬度与磨料的硬度是同一个概念。

(V ) 10.刃倾角重要影响刀头的强度和切屑流动的方向。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X5 = 20分。

). 试述铳削过程中逆铳的加工特点。

关键点:(每个关键点1分,共4分。

答对4个关键点即可)逆铳时,刀齿由切削层内切入,从待加工表面切出,切削厚度由零增至最大。

由于刀刃并非绝对锋利,所以刀齿在刚接触工件的一段距离上不能切入工件,只是在加工表面上挤压、滑行,使工件表面产生严重冷硬层,减少表面质量,并加剧刀具磨损。

2014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修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4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修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昆明理工大学试卷(A)《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试卷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2.切削层公称厚度、切削层公称宽度3.高速钢、硬质合金4.磨损、破损5.带状、节状6.进给力、背向力、背向力7.刀具耐用度8.定位、夹紧9.统一基准、基准重合、互为基准10.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11.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形状精度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 ×2.√3.√4. ×5. ×6.√7.×8.×9.× 10.×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

共30分)1.A2.A3.B4.B5.A6.D7.C8.A9.A 10.B四、(本题5分)下图为刀具正交剖面(主剖面)的刀具角度表示图,试用刀具角度符号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符号的含义。

标出前角得1分,标出后角得1分,标出主偏角得1分,标出副偏角得1分,标出刃倾角得1分。

五、(本题15分)1、(6分)车削正常螺距径节制螺纹的传动路线表达式:答案:刀架ⅩⅧ(丝杆)ⅩⅦⅩⅤⅩⅢⅩⅣⅫⅪⅨ主轴Ⅵ倍基------------⨯--⎥⎥⎥⎦⎤⎢⎢⎢⎣⎡⨯---532536197100100643325253333335858M u u M 评分标准:挂轮错扣1分,其余环节错每一个环节扣0.5分。

2、(6分)车削正常螺距径节制螺纹的运动平衡式和最简式:答案 分步得分分分基倍倍基274.254122536197100100643333585814.25⋯⋯⋯⋯⋯⋯⋯⋯⋯⋯⋯⋯⋯⋯⋯⋯⋯⋯⋯⋯⋯⋯⋯⋯⋯⋯=⋯⋯⋯⋯⋯⋯⨯⨯⨯⨯⨯⨯⨯⨯==u u u u DP k L DP ππ3、(3分)车削径节为72牙/in 的单头螺纹时的基本组和增倍组的传动比:答案 分步得分 分,查图得:分得分由倍基基倍基倍1814815451879286317721724.2574.25⋯⋯⋯⋯⋯⋯⋯=⨯===⋯⋯⋯⋯⋯⋯⋯⋯⋯⋯⋯⋯⋯⋯⋯⋯⋯⋯⋯=⋯⋯⋯⋯⋯⋯⋯⋯⋯⋯⋯⋯⋯⋯==u u u u u u L DP ππ 评分标准:分步解答则分步给分;直接写对传动比亦得分,每个2分;传动比约不约简均可;仅罗列出倍基和u u ,未根据题意答,给1分;解题思路正确,但因引用错误的最简式导致结果错给1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A-09级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A-09级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第 2 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专业:机械年级:09 考试方式:闭卷学分:3.5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1、C;2、A;3、C;4、D;5、C ;6、C;7、A;8、B;9、D;10、A。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分,共18分)1、机械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括号内的内容占1分2、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在工件上用以确定被加工表面相对机床、夹具、刀具位置的点、线、面称为定位基准。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

4、尺寸链:尺寸链就是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联系且按一定顺序连接的封闭尺寸组合。

5、误差复映: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毛坯椭圆形状误差复映到加工后工件表面的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6、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称为一个工步。

三、填空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1、切削加工时(机床)、(工件)、(夹具)、(刀具)组成的整个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基准统一)原则、(基准重合)原则、互为基准原则和自为基准原则;3、减小误差复映的主要措施有(增大机床刚度)、(增加走刀次数)等;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主要包括(机床)热变形、(工件)热变形和(刀具)热变形等;5、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指(金相组织变化)、(冷作硬化)、(残余应力)三个方面;6、人们把工件在机床或者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保持这个位置不变的过程称为(夹紧)。

7、工艺成本可分为两大部分(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

8、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和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A-09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A-09级

A 将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定位有利于工件的加工B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都是合理的定位方式C 欠定位是合理的定位方式D过定位在生产中是绝对不允许的9、下列不属于表面质量的内容的是();A、粗糙度B、表面波度C、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D、表面的形状误差10、下列关于残余应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工件表面存在残余压应力可提高其抗疲劳强度;B、工件表面存在残余拉应力可提高其抗疲劳强度;C、冷校直不会产生残余应力;D、残余应力可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分,共18分)1、机械加工精度2、定位基准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4、尺寸链5、误差复映6、工步三、填空题(每空 1分,共10分)1、切削加工时()、()、()、()组成的整个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原则、()原则、互为基准原则和自为基准原则;3、减小误差复映的主要措施有()、()等;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主要包括()热变形、()热变形和()热变形等;5、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指()、()、()三个方面;6、人们把工件在机床或者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保持这个位置不变的过程称为()。

7、工艺成本可分为两大部分()和()。

8、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和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等。

四、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试选择下图示两个零件的粗﹑精基准。

其中A)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

B)飞轮,毛坯为铸件。

均为批量生产。

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工表面。

B)A)五、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15分)1.工艺系统的哪些误差会影响加工精度?2.何谓工艺系统刚度?工艺系统刚度有何特点?。

3.请简述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并举例说明。

六、分析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9分,共27分)1、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mm 60003.0-φ。

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淬硬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工序的直径尺寸。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解答案
一、填空题
1 少;大
2 硬质点划痕;冷焊粘结;扩散磨损;化学磨损
3 背吃刀量;切削速度
4 退火;正火
5 车削;磨削
6 车削加工;磨削加工;精整;光整加工
7 心轴;定位销
8 组成环
9 精;粗
10 粗加工阶段
二、选择题
1、A
2、B
3、D
4、A
5、C
6、B
7、A
8、A
9、C 10、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四、分析简解答题
1、解答:(1)保证零件加工质量;(2)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3)有利于合理利用机床设备。

2、解答:(1)在连续加工一批零件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基本上保持不变,称为常值性系统误差。

(2)原理误差,机床、刀具、夹具、量具的制造误差及调整误差,工艺系统静力变形等原始误差都会引起常值系统误差。

3、解答:(1)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2)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3)便于装夹的原则;(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4、
五、计算题
1、解:⑴画出工艺尺寸链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及答案汇总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及答案汇总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A)拟题教师:审核: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32分)1.刀具后角是指;用字母表示。

2.粗磨时,应选择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组织砂轮。

3.制造复杂刀具宜选用;粗车钢件时,应选用。

4.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采取处理;对不锈钢处理。

5.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

6.进给量越大,表面粗糙度。

7.机床的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与两大类。

8、冒口的主要作用是:、排气和。

9、焊条按氧化物的性质分为:和。

10、衡量金属锻造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有:和。

11、常用的硬质合金有钨钴类和钨钛类和万能类三种,当加工铸铁、青铜等脆性材料时应该选用(填硬质合金种类)。

12、在尺寸链图中,由加工或装配直接控制,影响封闭环精度的各个尺寸称为。

13、加工精度是指零件经过加工后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各表面相互位置等参数的和相符合程度。

14、凡是大小和方向均已经掌握的误差称为:。

15、尺寸链具有、、三种特性。

16、圆周铣削的方式有和两种形式。

17、铣削加工过程中,主运动是进给运动是。

18、生产类型通常分为、、三种。

20、二、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

(8分)三、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四、CA6140车床主传动系统如下所示,试列出正向转动时主传动路线及计算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

(8分)五、什么叫刚度?机床刚度曲线有什么特点?(8分)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

(8分)七、在一圆环形工件上铣键槽,用心轴定位,要求保证尺寸34.8-0.16mm,试计算定位误差并分析这种定位是否可行。

(8分)°八、试制定图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路线。

(12分)°九、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1803.008.0φ+-mm 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Φ17.979mm ,均方根偏差为0.04mm ,求尺寸分散范围与废试题1参考答案 一.1.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机械制造基础试卷及答案(1)

机械制造基础试卷及答案(1)

附件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 (闭卷)(A 卷) 出卷人:(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每空1分,共20分)1、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三个变化的表面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每一个工序可分为若干个 、 、 、 。

3、定位误差由两部分组成,即 误差和 误差。

4、主轴的回转运动误差可分解为 、 和 三种基本形式。

5、加工轴类零件时,通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这符合 的原则。

6、机械加工质量包括 和 两个方面。

7、车削塑性材料时,切削热产生后从 、 、 和周围介质中传散。

8、安排机械加工工序顺序的原则有基面先行原则、先粗后精原则、___________原则以及___________原则。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每小题2 分,共20分) 1、刃倾角为正值时,切屑流向( )。

A. 待加工表面B. 已加工表面C. 过渡表面D. 垂直主刀刃方向 2、高速钢刀具在550-600℃时发生( )A .磨料磨损 B. 粘结磨损(冷焊磨损) C. 扩散磨损 D. 相变磨损 E. 氧化磨损 3、精基准是用( )作为定位基准的。

A. 已加工过的表面B. 未加工的表面C. 精度最高的表面D. 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4、为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应遵循( )。

A. 基准重合原则B. 基准统一原则C. 互为基准原则D. 自为基准原则 5、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要基准先行,这是为了( )。

A. 消除工件的残余变形B. 使后道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C. 避免主要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D. 减少精基面的表面粗糙度6、为减少传动链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增加传动件数量B. 降低传动元件加工精度C. 采用校正装置D. 采用增速传动 7、工艺系统刚度等于机床、夹具、刀具及工件刚度( )A. 之和B. 之积C. 倒数之和的倒数D. 倒数之积的倒数 8、切削用量v c 、f 、a p 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是( )。

专科《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试卷_答案

专科《机械制造技术基础》_试卷_答案

专科《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共75题,共150分)1. ( )夹紧机构具的自锁条件一般都能满足。

(2分)A.斜楔B.螺旋C.偏心D.定心.标准答案:B2. ( )是在基面内测量的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与假定进给方向的夹角。

(2分)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刃倾角.标准答案:C3. 一般,在滚齿机上滚切直齿圆柱齿轮可以不用( )传动链。

(2分)A.主运动B.展成运动C.轴向进给D.差动运动.标准答案:D4. 为了切除工件待加工表面上的多余金属,刀具和工件之间所做的相对运动叫( )。

(2分)A.主运动B.分度运动C.切削成形运动D.展成运动.标准答案:C5. 积屑瘤使( )减小。

(2分)A.工件表面粗糙度值B.切入深度C.刀具实际前角D.切削力.标准答案:D6. ( )切屑发生在加工塑性材料,特别是切削厚度较小时。

(2分)A.带状B.单元C.崩碎D.挤裂.标准答案:A7. 在加工表面、加工工具、主轴转速和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叫( )。

(2分)A.工序B.工步C.工位D.安装.标准答案:B8. 某轴类工件毛坯的圆度误差为4mm,工艺系统的误差复映系数为0.1,如果要求加工后轴的圆度误差不大于0.001mm,那么,车外圆时至少应走刀( )。

(2分)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标准答案:D 9. 在尺寸链中,( )一般不以封闭环的形式出现. (2分)A.设计尺寸B.工序尺寸C.加工余量D.装配技术要求.标准答案:B10. 大量生产时,单件核算时间中可以不计入( )。

(2分)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C.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D.准备与终结时间.标准答案:D11. 下列关于砂轮特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分)A.磨料应具有高硬度、高耐热性和一定的韧性B.一般来说,粒度号越大,砂的颗粒越大C.硬度越高,磨粒越不易脱落D.砂轮可以做成许多种形状.标准答案:B12. 关于支承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最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要点

最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要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要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切削时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是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2.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3.在磨削过程中,磨料的脱落和破碎露出新的锋利磨粒,使砂轮保持良好的磨削能力的特性称为砂轮的自锐性。

4.按照切削性能,高速钢可分为普通性能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两种,超硬刀具材料主要有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三种5.在CA6140车床上加工不同标准螺纹时,可以通过改变挂轮和离合器不同的离合状态来实现。

6.CA6140上车圆锥面的方法有小滑板转位法、_尾座偏移法和靠模法。

7.外圆车刀的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p 减少,进给力Ff 增大。

8.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三个。

9.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10.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

11.金刚石刀具不适合加工化学亲和作用,使之转化成石墨,失去切削性能。

12.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位置精度。

13.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范成运动。

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14.为了防止机床运动发生干涉,在机床传动机构中,应设置15.回转,转塔车床与车床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尾座和丝杠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1、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

其工作角度将会:( C )A、前角不变,后角减小;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后角均不变。

2、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C、前角大于0°;D、前角小于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期末试卷A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期末试卷A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期末试卷(A)答案一、填空题:1.制造系统覆盖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即设计、制造、装配、销售等的全过程。

2.热加工工艺是指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

3.企业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4.企业生产中常见的污染源有废水、废气、废渣、等。

4.合金工具钢与碳素工具钢相比,具有淬透性好,淬火变形小,热硬性高等优点。

6.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态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7.钢的热处理是指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降温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8.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的不同,可将固溶体分为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

9.机构的主要功用是_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__,机器的主要功用是__执行机械运动_________。

10.偏心轮轮机构的作用原理与曲柄滑块机构相同,但偏心轮机构___无________“死点”位置,曲柄滑块机构是由____曲柄摇杆_______机构演化而来的。

1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一些刚性构件用____低_______副和___转动________副相互连接而组成的机构。

能够实现一些较复杂的_____往复______运动。

12.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将使机构在传动中出现______卡死_____或发生运动方向不定向的点。

13.若铰链四杆机构中_______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____大于_____其他两杆长度之和______,则不论以哪一杆为机架,均为双摇杆机构。

14.凸轮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有_____等速运动______和____等加速运动_______,前者的位移曲线是__一条斜线__,工作中产生__刚性__冲击;后者的位移曲线是_一条抛物线___,工作中产生_柔性__冲击。

15.生产中应用的带传动有平型带、V带、同步异型带、开口带等,其中应用最广的是 V带。

16.标准V带有帘布结构和绳芯结构两种结构,两种结构均由伸张层、强力层、压缩层、包布层组成,它们的区别在于强力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题及答案大学考试题(A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学院:专业:姓名:学号: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原理对工件进行成形加工的一种方法。

P112.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即表面成形运动。

切削运动可分解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P143.切削温度的测量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热电偶法、辐射温度计法以及其他测量方法。

P374.在卧式车床CA6140型中,C是类别代号,1是系别代号。

5.磨床是用磨料磨具为工具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

P796.按工艺过程的不同,夹具可分为机床夹具、检验夹具、装配夹具、焊接夹具等。

P101 7.自动线夹具的种类取决于自动线的配置形式,主要有固定夹具和随行夹具两大类。

P1368.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P1499.机床误差来自三个方面:机床本身的制造、磨损和安装。

P15110.选配法按其形式不同有三种:直接选配法、分组装配法及复合选配法。

P26611.直接制模法是指将模具CAD的结果由RP系统直接制造成形。

P29712.确定加工余量有计算法、查表法和经验估计法等三种方法。

P241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1.切削层的大小反映了切削刃所载荷的大小。

P15 (√)2.切屑与刀具接触时间的长短不影响刀具的切削温度。

P37 (×)3.立式车床的主参数用最小车削直径的1/100表示。

P79 (×)4.定位误差的大小往往成为评价一个夹具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

P116 (√)5.活塞式气缸工作行程较长,且作用力的大小不受工作行程长度影响。

P129(√)6.每更换一种型号的活塞时,都要对夹具、刀具、量具进行调换和调整。

P150(√)7.内应力是由于金属内部宏观的或微观的组织发生了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产生的。

P179 (×) 8. 自激振动的频率接近于系统的某一固有频率,强迫振动的频率取决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

临沂大学2011级第四学期 机械原理-答案

临沂大学2011级第四学期   机械原理-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 ”,错误的划“ ×”。

每小题1分,共10分)1.一个表面的加工总余量等于该表面的所有加工余量之和。

( √ ) 2.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减环。

( × ) 3.插齿是一种成形法齿形加工。

( × ) 4.机床、夹具、刀具三者就可以构成完整的工艺系统。

( × ) 5.一批零件加工尺寸的均方根偏差越大,说明加工尺寸分散范围越大。

( √ ) 6、操作工人工资是工艺成本中的可变费用。

( √ ) 7、误差复映指的是机床的几何误差反映到被加工工件上的位置精度。

( × ) 8、设计箱体零件加工工艺时,一般需要采用基准统一原则。

( √ ) 9、机械加工时,只要工艺过程稳定就不会产生废品。

( × ) 10、表面的微观几何性质主要是指表面粗糙度。

( √ )二、 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共20分)1.提高劳动生产成本率是指 ( A ) A 、降低了生产成本 B 、提高了总产量 C 、减少了零件生产的单件时间 D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2.平面加工时,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为 Ta ,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为 Tb ,则本工序余量的变动量T 工= ( C ) A 、(Ta+Tb )/2 B 、(Ta-Tb )/2 C 、(Ta +Tb ) D 、(Ta-Tb )3.切削时刀具热变形的热源主要是 ( A )A 、切削热B 、运动部件的摩擦热C 、辐射热D 、对流热 4.批量是指A 每批投入制造的零件数B 每年投入制造的零件数 ( A )C 一个工人一年加工的零件数D 在一个产品中的零件数5.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 ( B )A 工步B 工序C 安装D 走刀6、普通车床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中的圆柱度误差影响( C )A 很大B 特大C 较小D 等于零7、符合正态分布的加工误差落在x ±3σ(x 表示误差的平均值,σ表示误差的均方根偏差)范围内的概率为 ( D )A 0.07%B 5%C 95%D 99.73% 8、精密测量应在( )下进行。

(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切削时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是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2.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其中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3.在磨削过程中,磨料的脱落和破碎露出新的锋利磨粒,使砂轮保持良好的磨削能力的特性称为砂轮的自锐性。

4.按照切削性能,高速钢可分为普通性能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两种,超硬刀具材料主要有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三种5.在CA6140车床上加工不同标准螺纹时,可以通过改变挂轮和离合器不同的离合状态来实现。

6.CA6140上车圆锥面的方法有小滑板转位法、_尾座偏移法和靠模法。

7.外圆车刀的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 p减少,进给力F f增大。

8.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三个。

9.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10.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

11.金刚石刀具不适合加工铁族金属材料,原因是金刚石的碳元素与铁原子有很强的化学亲和作用,使之转化成石墨,失去切削性能。

12.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位置精度。

13.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范成运动。

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14.为了防止机床运动发生干涉,在机床传动机构中,应设置互锁装置。

15.回转,转塔车床与车床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尾座和丝杠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1、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

其工作角度将会:(C )A、前角不变,后角减小;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后角均不变。

机自04级机械制造基础考试题A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机自04级机械制造基础考试题A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机自2004级1班《机械制造基础》试题A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判断题答案如下表,填T表示正确,F表示错误。

评分标准:每题1分,共30分;个别学生填√表示正确,填×表示错误亦算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13 14 15 答案T F T T F F F T F T F F T F T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222324252627 28 29 30 答案T F T F F T F T F T F F F T F二、(本题6分)用正交平面参考系,画图标注出弯头外圆车刀车端面时的6个基本角度。

答案如图:评分标准:正确画图标出一个角度得1分;正确画图表示出刀具角度但标注时符号错误的,每处得0 .5分。

三、(本题6分)请用线把如下三列叙述中最匹配的项目依次连结起来。

答案如下:硬质合金分类名称 硬质合金刀具牌号 硬质合金刀具最适宜的用途碳化钛基硬质合金 YT30 钢和铸铁的精加工钨钴类硬质合金 YW1 钢的精加工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YG3 铸铁的精加工通用碳化钨基硬质合金 YG8 钢的粗加工评分标准:每连对一项得1分,每连错一项扣1分。

虚线亦得1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不低于0分。

四、(本题20分)阅读图示的CA6140车床的传动系统图(见第4页),并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车削正常螺距公制螺纹的传动路线表达式;(10分)答案:刀架ⅩⅧ(丝杆)ⅩⅦⅩⅤⅩⅣⅩⅢⅫⅪⅨ主轴Ⅵ倍基------⨯------⨯--⎥⎥⎥⎦⎤⎢⎢⎢⎣⎡⨯---525363625362575100100633325253333335858M u u 评分标准:挂轮错扣1分,其余环节错每一个环节扣0.5分。

2、写出车削正常螺距公制螺纹的运动平衡式;将运动平衡式化简为用基本组和增倍组的传动比表达螺纹导程的最简式;(6分)答案 分步得分分分倍基倍基27u 4122536362536257510010063333358581⋯⋯⋯⋯⋯⋯⋯⋯⋯⋯⋯⋯⋯⋯⋯⋯⋯⋯⋯⋯⋯⋯⋯⋯⋯⋯=⋯⋯⋯⋯⨯⨯⨯⨯⨯⨯⨯⨯⨯⨯==u u u kP L 3、写出车削螺距为1mm 的单头螺纹时的基本组和增倍组的传动比。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2015)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2015)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卷(A、B)一、单选题:(每题0.5分,共40分)1、背吃刀量是指主刀刃与工件切削表面接触长度( D )。

A.在切削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B.在正交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C.在基面上的投影值;D.在主运动及进给运动方向所组成的平面的法线方向上测量的值。

2、在背吃刀量ap和进给量f一定的条件下,切削厚度与切削宽度的比值取决于( C )。

A.刀具前角;B.刀具后角;C.刀具主偏角;D.刀具负偏角;3、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C )。

A.切削平面;B.进给平面;C.基面;D.主剖面;4、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B )变形的重要原因。

A.第Ⅰ变形区;B.第Ⅱ变形区;C.第Ⅲ变形区;5、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B )。

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6、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 A )。

A.切削速度;B.切削深度;C.进给量;7、安装车刀时,若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其工作角度与其标注角度相比将会( C )。

A.前角不变,后角变小;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后角均不变;8、车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C )。

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介质;9、下列刀具材料中,强度和韧性最好的材料是( A )。

A.高速钢;B. P类(钨钛钴类)硬质合金;C.K类(钨钴类)硬质合金;D. 合金工具钢;10、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 A )。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 C .前角大于0; D.前角小于0;11、机床通用特性代号“M”表示机床的( B )通用特性。

A.磨床B.精密C.高精密12、车削较重或形状不规则的工件应用( B )机床附件。

A.三爪自定心卡盘B.四爪单动卡盘C.顶尖及鸡心夹头13、车削L/D>10的阶梯轴时,常用( A )机床附件。

A.中心架B.跟刀架C.鸡心夹头14、车削细长轴类零件时,为了减小径向力Fp 的作用,主偏角κr,采用( C )角度为宜。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B-09级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B-09级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第 2 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试卷(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专业:机械年级:09 考试方式:闭卷学分:3.5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1、D;2、B;3、C;4、B;5、B;6、A;7、 C;8、C;9、C;10、A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分,共18分)1、加工误差: 加工误差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2、加工硬化:工件在切削加工时,由于切削力的作用使工件表面强度和硬度都有所增高的现象;3、定位基准:使零件在机床或者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所依据的哪些点线面。

4、生产纲领: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决定生产计划。

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生产纲领;5、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设备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6、误差复映: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毛坯椭圆形状误差复映到加工后工件表面的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三、填空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1、与工艺系统本身结构有关的误差称为(静误差);与切削过程有关的误差称为(动误差);2、误差复映是由于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其(加工余量)发生变化或者(材料硬度)发生变化引起的;3、加工细长轴时,采用(跟刀架)可以提高工件刚度;4、机械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5、残余(压)应力可提高零件的抗疲劳强度,而残余(拉)应力使疲劳裂纹加剧,降低疲劳强度;6、夹具由四大部分组成(夹具体)、(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和(导向元件);7、轴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最常用的为(两顶尖定位),因为用它作为定位基准,符合(基准统一)原则,也符合基准重合原则;8、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9、按照用途不同,工艺基准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四大类;四、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试选择下图示两个零件的粗﹑精基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
Z Y
X
B
B
a)
b)
欠定位示例
过定位
? 过定位——工件某一个自由度(或某几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 个以上)约束点约束,称为过定位。
常用的定位元件有支承钉、支承板等。 一个支承钉只限制一个自由度。 支承本身可随工件定位基准面的变化而自动适应。 自位支承只限制一个自由度,即一点定位。 提高工件的装夹刚度和稳定性,但不起定位作用。 在工件定位、夹紧之后才进行。
主偏角 κ r
主偏角κr 减小,主切削刃参加切削的长度增加,刀具
磨损减慢,但作用于工件的径向力会增加。 切削细长轴时 常用900的主偏角。
常用刀具的主偏角 κr 有450、600、750、900。
4) 副偏角κr'
副切削平面 与进给运动方向 (假定工作平面 )之间的夹 角。
副偏角κ r'
5)刃倾角 λs 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在切削平面中测量。
第二节 车削加工 一、车床的用途、分类及其组成 二、CA6140型卧式车床传动系统 三、主要结构
第三节 铣削、刨削和拉床拉削加工 第四节 钻削与镗床削加工 第五节 磨削加工
一、磨床磨削特点及应用 二、外圆磨床 三、平面磨床 第六节 数控机床与加工中心 第七节 组合机床
重点掌握各 种加工方法 的加工特点 及其适用范
此种情况下,基准位移误差的方向是任意的。 减小定位副配合间隙,即可减小ΔY值,提高定位精度。
属固定单边接触
定位销尺寸为
d
0
??
d
;工件内孔尺寸为: D0? ?D
孔最小,销最大时,工件向下移位半个最小间隙: X min / 2
对所有工件均至少应有该移动量,故在加工前调刀时可予消除。

(完整word)《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完整word)《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题A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15%)1.刀具耐用度:指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为止所用的切削时间.2.内联系传动链:联系复合运动之内的各个分解部分,它决定着复合运动的轨迹,对传动链所联系的执行件的相对速度(及相对位移量)有严格的要求。

3.定位: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率,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确的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定位。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等,使之变为合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5.变值系统误差:如果加工误差按零件的加工次序作有规律的变化,则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评分标准:每个3分,主要要点抓住,3分,意思相近酌情给1-2分。

二、填充题(15%)1.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磨损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2.夹具的基本组成有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元件、夹具体和其它元件。

3.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4.机床精度中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包括机床主轴误差和机床导轨误差。

其中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包括纯径向跳动、纯轴向窜动和纯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5.下图为车削工件端面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主运动是 1 ,主偏角是 8 ,刀具前角是6 ,评分标准:每空一分。

三、选择题(10%)(答案必须写在题目括号中...........)1.车床上镗内孔时,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后角. ………………………………………………………………………………………………( B )(A)增大(B)减小(C)不变2.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况称为。

………………………………………………………………………………( A )(A)欠定位(B)不完全定位(C)完全定位3.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题A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15%)
1.刀具耐用度:指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为止所用的切削时间。

2.内联系传动链:联系复合运动之内的各个分解部分,它决定着复合运动的轨迹,对传动链所联系的执
行件的相对速度(及相对位移量)有严格的要求。

3.定位: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率,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
确的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定位。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等,使之变为合
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5.变值系统误差:如果加工误差按零件的加工次序作有规律的变化,则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评分标准:每个3分,主要要点抓住,3分,意思相近酌情给1-2分。

二、填充题(15%)
1.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磨损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2.夹具的基本组成有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元件、夹具体和其它元件。

3.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
量生产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4.机床精度中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包括机床主轴误差和机床导轨误差。

其中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包括
纯径向跳动、纯轴向窜动和纯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

5.下图为车削工件端面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主运动是 1 ,主偏角是8 ,刀具前角是
6 ,加工(过渡)表面是
三、选择题(10%)(答案必须写在题目括号中
...........)
1.车床上镗内孔时,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后角。

………………………………………………………………………………………………(B )(A)增大(B)减小(C)不变
2.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
况称为。

………………………………………………………………………………(A )(A)欠定位(B)不完全定位(C)完全定位
3.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
分力。

…………………………………………………………………………………………………
( A )
(A)主偏角(B)副偏角(C)后角
4.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
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C )(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C)粗车-精车—超精车
5.在车削加工细长轴时会出现形状误差。

……………………………………………………( B )(A)马鞍形(B)鼓形(C)锥形
评分标准:每题2分。

四、判断题(20% 正确打错误打)
1.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都是连续的。

…………………………………………………………(×)
2.零件的表面层金属发生冷硬现象后,其强度和硬度都有所增加。

………………………………(√)
3.C6140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140mm的普通车床。

………………………………………(×)
4.加工原理误差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消除。

……………………………………………………………(×)
5.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存在。

…………………………………………………………………(√)
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序组成。

………………………………………………………(√)
7.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
8.在切削运动中,主运动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

………………………………………………(√)
9.长定位心轴给孔定位,孔轴的接触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1时,可以消除工件的四个自由度。

…(√)
10.工件受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是在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评分标准:每题2分。

五、简答题(20%)
1.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那些基本性能?
答:1、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3、高的耐热性;
4、良好的工艺性;
5、良好的经济性。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2.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1、基准重合原则;
2、基准不变原则;
3、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5、应能使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夹具简单。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3.制定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划分或不严格划分加工阶段?
答:1、在粗加工阶段,可以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以便及时处理,避免过多浪费工时;
2、可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3、可以合理使用设备;
4、可以穿插安排热处理工序和检验工序;
对于重型工件,由于不变多次装夹和运输,可以不划分加工阶段;另外,如果工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不高,工件的刚性足够、毛坯的质量较好而切除的余量不多,可以不划分加工阶段。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4.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
答:1、刀具前角:增大前角,切削变形减小;
2、切削速度:在无积屑瘤存在的范围内,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切削变形减小;
3、进给量:进给量增加,切削变形减小;
4、工件材料:强度、硬度提高,切削变形减小;
积屑瘤的存在,使得刀具前角增大,所以切削变形减小。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六、计算题(20%)
1. 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

试求:当以B 面定位钻直径为φ10mm
孔时的工序尺寸A1及其偏差。

(要求画出尺寸链图)
解:由题意知,尺寸
25±0.1
是封闭环,画出尺寸链图。

A1
判断增环:05.00
50
-
,A1,减环:1.00
60
-
环 基本尺寸
ES EI 增环
50 0 -0.05 增环
A1 ES(A1) EI (A1) 减环 -60
0.1 0 封闭环
25 0.1 -0.1
竖式计算:A1=35, ES(A1)=0,EI (A1)=-0.05
画出尺寸链图,3分,判断出增环,减环,封闭环,3分,计算结果,4分。

2. 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180
3.008
.0φ+-mm 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
Φσ
--X X
1.20 1.25 1.30 1.5
F
0.3849 0.3944 0.4032 0.4332
0.12=
18.099。

图纸要求的尺寸范围:17.920~18.003,可以看出,加工后的尺寸最大和最小都在公差范围之外,所以都要部分废品。

计算小于要求的最小尺寸废品率:475.104
.0979
.17920.17-=-=

x
x ,查表,F =
0.4332,废品率:0.5-0.42945=0.07055; 计算大于要求的最大尺寸废品率:
275.104
.0979
.1703.18=-=

x
x ,查表,F =0.3988,废品率:
0.5-0.3988=0.1012;所以总的废品率=0.07055+0.1012=0.17175≈17.2%
评分标准:答出尺寸范围,4分;计算出废品率6。

分公式正确,结果错误酌情扣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