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_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24单元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第24单元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f1efe1b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f.png)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4课时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3.之间的联系 (1)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动力,遗传变异是基础,适者生存是 结果。 (2)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4课时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易错易混点剖析] 变异是生物本来就具备的,而且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不能认为是环境导致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全 程夺冠
中考突破•生物[RJ]
第一轮 第七单元 第24单元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4课时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轮 基础过关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24单元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考课 点时 梳作 理业 考课 点时 探作 究业 课时作业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4课时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知识点一 生命的起源 1.原始生命诞生过程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4课时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4.[2018·长沙]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是 ( D) A.体内无脊柱→体内有脊柱 B.种子裸露→种子外有果皮 C.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D.身体分节→身体不分节 【解析】 身体分节→身体不分节,不符合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24课时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8.[2019·湘潭]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错误的是( C )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来,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其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解析】 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 变异进行了选择,C 错误。
2024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课件
![2024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3d55a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7.png)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无性生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3.(2021山东临沂)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D.原始大气中含有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等气体
形成有机物小分子是完全可能的。
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叶子,使颈和前肢都变长 B.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不定向变异长期定向选择的结果 C.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 D.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进行实验,产生了原始的生命
下来并繁殖后代; ✓ 经过若干代的选择,最终的细菌群体大多是能抵抗青霉素的细
菌,表现为超强的抗药性。
抗生素对具有抗药性变异的细菌(定向)选择的结果
典例分析
1.(2023山东临沂)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 B.根据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可以推测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 C.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大气中含有水蒸气、氢气、氨、氧气、甲烷等气体 2.(2022山东临沂)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对其形成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考点及考情分析
1、原始生命起源的 条件和过程 2、生物进化的历程 3、生物进化的原因
内容
原始生命起源 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原因
年份
2021 2022 2023
1
1.5
生物中考章节知识点总结
![生物中考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0ead6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e.png)
生物中考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的起源和发展1. 生物的起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可以追溯到约35亿年前的原始生物,先后出现了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等不同生物形式。
生物的起源主要包括原核生物的起源和真核生物的起源两个方面。
2. 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包括自然选择、适应、突变等一系列过程,通过这些过程,生物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步改变和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繁衍的目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生物进化的重要理论基础,对进化的驱动力、遗传变异、群体遗传变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二章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1.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组成,通过这些部分的配合协作,完成了细胞的机能。
2. 细胞的功能细胞通过不同的器官和细胞器进行不同的功能表达,例如质体完成物质的合成,线粒体完成能量的产生,高尔基体完成分泌等。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遗传物质主要包括DNA和RNA两种核酸物质。
DNA是双螺旋结构,RNA是单链结构,两者在作用和功能上有很多不同。
2. 遗传物质的功能遗传物质通过编码、复制、传递和表达等过程完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重要媒介。
3.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学规律提出了遗传物质传递的基本规律,包括隐性和显性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则、基因的分离等。
这些规律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织1. 组织的分类生物体的组织主要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腺体组织等,不同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形态。
2. 器官的构造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在生物体中完成了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学过程。
第五章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1. 生长的方式生物体的生长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包括增长和发育。
增长是指生物体体积和体重的增加,而发育则包括生物体内部结构和形态的变化。
2. 发育的基本过程发育是生物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包括胚胎的发育、器官的形成和功能的逐步建立等。
中考生物教材考点梳理复习课时20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中考生物教材考点梳理复习课时20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855107a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5.png)
课时20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命题点1生命的起源1.关于生命起源的研究,科学家常用的方法是(B)A.比较 B.推测C.建立模型 D.抽样检测2.有关生命起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有机物B.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C.原始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D.现代科学家不能在实验室中模拟生命起源的全过程命题点2生物的进化3.中科院古化石专家张弥曼获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同时被评为“中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她所研究的下列生物化石,在地层出现最早的是(A)A.鱼类 B.两栖类C.爬行类 D.哺乳类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D)A.由低等到高等B.由简单到复杂C.由水生到陆生D.由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5.如图表示几种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C.丁的结构比丙复杂D.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6.依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推测,最先在原始海洋中出现的是(A)A.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B.原始的线形动物C.原始的苔藓植物 D.原始的蕨类植物7.有人将英国椒花蛾中的灰白色蛾和暗黑色蛾进行标记,同时在工业污染区、非污染区放养地区灰白色蛾/只暗黑色蛾/只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工业污染区64 16(25%)154 82(53%)非污染区393 54(13.7%)406 19(4.7%)A.天敌对椒花蛾起到选择作用B.工业污染区暗黑色蛾是有利变异C.非污染区灰白色蛾的体色是保护色D.椒花蛾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衰老死亡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C)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古猿)B.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之一是从低等到高等C.越古老的地层里,出现的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等D.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命题点3生物进化的原因9.古代长颈鹿的颈不太长,现代长颈鹿的颈都很长,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颈长的个体(C)A.繁殖能力较强B.攻击力弱C.生存机会大D.吃高处树叶使颈越伸越长10.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B)A.生物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生殖能力B.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C.在生存斗争中,适应的个体一定获胜D.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11.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不同。
初中生物 人教版生命与进化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 人教版生命与进化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226f2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4.png)
初中生物人教版生命与进化九年级上册
知识点总结
生命起源与进化
- 生命起源:
- 生命基础单位:细胞;
- 生命诞生时期:约在35亿年前;
- 生命起源理论:生物演化论和生命起源实验法。
- 生物进化:
- 进化定义:生物种类随着时间而产生变化;
- 进化理论:达尔文进化论及其发展;
- 进化途径: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进化证据:化石、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
生殖与发育
- 有性生殖:
- 特点:由两个个体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
- 作用:保持物种生命恒定,产生基因变异。
- 无性生殖:
- 茎生殖、根生殖、叶生殖、孢子生殖;
- 作用:数量繁殖,适应环境。
- 发育:
- 原代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 分化:细胞分化、组织分化、器官分化;
- 发育类型: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直接发育。
物种形成与对环境的适应
- 物种形成:
- 物种定义:生物学分类中的基本单位;
- 物种形成方式:分化进化、准连续进化、突变进化。
- 生存环境:
- 温度、湿度、光照、氧气浓度等对生命的影响;
- 生物有适应性、特异性、局限性;
- 生态位和生态位利用。
-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分类;
- 管理生态平衡的方法: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禁止走私珍稀动植物等。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带解析)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d4bcf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d.png)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选择题1.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人类起源于类人猿【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A项,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正确;B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正确;C项,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正确;D项,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错误。
2.与古老地层相比,近代地层陆生生物的化石种类所占比率较高。
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从水生到陆生进化B.生物从简单到复杂进化C.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进化D.生物从低等到高等进化【解析】选A。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题干中明确指出“与古老地层相比,近代地层陆生生物的化石种类所占比率较高”,这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
3.(2017·泰安模拟)下面是阳阳同学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后,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进行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D.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解析】选D。
达尔文的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如果鹿跑得不快、转弯不灵活就容易被狼吃掉,狼跑得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恐龙由于缺乏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因此恐龙的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这符合“用进废退”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符。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7fc9f6c252d380eb63946d71.png)
响了。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C)
A. 细菌的适应能力特别强
B. 青霉素的药效很不稳定
C. 能抵抗青霉素的细菌存活下来,且大量繁殖
D. 青霉素使细菌发生变异,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8. 郑氏始孔子鸟化石能证明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
( C)
A. 鱼类和两栖类
B. 两栖类和爬行类
C. 爬行类和鸟类
D. 鸟类和哺乳类
考点3 生物进化的原因 1.进化的原因 (1)内因:生物个体都有___遗__传_____和____变__异____的特性, 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 (2)外因:自然选择的结果,即在自然界中,只有那些具有 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存活下来,并将这些 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_适__者__生__存___, __不__适_者__被__淘__汰___。 3.进化过程:①过度繁殖;②生存斗争;③遗传变异;④适者 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形成新 物种。
命,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答案 D
举一反三
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 A. 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D.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无关
考点2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 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 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这是研究 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 代鸟类),越古老的地层化石越___简__单_____,越___低__等____。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形态结构从___简__单___到___复_杂____, 生理功能由从___低__等_____到___高__等_____,生活环境从 ___水__生_____到____陆_生_____。
生物的进化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通关
![生物的进化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通关](https://img.taocdn.com/s3/m/3015eb2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1.png)
1、在烧瓶中加水并对其加热,煮沸后持续加热,模拟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2、密闭实验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及反应瓶里面的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地球的原 始大气。 3、反应瓶中安装电极,通过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4、反应瓶下部的冷凝器可使水蒸气冷凝成液体,模拟有机小分子物质随降雨汇 入原始海洋的过程。 5、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因为不存在原始生 命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闪电等。另外, 现在的海洋成分也发生了变化。
特征,对你认识生命的本质会有帮助。
(1)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
细胞构成的。各种动植物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
本结构是相同的,都有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2)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太阳能是几乎所有
生命的能量最终源头,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 将 光能 储存在有机物中,细胞中的线粒体 将 化学能释供放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3)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生物必须 适应环境才能 生存下去,同时也 影响环境。
②生存斗争: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非常有限,任何生物想要生存下去,都得为获
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斗争),是 自然选择的 手段 和生物进化的 动力 。
③ 遗传和变异 :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是自然选择 的 内 因 和 基础 。 遗传 保 持 物 种 的 稳 定 性 变异 使 生 物 不 断 进 化 。
证据,另外还有分子生物学证据、解剖学证据等。
知识点三 生物进化的原因 1.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进化论奠基者—— 达尔文 的自然选择学说。 (1)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激烈的 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 (2)内容
初中生物人教版《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和中考原题
![初中生物人教版《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和中考原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dc476f4693daef5ff73d17.png)
一、必背知识点1.人类起源于______。
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______证据支持。
2.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构成。
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_______。
3.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___________。
4. 原始生命诞生于_______。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5.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6.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_______→________→原始生命。
7.化石:是生物的____、____或_____,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8. 生物进化的历程:(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_____→_______→哺乳类。
(2)采用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________,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和向日葵则较远。
9.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____,由低等到_____,由水生到_____。
10. 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_____与______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
中考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全
![中考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全](https://img.taocdn.com/s3/m/150a15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b.png)
中考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全一、生命的起源和进化1.生命的特征:细胞组成、新陈代谢、生物反应、生物遗传、生命繁殖。
2.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3.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和证据:化石记录、古生物学、胚胎发育比较、生物地理分布和类似结构。
二、遗传和进化1.DNA分子结构的基本单位:碱基对、脱氧核糖骨架、双螺旋结构。
2.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
3.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个体性状的形成、追溯性状遗传、基因图谱。
4.变异与进化:突变和重组对进化的影响、适应和自然选择。
5.物种形成:隔离类型、种群隔离、新物种的形成。
三、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2.细胞的呼吸和能量转化:糖的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
3.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作用部位和作用条件。
4.物质的循环和能量流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的转化与循环。
四、生物调节与协调1.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节。
2.植物的生长调节:生长素、赤霉素和植物节律。
3.哺乳动物的内分泌调节:主要内分泌腺、主要激素和作用。
4.人体运动的调节与控制:骨骼肌和平滑肌的结构和调节。
五、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物群落、生物圈、生物多样性。
2.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3.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光合作用和化学能量转化,碳、氮和水循环。
4.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生态连锁和食物网、入侵物种、生态保护。
六、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人类内外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生殖周期和生殖的调节:月经周期、性周期、控制生殖的激素。
3.受精的发生和胚胎的发育:受精器官、受精的过程、胚胎的发育和妊娠。
七、人类的健康与疾病1.人体的免疫系统: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反应。
2.预防和控制疾病:疫苗接种、个人卫生、公共卫生措施。
3.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慢性病。
以上就是中考生物的总复习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提供帮助。
人教版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解析版)
![人教版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58bab3b90d6c85ec3ac6c9.png)
专题20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一、教材重点回顾:(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化学进化学说(1)原始大气的特点:没有氧气(2)条件:紫外线、闪电(3)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的比较进化过程具体内容场所标志第①阶段无机物→有机物小分子阶段原始大气氨基酸、核苷酸等的出现第②阶段有机物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原始海洋结晶牛胰岛素、核酸第③阶段有机大分子阶段→独立体系原始海洋原始界膜的出现第④阶段独立体系→原始生命原始海洋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值的实现2.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1)米勒实验①实验装置中B内装入沸水,模拟的是原始海洋;装置中通入的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在上部的反应瓶中安装电极,通过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和紫外线,下部装上冷凝器,装入冷却水,模拟的是降雨;②持续实验,烧瓶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了暗褐色,经过分析,这些液体中包括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物小分子。
③米勒实验支持了化学进化学说中的第一个阶段,即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小分子阶段是能够实现的。
(2)我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酸。
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的合成支持了化学进化学说过程中的从有机物小分子阶段到有机大分子阶段。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1.生物进化的证据证据作用规律化石证据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低等;反之越复杂和高等。
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有很大差异,但在解剖结构上具有相同性和相似性,并且从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来源相同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分子生物学证据分子生物学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大,反之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小。
2.生物进化的历程(1)认识生物进化树中①-⑧代表各类生物的名称。
2024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14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3大考点+5大高频命题点)
![2024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14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3大考点+5大高频命题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3bf34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9.png)
清单14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考点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原始大气层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但没有氧气。
2、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3、米勒实验以及化学起源说:4、原始地球的条件: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
5、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用原始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简单有机物)。
6、科学推测需要一定的证据做基础,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考点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3、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形成的化石越低等、越简单,水生生物形成的化石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生物形成的化石越高等、越复杂,陆生生物形成的化石越多。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真核生物。
5、动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6、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考点三生物进化的原因1、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
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3、自然选择指自然界中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4、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地进化。
5、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长颈鹿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
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有利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
6、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之间的联系:真题赏析高频命题点1 生命的起源1.(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众多,但大多数学者认同苏联学者奥巴林等提出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中考生物复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中考生物复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cad2ee76a20029bd642d82.png)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原始大气1.来源:原始地球上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
2.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3.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没有氧气。
二、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目前大多赞同化学起源说,推测大体有下列三个阶段。
1.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如氨基酸等。
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合成了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
①场所:原始大气。
②物质:原始大气中的气体(无机物)。
③能量:紫外线和闪电等。
④生成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汇集到原始海洋中①条件:地球温度逐渐下降。
②有机小分子物质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因为地球温度逐渐下降,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河流和湖泊,最终汇集到原始海洋中。
3.形成原始生命①场所: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②条件:原始海洋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含有有机物。
③形成过程:原始海洋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目前还存在着其他不同的看法,并且每种说法都有尚待证明的问题,科学家们还在进行不断的探索。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这种研究的方法就是比较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常用到比较法。
比较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有时用其中的一种,有时两种同时使用。
举例:①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
因为蛋白质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基因是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性状,由此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性状表现差异最小,而与果蝇、向日葵差异更大。
中考生物教材基础知识复习:专题25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中考生物教材基础知识复习:专题25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8f05c10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3.png)
2.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 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① 化石 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 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②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形态结构越 简单 ,生物越 低等 ;越晚形成的地 层中,生物形态结构越 复杂 ,生物越 高等 。
图25-2
【思维警示】晚近形成的地层中不一定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有些低等生物也 能够适应环境生存下来。
③遗传变异: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并且变异具有不定向
______ 性。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来说,变异包括有利变有异利和不利变异。
④适者生存:生物在猛烈的生存斗争中,具有
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能
力强,能在斗争中取胜而生存下去,并逐代遗传积累,这就是适者生存,反之,不适
者被淘汰。
【点拨】 ①过度繁育是原因,生存斗争是手段,遗传和变异是基础,适者生存是结果。 ②生物在繁育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变异,只有那些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 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有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有利,也有可能对生物的生 存不利。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只选择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淘汰具有不利变异 的个体。 ④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变异并不是永远都有利于生物生存。
图25-1 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甄别判断
①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 × ) ②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 √ ) ③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甲烷、氧气、硫化氢等气体。 ( × )
考点二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用到 比较 的方法。 比较 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 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 对照 ,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例如,对不 同种类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 亲缘关系 。
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初中
![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b05002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b.png)
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初中一、生物的基本认识1. 生物的起源和演变生物起源于地球的原始生命,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物。
2. 生物的特性生物是具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具有生长、繁殖、代谢、适应环境等特征。
3.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通过形态、生活方式、遗传关系等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动物界、藻类界、细菌界等。
4.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细胞是组成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内含有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每个细胞器都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5. 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生长期、繁殖期、老年期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
二、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生长的激素调控植物生长的激素有生长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它们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
2. 植物的生殖植物的生殖可以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包括花粉传播、授粉、受精等过程,无性生殖包括根、茎、叶、芽等部位的无性生殖。
3. 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呼吸是植物将氧气和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4.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和矿物质,通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将光合合成的有机物转化成糖、蛋白质等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5. 植物的适应环境植物通过根、茎、叶、花等结构和功能的适应环境,适应不同的气候、土壤、水分等环境。
三、动物的生长与发育1. 动物的生殖过程有性生殖是动物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包括精子和卵子的形成、受精、胚胎发育等过程。
2. 动物的呼吸和循环动物用呼吸器官吸入氧气,通过血液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3. 动物的营养与代谢动物通过摄食、消化、吸收、代谢等过程,将食物转化成能量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4.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动物通过肌肉的收缩和骨骼或体壁的支持,实现各种移动和行为,以适应生存和繁衍。
中考生物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生物命的起源和进化
![中考生物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生物命的起源和进化](https://img.taocdn.com/s3/m/0c320c39e87101f69e3195b3.png)
中考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12)——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知识要点:1.生物与非生物组成物质:碳、氢、氮、氧等。
2.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原始大气(水蒸气、氨、甲烷) 简单有机物 原始生命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3.生物进化证据:①生物化石;②脊椎动物发育过程许多相似地方4.生物进化历程植物:原始生命体→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原始生命体→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节肢软体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5.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叫做自然选择。
6.人工选择:根据人类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7 类猿人包括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
人与类人猿本质区别:人能劳动、能在劳动中制造和使用工具;人有语言,有思维。
配套练习:1.下列哪一成分是原始大气中没有的( ) A .氢 B .氨 C .水蒸气 D .氧2.1952年,美国学者米勒等人,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的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 里,连续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 A .核酸 B .蛋白质 C .氨基酸 D .葡萄糖 3.地球的年龄大约是( ) A .12亿年 B .20亿年 C .46亿年 D .37亿年 4.根据现有的资料,科学家推测生命出现的时间为( ) A .地球形成以后的l 亿年左右 B .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C .地球形成以后的26亿年左右D .地球形成以后的36亿年左右 高温、紫外线 雷电 原始海洋鸟类 哺乳类5.唯一现存的人种是( ) A.直立人 B.南方古猿 C.能人 D.智人6.科学家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澳洲7.在下列人体基本特征中,哪项不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 ) A.下肢较长,下肢骨粗壮 B.产生了复杂的面部表情C.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 D.手能握物8.最早人类祖先的哪些行为既是求生的手段,也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 A.制造工具 B.使用工具 C.进行劳动 D.社会化生活9.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或遗物B.化石就是有一定顺序的地壳岩石C.化石就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10.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生物的( )A.生长和发育 B.遗传和变异 C.多样性和适应性D.新陈代谢11.达尔文的一部巨着,成功地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a89d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4.png)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知识点:生命的起源:原始地球的条件包括高温、紫外线、闪电和原始大气中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条件。
美国学者米勒的实验表明,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化而来。
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植物的进化历程包括原始单细胞植物、原始苔藓类、原始藻类、原始裸子植物、原始蕨类和原始被子植物等。
动物的进化历程包括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哺乳类和人类等。
生物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实现的。
化石: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化石的研究对于了解生物的起源和演化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形态、遗传和生态特征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系统将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层级。
不同生物在分类上存在一定的等级差异,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中考生物重点考点知识手册速查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人教版)
![中考生物重点考点知识手册速查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b33d5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c.png)
1.人工选择: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通过保留适育的变异性状,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2.人工选择的速度比自然选择的速度快。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考点聚焦一】生命起源的条件
1.原始地球环境: 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 2.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原始大气 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3. 原始海洋: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
1.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 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1)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
(2)越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
2.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比较法
纵向比较(不同年代的化石) 横向比较(现存生物种类)
【考点聚焦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生物进化树如图所示:
①植物的进化进程: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②动物的进化进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 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 ③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
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考点聚焦一】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一、原始大气
1.来源:原始地球上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
2.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3.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没有氧气。
二、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目前大多赞同化学起源说,推测大体有下列三个阶段。
1.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如氨基酸等。
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合成了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
①场所:原始大气。
②物质:原始大气中的气体(无机物)。
③能量:紫外线和闪电等。
④生成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汇集到原始海洋中
①条件:地球温度逐渐下降。
②有机小分子物质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因为地球温度逐渐下降,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
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河流和湖泊,最终汇集到原始海洋中。
3.形成原始生命
①场所: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②条件:原始海洋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含有有机物。
③形成过程:原始海洋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
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目前还存在着其他不同的看法,并且每种说法都有尚待证明的问题,科学家们还在进行不断的探索。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这种研究的方法就是比较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常用到比较法。
比较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有时用其中的一种,有时两种同时使用。
举例:
①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
因为蛋白质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基因是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性状,由此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性状表现差异最小,而与果蝇、向日葵差异更大。
根据上述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人与
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果蝇、向日葵的亲缘关系最远。
②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过度类型。
通过比较发现,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点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与鸟类有相同之处,由此推论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过渡类型。
2.化石是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
复杂变化形成的。
化石研究发现的事实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距现今较近的地层,
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
这就说明,生物在地球上不是一次出现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出现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只能用化石的观点才能解释。
因此,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重要证据。
3.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由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如恐龙。
各种生物
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四、生物进化的原因
1.生物自身的原因
生物的后代发生不同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有两种结果,若生物的变异性状与生活环境适应,此种变异的个体能生存下来;若生物的变异性状不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则这种变异的个体不能生存下去,将会被淘汰。
2.自然选择
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
就是自然选择。
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其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四点:
①过度繁殖。
地球上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
②生存斗争。
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因此,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生存斗争。
③遗传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
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淘汰。
④适者生存。
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生物(或个体)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
生物被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
长颈鹿的形成: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如下:
对进化示意图的解释:
(1)图表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变异,有的颈长一些,有的颈短一些,颈长和颈短
都可以遗传,在食物丰富的环境中,它们都能得到食物而生存下来,即都有生存的机会。
(2)图表示由于环境的变化,草没有了,它们不得不吃树上得叶,此时颈长的可吃到
高处的树叶,颈短的吃不到足够的树叶。
由此可知,在这种环境中,颈长是有利变异,颈短
是不利变异。
(3)图表示缺草的环境对颈长和颈短的变异进行了选择,颈长的变异类型因能吃到高
处的树叶,因此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变异个体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最终被
淘汰。
通过与环境斗争(生存斗争),适者(颈长)生存、不适者(颈短)被淘汰,这就是
自然选择。
通过遗传,颈长的有利变异得到逐渐的积累和加强,最终进化成现今生活在地球
上的长颈鹿。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能力模块突破
五、生物进化的过程
高温、紫外线、闪电等相互作用生物的起源:原始大气简单有机物原始生命原始海洋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哺乳类
人类进化的历程:森林古猿森林生活类人猿
地下
生活人类
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生物进化的原因:
过度繁殖加剧
提供(动力)
(内因)选择材料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进化结果)
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控制进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