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遥感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全

合集下载

微波遥感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全

微波遥感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全

1.微波遥感分类• 主动微波遥感,被动微波遥感• 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微波高度计,成像雷达• 真实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机载和星载• 干涉SAR,极化SAR2.微波遥感的意义全天候,全天时,植被穿透性,地表穿透性,独特的遥感机理,干涉测量能力,多极化,多波段,高分辨率,与其它遥感手段互补电磁波谱微波波谱微波波段:0.1-100cm短K->X->C->S->L->P 长为什么星载雷达系统不采用K/P波段?答:K波段波长短,虽然有较好精确性,但是此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使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

P波段波长较长,由于微波穿过大气层时会产生法拉第旋转,低频长波旋转程度大,极大限制了空基P波段微波遥感系统的可行性。

且由于波长较长其分辨率低。

目标的散射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电磁波辐射在非均匀媒质或各向异性媒质中传播时多方位、多角度地改变原来传播方向的现象,即目标对入射电磁波能量的重定向。

瑞利散射:(a < 0.1λ)散射光波长等于入射光波长,散射粒子远小于入射光波长。

米氏散射:(0.1λ < a<10λ)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光学(非选择性)散射(10λ < a)散射粒子的粒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散射系数与波长无关。

目标的散射特性首先取决于目标尺寸和雷达波长间的关系(粗糙度),入射角、介电特性(介电常数增加,反射增加)和极化特性。

如何提高真实孔径雷达分辨率?距离分辨率(地距分辨率)Rg = (tc/2) secβ斜距分辨率Rr=tc/2 (沿波束方向)脉冲宽度越小,俯角越小,距离分辨率越高,俯角太小地形影响严重,当俯角一定时,减小脉冲宽度可提高距离分辨率,所以合成孔径雷达在距离向采用脉冲压缩技术chirp(距离压缩)方位向分辨率Ra = (λ/d) R(又R=H/sinβ=H/cosθ )提高方位分辨率=>加大天线孔径,波长较短电磁波,缩短观测距离合成孔径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与哪些参数相关?距离向分辨率Rg=(tc/2)/cosβ方位向分辨率Ls=βsR=D/2什么是多视?多视:用平均法减低相干观测系统上特有的乘性随机噪声光斑;把合成孔径长度分为N个区间,每区间内方位压缩后相加平均,N为视数降低了空间分辨率,换取辐射分辨率的提高SAR图像有哪些特点?1.穿透性:大气对电磁波的衰减与电磁波有关,波长越长,衰减越小2.斑点噪声:雷达图像上每个像素的信号是电磁波与各微散射体相互之间加强或减弱作用的集成,在影像中以斑点的形式表现出来。

微波遥感 期末复习

微波遥感 期末复习

微波遥感哟不要第一章:微波遥感:利用某种传感器接收地面各种地物发射或反射的微波信号,藉以识别、分析地物,提取所需信息。

红外遥感是利用0.76~1000微米的红外涉嫌与各类地物关系来进行资源与环境调查和检测。

为什么微波遥感这么具有吸引力,它究竟具有什么优越性?一、微波能穿透云雾、雨雪,具有全天候工作能力。

二、微波对地物有一定穿透能力。

三、微波能提供不同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所能提供的某些信息。

四、微波遥感的主动方式,雷达遥感不仅可以记录电磁波振幅信号,而且可以记录电磁波相位信息。

微波遥感分为主动和被动方式。

波长越长,穿透能力越强。

同一种土壤温度越小,穿透越深。

干涉测量:由数次同侧观测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针对地面上每一点的相位差,进而计算出这一点的高程,其精度可以达到几米。

微波主动式传感器获得的图像常成为雷达图像,这是因为成像微波遥感常采用真实孔径雷达和合成孔径雷达,都是由雷达发展而来。

微波遥感也可以采用被动工作方式,这主要是微波辐射计的工作。

微波辐射计目前也成为重要的微波遥感工具。

所谓电磁波,就是以波动形式在空间传播并传递电磁能量的交变电磁场。

电磁波具有波长、传播方向、振幅和偏振面四个基本物理量。

这四个物理量一旦确定,一个平面电磁波就被完全决定了。

一般来说,振幅是指电场振动的幅度,它表示电磁波传递的能量大小,极化面是指电厂振动方向所在的平面。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与微波微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因此了解电磁波的一些基本特征也是对微波基本特征的了解。

1.叠加原理2.相干性和非相干性3.衍射4.极化(p7)在一定条件下,任何物体都能向外发射电磁辐射,而这种因热物体都会发射出由这一温度所决定的热辐射,一般只要温度在0 K以上,一切物体都会发射出由这一温度所决定的热辐射。

所有的物体都能吸收电磁辐射,吸收能力越强,其辐射能力也就越强。

大气对微波的衰减作用主要有大气中的水分子和氧分子对微波的吸收,大气微粒对微波的散射。

氧分子的吸收作用较强。

微波遥感复习

微波遥感复习

第一章微波遥感基础1、微波遥感的概念及分类微波遥感是利用某种传感器接收地面各种地物反射或散射的微波信号,藉以识别、分析地物,提取所需的信息。

主要分为主动微波遥感和被动微波遥感,被动微波遥感包括微波成像仪和微波探测仪;主动微波遥感包括雷达高度计、雷达散射计和成像雷达。

2、微波遥感的优越性(1)微波能穿透云雾、雨雪,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优于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探测能力(2)微波对地物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对地物的穿透深度因波长和物质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波长越长,穿透能力越强。

(3)微波能提供不同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所能提供的某些信息,比如微波高度计和合成孔径雷达具有测量距离的能力,可以用于测定大地水准面,还可以利用微波探测海面风场。

(4)雷达可以进行干涉测量3、微波遥感的不足(1)微波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要比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器低(2)其特殊的成像方式使得数据处理和藉以相对困难些(3)与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器数据不能在空间位置上一致4、合成孔径雷达(SAR)特性及优势(1)全天候,不受云雾雪的影响,雨的影响有限(2)全天时,主动遥感系统(3)对地表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与土壤含水量有关,依赖于波长(4)对植被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依赖于波长和入射角(5)高分辨率,分辨率与距离无关(6)独特的辐射和集合特性(7)干涉测量能力(8)多极化观测能力5、极化,指得是电磁波的电场振动方向的变化趋势。

极化方式有线极化、椭圆极化、圆极化。

第二章微波遥感系统1、常见的微波遥感传感器在海洋、陆地、大气微波遥感应用中,常用的有效的传感器有五种:散射计、高度计、无线电地下探测器(以上为非成像系统);微波辐射计、侧视雷达(以上为成像系统)。

2、散射计微波散射计是一种有源微波遥感器,专门用来测量各种地物的散射特性。

它是通过测量地物对微波的散射强度,达到测定地物的后向散射系数的相对值。

散射计按照观测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侧视观测散射计;前视(后视)观测散射计;斜视观测散射计;笔式光束环形扫描散射计。

遥感复习资料

遥感复习资料

遥感复习资料遥感复习总结第一章1、遥感:应用探测器一起,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系统: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遥感的类型: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按传感器探测波段(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0.38-0.76、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按工作方式(主动和被动)4、遥感的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时效性、经济性、局限性。

第二章5、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6、辐射能量:电磁辐射的能量;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辐照度: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辐射出射度: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7、绝对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这个物体叫做绝对黑体8、维恩位移定律:黑体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波长短的方向移动9、大气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10、大气散射: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11、大气散射三种情况: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12、为什么无云的天空呈现蓝色?答:蓝光波长短,散射强度较大,因此蓝光向四面八方散射,使整个天空蔚蓝,使太阳辐射传播方向的蓝光被大大削弱。

13、为什么说微波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答:大气云层中,小雨滴的直径相对其他微粒最大,对可见光只有无选择性散射发生,云层越厚,散射越强,而对于微波来说,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的多,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投射,而被称为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14、大气窗口: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15、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0.3-2.5微米波段(主要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地表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地球自身的辐射可以忽略;★2.5-6.0微米波段(主要在中红外波段),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的热辐射均为被动遥感的辐射源;★ 6.0微米以上的热红外波段。

遥感导论复习资料(全)

遥感导论复习资料(全)

填空1.微波是指波长在1mm-1m之间的电磁波。

2.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3.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发射成功。

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型,具体是光机扫描仪、CCD阵列。

5.SPOT1、2、3卫星上有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用作两种观测垂直观测、倾斜观测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6.美国高分民用卫星有IKONOS、QUICK BIRD。

7.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内插法。

8.四种分辨率来衡量传感器的性能: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9.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有: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10.常用的彩色变换方法有:单波段彩色变换、多波段彩色变换、HLS变换。

11.遥感系统包括五种: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运用。

12.遥感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波段、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13.常用的锐化方法有:罗伯特梯度、索伯尔梯度、拉普拉斯算法、定向检测。

14.目标地物识别特征包括:色调、颜色、阴影、形状、大小、纹理、图形、位置、拓扑结构。

15.地物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方位、包含、相邻、相交、相贯。

16.地质遥感包括:岩性识别、地质构造的识别、构造运动的分析。

17.试举三个陆地卫星:Landsat、SPOT、CBERS。

18.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有: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地球曲率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大气折射。

19.平滑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去除噪声。

20.热红外影像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

21.遥感扫描影像的特征有: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大、动态观测。

22.微波影像的阴影是:与目标地物之间存在障碍物阻挡了雷达波的传播。

微波遥感复习题

微波遥感复习题

第一章1. 微波遥感的微波波段:频率范围:300MHz – 40GHz ;波长范围:1m – 0.75cm.。

太阳辐射微波小于地球辐射 微波。

地球辐射微波:100MHz – 10GHz :3 nWm-2,100MHz – 1GHZ :29 pWm-2。

有鉴于 此,微波遥感多为主动遥感。

2.微波遥感的特点:由于微波的波长较长,能穿透云、雾而不受天气影响,所以能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遥感探测。

微波对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能直接透过植被、冰雪、土壤等表层覆盖物。

因此广覆盖。

全天候、全气候、广覆盖。

3.微博遥感中较多应用相同相位、微小频率差的干涉。

第二章1.成像几何的一些概念斜距方向:微波束传播方向。

地距方向:地面上与飞行器飞行方向垂直的方向。

方位方向:飞行器飞行方向。

天线覆盖区:天线波束射到地面的覆盖区。

幅宽 :在地距方向上,微波束’照亮’地球表面的宽度。

天线覆盖区在地距方向的 宽度。

近地距线 :幅宽最接近地面轨迹的边。

远地距线:幅宽最远离地面轨迹的边。

视角:天线到地面的垂线与斜距方向的夹角。

(技术参数)入射角:入射线与地面点的法线 的夹角。

入射角越小地面起伏越大,反射越强图像上越亮 星下点:飞行器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点。

卫星高度:飞行器离开地面的高度 H 。

天线尺度:方位长度 la 和垂直长度 lv 。

方位长度平行与飞行方向,垂直长度垂直与飞行方向。

2. 距分辨率:雷达系统在距方向上分辨两个相邻目标点的能力,即返回脉冲在时间上没有重叠 3.斜距分辨率: r r =2τc 地距分辨率: g r =θτsin 2c关于距分辨率:当 = 0,地距分辨率 rg 无穷大 采用侧视 雷达的原因;地距和斜距分辨率均与搭载平台的飞行高度 H 无关;地距分辨率与入射角 有关。

近地距 处的分辨率低于远地距处的分辨率。

4. 脉冲压缩技术(关键技术,提高地距分辨率) 知道过程发射调频宽脉冲,其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称为线性调频脉冲;返回的线性调频脉冲与发射线性调频脉冲的副本经相关器压缩成窄脉冲。

遥感复习整理

遥感复习整理

第一章1偏振在微波技术中称为“极化”,一般有四种极化方式(HH、VV、HV、VH )。

21860年基尔霍夫(德国):好的吸收体也是好的辐射体●绝对黑体—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一个不透明的物体,对入射到它上面的电磁波只有光谱吸收率α(λ,T)和光谱反射率ρ(λ,T),二者之和恒等于1。

●绝对黑体:α(λ,T)=1,ρ(λ,T)=0●绝对白体:α(λ,T)=0,ρ(λ,T)=13 散射的方式随电磁波波长与大气分子直径、气溶胶微粒大小之间的相对关系而变,主要有米氏(Mie)散射、均匀散射、瑞利(Rayleigh)散射等。

4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的直径a与入射波长λ同数量级时,发生米氏散射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的直径a>>入射波长λ时,发生均匀散射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的直径a小于入射波长λ的十分之一时,发生瑞利散射5 不同电磁波段通过大气后衰减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而遥感所能够使用的电磁波有限。

有些大气中电磁波透过率很小,甚至完全无法透过电磁波。

这些区域就难于或不能被遥感所使用,称“大气屏障”。

6有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辐射传输方程7辐射传输方程?8地物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漫反射,方向反射9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变化的因素太阳高度(日期、时间)大气条件地形(阴影)地形(坡度)气候、植物的病变环境状况第三章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1传感器分类摄影类型的传感器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非图像类型的传感器2全景畸变由于地面分辨率随扫描角发生变化,使红外扫描影像产生畸变,这种畸变通常称之为全景畸变,形成原因是像距保持不变,总在焦面上,而物距随扫描角发生变化所致。

3扫描线的衔接当扫描镜的某一个反射镜面扫完一次后,第二个反射镜面接着重复扫描,飞机的飞行使得两次扫描衔接。

如何让每相邻两条带很好地衔接,可由以下的关系式来确定。

假定旋转棱镜扫描一次的时间为t,一个探测器地面分辨率为a,若要使两条扫描带的重叠度为零,但又不能有空隙,则必须W=a/t W为飞机的地速Wt>a :将出现扫描漏洞Wt<a :将出现扫描重叠Wt=a=ßH W/H=ß/t瞬时视场和扫描周期都为常数,所以只要速度w与航高H之比为一常数,就能使扫描线正确衔接,不出现条纹图像4成像板成像板上排列有24+2个玻璃纤维单元,按波段排列成4列,每列有6个纤维单元,每个纤维单元为扫描仪的瞬时视场的构像范围,由于瞬时视场为86μrad,而卫星高度为915km,因此它观察到地面上的面积为79m×79m。

遥感导论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遥感导论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遥感导论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第⼀章1、遥感的概念: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标地物的属性的综合性技术。

2、遥感系统包括:被测⽬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3、遥感的分类⽅法(1)按遥感平台分:地⾯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平台上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在航空器上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在环地球的航空器上航宇遥感:传感器设置在星际飞船上(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05-0.38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0.76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1000(近红外&远红外)微波遥感:探测波段在1mm-1m之间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分成若⼲窄波段来探测⽬标。

(3)按⼯作⽅式分:主动遥感:不依靠太阳,由探测器主动发射⼀定电磁波能量并接受⽬标的后向散射信号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标物的⾃⾝发射和对⾃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

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标电磁辐射信号可转换成(数字或模拟)图像⾮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标电磁辐射信号不能形成图像(4)按遥感应⽤的⽬的分: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地质遥感4、遥感的特点(若为简答)(1)遥感范围⼤,可实施⼤⾯积的同步观测遥感观测为地⾯探测提供了最佳获取信息的⽅式,并且不受地物阻隔的影响。

遥感平台的范围越⼤,视⾓越⼤,可以同步观测的地⾯信息就越多。

(2)时效性,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对于天⽓预报、⽕灾和⽔灾等灾情监测,以及军事⾏动等具有重要作⽤。

(3)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性,具有⼿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能够反映许多⾃然⼈⽂信息,能较⼤程度排除⼈为⼲扰。

(4)经济性。

经济效益⾼,⽤途⼗分⼴泛(5)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的电磁波还很有限,仅是其中的⼏个波段范围,已被利⽤的遥感波谱段,对许多地物某些特征不能准确反映。

(完整word版)遥感原理复习资料2

(完整word版)遥感原理复习资料2

复习资料 第一章1.遥感的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各种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特性进行远距离的探测和识别的一门科学技术。

2.遥感的特点:宏观性、综合性、多波段性、多时相性、快速及时、客观性、经济效益好3.遥感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4.遥感技术系统:{5.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或频率按其长短或大小,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6.黑体辐射定律黑体的辐射出射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按波长分布的规律 意义:(1)辐射出射度随波长连续变化,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2)温度越高,辐射出射度越大,不同温度的曲线不相交 (3)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所对应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7.斯帝芬-玻尔兹曼定律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它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温度的微小变化,会引起辐射通量密度很大的变化 意义:红外装置测定温度的理论基础 8.维恩位移定律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对应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意义:针对要探测目标,选择最佳遥感波段和传感器 9.太阳常数: I ⊙=135.3 mW/m2不受大气影响,在距离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光辐射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10.大气的吸收:(1)臭氧:20-30 km 的平流层,含量极少,但吸收很强吸收带:紫外区 0.3μm 以下 强吸收远红外 9.6μm 强吸收0.6μm ,4.75μm 和14μm 弱吸收 (2)二氧化碳:低层大气,含量少;主要在红外区吸收带:2.60~2.80μm ,吸收峰 2.70μm4.10~4.45μm ,吸收峰 4.3μm 9.10~10.9μm ,吸收峰 10.0μm 12.9~17.1μm ,吸收峰 14.4μm(3)水: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介质;对红外遥感有极大的影响吸收带:0.70~1.95μm ,吸收峰 1.38μm 和1.87μm 2.5~ 3.0μm ,吸收峰 2.7μm 4.9~8.7μm ,吸收峰 6.3μm 15μm~1mm 超远红外区主动遥感:自主发射人工信号,碰到对象后有一部分返回 被动遥感:不发射任何人工信号 空间信息采集系统 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 地面实况调查系统 信息分析应用系统11.大气的散射:(1)瑞利散射 (Rayleigh scatter) :α<< λ❖散射率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瑞利散射的强度随着波长变短而迅速增大❖大气中的气态分子(如O2、N2等)对可见光的散射❖多波段中不使用蓝紫光的原因❖瑞利散射对可见光的影响较大,对红外辐射影响很小,对微波的影响可以不计❖微波具有穿透能力的原因(阴天,雨,云)(2)米氏散射 (Mie Scatter) :α≈λ❖大气中的悬浮微粒,霾,水滴,尘埃,烟,花粉,海上盐粒,火山灰等气溶胶引起❖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从近紫外到红外波段都有影响❖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3)无选择性散射:α>>λ❖云、雾、水滴、尘埃的散射(5~100μm)❖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云雾通常呈现白色❖阴天不宜遥感(原因:散射,反射)12.大气散射的影响:改变了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干扰传感器的接收降低了遥感数据的质量13.大气窗口: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常用的大气窗口14 . 亮度温度:辐射出与观测物体相等的辐射能量的黑体温度,衡量地物辐射特征的重要指标亮度温度与实地温度的关系:总小于实地温度15.地物的反射光谱:是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根据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而绘成的曲线称为地物反射光谱曲线,地物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是用遥感识别地物性质的基本原理。

微波遥感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doc

微波遥感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doc

地形起伏较小区域的儿何校正卺掩畸变、地形起伏移位畸变可以忽略;主要的儿何畸变类型乜括:近地距压缩畸变,III飞行器飞行高度、航线、飞行姿态变化引起的畸变,地球曲率变化引起的畸变;校正方法:利用有关入射角、入射角在地距方h'd上的变化等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地面控制点,构造映射多项式进行图像校正;校正难点:由于斑点(speckle)效应,使得定位自然的地面控制点比较闲难。

解决方案:利用人工地面控制点。

成像前在地面上布置反射器件。

飞行器经过这些地面点时记录器件的反射。

川GPS / GNSS可以精确定位地面控制点位置。

常用反則器件存:被动、主动校正器(passive and active calibrators)o在剧烈起伏地区地距位移引起的罔像几何畸变尤为强烈。

基于数字地形罔(DTM = Digital Terrain Map)的几何校iEDTM 找到与像素点匹配的地面点及与之相应的高程像素高程分布计算与像素点相应的展部入射角(local incident angle) r = h cos 秉新定位像素位置辐射畸变指遥感传感器在接收來自地物的电磁波辐射能时,电磁波在大气层中传输和传感器测量中受到遥感传感器本身特性、地物光照条件(地形影响和太阳高度角影响)以及人气作川等影响, 而导致的遥感传感器测撒位与地物实际的光谱辐射率的不一致。

雷达图像的辐射畸变主要来自斑点‘噪声’。

在大多数情况下,像素覆盖很多散射特性各异的散射单元,像素强度为这些散射单元返回信号的组合。

每个散射元返回信号的相位各异,总体来看,组合后的像素强度具有随机性。

W 此,雷达图像呈现斑点,称为斑点效应(现象、噪声)多视技术(multi-look):将接收线性调频调制信号的频谱分割荇干段,每一部分称为一个视(look)。

对每个视单独进行相关性操作,得到与其相应的压缩脉冲并生成了图像。

将所奋的子图像T均得到最终的SAR图像,称为多视SAR图像。

微波遥感复习题

微波遥感复习题

1在电磁波谱中,微波的波长范围在( D )A. 0.1~0.38 umB. 0.38-0.76umC. 0.76-1000umD. 1-1000mm2下列哪种不属于主动式微波遥感( B )A. 雷达高度计B. 微波辐射计C. 真实孔径雷达D. 微波散射计3微波辐射计的温度分辨率可达( D )A. 1KB. 0.1KC. 0.01KD. 0.02K4最早的合成孔径雷达是佃65年由(C)改进而来的A. 微波辐射计B. 雷达高度计C. 微波散射计D. 固定孔径雷达5电磁波天线是利用电磁波的哪种特性制成的(A)A. 相干性B. 衍射C. 叠加D. 绕射6雷达遥感中,光滑表面产生的散射为零的是(C)A. 折射B. 透射C. 后向散射D. 前向散射7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认为:黑体总辐射与绝对温度的(D)次方成正比,这一原理是热红外遥感的基础A. 一B. 二C. 三D. 四8瑞利-金斯定律认为:黑体的微波辐射亮度与绝对温度的(A)次方成正比,这一原理是微波遥感地表亮度温度测量的基础A. 一B. 二C. 三D. 四9关于微波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物体温度越高,微波辐射越强B. 微波辐射不需要经过处理直接就能够使用接收器接收C. 不同地物间的微波辐射差异较红外辐射差异更大,因此微波可以识别在可见光与红外波段难以识别的地物D. 微波辐射的强度比红外辐射强10大气对微波的衰减作用主要有大气中水分子、氧气分子对微波的()和大气微粒对微波的(B)作用A. 散射吸收B. 吸收散射C. 吸收折射D. 折射透射11微波遥感中,(A)吸收或发射的谱线是一些连续的谱线A. 多分子B. 单分子C. 多分子和单分子D. 两者都不是12 当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大气微粒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会发生(C)A. 米氏散射B. 无选择性散射C. 瑞利散射D. 其他13侧视雷达是距离成像,目标实际地面距离(B)记录在显示器、胶片上的距离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小于等于14合成孔径雷达与真实孔径雷达的不同之处在于(D)A. 真实孔径雷达在不同位置接收同一个地物的回波信号,合成孔径雷达则在一个位置上接收目标的回波B. 合成孔径雷达在不同位置接收不同地物的回波信号,真实孔径雷达则在一个位置上接收目标的回波C. 合成孔径雷达在不同位置接收同一个地物的回波信号,真实孔径雷达则在不同位置上接收不同目标的回波D. 合成孔径雷达在不同位置接收同一个地物的回波信号,真实孔径雷达则在一个位置上接收目标的回波15(A)是第一个装载侧视雷达的民用雷达卫星A. SEASAT 海洋卫星B. ENVISAT-1 ASARC. JERS-1/ALOS PALSARD. RADARSAT-1/2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A. 雷达成像在方位向和距离向分辨率是不统一的B. 当载波波长、天线孔径和轨道高度一定时,方位分辨率是一个常数C. 脉冲宽度、波速一定时,距离分辨率与雷达俯角或当地入射角有关D. 距离分辨率是平行于飞行方向,方位分辨率是垂直于飞行方向17侧视雷达成像会产生阴影的情况是( C)A. 地形后坡坡度小于雷达俯角B. 地形后坡坡度等于雷达俯角C. 地形后坡坡度大于雷达俯角D. 不会产生阴影18有关雷达透视收缩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起伏地形的雷达影像山坡长度的按比例计算后总比实际长度要长B. 透视收缩是面向雷达波束的斜面投影到斜距平面时距离压缩增强现象,归根结底还是距离压缩C. 图像上前坡总是比后坡距离压缩明显,透视收缩表明较大的回波面积集中体现在较小的图像区域,在强度图像上,前坡比后坡明亮D. 当地入射角为零时,山顶、山腰、山底的回波集中到一点,出现最大透视收缩19侧视雷达为距离成像,早返回的信号、后返回的信号分别记录在( C)A. 远距端、近距端B. 近距端、近距端C. 近距端、远距端D. 远距端、远距端20侧视雷达在起伏地形成像,当坡度与雷达俯角之和(D)时,山顶部分的回波比来自山脚部分的回波更()被雷达接收记录,从而使山顶影像“叠置”在山脚影像之前A. 大于90° 晚B. 小于90° 晚C. 小于90° 早D. 大于90° 早21 雷达图像上,由于地物目标表面粗糙度不同,显示灰色调的是( B)A. 完全光滑的表面B. 中等粗糙表面C. 非常粗糙表面D. 极粗糙表面22有关雷达回波的校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内部校准是为了解决回波测量过程中的随机误差B. 绝对校准是通过获得已知散射截面的地物目标信号来进行的C. 内部校准是通过标定的发射功率来测试发射接收系统的传输函数D. 绝对校准误差取决于背景回波的大小23雷达共线条件方程式有(B)个内方位元素参数,()个外方位元素参数A. 6 3B. 3 6C. 2 6D. 6 224 土壤的回波主要与土壤的含水量、粗糙度和土壤结构类型有关。

遥感期末复习总结

遥感期末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1.遥感: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2.反射光谱曲线: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

发射光谱曲线: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叫发射光谱曲线。

3.主动微波遥感:是指通过向目标地物发射微波并接受其后向辐射信号来实现对地观测的遥感方式。

主要传感器为雷达,此外还有微波高度计和微波散射计。

4.被动微波遥感:是指通过传感器,接受来自目标地物发射的微波,而达到探测目的的遥感方式。

被动接受目标地物微波辐射的传感器为微波辐射计,被动探测目标地物微波散射特性的传感器为微波散射计。

5.图像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6.波谱分辨率(光谱):传感器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越小,波谱分辨率越高。

7.亮度系数:在相同照度条件下,某物体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8.彩红外像片:由地物反射的光线进入摄影机镜头,使彩色红外感光底片产生光化学反应,由该底片印出的像片称为彩红外像片。

9.辐射畸变:指遥感传感器在接收来自地物的电磁波辐射能时,电磁波在大气层中传输和传感器测量中受到遥感传感器本身、地物光照条件(地形影响和太阳高度角影响)以及大气作用等影响,而导致的遥感传感器测量值与地物实际的光谱辐射率的不一致。

10.几何畸变:遥感图像的几何位置上发生变化,产生诸如行列不均匀,像元大小与地面大小对应不准确,地物形状不规则变化等变形,称为几何畸变。

11.辐射校正:对由于遥感检测系统、大气散射和吸收等原因引起的图像模糊失真、分辨率和对比度下降等辐射畸变进行校正。

12.几何校正:对由于搭载传感器的遥感平台飞行姿态变化、地球自转、地球曲率等原因引起的图像几何畸变进行校正。

13.几何精校正: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称为几何精校正。

14.大气校正:消除由大气散射引起的辐射误差的处理过程。

微波遥感复习知识点(李翔)

微波遥感复习知识点(李翔)

微波遥感复习重点说明:黄色为一班勾画二班未勾画重点,蓝色为二班勾画一班未勾画重点多项选择题6题18分1. 主被动微波传感器(给选项哪个是主动,哪个是被动?)主动:成像雷达、雷达散射计、雷达高度计、气象雷达等被动:微波辐射计等2. 给出几个传感器,要知道哪些是成像的,哪些是不成像的?非成像微波传感器: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无线电地下探测器成像微波传感器:微波辐射计、侧视雷达、合成孔径侧视雷达3. 考察微波波段电磁波性质叠加原理、相干性和非相干性、衍射、极化4. 微波对土壤有一定的穿透性,那么穿透深度受哪些因素控制?土壤湿度、土壤类型、微波频率。

5. 雷达图像的几何特点?给出几个特点(光学和雷达),要知道哪个是雷达图像的特点?斜距显示的近距离压缩、透视收缩和叠掩、雷达阴影6. 雷达图像上,图像距离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目标在地面上的距离和在雷达图像上的距离的比例尺跟哪些因素是有关系,斜距和地距跟哪些因素有关系?)斜距显示时比例尺f ’不是常数,它与俯角成反比,俯角越大,f 越小。

地距显示的图像比例尺为常数,在距离向没有形变。

7. 引起侧视雷达几何变形的原因?斜距投影变形、外方位元素变化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地球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射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名词解释5题25分1. *视在温度:也称表观温度,它是利用天线进行辐射能量量测时用到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入射到天线上的能量。

它不仅包括地面物体的辐射能量,还有大气的辐射能量,以及被地面物体反射或散射的大气辐射能量。

2. 亮温(亮度温度):和被测物体具有相同辐射强度的黑体所具有的温度。

3. *透视收缩:雷达波束先到达坡底,最后才到达坡顶,于是坡底先成像坡顶后成像。

这种图像变形称为透视收缩。

4. 雷达阴影:在山的后坡雷达波束不能到达,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回波信号,在图像上形成暗区,没有信息,从而形成雷达阴影。

5. 天线增益:天线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

遥感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完整)

遥感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完整)

遥感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一遥感的定义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及综合性探测技术。

二遥感的基本原理自然界的任何物体本身都具有发射、吸收、反射以及折射电磁波的能力,遥感是利用传感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地面目标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通过电磁波所传递的信息来识别目标,从而达到探测目标物的目的。

三遥感的物理基础(一)电磁波电磁波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物理理论基础。

1、电磁波的性质:具有波的性质和粒子的性质(波粒二相性)2、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高。

3、电磁波谱电磁波几个主要的分段:宇宙射线、伽玛射线、X射线、紫外、可见光、红外(近、中、远)、微波、无线电波。

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段主要是近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紫外: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38um辐射的总称,主要源于太阳辐射。

由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被吸收,只有0.3~0.38um波长的光能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且散射严重。

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对紫外线的强烈吸收与散射作用,紫外遥感通常在2000m 高度以下的范围进行。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遥感常用的可见光是蓝波段(0.45um附近)、绿波段(0.55um附近)和红波段(0.65um附近)红外,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0.7um至1mm之间,遥感常用的在0.7um-100mm微波,波长在0.1毫米~1米之间的电磁波。

微波波段具有一些特殊的特性:①受大气层中云、雾的散射影响小,穿透性好,不受光照等条件限制,白天、晚上均可进行地物微波成像,因此能全天候的遥感。

②微波遥感可以对云层、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干燥冰雪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微波越长,穿透能力越强。

4、黑体辐射定律辐射出射度:在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发出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能量的总和。

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又能全部发射,则该物体是绝对黑体。

遥感大学期末考试重点

遥感大学期末考试重点

遥感大学期末考试重点1、遥感的特性(1)空间特性:视域范围大,具有宏观特性。

(2)光谱特性:探测的波段从可见光向两侧延伸,扩大了地物特性的研究范围(目前用于遥感的电磁波段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

(3)时相特性:周期成像,有利于进行动态研究和环境监测。

3、遥感平台名词解释: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分为:地面平台:为航空和航天遥感作校准和辅助工作。

航空平台:80 km以下的平台,包括飞机和气球。

航天平台:80 km以上的平台,包括高空探测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4、可见光范围(每一个波段的范围都要知道)5、遥感系统的组成(图要掌握能够画出,必考题8分,英文要写出全称及对应汉字)光学信息为模拟信号在胶片上成像;A/D 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HDDT high density digital tape 高密度数字磁带;CCT Computer compatible tape计算机兼容磁带5、大气发生的散射主要有三种:瑞利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米氏散射:这种散射是指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称为无选择性散射与大气散射有关的各种解释题(强调波段):(1)大气瑞利散射解释天空蔚蓝与朝霞夕阳的橘红色(考研):特别是对可见光而言,瑞利散射现象非常明显,因为这种散射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λ4)成反比,即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无云的晴空呈现蓝色,就是因为蓝光波长短,散射强度较大,因此蓝光向四面八方散射,使整个天空蔚蓝,使太阳辐射传播方向的蓝光被大大削弱。

在日出和日落时,因为这时太阳高度角小,阳光斜射向地面,通过的大气层比阳光直射时要厚得多。

在长距离的传播中,蓝光波长最短,几乎被散射殆尽,波长次短的绿光散射强度也居其次,大部分被散射掉了。

只剩下波长最长的红光,散射最弱,因此透过大气最多。

微波遥感复习大纲-to student

微波遥感复习大纲-to student

微波遥感复习大纲第一章 绪论1、1978年海洋卫星Seasat 发射升空。

2、各国星载SAR 系统:美国: Seasat-1, Sir-A, Sir-B, Sir-C, LACROSSE SAR, LightSAR, Medsat SAR ;欧洲: ERS-1, ERS-2, XSAR, ASAR ;加拿大: Radarsat-1, Radarsat-2;俄罗斯: Almaz-1;日本: JERS-1, ALOS/PALSAR ;德国: TerraSAR-X ;意大利: Cosmo-SkyMed 。

第二章 微波遥感系统1、在物质表面发生的相互作用称为面效应, 电磁波透入物体表面以下一定距离发生的相互作用称为体效应。

2、在海洋、陆地和大气微波遥感应用中,常用的传感器主要包括以下六种:(1)微波辐射计(2)微波散射计(3)微波高度计(4)侧视雷达(5)激光雷达(6)合成孔径雷达。

3、天线的主要功能:(1)发射时,像探照灯一样,将辐射能量集中照射目标方向;(2)接收时,收集指定方向返回的目标微弱回波,在天线接收端产生可检测的电压信号,同时抑制其他方向来的杂波或干扰;(3)分辨不同目标并测试目标的距离和回波的方向。

4、归一化辐射强度为最大值一半所对应的两个方位角之间的角度定义为半功率波束宽度,也称为3dB 波束宽度。

5、微波辐射计工作的物理基础就是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6、用一个等效黑体去代替实际物体,必须用一个比实际物体温度低的“温度”去代替实际物体温度T ,而且这个“温度”应是方向的函数, T B (θ,φ), 称T B (θ,φ)为实际物体的亮度温度(亮温)。

7、卫星高度计测量时间延迟(海面高度)、海面回波波形的前沿速率(海面有效波高)、海面回波波形强度(海面风速)。

8试推导雷达方程。

1)雷达发射机发射功率为P t ,天线增益G ,地物目标在天线相距R 处接收雷达球面波,则在地物目标处单位面积上所接收的能量为:24R G P t π⋅; 2)地物目标在获得这一能量后向雷达天线方向在反射回去,如果其有效的反射面积为σ,那么它向雷达天线反射的总的回波功率就应为:σπ⋅⋅24RG P t ; 3)同样,回波也是球面波,是以地物目标为中心的球面波。

武汉大学微波遥感复习要点

武汉大学微波遥感复习要点

微波遥感复习要点武汉大学测绘学院X X第一章微波遥感基础1、微波遥感:指利用波长1mm-1m电磁波(微波波段)进行遥感的统称。

利用微波传感器接受地面各种地物发射和反射的微波信号,藉以识别、分析地物、提取所需的信息。

对云层、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干燥冰雪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又能夜以继日地全天候工作。

2、微波遥感传感器:主动式:侧视雷达(成像)、微波高度计(不成像)、微波散射计(不成像)被动式:微波辐射计(成像)。

3、微波遥感的优势:全天时:主动被动微波遥感都不依赖;全天候;一定的穿透能力:波长越长、、湿度越小湿度越小,,穿透越深穿透;提供特殊信息:海面形状, 海面风速, 土壤;提供相位信息:高程信息, 地形形变信息(雷达遥感不仅可以记录电磁波振幅信息,还可以记录电磁波相位信息,用于获取高精度的DEM)4、缺点:空间分辨率;影像几何变形大, 处理困难;不易解译;与可见光红外影像在几何上很难一致。

5、成像模式:宽扫描模式:天线(雷达波束)在成像时沿距离向扫描,使观察范围加宽,同时会降低方位向分辨率。

聚束模式:对传统的SAR成像模式而言,其发射波束一般正交于卫飞行方向。

而对聚束模式而言,雷达波束可以前后“斜视”,偏离正方向。

采用这种方式,雷达波束对目标的照射时间将比传统成像模要长,从而提高分辨率。

通过聚束模式,将卫星分辨率提高到lm。

条带模式。

6、微波:1mm-1m(0.3GHz-300GHz),L波段(1-2GHz:15cm-30cm)7、电磁波的基本物理量:频率、传播方向、振幅、极化。

传播过程遵循: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吸收、散射等规律。

8、干涉的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矢量和。

因此,会出现交叠区某些地方振动加强,某些地方振动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干涉。

产生干涉现象的电磁波称为相干波。

波的相干性导致微波雷达图像的像片上会出现颗粒状或斑点状的特征。

遥感期末总复习

遥感期末总复习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P721)似光性,传播特性与光相似2)频率高,可用频带宽,信息容量大3)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如3.2cm的微波束可穿透4000m厚的云层,只衰减1dB,大气影响可忽略不计,可穿透干沙土几十米,可穿透冰层上百米。

如:撒哈拉沙漠几十米下的古大陆,微波遥感受发现4)可以精确测距2.遥感分类?P4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成像遥感和非城乡遥感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等等3.大气散射类型?P29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103(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航高、航速、俯仰、翻滚、偏航)(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5.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1761)丰富的信息量2)直观形象性3)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4)强势性6.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P179(1)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2)地理基础地图的选取与数字化(3)遥感影像几何纠正和图像处理(4)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地图拼接(5)地理基础底图与遥感影像复合(6)符号注记图层生成(7)影像地图图面配置(8)遥感影像地图制作与印刷7.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P171解译方法直接判定法:对于像片上影像特征比较明显的地物,通过直接标志即可判定地物的性质、识别出地物。

对比分析法:将待判别影像与已知地物影像或标准图像上的影像进行比较,以判别该地物的性质.信息复合法:利用透明专题图或者透明地形图与遥感图像重合,根据专题图或者地形图提供的多种辅助信息,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的方法。

综合推理法:综合考虑遥感图像多种解译特征,结合生活常识,分析、推断某种目标地物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微波遥感分类• 主动微波遥感,被动微波遥感• 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微波高度计,成像雷达• 真实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机载和星载• 干涉SAR,极化SAR2.微波遥感的意义全天候,全天时,植被穿透性,地表穿透性,独特的遥感机理,干涉测量能力,多极化,多波段,高分辨率,与其它遥感手段互补电磁波谱微波波谱微波波段:0.1-100cm短K->X->C->S->L->P 长为什么星载雷达系统不采用K/P波段?答:K波段波长短,虽然有较好精确性,但是此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使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

P波段波长较长,由于微波穿过大气层时会产生法拉第旋转,低频长波旋转程度大,极大限制了空基P波段微波遥感系统的可行性。

且由于波长较长其分辨率低。

目标的散射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电磁波辐射在非均匀媒质或各向异性媒质中传播时多方位、多角度地改变原来传播方向的现象,即目标对入射电磁波能量的重定向。

瑞利散射:(a < 0.1λ)散射光波长等于入射光波长,散射粒子远小于入射光波长。

米氏散射:(0.1λ < a<10λ)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光学(非选择性)散射(10λ < a)散射粒子的粒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散射系数与波长无关。

目标的散射特性首先取决于目标尺寸和雷达波长间的关系(粗糙度),入射角、介电特性(介电常数增加,反射增加)和极化特性。

如何提高真实孔径雷达分辨率?距离分辨率(地距分辨率)Rg = (tc/2) secβ斜距分辨率Rr=tc/2 (沿波束方向)脉冲宽度越小,俯角越小,距离分辨率越高,俯角太小地形影响严重,当俯角一定时,减小脉冲宽度可提高距离分辨率,所以合成孔径雷达在距离向采用脉冲压缩技术chirp(距离压缩)方位向分辨率Ra = (λ/d) R(又R=H/sinβ=H/cosθ )提高方位分辨率=>加大天线孔径,波长较短电磁波,缩短观测距离合成孔径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与哪些参数相关?距离向分辨率Rg=(tc/2)/cosβ方位向分辨率Ls=βsR=D/2什么是多视?多视:用平均法减低相干观测系统上特有的乘性随机噪声光斑;把合成孔径长度分为N个区间,每区间内方位压缩后相加平均,N为视数降低了空间分辨率,换取辐射分辨率的提高SAR图像有哪些特点?1.穿透性:大气对电磁波的衰减与电磁波有关,波长越长,衰减越小2.斑点噪声:雷达图像上每个像素的信号是电磁波与各微散射体相互之间加强或减弱作用的集成,在影像中以斑点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像前:多视处理成像后:滤波处理3. SAR侧视成像的几何特征:(1) 斜距显示的距离压缩斜距成像的雷达影像在距离向呈图像压缩的几何失真现象靠近星下点的目标成像压缩现象严重(2) 侧视SAR阴影起伏地形的雷达影像在后坡出现暗区的图像缺失现象(3) 侧视SAR透视收缩起伏地形的雷达影像山坡长度按比例计算后,比实际长度短(4) 侧视SAR叠掩(顶底位移)山顶部分的回波比山脚部分的回波更早被雷达接收记录,从而使山顶影像“叠置”在山底之前的图像失真现象(5) SAR图像左右、上下倒置列出常用的星载SAR系统及其主要参数SEASAT美国、ERS-1欧洲、JERS-1日本、ERS-2、RADARSAT-1加拿大、SRTM美国、ASAR(美国Envisat卫星)、POLSAR(日本ALOS卫星)、TerraSAR-X德国、RADARSAT-2、TanDEM-X 德国InSAR基本原理与处理流程基本原理:基本步骤流程:影像配准过程:1.相干系数法2.最大干涉频谱法3.平均波动函数法从粗到细匹配策略:特征点提取⇒选择兴趣算子挑选候选点基于灰度的粗匹配⇒确定下一级匹配的初始值整体概率松弛匹配⇒改善抗噪声能力,提高可靠性最小二乘匹配⇒逐点精化,达到子像素级的精度卷积频谱的截止频率2η对应于信号的奈奎斯特(Nyquist)频率,即采样频率1/T不能够小于截止频率的2倍过采样:在进行影像相乘的操作之前,增加原始的复数影像之采样率。

简单地说,先对原始影像进行2倍的重采样。

干涉图生成的前置滤波和后置滤波:•前置滤波:在生成干涉图之前对原始的复数干涉影像进行滤波•后置滤波:在形成干涉图后,对干涉图进行滤波去除平地效应:假设一个平均的高度,根据轨道参数估算平地效应。

计算干涉图的频谱,取出最大频率值,并去除掉该频率分量的影响。

滤波的目的:•提高信噪比,改善干涉条纹的视觉效果•保持好相位差原有的分布规律基础上,消除噪声影响自适应平滑滤波原理流程:相位解缠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方法从干涉图中得到的相位差实际上只是主值,其取值范围在(−π,π]之间,要得到真实的相位差必须在这个值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2π的整数倍,这样的过程称为相位解缠相位解缠的两个主要步骤1,估计相邻像素之间真实相位的差值2,按照某种策略对相位差值进行积分Nyquist标准:干涉图中,相邻象素的解缠相位值必须在一个周期之内对于缠绕相位的差分结果再缠绕后求和,可得干涉图所包含的真实相位(缠绕运算--取一次以2π为模的主值)m −1ϕ( m ) = ϕ(1) + Σ w{Δ{w{ϕ(t)}}}n =1相位的不一致性:解缠后的相位数据矩阵中任意两个点之间的相位差与这两点之间的路径有关。

什么是残数:在2*2模板上的线积分结果称为残数的总值。

相位解缠方法:枝切法、质量图法、最小二乘法、网络流法。

什么是永久散射体:散射特性较稳定、对雷达波反射较强的硬目标就称为永久散射体极化:极化描述了电场矢量末端轨迹的方向和形状完全极化波:单色波且无噪声分量,完全极化的单色波的w, δ 都是常数。

雷达的发射波一般可视为完全极化波。

部分极化波:包含随机量、时变量或噪声分量。

雷达接收的回波一般可视为部分极化波。

水平极化:电场矢量与入射面垂直垂直极化:电场矢量与入射面平行Jones矢量只适用于完全极化波Stokes矢量对完全极化波和部分极化波均有效Poincare球:球面,完全极化波球内,部分极化波球心,非极化波散射坐标系:根据接受天线所处坐标系的+k轴方向与散射波传播方向的关系(相同或相反),有前向散射坐标系和后向散射坐标系。

其坐标原点分别为发射天线和接受天线。

前向散射坐标系、后向散射坐标系、单站散射坐标系(属后向散射系)散射矩阵、Muller矩阵、协方差矩阵、相干矩阵及其关系。

极化散射矩阵-给出入射与散射波Jones矢量关系(完全极化波)Muller矩阵-入射与散射波Stokes矢量(不完全极化波)Pauli矢量化—>共轭相乘,多视平均—>极化相干矩阵散射矩阵典排序矢量化->共轭相乘,多视平均->极化协方差矩阵(极化协方差矩阵对角线上元素反映通道的功率)常用的极化目标分解分几类,每类的方法有那些?相干分解:Pauli、Cameron(互易性、对称性)、Krogager非相干分解:Freeman(三分量:体散射、偶次散射、单次散射)、Yamaguchi(+螺旋体散射,适用于城市)、Huynen、Cloude奇次散射模型:静止的水面、宽大的马路、大型建筑的平顶、机场跑道漫散射Bragg模型:草地、沙漠、裸露的农田、波浪起伏的水面偶次散射模型:城区建筑物、树干与地表、角反射器体散射模型:森林(林地)Cloude分解及其分类原理熵H:即目标的散射机理在统计上杂乱无序的程度(水体小、植被大)散射角α:表示散射类型,[0°,90°]与目标朝向无关,代表散射目标内部自由度各向异性度A:对于低熵和中等熵,熵不能提供有关两个较小特征值之间关系的信息常用及最新的极化SAR信息提取方法有那些?星载sar将以多通道、多基、多平台、多极化、多模式优化装置、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等技术为手段,以快速获取地球与空间的多维动态信息为目的,将人类带入一个高分辨率、宽测绘带、多层次、多维、多角度、多模式协同工作的对地观测时代。

利用InSAR生成DEM 具有全天候、全天时,一定的穿透能力以及精度高、速度快等特点.是未来遥感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但是由于InSAR数据处理的复杂性、数据处理的专业性,实现InSAR数据高精度配准、有效抑制噪声、高精度相位展开以及生成高精度的DEM 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困难。

故此利用InSAR生成DEM数据处理流程中的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3.1复图像对的高精度自动配准。

众所周知,SAR影像由于斑点、噪声的影像,无论是对其人[配准还是自动配准都比光学影像之间的配准要困难得多。

所以高精度的自动配准方法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之一3.2斑点噪声滤除及误差因素分析。

InSAR技术对原始数据要求非常高,往往因为数据难以满足干涉条件造成相干结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这就要求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同时对潜在的误差因素进行分析,尽量减少误差对DEM的影响。

3.3相位解缠算法的改进提高。

由于相位解缠的复杂性以及数据本身质量的差异,使得相位解缠的难度变大虽然目前众多学者对相位解缠方法进行研究,但是,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有效的解缠算法能够适用各种情况的高精度相位解缠。

因此,相位解缠仍然是InSAR数据处理技术的难点和热点。

3.41nSAR生成DEM处理工具的实用化。

利用InSAR生成DEM技术的应用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以实现,也有一些软件的部分功能可以实现InSAR数据处理流程。

但是我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实用化进展缓慢。

所以要想有效的使用InSAR数据,就需要研究一套可行的实用化的工具.使利用InSAR 生成DEM走向实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