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第一册第1课 信息与社会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信息技术教案(初中第一册)备课人:X X X青岛出版社第1课信息与社会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流程】第2课信息技术概述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流程】第3课认识计算机(一)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流程】【课件展示】展示人体和计算机硬件的图片,启发学生谈谈对计算机的认识。
引出第一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及功能。
【小组合作】拆开主机箱,观察里面的部件组成。
通过因特网搜索了解它们的功能、性能指标、工作原理等。
完成学案中下表的填写:【教师讲授】人脑——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相类比。
人体四肢——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相类比。
最后总结探究结果:主频、字长、存储容量是购买计算机时参3.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并尝试进行数值转换。
三、【板书设计】第4课认识计算机(二)一、【教材分析】三、【教学流程】【自主学习】【课件展示】1.软件系统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拓展】介绍开源软件Python【试一试】展示练习题,将软件分类,巩固所学知识。
探究活动二:常用软件的安装方法【合作探究】三、【教后反思】四、【板书设计】第5课操作系统一、【教材分析】四、【教学流程】探究活动一、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自主探究】调查家里的电脑、ipad、父母的手机都安装了什么操作系统?通过网络搜索及亲身体验,了解各操作系统的技术优势。
展示探究成果。
【提出问题】如何查看计算机上安装的是什么操作系统?并尝试操作。
【讲授】操作系统的功能1.它们能以尽量有效、合理的方式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
2.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控制程【自主探究】调查家里的电脑、ipad、父母的手机都安装了什么操作系统?如何查看计算机上安装的是什么操作系统?【合作探究】操作系统的分类?探究三、利用操作系统控制硬件资源(一)设备管理器【想一想】我编辑了一个文档,想打印出来,可是打印机突然没有反应了,我该怎么办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想办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信息时代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探秘第2课与计算机交朋友第3课开机与关机第4课窗口操作真方便第5课玩游戏、练“鼠标”第二单元我是键盘小能手第6课键盘上的弹指神功第8课键盘功能全拓展第9课键盘伙伴全接触第10课键盘输入大练兵第三单元环保宣传员第11课画龙点睛写标题第12课各种词组快乐输第13课环境保护小倡议第14课环保倡议巧修改第15课环境保护大家谈1第一单元走进信息时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些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和应用。
(2)初步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初步了解软件的基本分类。
(3)学会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计算机,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4)认识Windows桌面和窗口,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以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初步认识计算机的软硬件。
(2)在计算机操作中注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
(4)采用合作讨论式,加强师生、生生交流。
(5)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2)形成现阶段学生应知的信息技术理念,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用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的能力。
(4)进行爱护公共机房设备的品德教育。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主要内容及其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整套教材的“开篇”,信息技术学科的启蒙阶段,担负着引导学生入门的任务。
教材在《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希望通过形象直观的讲解和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快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熟练鼠标的操作从而为学生深入学习更多的应用软件以及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了解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的基本方法;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初步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信息意识。
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认识信息
第一课认识信息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信息是如何获取、传递和处理的3、知道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工具。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谁能说说今天的气温是多少?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这个消息对你有什么作用?2、对人们有用的数据、消息叫信息3、书本划一划读一读二、信息的获取1、出示四幅图(分别为用眼、耳、鼻、舌获取信息)2、看图说说他们分别用什么感觉器官来获取信息的?3、归纳:眼、耳、鼻、舌4、想一想:举出几个日常学习、生活中有关获取信息的例子。
通过举例,使学生知道信息无处不在。
三、信息的传递1、古代:1)让学生说说你所知道的古代传递信息的方法,教师再补充。
2)出示一些传递信息的图片2、现代:学生接触地较多的是电话、电视、手机等工具。
教师补充: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
3、让学生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递信息的方式更先进、速度也更快了。
4、试一试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向同学发布自己的生日的信息,然后全班交流。
四、信息的处理1、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2、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工具1)举几个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信息2)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应用(超市收银机、银行POS机,图书馆等)3、归纳:计算机信息处理机第二课信息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过程:一、列举我的信息技术生活。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2、第二次住处技术革命。
3、第三次住处技术革命。
4、第四次住处技术革命。
5、第五次住处技术革命。
三、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远程教育。
2、电子商务。
3、远程医辽。
4、交流便捷。
5、虚拟现实技术。
四、调查信息技术对社会的作用。
1、分组讨论。
2、实地调查。
五、附资料:(一).计算机工具的发展1.我国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和算盘。
提问2:哪些同学学习过算盘,它可以进行哪些运算?2.近代机械式机械工具的发展滑动计算尺;能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器;差分机等。
(二).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说明:注意上下内容的衔接]1946年2月,美国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课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川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川教版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教案(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1课时。
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
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的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来接受、处理、发布信息的工具很多,有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报纸、信函、计算机等,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这些信息处理工具外,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来展示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这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来处理信息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计算机已经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了解一点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等基本常识,应该从实践和理论这两个角度来讲。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
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第1课 信息与社会
信息与社会
视频导入 【看短片——发现信息】
自主探究 活动一:走进信息的世界
【任务】:
1.短片中包含哪些信息? 什么是信息?列举生活中信息的例子。
2.大自然用不同的自然现象描绘了春、夏、秋、冬的美丽画卷。 我们是如何感知四季信息的?
3.信息的表现形态有哪些?
什么是信息?
梳理总结
信息的含义
信
息
与
信息的特征
社
会
正确地辨别信息
谢谢
信息泛指描述、表现客观事物特征的一切内容,也就是使用语言、 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 内容。
生活中的信息……
感知四季信息
春
秋
夏
冬
信息的表现形态有哪些? 文字形态的信息
报纸
图书
档案
声像形态的信息
记忆形态的信息
记忆形态的信息是指在人际 交往过程中产生、传播和被 接收的信息。这种信息只在 人脑中贮存而不具有确定的 记录载体。
磁带
唱片
人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自主探究 活动二:探究信息的特征
【任务】:
信息有哪些特征?
阅读教材、上网查询……
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 可传递性、真伪性等……
议一议:电子书和传统书有哪些异同? 不同的信息一般依附在什么样的载体上?
想一想: 信息可以脱离载体而存在吗?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有一千个读者就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信息价值的相对性
“6个月大的婴儿和初一年级 的学生都拥有一本初一年级 的英语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想一想:
学校昨天贴出通知要求各班班 干部于明天中午12:30在会议 室开会,而班干部小明是在今 天下午放学时才看到通知。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信息与社会 优质教案
第一课信息与社会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是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这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如下:1.端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做课堂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阶段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作为全书的开篇,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信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引领学生全面把握信息的特征,让学生体验到信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
三、学情分析经过课前了解,有些学校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不是特别重视,很多学生小学时候的信息课都被占用,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大部分属于中等偏下,初中阶段是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的最佳时机。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信息。
2.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
3.掌握一些辨别信息的方法,养成合理利用信息的好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能够直接用观察法获取信息或者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和归纳信息2.使学生初步掌握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生交流和表达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五、重点、难点重点:学生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学生对信息的一般特征的理解难点:掌握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判断信息的基本特征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的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
如果教师只是枯燥的讲授知识点,不会让学生对信息课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
因此,本节课引入几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游戏,并适当的引用一些小案例,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学习、游戏的过程中人人参与,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
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课程纲要
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课程纲要编制:尹玉刚滨湖镇望重中学2020年9月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1.学校名称:滕州市滨湖镇望重中学2.科目名称:信息技术3.设计教师:尹玉刚4.课程类型:必修课程5.教学教材:青岛出版社初中第一册6.适用年级:七年级7.授课时间:19周8.日期:2020年9月二、课程元素1、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3、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4、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5、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6、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2、课程内容:教学进度表3、课程实施:1、注重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时要精讲到位,让学生适当训练,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2、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他们对计算机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拓宽其在计算机世界和互联网时代的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华东师大版第一册信息技术1.1信息社会和我教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的是华东师大版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材,第1.1节“信息社会和我”。这一章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社会的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社会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素养的培养等。
5.信息道德:信息道德包括……(详细解释)
6.信息法律法规:信息法律法规包括……(详细解释)
7.信息社会的未来:信息社会的未来包括……(详细解释)
8.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详细解释)
9.信息社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社会的挑战与机遇包括……(详细解释)
10.信息社会的全球视野:信息社会的全球视野包括……(详细解释)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网站、在线课程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协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使用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亲身体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采用讲授法,详细讲解信息社会的概念,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信息社会案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经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6)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解答、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中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材说明
初中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材说明本册安排了信息与信息技术、多媒体世界、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四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1—5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信息、信息活动、信息技术等知识,以及计算机的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原理、上网等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情况有个总体、系统的了解,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由介绍信息开始,然后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计算机基本的操作系统,最后是网络原理和上网,依次逐步深入,由浅入深,自然过渡。
让学生能处理信息,利用网络处理问题。
建议8个课时完成。
第1课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主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活动等。
接着进一步介绍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人们学习、生活的关系。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处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教材中“信息岛”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信息的定义,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信息,了解信息。
“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活动,理解信息和信息活动,不要求学生做统一的回答,只要答案有理有据即可。
“实践与探索”是针对本课内容的两个小活动,是对信息相关知识的一个扩展、延伸和练习。
本课有很多有关信息方面的概念,要结合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更好的了解信息的有关内容。
第2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本课首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在不同社会时期的作用。
然后进一步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计算机系统都由什么组成,知道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最后让学生思考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都在哪些领域有哪些应用。
第3课 Windows——计算机的管家,本课从启动Windows操作系统开始,使学生通过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构成、Windows的操作、Windows的资源管理、Windows的帮助等内容,熟悉计算机操作环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学生明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家,管理着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并是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实现了人机对话。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川教版
题目:请列举信息社会的两个特点,并解释它们对你生活的影响。
答案:信息社会的两个特点是数字化和网络化。数字化使得信息可以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输,使得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网络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保持联系,获取他们的动态和信息。
4.题型:信息安全与道德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初步构建信息概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信息的敏感度。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信息传播的短视频,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信息的特征、处理过程以及信息社会的特点,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网络谣言的识别与防范”,角色扮演活动“信息安全小卫士”,以及信息检索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处理技能。
4.强化信息社会责任感,明确在信息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信息概念的理解: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包括数据、消息、知识等多种形式。学生需要理解信息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运用。学生应掌握这一过程的基本步骤,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
3.在讲解信息社会责任时,我将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道德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在信息社会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同时,我将设计一些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我的观察,不断调整和改进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四川省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课《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案 新人教版
五、知识归纳(请同学们与自己的分析对比):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同的载体,比如交通信息通过信号等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就像不能没有空气和水一样,人类也离不开信息。因此人们常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感觉剥夺实验”就是有力的佐证。
3.时效性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的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事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等。
4.共享性
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者接受,而且不会消失
(二)、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4、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基本方法是“采样”和“量化”()
5、黑白图像一个像素点用1个字节表示,彩色图像一个像素点用3个字节表示()
三、阅读:
阅读如下一段文字,首先判断其中是否含有信息,若是则说出载体和反映的信息分别是什么?
【国务院办公厅- 2009年十一国庆放假通知】:
国庆节、中秋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共8天。其中,10月1日(星期四)、10月2日(星期五)、10月3日(星期六)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10月4日(星期日)照常公休;10月3日(星期六)公休日及中秋节分别调至10月5日(星期一)、10月6日(星期二),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公休日调至10月7日(星期三)、10月8日(星期四)。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第1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2认识信息社会 -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案)
使用教材和资源:结合了历史文件《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和国家信息中心的《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等权威资料,增强了课程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学生参与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较为积极,特别是在讨论环节,学生能提出自己对信息社会的看法和疑问,显示了良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互动讨论法: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就信息社会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例如探讨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种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沟通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图表、视频和其他数字媒体工具展示信息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全球连接性的增长、数字生活的实现等)。这种视觉辅助手段提高了信息的吸收率并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
2.教学材料与资源
多媒体材料:
准备关于信息社会发展的图表、时间线和相关短片,以便在教学中使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
收集相关的案例研究和实例,如信息经济中的成功企业案例,网络社会的应用例子等,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阅读材料:
选择和准备一些关键阅读材料,包括学术论文、政策文件和新闻报道,供学生在课后深入学习。
案例分析:介绍几个信息经济和网络社会的实际案例,如成功的信息技术公司和智能城市的建设。
主动学习:学生听讲并做笔记,对于不清楚的概念主动提问。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教师提供的案例,分析案例中信息社会的特征和应用。
提供充足的理论知识,确保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全面理解信息社会。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亮点:成功地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使学生能够具体理解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和数字生活的实际意义。
七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新部编本
二、新知内容(30分钟)
1、信息和信息社会
1)什么是信息?教师启发如:早晨的闹钟声,红绿灯信号。
简单的地说,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数据消息。
概念:是对事物的状态,特性和运动变化,以及事务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客观描述。
载体:文字、图像、声音等表现形式称为信息的载体。
重要性:信息同物质、能量一样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学校
芝田一中
年级
七年级
授课人
付园园
班级
75班
课题
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知道什么是信息社会。
④网络误用
四、达标检测(10分钟)
1举出几个信息实例
2.信息的作用是什么?
3..P12第1题。
4.信息能否脱离载体而存在?
五、小结(2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1.信息和信息社会
2.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3.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认真思考,举倒回答。教师启发更正。
学生自学P2
举倒回答:上课铃声,教师讲课所传达的知识……
2.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铃声、红绿灯、广告等是人们通过什么方法获取的?
获取的方法: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浏览等。
获取信息的工具:照相机、摄像机、电视和电脑等。
重要性: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形成的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础。
第一册信息技术课件-认识信息社会北京版
关注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
遵取信息道德
信息社会里,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取信 息道德,在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的同 时,尊重他人的权利,这样才能更好地发 挥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关注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
遵取信息道德
使用信息技术时,应该做到: ①恪守诚信原则,杜绝讹诈行为。 ②文明上网,不发布垃圾信息。 ③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使用盗版软件、音像制品 等。 ④不窥探他人隐私,不尝试入侵受保护的计算机系 统。 ⑤不有意传播计算机病毒。
辨别信息的真伪
报纸、书籍、广播或网络中有不少散布虚 假信息的事例: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成 语“滥竽充数”,古典名著中的“空城记”, 童话寓言《皇帝的新装》、《狼来啦》……
辨别信息的真伪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事例进行讨论:为什么 有的人要传递虚假信息?他们是用什么方式传 递虚假信息的?他们得到了什么结果?
关注信息安全
一、安全使用设备 二、防范计算机病毒
关注信息安全
在学校使用计算机时要遵守学校规 定,听从老师的指点,不在计算机房里嬉 闹、 玩耍,不把饮料和食物带进机房, 保持清洁卫生,不随便使用U盘、光盘等。
关注信息安全
在家里使用计算机时不要随便插拔电 源插头,不将饮料放在计算机附近,以免 不谨慎碰翻破坏机器。使用手机、掌上电 脑、平板电脑、便携播放器等移动设备时, 注意拿稳, 防止撞击、跌落。
关注信息安全
为了减少病毒的危害,使用计算机时要做到: ①使用正版软件。 ②在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并经常对计 算机进行查杀病毒操作。 ③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时,先查杀病毒。 ④接收到可疑邮件时,立刻删除。
关注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
培养信息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重视 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以及信息技术蕴涵的文 化内涵,积极主动地学习,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积极参与有益的信息活动;不断提高对各种信 息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提 高自控能力,避免沉溺于虚拟时空与计算机游 戏;网上交友要谨慎,避免上当受骗。
青岛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课 信息与社会 课件
6、真伪性:第一次没有外敌入侵,最好一次 外敌真的入侵了
……
思考:虚假的信息一无是处吗?
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蒋干偷“书”,曹操斩将。
信息真真假假,可能误事害人, 也可能是智慧的高度体现。
畅想未来
聪明的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结绳记 事、烽火通信,后来采用飞鸽传书、快 马驿站、击鼓鸣号等方式传递信息。随 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利用电话、邮 件、微信、QQ等工具传递信息。现在, 我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无线多媒体 通信。请同学们畅想一下:二十年后, 信息会是怎样的传递方式?
交流分享
在课堂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 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的这些信息?它们 属于什么形态的信息?
梳理总结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的载体的概念 三、信息的特征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信息具有价值性 信息具有时效性 信息具有共享性 信息具有普遍性 信息具有真伪性 信息具有传递性 ……
体现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外敌入侵的信息附于烽火呈现。 2、价值性:诸侯看到烽火后来勤王。 3、可传递性:每隔2.5公里建设一个烽火台进行信息传递。
4、共享性:烽火点燃后可以被多个接收者接受并多次使用。
任务一:
大自然用不同的自然现象 描绘出了春、夏、秋、冬的美 丽画卷。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 的描绘春、夏、秋、冬四季信 息的古诗词,写在我们的学习 任务单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信息是以什么形态体现的呢?
信息的三种具体表现形态 文字形态 声像形态 记忆形态
什么是信息载体?
二、信息载体的概念
信息载体是在信息传播中携 带信息的媒介。信息必须依靠 某种媒介进行传递。例如:记 录古诗词的竹简、纸张;教师 讲课发出的声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试卷 电视 电脑 手机 校服
▪ 2、信息具有价值性 天气预报 读书看报
▪ 3、信息具有时效性 通知 天气预报 商场促销活动
活动三、正确辨别信息的真伪
▪ 我们的学习生活离不开信息,信息有真有 假,我们要善于思考,正确辨别信息的真 伪。
▪ 我们每天面对大量信息,有用的,无用的, 有真有假,我们要擦亮我们的眼睛,善于 思考,辨别信息的真伪。拿不准的,请教 同学、老师、家长。
▪ 信息包括3种具体表现形态: 1、文字形态 (报纸、图书、课本)
2、声像形态 (在磁带、光盘中、电脑里存储的录音、视频)
3、记忆形态 (在人脑中贮存)
活动二 探究信息的特征
▪ 信息丰富多彩,它们有共同的特征
▪ 1、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 信息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载体才能得
以呈现。 信息载体: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
第1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1课 信息与社会 第2课 信息技术概述 第3课 认识计算机(一) 第4课 认识计算机(二) 第5课 操作系统
第1课 信息与社会
学习目标:
1、能理解信息的含义 2、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3、能正确识别信息的真ຫໍສະໝຸດ 4、能正确合理地利用信息活动一 走进信息的世界
▪ 信息:泛指描述、表现客观事物特征的一 切内容,使用语音、文字、数字、符号、 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等方式传递的内 容。 课文 习题 小说 上课铃声 音乐 电影 信息普遍存在于大自然、人类社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