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之巅峰,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唐诗以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 诗歌之巅峰,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
盛况空前、后难为继。唐诗以其卓越的思
想性、艺术性永载中华诗歌艺术史册,流
芳百世。唐诗盛美并臻,千古流传,脍炙 人口,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朋友的喜爱。
学习目标: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诗中所 流露出来的孤单寂寞悲哀的情绪。
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 古贤的今人。
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 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
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 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直译
前面看不见像燕昭王那样 贤明的国君;
后面遇不到能礼贤下士的 好大臣;
感叹的是宇宙的无垠和人 生的短促;
我独自忧伤,任泪水沾满 我的衣襟;
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
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 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 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 受到启迪。其诗
风骨峥嵘,
寓意深远,
苍劲有力,
有《陈伯玉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镇守东北的松藩 总督李尽忠背叛朝廷,企图割据,契丹人便乘机 举兵南侵,连陷幽、冀、营三州。通天元年,武 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 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 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 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 ,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 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 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 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
艺术特色:
一、直抒胸臆,破空而来,感情的潮水澎湃而出,震撼 人心,具有苍凉悲壮的阳刚之气。
一二句:时间:俯仰古今,时间绵长。 前--后;古人--来者。两用“不见”相连, 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
三四句:空间:宇宙寥阔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 生不逢时,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
二、社会意识、宇宙意识。
三、深受《楚辞》的影响 。
1、《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 及兮,来者吾不闻。 2、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内容解析 :
1、景藏情中
藏于情中的“景”是一种“虚景”, 它来自诗人的情思,但它反过来又进行负 载和寄托。诗人的直抒之情、“虚景”所 载之情与景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 了一种孤寂、幽深、寥廓的意境。
登幽州台歌——注解
1. 悠悠——没有穷尽。形容时间长,距离远。 2. 怆然——感伤的样子。 3. 涕——眼泪。
4. 前——向前看。 5. 念——想,考虑。 6.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贤明君主。 7.来者----指后来的贤明之主。
登幽州台歌——古诗译文
意译
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 踪影,
失意人生,狭路相逢
这是一个失意人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唐朝武则天统治
时期。
故事的主人公大有作为,然 遇人不淑以及直言不讳,惹 来诸多猜忌之音:
首先在谏言期间,不受 重视,深陷囹圄;
其次在参谋期间,自告 奋勇,饱受株连;
幸而在忧愤之间,奋笔 疾书,得有佳诗;
在走投无路,报国无门 后,陈子昂忧愤万分, 悲从心出,终于站在幽 州登楼台前写下了这首 千古名诗:《登幽州台 歌》
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
幽州台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大兴。幽州 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 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 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 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著名诗 人陈子昂也写了一首关于幽州台的诗《登幽 州台歌》.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称“燕 台”。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朗读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内容解析:
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前两句五字三顿,音节比较急促, 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
后两句六字四顿,音节比较舒缓流畅, 表现了诗人无可奈何、喟然长叹的情景。
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
选自《陈伯玉集》。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诗人。他是 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 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年轻时性格豪 爽。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 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 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 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 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
登幽州台歌——鉴赏
诗的前两句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诗的前两句仰俯古今,写出了时间的绵长。
从时间的角度表现主人公的孤独。 前贤不见,后贤不及,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屡
受挫折,求贤主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不禁悲 从中来,感慨万端。
遥想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台招贤纳士,而今 物是人非,徒增苍凉之感。
登幽州台歌——鉴赏
诗歌的后两句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后两句从空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
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 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寂悲苦的情绪,
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 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 染力。 浩瀚的天宇和苍茫的原野交融在一起,诗人 寂寞地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感慨天地悠 悠,叹息知音难求。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 苍茫天地的落寞情怀。
思想感情:
陈子昂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意境: :
天地人三位一体,创造出辽阔悠远, 空旷苍茫,营造了慷慨悲凉的意境。
天 地 人——孤独
深刻典型社会意义:
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 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 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 时孤独悲愤的心情。
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 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 这个字的存在。
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 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 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代 ;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诗人 的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 ,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