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体味文化-可以
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教学内容]《体味文化》是新课改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的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剖析文化的内涵,探究文化的作用。
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热情。
[学生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化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对文化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经历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再提炼,从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设计思想]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最常见的文化现象去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化及其特色的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存在,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要,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3、了解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教学难点]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钱钟书说过:“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提到“文化”一词,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它的真正内涵,的确是一言难尽。
1.1体味文化学案文档.doc
1.1体味文化学案文档体味文化(一)(学案)知识网络(二)(学案)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存在,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掌握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三)(学案)学法指导1.(学案)学会观察体验的方法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我们时刻都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影响。
我们对文化现象的感知正是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的形式以及其自身的特色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获得的。
所以,同学们应该学会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所了解的文化现象、文化活动,尝试看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文化现象,感受它们各自特有的文化色彩。
可按地域划分,如欧洲文化和非洲文化,也可按性质划分,如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
当然,也可以按照文化现象所涉及的特定对象作为标准来划分,如茶文化、服饰文化、语言文化、影视文化、企业文化、网络文化等。
2.(学案)学会比较的方法了解和学习一门学科的关键一步,就应该了解这个学科的实际内涵。
因此,同学们就应该在体会文化特色的同时,关注文化到底是什么。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自己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政治、经济现象和行为,通过与经济、政治现象的对比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文化的内涵,这样也有助于加深对文化概念的记忆,有助于抓住文化的特点。
3.(学案)学会参与领悟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由于身处文化之中,所以对身边的文化现象司空见惯、视而不见,不去认真研究和探讨。
要领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作用,同学可以通过参与领悟的方法。
同学们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文化活动,了解百姓的文化生活状态,感受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参与文化活动中体会人们是如何创造和发展着文化,同时又获得和享用着文化的。
1.1体味文化(共15张PPT)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
江 南 好 , 风 化现象的特点: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2).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2.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意识形态 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 践的产物。文化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离开了有意 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就没有文化。 2、文化素养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生 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 开物质产品。
找寻杭州特色文化
历史悠久
根植沃土
文化平台
生活姿态
胡雪岩故居
石库门建筑群——思鑫坊 小河直街
江景楼盘
白 居 易
何 日 更 重 游 ?
郡 亭 枕 上 看 潮 头 。
山 寺 月 中 寻 桂 子 ,
苏 东 坡
江 南 忆 , 最 忆 是 杭 州 。
能 不 忆 江 南 ?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
奥运会是整个世界人民共同的伟大节日, 这不仅仅是因为奥运会是展现人们体能 的舞台,更主要的是其产生了伟大的奥 运精神,并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由此 可见 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B、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是没有区别的 C、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 分 D、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我们党, 提高我们党的理论水平,提高我们党的 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这表明思想文化 具有 A、物质力量 B、精神力量 C、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D、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4.文化的形式和实质
形式:非常丰富。如思想、理论、信念、 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实质: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1 体味文化 课件(共39张PPT)
例1:江阴市投资5个多亿,建成集文化馆、图 书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功能于一体的“天华文化 中心”。宜兴市投资3个多亿,先后建成6个文化广 场,并规划新建高标准的文化中心。江阴、宜兴大 力发展公共文化设施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
B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文化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D.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有人认为: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并能促进社 会发展的全部精神活动。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 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所以,认为 “文化仅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的观点是片面的。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 进社会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社会进步。所以,不能笼统地 认为“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
A
材料:由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 活动自开展以来,各地群众推荐了大批感人的好人好事, 有力地促进了各地道德模范的选树工作,营造了学习、 关爱、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发挥了引领道 德风尚的积极作用,提高了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 度。 运用“文化的力量”的知识,分析说明开展“我推 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意义。
【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 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 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 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有利 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 文明程度,更好地发挥先进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 展的促进作用。
1.1体味文化(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二年级的政治课堂上,我作为特级教师,结合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的教材内容,设计了一堂以“体味文化”为主题的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的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体味文化,提高思辨能力。
4. 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将文化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
2. 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关注家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2. 掌握文化对个人及民族的重要性,认识文化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3. 学会运用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4. 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调查问卷、小组讨论、课后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优秀文化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ຫໍສະໝຸດ 三、教学策略(一)情景创设
1. 结合时事热点,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中深入理解文化知识。
2. 以案例分析为主线,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情景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重要性。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风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4. 创设互动式情景,如文化主题沙龙、模拟联合国会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4.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运用文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1.1体味文化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教案一、新课标要求知识目标:了解文化表现方式的多样性,明确文化概念,理解文化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针对本课的主题,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会合作交流(多角度地认识事物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知识的兴趣,树立参与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二、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辅助:多媒体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做成课件。
(2)、学生准备: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收集有关文化活动的资料。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趣谈导入:(形式七嘴八舌)“聊”文化——请说说带有“文化”字样的词句如: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经典文化、流行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先进文化、落后文化、企业文化、宗教文化、课桌文化、校园文化、短信文化、网络文化。
想一想:“文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体味文化”!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题:体味文化(板书)讲授新课:第一目:文化“万花筒”——感受文化的魅力1、合作探究:(1)回忆历史:你所知道的我国各朝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有哪些?(如唐诗宋词)(2)亲身体验:你的周围都有哪些文化现象?说说高一时学校举办的文化活动有哪些,你参加的活动是什么。
(辩论赛、相声小品大赛、校园文化节、《苡米》、宣传栏)(3)你怎样欣赏文艺节目?你喜欢哪些文艺形式?有人说:文化就是艺术,你认为呢?(4)网络时代的你,能说出哪些网络用语?表达什么意思?(2010年第一个网络新词“敲诈政府罪”;啃椅族:在快餐厅内久坐,或买上一杯饮料就坐四五个小时的人;被就业:发帖者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被签署了就业协议书。
1.1体味文化(共38张PPT)
思考: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注意点:
1.正确理解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文化 先进文化
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具有两重性 落后、腐朽文化 对社会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先进文化
塑造人,促进人的发展 阻碍人的发展,把人的活动 引向歧途
文化
落后、腐朽文化
我们怎么办?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防止腐朽文化的侵蚀
归纳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2)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月 舟 家
鱼 鸟
射
思考:
我们许多 同胞到底缺什 么?应该怎样 解决?
归纳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而是通过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各抒己见
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 “纯”精神产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的文化会把 人们引向歧 为什么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 途 争?
2〉1920年《共产党宣言》第一中译本出版。青年 毛泽东潜心研读后,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 说:“从此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 过。”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帮助无数有志青年成 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如周恩来、朱德、刘 少奇、邓小平等。 • 结合材料1〉、2〉讨论:文化对个人成长有何影 响?
妈 祖 文 化
书 画 文 化
莆仙文化
祈 梦 文 化 宗 教 文 化
莆仙文化
根 木 雕 艺 术
平 潭 贝 雕
寿 山 石 雕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惠 安 石 雕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
无处不在(空间),无时不在(时间)
体味文化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体味文化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1.1.1《体味文化》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晋东南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高亢,有雄浑之感;晋南地区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地区的民歌,灵活自由、富于变化。
山西民歌的这些特点表明()A.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认识。
从材料看出,山西民歌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表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A符合题意;B、C、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2.下图中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D.文化就是文字【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认识。
我国的象形文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故B项符合题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为人所特有,A表述错误;文化既包括意识形态部分,也包括非意识形态部分,C表述错误;文字是文化的一部分,D 表述错误。
3.2010年11月10日,第九届唐山市社区文化艺术节闭幕,期间组织开展了青年歌手(流行)大赛、中老年原创舞蹈大赛、群众歌咏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表明()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B.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都是文化C.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D.文化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解析】选C。
题干中“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表明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故C项符合题意。
4.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等。
这说明()①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文化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④没有文化人们就无法生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体味文化说课稿
体味文化说课稿引言概述:说课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向学生介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要文本。
体味文化说课稿是指在教学中要注重体味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体味文化说课稿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体味文化的内涵1.1 了解文化背景体味文化说课稿首先要了解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包括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了解了文化的背景,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达文化内涵。
1.2 感受文化氛围体味文化说课稿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氛围,可以通过音乐、影视、美术等多种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体验。
1.3 引导学生思考体味文化说课稿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深入理解文化内涵,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立的认识和见解。
二、体味文化的方法2.1 多媒体辅助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频等,来展示文化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化的魅力。
2.2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的魅力,比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化的内涵。
2.3 互动交流在说课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体味文化的评价3.1 学生表现评价体味文化说课稿的效果可以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包括学生对文化的理解程度、参与度等方面。
3.2 教学效果评价体味文化说课稿的效果还可以从教学效果来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提高、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3.3 教师反思体味文化说课稿的评价还要包括教师的反思,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味文化说课稿的效果。
四、体味文化的意义4.1 传承文化体味文化说课稿的意义在于传承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4.2 培养情感体味文化说课稿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文化的热爱和敬畏。
1.1 体味文化(共19张PPT)
各抒己见
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 神产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甲骨文
简 牍
纸书
电子书
归纳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特点
其一,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 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 西不能称为文化。 其二,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 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逐步培养出 来的。
—— 著名作家 钱钟书
各抒己见
我们学校开展的“语 文文化节”就是文化。
我觉得“纯自然的 东西”也是一种文 化!
你同意他们谁的观点?为什么?请 说说你对文化的理解。
归纳:“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 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 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 求的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语言。
其三,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 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探究共享
案例一:当汶川地震、举国神伤之时,文化成为灾区军民赖以 生存、斗争的精神食粮:一台晚会《爱的奉献》,49个国家 和地区争相播放,创造了5.5亿的国内收视纪录,现场募得 15.1亿元的善款…… 案例二:犹太民族亡国近2000年,1948年才立国,2000年的 亡国历程中她的民族分散在世界各地。一般而言,一个民族如 果亡国2000年,这个民族早就被别的民族同化了,但是犹太 民族为什么在亡国2000年后还能复国,还能成立以色列国呢? 因为她的文化、她的信仰没有消亡,他们民族的文化被保留了 下来,于是他们就有了凝聚力,有了复国的基础。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1.1体味文化课件
间接转化≠直接转化 正确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错误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性质:正促错阻)
学考链接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犹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 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由此可 知,所谓的文化就是指( )
• A. 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的总和 • B. 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人们先天受教育的程度 • C.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D. 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内容
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
(不是天生的,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犹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空间上
想一想:滨湖公园里写有“文化”二字的展板是文化吗?
”由此可知,所谓的文化就是指( )
正确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内容)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内容)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实质)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间接的)产生深刻影响。
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 我们 通过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来了解古代的文化情况。
你认为你能从哪些地方体验到道教文化?
我们 通过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来 了解古代的文化情况。一个时代的文化,必然表现在这 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 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和物质载体中。
1.1【教学设计】《体味文化》(人教)
《体味文化》
蚌埠二中张开宏
《体味文化》是新课改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的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剖析文化的内涵,探究文化的作用。
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热情。
1.知识与能力:
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了解文化现象普遍存在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知道文化内涵,学会归纳文化的外延,分析文化的力量;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阅读、探究讨论以及使用多媒体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主要采用启发讲授法、情景导析法和合作探究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关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领悟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增进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的情感,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重点: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
难点: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启发讲授法、情景导析法和合作探究法相结合
多媒体、学生搜集整理身边文化现象
授课教师放映多媒体,出示几种文
化现象,音乐文化、舞蹈文化等
学生感受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
处不在
一、“看”文化
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
现象:引导学生形成对文化现
象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理解。
观看多媒体图片,形成如下认识:
1.
通过“看”“讨
论”、“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全面正确理解“文化”
特点
三个面向 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外延 (丰富) 静态:形式、现象
动态:过程
2、文化的实质:社会精神力量 (1)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具有双重性)
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D ) A.蒙古包 B.蒙古草原
节庆
藏族有自己的历法。藏 历始于1027年,以十一 月一日为新年。每年阳 历的8月初,过“望果 节”。人们穿着节日服 宗教文化 藏民大都信奉的 装敲锣打鼓唱着歌绕着 是大乘佛教。其中占主导地 田边地头转,以庆祝丰 位的是黄教,其余还有红教、 收。这一天还举行赛马、 白教、花教。黄教禁止僧人 射箭等比赛,以及野餐。 娶妻,其它教派不限制。西 藏族的葬礼有天葬、水 藏西部和青海,四川牧区还 葬、火葬、土葬和塔葬。
• • • •
• • • • •
阅读提纲 1、在课本找出下列观点: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 化环境,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2、文化是什么? 3、文化有什么特点? 4、文化有哪些形式? 5、在课本找出这一观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6、文化有什么影响?
福娃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 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 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 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 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 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 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 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福娃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 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 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 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 更快、 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 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 世界的热情。 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 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 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 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企 业 文 化
网 络 文 化
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日本的动漫作品:
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穆斯林文化
斗牛文化
好 莱 坞 文 化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一)文化“万花筒”
1、发展:文化无时不在 2、范围:文化无处不在(丰富多彩) 3、比较:文化各具特色
探究共享
1、“文化”是什么?
2、“文化”与“文明”相 同吗?
c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结本 束节 课 再 到 见 此 !
2、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这里的“文化”的内涵:是相对于经济、政 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 中,既包括 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等具 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 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 扎库米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 球赛的吉祥物。扎库米身着白 色T恤,绿色短裤,一头打着许 多结的运动长发,就像一个驰 骋绿茵场上的足球明星。扎库 米(Zakumi),它长着一头绿 色鬃毛,这代表了足球的绿茵 场。猎豹是陆上奔跑速度最快 的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南 非世界杯赛组委会说,扎库米 在南非11种官方语言中有许多 意思:Zakumi由“Za”和 “Kumi”两部分组成,“Za”代 表南非,而“Kumi”在非洲大 陆多种语言中都是“10号”的 意思;扎库米还可以解释为 “快来”。
福娃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 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 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 好祝福传向世界。迎迎是青藏 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 是绿色奥运的展现。 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 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 饰风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径 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 色的一环。
福娃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 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 京传统的沙燕风筝。“燕”还代 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称谓)。妮 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 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 福。 天真无邪、欢快矫捷的妮妮 将在体操比赛中闪亮登场,她代 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
你能用这个图示,描述人类文化 创造和演进的过程?
海尔文化的七个层次
海 尔 文 化: 一 年 孵 化 六 百 亿 元
1、表层文化——海尔标志、中心大楼、广告、样品展室、 园区绿化、商标…… 2、浅层海尔文化——海尔职工礼貌、素养、…… 3、中层海尔文化——产品、服务 4、深层海尔文化——OEC管理模式、定额淘汰、竞争上 岗的组织平台、自主管理班组…… 5、里层海尔文化——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 品”;市场扩张观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营销理念 “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人才观“人人是人才,赛 马再相马”;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把用户的 烦恼降到零”; 6、内层海尔文化——海尔远景——十年之内,进入世界 500强。 7、海尔文化内核——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真诚到 永远……
•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 祥物的名字叫“海宝 (HAIBAO)”,意即“四 海之宝”。“海宝”的名 字琅琅上口,也和他身体 的色彩呼应,符合中国民 俗的吉祥称谓原则。“海 宝”的名字与吉祥物的形 象密不可分,寓意吉祥。 海宝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 博会的形象大使,他正用 热情的双臂、自信的微笑 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 们。
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 文化环境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4.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建设实施纲 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 意见》,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按照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和 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这是因为 (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 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 催化剂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 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人与自然
C.深山老林
D.深山古庙
2、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D ) A. 广义的文化就是文明 (和文明相近)
(介于两者) B.《文化生活》所讲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
(文化包括过程) C.《文化生活》所讲的“文化” 就是文明 D.《文化生活》所讲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文化
3、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 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 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 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以上 材料说明( )
福娃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 “鱼” 和 “水” 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 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 梦想的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 年有余的蕴涵。 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 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 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 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辉映。
发展:文化无时不在
文化“万花筒”范围:文化无处不在(丰富多彩)
比较:文化各具特色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什么
特 点
文化的力量
文化的外延:形式,现象,过程 文化的实质:社会精神力量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校 园 文 化 社 区 文 化
区别: • 文化(culture):与“自然”相对, 重点强调“化”的过程。 • 文明(civilization):与“野蛮” 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 联系: • 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一箪食,一瓢 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
贤
汕头精神: 海纳百川,
自强不息。
试一试
这些张家界的景点都是文化现象吗?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1)人类特有 人=动物+文化
人类通过实践创造文化
个人通过实践培养文化素养
(2)来源于人类实践
3.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①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 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 统称,用来区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区 分自然界的物质活动和人的活动。这种广 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②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化艺术和科学知识, 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例题
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参加学校运动 会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④购买蔬菜、水果 ⑤ 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合唱团、 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⑦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 风土人情⑧某国议员竞选 A、①③⑤⑦
C、②③⑤⑥⑦
c)
B、②④⑥⑧
D、①②④⑦⑧
文化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