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公开课

合集下载

认识面积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

认识面积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

认识面积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

2. 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 面积的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及换算。

2. 难点: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面积。

2. 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面积的计量和换算。

3. 问题解决教学法:培养学生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桌面、黑板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表面的大小,引入面积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面积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面积的意义。

3. 面积的计量单位:讲解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概念,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

4. 面积的换算:讲解面积单位的换算,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换算方法。

5.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6. 拓展延伸:出示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积的意义、计量单位和换算方法。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面积概念、计量单位和换算的掌握情况。

2. 练习情况: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判断其对面积知识的运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评估其对面积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针对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2. 针对学生反馈,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是否需要加深或拓展。

3. 针对练习和作业情况,反思学生对面积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认识面积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

认识面积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

认识面积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如桌面、操场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面积的存在。

1.2 教学内容:介绍面积的定义,即物体表面的大小。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尝试测量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面积,如课本封面、桌面等。

1.4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面积的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

第二章:面积的单位2.1 导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

2.2 教学内容: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转换,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4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并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第三章:面积的计算3.1 导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面积的计算过程。

3.2 教学内容:介绍常用的面积计算方法,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4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第四章:面积的应用4.1 导入: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面积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介绍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房间的大小、测量土地的面积等。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解决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4.4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导入:通过总结前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面积有更深入的理解。

5.2 教学内容:总结面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总结面积的学习内容,并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

5.4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对面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

第六章:面积的比较6.1 导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如何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6.2 教学内容:介绍面积的比较方法,如何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面积。

认识面积优秀教案

认识面积优秀教案

认识面积优秀教案这是认识面积优秀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认识面积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

2、在与周长的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的内在涵义。

3、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会每个面的大小可以用更小的“面”测量得到。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我国载人火箭行驶在另一个星球上,他们开始抢占地盘游戏,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几号地块?为什么?《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二、认识面积(一)认识物体的面积1、“面积” 这个词你听过吗?举例说说。

2、学生描述,教师引导,强调“大小”后再次完整描述。

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说说什么是它的面积吗?(学生举例)(板书“大小”)3、归纳总结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4、比较手掌的面积和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哪个大?面积有大有小,你能举例说说吗?(二)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1、刚才我们知道了数学课本的封面有面积,老师想把它搬到黑板上了,你觉得它是什么形状的?出示长方形。

2、这个长方形有面积吗?教师闪线条,是这条线吗?那是哪里?(长方形一周边线围成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这条线是它的什么?(周长)对比得出: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周长在四周,面积在里面。

〔设计意图:概念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与辨析,在“面积”与“周长”的对比中,帮助学生剥离“周长”与“面积”。

〕3、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还有哪些?它们有面积吗?(出示四幅图)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为什么不选4号呢?(图形没有封闭,就没有边界,就确定不了它究竟有多大。

只有封闭图形才有确定的大小,才有面积。

)总结归纳: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去感知“面”,并采用比较的策略去组织“面积”的教学。

不仅比出“谁的表面比谁的表面大、谁的表面比谁的表面小”,更要让学生体会到“面是有边界的”,有了边界才使“面有了确定的大小”,每个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拼摆、度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

(课件出示主题图)(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如果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预设: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①教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板书:认识面积)②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2、认识图形的面积。

(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认识的平面图形)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面积教案(优秀3篇)

面积教案(优秀3篇)

面积教案(优秀3篇)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议论、探讨、推测的活动中,经历认识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过程。

2、知道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

信心。

教学重点:知道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具准备:边长为一米的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生谈话。

对“议一议”中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为下面的探索活动铺垫。

二、小组合作探索:1、在“议一议”的基础上,提出问题(1),让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要注意巡视和个别指导。

2、让学生交流各组合作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如,用什么方法,我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以及是怎样算出的等。

3、师生共同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和字母表达式。

4、呈现平均分成100份、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并提出教材中的问题(2),请各组研究。

5、在交流各组推算方法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和字母表达式。

三、议一议:全班讨论,可利用学生已有的认数、数数经验,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推算的。

四:练一练:一题,学生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二题,是本节课内容的变式练习,也是下节课学习的基础。

第三题,让学生不摆,只算。

若有的学生直接推算有困难,可先摆、画,再算。

五、: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

教学反思:《面积》教案篇二一、单元主题:面积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三、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paomian 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校级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校级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校级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面积》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本章节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测量经验,但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感受面积的概念,逐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量单位。

2.培养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和比较物体大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面积单位的认识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4.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面积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面积单位的模型和实物。

2.准备面积测量工具(如尺子、剪刀等)。

3.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实际的图片,如教室、客厅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都有自己的“面积”,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面积单位的模型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面积单位。

同时,教师讲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面积测量活动。

每组选取一个物体,使用尺子和剪刀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面积,并记录在表格中。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面积大小比较的游戏。

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测量物体的面积,另一组负责比较面积大小。

通过游戏,巩固学生对面积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面积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认识面积公开课教案

认识面积公开课教案
能够正确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测量方法。 能够熟练使用常见的面积单位进行换算。
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房屋的地面面积等。
下节课预告
下节课将介绍周长和面积的区别与联 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的概念和 应用。
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好 相关工具和材料,以便更好地参与课 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04
面积的拓展知识
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 总结词:理解面积与周长的关系是学习几何学的重要基础。
• 详细描述:面积和周长是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周长是指围绕图形边缘的长度,而面积是指 图形内部所占的平面大小。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周长和面积,可以深入理解它们的几何特性。
• 举例说明:例如,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而面积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这意味着当直径增加时,周长增加的速度 比面积增加的速度快。
不同形状的面积计算公式不同,但都基于长、宽或底和高来计算。
不同形状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不同的,但它们都基于长、宽或底和高来计算。例如,矩形的面积计算公 式是长乘以宽,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则是底乘以高除以2。对于其他形状,如圆形、椭圆形等, 也有相应的面积计算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对于计算各种形状的面积非常重要。
商业中的面积应用
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的租金和售价往 往与面积相关,了解面积 的计算方法和意义有助于 商中,货物的体 积和面积会影响运输成本 和效率,合理利用空间可 以降低运输成本。
市场营销
商家可以根据产品摆放面 积的大小来调整产品陈列 和布局,提高顾客的购物 体验和满意度。
03
面积的应用
生活中的面积应用
01
02
03
家居设计
在装修或购房时,需要根 据房间面积选择合适的家 具、装饰和布局,以达到 最佳的居住效果。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9篇)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9篇)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9篇〕篇1:《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拟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拟物体外表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物体外表和图形大小的比拟活动,体验比拟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络,锻炼数学考虑才能,开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拟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一、激趣导入1.涂色比赛:老师出示黑板上提早准备好的小正方形。

选两名学生进展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拟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拟小。

〔板书:面积〕2.提醒课题。

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板书课题:认识面积〕[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

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认识面积〔一〕认识物体外表。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物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外表。

比方,黑板书写的这个面就是黑板的外表〔边说边摸〕。

你们能像老师这样举一些物体外表的例子吗?学生举例交流。

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刚同学们在摸物体外表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二〕认识面积。

1.黑板外表的大小是和黑板外表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黑板外表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自主学习单〔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2〕说一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3〕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1〕边摸边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2〕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4.全班交流。

通过刚刚的比拟,我们知道,每个物体的外表都是有大小之分的,我们就把物体外表的大小叫做物体外表的面积。

面积的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

面积的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

面积的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标》中提出的“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的要求和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特点,本课旨在: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结合具体的事物和画图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数方格,知道面积的大小,为研究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够选择较好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准备】小圆片、小长方形、小正方形、方格纸、直尺、剪刀、正方形与长方形贴纸等学具。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涂颜色比赛,好不好?师:请听比赛要求:第一,发给你们的图形要涂满,不能有空隙。

第二,老师说“开始”才可以动笔涂,时间为1分钟。

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师:时间到了,涂好的同学请举手,现在我宣布第4组获胜。

生:这个比赛不公平,第四组涂的图形比较小,所以他们才能获第一。

一、摸一摸,感受面积的含义1.体验物体表面的大小: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我的手掌和数学书的封面,谁大?谁小?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引导学生摸摸课本的6个面。

师:现在,请你们用同样的方法,摸摸你们课桌的面,最后想想哪个面最大?哪个面最小?生:课桌的面最大,硬币的面最小。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很多物体都有面,你们能找出一些来吗?生:黑板的面、门的面、地板的面、椅子的面。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刚才我们找到的都是物体的表面。

师:在我们找到的这些物体的表面中,有的大,有的小,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老师向学生们解释了面积的概念,即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学生们通过涂色体验了封闭图形的大小,并认识到只有封闭图形才能研究大小。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们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提供了不同的比较方法,如画格子法和剪拼法。

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区级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区级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区级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面积》是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来衡量物体的表面大小。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和认识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度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面积的概念和单位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表面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度量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表面大小。

2.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面积的概念。

2.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面积模型、面积单位卡片、实物道具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个面积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个模型的表面大小应该如何表示?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度量方法,如用长度、宽度等。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如何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度量物体的表面大小,那就是面积。

2.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例如,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认识面积》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完美、好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认识面积》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完美、好用)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神奇,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认识并理解物体及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小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直观感知与比较中,感知“面”的大小,初步建构面积概念(一)在“摸面”活动中感受“面”的存在和“面”的大小1、师:昨天晚上,我们看了视频,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面积),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小组内互相交流:你昨晚学到的内容。

2、师:那什么是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齐读3、师:大家都会说,是不是真的懂呢?方老师考考你:谁上台摸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它的面积是指哪部分?哦!原来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齐读4、师:你能找出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小组内说一说。

三个学生汇报:5、(接着第三个学生所说的物体表面的面积)与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相比,哪个更大?你能找到比(刚才说大的物体面积)更大的物体吗?6、师:数学书竖着摆,封面的面积有这么大,现在斜着摆、横着摆,它的面积变了吗?(二)在“涂色”活动中体会到封闭图形的大小1、师:刚才我们摸出了物体表面的面积,那图形的面积又在哪里?2、这里有三个图形,你能涂出它们的面积吗?(投影学生作品,你怎么就不涂呢?)3、师:曲边图形也有面积,比较出三个省份,哪个面积更大?二、弄清面积与周长的区别师:同学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面积?那老师就请你们当裁判吧!(播放录音后,停顿数秒,师:比赛公平吗?)小组内互相交流师:跑一圈是指它的(),除草要算它的()师:同学们真的知道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吗?敢不敢接受老师挑战?(出示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哪个周长长呢?师:看来同学们真的弄清面积和周长的区别,老师佩服你!三、动手操作,比较面积的大小,学习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师:我们已经知道,图形的面积是有大小的,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有什么方法?(观察法、重叠法)师:出示两张彩纸,观察,看不出来,重叠,比不出来,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师: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图形,大家来摆一摆、比一比,好吗?请2个学生上台摆正方形,其他的同学在座位上摆,巡视中把另外的两种摆法用手机拍下来学生汇报操作过程,师:你们看,有同学是这样摆的?这样摆,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师:老师想采访你)如果要准确测量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师:是的,国际上就规定用正方形(贴上黑板)作面积单位师:一个正方形就作为一个面积单位师:刚才我们用“数正方形”的方法比较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好,我们继续数吧!师:左边图形有6个面积单位,右边图形有24个面积单位,右边的图形大,你同意吗?师: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必须要统一的面积单位。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6篇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6篇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认识面积》教学设计6篇《认识面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体验多种比较策略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数方格的比较方法,感受这一方法对于面积计量的意义。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数学王国的一位新朋友。

(板书:面积)什么是面积呢?让我们从生活中开始研究。

二、摸一摸、比一比,初步认识面积含义1.教学例1。

(1)摸一摸,感知面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将利用这些物体认识面积。

(补充板书:认识面积)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课桌面的面,课本封面的面,文具盒盖的面,认识面。

133(2)比一比,感知面的大小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3)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摸一摸,比一比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2.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过渡:我们还可以通过研究围成的封闭图形更深入地了解面积。

ppt展示大小不一的封闭图形。

二、涂一涂、比一比,丰富对面积含义的认识1.出示教材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认识面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认识面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叠一叠等活动知道什么是平面图形、什么是封闭图形,认识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3、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比较,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并会运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盆、长方形纸片、面积测量器【学具准备】长方形纸片、面积测量器、水彩笔【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猜手掌面小活动老师带了一个盆来做个小游戏,需要请一名同学帮助,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

师生两人分别把手浸没在盛水的脸盆里,在黑板上印上一个手掌印,标上序号,请同学回位,其他同学抬头睁开眼,猜猜几号是老师的手掌印,几号是学生的手掌印?生:……师:为什么?生:老师的手掌大,学生的手掌小。

师:准确的说法是老师的手掌面大,学生的手掌面小展示手掌面板书:面请同学来验证下(师生手掌相合)2、引出物体表面师拿出数学课本:手有手掌面,且有大有小,教室里很多物体都有面(课件演示·黑板面,课桌面,电视面,学习园地面)。

板书:物体表面教室里还有什么物体有表面?数学课本也有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我们称它课本面,拿出你的数学书,和老师一起摸一摸课本的封面。

(手要贴着封面,按一定的顺序,慢慢的摸,摸课本封面的全部)比较一下:课本面和你自己的手掌面,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生:数学书封面大你会摸出课桌面么?课本面大还是课桌面大?黑板面大还是课桌面大?3、引出面积我们发现物体表面有的大,有的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停顿一会)——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生齐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红色长方形、黄色长方形、蓝色长方形各一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学具若干,剪刀,直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儿童画非常漂亮,我想把它装饰一下,都需要什么?(四周加上框,加膜等)四周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长)再给它配上一块玻璃,配多大的玻璃合适呢?还能用长短来表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我们身边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请你们找一找并摸一摸它们的面,你发现了什么?(大小有什么不同)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观察铅笔盒盖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看课件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封面的大小,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表面的大小。

3、我们如果把黑板画在纸上是什么图形?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件演示)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在哪里?4、(课件演示)观察这几个图形,它们的面又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封闭图形才有面的大小。

5、课件出示: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

6、感知面积的含义。

刚才我们比较了什么?所比较大小的部分有一个名字叫面积。

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完善面积的含义)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面积的定义。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什么是面积教案公开课

什么是面积教案公开课

《什么是面积》教案公开课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1. 面积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2. 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面积的概念的理解。

2. 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面积计算器。

3. 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面积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面积的概念:面积是指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

2. 讲解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 示例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a. 矩形的面积计算:长×宽b.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边长×边长c.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底×高÷2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新学到的知识。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面积的概念、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习惯。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面积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六、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提出实践任务:请同学们用剪刀和纸张制作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并用尺子测量它们的边长,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完成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学设计(公开课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大小。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背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面积的意义,感知面积单位,能运用面积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测量经验,他们对长度、宽度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面积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大小。

2.难点:学生能运用面积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面积单位卡片等。

2.学具:学生自带面积不同的物品,如书籍、文具盒等。

3.教室环境:布置成一个生活情境,如家庭、学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如家庭、学校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发现这些场景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它们都有面积。

”教师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面积。

《认识面积》公开课教案

《认识面积》公开课教案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0~62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神奇,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认识并理解物体及图形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学准备:正方形、长方形、方格纸、小圆片、橘子、粉笔盒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很开心,因为家的房子在装修房子,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你们从图中看到什么?生:工人给墙面粉刷。

生:工人给地面铺地砖。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墙面、地面,你们还能找到其他面吗?生:书面、桌面…师:你能从这些物体找到面吗?如果找到,请用手摸一摸。

(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师:再摸摸硬币、橘子的面(学生摸一摸)师:同学们,不管这些面是平的、弯的,它们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书:物体表面)。

现在请同学们摸一摸粉笔盒的表面。

(学生摸一摸)师:观察黑板不同物体的面,这些面一样大吗?生:不一样。

师:谁的面大?谁的面小?生:数学书封面大,硬币表面小师:看来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板书:大小)。

在数学当中、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面积”。

(板书)二、观察体验,理解概念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师: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硬币表面的大小是(硬币表面的面积);(粉笔盒上面的大小)就是粉笔盒上面的面积;(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谁还能按照上面的样子说一说?)生:…师:考考你们,手掌的面积就是()生:手掌面的大小。

师:(击掌)你们看到什么?生:老师手掌面的面积比学生面的面积大。

师:手掌的面积还比什么的面积大?生1:手掌的面积比硬币表面的面积大。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面积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面积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面积的认识》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运用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

-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面积的概念1. 导入:通过一幅精选图片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引起学生对物体大小的思考。

2. 引入面积概念:以教师为例,通过比较教室面积和家庭面积的大小,引入面积的概念。

3. 基础概念讲解:解释面积的定义,即某一平面图形所覆盖的单位个数。

第二部分:面积的计算1. 轻松认识平方厘米:通过教室地面的面积展示平方厘米的概念。

2. 理解计算面积的方法:以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为例,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并教授相应的计算方法。

3. 实践运用:让学生分组,测量教室内某些物体或地面的面积,并用相关方法计算出面积。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大小的思考,出示问题引入面积的概念。

2. 讲解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结合图示和实物示范,确保学生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测量和计算物体的面积。

4. 学生小结,回答问题,分享实践经验。

5. 总结本课重点,并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 收集学生课后作业,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 课件:包含形状图片和计算方法的示例。

- 实物: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模型。

- 测量工具:尺子、白板、橡皮擦等。

以上是《面积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的大致内容和安排。

通过有趣的导入、简明的讲解和实践活动,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面积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

认识面积 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

认识面积公开课教案课件教学设计资料第一章:面积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正确地描述面积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面积的定义:面积是指图形所占平面空间的大小。

2. 面积的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图形的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面积。

2. 讲解:讲解面积的概念和面积的单位。

3. 练习:让学生运用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面积等。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2. 练习题:检查学生运用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矩形的面积计算:长度×宽度。

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底×高÷2。

3. 圆的面积计算:π×半径²。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图形的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图形的面积计算。

2. 讲解:讲解矩形、三角形、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表面的面积等。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2. 练习题:检查学生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面积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运用面积概念和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实际问题:计算物品的面积、计算土地的面积等。

2. 面积的转换: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面积概念和面积计算方法解决。

2. 讲解:讲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面积的转换。

3. 练习:让学生运用面积概念和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

2. 练习题:检查学生运用面积概念和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得宜完小赵庆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拍手、举例、触摸、比一比等活动初步感知面积;并在与周长的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内在涵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猜想验证、实践操作、讲故事、变魔术等活动过程,深度探究周长与面积的奥妙;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获得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面积和面积内涵的理解;
周长和面积的对比探究。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的环节中“围”出精彩、“围”出智慧。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景引入法、直观演示和实物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任务驱动法、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
学法:观察比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相结合!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C板,图钉,不同颜色一长一短的两根线,
模拟草坪,自制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面积
1、通过鼓掌,初步感知面积,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掌声欢迎。

(2)刚才拍手,双手相互碰击地方的是哪儿?(手掌面)(3)摸摸自己的手掌面,并与老师的比一比?
(4)结论:手掌面有大有小,手掌面的大小叫面积。

2、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举例、触摸)
3、比一比: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面积更大?
多媒体涂色比较,得出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进一步强化了面积的内在。

设计意图:对老师的欢迎自然引到手掌面,从而由面过渡到面积,再让学生感知面积在哪里?在感知中发现周长与面积是有区别的,为面积与周长的比较做了铺垫。

(二)引导探究:周长与面积的对比
1、通过一张心形的幻灯片将周长与面积彻底的剥离开来,进一步加深对面积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方式感知面积是什么?在哪里?周长是什么?在哪里?
2、猜一猜,引出猜想:周长越长,面积越大?
展示课件:被遮住的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更大?
3、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活动要求:四人一组,用两根不一样长的线分别围成一个图形,然后比较面积的大小。

思考、讨论:周长越长,面积一定越大?
展示汇报:周长越长,面积会越大;
周长越长,面积会越小。

总结:周长越长,面积不一定越大(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的思维有了碰撞,一般情况是周长越长,面积就越大,但有不少的特例,所有给了学生悬念并实际的操作,周长越长,面积反而越小。

从而达到让学生树立全面的思维方式的目的。

4、猜想二:如果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面积?
引入故事《西游记》验证猜想。

总结: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板书)
设计意图:我在这个地方给学生引导是猜想。

那就是有不一定的因素,让学生不断的去探索,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回顾总结。

在不断的猜想质疑中,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得出这堂课的精华:
周长越长,面积不一定越大;
周长越短,面积不一定越小;
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

6、拓展延伸
先前的探讨都是在两个图形中完成的,那我们跳出思维定式,只研究一个图形。

并提出问题:
(1)如果一个图形的周长不变,面积会不会变化?
通过玩魔术的方式启发学生。

(2)如果一个图形的周长发生了变化,面积又会怎样变化?
六、板书设计
面积
物体表面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
周长越长,面积不一定越大
周长越短,面积不一定越小
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