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爬行类
长白山动植物介绍
长白山介绍长白山脉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
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
长白山脉的“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即为长相守,到白头,代表着人们对忠贞与美满爱情的向往与歌颂。
长白山最早见于中国4000多年前的文字记载中,《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
长白山脉区域总面积1964平方千米,核心区758平方千米,长白山系的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
中国境内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
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是首批进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的国家自然遗产地。
2010年曾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等,曾经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记录,其中更有中华十大名山、中国的五大湖泊、中国的十大森林等。
长白山在生态、生物、地质和历史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卓越的自然品质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动物资源长白山景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动物资源,有1225种,分属于73目219科。
其中,森林昆虫害虫6目48科387种;森林昆虫天敌7目29科94种;圆口类1目1科3种;鱼类2目4科8种,两栖类2目6科13种,爬行类1目3科11种,鸟类18目48科277种;哺乳类6目19科58种;脊椎动物30目61科370种。
在1225种野生动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50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貂、黑鹳、金雕、白肩雕、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豺、麝、黑熊、棕熊、水獭、猞猁、马鹿、青羊(斑羚)、鹗、鸢、峰鹰、苍鹰、雀鹰、花尾榛鸡等。
在这些动物中,药用类15种,食用类14种,毛皮类2种,观赏类1种。
植物资源长白山景区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已发植物资源现的有2277种,分属73目246科。
长白山探寻野生动植物
长白山探寻野生动植物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长白山地处寒温带,气候寒冷湿润,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可以探寻到各种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让我们一同踏上探寻之旅。
一、长白山的动物世界长白山作为自然保护区,它的动物资源非常丰富,拥有着多种珍稀动物。
长白山是东北虎、豹、林麝等保护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这里的浑河和长白江河道上曾出现过大批次的鱼类迁徙,吸引了众多的候鸟和鱼类。
其中,东北虎是长白山的代表性动物之一。
长白山是东北虎的故乡,被誉为“东北虎王国”。
这里的东北虎数量仅次于俄罗斯境内,被誉为“东北虎之乡”。
此外,长白山还有穴熊、猞猁、豹猫等珍稀兽类,它们都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骄傲。
二、长白山的植物奇观长白山不仅有着丰富多样的动物资源,还有独特的植物奇观。
长白山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气候呈纬度性变化,这些因素使得长白山成为十分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
在长白山,人们可以看到像仙人掌一样的珍贵植物——松毛岭独活。
长白山还是许多珍稀濒危植物的家园,如延龄草、兰花等。
这些植物在长白山的特殊环境下得以生长,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三、长白山的探寻之旅在长白山进行野生动植物的探寻之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了解关于长白山的气候和地理特征,尽量选择适宜的探寻时间。
其次,要了解长白山的自然保护政策,遵守相关规定,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
在探寻之旅中,我们需要带上合适的装备,如舒适的鞋子、合适的服装等。
同时,要注意安全,不轻易触动野生动物,以免引起危险。
探寻之旅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活动,如野生动植物观察、摄影等,增加对长白山的了解和体验。
四、长白山的生态保护长白山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长白山的生态保护中。
首先,要加强对长白山的科学研究,了解长白山的自然特点和生态功能,为长白山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长白山天池的水怪真的存在吗
长白山天池的水怪真的存在吗长白山天池水怪出现的东北长白山天池,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水深373米,为1702年火山喷发后的火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海拔2691米,为东北最高峰的山)之巅。
它是中国最高最大的高山湖泊。
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积水最深的高山湖泊。
是中朝两国的界湖。
天池湖面海拔2189米,水面积9.82平方公里,积水20亿立方米,年平均气温为-7.3℃,年积雪日数达到258天,积雪最深达到3米,是中国最高、最大、最冷、最深的高山湖泊。
天池,地处高山之巅,自然环境恶劣,四周群峰围拱,池中少见鱼虫。
长白山天池水怪再度现身神秘莫测的长白山天池水怪最近两次现身。
继2002年7月6日在长白山北坡,两名当地人发现水怪后,7月25日在长白山西坡又有更多的人目击了这一不明生物。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松江河旅游分局孟凡迎局长说,今年7月25日下午2点左右,在长白山西坡山顶有一些游客目睹了天池水怪。
在山顶一位经营出租望远镜的董先生说,当时水怪出现在朝鲜一侧的水面,离岸边大约一百多米远。
只见它窜上来又下去,就像海豹戏水那样,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鱼在飞跃。
从望远镜里看,的样子黑乎乎的,不是很大,看不清是什么东西,有的说它像恐龙,有的说像大铁锅,有的说像水牛,但绝对不是鱼。
它在水中游弋了十多分钟后消失。
当时在山上的一p二百名游客也都看到了。
近百年来,水怪一直是这个高山湖泊中的一个不解之谜。
但从上世纪初地方文献的详细记载到近几十年数以千计的人几十次的目击,使天池存在水怪成为难以否认的事实。
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夏融池水湛蓝;冬冻冰面皓白,被16座山峰环绕,仅在天豁峰和观日峰间有一狭道池水溢出,飞泻成长白瀑布。
长白山形成于1200万年前地质造山运动,经过多次喷发而拓成了巨型的伞面体,当火山休眠时涌泉溢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
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椭圆型,南北长4.4千米,东西宽3.37千米。
长白山十大景点介绍
长白山十大景点介绍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两省交界处,是东北地区最高峰,海拔2036.50米,主峰“大长白山”悬崖绝壁,有种“天崖牛马”之称。
长白山拥有一种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有着漫天披霜的冰川,巍峨壮观的大峡谷,森林繁茂的山头,雪峰满天,气势磅礴的大池,丰富奇特的草原企鹅和特色的长白山文化。
长白山十大景点介绍:一、深林雪沟深林雪沟位于青山谷脚,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
雪沟的深浅不一,水温根据季节的不同而改变,在夏季和秋季里,水温较低,可以放心去游泳;冬季气温较低,水温更低,可以滑冰或冬泳。
深林雪沟十分宽阔,是攀登长白山的好地方,无数攀岩爱好者都在这里体验了登山的乐趣。
二、海子岩海子岩位于新发河山底,毗邻百森湖,是一处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的重要景点。
这里有名人题记、多年佛经、猕猴岩等景观,是一座集自然、人文两大特色于一体的传统景点。
来到海子岩,你可以漫步在古山林之中,一路向阳探访大海子岩的宝藏,体验不一样的“登山”欢乐;你也可以去观看山中佛经,感受到禅静的宁静之美;同时,你也可以领略到湖边的美景,乘风破浪,在这里体验到无比的自然情趣。
三、青山谷青山谷位于长白山的南部,是一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有猕猴、野鸡、松鼠、松孱等可以观赏的小动物,还有深谷峡谷、大洼洞、曲折瀑布、悬崖绝壁、青山林、深林雪沟等地质地貌,甚是恢弘壮观。
此外,青山谷还是世界最大的芦苇草原,每年在春天,芦苇草企鹅都会从青山谷南飞到长白山,与池塘里的鱼儿一起起舞,十分壮观。
四、大鹰峰大鹰峰位于长白山最高处,主峰海拔2036.5米,是东北地区最高山峰,因山峰顶如一只大鹰展翅欲飞而得名。
这里有着漫天披霜的冰川,雪峰满天,气势磅礴的大池,宛如出了自然的神功,十分壮观。
大鹰峰是长白山最具特色的地方,来到这里可以进行登峰攀登,欣赏无可匹敌的美景,体验在悬崖绝壁上“攀岩”的惊心动魄;还可以在冰川下游泳,极具挑战性,非常刺激。
五、二十四峰二十四峰位于长白山的中段,主峰海拔约1700米,是一处优美的自然风景区。
长白山景区简介
黑风口
● 沿北坡登山去天池,在岳桦林带与高山冻原的交界处,不老峰东侧尾端和观景台交汇处,天然形 成一豁口,就是闻名长白山的黑风口。在风口可以饱览长白瀑布的全貌,在这里踞高临下,U形 谷尽收眼底。从U型谷底仰视黑风口,黑风口成了城堡的大门,洞开在两座碉堡之间,人称“南 天门”。黑风口上常有成群的白腰雨燕出没,断崖绝壁正好是雨燕的巢穴。
天池
● 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是一座火山口,经过漫长的年代积水成湖。长白山 天池海拔2189.1米,天池略呈椭圆型,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总蓄水量20.4亿立方 米 。 天 池 水 温 为 0 . 7 ° C 至 11 ° C , 年 平 均 气 温 7 . 3 ° C 。 天 池 是 中 国 最 高 最 大 的 高 山 湖 泊 , 是 东 北 三 条大江——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动物资源
● 长白山景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有1225种,分属于73目219科。其中,森林昆虫害虫 6目48科387种;森林昆虫天敌7目29科94种;圆口类1目1科3种;鱼类2目4科8种,两栖类2目6 科 1 3 种 , 爬 行 类 1 目 3 科 11 种 , 鸟 类 1 8 目 4 8 科 2 7 7 种 ; 哺 乳 类 6 目 1 9 科 5 8 种 ; 脊 椎 动 物 3 0 目 6 1 科 370种。在1225种野生动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5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 金钱豹、梅花鹿、紫貂、黑鹳、金雕、白肩雕、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豺、麝、黑 熊、棕熊、水獭、猞猁、马鹿、青羊(斑羚)、鹗、鸢、峰鹰、苍鹰、雀鹰、花尾榛鸡等。在这 些动物中,药用类15种,食用类14种,毛皮类2种,观赏类1种。
长白山野生动物都有哪些
长白山野生动物都有哪些长白山,这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不仅拥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这里的生态环境多样,为各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首先要提到的是东北虎,这是一种体型庞大、威风凛凛的猛兽。
东北虎毛色淡黄,背部和体侧有多条黑色横纹,它的力量和速度都令人惊叹。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东北虎已成为濒危物种,在长白山地区也极为罕见。
与东北虎同样珍稀的还有远东豹。
它的皮毛上有着美丽的斑点,动作敏捷,善于攀爬和奔跑。
但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狩猎,远东豹的数量也十分稀少。
在长白山的森林中,还生活着棕熊。
它们体型粗壮,力量巨大。
棕熊有着厚厚的皮毛,能够抵御寒冷的气候。
它们主要以植物、果实、昆虫和小型动物为食。
马鹿也是长白山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
它们身形高大,雄鹿有着壮观的鹿角。
马鹿善于奔跑,常在森林和草地中觅食。
梅花鹿则以其美丽的外形而闻名。
身上的白色斑点如同朵朵梅花,十分漂亮。
它们性情温顺,通常成群活动。
除了这些大型哺乳动物,长白山还有许多种类的鸟类。
比如红松鸡,它的羽毛色彩鲜艳,特别是雄鸡在求偶时会展示出华丽的姿态。
还有金雕,这是一种猛禽,翅膀宽大,眼神锐利。
金雕在空中翱翔时,姿态优美,令人赞叹。
啄木鸟也是长白山森林中的常客。
它们用坚硬的喙啄击树木,寻找隐藏在树干中的昆虫。
在河流和湖泊中,生活着水獭。
它们擅长游泳,身体灵活,皮毛防水性能极佳。
此外,长白山还有各种蛇类,如蝮蛇。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长白山的野生动物丰富多样,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的生存面临着诸多挑战。
森林砍伐、非法狩猎、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威胁着这些动物的栖息地和生存。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狩猎和盗采盗伐行为。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长白山的野生动物继续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让这片神奇的山脉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长白山的动物资源有哪些特色
长白山的动物资源有哪些特色长白山是中国东北的一座神秘而壮丽的山脉,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动物资源,这些动物构成了长白山独特而迷人的生态画卷。
长白山的动物资源具有显著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上。
这里是众多珍稀动物的家园,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
东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体型庞大,威风凛凛。
它们在长白山的森林中穿梭,是这片土地上的顶级掠食者。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栖息地的破坏,东北虎的数量极为稀少,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长白山还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紫貂。
紫貂的皮毛柔软而华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这也使得它们曾遭受过度捕猎,数量大幅减少。
如今,在严格的保护措施下,紫貂的种群数量正在逐渐恢复。
除了这些大型珍稀动物,长白山的鸟类资源也十分丰富。
其中,有被誉为“森林医生”的啄木鸟。
啄木鸟通过啄击树木寻找害虫,对于维护森林的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还有色彩斑斓的鸳鸯,它们成双成对地在水域中嬉戏,给长白山的溪流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在哺乳动物方面,长白山的野猪也颇具特色。
野猪体型较大,适应力强,是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
它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翻动土壤,促进了植物种子的传播和土壤的通气。
长白山的动物资源还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随着海拔的升高,动物的种类和分布也会发生变化。
在低海拔地区,气候较为温暖湿润,森林茂密,这里常见的动物有松鼠、野兔等。
松鼠灵活地在树枝间跳跃,收集松果为过冬储备食物。
野兔则在草丛中快速奔跑,躲避天敌的追捕。
随着海拔的升高,进入亚高山带,环境变得更加寒冷和严酷,动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里,可以看到马鹿等适应寒冷环境的动物。
马鹿体型高大,有着粗壮的鹿角,它们在冬季会寻找避风的山谷过冬。
再往高海拔地区,环境条件更加恶劣,只有少数耐寒的动物能够生存,如雪豹。
雪豹拥有厚厚的皮毛和出色的适应能力,能够在高寒的环境中生存和捕猎。
长白山动物资源的另一个特色是它们之间复杂的生态关系。
长白山森林分布(最新整理)
根据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1993 年调查的资源数据,全区有林 地面积为 196465.0 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 168918.5 公顷,占总 面积的 86.0%;疏林地 8406.0 公顷,占 4.3%;灌木林 4897.4 公 顷,占 2.5%;未成林造林地 349.0 公顷,占 0.2%;草地、拣集迹 地、风倒迹地、沼泽地等无林地 10955.5 公顷,占 5.6%;林业 设施和林业其它用地 2538.6 公顷,占 1.4%。全区森林覆盖率 88.5%。区内活立木总蓄积 4373.5 万立方米,(包括天然林 4367.83 万立方米,人工林 5.70 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 4323.9 万立方 米,疏林地蓄积 19.9 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 29.7 万立方米。有 林地每公顷平均蓄积 256.0 立方米。有林地中,成熟林比重最大, 其面积、蓄积分别为 94295.0 公顷、2708.9 万立方米,比重分别为 55.8%和 62.7%。其次是近熟林,面积为 27782.0 公顷,蓄积为 608.3 万立方米,其比重分别为 16.5%和 14.1%。其它龄组的面积、 蓄积比重分别为幼龄林 2.3%和 0.5%;中龄林 14.5%和 9.4%;
高山苔原景观带 分布在海拔 2000 米以上,地处长白山火山锥 体中上部,地表覆盖着厚的火山灰、火山砾、浮石等。气候为高山
苔原型,湿度大不,风力特强,土层脊薄。随着海拔的增高,植物 逐渐稀疏,种类逐渐减少,生长期很短。该带植物矮小为葡匐状, 根系肥大,花序大型,色彩鲜艳,无高大乔木,仅有矮小的灌木、 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衣、苔藓等。植被为典型的高山苔原植被类 型。主要植物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桔松毛翠、大白花地榆、长白景 天、圆叶柳等。动物种类更加稀少,穴居的高山鼠兔是高山苔原带 唯一的兽类。此外,白腰雨燕、领岩鹨是高山苔原带常见的鸟类。 森林资源
长白山林区中国林蛙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长白山林区中国林蛙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刘凤霞;蔡凤坤;李卓;牛丽君;朴正吉【摘要】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ection of Chinese wood frog(Rana chensinensis) parasite in Changbai Mountain district,Chinese wood frog in different locations,age groups,sexes,and life period were collected,cut and inspected.The results showed:Chinese wood frogs in Changbai Mountain were infected by parasites including three kinds of nematodes (Rhabdia bufonis,Cosmocercella sp,Oswaldocru sp)and three kinds of trematodas(Rowsbiella tineri,Pelystoma integerimrn,Pelystoma ocellatrm),which belonged to 5 families and 5 genera.Chinese wood frogs were mainly infected by Rhabdia bufonis and Oswaldocru sp which the infection rate and strength were 56.66%,4.87 and 67.33%,9.25.Different kinds of parasites in Changbai Mountain wood frog body distributed in a certain pattern and were in a suit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infection rates and strength of parasites in Changbai Mountain wood frog body increased with age and had nothing to do with sexes.%通过解剖镜检分析了长白山地区中国林蛙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长白山林区中国林蛙寄生虫为线虫3种(Rhabdia bufonis、Cosmocercella sp、Oswaldocru sp)、吸虫3种(Rowsbiella tineri、Pelystoma integerimrn、Pelystoma ocellatrm),分别隶属5科5属;其主要感染肺线虫Rhabdia bufonis和肠道寄生虫Oswaldocru sp,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6.66%、4.87和67.33%、9.25;不同种类寄生虫在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分布有一定规律,不同种类寄生在适宜自身的生态环境中,表现出寄生部位及感染寄生虫的专一性;长白山林区林蛙寄生虫的感染率和强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不同地点中国林蛙的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普遍较高,不同地点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率及强度存在差异;雌、雄林蛙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12)006【总页数】4页(P704-707)【关键词】中国林蛙;寄生虫;长白山【作者】刘凤霞;蔡凤坤;李卓;牛丽君;朴正吉【作者单位】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安图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安图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安图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安图133613;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安图1336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82中国林蛙隶属两栖纲(Ammphibia)、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又称田鸡、哈什蚂,是我国重要的两栖类经济动物,广泛分布于东北林区,其雌性输卵管也叫林蛙油、蛤蟆油[1-5],现代医学称其为“绿色软黄金”,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中药材.长白山是中国林蛙的主要产地,数量多、分布广,亦是主要的养殖对象之一.随着林蛙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了解其寄生虫感染情况,是林蛙养殖业向科学化、规模化及标准化发展的基础之一.国内刘忠[6]、马常夫[7]等曾有中国林蛙体内吸虫及线虫的报道,而有关长白山地区中国林蛙寄生虫感染情况鲜有报道.本研究针对长白山林区中国林蛙感染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及感染部位进行了详细调查.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地自然概况研究地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林区,地理坐标为N 42°10'~42°30'、E 126°55'~128°50',海拔700~1 600 m,主要包括岳桦林、针叶林和阔叶红松林3个植被类型.该区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多雨短暂.年平均气温3.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5.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 ℃;年均降水量 700 mm,多集中在夏季(480 ~500 mm)[8].1.2 试验动物及来源中国林蛙在长白山林区分布很广,数量相对较多.本研究试验动物采自吉林省长白山林区:白河、漫江、湾沟、小天池等地不同生活周期的中国林蛙(以下简称林蛙)150只,解剖,在解剖镜下进行分检,记录各器官内寄生虫的数量、寄生部位、症状等,共收集到2 561条寄生虫标本,均保存在70%酒精溶液中.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直尺、解剖器具、双目解剖镜及70%酒精溶液等.1.4 测定指标感染率(P)为线虫感染样本数量占总解剖数量的比例;感染强度(N)为取样样本中林蛙个体平均感染线虫的数量.2 结果与分析2.1 长白山林区林蛙感染寄生虫情况共解剖林蛙150只,阳性110只,感染率为73.33%.经原延边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鉴定为吸虫和线虫,分属5科5属6种:吸虫 3种(Rowsbiella tineri、Pelystoma integerimrn、Pelystoma ocellatrm)、线虫3种(Rhabdia bufonis、Cosmocercella sp、Oswaldocru sp),见表1.表1 长白山林区林蛙感染寄生虫情况Tab.1 The infection of Chinese woodfrog parasites in Changbai Mountain寄生虫种类阳性数量/检查数量 P/%N/(条·只-1)59 Pelystoma integerimrn 5/150 3.33 8 1 ~2 0.05 Pelystoma ocellatrm 4/150 2.67 4 1 0.03 Rhabdia bufonis 85/150 56.67 731 1 ~474.87 Cosmocercella sp 68/150 45.33 341 1 ~17 2.27 Oswaldocru总虫范围平均Rowsbiella tineri 16/150 10.67 89 1 ~26 0.sp 101/150 67.33 1 388 1 ~58 9.25从表1可以看出:长白山林区林蛙线虫的感染率和强度均大于吸虫,林蛙感染的寄生虫种类主要为Oswaldocru sp 和 Rhabdia brfous,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 67.33%、9.25 和 56.66%、4.87;其次为Cosmocercella sp和 Rowsbiella tineri,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 45.33%、2.27 和 10.67%、0.59;再次为Pelystoma integerimrn 和 Pelystoma ocellatrm,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33%、0.05 和 2.66%、0.03.2.2 不同种类寄生虫在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的分布与感染情况不同种类寄生虫在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的分布与感染情况见表2.表2 不同种类寄生虫在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的分布与感染情况Tab.2 The distribution and infec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asites in Changbai Mountain wood frog body胃十二指肠小肠直肠膀胱P/% N/肺寄生虫种类(条·只-1)P/% N/(条·只-1)P/% N/(条·只-1)P/% N/(条·只-1)P/% N/(条·只-1)P/% N/(条·只-1)08 0 0 Pelystoma integerimrn 0 0 0 0 0 0 0 0 0 0 3.330.05 Pelystoma ocellatrm 0 0 0 0 0 0 0 0 0 0 2.66 0.03 Rhabdia bufonis56.66 4.87 0 0 0 0 0 0 0 0 0 0 Cosmocercella sp 0 0 0 0 0 0 25.33 0.83 30.001.44 0 0 Oswaldocru Rowsbiella tineri 0 0 0 0 6 0.50 1.33 0.04 3.33 0.sp 0 0 25.33 1.59 63.30 7.66 0 0 0 0 0 0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种类寄生虫在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分布有一定规律,寄生在适宜自身的生态环境中,表现出寄生部位及感染寄生虫的专一性.Rowsbiella tineri在长白山林区林蛙十二指肠、小肠、直肠均有感染,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 6%、0.50,1.33%、0.04,3.33%、0.08;Pelystoma integerimrn 和Pelystoma ocellatrm 仅在膀胱有感染,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33%、0.05,2.66%、0.03,这说明了寄生虫寄生部位的专一性;肺仅感染Rhabdia bufonis,这说明了感染寄生虫的专一性及寄生虫寄生部位的专一性,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6.66%、4.87;Cosmocercella sp在小肠、直肠均有感染,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25.33%、0.83,30.00%、1.44;Oswaldocru sp在胃、十二指肠均有感染,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25.33%、1.59,63.30%、7.66.2.3 不同年龄、性别长白山林区林蛙感染寄生虫情况不同年龄、性别长白山林区林蛙感染寄生虫情况见表3.表3 不同年龄、性别长白山林区林蛙感染寄生虫情况Tab.3 The infection of Chinese wood frog parasites in different ages and sexes部位组别体长/mm 十二指肠小肠直肠膀胱合计P/%N/(条·肺胃只-1) P/% N/(条·只-1) P/% N/(条·只-1) P/% N/(条·只-1) P/% N/(条·只-1) P/% N/(条·只-1) P/%N/(条·只-1)当年幼体18.3 ±0.6 0 0 3.2 0.03 0 0 0 0 0 0 0 0 3.2 0.03 2a 幼体30.4 ±0.9 55.00 2.60 19.1 0.40 52.4 2.33 58.4 1.52 28.6 0.52 0 0 85.7 7.40亚成体49.2 ±0.5 64.30 4.20 21.4 1.40 82.1 4.86 39.3 1.21 42.8 1.67 3.6 0.04 89.3 13.80成体62.3 ±0.6 85.70 8.60 41.3 2.90 92.1 14.68 23.8 0.81 46.02.6 15.9 0.17 100.0 29.60雌性个体56.9 ±2.2 72.70 7.20 33.3 2.60 87.8 14.60 33.3 0.96 39.4 1.75 12.2 0.15 96.9 28.00雄性个体54.1 ±1.3 82.60 7.10 37.72.20 86.9 9.85 30.4 1.04 42.0 2.15 10.1 0.10 95.7 21.70表3表明:长白山林区林蛙各部位(小肠除外)寄生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随宿主年龄的增长其寄生虫感染广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宿主含量增大,所食中间宿主的体形增大,感染机会增大,随时间延续使寄生虫在体内积累.寄生虫与宿主年龄关系可分为:1)随宿主年龄递减的寄生虫,如小肠内寄生虫线虫;2)随宿主年龄递增的寄生虫,如肺线虫,具积累性;3)与宿主年龄无关的寄生虫,如吸虫.经t检验,雌、雄林蛙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2.4 不同地点长白山林区林蛙寄生虫感染情况不同地点长白山林区林蛙寄生虫感染情况见表4、5.表4 不同地点长白山林区林蛙不同部位寄生虫感染情况Tab.4 The infection of different Chinese wood frog organs parasites in different locations?表5 不同地点长白山林区林蛙感染寄生虫情况Tab.5 The infection of Chinese Wood frog parasites in different locationsRawsbiella tineri Pelystona integerimun Pelyst omaocellatum Rhabdia bufonis Cosmocercell sp Oswaldocru sp P/% N/地点(条·只-1) P/% N/(条·只-1) P/% N/(条·只-1) P/% N/(条·只-1) P/% N/(条·只-1) P/% N/(条·只-1)二道白河 16.17 0.985 8.820.12 1.47 0.04 67.64 5 58.88 3.34 83.82 8.14小天池 0 0 0 0 0 0 64.28 3.64 35.70 0.64 71.42 4.64东方红 7.14 0.210 21.42 0.21 0 0 85.71 7.07 50.00 2.86 100 22.64漫江 8.33 0.916 0 0 0 0 91.66 16.33 50.00 2.16 100 22.92湾沟16.60 0.166 0 0 16.60 0.166 100 9.66 83.33 6.66 83.33 13.33由表4可见:长白山区不同地点中国林蛙的寄生虫感染率及强度普遍较高,感染情况与其地域关系不大,这说明该地区病源散布广泛.由表5可见:长白山林区不同地点线虫感染率及强度均大于吸虫.在不同地域其感染率及强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各地生境条件及传播媒介情况有关,确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3 小结和讨论1)长白山林区中国林蛙寄生虫为线虫3种(Rhabdia bufonis、Cosmocercella sp、Oswaldocru sp)、吸虫3种(Rowsbiella tineri、Pelystoma integerimrn、Pelystoma ocellatrm),分别隶属5科5属;其主要感染肺线虫Rhabdia bufonis和肠道寄生虫 Oswaldocru sp,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6.66%、4.87 和67.33%、9.25.我国有关中国林蛙寄生虫的调查较少.马常夫[7]报道林蛙体内寄生虫4科4属4种,刘忠等[6]报道吸虫4科4种,Koo,swei-yen[9]报道广州黑眶蟾蜍的肺寄生蟾蜍棒线虫,棒线虫属自由生活,世代营腐生生活,寄生世代寄生在两栖和爬行类的肺内[10].本研究初步查明中国林蛙体内寄生虫6种,其中吸虫3种、线种3种,主要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的寄生虫.本次调查中肝脏器官内未见有寄生虫.2)不同种类寄生虫在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分布有一定规律,不同种类寄生在适宜自身的生态环境中表现出寄生部位及感染寄生虫的专一性.3)长白山林区林蛙寄生虫的感染率和强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不同地点中国林蛙的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普遍较高,不同地点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率及强度存在差异.4)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与性别无关.5)通过调查发现,长白山地区林蛙的寄生虫病源广泛分布,仅吸虫类在小天池中未出现,这可能与该生境物理条件、生物因素和病源媒介有关,或与统计样本数量有关.长白山山区林蛙线虫感染率最高,其中主要是肺线虫和十二指肠肠道寄生线虫比率最高,至于寄生虫感染强度与宿主之间相互关系及对机体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相关文献】[1]孟庆杰,崔岩,蒋超,等.中国林蛙价值及养殖前景分析[J].林业实用技术,2006(2):30-31.[2]肖晓琳,刘维超,崔学哲,等.吉林省不同地区中国林蛙种质资源评定[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3):255-258.[3]张颖才.哈什蟆油[J].中药通报,1956,2(5):205-206.[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5]李东风,陈伟庭.中国林蛙研究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92-94.[6]刘忠,陈敏生,李林.吉林省林蛙吸虫新种及新记录[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78(4):16-22,161.[7]马常夫.林蛙养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8]陈霞,王绍先,王振国.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Koo Swei-yen.Nematode Parasites of Bufo Melanostictus,the Common Toad from Danton[J].Lingnan Sci,1939,18(2):143-154.[10]徐乃南.动物寄生线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91.。
长白山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长白山植物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仅植物类型复杂多样,而且种类十分丰富。
目前已知有野生植物2277种,分属于73目246科。
其中:真菌类植物15目37科430种;地衣类植物2目22科200种;苔藓类植物14目57科311种;蕨类植物7目19科80种;裸子植物2目3科11种;被子植物33目108科1325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志,1990)。
根据国务院环委会1984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在2277种野生植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5种。
其中:人参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刺人参、岩高兰、对开蕨、山楂海棠、狭叶瓶儿小草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长白松、长白柳、钻天柳、水曲柳、朝鲜崖柏、黄菠萝、胡桃楸、天麻、玫瑰、黄蓍、野大豆、刺五加、草苁蓉、平贝母、松毛翠、天女木兰、牛皮杜鹃、苑叶杜鹃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红松、偃松、崩松、长白松、钻天柳、东北红豆杉、西伯利亚刺柏为吉林省一级保护植物(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志,1990)。
同时,植物区系成分复杂。
在这些植物中,不仅有生存衍化几千万年的第三纪孑遗种,如红松、云杉、冷杉、紫杉、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榆等;又有第三纪末第四纪初随大陆冰川南移而滞留的极地和西伯利亚植物种,如高山笃斯越桔、圆叶柳、倒根蓼、赤杨等;有在冰期帛欧洲东移的植物种,如石松、林奈草;有间冰期随暖温带北移而遗存的植物种,如小花木兰、北五味子、山葡萄、猕猴桃等;有的属于朝鲜和日本等东洋植物种。
还有许多为长白山特有的植物种,如挺拔秀丽、婀娜多姿的长白松;被人们誉为爬山冠军、一直分布到白头山最上部的高山罂粟;有柳树世界的“侏儒”长白柳。
这些孑遗的“本地种”和南下的、北上的、东进的、特有的众多植物种类、各区系成分交汇在一起,构成了长白山特有的绿色植物世界,使其成为难得的生物遗传基因贮存库(李文华等,1984;何敬杰,1989)。
动物资源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目前已知有1225种,分属于73目189科。
长白山旅游如何预防野生动物伤害
长白山旅游如何预防野生动物伤害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然而,在这片神秘的山林中,也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
为了确保您在长白山的旅行安全愉快,预防野生动物伤害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一、了解当地野生动物在前往长白山之前,充分了解当地常见的野生动物种类、习性和行为特点是必不可少的。
长白山地区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包括东北虎、黑熊、野猪、狼等大型猛兽,以及蛇类、蜂类等可能对人类造成威胁的动物。
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但仍有出没的可能。
它们体型巨大,力量惊人,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黑熊虽然看起来笨拙,但在受到威胁或感到饥饿时也会攻击人类。
野猪则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尤其是在繁殖季节或受到惊吓时。
狼通常以群体活动,也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此外,还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小型动物,如蛇类。
长白山地区的蛇类有多种,部分具有毒性。
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出没地点,可以帮助您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二、遵循导游和景区规定在长白山旅游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导游的指示和景区的规定。
导游通常对当地的情况非常熟悉,他们会告知您哪些区域可能存在野生动物出没的风险,以及如何避免危险。
景区也会设置相关的警示标识和围栏,提醒游客不要进入危险区域。
例如,某些未开发的深山区域可能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禁止游客擅自闯入。
遵守这些规定不仅是对自身安全的负责,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保持适当的距离当您在景区内遇到野生动物时,无论它们看起来多么温顺可爱,都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不要试图靠近、触摸或投喂野生动物。
对于大型猛兽,即使它们看起来没有表现出攻击性,也不要掉以轻心。
保持至少 50 米以上的距离,并尽量避免直视它们的眼睛,以免被视为挑衅。
对于小型动物,如松鼠、野兔等,也不要过度追逐或惊扰它们,以免引发它们的自卫反应。
四、注意声音和气味在野外环境中,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和制造过多的噪音。
野生动物对声音非常敏感,过大的声音可能会惊扰它们,从而引发危险。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报告名称: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报告日期:2021年X月X日一、实习目的和意义长白山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对于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野外实习旨在深入了解长白山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提升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为长白山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1. 长白山自然环境考察实习团队首先对长白山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考察,包括地貌、气候和水文资源等。
同时,还了解了长白山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团队了解到长白山拥有丰富的地貌景观和高原湖泊,气候温润湿润,水资源丰富。
2. 生物多样性调研实习团队对长白山的植被、动物和微生物进行了调研。
在植被方面,团队发现长白山拥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包括阔叶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等。
在动物方面,团队记录下了鸟类、兽类和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此外,团队还进行了微生物的采样和分析,了解了长白山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
3. 生态系统研究实习团队选取了长白山的几个典型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湿地、山地和原始森林等。
团队进行了生境调查和样品采集,分析了土壤环境因子和生物群落特征。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团队了解到长白山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生态问题需要解决。
三、实习成果和总结1.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实习团队收集了大量的实地数据和样本,形成了详尽的调研报告和数据报告。
实习团队还参与了长白山的生态保护工作并提供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2. 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提升实习团队深入了解了长白山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近距离接触自然,团队成员对环境污染和生物破坏等问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升了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3. 对长白山保护的建议和参考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实习团队提出了一些对长白山保护的建议和参考,包括加强生态监测和环境管理,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最新整理吉林长白山导游词5篇
吉林长白山导游词5篇长白山脉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是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
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
长白山脉的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即为长相守,到白头,代表着人们对忠贞与美满爱情的向往与歌颂。
长白山最早见于中国4000多年前的文字记载中,《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吉林长白山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吉林长白山导游词5篇(一)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游览长白山后说过不登长白山终生遗憾,我想诸位今天游览长白山后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长白山将是您生态旅游、回归自然的首选旅游胜地。
长白山既是一座山峰,也是一座山脉,更是一片山地。
它东起乌苏里江畔的完达山下,西抵黄海之滨的大连旅顺,绵延20**(1677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两次对长白山区下令封禁,以维护满族之发祥地,起到了保护自然生态免遭破坏的作用,给后人留下这么一块原始自然生态的圣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保护长白山地区的生态系统。
吉林省人民政府早在1960年就划定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为196 465公顷,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为世界保留地之一。
20**被国家首批提升为A A A A A级旅游景区。
20**9月底正式批复命名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20**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全球必去的46个旅游目的地中,长白山排名第27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关东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
据不完全统计,长白山区内野生动物共有1586种,一级保护动物有10种(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貂、黑鹳、白鹳、金雕、白肩雕、丹顶鹤、中华秋沙鸭),野生植物有2639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3种(人参、东北红豆杉、长白松),已探明矿藏80多种,人参、灵芝、天麻等药用植物300多种。
长白山北坡 英文导游词(简略备考版)
North Slope View of Changbai MountainThe Changbai Mountain is renowned for the top 10 mountains in China, and 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Jilin Province. The respectable leader Deng Xiaoping highly appraised after his trip, he said, “I t will be a lifelong regret for not mounting the Changbai Mountain.”Now we are in the world-fame Chang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t was founded in 1960. In 1980, it was listed among the International Man and Biosphere Protection Net as a W orld Nature Reserve. In 1986, it was in the list of National Forest and Wildlife Reserve and in 2000, it was authorized Grade AAAA Tourist Site.Changbai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is a nature and forest ecosystem with the Tianchi Lake as its center. The reserve covers a area of 196465 hectares and situated in the three counties of Antu, Fusong, Changbai, and is close to the DPRK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to the Southeast. It is also the best preserved nature reserve with the most abundant species of wild plants, and most intact ecosystem among those at the same latitude all over the world. There are more than 2540 species of wild plants and 1508 kinds of animals, among which 364 kinds are vertebra animals and 780 are insects.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Changbai Mountain is of complicated variety. Climate, soil and living things are changing distinctly with the rising of elevation. From its foot to top, 4 distinctive sceneries are formed because of striking change of temperature: Broadleaf Trees, the Belt of Conifers, Birch and the Belt of Tundra.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trees are lush and flourishing, but i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re are no trees, no grass at all. (If we climb the mountain, it seems as if we traveled from the temperate zone to the polar zone. A poem pictures this:The mountain experiences 4 seasons in a day,Its temperature differs dramatically in a 10-li way.The Changbai Mountain is a dormant volcano which has erupted three times. The 1st eruption took place in August, 1597, April 2nd, 1668 and April 3rd, 1702—over 300 years up to now. and now its geographic changes are still going on.The magic and charm of the mountain lies in its magnificent nature vies and winter scenery with thick snow. Here you can enjoy the boundless virgin woods, vertical landscape belts, distinctive volcanic landforms and the deepest crater lake of the highest elevation in the world. The Changbai Mountain Waterfall is of 68 meters dropping in elevation with hot springs scattering densely in this are. All this shows the mountain is a charming resort you’re longing for.Now our bus is going through the green corridor, you can have a look at the beautiful view.1.The Belt of Conifers and Broadleaf Trees at the elevation 500-1000meters above sea level. The trees grow lush and in profusion. This place iscalled “the sea of trees and the plain of snow.”In some particular areas oneither bank of the 二道White River grow a special plant-Beauty Pine. Mostof the 300 Changbai species of vertebrates grow here. (兽类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野猪、黑熊等;鸟类有鸳鸯、榛鸡、大山雀等;爬行类有蝮蛇、草蜥、松花蛇等;两栖类有中国林蛙(哈什蛙)、花背蟾蜍等。
吉林长白山导游词(2篇)
吉林长白山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我们现在乘汽车去长白山天池游览。
首先,让我把长白山的概况、历史、旅游项目向各位介绍一下: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接壤的边陲地区,是中国与朝鲜的界山,绵延约____公里,中国境内的主峰白云峰海拔____米,是东北第一峰。
天池对岸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是最高山峰,海拔____米。
海拔____米以上的山峰有____座。
部面积为____平方公里。
长白山的特点是景观从未经过人工雕琢、修饰、而是自然形成的。
长白山像个混沌初开的世界,有一种神秘色彩。
长白山是个"雄山托天地,林海藏珍奇"令人神往的地方,给人以天地悠悠,壮阔超凡之意。
清朝吴兆骞的诗描写长白山: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迥临泛海曙,独峙大荒秋。
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
登峰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吴光骞的这首诗,苍茫沉雄。
多豪放之气。
笔力遒劲,体大思精。
文字生动,工整博丽,把长白山的雄伟景观描绘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长白山是一座著名的休眠火山。
这座活火山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火山喷发。
第一次喷发是____年,第二次是____年。
而最这的一次喷发是____年。
长白山经过数次的火山爆发之后,山顶上堆积了灰白色的浮石。
加上长年累月堆积着白雪,从远处望去就是一座白雪皑皑的山峰,所以叫长白山。
长白山上气候多变,多云多雾多雨多冰雹,使长白山区的形像变幻无穷,虚幻神秘,迷迷茫茫。
在盛夏季节。
风雨不定。
变化频繁,有时一日之内,甚至一小时之内就可能发生几次变化。
刚刚是骄阳直射焦灼似火;突然间狂风大作。
黑云滚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峰、湖面顷刻间淹没在风雨之中;一会儿又风和日丽,山野如洗,景色格外迷人。
长白山____月下旬开始下雪,到来年____月冰雪消融,冬季长达____个月之久,最寒冷的月份是____月和____月,气温可达零下____多摄氏度。
长白山古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太皇山,唐朝叫太白山,金代始称长白山。
清朝把长白山视为如祖发祥之地。
长白山像一条玉龙,横亘在中国的东北边疆。长白山主峰附近的白头
下 一 页
1980年的10月9号的《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天池怪兽 目击记”的文章,其大概内容就是,文章的作者在1980年8月21号 的早上四点多钟,他在长白山天池顶部看日出,突然发现在远处的 水面上有一个物体,体大如牛、头大如盆,并且游动极快,身后还 拖着一条长长的喇叭形划水线。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长白山是 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山高水冷,里面的营养含量非常低,过去人 们都认为在天池里面基本没有什么生物,为什么突然之间出现了这 样一个巨型生物?于是天池有“怪兽”的传闻流传至今。可是,二 十多年过去了,这个谜团非但未能解开,反而愈加扑朔迷离。 2005年7月7日,吉林省抚松县一位名叫郑长春的人,在举家游 览天池时,无意中发现天池水面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黑影,这一瞬间 被他摄入了镜头。尽管有人认为那不过是一截漂在水面的木头,但 是郑长春确信那就是一个生物……
上一页
主页
下一页
《走近科学》记者第一时间赶往长白山寻访目击者,却发现天池“怪兽” 居然与苏格兰尼斯湖水怪异常相似,而后者曾至今被人疑为远古生物的后 裔,那么,天池“怪兽”是否也有这种可能呢? 事实上,天池有“怪兽”的传说由来已久,一位山上的老猎人就向我 们证实了这一点。而多年以来,几乎每到夏季,天池“怪兽”都时有出现, 郑长春并非第一位目击者,一位电视记者甚至为我们提供了一段从未发表 过的“水怪”录像资料。一位大学教授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珍藏多年的“水 怪”照片。可是,以往的目击者为什么对“怪兽”之事都三缄其口呢?这 个传闻究竟是真是假? 然而,就在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2005年7月21日,这个怪物竟然又 在天池北岸现身了。短短十几天中,它居然两次出现,这究竟预示着什么? 新的目击者叫黄祥童,在他的描述中这是一个仿佛鲸或潜艇一样的巨 型生物。然而,天池山高水冷,一年中有近八个月的时间被冰雪覆盖,即 使是在盛夏的正午时分,水温也不过11摄氏度左右,而且当年有关部门曾 对天池做过考察,结果是这里没有脊椎动物,那么这个巨型生物究竟从何 而来?是不是黄祥童出现了视觉误判呢?然而,天池水边的一位摄影员却 证实,“怪兽”其实经常在这一带水面出现!
长白山探索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长白山探索野生动植物的天堂长白山是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宝地。
长白山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大量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
本文将探索长白山作为野生动植物的天堂的原因。
一、生态环境优越长白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植被种类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这里海拔高度差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从低海拔的森林、草原到高海拔的高山草甸、高山森林,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为不同种类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在长白山地区,有许多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如东北虎、亚洲黑熊、豹猫等。
这些野生动物可以在长白山的森林中找到食物、避寒求暖。
此外,长白山地区还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如长白山石斑鱼、裂鳔裂口腔鱼等。
这些鱼类在清澈的山间溪流中畅游,为观赏者提供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长白山地区是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方。
山上有大量的野生植物,包括维管植物、草本植物、苔藓植物等。
这些植物不仅造就了长白山的美景,还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
长白山地区还有丰富的鸟类资源,例如白头鹤、黑鹳、金雕等。
这些鸟类以长白山为栖息地,在这里繁衍生息。
每年春天,长白山的湿地成为迁徙鸟类的重要中转站,成千上万的候鸟会在这里停留休息。
除了鸟类,长白山地区还有大量的昆虫、两栖爬行动物等。
这些物种的存在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也使得探索长白山成为一次奇妙的冒险。
三、文化与自然相融长白山地区不仅仅是一个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也是一个融合了文化和自然之美的地方。
这里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
长白山以其雄伟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无数的摄影师和艺术家。
他们通过镜头或画笔将长白山的美展现给世人,使更多人了解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
此外,长白山地区的居民也一直以来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们通过世代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传统习俗传承了对长白山的热爱与敬畏。
在这里,人们尊重大自然,崇尚生态平衡。
长白山地区虎斑游蛇的排毒及观察
gwa a 等分别报道 了虎斑 游蛇蛇伤致死病例 。 目前 , 在
13 将虎斑游蛇与白眉蝮 g i r o bo hf i 。 k tdn l o so m f i
usrniE ln v sues meao )及 黑 眉蝮 s i ir o xri s o n aai td s l s sxti E l n v] aa l( me ao ) is i 同栖—个人工蛇园 , 是否互相伤害。
日本虎 斑游蛇 已被确认 为毒 蛇 ,先后有 Ski aa等报道
2 方 法
21 用 尼龙 网 圈一 个 饲 养 观 察 园 。观 察 园高 . 1 m、 2 宽 2 共放进 5 . 长 m、 m, 5 0条虎斑游蛇。
2 虎斑游蛇性温顺 , . 2 极少 主动咬伤 人 。但当遇
了虎 斑 游蛇蛇毒 的毒理 、 毒性 、 抗蛇毒 血清 制备及血
鸡脖子 、 竿青 、 竹 红毛松 , 主要分布 在吉林 省永吉 、 桦
甸、 蛟河 、 舒兰 、 磐石 、 通化 及延边 等地 。 据报道 , 人们一直认为 , 虎斑 游蛇属无毒蛇 , 至今 未发 现有 毒牙和排 毒器官 。但在 扑蛇和 养蛇 的实 践 中, 却发现其在脑后 的颈部发现排毒现象 , 观察如下 : 1 8 年夏季 , 大湖镇一位扑蛇者捋扑到虎斑游 99 北 蛇, 从蛇袋里用摄子夹蛇统计条数 。 夹蛇的过程 中 , 在 突然从蛇袋 口甩 出一束 毒液 ,甩在夹蛇者 的眼里 , 刺 激流泪。同时还甩进另一人 的 口里 , 感到有股苦涩味 。 当时认为是蛇的毒液 ,但不 清楚 从蛇体 的何处 喷出 。 19 9 0年夏季 , 同样发现 其排毒现 象 , 了搞清楚虎 斑 为 游蛇排毒的部位及器官 , 做了以下观察 :
中小学精选长白山游记作文600字
长白山游记作文600字没有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却有“潭面无风镜未磨〞的风韵;没有九寨沟归来不看水的景观,却有让你流连忘返的湖光山色。
到了长白册脚下,仰视巍峨的高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敬畏。
乘上越野车,我们上了盘山路。
映入眼帘的是陡峭的山崖和白茫茫的雾。
汽车在盘山道上忽左忽右,我们的身体也随之甩向一边,说不出的惊险刺激。
终于到了山顶,只见天池上笼罩着浓浓的白雾。
我不禁发出一声感慨:“啊!这可真是个雾池啊!〞雾中看天池,别有一番风味。
云雾在池水上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在水面上上下翻腾着。
云雾中的天池,飘渺不定,似虚似实。
好似真如传说中的水怪,使人好似在人间仙境中游历一般。
我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四面高山的中央竟塑造出这样一个硕大的湖泊,真不愧是“天池〞啊!长白山不光有天池之水,还有壮观的瀑布。
长白山的瀑布,远看,好似一条银白的帘子挂在半山腰;近看,好似一条垂直的大河,川流不息的流淌着。
走近瀑布,那溅起的水花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自己也融进了瀑布之中与之一起飞奔,流淌。
把手伸进河水中,触摸水底的鹅卵石,与自然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你会感到这一切是多么的富有生机。
哦!美丽的长白山啊!大自然赋予你多么美丽的风景,我们更应该做你的保护神,让这份美丽万古流传!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长白山。
长白山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海拔2500米,山上常年积雪,四时望之白异常,故而得名。
这里群峰雄伟、瀑飞泉涌、怪石嶙峋、百花争艳,给游人展现出一幅“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的壮美画卷。
这里树木葱葱花草遍地,特别是翠绿的针叶林、挺拔的白桦树等,我都是第一次见到。
望着眼前的美景,我迫不及待地冲进了山门。
下了倒站车,我们乘上了开往天池的越野车。
越野车在蜿蜒崎岖的盘山道上行进。
狭窄的山路上下不平,两辆车并排行驶都显得拥挤。
车子左转右拐,坐在车内的游人好似在坐过山车左摇右晃,上下颠簸。
我双手紧紧握着扶手,眼睛紧盯着前方,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不知是紧张还是兴奋,手心竟然渗出了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白山南部山地丘陵(辽东山地)爬行类动物多样性与分布格局
摘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通过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南坡沿海拔梯度设置样方和植被调查,研究长白山南坡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岫嘌 匝睾0翁荻鹊谋浠 0咨绞鞘澜缑 剑 滩刈欧岣坏亩 参镒试础! 1】长白山脊椎动物共有510种。
本书介绍了其中近300种动物的形态、习性、生境及迁徒规律,并附有600张彩色照片和250多张绘制的识别图。
长白山蕴藏着丰富的动物资源,它的位置的五个植被垂直带为欧亚大陆罕见,研究它的分布规律、群落结构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迄今为止,对长白山动物的研究还没有一本完整的专著,全面而系统的阐述长白山动物的不同植被垂直带的分布规律、物种多样性及进化,为科学研究的生产实践所急需。
揭示长白山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规律上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在保护特有种、珍稀及濒危种方面将起到积。
【2】
关键字:长白山爬行动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长白山地处中朝边镜,吉林省镜内,地跨吉林省的安图、抚松、长白三县,是有21万多公顷的自然保护区,是松花江、图门江、鸭绿江三江发源地。
长白山火山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其主峰天池火山位于中朝边界北纬41°20’-42°40’,东经127°00’—129°00’,高度为2744m。
火山锥覆盖半径约20km,其顶部火山口积水湖泊天池水面高度2189.7m。
【3】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境内海拔最高、(海拔2700米)喷口最大的火山体。
在山脚的海拔高度一般在几百米左右,那里是温带季风气候区。
到了海拔1100米左右虽然还是温带气候。
到了海拔1000至1800米之间,就是寒温带的气候了。
再往上到近海拔2000米高度就是寒带气候了。
在海拔2000多米以上,就是高山冻原带,也被称为苔原带。
海拔几百米,针阔混交林带。
海拔1000米,暗针叶林带。
海拔2000米,高山草甸,每到7月就开满鲜艳花朵。
再往上,张牙舞爪的岳桦林,是比针叶树还耐得了恶劣环境的阔叶树。
山顶,如北极苔原带的翻版保存了丰富植物种类的长白山,典型的垂直林带犹如一个森林博物馆.【4】
黑龙江草蜥头体长33~ 67mm, 尾长121mm喉部色淡腹面青灰或灰白, 额鳞大 ,上唇鳞每次、每侧六枚眼上林左右各一对 ,栖息于林园 ,荒山坡, 草丛及路边 .以昆虫及其幼虫为食. 六月份产卵.
丽斑麻蜥:蜥蜴科;小型蜥蜴,头体长 46~56mm 尾长49.72mm 体背棕绿或棕褐色, 生活在高原, 农田, 沙地, 草丛等十月冬眠.
蛇目:虎斑劲槽蛇,全长480~1240mm。
栖息于山地丘陵平原等地的水源附近
游蛇科: 白条锦蛇, 全长800毫米, 有三条白色从文 ,腹面黄白色具有黑色斑点 .栖息于森林草原田野. 无毒。
红点锦蛇:全长1000毫米之内,栖息于湖泊,河流等水域。
以鱼,蛙为食。
东亚腹链蛇; 小型蛇类, 栖息于林区或开阔的石下或墙缝.
黄脊游蛇;蛙类,蜥蜴为食;卵生无毒。
栖息于草原,水源。
蝰科腹:剧毒蛇。
草丛中,乱石等。
【5】
长白山白眉蝮蛇【8】。
长白山乌苏里蝮蛇【6】。
虎斑游蛇。
【7】
在长白松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允许进行开发建设,在开发建设时对长白松林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将长白松林作为自然景观,在保护区内不进行开发建设。
⒋协调开发建设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
长白山管委会的开发建设主要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围进行开发建设。
长白山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一)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问题⒈生态环境监测力度有待加强。
长白山管委会成立以后,把吉林省抚松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纳入到管委会管理体系,但由于资金、技术、人员配备等原因,生态监测工作一直没能很好的开展,只有长白山科学.【9】
为了保护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经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
评价这些保护区的布局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收集了截至2007年底我国建立的2,047个保护区的有关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这些保护区的分布现状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状况,包括保护的植被类型、野生保护物种以及热点地区。
结果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覆盖面积达到145.7万km2,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5.2%,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3.4%);在我国47种自然植被类型中,有21种植被类型的被保护面积比例低于10%,说明这些类型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
应用Dobson筛除算法对216个保护区中的保护物种进行筛除分析,发现仅西双版纳、武夷山、长白山、高黎贡山、祁连山5个保护区即包含了381个保护物种(约占总数783种的50%);前21个保护区可包含占总数75%的保护物种(590种)。
根据不同方案划分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保护地区仍存在一些保护空缺地,如新疆北部、四川与长江以南地区,因此,我国的保护区布局有待进一步改进。
【10】
参考文献:【1】陈国龙. 福建省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1996年01期
【2】冯秀春. 黄祥童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 2008.s1
【3】宋建立.长白山火山区地壳结构研究及火山活动性分析[D].2007.
【4】彭鹏.长白山植物.[J]森林与人类.2010年05期
【5】高伟.盛连喜.中国长白山动物[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2月
【6】孙德军.谷红东等.中国长白山乌苏里蝮蛇金属蛋白酶/解整合蛋白Ussurin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J]生物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7】陈众.陶秋菊等.长白山地区虎斑游蛇的排毒及关察[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年06期.
【8】陈景礼. 刘学家等.长白山蝮蛇[J] .动物学杂志.1990年02期.
【9】马宏宇.温庆辉.长白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措施.[J].行政语
法.2009年12期.
【10】陈雅涵,方精云等.国自中然保护区分布现状及合理布局的探讨[J].生物多样性.2009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