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新编版)
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
![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d4a16e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2.png)
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为了解燃煤电厂职业病,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对燃煤电厂职业病进行介绍,并以分析结果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方案,以期为职业病的有效方式提供参照,希望能够给燃煤电厂的正常运营发展、员工健康的保障带来启发。
关键词: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引言:在火力发电行业稳定发展的背景下,燃煤电厂内的工作人员经常会与三十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长期接触,人身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现阶段,为保证燃煤电厂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对燃煤电厂的职业病危害进行研究,并制定合适的方案,对职业病危害进行合理管控,成为了推动燃煤电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故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的调查分析火力发电是我国电力资源的主要供应方式之一,2021年我国的火力发电量达到了57449.9亿千瓦时,当期增长率为8.8%。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火力发电量仍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但燃煤电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长时间与煤粉、噪声、盐酸、高温等因素直接接触,可能会逐渐形成煤工尘肺、职业性噪声耳聋、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职业性中暑等职业病,这些职业病的存在,将会给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现阶段,为了解职业病的控制关键点,本文选取了三家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燃煤电厂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研究内容本文选择的三家燃煤电厂的燃煤机组的装机容量分别为300MW级、600MW级、1000MW级,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燃煤电厂的生产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情况、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等信息进行了调查。
然后通过综合分析上述燃煤电厂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方式,归纳了超标作业点的分布规律,对超标原因、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职业病危害情况以及危害关键点控制措施的准确制定,提供有效参照[1]。
(二)职业卫生检测结果对燃煤电厂的生产工艺与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包括:煤尘、石灰石粉尘、矽尘、电焊烟尘等生产性粉尘;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物理因素;氨、臭氧、硫酸、二氧化硫、盐酸等有毒物质。
某垃圾发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
![某垃圾发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92a82147cd184254b35355d.png)
王飞 霞 , 徐爱国, 孙娟 , 徐华
泰兴市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公共卫生科 , 江苏 摘要: 目的 泰兴 2 2 5 4 0 0
明确某 垃圾 发电厂职业病危害 因素及其接触水平 、 职业病 防护设施 和职业卫生管理 措施 的效果 , 提
对企业 进行职业 卫生调查 、
出对策 与建议 , 为职业卫生监管及企 业职业病 防治 的 日常管理提 供科学 依据 。方 法
对作业 现场进行危害 因素检测并分析 。通过收集相关 资料 、 职业卫生 现场调查 、 职业卫生检 测及检查 表法 等方法 进 行综 合评 价。结果 该企业 主要职业病危害 因素是粉尘 、 氮氧化物 、 一 氧化碳 、 二 氧化碳 、 二氧化硫 、 氨、 甲苯 、 盐 该 酸、 氢氧化钠 、 氨、 硫化氢 、 噪声 等 , 其 中飞灰打包岗位粉尘浓度最高达 2 . 9 mg / m , 是矽尘 P C—T WA的 2 . 9倍 , 危害 程度 I级。超过职业接触 限值 , 其余 各岗位的粉尘 浓度 、 毒物浓度 、 噪声强度均符合 职业 卫生标准 要求。结论
Ana l y s i s a n d e v a l ua t i o n o f o c c up a t i o na l ha z a r ds i n a g a r b a g e p o we r p l a n t
某电子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现状评价
![某电子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现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5096349f524ccbff0218405.png)
该用人单位的防尘防毒共检查了8项,其中4条符合,2条不符合,2条部分符合;减振 降噪共检查了4项,均符合。
不符合之处:焊接工序、破碎工序未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浸焊区、焊接区与其他工 序间无有效的隔离措施。
该项目生产区现有职业病防护设施根据GBZ1-2010《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的相关 要求,还需进一步完善(可参考建议章节内容),同时加强对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定期对其进行维护。
2、职业病危害因素
(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①2018年05月**日,我公司对用人单位正常生产过程中存在和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进行了现场采样和检测。
②本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及检测项目为:噪声、二氧化锡、铅烟。 ③本次采用定点检测的方式对该用人单位接触噪声的7个岗位和对应操作位共8个点位 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该作业场所主要为非稳态噪声。计算所测岗位接触噪声 的每周8h等效A声级,均符合噪声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本次采用定点检测的方法对质检工、焊接工、浸焊工岗位接触的二氧化锡浓度进行检 测,检测结果显示,质检工、焊接工、浸焊工岗位接触二氧化锡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符合二氧化锡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其对应作业点的二氧化锡短时间接触浓度符 合二氧化锡的超限倍数限值要求。 本次采用定点检测的方法对质检工、焊接工、浸焊工岗位接触的铅烟浓度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质检工、焊接工、浸焊工岗位接触铅烟的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符 合铅烟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其对应作业点的铅烟短时间接触浓度符合铅烟的超限倍数限 值要求。
工程名称
主体工程(主生 产厂房)
评价单元
组装区 老化区 浸焊区 焊接区 注塑区 包装区
涉及内容/设备
某发电公司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报告
![某发电公司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a716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4.png)
某发电公司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报告1. 背景信息:该发电公司位于一个工业区,拥有多个发电厂。
公司生产及运营期间需要使用各种化学物质、高温设备和噪音源等,员工的职业健康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风险。
2.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该公司的职业健康风险,我们进行了以下步骤:- 收集并分析与该公司相关的工作场所和员工健康相关的数据,例如职业病发生率、事故记录和职业健康监测数据等。
- 定期进行现场调查,并与管理层、员工和相关部门进行访谈,以了解当前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潜在的风险。
- 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标准和指南,评估公司职业健康风险的程度和可接受性。
3. 结果与发现:根据我们的评估,该公司职业健康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化学风险:由于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多种化学物质,如污水处理剂、燃料和废气等,存在化学品中毒、致癌物质接触和爆炸危险等潜在风险。
- 高温和热应激:许多岗位需要员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例如锅炉操作员和电力维修人员。
高温和热应激可能导致中暑、热衰竭和脱水等健康问题。
- 噪音:某些设备和机器产生较高的噪音水平,可能导致员工听力损失和其他噪音相关的职业病。
- 机械伤害:在发电厂内,存在与机械设备操作和维护有关的机械伤害风险。
如不正确使用工具、机器故障和设备维修不善等都可能引起事故。
4. 建议与措施:为了改善职业健康管理和减少职业健康风险,我们建议该公司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体系,包括化学品替代、合理储存和使用、安全操作和紧急应对预案等。
-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和培训,以降低员工接触化学物质和高温环境的风险。
- 对噪音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如修改工艺、使用隔音设备和提供个体防护设备等。
-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 提供全面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以增强员工对职业健康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5. 结论:根据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该发电公司需要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措施,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化学物质暴露、高温环境、噪音和机械伤害等职业健康风险的程度。
山东某企业热电联产工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山东某企业热电联产工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c03256965ce05087732135d.png)
山东某企业热电联产工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目的】对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综合评价,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保护劳动者健康。
【方法】根据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和检查表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该项目工作场所中的粉尘、噪声等浓度(强度)存在超标现象:皮带岗位粉尘浓度18.3 mg/m3,锅炉巡检工、汽机巡检工噪声强度8小时连续等效声级分别为93.9dB (A)、88.3 dB(A);化学毒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结论】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标签:热电联产工程;检测检验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大型电站热电联产化将是未来大型火电站发展的一种趋势。
大型电站热电联产化在保持蒸汽与发电的高效与大容量的基础上,能提供满足工业锅炉负荷的需求,取代工业锅炉,并可以保持热力供应的高效性,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遵守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受该企业委托,笔者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1.对象与方法1.1评价内容严格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1]的要求进行评价。
1.2评价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和检查表分析法,对本项目进行分析评价。
1.3 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等法律法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6]等标准规范以及项目试运行报告等基础资料。
2 结果与分析2.1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生产车间包括输煤系统、锅炉系统、汽机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脱硫系统及相关公辅助设施(给排水、供电、储运、维修、化验),劳动定员总定员192人,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制。
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评价现状分析
![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评价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fbf67231b765ce050814f0.png)
作者单位: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卫生监督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830011作者简介:陈镕(1956)),女,医学硕士,主任技师,主要从事职业卫生监督和卫生监测工作通讯作者:杨晓燕教授,E-m ai:l annayxy @si na .co m文章编号:1000-6486(2011)02-0175-02=现场调查>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评价现状分析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occupati o nal hazards evaluation i n coa l pow er plants陈镕1, 张要锋2, 杨晓燕2, 孙长福1, 祝江伟1C H E N Rong 1,Z HANG Y ao -feng 2,YANG X iao -yan 2,SUN Chang -fu 1,Z HU Jiang -w ei1摘要:目的 了解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评价工作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方法 通过查阅比较燃煤电厂职业危害评价报告及国内外的评价文献,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结果 目前我国对燃煤电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研究还处在对个别企业的评价研究方面,而对此类项目评价报告之间的横向比较做的较少。
结论 建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专家,探讨制定燃煤电厂及其他行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行业评价规范,准确分析存在和可能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针对性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相关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135.1 文献标识码:B燃煤电厂是我国电力企业的主力军,是电能的主要供应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成熟,燃煤电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其职业病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一种重要措施[1],通过评价提出预防、减弱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对策措施,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职业卫生指标要求的结论[2]。
某热电公司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某热电公司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e88d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b.png)
某热电公司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热电公司在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热电公司职工职业病危害问题一直存在,并对员工的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出了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旨在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健康安全。
二、监测管理1. 职业病监测目标为了准确评价职业病危害程度,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我公司制定了职业病监测目标。
目标主要包括:确保职业病危害监测工作全面、准确、及时进行;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监测方法和标准。
2. 监测项目和频次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职工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制定了监测项目和频次。
监测项目主要包括空气质量、噪声、照射、粉尘、有害气体等。
监测频次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制定,确保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监测方法和工具制定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监测方法和工具,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等。
监测工具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和测试设备,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评价管理1. 职业病危害评价标准和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了公司职业病危害评价标准和方法。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等级、职业病危害因素等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通过评价,能够准确地了解公司职业病危害程度,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2. 风险控制和防护措施根据职业病危害评价结果,制定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和防护措施。
对于高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3. 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改进评价结果及时进行反馈,确保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了解职业病危害的情况。
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职业病危害管理水平,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
四、监测及评价数据的管理1. 数据收集和整理对监测和评价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与完整。
浙江省某电镀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分析
![浙江省某电镀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2659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1.png)
浙江省某电镀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分析电镀生产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过程,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职业病危害。
本文将对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以帮助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首先,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涉及到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包括有害物质中毒、物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威胁以及职业心理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等。
有害物质中毒是电镀生产中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之一、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中含有重金属如铬、镉、铜等,这些重金属在高温、高压、酸碱等条件下很容易释放出来,并且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例如,铬化合物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鼻咽癌等,镉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和肾脏损害等。
因此,必须要求工人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从根本上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电镀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电力和化学药剂会产生一定的物理因素,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例如,电镀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对操作人员的皮肤造成灼伤;电流的存在也带来了与电击有关的安全风险。
此外,电镀过程中产生的酸碱溶液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腐蚀。
因此,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防护培训,提醒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因工作引起的身体不适。
最后,电镀生产项目的工作环境往往存在一定的职业心理压力,如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工作时间的不规律以及噪音、震动等不良环境因素。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工人出现疲劳、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因此,需要加强对工人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并规范工作时间和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浙江省电镀生产项目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
为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有害物质的防护,加强对工人的防护培训,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
只有全面落实相关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某煤泥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某煤泥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d49b7e3998fcc22bcd10d71.png)
量 第 8部 分 : 声 }G Z T 1 9 82 0 ) 要 求 进 行 。 噪 ( B / 8 . -0 7 的 1 4 评 价 方 法 和 程 序 : 次 评 价 采 用 现 场 调 查 和 检 测 检 验 . 本
法 相 结 合 , 行 定 性 和 定量 评 价 。 进
由汽 车 输 送 至 灰 场 碾 压 堆 存 。 锅 炉 排 出 的 渣 , 冷 渣 器 冷 经
统 、 场生产系统 、 灰 电气 及 热力 控 制 系 统 和辅 助 生 产 系 统 可 能 存 在 的职 业 病 危 害 因 素 进 行 检 测 , 对 项 目采 取 的 职 业 并
病 危 害 防 护 设施 及 防 护 效 果 进 行 评 价 。
山西 省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 3 0 2 001)
马 效 东 侯 丽 明 霍 俊 锋 杨 子 娟 利 用 低 热 值 煤 泥 、 矸 石 进 行 发 电 是 近 年 来 一 种 新 的 煤 发 电形 式 , 能 减 排 、 废 为 宝 , 合 国 家 产 业 政 策 。某 热 节 变 符 电有 限公 司建 设 了 煤 泥 发 电 机 组 ( ×5 1 0MW )现 已投 入 使 , 用 , 据 有 关 法 律 、 规 , 们 受 该 公 司 委 托 对 项 目进 行 了 根 法 我 职业 病 防 护设 施 调 查 与 职 业 病 危 害 因素 检 测 。报 告 如 下 。
却 后 , 链 斗 运 输 机 送 入 渣 仓 , 仓 渣 由汽 车运 出到 灰 场 向 由 渣 综 合 利 用 用 户 提供 。 2 2 职 业 病 危 害 因素 识 别 . 该 电 厂 生 产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职 业 病 危 害 因素 见 表 1 。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2538fac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e.png)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是指由于长期处于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接触或患其中一种病源体而导致的人体生理或生化功能异常,造成疾病的一类专职病。
职业病的危害现状十分严峻,所造成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评价。
首先,职业病危害现状在不同行业中呈现出差异性。
在工业行业中,职业病主要表现为职业性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中毒和职业性损伤等。
例如,在煤炭、石油等行业,工人长期接触煤尘和石油化工产品,容易导致肺炭黑病和油渍皮肤病等疾病。
而在化工、电子等高风险行业,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会导致职业性中毒,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同时,在建筑、采矿等体力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人易受到身体伤害,如骨折、劳损等。
其次,职业病的危害现状在劳动者中普遍存在。
劳动者长期暴露于高温、高噪音、高粉尘等有害环境中,容易引发职业相关疾病。
尤其是一些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岗位,如采煤、焊接、化工等,工人长期遭受重体力、高温、高噪音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职业病发病率较高。
此外,一些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也面临着类似的危机。
由于奉行高产、多赚钱的农业和建设理念,劳动者往往会暴露在农药、重金属、噪音和有机溶剂等有害物质的威胁之下,容易患上职业病。
再者,职业病危害现状受到防护意识和监管力度的制约。
尽管职业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职业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仍较为薄弱。
许多企业对于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职业病防控工作。
此外,监管力度不够强力,导致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视劳动者的健康安全。
即便有相关法律法规,但其执行力度和效果仍有待提高。
这给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最后,职业病危害现状需要综合措施加以改善。
为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需要加强职业病的监测与防控。
劳动者应接受定期体检,用以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
同时,企业应加强职业病预防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某500KV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价
![某500KV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615ebe419e8b8f67c1cb9a6.png)
某500KV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与评价【摘要】目的摸清某500 KV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
方法对变电站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
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电场强度等。
各岗位、各工种、各设备电场强度和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
最大噪声强度68 dB(A),最小噪声强度46dB(A),平均57dB(A)。
最大电场强度120(v/m),最小电场强度1(v/m)。
结论某变电站作业岗位或工种对场强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关键词】职业卫生;变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为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摸清500 KV变电站生产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给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我们对周口市某变电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进行了调查、检测和评价,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1 一般情况调查指企业的基本概况,主要工艺流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卫生防护及工作时间等。
1.2 检测项目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和电场强度,操作室微小气候。
1.3 检测方法噪声检测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规定进行,工频电场强度检测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规定进行。
1.4 分析评价依据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
1.5 采样检测仪器工频场强仪,N962型风速仪、温湿度计,HS5633数字声级计,检测仪器在使用前均经计量部门校准。
1.6 检测方法及频次根据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变化情况等因素确定检测时间和频次。
1案例分析-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
![1案例分析-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8ef2d61a417866fb84a8ed3.png)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3、热力系统(热电)
本系统主要设备有:汽轮机、低压除氧器、高压 加热器、高压除氧器、中继泵、给水泵、减温 减压器等。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与纯发电机组基本一样。 高温、热辐射:汽轮机、蒸汽管道、加热器、除 氧器产生。 噪声、振动:汽轮机、水泵、中继泵等各类泵运 转、摩擦、撞击、振动产生;蒸汽管道中蒸汽 转向、扩容、节流、排气引起空气振动产生。 化学有毒物质:汽轮机调节抗燃油取样和汽轮机 检修时接触抗燃油。
锅炉补给水碱包间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5、水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5、水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
酸碱计量间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5、水处理系统(凝结水精处理)
凝结水精处理工艺通常为: 前置过滤+高速混床。 例如:每台机组设2×50%出力的前置过滤器, 4×33%高速混床。两台机组共用一套体外再生 系统,再生系统内增加1台再生树脂贮存罐和1 台失效树脂贮存罐。 设酸碱计量间、储罐区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4、电气系统
本系统主要设备:发电机、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 压器、启动/备用变压器、低压厂用变压器、不 同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组等。 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噪声:发电机、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等运 行产生电磁噪声。 工频电磁场:发电机、各类变压器、配电装置、 等电气设备可产生工频电磁场。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1、燃料运输系统
滚轴筛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1、燃料运输系统
输煤皮带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2、燃烧系统
某水电站职业病现状评价报告
![某水电站职业病现状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b282cb580216fc710afd20.png)
报告编号:KX(评)2017063 XXXX水力发电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XXXX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声明XXXX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为XXXX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检测服务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出具的《XXXX水力发电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此报告未经我公司书面批准,再次复印无效.法人代表:XXXX有限公司2017年12月15日目录1 总论 01.1 评价目的 01.2 评价依据 (1)1。
2。
1 法律、法规 (1)1。
2。
2 评价依据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3)1.2.3 评价依据的基础技术资料 (4)1。
3 评价目的 (4)1.4 评价范围 (4)1。
5 评价内容 (4)1.6 评价方法 (5)1。
7 评价单元 (5)1.8 评价程序 (6)1。
9 质量控制 (8)2 用人单位概况 (10)2。
1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10)2.2 地理位置 (10)2.3 自然环境概况 (10)2.4 水文 (11)2。
5 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调查 (11)3 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12)3。
1 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12)3.1.1 总平面布置 (12)3.1.2 竖向布置 (13)3。
2 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14)3。
2.1 设备布局调查 (14)3。
2。
2 设备布局评价 (15)4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17)4。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17)4.1.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17)4.1.2 原辅料年使用情况 (17)4。
1。
3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17)4。
1。
4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8)4。
1.5 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19)4。
1.6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9)4。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19)4。
2。
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及使用仪器 (20)4.2.2 检测点设置及检测频率 (20)4.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1)4.4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22)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23)5.1 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 (23)5.1.1 噪声防护设施 (23)5.1。
评价报告书(车间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评价)
![评价报告书(车间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557117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6.png)
评价报告书(车间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评价)车间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是为了保障工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本报告书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工厂生产情况本工厂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生产规模较大,生产车间较多。
根据实地观察和了解,生产车间的通风装置良好,生产设备都有防护措施,并设置了废气排放治理设备。
但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粉尘和有毒挥发性气体,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价和控制。
二、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评价1. 噪音危害根据现场测量,工厂内部存在一定的噪音污染,主要来源是机器设备和汽车运行等。
工人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容易引发听力损失、神经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如音屏障、隔声材料、声音吸收器等,减少工人噪音接触时间。
2. 粉尘危害工厂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原材料中含有大量粉尘,如煤粉、氧化铁粉等。
粉尘随着生产过程扩散,工人在吸入过程中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因此,要对生产车间进行定期清洁,避免粉尘存留并加强通风,增加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减少工人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的机会。
3. 化学物质危害化工生产必须使用化学物质,如有害气体、酸、碱等。
如果这些物质在工厂车间内有泄漏或者不慎溅入工人身体内,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如严重灼伤、急性中毒等。
因此,要对生产车间进行紧密的监测,加强物品管控,设置最小存量,强化安全管理措施,防止火情、泄露和爆炸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评价结论根据评价结果,本工厂生产车间存在一些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但是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危害物的管控和加强安全管理得到解决。
同时,需要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引导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从而减少职业健康危害的发生。
四、建议1. 加强监测: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检测机制,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监测和预警。
2. 强化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d52ef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6.png)
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摘要:了解某发电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以及控制效果,并提出优化措施。
该发电厂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包括烟尘和噪音,还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并且还有其他多种有害的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许多工作岗位都存在着职业病的风险。
需要执行严谨的工作卫生防护和管理方法,构建完善的工作卫生管理体系以及紧急救助计划,以便在获得环境保护的同时,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发电厂;职业病;控制效果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预防治疗法》要求,在项目开始验收之前,必须对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成效做出评估。
这样做能够有助于增强保健设备的控制能力,并且能够作为改良职业健康管理的参考,同时也能够为职业健康相关机构的监督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
一、主要职业病防护措施该项目实施的职业病防护方案在改善工厂的工作环境、预防和控制职业疾病的危害、保护员工的健康方面起到了一些效果。
(一)粉尘危害的控制输煤站和皮带通道都配备了水力清洁器,并且配备了尘埃净化机器。
在皮带传送机的头部滚筒位置,安装了密封的尘埃净化器。
在输送煤炭的管道中,配备了缓冲式的排气器。
在输送煤炭的入口,配备了导煤槽,导煤槽前端,配备了两层的防尘隔离布,在输送煤炭的出口,配备了负压吸尘器,所有的输送管道和导煤槽都是紧密连接的。
储煤场周围安装定期喷水的喷淋设备,叶轮给煤机配备了喷水设备,而皮带输送机的中部和尾部都装有喷雾降尘设备。
煤仓之间的锅炉系统装设了真空清洁车,同时也配备了袋式除尘器。
碎煤机也装设了密封的除尘罩,并且与负压除尘器进行连接,确保煤机、磨煤机以及锅炉都能够进行封闭式的传输。
锅炉本体被严密地保护,其顶部装置了真空吸尘设备,而且在所有的操作台面都配备了负压吸尘设备以及水冲洗设备。
此外,锅炉也配备了全自动化的除渣一体化设备。
每台锅炉都配备了两台静电除尘器,并在除尘器之间安装了水力清洁设备[1]。
(二)噪声、振动危害的控制在煤炭输送系统中,带式输送机的头部和碎煤机室都设有隔音休息区和观察区,休息区使用了单层玻璃窗和双层中空门,并且门缝是斜向封闭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fde58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8.png)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范文职业病是指在工作岗位上长期接触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导致工作人员发生的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是对工作岗位上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风险。
这包括对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接触途径、持续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并结合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监测评价制度是指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价的制度和方法。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价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掌握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的情况,规范工作环境,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权益。
监测评价制度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环境监测:对工作岗位上的环境空气、噪声、光照等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环境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2. 个体监测:对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包括体检、生物标志物监测等,以及职业病的诊断和监测。
3. 风险评估:结合环境监测和个体监测数据,对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
4. 档案管理:建立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档案,记录其工作岗位、接触的危害因素、健康状况等信息,为监测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5. 宣教培训: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能力。
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提高工作岗位上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范文(二)当前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的范本如下:一、引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及监测评价制度的制定旨在全面了解和评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
![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a9d709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75.png)
经济管理77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罗进业 贵州粤黔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大,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相较于其他企业, 火力发电厂涉及专业多且存在交叉作业, 其生产的特殊性导致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 如噪声、化学毒物、高温以及粉尘等等。
近年来, 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职业安全管理健康体系的建立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火力发电厂的管理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事先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 尽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 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文章对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1]。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3-0077-01现阶段, 国内火力发电厂大多采用燃煤发电,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 如粉尘、噪声以及化学毒物等,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 导致火力发电厂生产人员职业病较为严重。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许多新工艺和新技术逐渐应用到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中来, 改善了生产人员的工作环境, 减轻了职业病危害。
但是, 部分企业还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文章针对火力发电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简要的控制和改善建议, 希望能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参考。
一、燃煤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工艺煤是火力发电厂的基本原料, 通过一定手段对煤进行加工处理, 将煤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然后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最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以此达到生产目的。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为:首先通过汽车、火车等向工厂运送原材料, 将原材料利用传送带向主厂房的原煤斗中传送, 然后通过一定的设备和工艺进行煤的破碎、磨粉和分离处理, 最后利用热风将煤粉送入锅炉炉膛中进行燃烧;对锅炉要进行除盐和预热处理, 然后将适量的水注入锅炉中加热至高温高压的水蒸气状态, 带动汽轮机高速运转, 进而达到发电目的;在变压器以及配电装置的帮助下, 电能可以经由线路向电网中传送, 至此整个生产过程就完成了;对于剩下的水蒸气则需要进行冷凝处理, 使其重新冷却成水, 将部分除盐水补充进去, 统一对水进行除氧、预热, 实现水在锅炉内的二次汽化;在经由冷却塔降温以后, 已经被冷却的水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循环冷却水的排污水则要进行一定的污水处理, 然后向地下水道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
评价(新编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44
某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与评价(新编
版)
目的:了解某电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对某电厂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其生产性有害因素粉尘、噪声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锰、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联氨、硫化氢、甲烷等12种有毒物质浓度进行了测定。
结果:粉尘和噪声污染是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其它如NOx、CO、SO2等毒物的危害较小。
结论: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该厂措施得力,防尘、毒、噪设施齐全,总体评价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在部分岗位仍有粉尘和噪声污染超标情况,尚需加强治理。
关键词电厂;职业病;危害;评价
火力发电是以煤为燃料,将锅炉中水加热为蒸汽带动汽轮机做
功来发电,在其生产过程中既存在大量粉尘,又产生毒物、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给作业工人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我们对某电厂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其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了评价,对指导用人单位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现场调查了解某电厂的基本情况及现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其现有职业病危害现状及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调查并确定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产生场所。
1.2现场检测
1.2.1测定项目
根据对该厂的劳动卫生初步调查,选择测定项目为:粉尘、噪声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锰、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联氨、硫化氢、甲烷等12种有毒物质。
本次测定已过高温季节,高温不作为重点评价因子。
1.2.2采样点的选择
根据现场调查,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1],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点进行检测,其中粉尘选择26个作业岗位,有毒物质设47个监测点,噪声设141个监测点。
1.2.3检测依据
有毒物质的检测依据为《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测定》[2]。
粉尘测定使用FC-2B型粉尘采样器采样,按《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3]的要求测定。
噪声强度测定按照《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4]的规定,用ND2型精密声级计现场测定。
2结果
2.1生产性毒物测定
对锅炉厂房、化学水处理系统的酸碱加药间、氨及联氨加药装置、蓄电池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以及锅炉检修现场进行了酸、碱、氨、联氨等共12种有毒物质的测试,仅二氧化锰超过标准,其它有毒物质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5]的要求。
结果见表1。
表1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结果(略)
2.2粉尘测定
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灰场及灰库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50%之间;共测试粉尘作业岗位26个,合格率为80.8%,结果见表2、表3。
表2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结果(略)表3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检测结果(略)
2.3噪声监测结果
按照《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的要求,对锅炉房、输煤栈桥、除灰气化风机房、除灰空压机房、引风机室、汽轮机房等工作场所进行了噪声测定。
在141个噪声检测点中,有10个点超标,其它作业点测定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卫生限值的要求,噪声合格率为92.9%,详见表4。
表4作业场所噪声监测结果(略)3讨论
根据监测结果,该厂粉尘超标岗位为灰库放灰、运灰、灰场碾压、锅炉检修保温工、电焊工,原因为上述岗位作业时间长,放灰装置不密闭、运灰及灰场二次扬尘情况较严重,检修作业时空间狭小且通风效果不良,造成电焊烟尘和二氧化锰超标。
噪声超标岗位为3#、4#炉的一次风机、输煤系统的碎煤机休息室、灰库气化风机
房、汽机房1#~4#汽泵组和汽机房0米的2#、4#的真空泵。
其原因除设备本身的噪声发射值较高外,另一个主要原因为锅炉房零米一次风机和送风机集中布置,存在噪声的叠加作用。
该电厂设有健全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有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目前尚未发现职业病患者。
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上,该厂措施得力,防尘、毒、噪设施齐全,总体评价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在部分岗位仍有粉尘和噪声污染超标情况,尚需加强治理。
该厂应从根本上加强职业病防护措施,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限值以下,同时应加强个人防护、职业卫生培训等措施,建立健全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加强职业卫生监督与管理。
参考文献
[1]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
[2]GBZ160-2004,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测定[S]
[3]GB/T5748-19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S].
[4]WS/T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S]. [5]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S].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