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近代史部分(一)

合集下载

山东省金乡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通史复习纲要中国近代史

山东省金乡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通史复习纲要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主线】两个时期: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两条主线:1.西方列强的侵略2.中国各阶层人民反抗列强的斗争和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历史主体】1.外国列强的侵略:①政治(军事):鸦片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八国联军侵华(原因、条约―内容、影响)→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日本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陆。

②经济:鸦片战争后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输出为主→抗日战争日本经济掠夺→解放战争美国经济掠夺。

③文化:传教士传教,日本同化政策。

2.中国各阶层人民反抗列强的斗争和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①地主阶级:——迟钝的反应→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背景、内容、影响)→洋务派: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背景、口号、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局限、实质)→20世纪初的清政府:1901“新政”(内容、影响)→1905∽1911“预备立宪”(经过、结果)②农民阶级:——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明显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原因、经过、两个革命纲领的异同点、影响、失败原因)→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背景、口号、影响、失败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农民政权和武装、支持革命③民族资产阶级:——渐进的觉醒→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王韬等人,最早提出君主立宪主张,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康梁维新派(即保皇派或立宪派):戊戌变法(背景、康梁维新思想形成、办报办团体、两派论战、施政纲领、百日维新内容及意义、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意义)→革命派:辛亥革命(背景、内容、结果、影响、失败原因、为什么说失败了?),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国民大革命(国共首次合作)→激进派:新文化运动(背景、标志、内容、影响)→实业救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近代史第一阶段.ppt

中国近代史第一阶段.ppt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 ,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 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 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本主义世界市场,两半社会开始形成。
一、政治: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天津
营口
烟台
思考:
观察右图,并结 合史实分析为什么 说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和扩大?
南京
汉口
上海
镇江
九江
宁波
广州
福州
汕头
淡水
厦门 台湾
琼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继相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
“全球史观”视角来看待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 构的变动
内涵: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 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 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 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 趋势。
一、政治:
(三)太平天国运动:
需强调的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 和《资政新篇》的不同:
前者重点放在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 系,维持小农经济,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是一种空 想,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但无法调 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高考历史(新课标)二轮阶段升级训练:中国近现代史(2013年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 高考]

高考历史(新课标)二轮阶段升级训练:中国近现代史(2013年二模、摸底试题,含解析)[ 高考]

阶段升级训练(二)中国近现代史(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2013·湖南衡阳联考二)从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在一千文左右波动……之后几十年里,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

“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出现的原因是()A.资源稀缺,供不应求B.国家管制,流通减少C.西方侵略,白银外流D.滥发纸币,银贵钱贱2.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描述:“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他描述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3.(2013·河南焦作二模)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路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派的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C.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D.李鸿章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4.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为便于经济掠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兴办了一些企业,这类企业在当时主要涉及印刷、船坞、船舶修理等。

这带来的新变化是()A.便于列强经济侵略B.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C.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D.激化了中外之间的民族矛盾5.下图为西方人在1895年绘制的一幅漫画《日本人进了中国店》。

图中一全副武装背着现代武器的日本矮子命令一个正想开溜的清朝官员:快把钥匙拿出来给我。

日本人在当时拿到“钥匙”获得的好处有()A.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同日本商定B.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日本军队可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驻扎D.反对日本的中国官吏都得到严厉惩处6.(2013·江西九江二模)下图是选自侯中军所著《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书中的近代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数量增长趋势图。

中国近代史第一阶段(1840-1860)

中国近代史第一阶段(1840-1860)

发 展 形 势
至 天 顶 京 峰 变 乱
顶点
永 安 建 制
爆发 金田起义
亩天 制朝 度田
新新 核纲 心领 资 政 新 篇
中 外 联 合 围 攻 天 京
时间:年
s
1851 1853 1856 1859
1863 1864
天京陷落
一、政治:
(三)太平天国运动:
3、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天朝田亩制度》
一、政治:
天津 烟台
营口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
思考:
观察右图,并结 合史实分析为什么 说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和扩大?
琼州 广州 汕头 汉口
南京
镇江 九江
上海
宁波
福州
淡水

厦门
台湾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继 相 续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 根本目的 和原料产地。 战争性质 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侵略国家 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侵略时间 两年→四年 侵略区域 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危害 和 影响 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15届高三历史
二轮通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部分
【从考点和高考题例中对我们备考启示】: 政治上注意把握: 1、鸦片战争的背景、概况、结果、影响、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 重大史实;
2、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和失败的时代背景、概况、意义 经济上注意把握:
传统经济结构的特点、解体的含义、原因、标志、过程及表现、影响 思想上注意关注: 鸦片战争对人们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的背景、内容及 作用)

高三复习中国近代史二轮课件(精品)

高三复习中国近代史二轮课件(精品)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 (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维护清朝统治
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以此为指导掀起 了洋务运动,但仍然停留在学习西方“器物”的浅层次
上。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
(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是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
的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
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逐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
(2)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
第二次鸦 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 •
• •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 • •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和辽 东半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 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 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 •

侵华战争 八国 联军 侵华 战争
签订条约 《辛丑条约》• •
无产阶级
具体层面 (领域)
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后 期
发展进程(主要事件)
器物变革: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西 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
19世纪末到20 世纪初
思想 (科学化) 20世纪20年代 以后
制度变革: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 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 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习“西艺”也要 学习“西政”。

河北省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测试卷 中国近代史专题训练1 (含解析,新课标 全国通用)

河北省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测试卷 中国近代史专题训练1 (含解析,新课标 全国通用)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测试卷(含解析):中国近代史专题训练1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主要原因是()A.缺少资金和技术B.国内外市场没有形成C.封建经济占绝对优势D.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2.(福建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26题)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

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

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组织)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

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有误的是()A.新旧观念激烈碰撞B.民主共和观念传播C.文明开化之风流行D.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3.(2012年1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书惊呼“此文颇有见识,于夷情为谙熟,以此量之,似贼中不为无人也”此书应为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变法通议》4.(2011年12月浙江五校联考7题)右侧是中国近代漫画的先行者——马星驰的漫画《官与民之负担》,漫画中的百姓背着“外债赔款及一切捐税”的大包袱,包袱上还站着手抱“责任内阁”的清朝官吏。

下列表述最能体现这幅漫画寓意的是()A.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B.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C.清政府把沉重的负担转嫁给人民D.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5.(2011年3月江苏四市一模5题)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

这有利于()A.经济危机的缓和 B.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6.“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

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专题)1~4主题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专题)1~4主题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一、中国近现代史各单元导言第五分册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连续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从此,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催生了强烈的救亡图存意识。

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然建立“理想天国”的努力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无奈失败。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刺激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相号召,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步履蹒跚的近代化之路。

第二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民族的命运。

甲午战争后,面对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继续探索救亡图存的出路。

无论是鼓吹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还是以“扶清灭洋”相号召的义和团运动,以王朝自救为目标的清末新政,均以失败而告终。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民主共和的始基。

由此,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第六单元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辛亥革命后,民国取代了专制王朝,但共和政体并未真正建立。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几度余波显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落幕。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清扫了旧文化的地基,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新思想做了重要准备。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推进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中国共产党联合“以俄为师”的国民党,进行了北伐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第七单元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导致大革命的夭折,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旗帜,以血与火的抗争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4)思想上:民主共和理念进一步传播、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5)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视角2 五四运动后思想界的发展状况 (1)思想空前解放,欧美各种思潮流入中国:五四运动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 影响,思想方面的变化最为突出,影响也更为深远,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欧 美的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涌入中国。 (2)救亡的主题没有变化,救亡的主角却发生了改变: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 和科学传播,“救亡”的时代背景仍然没有改变。但是,传统知识分子逐渐从 思想界的主角退下,较少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年轻知识分子涌现,使五四新文 化运动存在着偏激的倾向,但是也具有更彻底的战斗精神。 (3)传统思想受到猛烈的冲击,也面临着转型的新机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 期,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其忧国忧民的
③五四运动期间,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 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体现了中国革命的新特色。 (2)经济上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 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3)思想文化上 ①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理念,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倡导 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引领近代中国最深刻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4)社会生活上: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 化,近代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社会风俗和礼仪体现了明显的民主性和革命 性的特点。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

高三中国近代史通史(上课)

高三中国近代史通史(上课)

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评析其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①主要内容: ②危害: A.赔4.5亿 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其产生和发展有利 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 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 动提供了社会基础, 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 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 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 技术力量薄弱,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地区分布不尽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 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难以独立发展。
魏源编的《海国图志》、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其目的、内容 及地位有何不同?
【提示】魏源《海国图志》: (1)目的: “制夷”即抵抗外国的侵略,维护清朝的统治。 (2)内容: ①系统介绍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技术;②赞扬美 国的总统选举制度,称瑞士的民主共和制为“西土之桃花源”;③提出“师夷长 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 (3)地位: ①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也是探 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道的启蒙之作;②它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 界形势,了解世界,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洪仁玕《资政新篇》: (1)目的: 学习西方,振兴太平天国。 政治上强调“设法用人”; 经济上,主张效法西方国家,发展交通运输 (2)内容: 事业,发展制造、开采、冶炼业,发展金融、邮政事业;文化教育上主张开办学 馆,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社会改革上,严禁鸦片,取缔迷信,禁止溺婴和蓄奴, 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外交上,反对闭关态度,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 行文化交流,但外国人不得触犯太平天国的国法,不得干涉天国内政。 (3)地位: 《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具有明 显的进步意义。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仅代表少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思 想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的规划,因此未提及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同时,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提出的建设方案,却丝毫未涉及抗击外国侵略的问题,这 6 是《资政新篇》的两个主要缺点。

中国近代史部分

中国近代史部分

一、政治:
(一)鸦片战争:
4、影响:1840-1842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 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两半社会开始形成。
一、政治: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
2、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把中国变成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英国修约要求遭拒
“全球史观”视角来看待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 构的变动 内涵: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 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 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 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 趋势。
一、政治:
(三)太平天国运动:
早期维新思 想产生
60年代 洋务 运动 开展 60、70年代
19世纪 90年代 1894 1895
民族 资本 主义 的产 生
维新 思想 产生
甲午中 《马关条约》签订 日战争
一、经济: (一)洋务运动
1、背景:内忧外患(内:太平天国运动 外:列强侵略) 2、目的:自强求富——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时间:19C60-90年代
一、概况
2、分期
(1) 前期: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 后期: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 (任务:反帝反封建) (2) 晚清:1840-1912 封建君主专制 民国:1912-1949 南京临时政府1912.1-3 (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1912.3-1928.12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以文明史观看待两次鸦片战争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 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且注重 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 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 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 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实质就是近代 化的过程。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卷 中国近代政治史含答案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卷 中国近代政治史含答案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卷(含解析):中国近代政治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1年10月厦门外国语学校检测16题)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2.(2012年5月福州市高三质检)“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

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的背景应该是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抵抗C.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2012年12月山东菏泽高三联考)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4.(2011年3月北京海淀区16题)近代民主革命家章太炎为革命领袖黄兴撰写挽联:“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盛赞其开创民主共和的伟大历史功绩。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黄兴的历史功绩是( )A.阐发革命纲领B.领导重大起义C.组织临时政府D.颁布临时约法5.(2011年4月德州二模12题)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

其中标志着中国“醒起来”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6.(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19题)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

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部分(二)

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部分(二)

[联系比较]
农业合作化 时间 1953-1956年 人民公社化 1958年
背景 国民经济恢复,制订 “左”倾错误泛滥, 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经济建设出现失误
原因 小农经济影响了国民 毛泽东认为规模越大, 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 工业化程度越高,越 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过程 积极发展,稳步前进,一哄而起,迅速建立, 由初级社到高级社 刮共产风
农村生产关系的超前变革 实现了政社合一;权力过 分集中,脱离当时生产力 水平和群众觉悟程度;挫 伤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 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经济 陷入混乱状态和长期停滞
二、经济
(三)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出现 严重困难。 2、时间:1961-1965年 3、内容: (1)纠正农村的“左倾”错误——“调整、巩固、充实、提 高”;(2)综合平衡; (3)加强农业,以农业为基础 4、特点: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5、结果: (1)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大跃进期间的粮食 “放卫星”宣传画 大跃进期间的 “放卫星”宣传画
[联系比较]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 原因 片面追求经济建 认为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 设高速度 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特征: 全民大炼钢铁、 “ 一 大 二 公 ” ( 生 产 资 料 所 有 虚报浮夸风盛行 制);“一平二调”(分配方式)
一、政治
(二)严重失误(教训)
1、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 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2、“反右倾”斗争 使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给经济建设造成更大危害。
一、政治
(三)外交
表现: 中苏关系恶化; 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 中法建交; 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中国近代史专题训练

山东省聊城市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中国近代史专题训练

某某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中国近代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

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①旗袍②某某装③京剧④里弄住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2012年1月某某一模4题)某历史档案馆文档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性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性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

”导致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A.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要求B.中共建立人民某某政权的愿望C.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D.国民党迫于国内和平的压力3.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4.右图3是1907年秋瑾在某某创办的妇女杂志。

该杂志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等栏目。

该杂志大量发行对人们的影响有(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5.有这样一组镜头,地点:某某,一位身着满族服装的清军将领带领将士们用大刀长矛同英军浴血奋战,最后壮烈殉国,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中 B.太平天国运动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 D.义和团运动中6.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所谓新民者,必非如心醉西风者流,蔑弃吾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以求伍于他人;亦非如墨守故纸者流,谓仅抱此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遂足以立于大地也。

”据此表明他()。

①不赞同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②反对因循守旧,固守中国的传统文化③主X把中西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以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④主X实行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2011年11月某某市期中7题)观察下图,如果要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应该是A.“清王朝自救运动” D.“近代工业的起步”C.“实业救国的浪潮” D.“民族工业的春天”8.(2010年11月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测试16题)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讲义:中国近代史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讲义:中国近代史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讲义(2)·中国近代史一、阶段特征二、主题探究(一)屈辱史1、基础梳理:(1)外国侵华的阶段特征(2)了解主要侵华事件的背景(3)了解主要侵华事件的重大过程性事件(4)区分主要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二)革命史1、基础梳理:(1)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与阶段(2)中国各革命阶级的指导思想、土地纲领(3)各革命阶段转折性革命事件的时间、结果(4)不同时期革命军队名称(5)革命中心区域的转移(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与曲折2、知识应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右侧示意图)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

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

光辉业迹,已成定论。

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

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

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

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

……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

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2、魏源
“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 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 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武装自己, 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 富强的道路。
(五)意义:
中国近代史 第一阶段
1840-1860
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化的孕育时期
1840 1842
鸦片战 争爆収
1851
1856
中英《南 太平天国运劢:定都天 第二次鸦片战 京条约》 京、《天朝田亩制 争 度》、《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劢的失败
一、政治:
(一)鸦片战争:
1、时间:1840-1842
2、原因: (1)根本: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在 全世界抢占原料和市场; (2)清政府的腐败落后; (3)直接:虎门销烟,禁烟运动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提供了借口。
需强调的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 和《资政新篇》的不同: 前者重点放在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 系,维持小农经济,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建立没有 私有制的地上天国。是一种空想,违背了当时社 会发展的历史潮流,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但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后者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也就是建立私有制的社会。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 历史潮流,但没提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 民的革命积极性。 两者都无法使太平天国走向胜利。
一、政治:
(一)鸦片战争:
3、结果: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 (2)《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 (3)《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 法国除取得英、美两国已经得到的特权外,还特别得到了在 通商口岸建造教堂、分地和清政府要负责保护教堂、教师的特权。 此外,法国还获得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权,为资本主义国家在中 国进行文化侵略大开方便之门。
(1)《天朝田亩制度》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 匀,无人不饱暖 。 ——《天朝田亩制度》
一、政治:
(三)太平天国运动:
3、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2)《资政新篇》 ①内容:略 ②评价: a、《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b、未能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c、缺少必要条件,没有真正实行
(一)鸦片战争:
3、结果: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 (2)《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 除割地赔款外,美国获得了《南京条约》中的一切特权。, 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准许美国人在五 个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教堂、医院。同时规定,十二年后可 以修约,为列强向中国索取更多特权埋下隐患。
一、政治:
(一)鸦片战争:
3、结果: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允许英国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④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特权、居住及租借地特权。
一、政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况
3、近代化内容
(1)1840-1919 収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为主要内容 (2) 1919-1949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概况
4、 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
民族独立——是前提和基础 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保障和目的
一、概况
5、近代化特点
(1)収展缓慢,艰难曲折; (原因:双半社会,受多种势力阻挠,三座大山为主要代表) (2)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互交叉,同步 进行; (3)地区上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城市; (4)集中在工业领域——轻工业,农村农业没収生深刻变化; (5)欧风美雨的产物,受外来因素影响。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
一、政治:
(三)太平天国运动:
4、失败原因: (1)根本:农民积极的局限性 (2)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3)战略失误 (4)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5、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6、意义: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 的政治基础 (2)反映了新时代特点: ①《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②反侵略性质。
1、时间:1851-1864 2、原因: (1)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通商口岸及附 近地区经济结构,部分手工业者破产; (2)鸦片输入连年激增,白银外流更为严重; (3)战费赔款分摊到各省,官吏借机搜刮,吏治腐败; (4)水旱蝗灾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5)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运动坐标形势示意图
三、思想:新思潮萌发(开眼看世界)
(一)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扩大
3、经世致用思想,为其提供思想基础
(二)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抵御外侮
(三)核心:向西方学习
(四)代表人物及成就
1、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贡献:设立译馆,翻译报刊 和《各国律例》;组织编译 《四洲志》,了解西方的历 史地理
一、政治:
(一)鸦片战争:
4、影响:1840-1842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 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两半社会开始形成。
一、政治: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
2、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把中国变成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英国修约要求遭拒 (3)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全球史观”视角来看待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 构的变动 内涵: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 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 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 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 趋势。
一、政治:
(三)太平天国运动:
新特点
时代背景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
斗争目标 反侵略反封建(新时代特点) 斗争途径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新时代特点)
斗争结果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新时代特点) 世界意义 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
二、经济:
1、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为新经济因素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利于列强向中国商品输出,破坏自 然经济 3、中国经济开始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和商品销售市场
2013届高三历史
二轮通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部分
杜蒙一中 王向伟
一、概况
1、三条线索
(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①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双半社会开始形成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双半程度进一步 的加深 ③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双半程度大大加深 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双半社会最终形成 ⑤ 1901-1949 中国双半社会性质不断深化 (2)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 ① 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 ②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劢、义和团运劢 ③ 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 ④ 无产阶级: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走进近代社会
1、积极:
(1)“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
(2)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 究、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2、局限性: (1)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主要通过翻译西方书籍,著书立说的方式 传播,基本没有实践
探究:新在那里 ①承认了西方的科技先进,主 张师夷长技(过去盲目自大) ②开始寻求救国御侮之道 ③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 方学习,树立新观念
一、政治:
(三)太平天国运动:
4、失败原因: (1)根本:农民积极的局限性 (2)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3)战略失误 (4)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5、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影响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 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 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象仅仅 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 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 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圆明园复原图
囿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的残迹 (组图)
一、政治: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3、结果: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 内容: (1)11口通商;
十一口通商图
一、政治: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3、结果: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 内容: (1)11口通商; (2)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 (3)外国商船及军舰可以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 (4)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经商、自由传教; (5)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6)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一、概况
2、分期
(1) 前期: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 后期: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 (任务:反帝反封建) (2) 晚清:1840-1912 封建君主丏制 民国:1912-1949 南京临时政府(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1919-1927 (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 级、官僚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
一、政治: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3、结果: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 4、影响: (1)丧失了更多的主权领土; (2)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3)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