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九上诫子书教学参考资料 (2)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诫子书》。

(2)理解《诫子书》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其含义。

(3)了解作者诸葛亮及《诫子书》的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诫子书》的主题和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会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修身养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诫子书》。

(2)理解《诫子书》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1)把握《诫子书》的主题和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诸葛亮及《诫子书》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诫子书》中的名言警句。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诫子书》,理解字词句意。

(2)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诫子书》的主题和内涵。

3. 课堂讲解:(1)讲解《诫子书》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析《诫子书》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4. 课堂练习:(1)翻译《诫子书》中的重点句子。

(2)举例说明《诫子书》中的名言警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拓展:(1)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倡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修身养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诫子书》。

2. 总结《诫子书》中的名言警句,并运用于日常生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诫子书》。

2. 学生能够理解《诫子书》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学生能够运用《诫子书》中的名言警句于日常生活。

4.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诫子书》中的实例为例,分析其人生哲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学习心得。

九年级语文《诫子书》《西湖游记二则》鲁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诫子书》《西湖游记二则》鲁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诫子书》《西湖游记二则》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诫子书》《西湖游记二则》【具体教学内容】《诫子书》(一)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二)文章解读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关于诸葛亮的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3澹泊: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淫慢:过度享乐险躁:暴躁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4、重点语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明确: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明确: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澹泊”“宁静”,互文见义。

词汇虽异却表达了主“静”的同一思想,反映了诸葛亮的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事的思想及心态。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明确:这句话道出了学与静、学与志的关系。

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明确:从反面入手,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提高自身修养,最忌荒唐险躁。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明确:对爱子反复告诫,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否则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关于惜时的名句: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

(席勒)(三)帮你总结1、万事需要静。

2、学习和珍惜时间对一个人来讲是最重要的。

《诫子书》教参电子稿

《诫子书》教参电子稿

诫子书………………………………………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诫,又作“戒”,劝诫、劝勉之义。

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垂诸久远。

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

中国传统文人历来注重“修身”。

儒家经典《大学》中就强调:“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儒家士人理想的人生规划,而其中修身是基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其子,并以此告诫,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这是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

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方法是“静”与“俭”。

“静”就是淡泊、宁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

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

“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俭”是节俭、俭朴。

“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诸葛亮年轻时隐居田园,躬自耕植,深知物力维艰,所以一生俭朴,为官廉洁。

“俭以养德”是诸葛亮智慧的总结,更是诸葛亮严以自律的人生写照。

接着明确“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指不为名利所动,能安贫乐道,守道不移;“宁静”则指心情安宁,内心澄净。

不受世俗的影响,淡泊宁静中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才会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所以,“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必然是孤独寂寞之旅,只有心无旁骛,潜心专一,才能深入思考,精研学问。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可能学有所成。

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鲁教初中语文九上《诫子书》 (二)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鲁教初中语文九上《诫子书》 (二)

《诫子书》【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 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

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

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

我们学过他的哪些文章?――《出师表》、《隆中对》。

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

(找生谈。

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

教师总结: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读熟课文: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

(2)注意词句停顿。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4、学生自由朗读,互读。

5、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6、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7、学生自由散读。

(三)精读,疏通文意1、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21课《诫子书》教学设计(鲁教版初三上)doc初中语文

第21课《诫子书》教学设计(鲁教版初三上)doc初中语文

第21课《诫子书》教学设计(鲁教版初三上)doc初中语文教材分析:«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亲小孩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明白得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存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联系学生实际考虑不宜往深处难处开掘,因此文章结构特点及哲学辩证思想不列为教学目标,因此这是主观意见,还有待同仁智者商榷。

一、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明白得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杰出妙点,积存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倾听先哲教诲,汲取精神养料。

二、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存警句; 明白得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杰出妙点三、教法、学法设想: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警告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

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纳的首要方法确实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明白得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爱好,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乐趣。

作业设置结合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积存的同时感受浓浓的亲情、乡情、友情和爱国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然而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聪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九级语文上册 5.21《诫子书》课件 鲁教

九级语文上册 5.21《诫子书》课件 鲁教
诫子书
诸葛亮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一、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 1、自译与质疑想结合。 2、补充注释: 以:用来; 广大:使……广博 成学:成就 励精:振奋 年与时驰:年华 意与日去:意志;岁月 遂成枯落:最终;枯败;凋零。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诸葛亮几千前前对儿子说的话,今天还有意义吗?你如何理解?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诫子书》导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诫子书》导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诫子书》导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资料
1、作者诸葛亮的有关资料
2、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句、成语、俗语、歇后语
学习目标预设:
1、
2、
3、
二、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导)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预习交流、展示
1、作家作品介绍
诸葛亮:
2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句、成语、俗语、歇后语
三、走进文本
(一)客观认知(学习的时候可以自己努力可以团结合作)(学)
1、字音:
夫澹泊淫慢险躁遂穷庐
2字义:
君子行澹泊明志
宁静致远广淫慢
险躁励接世驰
你认为还有哪些字词有疑问?请写在下面
3、句子: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你认为还有哪些句子有疑问?请写在下面。

(二)个性解读:(研)
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可结合历史故事,名人名言,也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四、学练结合(练)
当堂测试本节课知识
五、总结升华(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推荐阅读:
诫外甥书
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忍屈伸,去细碎,广咨询,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矣。

李小燕。

九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鲁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诫子书》全文。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能够分析并解读文中的人生哲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诫子书》的含义。

学会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分析文中的人生智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关爱子女、教育子女的良苦用心。

认识到修身养性、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培养自律、勤奋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诫子书》全文的理解与背诵。

2. 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的掌握。

3. 分析并解读文中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

2. 文中人生哲理的深入理解。

3.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文中的智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诫子书》的作者诸葛亮以及其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圈点勾画出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和句式问题。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和句式,翻译课文,分析文中的人生哲理。

5. 实践运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文中的智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修身养性、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诫子书》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式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文中人生哲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诫子书》全文的译文和注释。

2. 学生准备:预习《诫子书》,圈点勾画出生字词。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诫子书》。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生字词和句式。

3. 课后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和句式,翻译课文。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和句式问题。

3. 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文中人生哲理。

九、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 讲解生字词和句式,翻译课文。

诫子书第二课时教案

诫子书第二课时教案

诫子书第二课时教案【篇一:诫子书教学设计】《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法,学导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诗句导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引出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找学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师生共同明确加点字的注音和课文朗读停顿。

夫:澹泊::淫慢:险躁:穷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全班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准确翻译。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温馨提示:a、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翻译过程遇到的难题。

3、师生共同解疑。

教师给予点拨,对学生进行古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品读课文,领会深意。

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的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九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诫子书》。

(2)理解《诫子书》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诸葛亮的教育思想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诫子书》的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努力学习、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诫子书》的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解释。

2. 诸葛亮的教育思想和对子女的期望。

三、教学难点1. 《诫子书》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

2. 如何结合现实生活,理解并践行诸葛亮的教育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诫子书》的作者诸葛亮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诫子书》,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体会诸葛亮的教诲。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诫子书》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分析,解答疑问,深入解读《诫子书》的内容。

5. 实践应用: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诫子书》。

2. 写一篇关于如何践行《诫子书》中的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诫子书》的教育思想。

八、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关于家庭教育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家庭教育经验,以此来加深他们对《诫子书》中家庭教育重要性的理解。

九、教学资源1. 《诫子书》原文及注释。

2. 关于诸葛亮和《诫子书》的相关背景资料。

3. 优秀的学习心得体会示例。

本教案计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每周一课时,共10课时。

每节课时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分析、实践应用等环节。

鲁教版语文九上《诫子书》word教学参考资料

鲁教版语文九上《诫子书》word教学参考资料

诫子书? 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寂静无致使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可以励精,险躁则不可以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说明】①书即书信,先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②夫 fu2 :语气词,文言虚词的一种,用于句首。

如“夫”、“盖”。

表示将发谈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③君子:这里泛指品学兼优并出众的人。

④静以修身:此句中“以”是介词,“用、依赖、依赖”的意思。

“静以修身”即“以静修身”,“静”是“以”的宾语,提早了,属于介词宾语前置。

④淫:放纵,沉迷,无克制。

⑤慢:怠慢,懒惰,松弛懒散,不紧张。

⑥励:振奋,抖擞。

⑦躁:焦躁,不沉着。

⑧遂:终于,最后。

⑨接世:为世所接,被社会接受、认同,即对社会实用,适应社会。

⑩庐:简陋的房子。

【译文一】品学兼优人的道德,是依赖心里寂静集中精力来涵养身心的,是依赖简朴的作风来培育道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可以明确自己的理想,不可以心里沉静聚精会神地学习,就不可以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一定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增加才华一定勤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可以增加才华,不明确理想就不可以在学业上获取成就。

追求过分享福和懒怠涣散就不可以抖擞精神,冒险急噪就不可以陶冶性情。

年光跟着光阴流逝,意志跟着光阴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碌碌无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途,(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窄天地里,伤心惋惜(想回到过去的青少年时代从头学习)还有什么用呢!懊悔又怎么来得及呢?【作者简介及背景】诸葛亮 (公元 181 — 234 年 ),字孔明,号卧龙,山东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

三国期间蜀国丞相,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 岁时写给他8 岁儿子诸葛瞻的。

目的在于劝告儿子要着重建身养性,生活节约,以此来培育自己的道德,表达了他希望后辈志存高远的厚望。

诫子书PPT2 鲁教版 (共15张PPT)

诫子书PPT2 鲁教版 (共15张PPT)

2、补充注释: 根据给出的注释通篇翻译课文。
• • • • • • • • • • • •
(1)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不翻译。 (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行:指操守、品德。 (4)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5)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 (6) 广才:增长才干。 (7) 淫慢:过度的享乐。 (8) 励精:振奋精神。 (9) 险躁: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10)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11) 遂成枯落:就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年华逝去。 (13) 穷庐:破房子。 (14)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
…… ……
无 身 及世 去 性 能 志 学 远 以 , 夫 !, , 。 励 无 也 。 明 俭 君 悲遂年精以。夫志以子 守成与,成非学,养之 穷枯时险学学须非德行 庐落弛躁。无静宁;, ,,,则淫以也静非静 将多意不慢广,无淡以 复不与能则才才以泊修 ,
放声朗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 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 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 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 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 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 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 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 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 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 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 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 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 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九年级语文上册21诫子书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语文上册21诫子书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诫子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3)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弄清文章的层次关系。

过程与方法:(1)探究式学习方法。

设计问题,分组讨论。

(2)置换法。

针对文章的精彩之处,用换句的方法品味咀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品德。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难点: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八年级曾经学过两篇文章,一篇是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一篇是陈寿写的《三国志》节选《隆中对》。

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

(找生谈。

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

二、初读课文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注意停顿。

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注意(1)生字:澹泊、淫慢、险躁(2)停顿: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3、集体朗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1、学生自主学习。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运用硬读法、猜读法、联想法(联系现代汉语)迁移运用法(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学生自主译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

2、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

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

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3、师强调重点词(见前面的教学目标)4、生译全文。

语文:山东省烟台20中《诫子书》教学设计(鲁教版九年级)

语文:山东省烟台20中《诫子书》教学设计(鲁教版九年级)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默写课文
(九)作业设置:
1、巩固背诵,积累警句。
2、搜集关于“淡泊”、“立志”、“惜时”方面的诗句、名言,整理在读书笔记本上。
(出示幻灯片:家庭作业)
根据对联内容猜人物。
介绍作者情况
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学习欲望。
说说题目含义
听录音,标记生字注音,注意词句停顿。
识记生字,了解节奏,学生仿读。
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③请找出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正反对比论证法
(出示幻灯片:知识梳理)
(六)巩固练习
(1)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教学重点
词句翻译、课文背诵、积累警句、理解主旨
教学难点
充分理解文章内涵,理清逻辑层次
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讲授法、点拨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提出论点 治学
静以修身 正(静)反(躁)
俭以养德
修(一)导入新课:
1说说他是谁: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积极贯彻“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的要求,“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提问、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主要体现在朗读环节、自学环节。“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主要体现在质疑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学,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比如对其他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比如对其他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等。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诫子书》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诫子书》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诫子书》教案内容预览:《诫子书》教案教材分析:《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联系学生实际考虑不宜往深处难处开掘,所以文章结构特点及哲学辩证思想不列为教学目标,当然这是主观意见,还有待同仁智者商榷。

一、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二、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三、教法、学法设想: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

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

作业设置结合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积累的同时感受浓浓的亲情、乡情、友情和爱国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九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鲁教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理解《诫子书》的作者背景及历史地位。

掌握并应用文中的重要词句。

分析并评价作者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家庭责任感。

1.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诫子书》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教育意图。

难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书信形式对子女进行教育。

1.3 教学准备教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诫子书》。

参考资料:关于《诫子书》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等。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1.4 教学过程导入:介绍《诫子书》的作者背景及书信在古代的重要性。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并讨论文中的关键信息。

内容分析:分组讨论,分析作者的教育观点和德育思想。

品德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如何将《诫子书》中的教诲应用到生活中。

第二章:作者及背景介绍2.1 诸葛亮简介生平事迹:介绍诸葛亮的出生背景、重要贡献等。

品德特点:强调诸葛亮的忠诚、智慧、勤奋等品质。

2.2 《诫子书》的背景创作背景:解释诸葛亮写《诫子书》的原因和动机。

历史意义:阐述《诫子书》在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2.3 课堂活动观看视频:播放关于诸葛亮生平的纪录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者。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为什么诸葛亮会选择这种方式来教育子女。

第三章:课文朗读与理解3.1 课文朗读分配角色: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跟读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跟读,纠正发音和停顿。

3.2 课文理解词汇解释:解释文中出现的难点词汇。

句子解析:分析并解释文中的长句和难句。

3.3 课堂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诸葛亮,模拟书信中的教诲场景。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第四章:内容分析与品德教育4.1 内容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教育观点。

分享成果: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2 品德教育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诫子书》中的教诲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个人反思:让学生写一篇短文,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设定改进目标。

初中语文《诫子书》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诫子书》教学课件
三为治学之基。“静”指的是排除杂念干扰、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作为,这样才能最应如何理解?
“俭”有节俭的意思,但在文中宜理解为约束、节制之义。“俭”可以是钱财上的约束,也可以是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约束。“静”是内心的修养,“俭”是行为的约束,二者均为内敛、节制的修养路径。
告诫、劝勉
书信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修养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确志向
明确、坚定
(4)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远:_______________ 致:_________________(5)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_____________(6)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_________________ 慢:_________________ 励:_________________
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节俭,文中为约束、节制的意思。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 励精,险躁 则不能 治性。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学有所成。 放松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志无以成学
险躁则不能治性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6)《诫子书》中后人常将其中两句作为“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诫子书》中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诸葛亮给儿子指出的方法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
①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②夫fu2:语气词,文言虚词的一种,用于句首。

如“夫”、“盖”。

表示将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③君子:这里泛指德才兼备并出众的人。

④静以修身:此句中“以”是介词,“用、凭借、依靠”的意思。

“静以修身”即“以静修身”,“静”是“以”的宾语,提前了,属于介词宾语前置。

④淫:放纵,沉溺,无节制。

⑤慢:怠慢,懈怠,松懈懒惰,不紧张。

⑥励:振奋,振作。

⑦躁:急躁,不冷静。

⑧遂:终于,最终。

⑨接世:为世所接,被社会接受、认可,即对社会有用,适应社会。

⑩庐:简陋的房屋。

【译文一】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集中精力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内心平静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业上获得成就。

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想回到过去的青少年时代重新学习)还有什么用呢!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作者简介及背景】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山东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

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名句赏析】
(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逻辑学中“双重否定”的句式,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

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

这同《老子》“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及欲扬先抑、欲擒故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是一样的。

现在的“淡泊”、“宁静”,看起来是不想有所作为,但现在“不为”正是为了将来“有所
为”。

现在的“淡泊”、“宁静”正是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的阶段,等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更加有所为。

“淡泊”与“宁静”,不是消极颓废的无奈感伤,而是以“明志”与“致远”为终极目标和远大理想的、真正有志者的无声誓言,是积极向上和进取的,是催人奋进的。

“淡泊”与“宁静”,不是消极地逃避现实,而是志在修身,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倡导的,“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虽只寥寥八字,却被诸葛亮钟爱一生,而且贯穿诸葛亮一生,作为他的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其原创《淮南子》。

诸葛亮54年的一生,因此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27年。

前27年,是他博览群书、修身养性、静观天下、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而后27年,则是他身体力行、完善自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阶段。

我们也可以说,前27年是他的“淡泊”“宁静”阶段,而后27年则是他的“明志”“致远”阶段。

(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无论人处于什么阶段(少年,中年,晚年),学习与志向总是最重要的。

非学无以广才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唐朝韩愈在《师说》中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在中小学的时候,要刻苦学习,因为我们无知,我们要想了解这个世界,必须跟随老师刻苦学习。

在上大学时,我们几乎都是成年人了,熬过了人生学业中的最重要、最艰苦的关口-----高考,所以很多大学生开始松口气歇下来了,失去了往日高中时拼搏的身影,平时的学习只要考及格就行,最后只图混个文凭,仿佛大学只是供“天之骄子”休息娱乐的场所。

他们中的很多人最后也能找到工作,但是当他们埋头于工作之后,看到自己大学同学继续刻苦读书找到更好工作的时候,他们的悔意也就慢慢涌上心头了。

古今中外的天才宁有种乎?非也。

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

诸葛亮的眼光是深邃的,他告诫儿子“非学无以广才”的话语既是很普通的谆谆告诫,也是亘古未变的哲理。

他不但告诫儿子要学习,而且还要珍惜时间,发愤学习,并要注意学习方法:要“静”、“志”,不能“淫慢”、“险躁”,并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光的无情流逝和“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的人生无奈与悲叹警醒儿子。

非志无以成学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北宋•苏轼)没有理想的人就像河流中的浮萍,他们不是行走于世,而是随波逐流。

他们的人生注定将是碌碌无为的一生,平庸的一生,可悲的一生,最后只能“悲守穷庐”。

“志不强者智不达。

”(战国•墨翟)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不可能成就自己的学业的。

东晋时期的葛洪就说:“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没有坚定而崇高的理想是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治学中去的。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礼记•儒行》)人是靠肉体生存于世的,更是靠精神支撑生存于世的。

肉体上倘若出了问题疾病是可以用汤药治愈的,而精神上一旦出了问题疾病却是很难治愈的。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思想上的绝望。

思想上的绝望比任何难以治愈的顽疾都要可怕千万倍。

“人无志,非人也。

”(三国•嵇康)人是有思想的高等动物。

人若无志,则与动物何异?心中没有理想,生活也便索然无味。

没有理想的人就如同精神空虚、灵魂缥缈的一副躯壳,即使苟活于世,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