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四个方面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制度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入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法者,国之重器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法治道路实现了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的两次飞跃,我们党对法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基本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当前的法治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立法机制还不健全,部门化、地方化问题突出;执法体制还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司法公信力不足,当事人往往“信访不信法”,影响社会稳定;民众法律意识不强,不学法、不守法、不尊法随处可见。因此,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协调发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四个方面。
一、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良善之法,才能使法律规范真正落地,避免成为“纸老虎”、“稻草人”。一要完善立法机制。健全以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主导的立法机制,由人大及其常委会统筹立法规划、提出立法项目、主导起草法律。吸收法律专家、学者参与立法咨询,建立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立法队伍;确立政府立法边界,由政府的法制部门牵头组织规划立法项目,规范立法事项,防止立法部门化、地方化。坚持立改废释并举,重点改革领域急需立法的要科学谋划,尽早纳入立法规划,对需要修改的法律要及时组织修改,对不适应改革需要,阻碍体制发展的要坚决废除,要积极做好法律解释工作,使之既符合立法原意,又切合改革实际,便于实践操作。二要坚持开门立法。要拓展沟通渠道,通过邀请普通群众、法律工作者、专家参加论证会、座谈会、听证会,多角度、多层次采集立法意见,广纳民智,科学立法。要充分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积极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立法建议,认真研究,适当采纳。要及时公开立法信息,特别是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概念,积极打造立法互动平台,及时公开立法项目、立法进程,实现双向互动。
二、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
“法律的尊严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再好再完美的法律无法实施或者实施不力,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无从谈起。从宏观决策到微观执法,
都应将“严格”二字一以贯之。一要健全决策机制。做决策就好比下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要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第三方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程序,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依法决策能力。要建立重大决策失误终身追究责任制度,划出依法决策的“红线”,规范决策行为。二要规范执法行为。要整合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我国目前形成了包括城管、食品、药品、消防、卫生等在内的多个执法队伍,执法队伍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不但执法队伍雍肿,还造成了“九龙治水”、“都管都不管”的局面,老百姓常戏言“大盖帽满天飞”。要规范自由裁量权标准,自由裁量权标准过于宽松不但不利于公正执法,还容易产生权力寻租行为。要完善执法程序,不但要告诉执法队伍“做什么”,还要说明“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建立执法全程记录制度,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三要加强政务公开。要努力做到决策公开、执行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四要加大监督力度。形成行政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协调一致的监督体系,提高监督效能,促进严格执法。
三、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
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英国心理学家培根曾直言,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远大于十次
犯罪。因为犯罪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一要保障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案件记录、通告、责任追究制度和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登记、责任追究制度,对使用行政权力干扰审判活动引发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法律责任。二要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变过去重侦查轻审判的做法,侦查程序和公诉程序始终围绕审判程序的要求进行。完善立案登记制,做到有案必立,畅通诉讼渠道,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三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要保障当事人及其律师知情、辩护、诉讼的权利,健全诉权救济机制。要严格遵循证据裁判原则,改变过去轻证据、重口供的不当做法,坚持非法证据排除,防止冤假错案。四要进一步推进阳光司法,审判公开。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及未成年人等不适宜公开审理的案件以外,能公开审判的尽量公开,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需求。
四、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不管是红灯绿灯,凑够一群人就可以闯灯,这就是街头每天都在上演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不但给公共交通造成安全隐患,也深刻反映了国人在遵守法律、依规办事方面存在较大不足,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的法治氛围还任重道远。一要培
育法治文化。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给我们的民族打下了深深的“人治”烙印,要清除“人治”思想余根,绝非一朝一夕可成。因此,我们要溯及根本,在全社会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打响“六五”普法宣传的收官战,创新宣传形式,让法治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街道、进乡村,扩大影响覆盖面。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配优配强法治教学队伍,抓好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工作和法治思维培养。将培育法治文化与加强道德建设统筹起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涵养作用。二要发挥领导带头的关键作用。要紧紧抓住领导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处处要求体现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要带头学法,把宪法及其相关法和法律制度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作为党校、社会主义学院、行政学院的必修课;要带头守法,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要遵守党规党纪,做全民守法的示范者;要带头用法,坚持用法治精神武装头脑,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