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案例
教育家精神案例素材
教育家精神案例素材1. 陶行知先生,那可是教育界的传奇人物啊!他主张生活即教育,就好像园丁精心呵护每一株幼苗。
你想想,他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奔走于乡村和城市,为了孩子们能接受好的教育付出了多少努力!他的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2. 蔡元培校长,哇哦,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提倡兼容并包,这不就像一个广阔的舞台,让各种学科和思想都能尽情展现。
当年在北大,他和师生们的那些互动和交流,真的是太精彩啦!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巨大变革。
3. 苏霍姆林斯基,这名字听起来就超厉害的!他对学生的关爱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
举个例子,他会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谁能做到像他这样啊!他的著作到现在都被视为经典。
4. 孔子,那可是教育的鼻祖啊!他弟子三千,这是多么庞大的队伍。
就好比是一艘大船,带着弟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真的是太伟大了,放到现在也毫不过时呀!5. 杜威,美国教育的巨匠啊!他强调实践和经验,这简直就是给学习插上了翅膀。
他和学生们一起探讨问题的场景,是不是感觉特别生动?他的理论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6. 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的英雄!他深入农村,像点亮黑夜的明灯一样为农民带去教育的希望。
想想那些农民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识字读书,那是多么让人欣慰的画面,难道不是很了不起吗?7. 陈鹤琴,儿童教育的专家呀!他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就像守护天使一样保护着孩子们的成长。
他的教育方法有趣又实用,真的值得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呢!我觉得这些教育家们的精神真的太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啦!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让教育变得更加美好!。
案例分析【范本模板】
案例分析1、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便认为的差班.刚走向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
"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
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
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
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
1。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该教师并没有将该班的学生认定为差生,使学生建立了信心,为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体现了导向性原则。
(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该教师没有将该班学生当做差生对待,做到了爱护和尊重学生,同时又要求该班学生要努力,做到了严格要求学生,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该教师根据该班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正面鼓励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对儿童的爱与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书中对儿童的爱与理解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一本深入探讨儿童教育和心灵成长的名著。
这本书以苏霍姆林斯基与一个班级的31个孩子在五年间的教育互动为背景,通过大量的教育案例,展现了苏霍姆林斯基对儿童的爱与理解。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对儿童的爱的重要性。
他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必须热爱每一个孩子,包括那些看似不可爱的孩子。
只有真正爱孩子,才能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提到了一个影响他生活、实践和决策的思维方法——快乐学校和“儿童时代”两部分组成的书,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前预备班和小学生教育、教学的思想和实践。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对儿童的理解的重要性。
他认为,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要理解孩子,就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
只有真正理解孩子,才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大量的教育案例,展示了他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思考,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实际的启示和借鉴。
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了积极的教育态度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展现了他对每个孩子的关爱和支持,他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长为人才,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总的来说,《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一本充满爱与理解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的实际行动和对孩子的热爱,展现了教育的真谛。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用我们的爱和理解,去引导和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然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这本书的文字较为深奥,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教育理论背景和阅读能力才能理解。
其次,书中的教育案例虽然生动有趣,但对于一些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能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经典案例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去欣赏大自然
【经典案例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去欣赏大自然【经典案例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去欣赏大自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童年时代的美的记忆大发展情况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赞赏和鄙视、热爱和憎恨的能力。
为此,他和老师们经常带领孩子们去欣赏朝霞和开着荞麦花的白色田野,欣赏准备过冬而入睡的树林和池面上最初的透明的冰层,欣赏秋天的灰蒙蒙的雨丝和晴朗的初秋的早晨,欣赏无边的田野和远处地平线上的小丘,欣赏云雀的歌唱和蜜蜂的嗡鸣,,在宁静而明朗的初秋日子里,苏霍姆林斯基和老师们让学生注意观察空气是那么惊人地透明,天空是那么深邃,水是那么清澈。
在秋天的树林里,孩子们倾听各种鸟儿的叫声和落叶轻微的沙沙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善良和诚恳之母。
赞叹长着火红色的硬果和野蔷薇,欣赏还挂着几片黄叶的枝干匀称的小苹果树,心疼被初冬的寒风吹僵了的西红柿株——这一切都在唤起儿童对有生命的美好事物的亲切、爱护的态度。
他还引领孩子们欣赏被白雪覆盖的阔叶林,赞叹被阳光染成粉红色的积雪的闪光,观察正月傍晚的暮霭和二月的暴风雪,倾听冬季小鸟的啾啾声。
他多次带领学生趁天色未亮就来到森林边,迎接冬天的日出,学生在雪堆上变幻的各种色彩,倾听清脆的滴水声,观看农舍屋檐上挂着的被阳光照射成各种色彩的宝石般的冰凌,,在春天,他带领孩子们欣赏万物复苏的景象。
树上最早长出的嫩芽,春天最早开放的野花,青草最早出土的嫩芽,最早飞出的蝴蝶,最早传来的蛙鸣,最早飞来的燕子,第一次听到雷鸣,,果树开花了,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们说:“在这些日子里不能睡得太久,否则会错过欣赏美的时间。
”孩子们在日出以前就起床了,他们抓住时机去观赏第一束阳光怎样照亮还带着露水的花朵。
苏霍姆林斯基高兴地感觉到,大自然的美作为永恒的生命的美进入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1卷243-244页改写)【心灵感悟】必须让青少年经常接触大自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有巨大教育意义的一点,就是使孩子能看到、理解、感受到去唤醒大自然中的生命是一个伟大的秘密。
学校常规管理(9):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学校常规管理(9):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所谓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自己对教育和办学的独立思考和个人见解。
思想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观点、观念。
有了思想,才不会盲目跟风,追赶时髦,跟着感觉走,人云亦云,才会对客观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教书育人。
但育人大有讲究,要因地制宜,因时、因人而异。
不同的社会、社会的不同阶段、社会的不同行业,对人的思想、意志、品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都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不同的学校(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就有不同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办学思想。
校长的办学理念,就是理想、思想或观念。
办学理念是对办学的一种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教育理论研究者,有着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而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践行者应该有我们的理解方式和工作方式。
其实有些表达大同小异:如办学思路与办学策略;办学目标、办学目的与学校追求;教育理论、教育哲学与教育思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
抽象地讲,办学思想就是校长办学的理想、主张、追求、目标。
它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办学思考,是办学的一些根本想法。
具体地讲,办学思想,就是你作为校长想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这是关于学校的定位思考,是每一位校长的职业责任、职业义务和职业使命。
【案例1】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提出了他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他对北京大学的定位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地也。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镀金)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
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1917年,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中,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
”他要求学生从此以后,一定要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这就是蔡元培的办学思想:独立、自由、兼容、学问。
2023年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5篇
2023年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5篇教育专著读书笔记1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读书笔记我们认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让孩子的周围不光有自然世界,而且也有劳动、创造、建设的世界,因为人的美在劳动中显示得最为鲜明。
典案例3:审美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一般在审美教育中,尤其在音乐教育中,心理目标是很重要的。
教育者在让儿童接触美的世界时就要掌握这个目标。
我所定的目标是培养饱含情感地对待美的那种能力和获得美学性的印象的那种需求。
经“快乐学校”很重视听音乐,听音乐作品和自然的音乐。
这里提出的首要任务是引起对旋律的情绪反应,尔后使儿童确信,音乐美的源泉在于周围世界的美;音乐旋律好像在召唤人:你停下来,听听大自然的音乐,欣赏欣赏世界上的美,要爱护这种美,增添这种美。
如果在很早的童年能使他从内心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如果孩子能从乐声中领略到人在情感上的多种多样的细微变化,他就会提高到用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能达到的文化修养水平。
对音乐旋律美的感受会向孩子揭示他自身的美——小小的人会意识到自己的长处。
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
初秋,当清澈的大气中能清晰地听到每一种声响时,一到傍晚时刻我就和孩子们坐在碧绿的草地上,我让他们听了歌剧《苏丹王的故事》中的“雄蜂飞舞”的旋律。
音乐引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反响。
他们说:“雄蜂一会儿近了,一会儿又远了。
还能听见小鸟在叫……”我们又听了一遍旋律,然后去正在开花的含羞草地。
孩子们听到蜜蜂的竖琴在演奏,雄蜂嗡嗡地叫个不停。
瞧,这就是那个毛茸茸的大熊蜂,时而在花上飞舞,时而落在花上。
孩子听了很高兴:这差不多就是录在唱片上的那个旋律,但是音乐作品里有一种特殊的美,这是作曲家从大自然中听来而又表现给我们听的。
孩子们还想再听一听唱片上的旋律。
过了一天,我们清早又到繁花似锦的蜜源地段去。
孩子们倾听蜜蜂的竖琴声,试图捕捉到雄蜂的嗡鸣。
在此之前他们觉得很平常的东西,现在显示出美来——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最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ppt模版课件
育海拾贝
了解学生从了解学 生家庭开始
蓝天下的学校—— 快乐学校
师生们的“幻想角”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韩亚莉 小教1班
育人三部曲
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本书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
本书背景
一般特指第二 次世界大战中,苏 联人民保卫国家, 抵抗德国侵略者的 战争,即苏德战争。
卫国战争结束
精神创伤却仍旧
存在
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本书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
教育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循循善诱
反思失误 挽救“困难生” ······
把整个把整个献给孩子献给孩子心灵苏霍姆林斯基内容?苏霍姆林斯基简介?本书背景?本书背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作者简介?出生于乌克兰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工作?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中学农村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甫雷什中学的校长巴作者简介作者简介?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案例 学生折断班上的玫瑰花
责罚
教育
心灵
把整个
献给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
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本书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
作者简介
出生于乌克兰的前苏 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 教育理论家
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 工作
1948年起至1970去世, 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 一所农村中学——巴 甫雷什中学的校长
作者简介
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 士
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
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 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案例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案例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曾有过这样的失误。
那时,他刚参加工作。
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曲于过分活泼、顽皮,在一次玩耍中无意把教室里放着的一盆全班十分珍爱的玫瑰花给碰断了。
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触及灵魂,吸取教训。
事后班上孩子们乂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留看护,唯独斯捷帕没有获准参加这项集体活动。
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么淘气了。
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申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
可是不愉快的事件在他斥责这位学生的儿周之后的一天发生了。
这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还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这里,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回家。
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俩人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急忙准备回家。
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
这时斯捷帕表情迅速变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直滚了下来,随后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
此时,他才明白了,这孩子对于责罚,心里是多么难受。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
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而自己却粗暴地拒绝了他这种意愿。
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于发泄怒气的教育影响,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
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
通常,他对III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
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敬感的角落。
“不要死背”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之后,曾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口号,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触发他产生这一思想的契机,却是在一次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讲课的课堂上。
一天上午,苏霍姆林斯基同往常一样,去听一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课。
课堂上的最初儿分钟,学生们正紧张地思索着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
二十个教育经典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一:小明的成长之路小明,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家庭条件十分艰苦。
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我国一所著名大学。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毅力。
二、案例二:老师与学生的小故事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小明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
经过一番了解,老师发现小明家庭情况不好,父母离异,他独自一人生活。
于是,老师主动关心小明的生活,帮助他解决困难。
在老师的关爱下,小明逐渐变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书育人,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案例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她发现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总是感到枯燥乏味。
于是,她尝试通过让学生自己创作古诗词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投入到古诗词的创作中,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四、案例四:家长与学校携手共育李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最近一段时间,他的成绩突然下滑。
家长和学校共同分析原因,发现李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
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李同学逐渐戒掉了网络游戏,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这个案例说明,家长和学校要携手共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案例五:关爱留守儿童在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王老师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她关爱每一个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支持。
在她的关爱下,留守儿童们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茁壮成长。
这个案例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六、案例六:爱心支教张老师是一名支教老师,她来到偏远的山区,为孩子们传授知识。
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张老师没有退缩,而是倾注了全部心血。
在她的努力下,孩子们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这个案例展示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七、案例七:创新教学方法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令人感动的十个教育案例
令人感动的十个教育案例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故事1. 瓦罐里的智慧:苏霍姆林斯基曾担任一所乡村学校的校长,该校有一个传统,每年都会挑选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
然而,有一天,学校收到了一封来自一位聪明却贫穷的学生的信,他请求允许加入这个班级。
校长被他的勇气和决心所感动,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那个学生后来成为了班级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这个故事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经典案例,强调了给予每个孩子公平教育的重要性。
2. 阳光下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户外活动和劳动教育。
他鼓励学生们在阳光下种植花草、照顾动物,参与农业劳动。
他认为,通过劳动,孩子们可以培养自我价值感,增强体魄,发展智力。
有一个名叫塔玛拉的女孩,为了给奶奶准备生日礼物,用心培育了一朵花。
苏霍姆林斯基被她的坚持和付出所感动,这个故事成为了他倡导劳动教育的代表作。
3. 爱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每个学生的关心和尊重。
他曾讲述了一个关于一个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故事。
这个学生经常被同学嘲笑,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了这个问题,亲自辅导这个学生,并鼓励他发挥自己的优点。
最终,这个学生找到了自信,成为了一名成功的社会工作者。
这个故事传达了爱心教育的理念,即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
4.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认为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的学校,有一个学生名叫库兹马,他在学习上很优秀,但在体育和劳动方面却表现不佳。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引导和鼓励,让库兹马参与劳动和体育活动。
最终,库兹马不仅在学术上继续保持优秀,还在体育和劳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这个故事展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成功实践。
这些故事都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即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些故事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教育者们借鉴和学习的典范。
国内外教育家成功教育案例及事迹
国内外教育家成功教育案例及事迹任晓风高闸中学一`案例2006年9月7日,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机构“新东方”在美国成功上市,成为我国首家美国上市的教育企业。
新东方此次发行3000万股,募集资金规模在1.125亿美元左右。
新东方上市在媒体中是一则财经新闻,夺人眼球的卖点是俞敏洪成为最富教师。
新东方批量生产百万富翁早已不是新闻,然而,财富与教育如此直接的挂钩,仍然能激起人们的激情和狂想。
然而,在我看来,新东方上市的教育意义也许比财经更大,也更重要。
少数媒体捕捉到了这一财经新闻的教育内容——重新认识教育产业化。
当国内正在贯彻落实新的发展观,痛击畅行多年的“教育产业化”路线之时,新东方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教育产业化的大道上一飞冲天,从而激活了这个在国内令人避讳的敏感话题,使那些已经偃息的鼓吹教育产业化的理论获得新的动力。
事实上,教育究竟能不能营利、能不能走市场化之路,教育是否与利润真的势同冰炭不可相容,许多人一直心存疑虑。
以凤凰城大学为代表、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兴起一直被引为证据,新东方兼得教育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事实,则提供了一个本土化的写证据。
毫无疑问,新东方的确是“教育产业化”的成功典范。
“教育产业化”在近年来的舆论中是一个贬义词,它是指90年代以来教育界为弥补教育经费短缺,以效率为主要追求,围绕学校收费、经营、创收、转制、产权等问题进行的改革。
由于缺乏对教育公平、教育品质的关注,出现了高收费、乱收费、择校热、上学难、上学贵等一系列乱相,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比较学术化的表达是“单纯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或者说是一种“经济主义路线”的教育改革。
然而,发展教育产业的概念本身并不邪恶。
义务教育之外的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供和扩大教育服务。
发展教育产业,本来就是指更大程度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政府举办的公办教育之外的教育市场,通过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和多样化的体制,扩大教育的供给能力,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提高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增加教育的选择性。
中外教育家的故事案例(3篇)
一、引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人类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为世界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以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例,讲述他们的教育故事,以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教育启示。
二、陶行知的教育故事1. 背景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潜,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
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2. 故事陶行知曾在南京创办了一所名为“晓庄学校”的学校,这所学校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为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个亮点。
(1)注重实践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以实践为基础,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他提倡“生活即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在晓庄学校,他让学生参加农活、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倡导民主教育陶行知主张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他提倡“教学做合一”,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成长。
在晓庄学校,他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
(3)关注农村教育陶行知关注农村教育,认为农村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
他提倡“社会即学校”,让学校与农村社会紧密联系,共同发展。
在晓庄学校,他开展了一系列农村教育实验,为我国农村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故事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主张“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被誉为“苏联教育之父”。
2. 故事苏霍姆林斯基曾在苏联一所农村学校担任校长,他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我国农村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审美和劳动技能。
在苏联农村学校,他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家校共育优秀案例
家校共育优秀案例【篇一】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下面是我隔代教育中的一些小事,给我的感触颇深。
孩子的父母离异,爸爸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到她。
所以我就成了孙女的临时监护人。
据老师反映:她在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上课常常会走神。
回家后的家作字也写得不够端正。
对此我也采取多种方式批评她,但效果甚微。
打开心扉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心理上缺乏一定的引导;学习上我又不能帮助她。
看着她课本上的习题,我也只能望题兴叹。
所以,我把她送到晚托班,让老师帮忙辅导她的功课。
通过检查她的作业,我发现作业的正确率是提高了,可这字总是歪歪扭扭。
于是,我准备和她聊聊。
谁知我喊了她半天,她却抱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
我看了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就把她的电视给关了,让她好好反思反思自己刚刚的行为。
她见了,大声抱怨了几句,就在一边生闷气。
刚开始,她还很不服气,渐渐地也平静下来。
我走到她身边坐了下来,把她拥入怀抱,抚摸着她的头说:“你自己说说刚刚的行为是不是很不好呢?你想要看电视放松,是不是要先认真完成家作呢?”她低着的头,重重地点了两下。
“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已经很棒了!但是我们也要能下决心把这个坏习惯改了,奶奶可以陪你一起。
你能做到吗?”她抬起头,轻声说:“能。
奶奶,刚刚是我不对,对不起。
”“那奶奶就看你的表现咯!”她爽快地答应了我。
暖情润心晚上,我和他爸爸把当天的事情简短地说了一下,并表扬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下定决心想要去改正它。
通过交流,我们都认识到,一味的管教严厉,经常批评,会使得孩子的脾气也变得很粗暴。
如果再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她,一定效果不佳。
从那以后,我和老师约定,双方多加沟通。
在课堂上,只要看到她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就马上进行表扬。
家校共育优秀案例故事3篇
家校共育优秀案例故事3篇【篇一】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下面是我隔代教育中的一些小事,给我的感触颇深。
孩子的父母离异,爸爸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到她。
所以我就成了孙女的临时监护人。
据老师反映:她在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上课常常会走神。
回家后的家作字也写得不够端正。
对此我也采取多种方式批评她,但效果甚微。
打开心扉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心理上缺乏一定的引导;学习上我又不能帮助她。
看着她课本上的习题,我也只能望题兴叹。
所以,我把她送到晚托班,让老师帮忙辅导她的功课。
通过检查她的作业,我发现作业的正确率是提高了,可这字总是歪歪扭扭。
于是,我准备和她聊聊。
谁知我喊了她半天,她却抱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
我看了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就把她的电视给关了,让她好好反思反思自己刚刚的行为。
她见了,大声抱怨了几句,就在一边生闷气。
刚开始,她还很不服气,渐渐地也平静下来。
我走到她身边坐了下来,把她拥入怀抱,抚摸着她的头说:“你自己说说刚刚的行为是不是很不好呢?你想要看电视放松,是不是要先认真完成家作呢?”她低着的头,重重地点了两下。
“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已经很棒了!但是我们也要能下决心把这个坏习惯改了,奶奶可以陪你一起。
你能做到吗?”她抬起头,轻声说:“能。
奶奶,刚刚是我不对,对不起。
”“那奶奶就看你的表现咯!”她爽快地答应了我。
暖情润心晚上,我和他爸爸把当天的事情简短地说了一下,并表扬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下定决心想要去改正它。
通过交流,我们都认识到,一味的管教严厉,经常批评,会使得孩子的脾气也变得很粗暴。
如果再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她,一定效果不佳。
从那以后,我和老师约定,双方多加沟通。
在课堂上,只要看到她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就马上进行表扬。
著名教育故事案例
著名教育故事案例以下是著名教育故事案例:一、案例:斯霞的“童心母爱”教育。
斯霞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工作者,她以“童心母爱”为核心,展现了教育的真实面貌和深厚的人性。
在一次采访中,斯霞谈到她对教育的理解:“我总是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
我不认为教育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只要把心放在孩子身上,就会找到最自然的教育方法。
”这种“童心母爱”的教育理念,在斯霞的一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她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以一颗母亲的爱心去理解和包容每一个学生。
二、案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倡导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相连。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他主张学生应该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来学习知识,而不是仅仅通过书本。
他还提倡学校应该开放,与社会紧密相连,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社会。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三、案例: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的一位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他强调教育的全面性和和谐性,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能力和身心健康。
他主张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全面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以上是著名教育故事案例。
这三位教育家的故事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启示。
首先,“童心母爱”告诉我们,教育需要爱心和耐心,需要理解和包容每一个学生。
其次,“生活教育”理论提醒我们,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通过实际经验来学习知识。
最后,“全面和谐”教育让我们明白,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发展的学生。
这些教育故事案例,不仅展示了优秀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探索教育的机会。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
中国十大经典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孔子的“有教无类”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即不分贵贱、贫富、地域,只要有心向学,都应该受到教育。
这一理念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案例背景:孔子年轻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渴望得到教育。
后来,他创办私塾,广收门徒,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心向学,他都耐心教导。
案例启示: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的学习权利,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孟母三迁孟母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孟子之母,她为了让孟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次搬家,最终将孟子培养成一代圣贤。
案例背景:孟子幼年时,家境贫寒,孟母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次搬家,最终将家迁至学校附近。
案例启示:家庭教育和环境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出了“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案例背景: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学校时,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启示: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四、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他提出了“和谐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案例背景:苏霍姆林斯基在担任学校校长期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案例启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杜威的“学生中心”教育理念杜威是美国著名教育家,他提出了“学生中心”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背景: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任教期间,实行了“学生中心”教育,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案例启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教育思想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出了“兼容并包”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吸收各种有益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教育经典案例教师(2篇)
第1篇1. 蒙特梭利教育法:- 案例:玛利亚·蒙特梭利是一位意大利医生和幼儿教育家,她创立了蒙特梭利教育法。
这种方法强调儿童自我教育,教师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
- 教师角色: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观察者、引导者和环境准备者的角色。
他们需要观察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材料,并引导孩子自我探索和学习。
2. 约翰·约翰逊的教学法:- 案例:约翰·约翰逊是一位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情感教育”的概念。
他认为,情感发展对儿童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 教师角色: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情感导师和关怀者的角色。
他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及时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法:- 案例:卡尔·罗杰斯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法。
这种方法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自我实现。
- 教师角色: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倾听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他们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关注孩子的需求,并引导孩子自我探索和发展。
4. 苏格拉底式教学:- 案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他提出了苏格拉底式教学。
这种方法强调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和发现真理。
- 教师角色: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提问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他们需要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鼓励学生自我发现。
这些案例表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包括观察者、引导者、情感导师、关怀者、倾听者、支持者和提问者。
他们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潜能。
第2篇1. 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强调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例如,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根据颜回的个性特点,给予了针对性的教育。
2. 陶行知的教育实践:-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家,他提倡“生活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教育家精神及其案例
教育家精神及其案例一、教育家精神。
1. 热爱教育事业。
这是教育家精神的基石。
真正的教育家对教育怀着一种炽热的爱,就像陷入热恋的人一样,满脑子都是教育的事儿。
他们觉得教育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使命,一种可以改变无数人命运的伟大事业。
这种热爱让他们可以不计较辛苦、报酬,一心扑在教育上。
2. 有高尚的师德。
教育家就像一盏明灯,用自己的品德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他们诚实守信、尊重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
不会因为学生成绩好坏或者家庭背景不同而区别对待,始终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
不会在课堂上偏袒那些家里有钱有权的孩子,而是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小脸蛋。
3. 富有创新精神。
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古董,教育家们总是敢于打破常规。
他们不会抱着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放,而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就像大厨尝试新菜谱一样,他们尝试新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学生的需求。
4. 有终身学习的态度。
教育家明白知识就像宇宙一样浩瀚无穷,所以他们永远在学习的路上。
他们会不断阅读新的教育理论书籍,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甚至向年轻的教师或者自己的学生学习。
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是教育的权威就停止学习,而是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充实自己。
5. 心怀天下,有大教育观。
他们不局限于自己学校的小天地,而是关注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发展。
他们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如何让教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他们的目光长远,希望自己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为人类的幸福做出贡献。
二、案例。
1. 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那可是深入骨髓的。
他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跑到农村去办教育。
他认为农村的孩子同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于是创立了晓庄学校。
在师德方面,他尊重每一个学生,提出“小孩不小”的理念。
他把学生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他的创新精神更是令人钦佩。
他创造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案例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曾有过这样的失误。
那时,他刚参加工作。
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活泼、顽皮,在一次玩耍中无意把教室里放着的一盆全班十分珍爱的玫瑰花给碰断了。
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触及灵魂,吸取教训。
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留看护,唯独斯捷帕没有获准参加这项集体活动。
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么淘气了。
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申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
可是不愉快的事件在他斥责这位学生的几周之后的一天发生了。
这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还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这里,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回家。
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俩人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急忙准备回家。
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
这时斯捷帕表情迅速变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直滚了下来,随后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
此时,他才明白了,这孩子对于责罚,心里是多么难受。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
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而自己却粗暴地拒绝了他这种意愿。
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于发泄怒气的教育影响,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
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
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
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不要死背”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之后,曾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口号,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触发他产生这一思想的契机,却是在一次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讲课的课堂上。
一天上午,苏霍姆林斯基同往常一样,去听一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课。
课堂上的最初几分钟,学生们正紧张地思索着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
这位青年教师开始叫学生回答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真地记录下了学生的回答,可是学生们的回答,并不能让他感到满意。
他发现学生使用的许多词和词组在他们的意识里,并没有很鲜明的表象,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不起来。
学生们仅仅是重复别人的思想,让人听到的仅仅是一些被学生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
它们的意思是什么,似乎学生并没有搞清楚,苏霍姆林斯基想:“为什么学生的回答总是那样贫乏、苍白无力、毫无表情呢?为什么在这些回答里常常缺乏儿童自己的活生生的思想呢?”这时课正在进行中,只听见教师提示学生;“课后要复习,词意、句式一定要记住,下节课提问……”听到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皱起了眉头,思维再也集中不到听讲上了。
他想到,难道教学摆在学生面前的唯一任务就是识记、保持和再现?看来自己工作还存在缺陷,自己在实践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还没有及时推广到广大教师中间。
这时一年级学生娜塔莎的一篇作文,在他头脑中再次清晰地映现出来:“这是夏天的事儿,刮了一阵大风,大风把一粒长着毛茸茸翅膀的种子带到了草原上,种子落到了草原上的青草丛里,青草惊奇地问:…这是谁呀‟,种子说:…这是带翅膀的花儿。
我准备在这儿,在草丛里生长。
‟青草高兴地欢迎新来的邻居。
冬去春来,草儿发青了。
在种子原来落下的地方,露出了一根粗壮的茎,在它的顶上,开出一朵朵黄色的花儿,它是那么鲜艳,就象一个小小的…太阳‟。
…啊!这原来是蒲公英呀!‟青草说。
”这是带学生观察了花的形状,颜色,这种花与那种花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把闪烁的阳光、白色的花瓣、忙碌的蜜蜂、颤动的树枝、悠闲的小蝴蝶等这些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起来看,然后让学生充分想象,自编出各种有关花的故事。
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说明词已进入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虽然表达还带有给他们所讲的童话故事的影响,但这是他们自己的语言。
会思考已成为这类孩子的显著特点。
对于学习效果差的学生,总听到一些教师议论是“愚笨”、学习不努力,现在看来,不能不说教师惯用的传统教学思想造成了孩子智能的局限,从而导致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观察、思考、推论,只好依靠死记硬背。
现代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需要加以科学的改进,应当建立在三根支柱上;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儿童的创造。
看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当~当~当~……”下课的铃声打断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思考,可是现在他已想好了下次校务会议上的一个议题,这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
”他将要向全校师生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这个口号。
循循善诱苏霍姆林斯基对小学生的教育,方法上灵活多样。
他把运用民间童话故事作为自己在学校教育的方法之一,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仅从他运用这一方法的众多教育实例中撷取其中的一个片断。
这是暑假后的一天,苏霍姆林斯基所带的三年级甲班准备去野营训练。
考虑到所带东西较多,其中一个学生建议,两个人结成一对,有的东西可以合用,这样可以减轻旅途负担。
建议受到班主任苏霍姆林斯基的赞扬,孩子们开始自由组合,呈现一片欢乐的场面。
大家都有了对子,唯独平时自以为是而妄自尊大的学生安德烈卡没有对子,他在一边哭泣着。
苏霍姆林斯基把安德烈卡叫到一边,问明情况,知道是同学都不愿和他组合成对。
这孩子委屈地认为,是同伴们嫉妒他。
苏霍姆林斯基深知这个学生的天性,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便直接了当地对安德烈卡说:“你要明白,安德烈卡,最困难的就是迫使自己去感觉你迫使自己去感觉,那你就会以另一种目光看你的同学、去看人。
如果你老是认为,你是最聪明的人、最有才能的人、最好的人,那么到头来你就会成一个最孤立的人……”“但是,实际上我就是在解题上比谁都强,并比谁都快地背会诗歌……多少次您自己都说:…'好样的,安德烈卡,安德烈卡学习了,现在就懂了……‟我比谁都懂得多,这难道是我的错?”孩子哭得更伤心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能用什么语言再去解释呢?说教显然对这个孩子没有多大效果。
他思索着如何对这位男孩子进行解释,才能让他懂得、认识并相信……“安德烈卡,咱们找个荫凉的地方坐下,我给你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与我们这件事十分相似,愿意听吗?”安德烈卡点点头。
他们来到大橡树的树荫下,坐在一条长凳上,苏霍姆林斯基讲了一个“菊花和葱头”的故事:“在一个农村老大娘的住处旁,长着一株菊花。
菊花老是沾沾自喜:…你们瞧,我多美啊!在这地方我是最美的‟,在菊花旁边长着一棵葱头,一颗普普通通的葱头。
夏末,葱头熟了。
绿色的茎叶蔫了,葱头散发出辛辣的气味。
菊花扇动鼻子。
…呸,你发出一股多难闻的味道呀!‟它对邻居说到。
…我真感到奇怪,人们干吗要种这种植物呢?想必是为了薰跳蚤……‟葱头没有作声,它把自己视为灰姑娘。
这时,大娘从屋子里走出来朝菊花走去。
菊花屏住了呼吸。
她想:大娘马上就会说,她的花多美啊。
菊花由于心满意足,已经感到有点飘飘然了。
大娘走近菊花却弯腰拔起了葱头。
大娘端详着葱头,惊呼了一声:…多好看的葱头啊!‟菊花感到困惑了:难道葱头会被认为是好看的吗?”听完了这个故事,安德烈卡眼泪已经干了,从这个故事中他好象悟出了一条道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不能自作聪明,看不起同学。
他羞愧地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苏霍姆林斯基采用这种讲童话故事的方法,使小学生易于接受,并从类比中受到了应有的教育。
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挽救“困难生”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里,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就是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
这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的说法。
在教育实践中,对这类学生一般不单纯由某个教师去进行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往往是整个集体的义务。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就教育过178名“难教育的学生”,这178名学生都有一个艰难的教育过程。
每周苏霍姆林斯基都要走访困难孩子的家庭,以便深入了解形成他们道德的最初环境,他跟家长们、家长的邻居们,教过这些孩子的老师们进行交谈。
这一天,他来到了小学生高里亚的“家庭。
”这个“家”给他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高里亚是个非常不幸的孩子,他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在他刚满周岁时,又犯了严重的罪行,被判处十年徒刑。
高里亚从小住在姨母家,姨母把他看成额外的负担。
高里亚成了一个典型的“难教育学生,”这就是他的家庭背景。
原来,高里亚从上学一个月后,大家就对他产生了一个鲜明的形象:这是一个懒惰成性、常会骗人的学生。
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他就表现出了“难教育”的特点。
秋天,当高年级学生植树时,他有意破坏了几株树苗的根部,并向全班同学夸耀自己的“英雄行为”。
有一次课间,他把手伸进别人的书包,拿出课本,用墨水把它弄脏,再放回原处,并以天真无辜、泰然自若的态度来欺骗教师审视的眼光。
还有一天,他们班去森林远足考察,他一路上撞这打那。
当班主任一位女教师故意不理睬他,向其他学生讲解山谷、丘陵、山和冲沟的有关知识时,他走到全体学生面前,做出滑稽动作,还登上峭壁往下看。
老师旁敲侧击地提醒:“同学们,不能走近冲沟边缘,跌下去很危险!”他突然高声喊到:“我不怕!这个冲沟我滚下去过!”说着就卷起身子滚了下去……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家访的情况,找来班主任等有关教师共同分析高里亚上述行为产生的原因。
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里亚对自己的行为所抱的态度,是故意装出来的、不自然的。
家庭环境的影响,使高里亚对人们失去了信心。
对他来说,生活中没有任何神圣的、亲切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的看法对教师们思想触动很大。
大家一致认为,高里亚所以不好,是因为过去只看到他恶劣,放荡的一面,而没有主动关心、挖掘他身上闪光的地方。
这个学生表现出来的缺点,是在向周围的人对他漠不关心、冷淡无情的态度表示抗议。
这样的分析增强了教师们的同情心、关注之情、教育的敏锐性和观察力。
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发现这个孩子单独玩耍,好象很随便的样子,他把高里亚请进了生物实验室,要高里亚帮忙挑选苹果树和梨树的优良种子。
虽然高里亚装出不屑栽培树苗的样子,可是孩子的好奇心还是占了上风,他们两人一起做了两个多种头,直到很累为止。
这件事引起了高里亚的极大兴趣,当班主任再次去高里亚家时,已发现他正在施肥栽树。
此后班主任老师因势利导,在班级栽树活动中,让高里亚指导别的孩子们。
及时的发现和鼓励温暖着这个孩子的心灵。
虽然后来高里亚曾多次反复出现不良倾向,老师们却着眼于长善救失,循循善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个教师集体的共同教育下,这个孩子在三年级时,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以后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其他同伴,为集体默默地做好事。
高里亚好像重新变成了另一个人了。
从这里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育信念:热爱孩子、关心尊重孩子,相信一切孩子在教育中能够向好的方面转变。
还有一次,一年级女学生季娜的祖母病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