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趋势探讨

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趋势探讨从世界各国来看,加工贸易随生产成本变化而在国家之间或国内不同发展区域之间梯度转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加工贸易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而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国家产业转移政策的出台以及西部地区逐步成熟的条件,使加工贸易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成为大势所趋。
关键词: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从国际经验来看,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是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内在动因主要是由于资源供给条件发生变化,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应对生产成本上升而做出的市场选择,也是当地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则表现为随着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某些劳动密集或者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加工贸易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同时,作为外在动因的国家政策、法规调整也影响着加工贸易的发展。
生产成本上升迫使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一)企业用工成本大幅提高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重组,东部沿海地区工资水平普遍上涨导致成本上升,正逐渐丧失了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传统优势,发达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趋势已经显现,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已成必然。
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于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要调整一次的要求,以及应对物价上涨压力和促进加工贸易转移和转型,近年来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在不断提高。
对于长期靠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而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无疑是一个增加生产成本的利空因素。
以广东东莞为例,据当地调查显示,仅因工资提高100元,当地就有数百家工厂关闭。
同时,随着劳动保护制度的完善,一些地区已规定企业必须为工人交五金(即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确实,这部分支出对维护工人权益是应当的,但也相应地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并进一步削减了出口企业的利润。
(二)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增大商务部及海关总署2007年发布的第44号公告中公布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被列入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在东部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必须缴纳台账保证金,这样必然加大资金成本。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概述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面临着产业梯度转移的挑战。
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相关的对策。
问题1.生产力不足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生产力不足。
其主要表现为在供应链的某一环节,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跟不上供应链的要求,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若要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必须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增加企业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环保标准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中,仍存在一些企业未能严格遵守环保规定,导致其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不仅将对环境造成影响,还将阻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
3.缺乏自主创新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企业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将无法在市场上立足。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具有价格竞争力,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将导致其产品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4.自主品牌缺失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中,许多企业都缺乏自主品牌,产品的品牌效应差,这也是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难以向产业链高端升级的原因之一。
对策1.加大技术投入企业需要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增强生产力。
为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2.加强环保措施政府应该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纳入有关法律法规的监管范围,并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
3.培育自主品牌政府应该扶持加工贸易企业,培育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将自主品牌打造成“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这将有助于促进产品升级和企业转型。
4.推进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应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产业转移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以实现产业梯度转移。
结论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面临着产业梯度转移的挑战,面对这一情况,企业需要提高生产力,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共同推动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发展,以适应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将制定政策扶持中西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从起 步到 25 元用 了 2 年 时 间,而从 .亿 0
25 元 到 57 元 仅 用 了 3 。 .亿 .亿 年
升, 这些企业就会把 订单转 向 东南亚一
带的分厂。
态建设 …‘ 西部 大开发投 资” 增加 等促进
东西 部 产 业 转 移 政 策被 列 为 主 要 任 务 ,
与此 同时 , 达 国家也加 大 了对资 发
等 问题 , 致项 目雷 同, 导 资源 浪费 , 降 低了转移 的效益。 蒋耀平表示 , 国将通过市场引导 我
是发 展还 处于较 低水 平。表现
和必要的政策扶持 , 推动中西部地区承 接加工贸易转 移的进程 。 商务部将与财
政部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 、 海关 总 署等部门积极研究 , 采取措施加大对重 点 承接地 的支持 ; 地要坚 持 因地 制 各 宜 , 出打造有 区域特 色的产业集群 。 突
摩根 大通 测 算 ,这 将 为 美 国带 来超 过
40 亿 美 元 的 回 流 。专 家认 为 , 果 国 00 如
家 不加 快 制 订 东部 向 西 部 投 资 的 政 策 ,
长三 角、 三 角、闽 南地 区大批 产 业 已 珠
开 始 梯 度 转 移 。 如 上 海 因 申 办世 博 会 例
高层声音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 平 :
将制定政策扶持 中西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 1 月 1 0 8日表 示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 产业转移还处于发展初期 , 面临三大困 难和 问题。 蒋耀平在 “ 国加工贸易承 全 接地经 验交流会 ” 上说 , 总体来看 ,中 西 部地 区资源 丰富 、 要素成 本优 势明
市场难 以满足资本增值 的需要 , 加上 受
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

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3.12.25•【文号】商贸发〔2023〕308号•【施行日期】2023.12.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其他规定正文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商贸发〔2023〕3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工贸易对扩大对外开放、稳定就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的重要贸易方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支持产业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梯度转移,促进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鼓励开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和技术溢出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优化升级。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用足用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加强研发和技术改造,提升制造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鼓励地方利用现有资金政策,进一步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核心技术研发创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二、促进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业务发展动态调整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尽快将飞机发动机短舱、船舶用柴油发动机等产品纳入目录范围。
允许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本集团国内销售的自产产品保税维修业务,维修后返回国内,不受维修产品目录限制。
允许国内待维修货物进入综合保税区维修,直接出口至境外。
在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完善综合监管方案、明确全链条监管机制等条件下,以试点方式推进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维修产品目录范围外的保税维修业务。
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分析

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分析吕新刚(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在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中,加工贸易不可忽视。
但近年随着我国产业格局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工贸易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
(关键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加工贸易是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主要包括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以及中小型补偿贸易加工,这种贸易形式的出现和发展为国际经济合作增加了新的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兴起,加工贸易已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在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效的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了本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我国加工贸易现状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有明显改善,技术进步效应逐渐显现。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显。
技术产业对外贸易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投资主体从2O世纪8O年代港澳台到9O 年代初的亚洲“四小龙”国家或地区,主要从事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用品、通讯、计算机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品生产以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开始拓展。
境外加工贸易作为新的加工贸易方式正在得到发展。
二、贸易在我国的梯度转移加工贸易在我国的梯度转移的第一步是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较落后地区转移。
我国加工贸易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加工贸易区域格局的发展变化同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工资水平的提高,我国产品低成本的优势下不断消失,因此,应不失时机地将有些产业向西部转移。
由于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富集、劳动力丰富的相对优势,中国的资源性加工产业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9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9号](https://img.taocdn.com/s3/m/947f580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3.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目前外贸形势复杂严峻,实现全年预期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为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经国务院批准,现提出如下意见:一、着力优化外贸结构(一)进一步加强进口。
继续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减少自动进口许可货物种类。
加快培育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进口贸易集聚区对扩大进口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积极支持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扩大国内短缺资源进口,合理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必要的一般消费品进口。
结合淘汰落后产能,赋予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原油进口和使用资质,扩大原油进口渠道。
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负责)(二)保持货物贸易稳定增长。
做强一般贸易,提高一般贸易在货物贸易中的比重,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支持拥有知识产权、品牌、营销网络、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
提升加工贸易,修订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商品目录,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加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力度,形成沿海地区转型升级、内陆地区有序承接的新格局。
发展其他贸易,扩大边境贸易。
(商务部、海关总署负责)(三)支持服务贸易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专项资金政策,加大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支持。
逐步扩大服务进口。
结合“营改增”改革范围的扩大,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鼓励服务出口。
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认定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通知

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认定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10.11.05•【文号】商产函[2010]927号•【施行日期】2010.11.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内经贸与流通正文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认定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通知(商产函[2010]9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点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经专家组综合评估,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决定认定锦州市等13个地区为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名单见附件),并予授牌。
请相关省、自治区及生产建设兵团主管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第三批承接地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措施,明确承接发展重点,改善承接转移环境,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和就业保障,充分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名单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二○一○年十一月五日附件: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名单辽宁省锦州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省巢湖市福建省龙岩市江西省宜春市湖北省荆门市湖南省衡阳市湖南省常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四川省德阳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山西省商务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山西省商务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商务厅,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太原海关•【公布日期】2024.03.26•【字号】晋商贸〔2024〕47号•【施行日期】2024.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商务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晋商贸〔2024〕47号各市人民政府,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商贸发〔2023〕308号),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西省商务厅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交通运输厅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太原海关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2024年3月26日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水平,促进扩大对外开放、稳定就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好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根据《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商贸发〔2023〕308号)精神,现就提升我省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制定实施意见如下。
一、鼓励企业开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鼓励存量加工贸易企业用足用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提高生产高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制造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精准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类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全省各开发区围绕省重点产业链,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加工贸易,打造重点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优化升级。
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难点与突破

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难点与突破【产业经济】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难点与突破●何龙斌(陕西理工学院经济贸易系,陕西汉中723003)内容提要: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成本大幅提高推动国内加工贸易必须向中西部转移.然而,由于存在物流成本高,产业配套差,通关效率低,竞争对手多等制约因素,中西部地区要想顺利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必须多途径,多方式突破物流瓶颈,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条件,提高加工贸易的通关效率,同时争取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倾斜.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4—0008—04加工贸易是一国利用本国生产能力和技术,进口料件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的一种国际贸易方式,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外经济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加工贸易进出15总额从1980年的l6.66亿美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1.1万亿美元,30年增长了约660倍. 相应于此,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4. 4%提高到2009年的50%以上,占据外贸半壁江山.加工贸易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弓l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解决人口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显然,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然而,我国加工贸易的地区分布却极不均衡,90%左右的加工贸易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分布极少.但是,当前东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已经遇到土地,劳动力价格,能源价格等一系列制约,加之金融危机后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启动,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基于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中西部地区顺利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必然性(一)成本大幅提高推动东部}m.Y-贸易转移东部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与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土地,能源与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使多数加工贸易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边际收益下降,产业生存发展的压力目益增大.比如劳动力成本,2010年广东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030元/月,在广州就算开出2000元/月的工资有时也很难招到工人,但在西安,2010年的最低工资标准为760 月,1000元以上工资即可招到工人;土地费用方面,在西部一亩工业用地只要几万元左右,而在沿海地区的温州却高达150 .一200万元,花在土地上的钱在中西部可以连土地,厂房,设备都买齐.与此同时,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发达地区传统产业的过度发展,使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逐年减弱.在经济上行期,甚至会出现”电荒”,”水荒”,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而且,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东部加工贸易企业还被要求进行污染治理,生产成本中又增加一项环保治理成本.综上可见,加工贸易在东部地区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高端制造业和服务外包为主体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东部加工贸易企业为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取得有利地位,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向低成本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二)中西部地区已具备接纳加工贸易的条件首先,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一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拥有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另一方面,由于中西部的城市化水平较低,而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据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农村有4亿多劳动力,除务农者外,乡镇企业吸收了1亿多人,剩余劳动力有近2亿人.而这近2亿人中,3/4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因此中西部还拥有大量的成本相对较低的简单劳动力后备军.发展加工贸易,大量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既可以避免大量劳动力跨省区流动而引起的诸多不利影响,还可以由此大幅度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其次,中西部地区有丰富廉价的能源.据统计,按照可开发资源数量计算,全国人均246吨标煤,西北达695吨,华北682吨,西南367吨,而东部地区人均在80吨以下.一般工业用电,2008年东部发达地区约为每度0.8元左右,而西部地区仅为0.50元左右, 东西部地区差距明显;最后,中西部地区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西部地区本身就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而发展到今天,即使相对于东部地区,一些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冶金采矿,航空航天等产业也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如四川的电子工业,重庆的摩托车,汽车工业,陕西的机械工业,河南的食品加工业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利用这些相对优势,中西部地区可以发展差异化的加工贸易. (三)国家政策支持东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考虑到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结合东西部产业发展条件,近年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多次通过调整加工贸易有关管理制度,实现对加工贸易的宏观调控, 促使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07年7月23号,海关总署和商务部联合下发了44号文件,对东部涉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共1853个品种列入限制类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此举增加了很多原来在东部投资的港,台,外资企业的成本, 它们为降低成本,也正积极寻求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机会.与此同时,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2007年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旨在金融支持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推行加工贸易有序向西部梯度转移,2009年1月,海关总署下发了《关于明确加工贸易企业搬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不同情况的企业搬迁采取不同的便捷方式,缩短了办理海关手续的作业时间,降低了企业搬迁成本.目前,为引导加工贸易产业有序转移,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已经起草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将通过市场引导和必要的政策扶持,在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培育若干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综上所述,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是一种市场行为,也是一种政策行为,更是一种历史趋势,是转移方基于自身利益的市场化选择,也是承接地积极创造条件的结果.通过实施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既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能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二,中西部地区承接~jn-r贸易产业转移的难点(一)物流成本高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是加工贸易的一大特点.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第一个关键瓶颈就是物流,由于中西部远离出海口,这直接导致运输成本高,交货周期长.2000多公里的口岸距离,无论采取哪种运输方式,国内物流成本都是十分高昂且难以承受的.表1为西部地区三大代表性城市到沿海两个代表性港口深圳,上海的集装箱平均铁路运价和水运运价(仅重庆一上海).表1陕川渝省会到深圳,上海集装箱平均运价(单位:元)深圳上海深沪综合起止地20尺箱4O尺箱20尺箱4O尺箱2O尺箱40尺箱西安3207.486523.942057.954175.195265.43lO699.13成都5176.O81O498.53496.547O98.168672.6217596.66重庆4560.689241.871908.753871.296469.4313ll3.16数据来源:根据铁道部运费标准等计算整理.表中显示,以20尺集装箱计,西部最具承接加工贸易优势的三个城市最低到出海口岸运费也接近2000元,最高5000多元,而这仅是一个单趟,如果考虑到加工贸易两头在外需来回运输,运费还要翻倍.可见,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仅国内物流成本就占据了总成本的一大部分,这还没考虑国内运输对交货时间的影响.调研表明,一个集装箱的彩电从四川绵阳经上海运抵美国西海岸需要运费1200美元以上,而同样的货物从青岛运至美国西海岸,运费仅需500多美元.同时,后者在途时间比前者要短15天左右.因此,中西部地区要承接加工贸易,必须在物流环节上有所突破,必须让国内物流成本在总物流成本中的比例明显降下来.(二)产业配套差产业配套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指标,对加工贸易尤为重要.因为较高的产业配套能力不仅可以降低加工贸易物流进项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生产,研发成本,进一步降低总成本.目前,沿海发达地区关联产业的本地配套率已达到95%以上,但中西部地区这一指标还达不到30%.有学者研究,2005年,全国产业集群748个,东部地区为563个,占全国总量的75.26%,而中部只有109,西部只有76个,仅占全国总量的24.74%.如果以美国经济学家哈盖特(P./-laggett)提出的区位商分析法来衡量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也可以得出产业集中度低,配套能力差的结论.本文选取了豫,陕,川,粤四地l1个加工贸易相关行业进行比较分析,利用2009年统计数据,得出了三地加工贸易产业区位商分布表,表2.表2豫,陕,JlI~jn-r贸易产业区位商分布与广东的比较加工贸易相关行业河南陕西四川广东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440.1lO.28O.85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230.030.052.29通用设备制造业0.98O.581.270.35专用设备制造业1.251.141.170.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O.38O.660.591.8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060.24O.663.8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690.940.462.27家具制造业0.97O.11.4l1.3塑料及橡胶制品业O.760.280.840.93金属制品业O.630.29O870.8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38O.19O.271.62以上行业综合0.570.470.791.97数据来源:根据三地2010统计年鉴数据,按区位两计算公式计算得出. 从表2可以看出,豫,陕,JiI三地加工贸易综合区位商都小于1,远低于广东的1.97.说明三地加工贸易相关产业专业化程度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比较低,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属于加工贸易进口导向型经济.(三)通关效率低加工贸易产品具有市场变化迅速,产品更新率高,交货周期短,客户需求紧的特点,因此对通关效率要求较高.中西部地区由于距沿海上千公里,海关查验与边防检查脱节,势必造成在内陆和沿海的重复查验,手续繁杂,费时费力;另外,由于加工贸易起步晚,通关专业人才缺乏,加上政府部门服务意识差,思想观念落后,缺乏通关模式与方法的创新,使得中西部地区通关效率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大大影响了加工贸易的发展.据世界银行与中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联合发布的《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报告》,这项对12400家中国企业进行的面对面调查发现, 东南沿海的东莞,惠州,汕头,江门,深圳,青岛,绍兴和珠海,企业进出口通关时间最短,为3—4天,但是排在最后24位的城市例如东北和西北的城市,平均通关时间在20天左右.报告分析说,像长沙,太原,运城,本溪等中西部城市如果能把通关时间缩短到5天,外资企业数量将可以提高17%[2j.(四)竞争对手多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不仅面临与东部欠发达地区的竞争,还面I临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竞争,而这些竞争对手又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首先,东南亚国家具有较低的物流成本优势.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东南亚国家的海港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可以通过海洋运输大大降低加工贸易的物流成本;其次,东南亚国家具有优厚的政策优势.如泰国对有些区域的企业可以免缴机械进口税,免缴所得税8年,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进口原材料可免缴进口税5年.再如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该国明确规定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进口产品,以及向完全出口型企业提供的产品,可以免除全部关税和附加税,并采取了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制度安排;最后,东南亚国家还具有较强的人力成本优势.2006年,中国平均工资水平每小时是1.07美元,其中东部地区是1.31美元,中西部地区是0.91美元,而印度平均工资水平每小时是0.8美元,越南是0.4美元.加上人民币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不断的升值压力,以及工资收入水平提高的趋势,我国中西部人力资源成本的优势还在减少.三,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JjD’r贸易产业转移的对策(一)必须多途径,多方式突破物流瓶颈中西部发展加工贸易的物流瓶颈主要表现为效率低,费用高,因此,中西部地区除了继续加大投资改善物流网络与设施外,一方面,要通过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效益.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落户,由它们对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缩短交货周期,使制造商和国外分销商实现零库存,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物流效益.二是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公路运输信息系统,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和仓储公共信息系统,加快整合商务,金融,海关,检验检疫,交通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公共信息资源,实现公共信息网络与企业物流网络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要根据中西部自身条件积极打通出海大通道,降低出项物流成本.一是发展航空物流.就航空物流而言,内陆和沿海成本差距不大.中西部地区可以发展类似电子信息产品等运输量不大,适于利用航空运输的加工贸易.二是开通铁海联运.如重庆市在铁道部支持下,开通了重庆至深圳盐田港的集装箱”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五定班列”,运时缩短一半,运抵欧洲比到”长三角”还快两天,而运费相当J.三是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欧亚大陆桥是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商品出境的最佳方式,因此,要通过与铁道部和海关总署协商,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运输,积极与沿线国家签订货物互通便利协议,实现了互利共赢.(二)必须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条件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条件是加工贸易企业能否在转移后“扎根”的土壤.为了能引来并留住东部加工贸易,中西部地区必须重视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条件.首先,要加强现有加工贸易相关产业集群建设.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要积极调整产业政策,因地制宜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带动相同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要依托重大项目和新上项目,围绕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形成大中小项目配套,大中小企业聚集发展的格局,加快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其次,要依靠各类专业市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国内许多地区产业集群都得益于各类专业市场的有效发展.广东和浙江产业集群发展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它们将专业市场的建设作为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实现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良性互动;最后,要积极围绕加工贸易引进配套产业链.建立整机加零部件生产的全流程产业链,推动加工贸易由水平分工变为垂直整合,变”两头在外”为“一头在内,一头在外”,使加工的进项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甚至归零,达到与沿海地区进项物流成本相当甚至更低的效果. (三)必须大力提高加工贸易的通关效率加工贸易对海关监管和通关效率有很高的要求,很多产品的通关时间以小时计算,有”订单电子化,通关快速化,物流即时化”的特点.中西部地区要想顺利承接东部加工贸易,必须对加工贸易管理进一步创新和简化.一是创新管理模式.在管理对象上,要尽快从以合同为单元的管理转变为向以企业为单元的管理;在管理重点上,要尽快从以纸质手册管理为重点转变为以电子账册管理为重点.推进加工贸易手册电子化,使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或其他方式,向海关报送能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备案,进出口,核销及物流等数据和相关单证,海关对电子数据及单证进行核对,核算,并结合实物进行核查;二是创新通关模式.要争取开通与沿海口岸公路运输的”属地报关,口岸验收”的通关模式,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切实提高出口企业通关效率,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要推行内地海关关区内”属地申报,快速验放”通关模式.整合并共享监管资源,在关区内推行”属地申报,快速验放”新型通关模式,实现货物在关区内任何现场申报和货物放行的便利化.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如通过简化手续,提前报关,网上支付,上门核查,担保验放,一站式服务等措施,使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得以提高.(四)必须争取国家加工贸易的政策倾斜数据显示,自2008年开始,加工贸易利用外资已连续数年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一半.可见外资对我国加工贸易的控制程度.如果国家不给予优于东部或国外的政策倾斜,这些源于国外订单的加工贸易将会流向东南亚国家.为此,国家要专门针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出口加工区制订倾斜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吸引东部加工贸易增量的转移.一是建立与东部有差别的加工贸易准入门槛.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和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实行东西部地区差别管理.即在东部属于限制的,在西部不在限制之列;二是鼓励国内采购与销售. 要积极鼓励与引导西部加工贸易企业加大国内采购力度,降低进项成本,对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均实行“足额退税”.区内企业产品内销时,按照原材料,零部件入区时的原始状态及退税税率,补缴未缴或已退的增值税和成品应缴增值税,而不是按制成品征税;三是国家要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来保证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对发展加工贸易的铁路运输,可以与铁路部门协商降低其运费,对发展加工贸易的公路运输,可给与免收普通路桥费,减半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等;四是国家要积极支持在中西部地区建设具有保税物流功能和加工功能的园区,在中西部加工贸易的集中区配套相关的措施,避免货物的无效搬运,就地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基金项目:本文获陕西省社科规划办基金项目(项目号09E047)和陕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09JK055)资助.参考文献:[1]李鹏,王红.物流成本加贸转移绕不过去的坎[N].国际商报,2009一O5—01.[2]章苒.120个城市投资环境报告出炉中西部地区全面落后[EB/OL]. [2006—11—13], ://news.hsw.en/system/2006/11/13/004881869. shtm1.[3]曲建.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6(10):9 —11.[4]黄奇帆.加工贸易在内陆地区发展的模式探索[N].经济日报,2010 —10—20.[5]杨志芳,闫奕荣.对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8(02):13—17.『6]艾民.我国加工贸易的区位选择[J].北方经济,2008(02):60—61. [作者简介]何龙斌(197O一),男,陕西安康人,陕西理工学院经济贸易系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产业经济. [收稿日期32011—07—21责编:启方;校对:正融。
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110号--关于增加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110号--关于增加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07.12.21•【文号】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110号•【施行日期】2008.01.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注:本篇法规所附目录已被《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08年第22号--2008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发布日期:2008年4月5日实施日期:2008年4月5日)停止执行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110号)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增加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见附表)。
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本规定自2008年1月21日起执行。
二、此前已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并已向海关申请备案的加工贸易业务,允许在审批的合同有效期内执行完毕;以企业为单元管理的联网监管企业允许在2008年12月21日前执行完毕。
上述业务到期仍未执行完毕的不予延期,按加工贸易有关规定办理。
三、本公告也适用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但本公告发布之前区内已设立的企业除外。
附表:2007年第二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禁止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附表2007年第二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禁止出口)┏━━━━┳━━━━━━━━┳━━━━━━━━━━━━━━━━━┓┃序号┃商品编码┃商品名称┃┣━━━━╋━━━━━━━━╋━━━━━━━━━━━━━━━━━┫┃ 1┃ 010*******┃改良种用濒危野马┃┣━━━━╋━━━━━━━━╋━━━━━━━━━━━━━━━━━┫┃ 2┃ 010*******┃改良种用的濒危野驴┃┣━━━━╋━━━━━━━━╋━━━━━━━━━━━━━━━━━┫┃ 3┃ 010*******┃非改良种用濒危野马┃┣━━━━╋━━━━━━━━╋━━━━━━━━━━━━━━━━━┫┃ 4┃ 010*******┃非改良种用濒危野驴┃┣━━━━╋━━━━━━━━╋━━━━━━━━━━━━━━━━━┫┃ 5┃ 010*******┃改良种用濒危野牛┃┣━━━━╋━━━━━━━━╋━━━━━━━━━━━━━━━━━┫┃ 6┃ 010*******┃其他改良种用濒危野生哺乳动物┃┣━━━━╋━━━━━━━━╋━━━━━━━━━━━━━━━━━┫┃ 7┃ 010*******┃其他食用濒危野生哺乳动物┃┣━━━━╋━━━━━━━━╋━━━━━━━━━━━━━━━━━┫┃ 8┃ 010*******┃其他濒危野生哺乳动物┃┣━━━━╋━━━━━━━━╋━━━━━━━━━━━━━━━━━┫┃ 9┃ 010*******┃其他濒危野生改良种用的鸟┃┣━━━━╋━━━━━━━━╋━━━━━━━━━━━━━━━━━┫┃10┃ 010*******┃其他食用濒危野生鸟┃┣━━━━╋━━━━━━━━╋━━━━━━━━━━━━━━━━━┫┃11┃ 010*******┃其他濒危野生鸟┃┣━━━━╋━━━━━━━━╋━━━━━━━━━━━━━━━━━┫┃12┃ 010*******┃改良种用濒危蛙苗┃┣━━━━╋━━━━━━━━╋━━━━━━━━━━━━━━━━━┫┃13┃ 010*******┃其他改良种用濒危野生动物┃┣━━━━╋━━━━━━━━╋━━━━━━━━━━━━━━━━━┫┃14┃ 010*******┃其他濒危野生食用动物┃┣━━━━╋━━━━━━━━╋━━━━━━━━━━━━━━━━━┫┃15┃ 010*******┃其他濒危野生动物┃┣━━━━╋━━━━━━━━╋━━━━━━━━━━━━━━━━━┫┃16┃ 020*******┃鲜、冷或冻的濒危野马、野驴肉┃┣━━━━╋━━━━━━━━╋━━━━━━━━━━━━━━━━━┫┃17┃ 020*******┃鲜、冷或冻濒危野兔肉及其食用杂碎┃┣━━━━╋━━━━━━━━╋━━━━━━━━━━━━━━━━━┫┃18┃ 020*******┃其他鲜、冷或冻的濒危野生动物肉┃┣━━━━╋━━━━━━━━╋━━━━━━━━━━━━━━━━━┫┃19┃ 021*******┃干、熏、盐制的濒危野牛肉┃┣━━━━╋━━━━━━━━╋━━━━━━━━━━━━━━━━━┫┃20┃ 021*******┃干熏盐制其他濒危动物肉及杂碎┃┣━━━━╋━━━━━━━━╋━━━━━━━━━━━━━━━━━┫┃ 21┃ 0301100060┃观赏用其他濒危鱼┃┣━━━━╋━━━━━━━━╋━━━━━━━━━━━━━━━━━┫┃ 22┃ 0301931010┃濒危鲤鱼苗┃┣━━━━╋━━━━━━━━╋━━━━━━━━━━━━━━━━━┫┃ 23┃ 0301939010┃活濒危鲤鱼┃┣━━━━╋━━━━━━━━╋━━━━━━━━━━━━━━━━━┫┃ 24┃ 0301991910┃其他濒危鱼苗┃┣━━━━╋━━━━━━━━╋━━━━━━━━━━━━━━━━━┫┃ 25┃ 0301999910┃其他濒危活鱼┃┣━━━━╋━━━━━━━━╋━━━━━━━━━━━━━━━━━┫┃ 26┃ 0302699010┃其他未列名濒危鲜、冷鱼┃┣━━━━╋━━━━━━━━╋━━━━━━━━━━━━━━━━━┫┃ 27┃ 0302700010┃鲜或冷濒危鱼种的肝及鱼卵┃┣━━━━╋━━━━━━━━╋━━━━━━━━━━━━━━━━━┫┃ 28┃ 0303799010┃其他未列名濒危冻鱼┃┣━━━━╋━━━━━━━━╋━━━━━━━━━━━━━━━━━┫┃ 29┃ 0303800010┃冻濒危鱼种的肝及鱼卵┃┣━━━━╋━━━━━━━━╋━━━━━━━━━━━━━━━━━┫┃ 30┃ 0304190010┃其他鲜或冷的濒危鱼片及其他鱼肉┃┣━━━━╋━━━━━━━━╋━━━━━━━━━━━━━━━━━┫┃ 31┃ 0304299010┃冻的其他濒危鱼片┃┣━━━━╋━━━━━━━━╋━━━━━━━━━━━━━━━━━┫┃ 32┃ 0304990010┃濒危鱼类其他冻鱼肉┃┣━━━━╋━━━━━━━━╋━━━━━━━━━━━━━━━━━┫┃ 33┃ 0305200010┃干、熏、盐制的濒危鱼种肝、卵┃┣━━━━╋━━━━━━━━╋━━━━━━━━━━━━━━━━━┫┃ 34┃ 0305300010┃干或盐制濒危鱼类的鱼片┃┣━━━━╋━━━━━━━━╋━━━━━━━━━━━━━━━━━┫┃ 35┃ 0305599010┃其他濒危干鱼┃┣━━━━╋━━━━━━━━╋━━━━━━━━━━━━━━━━━┫┃ 36┃ 0305699010┃盐腌及盐渍的其他濒危鱼┃┣━━━━╋━━━━━━━━╋━━━━━━━━━━━━━━━━━┫┃ 37┃ 0307601010┃濒危蜗牛及螺种苗┃┣━━━━╋━━━━━━━━╋━━━━━━━━━━━━━━━━━┫┃ 38┃ 0307609010┃其他濒危蜗牛及螺┃┣━━━━╋━━━━━━━━╋━━━━━━━━━━━━━━━━━┫┃ 39┃ 0307911010┃濒危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种苗┃┣━━━━╋━━━━━━━━╋━━━━━━━━━━━━━━━━━┫┃ 40┃ 0307919910┃其他濒危活,鲜、冷水生无脊椎动物┃┣━━━━╋━━━━━━━━╋━━━━━━━━━━━━━━━━━┫┃ 41┃ 0307999010┃其他冻干盐制濒危水生无脊椎动物┃┣━━━━╋━━━━━━━━╋━━━━━━━━━━━━━━━━━┫┃ 42┃ 0407001010┃种用濒危野禽蛋┃┣━━━━╋━━━━━━━━╋━━━━━━━━━━━━━━━━━┫┃ 43┃ 0407002910┃其他带壳鲜濒危野鸟卵┃┣━━━━╋━━━━━━━━╋━━━━━━━━━━━━━━━━━┫┃ 44┃ 0407009910┃其他腌制或煮过的带壳濒危野鸟卵┃┣━━━━╋━━━━━━━━╋━━━━━━━━━━━━━━━━━┫┃ 45┃ 0410009010┃其他编号未列名濒危野生动物产品┃┣━━━━╋━━━━━━━━╋━━━━━━━━━━━━━━━━━┫┃ 46┃ 0502901910┃濒危獾毛及其他制刷用濒危兽毛┃┣━━━━╋━━━━━━━━╋━━━━━━━━━━━━━━━━━┫┃ 47┃ 0502902010┃濒危獾毛及其他制刷濒危兽毛废料┃┣━━━━╋━━━━━━━━╋━━━━━━━━━━━━━━━━━┫┃ 48┃ 0505100010┃填充用濒危野生禽类羽毛;羽绒┃┣━━━━╋━━━━━━━━╋━━━━━━━━━━━━━━━━━┫┃ 49┃ 0505909010┃其他濒危野生禽类羽毛,羽绒┃┣━━━━╋━━━━━━━━╋━━━━━━━━━━━━━━━━━┫┃ 50┃ 0507100020┃其他濒危野生兽牙;兽牙粉末及废料┃┣━━━━╋━━━━━━━━╋━━━━━━━━━━━━━━━━━┫┃ 51┃ 0508001010┃珊瑚及濒危水产品的粉末、废料┃┣━━━━╋━━━━━━━━╋━━━━━━━━━━━━━━━━━┫┃ 52┃ 0508009010┃珊瑚及濒危水产品的壳、骨┃┣━━━━╋━━━━━━━━╋━━━━━━━━━━━━━━━━━┫┃ 53┃ 0510009010┃其他濒危野生动物胆汁及其他产品┃┣━━━━╋━━━━━━━━╋━━━━━━━━━━━━━━━━━┫┃ 54┃ 0511100010┃濒危野生牛的精液┃┣━━━━╋━━━━━━━━╋━━━━━━━━━━━━━━━━━┫┃ 55┃ 0511911110┃濒危鱼的受精卵┃┣━━━━╋━━━━━━━━╋━━━━━━━━━━━━━━━━━┫┃ 56┃ 0511911910┃濒危鱼的非食用产品┃┣━━━━╋━━━━━━━━╋━━━━━━━━━━━━━━━━━┫┃ 57┃ 0511919010┃濒危水生无脊椎动物产品┃┣━━━━╋━━━━━━━━╋━━━━━━━━━━━━━━━━━┫┃ 58┃ 0511991010┃濒危野生动物精液(牛的精液除外)┃┣━━━━╋━━━━━━━━╋━━━━━━━━━━━━━━━━━┫┃ 59┃ 0511992010┃濒危野生动物胚胎┃┣━━━━╋━━━━━━━━╋━━━━━━━━━━━━━━━━━┫┃ 60┃ 0511999010┃其他编号未列名濒危野生动物产品┃┣━━━━╋━━━━━━━━╋━━━━━━━━━━━━━━━━━┫┃ 61┃ 0601109191┃种用休眠其他濒危植物鳞茎等┃┣━━━━╋━━━━━━━━╋━━━━━━━━━━━━━━━━━┫┃ 62┃ 0601109991┃其他休眠濒危植物鳞茎等┃┣━━━━╋━━━━━━━━╋━━━━━━━━━━━━━━━━━┫┃ 63┃ 0601200091┃生长或开花的其他濒危植物鳞茎等┃┣━━━━╋━━━━━━━━╋━━━━━━━━━━━━━━━━━┫┃ 64┃ 0602100010┃濒危植物的无根插枝及接穗┃┣━━━━╋━━━━━━━━╋━━━━━━━━━━━━━━━━━┫┃ 65┃ 0602909991┃其他濒危活植物┃┣━━━━╋━━━━━━━━╋━━━━━━━━━━━━━━━━━┫┃ 66┃ 0603190010┃鲜的濒危植物插花及花蕾┃┣━━━━╋━━━━━━━━╋━━━━━━━━━━━━━━━━━┫┃ 67┃ 0603900010┃干或染色等加工濒危插花及花蕾┃┣━━━━╋━━━━━━━━╋━━━━━━━━━━━━━━━━━┫┃ 68┃ 0604910010┃鲜濒危植物枝、叶或其他部分,草┃┣━━━━╋━━━━━━━━╋━━━━━━━━━━━━━━━━━┫┃ 89┃ 0604990010┃染色或经加工濒危枝,叶,草等┃┣━━━━╋━━━━━━━━╋━━━━━━━━━━━━━━━━━┫┃ 70┃ 0714909091┃含高淀粉或菊粉其他濒危类似根茎┃┗━━━━┻━━━━━━━━┻━━━━━━━━━━━━━━━━━┛┏━━━━┳━━━━━━━━━┳━━━━━━━━━━━━━━━━━━━━━┓┃序号┃商品编码┃商品名称┃┣━━━━╋━━━━━━━━━╋━━━━━━━━━━━━━━━━━━━━━┫┃71┃0802903020┃鲜或干的其他濒危松子仁┃┣━━━━╋━━━━━━━━━╋━━━━━━━━━━━━━━━━━━━━━┫┃72┃0802909020┃鲜或干的其他濒危松子┃┣━━━━╋━━━━━━━━━╋━━━━━━━━━━━━━━━━━━━━━┫┃73┃0811909022┃冷冻的其他濒危松子┃┣━━━━╋━━━━━━━━━╋━━━━━━━━━━━━━━━━━━━━━┫┃74┃0812900022┃暂时保存的其他濒危松子┃┣━━━━╋━━━━━━━━━╋━━━━━━━━━━━━━━━━━━━━━┫┃75┃1211903991┃其他主要用作药料鲜或干濒危植物┃┣━━━━╋━━━━━━━━━╋━━━━━━━━━━━━━━━━━━━━━┫┃76┃1211905091┃主要用作香料的濒危植物┃┣━━━━╋━━━━━━━━━╋━━━━━━━━━━━━━━━━━━━━━┫┃77┃1211909991┃其他鲜或干杀虫、杀菌用濒危植物┃┣━━━━╋━━━━━━━━━╋━━━━━━━━━━━━━━━━━━━━━┫┃78┃1212999910┃其他供人食用濒危植物产品┃┣━━━━╋━━━━━━━━━╋━━━━━━━━━━━━━━━━━━━━━┫┃79┃1301904010┃濒危松科植物的松脂┃┣━━━━╋━━━━━━━━━╋━━━━━━━━━━━━━━━━━━━━━┫┃80┃1301909091┃其他濒危植物的天然树胶、树脂┃┣━━━━╋━━━━━━━━━╋━━━━━━━━━━━━━━━━━━━━━┫┃81┃1302199013┃供制农药用的濒危植物液汁及浸膏┃┣━━━━╋━━━━━━━━━╋━━━━━━━━━━━━━━━━━━━━━┫┃82┃1302199097┃其他濒危植物液汁及浸膏┃┣━━━━╋━━━━━━━━━╋━━━━━━━━━━━━━━━━━━━━━┫┃83┃1302390010┃未列名濒危植物胶液及增稠剂┃┣━━━━╋━━━━━━━━━╋━━━━━━━━━━━━━━━━━━━━━┫┃84┃1401200010┃濒危藤┃┣━━━━╋━━━━━━━━━╋━━━━━━━━━━━━━━━━━━━━━┫┃85┃1504300010┃濒危哺乳动物的油、脂及其分商品┃┣━━━━╋━━━━━━━━━╋━━━━━━━━━━━━━━━━━━━━━┫┃86┃1506000010┃其他濒危动物为原料制取的脂肪┃┣━━━━╋━━━━━━━━━╋━━━━━━━━━━━━━━━━━━━━━┫┃87┃1601001010┃濒危野生动物肉,杂碎,血制天然肠衣香肠┃┣━━━━╋━━━━━━━━━╋━━━━━━━━━━━━━━━━━━━━━┫┃88┃1601002010┃濒危野生动物肉,杂碎,血制其他肠衣香肠┃┣━━━━╋━━━━━━━━━╋━━━━━━━━━━━━━━━━━━━━━┫┃89┃1601003010┃用含濒危野生动物成分的香肠制的食品┃┣━━━━╋━━━━━━━━━╋━━━━━━━━━━━━━━━━━━━━━┫┃90┃1602100010┃含濒危野生动物成分的均化食品┃┣━━━━╋━━━━━━━━━╋━━━━━━━━━━━━━━━━━━━━━┫┃91┃1602501010┃含濒危野牛肉的罐头┃┣━━━━╋━━━━━━━━━╋━━━━━━━━━━━━━━━━━━━━━┫┃92┃1602509010┃其他制作或保藏濒危野牛肉,杂碎┃┣━━━━╋━━━━━━━━━╋━━━━━━━━━━━━━━━━━━━━━┫┃93┃1602901010┃其他濒危野生动物肉及杂碎罐头┃┣━━━━╋━━━━━━━━━╋━━━━━━━━━━━━━━━━━━━━━┫┃94┃1602909010┃制作或保藏其他濒危野生动物肉┃┣━━━━╋━━━━━━━━━╋━━━━━━━━━━━━━━━━━━━━━┫┃95┃1603000010┃含濒危野生动物及鱼类成分的肉┃┗━━━━┻━━━━━━━━━┻━━━━━━━━━━━━━━━━━━━━━┛┏━━━━┳━━━━━━━━┳━━━━━━━━━━━━━━━━━━━━━━━━━┓┃序号┃商品编码┃商品名称┃┣━━━━╋━━━━━━━━╋━━━━━━━━━━━━━━━━━━━━━━━━━┫┃96┃ 1604199010┃制作或保藏的濒危鱼类┃┣━━━━╋━━━━━━━━╋━━━━━━━━━━━━━━━━━━━━━━━━━┫┃97┃ 1604201910┃非整条或切块的濒危鱼罐头┃┣━━━━╋━━━━━━━━╋━━━━━━━━━━━━━━━━━━━━━━━━━┫┃98┃ 1604209910┃其他制作或保藏的濒危鱼┃┣━━━━╋━━━━━━━━╋━━━━━━━━━━━━━━━━━━━━━━━━━┫┃99┃ 1605909010┃其他制作或保藏的濒危软体动物┃┣━━━━╋━━━━━━━━╋━━━━━━━━━━━━━━━━━━━━━━━━━┫┃ 100┃ 2106903010┃含濒危植物成分的蜂王浆制剂┃┣━━━━╋━━━━━━━━╋━━━━━━━━━━━━━━━━━━━━━━━━━┫┃ 101┃ 2106909910┃含濒危动植物成分的其他编号未列名食品┃┣━━━━╋━━━━━━━━╋━━━━━━━━━━━━━━━━━━━━━━━━━┫┃ 102┃ 2202100010┃含濒危植物成分加味,加糖或其他甜物质水┃┣━━━━╋━━━━━━━━╋━━━━━━━━━━━━━━━━━━━━━━━━━┫┃ 103┃ 2202900011┃含濒危植物成分散装无酒精饮料┃┣━━━━╋━━━━━━━━╋━━━━━━━━━━━━━━━━━━━━━━━━━┫┃ 104┃ 2202900091┃含濒危植物成分其他包装无酒精饮料┃┣━━━━╋━━━━━━━━╋━━━━━━━━━━━━━━━━━━━━━━━━━┫┃ 105┃ 2208909021┃含濒危野生动植物成分的薯类蒸馏酒┃┣━━━━╋━━━━━━━━╋━━━━━━━━━━━━━━━━━━━━━━━━━┫┃ 106┃ 2208909091┃含濒危野生动植物成分的其他蒸馏酒及酒精饮料┃┣━━━━╋━━━━━━━━╋━━━━━━━━━━━━━━━━━━━━━━━━━┫┃ 107┃ 2501001100┃食用盐┃┣━━━━╋━━━━━━━━╋━━━━━━━━━━━━━━━━━━━━━━━━━┫┃ 108┃ 2501001900┃其他盐┃┣━━━━╋━━━━━━━━╋━━━━━━━━━━━━━━━━━━━━━━━━━┫┃ 109┃ 2501002000┃纯氯化钠┃┣━━━━╋━━━━━━━━╋━━━━━━━━━━━━━━━━━━━━━━━━━┫┃ 110┃ 2523100000┃水泥熟料┃┣━━━━╋━━━━━━━━╋━━━━━━━━━━━━━━━━━━━━━━━━━┫┃ 111┃ 2523210000┃白水泥,不论是否人工着色┃┣━━━━╋━━━━━━━━╋━━━━━━━━━━━━━━━━━━━━━━━━━┫┃ 112┃ 2523290000┃其他硅酸盐水泥┃┣━━━━╋━━━━━━━━╋━━━━━━━━━━━━━━━━━━━━━━━━━┫┃ 113┃ 2523300000┃矾土水泥┃┣━━━━╋━━━━━━━━╋━━━━━━━━━━━━━━━━━━━━━━━━━┫┃ 114┃ 2523900000┃其他水凝水泥┃┣━━━━╋━━━━━━━━╋━━━━━━━━━━━━━━━━━━━━━━━━━┫┃ 115┃ 2707100000┃粗苯┃┣━━━━╋━━━━━━━━╋━━━━━━━━━━━━━━━━━━━━━━━━━┫┃ 116┃ 2707200000┃粗甲苯┃┣━━━━╋━━━━━━━━╋━━━━━━━━━━━━━━━━━━━━━━━━━┫┃ 117┃ 2707300000┃粗二甲苯┃┣━━━━╋━━━━━━━━╋━━━━━━━━━━━━━━━━━━━━━━━━━┫┃ 118┃ 2707400000┃萘┃┣━━━━╋━━━━━━━━╋━━━━━━━━━━━━━━━━━━━━━━━━━┫┃ 119┃ 2707500000┃其他芳烃混合物┃┣━━━━╋━━━━━━━━╋━━━━━━━━━━━━━━━━━━━━━━━━━┫┃ 120┃ 2707910000┃杂酚油┃┗━━━━┻━━━━━━━━┻━━━━━━━━━━━━━━━━━━━━━━━━━┛┏━━━┳━━━━━━━━┳━━━━━━━━━━━━━━━━━━┓┃序号┃商品编码┃商品名称┃┣━━━╋━━━━━━━━╋━━━━━━━━━━━━━━━━━━┫┃121┃2707991000┃酚┃┣━━━╋━━━━━━━━╋━━━━━━━━━━━━━━━━━━┫┃122┃2707999000┃蒸馏煤焦油所得的其他产品┃┣━━━╋━━━━━━━━╋━━━━━━━━━━━━━━━━━━┫┃123┃2710113000┃橡胶溶剂油,油漆溶剂油、抽提溶剂油┃┣━━━╋━━━━━━━━╋━━━━━━━━━━━━━━━━━━┫┃124┃2710119101┃壬烯┃┣━━━╋━━━━━━━━╋━━━━━━━━━━━━━━━━━━┫┃125┃2710119190┃其他壬烯┃┣━━━╋━━━━━━━━╋━━━━━━━━━━━━━━━━━━┫┃126┃2710119910┃异戊烯同分异构体混合物┃┣━━━╋━━━━━━━━╋━━━━━━━━━━━━━━━━━━┫┃127┃2710119990┃其他轻油及制品┃┣━━━╋━━━━━━━━╋━━━━━━━━━━━━━━━━━━┫┃128┃2710191910┃正构烷烃(C9-C13)┃┣━━━╋━━━━━━━━╋━━━━━━━━━━━━━━━━━━┫┃129┃2710191990┃其他煤油馏分的油及制品┃┣━━━╋━━━━━━━━╋━━━━━━━━━━━━━━━━━━┫┃130┃ 2801100000┃氯┃┣━━━╋━━━━━━━━╋━━━━━━━━━━━━━━━━━━┫┃131┃ 2801200000┃碘┃┣━━━╋━━━━━━━━╋━━━━━━━━━━━━━━━━━━┫┃132┃ 2801301000┃氟┃┣━━━╋━━━━━━━━╋━━━━━━━━━━━━━━━━━━┫┃133┃ 2801302000┃溴┃┣━━━╋━━━━━━━━╋━━━━━━━━━━━━━━━━━━┫┃134┃ 2802000000┃升华,沉淀、胶态硫磺┃┣━━━╋━━━━━━━━╋━━━━━━━━━━━━━━━━━━┫┃135┃ 2803000000┃碳┃┣━━━╋━━━━━━━━╋━━━━━━━━━━━━━━━━━━┫┃136┃ 2804100000┃氢┃┣━━━╋━━━━━━━━╋━━━━━━━━━━━━━━━━━━┫┃137┃ 2804210000┃氲┃┣━━━╋━━━━━━━━╋━━━━━━━━━━━━━━━━━━┫┃138┃ 2804290000┃其他稀有气体┃┣━━━╋━━━━━━━━╋━━━━━━━━━━━━━━━━━━┫┃139┃ 2804300000┃氮┃┣━━━╋━━━━━━━━╋━━━━━━━━━━━━━━━━━━┫┃140┃ 2804400000┃氧┃┣━━━╋━━━━━━━━╋━━━━━━━━━━━━━━━━━━┫┃141┃ 2804500010┃颗粒<500μm的硼及其合金┃┣━━━╋━━━━━━━━╋━━━━━━━━━━━━━━━━━━┫┃142┃ 2804500020┃能量密度>40MJ/kg的硼浆┃┣━━━╋━━━━━━━━╋━━━━━━━━━━━━━━━━━━┫┃143┃ 2804500090┃碲及其他硼┃┣━━━╋━━━━━━━━╋━━━━━━━━━━━━━━━━━━┫┃144┃ 2804909000┃其他硒┃┣━━━╋━━━━━━━━╋━━━━━━━━━━━━━━━━━━┫┃145┃ 2805110000┃钠┃┗━━━┻━━━━━━━━┻━━━━━━━━━━━━━━━━━━┛┏━━━┳━━━━━━━┳━━━━━━━━━━━━━━━━━┓┃序号┃商品编码┃商品名称┃┣━━━╋━━━━━━━╋━━━━━━━━━━━━━━━━━┫┃146┃ 2805120010┃高纯度钙┃┣━━━╋━━━━━━━╋━━━━━━━━━━━━━━━━━┫┃147┃ 2805120090┃其他钙┃┣━━━╋━━━━━━━╋━━━━━━━━━━━━━━━━━┫┃148┃ 2805190000┃其他碱金属及碱土金属┃┣━━━╋━━━━━━━╋━━━━━━━━━━━━━━━━━┫┃149┃ 2805400000┃汞┃┣━━━╋━━━━━━━╋━━━━━━━━━━━━━━━━━┫┃150┃ 2806100000┃氯化氢(盐酸)┃┣━━━╋━━━━━━━╋━━━━━━━━━━━━━━━━━┫┃151┃ 2806200000┃氯磺酸┃┣━━━╋━━━━━━━╋━━━━━━━━━━━━━━━━━┫┃152┃ 2807000010┃硫酸┃┣━━━╋━━━━━━━╋━━━━━━━━━━━━━━━━━┫┃153┃ 2807000090┃发烟硫酸┃┣━━━╋━━━━━━━╋━━━━━━━━━━━━━━━━━┫┃154┃ 2808000010┃红发烟硝酸┃┣━━━╋━━━━━━━╋━━━━━━━━━━━━━━━━━┫┃155┃ 2808000090┃磺硝酸及其他硝酸┃┣━━━╋━━━━━━━╋━━━━━━━━━━━━━━━━━┫┃156┃ 2809100000┃五氧化二磷┃┣━━━╋━━━━━━━╋━━━━━━━━━━━━━━━━━┫┃157┃ 2809201000┃磷酸及偏磷酸、焦磷酸┃┣━━━╋━━━━━━━╋━━━━━━━━━━━━━━━━━┫┃158┃ 2809209000┃其他多磷酸┃┣━━━╋━━━━━━━╋━━━━━━━━━━━━━━━━━┫┃159┃ 2810001000┃硼的氧化物┃┣━━━╋━━━━━━━╋━━━━━━━━━━━━━━━━━┫┃160┃ 2810002000┃硼酸┃┣━━━╋━━━━━━━╋━━━━━━━━━━━━━━━━━┫┃161┃ 2811191000┃氢氰酸┃┣━━━╋━━━━━━━╋━━━━━━━━━━━━━━━━━┫┃162┃ 2811199010┃氢碘酸┃┣━━━╋━━━━━━━╋━━━━━━━━━━━━━━━━━┫┃163┃ 2811199020┃砷酸、焦砷酸、偏砷酸┃┣━━━╋━━━━━━━╋━━━━━━━━━━━━━━━━━┫┃164┃ 2811199090┃其他无机酸┃┣━━━╋━━━━━━━╋━━━━━━━━━━━━━━━━━┫┃165┃ 2811210000┃二氧化碳┃┣━━━╋━━━━━━━╋━━━━━━━━━━━━━━━━━┫┃166┃ 2811220000┃二氧化硅┃┣━━━╋━━━━━━━╋━━━━━━━━━━━━━━━━━┫┃167┃ 2811290010┃三氧化二砷、五氧化二砷┃┣━━━╋━━━━━━━╋━━━━━━━━━━━━━━━━━┫┃168┃ 2811290020┃四氧化二氮┃┣━━━╋━━━━━━━╋━━━━━━━━━━━━━━━━━┫┃169┃ 2811290090┃其他非金属无机氧化物┃┣━━━╋━━━━━━━╋━━━━━━━━━━━━━━━━━┫┃170┃ 2812103000┃碳酰二氯(光气)┃┗━━━┻━━━━━━━┻━━━━━━━━━━━━━━━━━┛┏━━━┳━━━━━━━━┳━━━━━━━━━━━━━━━━━┓┃序号┃商品编码┃商品名称┃┣━━━╋━━━━━━━━╋━━━━━━━━━━━━━━━━━┫┃171┃2812104100┃一氯化硫(氧化硫)┃┣━━━╋━━━━━━━━╋━━━━━━━━━━━━━━━━━┫┃172┃2812104200┃二氯化硫┃┣━━━╋━━━━━━━━╋━━━━━━━━━━━━━━━━━┫┃173┃ 2812104300┃三氯化磷┃┣━━━╋━━━━━━━━╋━━━━━━━━━━━━━━━━━┫┃174┃ 2812104400┃三氯化砷┃┣━━━╋━━━━━━━━╋━━━━━━━━━━━━━━━━━┫┃175┃ 2812104500┃五氯化磷┃┣━━━╋━━━━━━━━╋━━━━━━━━━━━━━━━━━┫┃176┃ 2812109000┃其他非金属氯氧化物┃┣━━━╋━━━━━━━━╋━━━━━━━━━━━━━━━━━┫┃177┃ 2812900010┃三氟化氯┃┣━━━╋━━━━━━━━╋━━━━━━━━━━━━━━━━━┫┃178┃ 2812900020┃三氟化砷,三溴化砷,三碘化砷┃┣━━━╋━━━━━━━━╋━━━━━━━━━━━━━━━━━┫┃179┃ 2812900030┃硫酰氟┃┣━━━╋━━━━━━━━╋━━━━━━━━━━━━━━━━━┫┃180┃ 2812900090┃其他非金属卤化物及卤氧化物┃┣━━━╋━━━━━━━━╋━━━━━━━━━━━━━━━━━┫┃181┃ 2813100000┃二硫化碳┃┣━━━╋━━━━━━━━╋━━━━━━━━━━━━━━━━━┫┃182┃ 2813900010┃五硫化二磷┃┣━━━╋━━━━━━━━╋━━━━━━━━━━━━━━━━━┫┃183┃ 2813900090┃其他非金属硫化物,三硫化二磷┃┣━━━╋━━━━━━━━╋━━━━━━━━━━━━━━━━━┫┃184┃ 2814100000┃氨┃┣━━━╋━━━━━━━━╋━━━━━━━━━━━━━━━━━┫┃185┃ 2814200000┃氨水┃┣━━━╋━━━━━━━━╋━━━━━━━━━━━━━━━━━┫┃186┃ 2815110000┃固体氢氧化钠┃┣━━━╋━━━━━━━━╋━━━━━━━━━━━━━━━━━┫┃187┃2815120000┃氢氧化钠水溶液,液体烧碱┃┣━━━╋━━━━━━━━╋━━━━━━━━━━━━━━━━━┫┃188┃ 2815300000┃过氧化钠及过氧化钾┃┣━━━╋━━━━━━━━╋━━━━━━━━━━━━━━━━━┫┃189┃ 2816100000┃氢氧化镁及过氧化镁┃┣━━━╋━━━━━━━━╋━━━━━━━━━━━━━━━━━┫┃190┃ 2816400000┃锶或钡的氧化物、氢氧化物┃┣━━━╋━━━━━━━━╋━━━━━━━━━━━━━━━━━┫┃191┃ 2817001000┃氧化锌┃┣━━━╋━━━━━━━━╋━━━━━━━━━━━━━━━━━┫┃192┃2817009000┃过氧化锌┃┣━━━╋━━━━━━━━╋━━━━━━━━━━━━━━━━━┫┃193┃2819100000┃三氧化铬┃┣━━━╋━━━━━━━━╋━━━━━━━━━━━━━━━━━┫┃194┃ 2819900000┃其他铬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195┃2820100000┃二氧化锰┃┗━━━┻━━━━━━━━┻━━━━━━━━━━━━━━━━━┛┏━━━┳━━━━━━━┳━━━━━━━━━━━━━━━━┓┃序号┃商品编码┃商品名称┃┣━━━╋━━━━━━━╋━━━━━━━━━━━━━━━━┫┃196┃2820900000┃其他锰的氧化物┃┣━━━╋━━━━━━━╋━━━━━━━━━━━━━━━━┫┃197┃2821100000┃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198┃ 2821200000┃土色料┃┣━━━╋━━━━━━━╋━━━━━━━━━━━━━━━━┫┃199┃ 2823000000┃钛的氧化物┃┣━━━╋━━━━━━━╋━━━━━━━━━━━━━━━━┫┃200┃ 2824100000┃一氧化铅(铅黄,黄丹)┃┣━━━╋━━━━━━━╋━━━━━━━━━━━━━━━━┫┃201┃2824901000┃铅丹及铅橙(四氧化(三)铅)┃┣━━━╋━━━━━━━╋━━━━━━━━━━━━━━━━┫┃202┃2824909000┃其他铅的氧化物┃┣━━━╋━━━━━━━╋━━━━━━━━━━━━━━━━┫┃203┃ 2825109000┃其他肼,胲及其无机盐┃┣━━━╋━━━━━━━╋━━━━━━━━━━━━━━━━┫┃204┃ 2825201000┃氢氧化锂┃┣━━━╋━━━━━━━╋━━━━━━━━━━━━━━━━┫┃205┃ 2825209000┃锂的氧化物┃┣━━━╋━━━━━━━╋━━━━━━━━━━━━━━━━┫┃206┃ 2825301000┃五氧化二钒┃┣━━━╋━━━━━━━╋━━━━━━━━━━━━━━━━┫┃207┃2825309000┃其他钒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推进苏州、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

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推进苏州、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11.09.19•【文号】商产函[2011]826号•【施行日期】2011.09.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推进苏州、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商产函【2011】826号)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2010年11月,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下发了《关于在苏州、东莞开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工作的通知》(商产发〔2010〕461号)。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广东省及苏州市、东莞市高度重视,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任务,拟订试点方案,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为进一步明确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切实推进试点工作取得成效,现就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原则同意苏州市、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工作方案,支持苏州、东莞开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
二、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提升发展水平(一)优化产业布局。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加快改造提升,提高竞争力。
有序转移一批劳动密集、加工简单的生产制造环节。
支持和鼓励试点城市与本省欠发达地区及中西部省市共建产业转移园,打造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二)发展总部经济。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及跨国公司总部的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地区总部和投资性公司。
加大对已初步具备地区总部性质的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
(三)延长产业链条。
鼓励试点城市有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向服务外包、软件外包等新形态延伸;鼓励发展与加工贸易相关的检测维修、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加工贸易从以制造为主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物流配送转型,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国内配套能力。
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的指导意见

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11.12.16•【文号】商产发[2011]473号•【施行日期】2011.12.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的指导意见(商产发[2011]473号)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推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将共同认定和培育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现提出如下意见:一、目标和原则(一)发展目标。
通过市场引导和必要的政策扶持,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欠发达地区培育若干区位优势较明显、产业基础较好、配套能力较强、基础设施完善、具有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有序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在全国的比重,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点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强规划引导,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促进生产服务配套,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
二是坚持承接转移和节能环保相结合。
在加快承接转移的同时,严格加工贸易承接准入管理,依照区域生态功能鼓励或限制产业承接,禁止开展“两高一资”产品加工贸易业务。
对拟承接的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止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明确承接发展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有效利用加工贸易渠道,选择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的行业实施重点突破,带动周边及上下游产业整体协调推进。
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商产发[2007]428号
![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商产发[2007]428号](https://img.taocdn.com/s3/m/20e56f6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d.png)
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正文:---------------------------------------------------------------------------------------------------------------------------------------------------- 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商产发[2007]428号)实现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注重运用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引导和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要求,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政策性贷款的支持,共同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点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努力促进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一、总体目标至2010年培育形成50个优势明显、各具产业特色的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使用政策性银行贷款总规模300亿元人民币,使中西部加工贸易年进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比例提高到5%。
二、指导原则1.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注重运用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采取必要的政策引导,加强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成熟产业在中西部发展。
2.坚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贯彻国务院要求,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
坚决防止东部地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防止盲目新建各类开发区,不得抢占滥占耕地。
3.坚持贯彻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求。
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着力推动加工贸易向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升级,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从规模扩张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防止中西部简单复制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及其发展模式,切实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对策

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对策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及跨国公司贸易投资一体化战略的转变,加工贸易这一特殊的贸易形式为发展中国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分工,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提供了机会。
我国应及时抓住机遇,通过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出口、增加国内就业、带动产业技术进步与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增长较快,已呈现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因此,如何促进加工贸易良性发展,实现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基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与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必然性,进而指出了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方向,提出了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对策ABSTRCTl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ith the deepening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abor and multi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integration strategies, in a larger,broader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finance into the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provides this particular form of processing trade offers an opportunity for developingcountries to take part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in a more extensive range and more fields,and tojoin the globle manufacture system of the TNC.China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in time,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to promote exports, increase domesticemployment, promote industrial technology and gradually shift to the central processing trade.In recent years, the processing trade in central China and western regions grows rapidly, thetendency have been presented from the eastern to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refore,how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cessing trade,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 ofprocessing trade to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front of us.The text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cessing trade and problems in the transferingprocess in China, demonstrated the inevitability of gradient transfer of processing trade, andthen pointed the direction of gradient transfer of processing trade, draw forth the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promoting the processing trade made for thetransfer to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Keywords] Processing trade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Gradient transferCountermeasures目录一、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现状及必要性(一)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现状(二)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必要性1、梯度转移能避免外贸向周边国家迁移2、有利于推动产业能及提升和产业结构转型3、有利于促进区域间发展的平衡协调4、我国中西部地区可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产业基础 .二、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问题(一)我国东部地区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加工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我国中西部加工贸易基础薄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难度大2、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规模小3、我国中西部地区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4、我国中西部地区运输成本较大三、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对策 .... (8 ) (一)政府层面 .... (8 )1、做好宏观规划和引导,优化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布局2、制定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扶持政策3、加工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体系建议4、加快园区尤其是综合性保税物流体系建议5、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6、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二)企业层面 .. (10 )1、依靠市场的力量营造良好环境 ..2、找到合适的贸易模式3、减少物流成本的劣势4、发挥出口加工贸易区优势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对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对外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概念解释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概念解释
1. 发展初期:发达国家(地区)由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成熟,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成本优势减弱。
2. 梯度转移:此时,这些发达国家会将部分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发展中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利用这些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和相对宽松的环保标准来降低成本,保持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接收地受益:接收转移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和经验,从而推动本土制造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积累资本和技术,提升工业化水平。
4. 持续转移:随着时间推移,当原本的接受国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不再具有明显成本优势时,加工贸易活动又会继续向其他更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文秘知识、条据书信、行政公文、活动报告、党团范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shop. I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ecretarial knowledge, article letters, administrative official documents, activity reports, party and group sample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正文内容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动产业升级、稳定就业,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希望大家喜欢!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年,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果,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加工贸易监管

三、加工贸易监管有关用语
• 核查:海关依法对监管期限内的保税加工货物、保税物流货物进行验核查证,检查监督保 税加工企业、保税物流企业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内保税业务经营行为真实 性、合法性的行为。
出的采取新的申报方式。 总之,无论任何情况下,发现单耗申报出错,应及时报告海关。
(一)非联网企业
2、相关时限要求: (2005年第9号公告及总署195号令) (1)各类报关事项时限: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应当在手册有效期内办理保税料件或者成品内销、结
转、放弃、退运等海关手续。 (2)延期期限:申请延期应当在手册有效期内。 (3)报核期限:经营企业应当自加工贸易手册项下最后一批成品出口或者加工贸易手册到期之日
• 受灾保税货物: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出口业务中,因不可抗力原因或者其他经海关审核 认可的正当理由造成灭失、短少、损毁等导致无法复出口的保税进口料件和制品
三、加工贸易监管有关用语
• 外发加工:经营企业因受自身生产特点和条件限制,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委托承 揽企业对加工贸易货物进行加工,在规定期限内将加工后的产品运回本企业并最终复出口 的行为。
五、加工贸易常见问题-关务操作
1、手册报核不及时 2、申报单耗不准确 3、后续报关拖拉 4、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串换使用不及时申报,
导致核销时无法准确核算保税料件的耗用。 5、未经海关许可外发加工。 6、不重视手册申办、运用以及核销资料的整理归档等环节
(一)非联网企业
1、单耗申报环节: (1)企业在备案环节应慎重选择单耗申报的环节; (2)如果在选择的单耗申报环节,单耗因故未能申报准确,应根据情况选择处理: A、项下成品尚未出口的,在出口前及时到海关进行变更。 B、项下成品已经发生出口的,检查已出口成品单耗是否准确,并及时向海关申明情况,对于未
我国加工贸易国内梯度转移问题分析

我国加工贸易国内梯度转移问题分析摘要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要实现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就要针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及区位等方面的问题,且中西部地区具有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
为此我国应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加工业,改善加工贸易投资环境,加强引进和培养加工贸易人才,做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承接工作。
[关键词] 加工贸易中西部梯度转移AbstractCurrently,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was unbalanced in China,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 of China. In order to transfer the processing trade to the center and western regions, it’s necessary for industrial base of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and other issues, what’s most important,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ave the manpower, resources and other advantages. Therefore our country should give play to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develop the special processing trade, improve the process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personnel processing trade. Do a good job for processing trade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undertaking work.[Key words] processing trade central and western gradient transfer目录一、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必要性 (1)(一)东部地区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 (1)1、劳动力成本上升 (1)2、土地成本上升 (2)3、自然资源成本上升 (2)(二)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梯度分布差异 (3)1、人均GDP、人均工业产值和人均进出口总值梯度差 (3)2、创新能力的梯度差异 (3)3、加工贸易的梯度差异 (3)二、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的有利条件 (4)(一)资源优势 (4)(二)廉价劳动力 (4)三、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的制约因素 (5)(一)运输成本 (5)(二)地理位置 (5)(三)产业层面 (5)四、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模式分析 (6)(一)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应从中西部的比较优势产业开始 (6)(二)加工贸易转移的模式特征 (6)1、产业升级转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6)2、加工贸易转移是动态梯次转移 (7)3、自然资源地导向的产业转移 (7)参考文献 (8)我国加工贸易国内转移问题分析一、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的必要性(一)东部地区加工贸易面临的问题1、劳动力成本上升与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人力资源要素价格便宜,劳动力有本地就业的客观基础与主观愿望客观方面:中西部地区有丰富且成本低廉的劳动力。
商务部正在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商务部正在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佚名
【期刊名称】《印刷工业》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8月2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
会上提及,商务部正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中西部地区,抓紧落实相关政策,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促进对外贸易回稳向好。
特别说明,鼓励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并非要把在东部经营得好的企业强行搬到中西部,而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推动向外转移的产业优先转到中西部。
【总页数】1页(P1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
【相关文献】
1.商务部正在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J], 王优玲;
2.商务部正在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J], ;
3.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 [J], 涂庆丰;张芳
4.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飞地经济模式研究 [J], 曾贵;徐运保
5.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飞地经济模式研究 [J], 曾贵;徐运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商贸物资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商产发[2011]473号
【发布部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
【发布日期】2011.12.16
【实施日期】2011.12.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的
指导意见
(商产发[2011]473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推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将共同认定和培育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和原则
(一)发展目标。
通过市场引导和必要的政策扶持,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欠发达地区培育若干区位优势较
明显、产业基础较好、配套能力较强、基础设施完善、具有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有序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在全国的比重,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点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强规划引导,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促进生产服务配套,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
二是坚持承接转移和节能环保相结合。
在加快承接转移的同时,严格加工贸易承接准入管理,依照区域生态功能鼓励或限制产业承接,禁止开展“两高一资”产品加工贸易业务。
对拟承接的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止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明确承接发展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有效利用加工贸易渠道,选择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的行业实施重点突破,带动周边及上下游产业整体协调推进。
四是坚持存量调优和增量调强相结合。
着眼于发挥存量规模优势,推进集群式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着眼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是坚持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相结合。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广开就业门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鼓励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二、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一)大力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轻工等
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劳动力本地就业。
加快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