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可靠性试验
电子元器件行业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

电子元器件行业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第一章质量控制基础 (2)1.1 质量控制概述 (2)1.2 质量控制原则 (2)第二章电子元器件概述 (3)2.1 电子元器件分类 (3)2.2 电子元器件特性 (4)2.3 电子元器件质量要求 (4)第三章材料选择与检验 (4)3.1 材料选择原则 (4)3.2 材料检验方法 (5)3.3 材料质量控制 (5)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 (6)4.1 生产工艺管理 (6)4.2 生产设备管理 (6)4.3 生产环境控制 (6)第五章产品检验标准 (7)5.1 检验标准制定 (7)5.2 检验方法与手段 (7)5.3 检验流程与要求 (7)第六章环境适应性测试 (8)6.1 环境因素分析 (8)6.2 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 (8)6.3 环境适应性评价 (9)第七章功能功能测试 (9)7.1 功能功能指标 (9)7.2 功能功能测试方法 (10)7.3 功能功能评价 (10)第八章可靠性测试 (10)8.1 可靠性指标 (10)8.2 可靠性测试方法 (11)8.3 可靠性评价 (11)第九章安全性测试 (12)9.1 安全性指标 (12)9.2 安全性测试方法 (12)9.3 安全性评价 (13)第十章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 (13)10.1 质量问题分析方法 (13)10.2 质量改进措施 (13)10.3 质量改进效果评价 (14)第十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4)11.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14)11.1.1 质量管理体系定义 (14)11.1.2 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15)11.1.3 质量管理体系核心要素 (15)11.1.4 我国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现状 (15)11.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15)11.2.1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5)11.2.2 确定组织结构和职责 (15)11.2.3 制定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15)11.2.4 资源配置 (15)11.3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维护 (16)11.3.1 内部审核 (16)11.3.3 持续改进 (16)11.3.4 外部监督 (16)第十二章质量认证与监督 (16)12.1 质量认证体系 (16)12.2 质量认证流程 (17)12.3 质量监督与管理 (17)第一章质量控制基础1.1 质量控制概述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可靠性试验标准

可靠性试验标准可靠性试验标准是指对产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和评估的一系列规范和方法。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产品的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也是衡量产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可靠性试验标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靠性试验标准需要明确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包括可靠性水平、可靠性增长率、失效率、平均寿命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产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为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提供依据。
其次,可靠性试验标准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条件。
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其可靠性表现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表现。
另外,可靠性试验标准还需要考虑试验方法和过程。
试验方法和过程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时,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和过程,并严格控制试验过程中的各项因素,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可靠性试验标准还需要考虑试验样本的选择和试验时间的安排。
试验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并且需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指标,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试验时间的安排也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指标,避免试验时间过长或者过短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
最后,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还需要考虑试验结果的评定和分析。
试验结果的评定和分析是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评定和分析,才能够全面了解产品的可靠性表现,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可靠性试验标准。
综上所述,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可靠性指标、使用环境和条件、试验方法和过程、试验样本的选择和试验时间的安排,以及试验结果的评定和分析。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才能够全面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从而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第八章可靠性试验案例

n f (t ) ns (t ) n
其它参数可按如下相应公式计算 可靠度
ns (t ) R (t ) n
《机械可靠性设计》
20
第八章 累积失效概率(不可靠度)
可靠性试验
F (t )
失效概率密度
n f (t ) n
n f (t ) n t
f (t )
其中
失效率
n f (t ) n f (t t ) n f (t )
无替换定时截尾试验,记作[n,无,t0];
有替换定时截尾试验,记作[n,有,t0]; 无替换定数截尾试验,记作[n,无,r];
有替换定数截尾试验,记作[n,有,r];
《机械可靠性设计》
11
第八章
可靠性试验
三、寿命试验设计
可靠性寿命试验应根据被试验产品的性质和试验目的 来设计试验方案。但无论试验是否加速,有无替换,定数 还是定时截尾,一般均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明确试验对象 2)确定试验条件 3)拟定失效标准 4)选定测试周期 当产品寿命为指数分布时,累计失效分布函数为:
r 10 n 35.27, 取n 36 F (t ) 0.2835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要在规定的时间t内观察
到较多的失效数r,则应增加投试样品数n。若要求观测到的 失效数r不变,如能增加投试样品数n,则可以缩短时间。
16
《机械可靠性设计》
第八章
可靠性试验
6)确定试验截止时间
n t0 ln nr
《机械可靠性设计》
第八章
可靠性试验
§8-3
寿命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及参数估计
一、一般分布完全寿命试验的数据处理
对n个随机抽取的样品进行寿命试验,直到全部样品 失效为止,这样的试验称为完全寿命试验。 n个随机样品的寿命是n个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一 次完整试验可以测得n个样品的失效时间。将全部样品失 效时间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其顺序统计量为
第八章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

第八章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
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是一种能够精确分析和了解工程结构可靠性
水平的计算方法。
工程结构可靠性是指工程结构可以承受外力,设计精确,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不会出现不可预料或不可控制的变形、破坏或失效等状
况的程度。
因此,判断工程结构可靠性非常重要,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也
尤为重要。
工程结构可靠性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统计计算方法、概率分析
计算方法和系统安全性评价计算方法。
统计计算方法是基于一组已经知晓
的数据,例如故障率和故障排除率等对工程结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概率分析计算方法是基于一系列已知的事件,通过计算这些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以及其发生后的结果评价工程结构可靠性的一种方法。
系统安全
性评价计算方法则从系统安全性的角度评价工程结构的可靠性,通过针对
失效与故障的影响,来计算不同系统的不确定性程度,评价工程结构在受
外力影响时的可靠性。
工程结构可靠性计算方法是工程结构可靠性评估的重要工具,能够有
效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临床流行病学第八章诊断试验讲课文档

病分开的标准诊断方法(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病理、手术、造影、核素扫描、随访证实。
目的:将研究人群准确地分为患病和未患病两组
19 19
第十九页,共97页。
✓ 肿瘤: ✓ 冠脉狭窄
病理学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金标准具有创伤性,因此探求一些新的诊断方法(诊 断试验),并比较其与金标准的差别、得失及推广价 值有现实意义。
=0.687
48 48
第四十八页,共97页。
选择截断点的方法
1.统计学方法
正态分布法 均数±标准差 仅适于正态分布资料
百分位数法 第5或第95百分位数
正态、偏态资料都可
49 49
第四十九页,共97页。
50 50
第五十页,共97页。
第五十一页,共97页。
频 数
第5百分位数
血红蛋白
测量 值
频 数
b+d a+b+c+d
实际未患病,而被诊断试验判为阳性的概率。
反映将非患者错误诊断的可能程度。
40 40
第四十页,共97页。
5. 准确度(accuracy)
是指狭义的准确度,又称总符合率,粗一
致性(crude agreement rate)是观察
值与标准值或真实值的符合程度。反映正 确诊断患者与非患者的能力,准确度高真 实性好。
诊断试验目的
诊断疾病 从可疑人群中发现病人 随访病情观察 疗效判定指标
13 13
第十三页,共97页。
表面健康人群
健康人
可疑病人
筛检 诊断
临床 治疗
病人
非病人
筛检与诊断试验流程图
安全人机工程学 第八章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价

8.3 人机系统评价
1.评价原则
(1)评价方法的客观性 (2)评价方法的通用性 (3)评价指标的综合性
8.3 人机系统评价
2.评价指标的建立
(1)技术评价指标 (2)经济评价指标 (3)环境评价指标
8.3 人机系统评价
3.评价指标体系
人机系统设计评价指标(要素)体系中,可 以从整体性、技术性、宜人性、安全性、经济 性、环境舒适性等角度进行评价。
4.多人表决的冗余人机系统可靠度
8.2 人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5.控制器监控的冗余人机系统可靠度 设监控器的可靠度为RMk,则人机系统的可靠度RSk按 下式计算:
RSk=[1-(1-RMkRH)(1-RH)]RM
8.2 人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6.自动控制冗余人机系统可靠度 设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度为RMz,则人机系统的可靠度 RSz按下式计算:
8.3 人机系统评价
4.评价方法
(1)校核表评价法(安全检查表法)
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提出的人类工效学系统,其 主要内容如下:
1)作业空间的分析。 2)作业方法的分析。 3)环境分析。 4)作业组织分析。 5)负荷分析。 6)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分析。
8.3 人机系统评价
4.评价方法 (2)海洛德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仪表与控制器的配置和安装位置对人是否 适 当 , 常 用 海 洛 德 (Human Error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Logic Development,HERALD)法,即人的失误 与可靠性分析逻辑推算法。海洛德法规定,先求出人们 在执行任务时成功与失误的概率,然后进行系统评价。
• 2.故障率(或失效率)
可靠性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可靠性理论基础复习资料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可靠性特征量第三章简单不可修系统可靠性分析第四章复杂不可修系统可靠性分析第五章故障树分析法第六章三态系统可靠性分析第七章可靠性预计与分配第八章寿命试验及其数据分析第九章马尔可夫型可修系统的可靠性第一章:可靠性特征量2.1可靠度2.2失效特征量2.3可靠性寿命特征2.4失效率曲线2.5常用概率分布2.1可靠度一、系统的分类:可修系统与不可修系统;可修系统是指系统的组成单元发生故障后,经过维修能够使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不可修系统是指系统或其组成单元一旦发生失效,不在修复,系统处于报废状态。
二、可靠性定义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 产品:可以是一个小零件,也可以指一个大系统。
2. 规定条件:主要是指使用条件和环境条件。
3. 规定时间:包括产品的运行时间、飞机起落架的起飞着陆次数、循环次数或旋转次数等。
产品可靠性是非确定性的,并且具有概率性质和随机性质。
广义可靠性与狭义可靠性指可修复产品在使用中或者不发生故障(通过预防性维修),或者发生故障也易于维修,因而经常处于可用状态的能力。
广义可靠性=狭义可靠性+可维修性广义可靠性典型事例:赛车可靠性的分类: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通过设计、制造、管理等所形成的可靠性(通常体现在产品的固有寿命上)使用可靠性:产品在使用条件影响下,保证固有可靠性的发挥与实现的功能。
(通常体现在产品的实际使用寿命上)使用条件:包括运输、保管、维修、操作和环境条件等。
例1: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性:所谓产品的失效,即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
对于可修复系统,失效也称为故障。
(V)例2:可靠度R(t)具备以下那些性质? ( BCD) A. R(t)为时间的递增函数B. o w R(t) < 1C. R(0)=1D. R()=0若受试验的样品数是N o个,到t时刻未失效的有Ns(t)个;失效的有N f(t)个。
第八章 陶瓷封装

第十章 气密性封装
气密性封装是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的关键之一。 气密性封装 所谓气密性封装是指完全能够防止污染物(液体或 固体)的侵入和腐蚀的封装。
10.1 气密性封装的必要性 气密性封装可以大大提高电路,特别是有源器件的可靠性。有源器 件对很多潜在的失效机理都很敏感,如腐蚀,可能受到水汽的 侵蚀,会从钝化的氧化物中浸出磷而形成磷酸,这样又会侵蚀 铝键合焊盘。
测试项目简称 Precon test T/C Test T/S Test HTST Test T&H Test PCT Test
表8.1 陶瓷材料的基本特性比较
8.3 陶瓷封装工艺
图8.2 氧化铝陶瓷封装的流程
8.4 其他陶瓷封装材料
近年来,陶瓷封装虽面临塑胶封装的强力竞争而不再是使用数量最多 的封装方法,但陶瓷封装仍然是高可靠度需求的封装最主要的方法。 各种新型的陶瓷封装材料,如氮化铝、碳化硅、氧化铍、玻璃陶瓷、 氮化铝、碳化硅、氧化铍、玻璃陶瓷、 氮化铝 钻石等材料也相继地被开发出来以使陶瓷封装能有更优质信号传输、 钻石 热膨胀特性、热传导与电气特性。
图(11.1)所示的统计学上的浴盆曲线 浴盆曲线(Bathtub Curve)很清晰地描述 浴盆曲线 了生产厂商对产品可靠性的控制 生产厂商对产品可靠性的控制,也同步描述了客户对可靠性的需求 客户对可靠性的需求。 生产厂商对产品可靠性的控制 客户对可靠性的需求
早夭区
正常使用寿命区
耐用区
可靠性比较低
反应式射出成型工艺能免除传输铸膜工艺的缺点,其优点 优点有: 反应式射出成型 优点 (1)能源成本低; (2)低铸膜压力(约0.3~0.5 Mpa),能减低倒线发生的机会; (3)使用的原料一般有较佳的芯片表面润湿能力; (4)适用于以TAB连线的IC芯片密封; (5)可使用热固化型与热塑型材料进行铸膜。 反应式射出成型工艺的缺点 缺点则为: 缺点 (1)原料须均匀地搅拌; (2)目前尚无一标准化的树脂原料为电子封装业者所接受。
现代质量管理学,第四版,韩福荣,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课件。第八章,可靠性工程基础。

称为不可靠度,记为F(t)。
F(t ) P(T t ) 1 P(T t ) 1 R(t )
不可靠度也称为累积失效概率、失效分布函数、 寿命分布函数 。
R(t) F(t)
1.0
0 F(t )1 F(0) 0 F()1
0.5
估计值Fˆ ( t ) n f ( t )
这条曲线明显地分为三段,对应着三个时期。
λ(t)
早期失效期
偶然失效期
耗损失效期
交付使用
t
更新点
8-25
平均寿命
寿命特性
在寿命特性中最重要的是平均寿命。它定义为产 品寿命的平均值,以θ或E(t)表示。
0 tf ( t )dt E( t )
① 可修复产品,平均寿命指相邻两次故障期的 工作时间的平均值,即“平均故障间隔时 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8-22
例子
某产品100只,每天工作12小时,第一年末有1只 失效,第二年末有1只失效,第三年六月末有2只 失效,其余96只工作了3年,求此产品的平均失 效率?(注1年按360天计算)
解:
nf
UT t fi nst
i 1
36012(11 21 2.5 2 3 96 )
n
n
ns(t)——在规定时间t内完成规定功能的产品 数量
nf(t)——在规定时间t内失效的产品数量
8-15
例子
某电子器件110只的失效时间经分组整理后如下表,试 估计它的可靠度函数。
某电子器件失效时间分布
i 失效时间 失效数量 累计失效 未失效 可靠度
范围(小时) (个) 数量(个)数量(个) 估计值
可靠性试验介绍范文

可靠性试验介绍范文可靠性试验是一种通过定量评估产品、设备或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的实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旨在确定产品在一定使用寿命内的故障概率或失败率,并提供对产品寿命的预测,以便进行合适的改进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可靠性试验的目的、设计和常见可靠性试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客户的期望。
试验可以识别出产品的薄弱环节和潜在故障模式,以及提供产品寿命的预测和维修需求的预警。
通过结果分析和评价,可以为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并指导后续的可靠性验证工作。
试验样本的选择是试验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一般来说,样本的规模和代表性对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样本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到试验的时间和资源限制,以及试验能够提供的可靠性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样本的代表性则要求试验样本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整个生产批次或产品总体的特征。
试验条件的选择应该根据产品的设计目标和预期使用环境来确定。
试验条件通常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电磁辐射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产品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试验条件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产品在现实使用环境中面临的各种应力和风险。
试验测量指标是评估产品可靠性的关键指标,如故障概率、失效率、失效时间等。
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试验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指标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并确定合理的试验量测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法。
常见的可靠性试验方法:1.加速寿命试验(ALT):ALT试验通过增加环境应力或加快使用条件来加速产品的老化过程,以预测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
通常,采用高温、高湿、高压等试验条件进行ALT试验。
2.应力筛选试验(SS):SS试验是一种对产品在较高的应力条件下进行短期测试的方法,以筛选出存在缺陷或潜在故障的产品。
SS试验通常使用高应力的试验条件,并通过统计分析来评估产品的无故障寿命。
3.成功运行试验(SRT):SRT试验是验证产品在特定条件下连续运行的时间,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
编号7-7 GJB9001B 之六性课程大纲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技术培训课程大纲课程目标一、理解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简称“六性”下同)技术的概念、基本知识及其应用,了解“六性”主要相关标准的基本内容;二、提升审核员运用GJB9001B标准,审核产品“六性”管理及实施的能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有效性;三、提升组织对“六性”技术的应用能力及其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有效性。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概述一、“六性”的基本概念二、与“六性”相关的主要标准三、《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和GB/T19001\GJB9001B标准对“六性”提出的要求第二部分术语和定义1、与可靠性有关的术语和定义(9个)可靠性、寿命剖面、任务剖面、基本可靠性、任务可靠性、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可靠性使用参数、可靠性合同参数2、与维修性有关的术语和定义(6个)维修性、任务维修性、固有维修性、使用维修性、维修性使用参数、维修性合同参数3、与保障性有关的术语和定义(23个)保障性,系统战备完好性,综合保障,初始作战能力,使用方案,规划保障,规划维修,人力和人员,供应保障,保障设备,技术资料,训练与训练保障,计算机资源保障,保障设施,包装、装卸、贮存和运输保障,保障资源,保障系统,保障方案,保障计划,使用保障方案,使用保障计划,维修方案,维修保障计划。
4、与测试性有关的术语和定义(23个)测试性,固有测试性,机内测试,机内测试设备,脱机测试,测试接口组合,虚警,虚警率,不能复现,重测合格,故障检测率,模糊组,模糊度,故障隔离率,故障检测时间,诊断,诊断要素,诊断方案,综合诊断,维修辅助信息,测试可控性,测试观测性。
5、与安全性有关的术语(6个)安全性,事故,危险,危险可能性,危险严重性,风险6、与环境适应性有关的术语(20个)环境适应性,装备环境工程,环境条件,自然环境,诱发环境,平台,平台环境,寿命期剖面,寿命期环境剖面,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分析,环境适应性设计,环境试验,自然环境试验,使用环境试验,实验室环境试验,环境适应性研制试验,环境鉴定试验,环境验收试验,环境例行试验。
第八章 可靠性试验

解: ①求F(t) 累积失效概率
查表8-1得: F ( t ) = 28%
②求投入试验的样品数
可靠性设计
>20
应投入试验的样品数为71个。
3、产品寿命试验的截止时间 • 截止时间与样品数及希望达到的失效数有关:
试验时间: ln n
n 1
• 截止时间与产品累积失效概率有关
ti
ln 1
1F(ti)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
4、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 寿命实验是评价分析产品寿命特征的试验。通过寿
命试验可以获得失效率、平均寿命等可靠性特征量。
模仿正常工作应力进行的寿命试验,需要较长的时间,代价很高。
加速寿命试验就是在不改变产品失效机理、不引 入新的失效因子的前提下,提高试验应力,加速产品 失效进程,再根据加速试验结果,预计正常应力下的 产品寿命。
可靠性设计
(2)产品研制定型中,进行可靠性鉴定 判断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工艺是否符合可靠性要求,
确定能否进行批量生产。 (3)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的质量
可靠性设计
8.1 可靠性试验分类及方法
一、可靠性试验的分类
按试验项目
筛选试验
环境试验
可靠性提高试验
可靠性增长试验
寿命试验(可靠性的评价试验)
1、可靠性筛选试验
通过实验结果对故障特征机理进行分析,找出改 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产品可靠性。使产品可靠性接近 设计规定固有可靠性水平。
(1)环境条件 气候环境条件 温 湿 气 风 雨 雪 水 露 霜 沙 盐 油游离等
度度压
雪 尘 雾 雾气体
机械环境条件
可靠性设计
振 冲 离 碰 跌 摇 静 失 声 爆 冲等
动击心撞落摆力重振炸击 辐射条件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第8章质量成本和质量绩效度量

第四节 质量信息管理
二、质量信息分析 (一)质量信息的内容 (1)产品符合性信息 (2)生产过程信息 (3)顾客满意信息 (4)采购信息
第四节 质量信息管理
第一节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的特点
1、质量成本是客观存在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总是要发 生的。
2、质量成本只是针对制造过程的符合性质量而言的。 3、质量成本是那些与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密切相
关的费用。 4、质量成本并不包括制造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全部费用,
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5、在某些情况下,提高费用会降低损失。
第一节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的指标体系
1)占基数比例指标 反映质量成本占各种基数的比例关系。
2)结构比例指标 反映质量成本内各主要项目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
3)质量效益指标 反映可控成本增加而使结果成本降低的情况。
第一节 质量成本
(一)基数比例指标
是指质量成本于其它有关经济指标的比值指 标,用来反映质量工作水平的高低。
报告期内外损失成本与基准期相应差值
报告期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之和与基准期相应的差值
第一节 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分析法 1、指标分析法
对质量成本指标的实际发生值与上期的准指 标作出比较,了解其变动情况。 2、趋势分析
就是要掌握质量成本在一定时间期内的变动 趋势。 3、排列图分析
应用排列图原理对质量椐分析,以找影响质 量成本的主要因素。
质量成本核算
会计核算法。采用货币作为统一度量;采用设 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 本计算和分析、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 法,对质量管理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 和综合的记录和反映;严格地以审核无误的凭 证为依据,质量成本资料必须准确、完整,整 个核算过程与现行成本核算相类似。
第八章 筛检与诊断试验的评价

4.具备有效的科学证据。
5.筛检项目应与教育、检测、临床服务及项目管理相结合。
三、筛检的应用原则
6. 筛检项目应该有质量保证机制,使筛检的潜在风险降
至最小。
7.筛检项目应做到知情同意,保护隐私,并尊重筛检对
象的自主选择权利。
8. 应保障筛检目标人群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9. 项目开始时应规划项目的评价。
所及研究对象来源。
2. 生物学效果
3. 卫生经济学评价
1)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试验的全部费用
效益:经济效益
2)成本效果分析
效果:生物学效果
3)成本效用分析
效用:生活质量改善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金标准
特
阳
性
病人
定
待评价诊
断方法
人
群
非病
人
阴
性
阳性
阴性
评价指标
筛检/诊断试验的评价程序
一、确定金标准
金标准(Gold Standard)
数
正常人
C
漏诊
A
误诊
血糖
B
正常
糖尿病
病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糖尿病
人
数
正常人
特异度
最高
糖尿病
病人
C
漏诊
A
B
血糖
采用不同血糖标准所致灵敏度和特异度
糖尿病血糖试验不同血糖水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布
餐后2小时血糖(mg/100ml)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第一节 可靠性工程概述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一、可靠性基本概念
可靠性
可信性
维修性
保障性
可用性
测试性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可靠性(R)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 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故障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固有可靠性
可 靠 性
使用可靠性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耗损故障 退引起的故障
通过事前检测或监测
可预测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使产品不能完成规定任务
致命性故障 或可能导致人或物的重大
故
损失、最终使任务失败
障
后
果
非致命性故障 不影响任务完成,但会
导致非计划的维修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故
独独立立故故障障
不是由于另一个产品故障 引起的故障
障
统
计
特
性
从属故障
由于另一个产品故障引起 的故障
F (t) nf (t)
n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失效分布概率密度函数f(t)
lim f(t) nf(tt)nf(t)
t 0
nt
dF (t)F(t)R(t) dt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F(t)、F(t)、R(t)之间关系:
t
F(t)0 f (t)dt
t
R(t)t f (t)dt10 f (t)dt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2、平均失效率
能工作时 累 间计直接维修 累时计间延误时
A0UU TNTT U TM U T TDT
质量管理第8章可靠性
理想状态:MDT=0,固有可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上式,则测试时间 ti(i1,2,3) 可按下式得出:
ti
1 ln
1 F(ti )
上式中 F (ti ) 可按等间隔取值,例如2%,4%,6%,…。
对于预计累积失效概率较低时就停止的试验, F (ti ) 的间隔可
取密些,反之则取疏些。实际安排测试时间时,对平均寿命θ
二、环境试验
• 环境试验是指额定的负载条件下,考虑各种环境条件:温 度、湿度、振动、冲击、含沙量、电磁、辐射、腐蚀介质 等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然后确定产品可靠性指标的一种 试验方法。
比如:汽车在热带,寒带,雪地,高原,沙漠,含尘量大、 腐蚀介质、多雨潮湿等地区的试验,都属于环境试验。环 境条件也可是人造的,如在试验场增设盐水池等进行汽车 及其零件的耐腐蚀试验等。 例如:无人驾驶汽车高速公 路试验
【例8-1】已知某组样品寿命服从指数分布,估计它的平均寿命 约为3000h,希望1000h左右的试验中,能观测到r=10个失效, 试问应投试多少样本。
• 解:由指数分布失效概率计算式,令t=1000h,θ=3000h,得
F (t) 1 e x p t 1 e x p 1 3 0 0 0 0 0 0 0 .2 8 3 5
二、寿命试验分类
1条件下进行非工作状态的存放试验。 工作寿命试验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作有负荷的工作试验。 加速寿命试验
加速寿命试验就是在既不改变产品的失效机理又不增加新 的失效因素的前提下,提高试验应力,加速产品失效因素的作 用,加速产品的失效过程,促使产品在短期内大量失效。根据 试验结果,可以预测正常应力的产品寿命。
• 按照试验性质,可靠性试验可分为寿命试验、环境试验和现 场使用试验等。
一、寿命试验
• 寿命试验是可靠性试验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可靠性试 验往往是指寿命试验,它是评价、分析产品寿命特征的试 验,一般是在实验室里模拟实际使用工况进行试验。虽然 具有一定的近似性,但试验条件稳定,容易获得良好的试 验结果,可以获得产品的寿命特征、失效规律,计算出产 品的平均寿命和失效率等可靠性指标,用来作为可靠性设 计、可靠性预测、改进产品质量的依据。因此,它是可靠 性设计的基础工作。例如:手机翻盖寿命试验
b.定数截尾试验 指试验进行到规定的失效数r时停止,r<n。即r和n是常数
,而失效时间t0是随机变量。 截尾寿命试验按照试验中是否替换失效样本又可分为有替
换和无替换试验两种情况。
综上所述,按照试验截尾方式、有无替换,可以把截尾寿 命试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无替换定时截尾试验,记作[n,无,t0]; 有替换定时截尾试验,记作[n,有,t0]; 无替换定数截尾试验,记作[n,无,r]; 有替换定数截尾试验,记作[n,有,r];
三、现场使用试验
• 现场使用试验是指在使用现场对产品工作可靠性进行 的测量、试验。试验条件就是实际产品的使用条件, 它最符合实际。一般试验中要填写设备履历表,包括 使用环境条件、使用工作时间、维修保养记录、发生 故障记录与故障原因分析等。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就 可以得到产品的失效率、平均寿命与有效度等可靠性 指标,同时找出失效原因,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产品 的可靠性。 例:水稻收割机现场试验
2)获得产品的各项可靠性指标 通过寿命试验可以求得产品的失效率、失效密度、失效
概率、可靠度、平均寿命、寿命方差等指标,用来评价产品 的质量。
3)研究产品失效机理
通过寿命试验可以找到产品失效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 建立产品失效的物理或数学模型,弄清楚其失效机理,并能 用模型进行可靠性研究和理论预测工作。
§8-1 概述
• 为分析、验证与定量评价产品的可靠性指标而进行的各 种试验统称可靠性试验。
• 通过可靠性试验,进行统计处理试验结果,可以获得产 品在各种环境下工作时真实的可靠性指标,如可靠度 R(t),失效概率F(t),平均寿命,失效率等,为使用、 生产、设计提供可靠性数据。
• 同时,还可以揭示产品在材料选择、制造工艺,设计等方面 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受试产品的失效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 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提高产品可靠性的目的。所以 ,可靠性试验是研究产品可靠性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机械 产品可靠性预测的基础。
2.按寿命试验的进行方式分类
完全寿命试验 是指试验进行到投试样本全部失效为止。一般机械零件的
常规疲劳试验就是这种试验。需要花费较长的试验时间。 截尾试验
又叫不完全寿命试验,指试验达到规定的失效数或达到规 定的试验时间就停止的试验。可分为两种: a.定时截尾试验
指试验进行到规定时间t0时停止,即投放样本数n及试验时 间t0是定值,而产品失效数r是随机变量。在规定的时间t0内要 保证产品失效数r小于规定值。
三、寿命试验设计
可靠性寿命试验应根据被试验产品的性质和试验目的 来设计试验方案。但无论试验是否加速,有无替换,定数 还是定时截尾,一般均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明确试验对象 2)确定试验条件 3)拟定失效标准 4)选定测试周期 当产品寿命为指数分布时,累计失效分布函数为:
F(t)1et/
式中 θ——平均寿命;
及其分布往往不了解,开始可将θ估计得略小些,以便使开始
的测试点前移,然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5)确定投试样本数
投试样本数n可按秩的估计法由下式算出: 当n>20时,n值由下式估算
n r F (t)
当n≤20时,n值由下式估算
n r 1 F (t)
式中 r ——结束试验时的失效个数; F (t ) ——结束试验时的失效概率。
§8-2 寿命试验设计
一、寿命试验目的
寿命试验用来评价分析产品的寿命特征。它是可靠性 试验的一个重要项目,概括起来寿命试验的目的有三点。
1)弄清产品的寿命分布(失效时间概率分布) 通过寿命试验找出产品的寿命分布,这对设计和应用
都有重要意义。如轴承的寿命符合威布尔分布;单一电子 元件的寿命一般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合金钢 的高温持久寿命则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由大量电子元件组 成的系统则符合指数分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