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指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通过科学技术、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建设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和简单的农具,生产效率较低。
而现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用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精细化。
其次,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农业依靠科技创新,在种植、养殖、农机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例如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的高产品种培育,高效农药、肥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民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接受农业信息并进行决策,使农业生产更加精确、高效。
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推进。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我国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排水和水利综合利用水平,有效保障农田灌溉用水。
然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结构亟待优化。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蔬菜、畜禽养殖为主,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发展不协调。
此外,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还不高,亟需加大企业化经营力度。
其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仍然突出。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频发,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动农产品全程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此外,农村人口流失问题不容忽视。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升农民的生活待遇和发展机会,增加农村吸引力,减缓人口流动。
总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精准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精准农业发展现状精准农业是指通过科技手段和信息化建设,精确识别农田特性、农作物需求,无损作业、无浪费施肥、高效使用农药、科学灌溉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正在迅速推进,在现状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首先,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已经取得显著成果。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领域各种监测设备、无人机、传感器等数字化装备普及应用,实现了对农田、作物、气象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精确分析。
农民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终端,可以随时了解到农田的土壤湿度、气象信息,同时也能掌握到农产品市场的供需情况,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
其次,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国家将精准农业列为“十三五”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大力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加大精准农业的研究力度。
新型农业装备、新品种培育、新农药研发等方面的成果不断涌现,为推动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各地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也积极探索创新,开展精准农业示范推广,推动技术进步与普及。
再次,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精准农业的重要保障,我国在农机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例如,无人机、智能喷雾机、自动播种机等新型机械设备的应用逐渐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此外,农业机械化在农田管理、农药施用、育苗繁育等方面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了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
最后,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产业化发展持续推进。
精准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互促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农业企业加大精准农业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投入,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
同时,逐步完善农机补贴政策,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优化。
总的来说,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技术装备的成本较高,农民的科技素养有待提高,农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我国精准农业仍需加大推广力度,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持体系和市场保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精准农业的全面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措施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措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科技化、精细化和可持续化的趋势。
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高质量安全,我国近年来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推进了一系列措施。
一、多样化当前,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农业生产逐渐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园艺业、畜牧业、水产业等也逐步发展壮大。
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发展混合种养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和天然资源,提高产出的效益,实现多种经营的目的。
二、科技化如今,在现代农业中,科技已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科技的发展为高效、绿色、生态、智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例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智能化的改造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很大提升;生物育种和基因工程的推广,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值;新型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预警系统的使用,可以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三、精细化现代农业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逐渐发展起来的管理模式。
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种植技术、农业机械、生态环境等方面,随着农业的发展,精细化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通过利用GIS定位技术等,可以根据土地的地理特点和产出的需求,实现不同的农业生产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四、可持续化可持续化是现代农业的最终目的。
为了实现可持续化的目标,需要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更多地考虑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保护。
从农业生产到产品消费全过程,从源头掌控,确保生产绿色、健康的产品。
与之相应的是,农民应该积极参与到农业可持续化发展中,采取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科学施肥方法、推广有益微生物;当然还包括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
以上就是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措施的一些内容。
总的来说,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是重要的,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各种方面的改进,对于满足人们的需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和资源环境保护都是至关重要的。
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农业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变革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农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农业生产的现状现代农业生产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有限和不均衡分布。
大量农田被工业化、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农田面积减少。
其次,农业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气候不稳定,农作物种植受到气温和降水的波动影响。
再者,农业生产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农药使用和化肥施用过量导致土壤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此外,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也制约了产量的提升。
二、科技创新的作用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传感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田的精细管理,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
生物技术的进步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例如转基因作物的广泛应用改善了作物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三、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成为趋势。
可持续农业注重生态平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此外,农业和畜牧业的有机结合也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效率。
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农业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增加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措施,提高消费者的信心。
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农业结构调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
由于农业劳动力向城市流失,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
因此,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的。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多种经营、多样化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六、农村土地利用的优化农村土地利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也愈加重视。
当前,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正在经历着转型和升级,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一、现状1.1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在我国成熟应用了几十年,其中包括灌溉、用肥、用药、农机具运用等。
通过努力寻求现代化方法和技术,农民在不断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向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迈进。
1.2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是指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等手段,达到农业生产的高效、高产、高质量和环境友好。
如近年来,农业生产技术逐步向数字化、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和生态化发展,有多项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例如无人机、精准农业、智能化设备、云计算和工业化农业等。
1.3农业生产效益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迅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农业。
整体上,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在提高农民生产收益、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实现了显著变化,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二、发展趋势2.1精准农业的形成农业生产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精准化时代,精准农业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精准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也可以降低种植成本,进而提高农民种植的收益。
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推广精准农业的技术,但由于成本过高,农民依旧没有全面接受和应用,因此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应用尚有待加强。
2.2宽带农村的形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农业也不再是传统的农耕种植,农村地区也开始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从而形成宽带农村。
这一趋势使得农民不需要离开家就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技术,也能够实时掌握农业生产的情况。
从根本上来说,宽带农村的形成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2.3生态农业的形成近年来,全球对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与精准农业、宽带农村等相关,人类正在认识到仅仅追求高 yields并不可持续,从而生态农业成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近年来,中国现代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重视,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1.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现代农业运用了大量的高技术装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农业生产、种植和养殖等环节使用了精细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缓解了人力成本的压力。
2.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中国农业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向现代农业结构调整转变,逐渐从传统的粮食主导型农业向多元化、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发展,如温室蔬菜、水产品养殖、生态农业等,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和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3.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中国现代农业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土地利用方面推行了精细化管理,保护了耕地资源,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灌溉效果,降低了浪费。
4.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加强:中国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了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满足了人民对优质食品的需求。
二、发展前景分析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未来,中国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和品牌认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中国现代农业需要在优化供给结构的同时,注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3.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4.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还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国内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

国内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一、现状分析1. 农业生产总体情况目前,中国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发展。
农业产值持续增长,农产品供给充足,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2019年,农业总产值达到X亿元,比上年增长X%。
农业综合支持能力不断提升,为国内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2. 农业结构调整为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农业效益,农业结构调整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
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方向。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高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二、未来发展前景1. 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未来,农业科技创新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未来,将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检测,建立健全农产品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信誉度。
同时,推动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农产品的需求。
3. 农业对外合作的拓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对外合作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与国际农业组织、企业等开展合作,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强未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中国农业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农耕历史的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
然而,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动下,农业领域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以及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农业的现状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可以总结为:农业人口减少、农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产品需求结构转变。
首先,中国的农业人口逐渐减少。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规模逐渐缩小。
这导致了农田面积的减少,因为一些农田被用来建设工业园区和城市建设用地。
其次,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农业生产效率逐年提高。
农民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另外,农产品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转变。
随着城市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逐渐从粮食向高品质、安全、营养丰富的农产品转变。
农民在生产中也加大了对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力度。
二、农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精细化农业、绿色农业、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治理。
首先,精细化农业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精细化农业将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
通过精确施肥、准确浇水、智能化管理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的精细化控制。
其次,绿色农业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增加,农业生产将更加注重绿色、有机、无公害等特点。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另外,农业现代化将推进农业发展。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加速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集约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最后,农村社会治理将成为农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健全的村民自治组织和村级权力制衡机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和经济待遇,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农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环境的恶化,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智越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资源,成为J'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智效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一、智・农业的发展现状智慧农业的核心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目前,智怒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中国为例,智然农业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或要手段。
通过搭建农业物联网平台,农民可以实时监测上壤湿度、气温、气候情况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决策。
同时,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为农民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智.植农业还可以帮助农民精准施肥、精细管理作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环境。
智慈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农业生产带来「显著的效益,更为农民的收入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 .农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陋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大数据和人【智能将在智裁农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收集并分析大量的农业数据,智慈农业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农田管理和作物生长愤测,为农民提供更合理的决策支持•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识别和管理病虫害,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
2 .精准农业的推广和应用精准农业是智念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利用先进的传修涔和设备,将施肥、喷药、潴溉等农业活动精确到每一块上地,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精准农业将在更广泛的范困内推广应用“农业从业者可以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在不同地块上实施差异化的管理,针对不同土壤条件和作物痛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生态农业的兴起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正在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潮流.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史,强调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农业发展总结的问题与挑战分析

农业发展总结的问题与挑战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农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总结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中存在农产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大部分农业企业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加工业支持。
这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利益受损。
因此,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业企业向加工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二、资源利用不充分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肥料等资源的需求较大,但现阶段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
农业面临着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资源管理,推广高效节约资源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
三、农业科技进步滞后农业科技水平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滞后,创新能力弱,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要应对这一挑战,必须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促进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实践的结合,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四、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市场的主体地位状况不明显,在市场主体少、价格波动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普遍存在。
这导致农产品价格低、利润微薄,影响农业企业发展。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市场秩序良好,保障农产品价格合理。
五、农业保障政策不到位农业保障政策缺乏针对性和长期性,农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持。
应当完善农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种植和养殖的积极性,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总结农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时,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思路,以期推动我国农业健康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

精准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钟书月精准农业的应用实践是解决中国农业目前面临的资源不足,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分析了精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根据土壤形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解决土壤肥力、病虫害所需农业喷洒量、合理灌溉等问题,通过精算、诊断,优化和科学管理对作物投入物进行精确的田间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改善经济和环境效益,促进农业经营流程化、规模化推进,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国。
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生产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如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维持粮食安全已成为我国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精细农业的实施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精准农业的概念和历史现状1、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建立在高新技术、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的基础之上的一门由信息技术和大数据驱动的科学,是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实施的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和管理的系统,是农业生产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经营的农业。
其关键技术环节包括农田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决策,田间变量实施等。
通俗的说就是,精准农业的理念是需要多少给多少,需要什么给什么。
2、精准农业的构成要素为: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精准灌溉,精准收获。
精准播种技术既可以节约优质种子,又可使作物在田间获得最佳分布,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最佳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作物对营养物质和太阳能的利用率;精准施肥既可以减少因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又可以降低成本;精准施药实现了农业病虫害诊断、防治、预警等模式;精准灌溉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间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实时实施精准灌溉,从而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精准收获可做到颗粒归仓,并可根据一定的品质标准分级分类。
3、纵观数千年的国内外农业史,农业可归纳为4个时代,即农耕时代,机械化时代,农业服务业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
数字农业的概念、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数字农业的概念、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数字农业的概念数字农业又叫精细农业或信息农业。
1997年,经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讨论,正式提出了数字农业的概念:数字农业是指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集约化和信息化的农业技术。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再次把数字农业定义为:数字地球与智能农机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
具体来说,数字农业就是指运用数字地球技术,包括各种分辨率的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结合的高新技术系统。
近年来,数字农业(精细农业)的范围除了农业(耕作业)外,还包括精细园艺、精细养殖、精细加工、精细经营与管理,甚至包括农、林、牧、种、养、加、产、供、销等全部领域。
在2022年中国数字农业高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总工程师、研究员刘桂才作了《数字技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
刘桂才提炼了数字农业的概念,他表示,数字农业是将数据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数字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
数字农业的核心是把数据作为新的农业生产要素,其特征是农业全链条、全产业、全过程的智能化、泛在化,其主要方式包括自动化生产、最优化控制、智能化管理、系统化物流和电子化交易。
二、数字农业的发展现状(一)全球数字农业发展现状1、北美地区稳定发展,以美国为核心在过去几年,北美地区在全球数字农业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中以美国为核心,美国农业生产主要表现为地区、农场和生产专业化,约有41.6%的家庭农场、46.8%的奶牛场和52%的农场主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络,将农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中;欧盟计划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农作物种植,同时通过声音传感器获取动物疾病等信息;近年来德国在数字农心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致力于为数字农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美国、日本的农业航空作业面积达到5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农业是一个国家很重要的支柱产业,它的进步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农业也在不断发展中,那么当前的农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呢?一、农业发展现状1.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农业种植业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种植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战略和经济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制的深化,农村农民对种植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
当前,我国农业种植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物品种逐步丰富,种植技术不断进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种植业不断走品牌化道路等。
2.畜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蛋类、奶类等畜禽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畜牧业的发展成为关乎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
当前,我国畜牧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支撑体系日渐完备,畜禽养殖的技术不断提高,自主培育优质品种的能力不断加强。
同时,政府对农民的扶持政策也在不断加强,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渔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渔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从而成为了我国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
目前,我国渔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渔业海洋监测、信息化建设以及渔业生产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有力的推广。
同时,渔业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
渔业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的GDP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二、未来趋势1.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未来,我国的农业将更加集中、精细、科学化、产业化。
政府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农民走品牌化道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村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推动农业品牌化未来,我国农业将越来越多的走品牌化道路,强化品牌战略,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精准农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精准农业的发展前景分析精准农业是一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它以数据为支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为准确、实时的信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在当今信息时代,精准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一、技术支持不断完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农业所需的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精准农业提供了更为稳固的技术支持,使得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精准。
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精准农业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可以更精确地了解土壤、植物、气象等各种信息,从而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这不仅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还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精准农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管理农田、合理施肥、节约用水等,有利于土壤的保护和改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推动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四、农产品质量提高通过精准农业的技术手段,农民可以更好地控制病虫害、施肥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有了更好的管理和监测手段,农产品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需求。
五、市场竞争力增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精准农业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农业产业提升自身实力,适应市场需求。
六、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精准农业通过对农田、作物生长、农产品加工等全过程的数据监测和记录,可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这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消费者信任度具有重要意义。
七、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精准农业倡导农产品生产全程信息化管理,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
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有助于提升农民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推动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八、市场需求拉动产业链发展随着人们对于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关注度增加,市场对于高品质、安全的农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农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民的生计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农业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农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目前农业的发展现状。
全球农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农业生产需求不断增加,但土地资源有限,农田面积逐渐减少。
资源的稀缺和环境污染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农业也正处于变革之中,面对着许多新的机遇。
首先,技术的进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可能。
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如无人机、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农作物精确施肥、精确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安全、健康和环保的食品越来越关注。
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逐渐兴起,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此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农产品的营销和销售带来了新的机会,农民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应用程序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农业未来的趋势。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农田面积的减少,农业生产需要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因此,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和环保意识将成为农业未来的重要目标。
一方面,农业科技将继续发展,新的技术和设备将不断涌现。
例如,基于互联网的农业智能系统、精准农业、基因编辑技术等将会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创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将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
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些可持续农业模式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和农产品质量,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此外,农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精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的耕 作活动 , 获得精 确的位置信 息 , 带有 G S的灌溉 P 机就能 够 自动按 照 系 统 预定 的 线路 进 行 灌溉 , 别 特 是收割 机 , 以即 时统 计 出每一 秒 的收 割信 息 。这 可 些信息 也会显 示 在 G S系统 当 中 , 晰 地表 现 出每 I 清 个地块 的 产量 信 息 。偌 大 的农 场 , 只需 几 个 人 就 可 以轻松 管 理 。通过 这 些手 段 , 作 物 产量 和 影 响 将 作 物生产 的 环 境 因 素 ( 土壤 结 构 、 力 、 形 、 如 肥 地 气 候、 病虫害 等 ) 实 际存 在 的 空 间 、 间 信息 进 行综 与 时 合 , 到影 响小 范 围内产量差 异 的原 因 , 后采 取相 得 然 应 的调 控措施 。这一做 法改 变 了传 统农 业 大面 积样 本 、 均 投 人 的 弊端 , 作 物栽 培管 理 实 施 按 需 投 平 对 入, 包括 精确播种 、 精确施 肥 、 确 灌溉 、 精 精确 收获 这 几个环 节 。因为 有 了地 理 空 间信 息技 术 , 加 上 土 再 壤、 生物信 息 , 细农 业就 可 以根据地 块 的综合 信 息 精 来 进行播种 、 药 、 溉 等一 系 列农 业 操 作 , 现 减 喷 灌 实 少环 境污染 、 节约成本 、 增加经 济效益 的 目的 。 加大精 细农业 的宣 传 力度 , 农 业 示 范 工程 的 将 成功 经验逐步 推广 , 究发展 精 细农业 科 学技术 , 研 加 大对专业 人才 的教 育 和培 养 , 精 细农 业 在我 国 的 为 广泛应 用与推广 打下坚 实的基 重要途 径 , 2 是 1世纪 领
先 的农 业 生 产 技 术 。我 国精 细农 业 的发 展 已 经 起 步 ,94年我 国科 学 家 就 曾提 出在 我 国进行 精 细 农 19 业 研究应用 的建议 , 随着 我 国地 理 空 间信 息 技 术 飞 速发展 , 理 空 间信息 技 术 在农 业 上 的应 用 也 提 到 地 了重要 的议 事 日程 。我 国已将 “ 精确定农业 ” 的发展 列 为“ 十一五 ” 业科 技 战 略规划 重 点 , 农 国家 开 始关 注国际农业 生产技 术 的前 沿 领域 , 展 “ 细农 业 ” 开 精 的研究 应用 。 国家在 ¥ 6 8 3计 划 中 已列入 了精 细 农 业 的内容 , 科技部 在筛选 “ 向 2 世 纪解决 l 人 面 1 6亿 口食物安 全 的关 键 技术 ” 目也 对精 细农 业 给 予 了 项 充分 的重 视 , 国家 计 委 和北 京 市政 府 共 同 出资 在北 京 搞精细农 业示范 区。 中科 院也 把精 细农业 列 入知 识 创新工 程计划 。 目前我 国关 于精 细农 业 的研 究 和 应 用还处 于起 步 阶段 , 加 强 了和 国外 的学 术交 流 在 与 合作联 系的同时 , 国内学术 交流 也开 始活 跃 , 的 有 单 位 已开展 了有 关 研 究 和试 验 示范 工 程 准备 工 作 , 些地 区 已将 “ 细 农 业 ” 术 引入 农 业 生 产 实 践 精 技 中, 在北 京 、 海 、 上 黑龙 江 以及 新 疆 等地 区建 立 起一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路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下面将介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成效,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思路。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1. 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涵盖了粮食、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
2. 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从传统的家庭农场向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企业转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3.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使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果,满足了人民对优质食品的需求。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1. 农民收入增加: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2. 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模式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传统方式,提高了农作物和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3. 农产品国际贸易扩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量大幅增加,国际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农业产业化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之一。
未来发展思路:1. 推动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2. 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农业企业,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完善。
3. 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科学管理,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4. 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培育农业产业化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技术的融合,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精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体 系与 现 代 信 息技 术 相 结 合 。 利用 3 S技 术 即 地 理 信 息 系统 、
全球 定 位 系 统 、卫 星遥 感 技 术 以 及 连续 数 据 采 集 传感 器 、 变 频 处 理 设 备 和 决 策 支持 系统 等 现代 高新 技术 , 定位 、 定时、 定 量 实施 的一 整 套 现 代农 业 操 作 技术 与管 理 系 统 。 精 细农 业 的 生 产过 程 包 含 3个 实施 阶段一 确 定 田间 管 理 事 件 、 制 定 对 策 和 实施 对 策 。 通 过 获取 农 田小 区 作物 产 量 和 影 响 作物 生长 的 环境 因素( 如土壤结 构 、 地形、 植物营 养 、 含水量 、 病 虫 草 害 等) 实 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问差异性信息 , 分 析 影 响 小 区 产 量 差异的原因, 并 采取 技 术 上 可行 、 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 , 区
学术园地
Xu e s h u y u a n d i
精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郭 爱 民 朱 冬梅 刘 彦敏 。 李正 昌
1 . 山 东省 曹县 倪 集 镇 农技 站 : 2 . 山 东省 菏 泽 市农 广 校 : 3 . 山 东省 曹县 王 集 镇 林 业站 ; 4 . 山 东省 曹 县韩 集 镇 农业 综 合服 务 中 心
生产 要 求 , 实行 肥 料 的 适量 配 比 , 提 高 肥 料 养 分 利 用率 。 2 0 0 6
生 产技 术 的前 沿 领 域 , 开展“ 精 细农 业 ” 的研 究 应 用 。 国家 在 ¥ 8 6 3计 划 中 已列 入 了精 细 农 业 的 内 容 , 科技部在筛选 “ 面向 2 1 世纪解决 1 6亿 人 口食 物 安 全 的关 键技 术 ” 项 目也 对 精 细 农 业 给 予 了 充 分 的重 视 . 国家 计 委 和 北 京 市 政府 共 同 出资 在 北 京 搞 精 细农 业 示 范 区 。 中 科 院也 把 精 细农 业 列 人 知识 创 新 工 程 计 划 。目前我 国关 于精 细 农业 的研 究 和应 用 还 处 于起 步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与现代化前景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与现代化前景中国农业发展现状正在迅速走向现代化,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中国农业正逐渐走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迈进。
一方面,在科技的支持下,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迅猛。
如农业物联网、大数据、无人驾驶技术等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农业信息化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决策和经营农田。
此外,通过现代化的农机装备和精细化的农业管理,农业生产成本得以降低,收益则有望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需求的变化也为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安全、健康、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促使农业从传统农产品向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的转变。
中国的农业利用这一机会不断转型升级,通过品牌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生产,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仍然不足,农业科技水平相对欠发达,距离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差距。
此外,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限制也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因素。
例如,水资源的不足和投入的不合理利用,土壤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创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来解决。
尽管面临着挑战,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中国农业发展正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通过科技创新、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农业将以更高效、环保、有质量的方式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的衣食需求做出贡献。
论述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如何继续谱写

一、我国农业的现状和问题我国目前的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的、原始的小农小本耕作经营,高成本、低效率,与其它行业相比, 我国农业这个支柱性产业已被远远地甩在了其它行业的身后, 而同时它又严重制约了其它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成为阻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国农民平均文化程度不足小学毕业; 农民人均收入普遍较低。
低于联合国规定的生存保障线; 农民文化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素质相对很低,客观地堵住了他们非农业收入; 大部分农民仅仅停留在温饱水平( 只有极少数第三产业发达地区如江浙广等少数地区的农民才过上富裕生活) 。
农民收入与农业发展相辅相成, 形成恶性循环, 整个农业生产无序又疏于管理, 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很低,农业产业基础非常薄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的落后程度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大批民工涌入城市, 又给城市增添了重负。
入世后, 农产品价格普遍有所降低, 在一段时期内, 农民的生活水平、境况会更坏, 农业的发展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和重挫。
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实际情况, 所有关心中国发展的人士都会考虑, 中国未来的农业应该如何发展。
二、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在阐述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出路时, 我们首先应对世界范围内农业的特征与趋势有所了解, 以使我国的农业更快地与国际农业接轨。
从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来看, 21 世纪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特征与趋势将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农业生产科学化、知识化本世纪 50 年代以来, 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 发达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由于“绿色革命”而大大提高了本国的粮食产量。
在知识经济时代, 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将广泛地用于动植物良种培育、动植物快速繁殖和动植物保护等。
与此同时, 计算机技术用于作物品种资源研究、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和保护、以及农业管理等; 遥感技术用于土壤调查、作物估产、灾害监测、森林调查、土地利用等; 核技术用于动植物保护、农产品保存和食品保鲜、作物育种和栽培以及环境保护等; 微电子技术用于农业机械, 使其完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酶技术用于饲料工业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年第6期精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泰来县汤池镇农村经济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梁艳萍 赵
精细农业是一种基于空间信息管理和变异分析的现代农业管理策略和农业操作技术体系。
它将农业原有技术生产体系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遥感技术以及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变频处理设备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定位、定时、定量实施的一整套现代农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
精细农业的生产过程包含3个实施阶段———确定田间管理事件、制定对策和实施对策。
通过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
实时测知农作物个体或小群体或平方米尺度小地块生长及疫病的实际情况。
它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的空间差异,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再对耕地和作物长势进行定量的实时诊断,充分了解大田生产力的空间变异的基础上,以平衡地力、提高产量为目标,实施定位、定量的精准田间管理,实现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和改善环境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
精细农业在国外发展的成功经验证实,精细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21世纪领先的农业生产技术。
我国精细农业的发展已经起步,1994年我国科学家就曾提出在我国进行精细农业研究应用的建议,随着我国地理空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也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我国已将“精确定农业”的发展列为“十一五”农业科技战略规划重点,国家开始关注国际农业生产技术的前沿领域,开展“精细农业”的研究应用。
国家在S863计划中已列入了精细农业的内容,科技部在筛选“面向21世纪解决16亿人口食物安全的关键技术”项目也对精细农业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国家计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出资在北京搞精细农业示范区。
中科院也把精细农业列入知识创新工程计划。
目前我国关于精细农业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加强了和国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的同时,国内学术交流也开始活跃,有的单位已开展了有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一些地区已将“精细农业”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北京、上海、黑龙江以及新疆等地区建立起一批精细农业示范基地,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国陆续建立起精细农业的示范基地,期望通过高科技农业示范工程将精细农业这项国际先进的农田耕作技术向全国推广,以解决我国地少人多的农业发展瓶颈,减少污染和浪费,走农业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0年7月12日,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入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昌平九华山庄举行。
中国蓝田总公司、国家级北京林木繁育基地、北京市农科院等将在这里投资建设,主要项目有良种繁育、精细农业、牧草生产及深加工等,总投资达10亿元以上。
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该园建成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展示北京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窗口、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中心。
小汤山农业示范基地的总面积为2462亩,其中种植面积为1944亩,这一项目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也是从无到有。
在北京小汤山精细农业示范基地,坐在办公室电脑面前轻点鼠标,耕种人员就能了解到哪块耕地需要施肥,哪块耕地需要浇水,耕地的产量是多少等等信息。
耕作人员携带GPS进行定位之后进行精确的耕作活动,获得精确的位置信息,带有GPS的灌溉机就能够自动按照系统预定的线路进行灌溉,特别是收割机,可以即时统计出每一秒的收割信息。
这些信息也会显示在GI S系统当中,清晰地表现出每一个地块的产量信息。
偌大的农场,只需几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
通过这些手段,将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产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肥力、地形、气候、病虫害等)与实际存在的空间、时间信息进行综合,得到影响小范围内产量差异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这一做法改变了传统农业大面积样本、平均投入的弊端,对作物栽培管理实施按需投入,包括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收获这几个环节。
因为有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再加上土壤、生物信息,精细农业就可以根据地块的综合信息来进行播种、喷药、灌溉等一系列农业操作,实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加大精细农业的宣传力度,将农业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研究发展精细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对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精细农业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与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01
)©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