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三章 问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简述血浆渗透压的构成及其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要点: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构成,其中晶体渗透压约占99%。晶体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氯离子等构成,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其中,白蛋白分子量较小,
数目最多。
生理意义: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细胞正常形态;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问题
简述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正确答案:
要点:
红细胞的主要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渗透脆性。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有:运输 O 2 和 CO 2;缓冲作用;免疫作用。 具体内容参看教材p52-53。
问题
简述生理性止血的过程。 正确答案:
要点: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便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挛缩、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三个时相。
首先是受损伤局部及附近的血管挛缩,这是神经调节和肌源性自身调节的结果。 其次是血管内皮损伤,内皮下组织暴露,激活血小板,经过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等作用,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实现初步止血。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的过程。根据传统的瀑布学说,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最终结果是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
成,而且每步酶解反应均有放大效应,是一种正反馈反应。这一过程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这两条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和参加凝血因子不完全相同。目前认为,外源性凝血途径在体内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中起关键性作用,组织因子被认为是启动子,由于组织因子嵌在细胞膜上,可起“锚定”作用,使凝血限于局部。凝血过程由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后,一方面通过生成的少量凝血酶反过来激活内源性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续促进凝血;另一方面加强内源性凝血途径,维持和巩固凝血过程。
问题
简述血液的抗凝系统。
正确答案:
要点:
血液中的抗凝系统主要包括: 1)细胞抗凝系统
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凝血因子的吞噬灭活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形成作用,限制血液凝固的形成和发展。 2)体液抗凝系统
(1)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最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 (2)蛋白质C系统
(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如抗凝血酶) (4)肝素(增强抗凝血酶活性)
问题
简述纤溶过程。 正确答案:
要点:
纤维蛋白和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被溶解液化的过程,称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纤溶可分为两个基本过程,即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
问题简述输血原则。
正确答Array
案:
要点:
1)同型输血。不仅要考虑ABO血型相合,还要考虑其他血型,如Rh血型是否相合。
2)无同型血时,可按下列原则:(1)O型输给A、B型,AB型可接受A、B、O型血。
(2)必须少量(<400mL)、缓慢进行。
3)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即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给称为交叉配血主侧;而且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次侧。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起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只能在应急情况下,少量缓慢进行输血,并密切观察,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
4)提倡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