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类抗癌机制摘要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张国铎;李航【摘要】香豆素(coumari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肿瘤、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氧化、抗茵、抗凝血、光敏等.同时已有研究证实,其药理作用与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可进一步研究开发更多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从中寻找有效的先导化舍物和活性基团,通过结构修饰和筛选,开发出高效低毒的临床药物.该文就近年来香豆素类化合物在肿瘤、艾滋病等治疗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Coumarins are a group of important natural compounds,and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multi-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 tumor, anti - HIV, antioxidant, anti - microbial, anticoagulation, photoresponse, etc.At the same time, some researches had confirmed that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chemicalstructure.Therefore, more coumarin compounds could be developed by further researches, from which we could find effective leading compounds and active groups.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oxin clinical drugs can be developed by structure modification and selection.Progres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coumarins were overviewed in this paper.【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1(020)017【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香豆素;药理活性;构效关系;进展【作者】张国铎;李航【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400011;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庆,4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R285.5香豆素(coumarins)是具有苯骈α-吡喃酮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可看作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水形成的内酯,绝大多数在C-7位有羟基或烃基,具有芳香气味。
香豆素化合物在抗癌作用中的作用机理和高效定量分析研究
香豆素化合物在抗癌作用中的作用机理和高效定量分析研究近年来,癌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此,各国科学家和医疗机构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希望能够研究出一种安全、高效的抗癌药物。
香豆素化合物作为一类天然产物,具有着广泛的药用价值,而其在抗癌作用中的作用机理和高效定量分析研究,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香豆素化合物在抗癌作用中的作用机理香豆素化合物是一类化学结构中含有苯环和吡啶或苯并呋喃结构的天然分子,其在抗癌作用中的具体机理与其所含有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密不可分。
1. 抗氧化作用香豆素化合物中的氧化还原酶、过氧化物酶、载氧血红蛋白和脱氢酶等活性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氧化应激等损伤,抑制癌细胞的生成和增殖。
2. 细胞凋亡作用香豆素化合物可以促进癌细胞的凋亡过程,通过调节细胞的生长周期、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方式,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复制,进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3. 扰动微环境作用香豆素化合物中的多种成分,包括基因表达调节、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周期控制等多个方面,能够对癌细胞所在的微环境产生具有针对性的扰动作用,影响其自我恢复和生长机能,从而进一步加速癌细胞的消失。
二、香豆素化合物的高效定量分析研究随着香豆素化合物在抗癌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高效定量分析也成为了香豆素化合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般情况下,对香豆素化合物的定量分析主要依靠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
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精确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食品、化妆品、生命科学等。
香豆素化合物的分离和制备是HPLC分离分析的关键。
通常采用3-羟基-4-甲氧基苯丙酮(HMPA)为双键硬化剂,增加生物碱的色谱保留力。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用盐酸胆碱:硫酸铵为流动相,与分离小柱相比,分辨率最好、分离效率最高。
结语:综上所述,香豆素化合物在抗癌作用中的作用机理和高效定量分析研究,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蛇床子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190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5月 第42卷第3期 Int J Geriatr, May 2021, Vol. 42 No. 3© 2021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 2021 by the Editorial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s蛇床子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屈小微张毅**通讯作者:张 毅,电子由B 箱zhangyi@ sj 一 hospital, org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老年病科,沈阳110004[摘要]蛇床子素是从蛇床子中提取出来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其抗肿瘤作用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已有许多有关蛇床子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报道,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的增 殖、介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及迁移、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联合放 化疗减毒增敏效应及细胞毒性作用等。
本文对蛇床子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在以后抗肿 瘤治疗中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蛇床子素;抗肿瘤;作用机制doi : 10. 3969/j. issn. 1674 - 7593. 2021. 03. 016Research Progress in Anti - tumor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OstholeQu Xiaowei , Zhang Yi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 the Affiliated Shengjing Hospital , China Medical Univeraity , Shengyang 110004* Corresponding author : Zhang Yi, E - mail : zhangyi@ sj -hospital org[Abstract] Osthole is a coumarin compound extracted from cnidium monnieri. Its antitumor effect has become a new re search hotspot. There have been many reports on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osthole. The mechanism of its antitumor effect mainly includesinhibiting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 inducing tumor cell apoptosis , inhibiting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tumor cells , reversing multidrugresistance of tumor cells , and inhibiting angiogenesis of tumo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osthole.[Key words] Osthole ; Antitumor ; Mechanism of action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加,全球的肿瘤发病 率逐年上升,尽管临床上针对肿瘤的治疗措施很 多,比如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基 因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但由于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且肿瘤本身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 后差等特点,其治疗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所以肿瘤的治疗自始至终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也是目前的研 究热点。
天然香豆素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 八{}
H O k、o ^、0 蚋内酶
3
CH2OH g
“芷内瞒
0 。
茭花搬 内穗
怒菌 f 豢
图 1 香 豆 素 类 化 合 物化 学 结构
1 简 单 香 豆 素 类 (simple coumarins)
简单 香 豆素 类 是 只 在 香 豆素 苯 环 一 侧 有 取 代
而抑 制 白血病 细胞 HL一60的增 殖 。杨秀伟 【1 51通过 株 HL一60、人 肝癌 细胞 株 BEL一7402、人 宫颈 癌细胞
池 州 学 院学 报
第 27卷
素 对 白血 病 患 者 HL一60早 幼 粒 细胞 的 抑制 作 用 , 主要 是 通过 加 快 胞 质迁 移 来 引发 白血 病 细胞 的衰 亡 。 此 外 ,Wang等【“J贝4利 用 免 疫 印迹 分 析 进 行 研 究 ,表 明秦 皮 乙素 通过 诱 导 G1期 细胞 周 期 阻滞 从
基 的衍 生物 ,取 代基 取代位 置 主要 位 于 C一7位 、C一6 位 或 C一8位 。C_7位一般 为含氧取 代基 。广 泛存在 于 伞 形 科植 物 中 ,如 蛇床 子 素(osthole),秦皮 中的 秦皮 素 (fraxctin)、茵 陈 中的滨蒿 内酯(escoparone)、瑞香 素 (daphnetin)、橙 皮 中的东 莨菪素 fscopoletine)掣 q。
应用。本文拟就香 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简要 的总结概述 ,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香豆素类 ;化合物;抗 肿瘤作用
【中图分类  ̄-]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一儿 04(2013)03—0049—04
皂角刺黄酮和香豆素类活性成分的体外抗癌活性筛选
皂角刺黄酮和香豆素类活性成分的体外抗癌活性筛选
杨櫹;谭文霞;王婷婷;高嘉屿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9)12
【摘要】目的系统筛选由皂角刺获得的黄酮以及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体外抗癌活性.方法使用MTT细胞毒性法,首先在单一浓度(100μg/ml)下筛选18种化合物在两种癌细胞株上的活性,继而选择活性强的化合物进行浓度梯度的细胞毒实验,并计算IC50.结果异牡荆素,5-甲基氧-3,'4',7-三羟基二氢黄酮醇,滨蒿内酯和异东莨菪内脂活性较强,可对癌细胞产生浓度相关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黄酮和香豆素类化合物构成了皂角刺抗癌的成分基础.
【总页数】3页(P215-217)
【作者】杨櫹;谭文霞;王婷婷;高嘉屿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SFOD-LPME-HPLC测定白芷中香豆素类活性成分 [J], 李卫霞;于智慧;白小红
2.皂角刺黄酮和香豆素类活性成分的体外抗癌活性筛选 [J], 杨櫹;谭文霞;王婷婷;
高嘉屿
3.枳中异戊烯基化的黄酮及香豆素类成分 [J], 祝娇娇;李正辉;刘吉开;王国凯;冯涛
4.HPLC法同时测定枳实总黄酮苷提取物中3个香豆素类成分含量 [J], 王章伟;王振;邱小燕;刘芳芳;周鹏;张功俊;杨小玲;吕武清;谢宁
5.黄瑞香叶提取物中总黄酮与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J], 康阿龙;汤迎爽;王卫峰;李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文献综述
中药学专业毕业环节文献综述论文题目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二O一五年三月1 香豆素概述香豆素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环上常有取代基,根据取代基的类型和位置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其他香豆素等。
1.1 简单香豆素简单香豆素是指仅在苯环上有取代,而且7位羟基与其6位或者8位没有形成呋喃或吡喃环的香豆素。
取代基可以是羟基、甲氧基等。
如伞形花内酯、当归内酯、七叶内酯都属于简单香豆素。
1.2 呋喃香豆素呋喃香豆素是指香豆素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呋喃环的一类香豆素化合物。
若7位羟基与6位异戊烯基形成呋喃环时,结构中的呋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直线上,则称为线型呋喃香豆素。
若7位羟基与8位异戊烯基形成呋喃环时时,结构中的呋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折线上,则称为角型呋喃香豆素。
1.3 吡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是指香豆素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吡喃环的一类香豆素化合物。
若7位羟基与6位异戊烯基形成吡喃环时,结构中的吡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直线上,则称为线型吡喃香豆素。
若7位羟基与8位异戊烯基形成吡喃环时时,结构中的吡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折线上,则称为角型呋喃香豆素。
1.4 其他香豆素不属于以上三类的香豆素皆属于此类。
主要是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的香豆素化合物和香豆素的二聚体、三聚体等。
2 香豆素的性质及应用香豆素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中,于19世纪20年代第一次从零陵香豆中分离获得[1]。
随着分离、分析技术、合成方式和研究手段的进步,人类对香豆素的了解逐渐加深,提取与合成也趋于方便、高效、快捷。
至今,人们已可从自然界分离或人工合成香豆素其衍生物共计1200余种[2]。
由于其结构简单、易合成、具有多种良好的生物活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香料、医药、农药等各个领域。
香豆素衍生物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呈现出蓝色或紫色的荧光。
单/双光子可激发的香豆素光扳机的光控抗癌前药的设计合成
第 3 期
中 国 科 技 论 文
CHI NA SCI EN CEPA PER
Vo 1 . 8 No . 3
M a r .2 01 3
2 0 1 3 年 3月
单/ 双 光 子 可 激 发 的 香 豆 素 光 扳 机 的 光 控 抗 癌 前 药 的设 计 合 成
黄 琪 , 包春 燕 , 吴润青 , 朱麟 勇
药, 使所得 的光控前 药具有 更好 的水溶性 , 以便 更好地 与生物体 系相容 。通过 HP L C光解 测试 , 证 明该 两种前 药可 以在单 光子 可见 光、 双光子近红 外光激发 下有效地释放抗癌 药物 , 相 比于其他 响应体 系 , 该类体 系可 以通过 控制光 的条件 来控 制药物释 放 的剂量 , 显示 了其在癌症 治疗 方面的潜在应用。另外 , 与 He L a 细胞作 用后 的荧光成像 测试证 明香豆 素光扳机优 异的发光 性质 也 为 光 控 前 药体 系 提 供 了荧 光 示 踪 功 能 。 关键词 : 有机合成 ; 香 豆素光扳机 ; 苯 丁酸氮芥 ; 光控 前药; 药物释放 中图分类号 : 0 6 2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2 7 8 3 ( 2 0 1 3 ) 0 3 —0 2 6 3 — 0 7
Hu a n g Qi ,Ba o Ch u n y a n,W u Ru n q i n g,Z h u Li n y o n g
(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r Ad v a n c e d Ma t e r i a l s o f M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Fi n e C h e mi c a l s ,
香豆素类化合物_抗HIV天然药物
2. Cu rren s M J et a l. J P ha rm acol. E xp T her, 1996, 279: 652
3. Galin is DL et a l. J M ed Chem , 1996, 39: 4507 4. Goody R S et a l. N a tl M ed , 1995, 1: 519 5. Kashm an Y et a l. J M ed Chem , 1992, 35: 2735
合部位结合, 使之无法再与 dN T P 结合而丧 供开发利用[1]; 而含有抗 H IV 21 药性更强的
失反转录能力, 也可保护人体细胞免受 H IV 2 Sou la t t ro lide (1) 的 Ca lop hy llum tey sm ann ii,
1 的侵染而引起凋亡[2]。Ca lano lide A 抑制 就是胡桐的变种。 此外还有很多近缘属和近
《生命的化学》1999 年 19 卷 4 期
— 197 —
香豆素类化合物——抗 H IV 天然药物
李志勇1 郭 勇1 罗焕亮2
(1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广州 510641; 2 广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香豆素 抗 H IV 天然药物
艾滋病 (A ID 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 IV ) 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目前主要用 于临床治疗的药物, 均属核苷酸类药物, 以 H IV 病毒的逆转录酶作为靶点。这些药物虽 然对 H IV 病毒反转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 选择性较差, 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大, 有严重的 副作用[7], 更为致命的是, 这些药物在短时间 使用后, 均可使 H IV 病毒产生抗药性, 使药 效丧失。天然药物是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 种类繁多, 是艾滋病天然药物开发的丰富资 源, 1992 年发现的抗 H IV 的香豆素类活性 化合物即为其中之一。
7.第七章 香豆素类化合物
四、香豆素类药 物疗效学习
煮绿豆汤别扔掉豆皮
绿豆皮里含有大量的抗氧 化成分,还有生物碱、豆 固醇、香豆素、强心甙, 以及大量的膳食纤维等。 正是豆皮中的活性物质起 到清热解毒,防暑降压的 功效。同时,还能抑制多 种癌细胞的生长。
白癜风
白癜风中医称为白癜、白驳、 白驳风。白癜风是一种获得 性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表 现为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 发病率约为0.5%-2%,世界 各地均有产生。本病可累及 所有种族,一般肤色浅的人 发病率较低,肤色较深的人 发病率较高。
香豆素的生物活性
1.低浓度可刺激植物发芽和生长作用;
高浓度则抑制
2.光敏作用: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补骨 脂内酯治白斑病
3.抗菌、抗病毒作用:蛇床子抑制乙肝
表面抗原;
4.平滑肌松弛作用:滨蒿内酯具有
松弛平滑肌作用; 5.抗凝血作用:双香豆素具有抗凝血
作用。
6.肝毒性:有些香豆素对肝有一定 的毒性,例如黄曲霉素可致癌。
白癜风可诱发 多种疾病,如 恶性贫血、斑 秃、银屑病、 恶性肿瘤、支 气管哮喘、类 风湿关节炎和 白内障等疾病。
补骨脂
牛皮癣(银屑病)
古希腊人认为银屑 病是众神的诅咒,并强 迫银屑病患者摇铃,以 防被传染。可知的名人 中林彪、斯大林和曾国 藩患有此种疾病。曾国 藩患有严重的银屑病, 每晚要婢女为他搔痒方 能入睡,终身未能痊愈。
游离—能溶于沸水,不溶或难溶冷水,
可溶于苯、甲、乙醇、三氯甲烷和乙
醚等溶剂。
成苷—易溶于H2O、甲、乙醇等。
难溶苯、三氯甲烷和乙醚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第三节 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溶解性 (三)碱水解反应和内酯性质
㈢碱水解反应(内酯性质)
具有优秀抗肿瘤活性的香豆素杂合体
具有优秀抗肿瘤活性的香豆素杂合体刘晓峰(浙江仙居君业药业有限公司,仙居317300)摘要:香豆素结构片段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可修饰的位点较多,在新药研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抗肿瘤活性,故此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广谱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其中,Irosustat (STX64)具有 良好的抗乳腺癌活性,目前正处于临床评价阶段,有望于不久的将来为人类健康服务。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所发现的具有优秀体 内外抗肿瘤活性(半抑制浓度或50%生长抑制所需的药物浓度<10 gmoVL 或具有体内活性)的香豆素杂合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总 结了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香豆素;杂合体;抗肿瘤;构-效关系;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751(2020)03-0185-08Coumarin Hybrids with Excellent Anticancer ActivityLiu Xiao-feng(Zhejiang Xianju Junye Pharmaceutical Co., Ltd, Xianju 317300)Abstract: The coumarin motif which is ubiquitous in nature is a highly privileged pharmacopho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drugs. Coumarin derivatives can exert the anticancer activity through diverse antiproliferative mechanisms, so this kind of compounds possess promising broad-spectrum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cancer activity. Moreover, the coumarin-based compound irosustat as the most emblematic example is under clinical tr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revealing the potential of coumarin derivatives as putative anticancer drug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coumarin hybrids with IC 50 or GI 50 values in nanomolar or single-digitmicromolar level or promising in vivo potency to facilitate the further rational design.Keywords: coumarin ; hybrid molecules ; anticancer ;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 mechanism of action1前言众所周知,自然界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是 新药的重要来源,如80%的抗肿瘤药物源自天然产 物及其衍生物21。
简单香豆素的药理作用与构效关系
简单香豆素的药理作用与构效关系简单香豆素的基本结构为简单的香豆素的取代基主要有一OH,一OCH3,~cH3,一CHO等。
香豆素的药理作用与其母核上的取代基的种类、取代位置和数量有关。
1.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多种信号途径及对GST/NQO 体系的影响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氧自由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密切,香豆素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主要由香豆素母环上的羰基结合于黄嘌呤氧化酶(XO)的Arg880,而酯基O与Thr100形成氢键结合。
含邻位双酚结构的香豆素与抗氧化作用有很大关系。
而6, 7-二羟基香豆素主要是由于6位上的羟基结合于XO上的E802而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
若6位羟基被甲氧基所取代形成东莨菪亭,则失去此高亲和力特性。
与炎症相关的LOXs所介导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与肿瘤发生之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6, 7-二羟基香豆素可选择性的抑制LOXs,对哺乳动物血小板中12-LOX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且主要与6位上的羟基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63种天然香豆素,发现只有4种5, 7-二甲氧基香豆素具有抑制促炎因子一氧化氮(NO)及PGE2的活性。
表明香豆素具有5位、7位甲氧基及6位短链(1~5个碳)烃基能够很好的抑制NO的生成,抑制促炎因子NOS和COX-2的mRNA表达。
6位取代对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很大,如6位被卤素取代后,活性提高20~30倍,而供电基团甲氧基取代后,活性也能提高>3倍。
2.抗菌作用主要是抑制DNA拓扑异构酶、DNA旋转酶。
研究表明, 3-氨基-4, 7-二羟基香豆素(ADHC)部分及其7位上诺维糖基均为此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所必需,且这两部分上的取代基不同将显著影响其抗菌活性。
3-O-氨基甲酰基诺维糖有一定活性,与3-乙酰氨基-7-羟基香豆素成苷后得到的衍生物活性比成苷前提高几十倍。
3位酰氨取代基团对此类抗生素的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3-乙氨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可随酰基基团链的延长而提高。
香豆素
植物中的香豆素是结构特异的,具有很高的医学活性的抗凝血剂。
它通常被描述成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香豆素本身也会导致肝中毒,也许,在极小一部分使用较多香豆素的人群中,会存在使用过多香豆素而导致CYP2A6活性不足从而使香豆素变成安全的代谢产物。
在草木犀等植物中含有大量的香豆素,并且香豆素具有控制水肿、抗癌和调节炎症的效果。
很多信息都表示香豆素具有抗凝血的活性。
但事实上,一些期刊论文有时会大意地把香豆素当成华法林、苯丙香豆素或者其他合成的香豆素类化合物。
这就导致了很多困惑,许多人以为植物中的香豆素能够抗凝血。
在20世纪以前,牛有时候会自发性出血而死亡。
研究人员发现是植物中的香豆素导致了牛的死亡。
香豆素和双香豆素或者法华林具有相同的作用机理是不合理的。
至少有临床的试验表明香豆素会影响血液凝结。
动物试验也证明香豆素是抗凝血剂。
例如,中国益母草作为“血液移动者”制成中药。
一个由105个病人参与的试验表示香豆素能够降低血液粘度和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并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报道表明其他香豆素或者香豆素类似物具有抗凝血的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华法林和洋甘菊之间会有相互作用,所以使用香豆素类成分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即使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但洋甘菊已经被怀疑不具有抗凝血的作用,同时它里面的其他化合物更不可能具有抗凝血的作用。
因为具有一个香豆素的分子是抗凝血剂,就代表所有香豆素都是抗凝血剂,这句话是毫无依据的。
要想具有抗凝血的药物活性,香豆素类的分子还需要具有确定的结构要求。
水肿:香豆素和它同一类型的植物主要的作用在于降低水肿,同时也能运用到静脉曲张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有一个试验通过尝试将香豆素用于淋巴水肿的症状并没有取得成效。
又有两个试验表明草木犀中的香豆素对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有很好的疗效,许多其他的预临床的试验都表明1300多种植物的香豆素均有炎症调节的作用。
癌症:不管是天然的香豆素或者合成的香豆素,均具有抗癌和预防癌症的作用。
香豆素类抗癌机制摘要
摘要:香豆素(coumarin)是一类具有苯并α吡喃酮母核天然产物的总称,通常依据α吡喃酮环上取代基的不同结合,将其分为简单、呋喃、吡喃和其他香豆素类化合物4种。
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HIV、抗癌、降压、抗心律失常、抗骨质疏松、镇痛、平喘及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其中抗肿瘤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
因此,研究开发更多天然植物香豆素成分,寻找有效的先导化合物, 完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合成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已成为当今药物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香豆素;抗肿瘤;综述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
自1812年Vauquelin从植物Daphnealpina中首次得到香豆素类化合物瑞香苷(daphnin)[1] ,至今已研究数百种香豆素类化合物。
此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特别是在伞形科、芸香科、菊科、豆科、茄科等植物中分布广泛。
如蛇床子、独活、白芷、枳壳、前胡、秦皮、茵陈、补骨脂、续随子等中药均含有这类成分。
其生物学活性的多样性,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一直所重视。
本文就其抗肿瘤作用做一综述。
1简单香豆素类(simple coumarins)简单香豆素类是只在香豆素苯环一侧有取代基,取代基取代位置主要为C-7位、C-6位或C-8位,C-7位总为含氧基。
这类香豆素广泛存在于伞形科植物中的伞形花内酯(skimmetin),秦皮中的七叶内酯(aesculetin)、茵陈中的滨蒿内酯(escoparone),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独活中的当归内酯(angelica lactone)、瑞香中的瑞香素(daphnetin),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osthole),秦皮中的秦皮苷(fraxin,又名白蜡素苷、白蜡树苷)、秦皮素(fraxetin,又名秦皮亭、白蜡素、白蜡树内酯)和橙皮中的橙皮油素(auraptene)以及东莨菪素(scopoletine)等[1] 。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近年来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包括其抗肿瘤机制的探讨、抗肿瘤活性的实验验证以及临床应用前景的展望。
我们将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简要介绍,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接着,我们将重点分析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机制的研究。
我们还将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体内外实验数据来评估其抗肿瘤效果。
我们将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对香豆素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参考,促进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抗肿瘤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激发更多研究者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兴趣,共同推动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进展,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其结构特征为一个苯环与一个α-吡喃酮环通过氧原子相连。
根据香豆素类化合物中吡喃酮环的取代位置不同,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等。
这些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尤其是柑橘类水果、伞形科植物和一些药用植物中。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中的羟基、甲氧基等官能团的位置和数量密切相关,这些官能团不仅影响化合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还影响其生物活性。
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其中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尤其是其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这些作用可能与香豆素类化合物调节细胞信号通路、抑制酶活性、抗氧化等多种机制有关。
香豆素3甲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2019年1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33卷第1期(总第123期) Jan.2019 Journal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 Vol.33 No.l(Sum.No.123)香豆素-3-甲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杨晨晖\邹碧群2,马献力1(1.桂林医学院药学院,广西桂林541104; 2.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药学系,广西桂林541199)摘要:在超声波辅助下,以水杨醛及其衍生物为起始原料,以六氫吡啶为催化剂,通过与丙二酸二乙酯发生缩合关环后合成了一些香豆素-3-甲酸乙酯衍生物3 (3a-3g),3与氫氧化钠经过水解后再以盐酸酸化制得了 7个香豆素-3-甲酸衍生物4(4a-4g),最后对化合物4a-4g抑制SK-0V-3、T-24、Hep-G2和A549肿瘤细胞株以及HL-7702正常细胞株的体外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化合物4a和4f对SK-0V-3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常用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ICM分别为30.4pM和28.9pM;化合物4d对T24的抑制活性显著优于5-FU,ICM为 28.8pM。
关键词:香豆素-3-甲酸衍生物;化合物合成;抗肿瘤活性测试中图分类号:062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70(2019)01-0105-04癌症是各种恶性肿瘤的统称,是世界上严重危害人 们健康的三大顽固疾病之一,因此,设计与合成抗肿瘤 作用强、毒性低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受到药物化学科研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香豆素是一类苯并-a-吡喃酮类芳香杂环化合物,其广泛分布在高等植物中[1],具有重要的抗癌和抗肿瘤 转移作用[2]。
研究表明,秦皮中的香豆素类衍生物七叶内 酯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具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3],蛇床子素对乳腺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和抗 转移作用[4]。
我们的前期研究也发现,香豆素-希夫碱衍生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5]。
天然香豆素的抗癌机制研究进展
天然香豆素的抗癌机制研究进展
吴龙火;李培;刁勇;许瑞安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卷),期】2009()10
【摘要】已有许多研究报道天然香豆素具有抗癌活性,它的抗癌机制与其具有的多项生理调节作用有关。
本文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诱导细胞凋亡、
SAPK/JNK/p38MAP等信号通路及对GSH转硫酶/NADPH醌氧化还原酶(GST/NQO)体系的影响等方面对天然香豆素的抗癌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总页数】4页(P1174-1177)
【关键词】香豆素;抗癌机制;细胞周期;凋亡;信号通路
【作者】吴龙火;李培;刁勇;许瑞安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所&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6
【相关文献】
1.植物中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J], 龚蕾;刘雁雨;焦必宁;张思远;张娇娇
2.天然香豆素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J],
3.天然香豆素类物质的利用和研究进展 [J], 张娟;刘林德;王蕾;魏丽娟
4.天然呋喃香豆素类成分药理活性、药动学及毒性研究进展 [J], 王凯;刘翔;徐浩然;邱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香豆素(coumarin)是一类具有苯并α吡喃酮母核天然产物的总称,通常依据α吡喃酮环上取代基的不同结合,将其分为简单、呋喃、吡喃和其他香豆素类化合物4种。
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HIV、抗癌、降压、抗心律失常、抗骨质疏松、镇痛、平喘及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其中抗肿瘤作用是一个研究热点。
因此,研究开发更多天然植物香豆素成分,寻找有效的先导化合物, 完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合成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已成为当今药物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香豆素;抗肿瘤;综述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
自1812年Vauquelin从植物Daphnealpina中首次得到香豆素类化合物瑞香苷(daphnin)[1] ,至今已研究数百种香豆素类化合物。
此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特别是在伞形科、芸香科、菊科、豆科、茄科等植物中分布广泛。
如蛇床子、独活、白芷、枳壳、前胡、秦皮、茵陈、补骨脂、续随子等中药均含有这类成分。
其生物学活性的多样性,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一直所重视。
本文就其抗肿瘤作用做一综述。
1简单香豆素类(simple coumarins)简单香豆素类是只在香豆素苯环一侧有取代基,取代基取代位置主要为C-7位、C-6位或C-8位,C-7位总为含氧基。
这类香豆素广泛存在于伞形科植物中的伞形花内酯(skimmetin),秦皮中的七叶内酯(aesculetin)、茵陈中的滨蒿内酯(escoparone),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独活中的当归内酯(angelica lactone)、瑞香中的瑞香素(daphnetin),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osthole),秦皮中的秦皮苷(fraxin,又名白蜡素苷、白蜡树苷)、秦皮素(fraxetin,又名秦皮亭、白蜡素、白蜡树内酯)和橙皮中的橙皮油素(auraptene)以及东莨菪素(scopoletine)等[1] 。
日本学者Fijioka等[2] 体外实验研究表明,蛇床子素对胃腺癌细胞MK-1,人宫颈癌传代细胞Hela和B16F10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D50分别为82.7,53.0,61.3μg·mL-1 。
周则卫等[3] 研究报道,蛇床子素体外对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和肝癌Bel-7402细胞的抑制活性较明显,体内蛇床子素对小鼠肝癌H22实体瘤也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且抑瘤率在62%~73%之间。
周俊等[4] 通过建立BALB/C裸鼠的人肺腺癌和肺鳞癌模型,给予Osthole 1.5μg/(g·d),结果显示Osthole对肺鳞癌的抑瘤率为69. 5%,对肺腺癌的抑瘤率为50. 0%,对DR-70也有显著降低作用,且对肺鳞癌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
张庆林等[5] 报道蛇床子中提取物3个香豆素类活性成分欧芹属素乙(imperatorin),爱得尔庭(edultin),9-异丁酰氧基-O-乙酰基哥伦比亚苷元(3’-iso-butyryloxy-O-acetyl columbianetin)。
体外实验均对耐药的肿瘤细胞KBV2000具有明显的逆转活性。
且含量10.0μg·mL-1 时化合物edultin的活性最强,对VCR 的逆转因子达8.27;其次为10.0μg·mL-1 的化合物3’-iso-butyryloxy-O-acetyl columbianetin;对VCR的逆转因子为5.45,效果最差的是10.0μg·mL-1 的化合物imperatorin,对VCR的逆转因子为2.78。
效应与计量呈明显的相关性。
有报道,秦皮甲素(aesculin)、秦皮乙素(aesculetin)对肿瘤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Chu等[6] 分别以浓度和时间为变量研究了秦皮乙素对白血病患者HL-60早幼粒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秦皮乙素(aesculetin)可通过加快细胞色素C中的胞质迁移从而引起白血病细胞的凋亡。
Wang等[7] 利用免疫印迹分析研究了秦皮乙素(aesculetin)对白血病细胞HL-60 G1期调控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秦皮乙素通过诱导G1期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
还有报道,中药丁公藤(obtuseleaf erycibe stem)中的东莨菪素(scopoletine)体外实验对鼻咽癌9KB的ED50为100μg·mL-1 [8] 。
香豆素类化合物伞形花内酯刘寄奴酸酯、滨蒿内酯、牛防风素、蛇床素、马栗树皮苷、环氧酸橙皮油素、酸橙皮油素等对人胃癌细胞株BGC细胞、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细胞的生长与人表皮癌细胞系A432细胞株、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细胞株、人膀胱癌细胞系E-J 细胞株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9-12] 。
WeberUS等对一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7-羟基香豆素(伞形花内酯skimmetin)类化合物也进行了研究。
经药理研究发现两者对胃癌细胞、结肠癌细胞(Caco-2)、肝细胞瘤(HepG2)及原始淋巴细胞(CCRF CEM)的扩增都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香豆素类化合物的IC50为1.59~3.57 mM,其代谢产物7-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IC50为0.68~2.69 mM[13] 。
另有报道瑞香素通过其细胞毒性、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14] 。
2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 香豆素类成分如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取代基-异戊烯基环合形成呋喃环,同时降解失去3个碳原子,即属呋喃香豆素类。
如存在于补骨脂中的补骨脂内酯( psoralen),牛尾独活(Heracleum hemsleyanum)中的佛手柑内酯( bergapten),中药白芷素植物中的比克白芷素(imperatorin)、脱水比克白芷素、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中的紫花前胡苷(nodakenin)及其苷元(nodakenetin),云前胡(Peucedanum rubricaule)中的石防风素(deltoin),当归中的当归素(angelicone)、花椒毒内酯(xanthotoxin),牛尾独活中的虎耳草素(pimpinellin)、异佛手柑内酯(isobergapten) ,茴芹内酯(Pimpinellin)均属角型吠喃香豆素类。
独活中的哥伦比亚内酯(columbianadin),旱前胡(Ligusticum daucoides)中的旱前胡甲素(daucoidin A)、旱前胡乙素(daucoidin B)等。
Misty Prince等(2006)[15] 研究报道呋喃香豆素对小鼠乳腺中7,12-二甲基苯并蒽DNA 加合物的形成较简单香豆素有强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乳腺癌的发生。
赵益业等[16] 报道补骨脂素能使MCF-7/ADR细胞对ADR的IC50值降低,细胞内ADR浓度升高,通过逆转MDR从而提高化疗效果。
蔡宇等等[17] 报道补骨脂素在非细胞毒性剂量下能使MCF-7/ADR细胞Bcl-2表达降低, 从而抑制MCF-7多药耐药细胞株Bcl-2基因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
韩建勋等[18] 8-甲氧基补骨脂素( 8-MOP)通过增强细胞P16和nm23-H 1蛋白表达可调节MEC-1细胞部分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相关的生物学特性。
Masafumi Miyazaki等(2005)[19] 报道8-甲氧基补骨脂素可以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 的代谢活性,而阻止由N-亚硝基吗啉引起的肺腺瘤细胞的变性。
Yuba Raj Pokharel等(2006)[20] 报道枳壳中的异欧前胡素可通过增强谷胱甘肽转硫酶活性以抑制细胞色素P-448,进而抑制肝内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AFB1)毒性,起到很好的保肝效果,减少肝癌的发病率。
Heather E. Kleiner等(2001)[21] 报道通过口服异虎耳草素(isopimpinellin异茴香内酯),对7,12-二甲基苯并蒽所引起的皮肤瘤具有明显抑制效果。
另有报道,前胡内酯(Imperaton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和氧化前胡素对艾氏癌、肉瘤37、180、45和黑色素瘤、瓦克氏肉瘤-256均有抑制作用,且对艾氏瘤和肉瘤45抑制作用最大[22]。
杨秀伟等报道[9-12] 前胡素、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columbianadin哥伦比亚内酯)、花椒毒素、虎耳草素、异虎耳草素、欧前胡素、香柑内酯、去甲基呋喃皮纳灵、前胡素和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等对人胃癌细胞株BGC细胞、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细胞的生长与人表皮癌细胞系A432细胞株、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细胞株、人膀胱癌细胞系E-J细胞株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
3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 与呋喃香豆素类相似,7位经基与6位或8位取代基-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吡喃环,即属吡喃香豆素类。
如紫花前胡素( decursin) ,紫花前胡醇(1-decursidinol) ,紫花前胡香豆素I,花椒内酯(xanthyletin),狭缝芹中的狭缝芹素(suksdorfin)[23] ,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中的北美芹素((pteryxin)、白花前胡丙素[(+)praeruptorin C]、白花前胡苷II(praerosideII)等。
Fong等[24]报道, Pra-C可以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并在10~30 mg·L-1 浓度时可促使HL-60肿瘤细胞凋亡,且凋亡程度随Pra-C 浓度增加而增加。
Pra-C除了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外,还。
另有报道Pra-C不但在逆转耐药株KB-Vl肿瘤细胞对阿霉素、紫杉醇、嘌呤霉素、长春碱等药物的耐药性时作用明显,还可以增加阿霉素等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积聚, 并通过下调肿瘤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和减少细胞内ATP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25] 。
4其他香豆素类(other coumarins) 从植物中发现的天然香豆素类成分,还有些化合物的结构不能归属于上述3种类型,主要包括在a-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香豆素二聚体、香豆素三聚体类,如从续随子中得到的双七叶内酯( bisaesculetin)是香豆素二聚体,茵陈中的茵陈素(capillarin),白花丹中的白花丹精(plumbagin),它们也不属于上述3种类型。
蒋幼凡等[26] 报道茵陈素通过抑制DNA合成,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以160ug/mL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率达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