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县金矿地质勘察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文县
柏林寺金矿地质勘察报告
四川愿望实业集团公司
二O一0年十一月
正文目录
第1 章绪论 (1)
1 . 1 工作目的和任务 (4)
1 . 2 工作区范围及交通位置 (4)
1 . 3 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6)
第二章区域地质 (7)
2.1 地层 (8)
2 . 2 区域构造 (12)
2 . 3 岩浆岩 (13)
2 . 4 变质作用 (14)
2 . 5 区域矿产 (14)
第3 章矿区地质特征 (15)
3 . 1 地层 (15)
3 . 2 构造 (17)
3 . 3 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 (19)
第4 章矿体地质 (21)
4 . 1 矿体特征 (21)
4 . 2 矿石质量 (22)
4 . 3 矿床成因类型 (24)
第5章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5)
第6章开采技术条件 (25)
6 . 1 矿区水文地质 (25)
6 . 2 工程地质条件 (26)
6 . 3 矿区环境地质 (26)
第7章资源量估算 (28)
8 . 1 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28)
8 . 2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29)
8 . 3 矿体圈定原则 (31)
8.4 资源量估算结果 (33)
第8章结论 (36)
10 . 1 工作程度及取得主要成果 (36)
10 . 2 存在问题及建议 (37)
第1 章绪论
1 . 1 工作目的和任务
公司聘请四川核工业地质队和山东黄金集团的地质专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于2010年11月6日起,进行了“甘肃省文县柏林寺金矿勘察”任务。本次工作是在预查、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巷道、竖井工程揭露,进行详细编录、取样,对进行资源评价,基本了解区内金矿的成矿条件、矿化特征及资源前景,估算资源量,为下一步详查工作部署提供依据。本次工作的具体任务如下:
1 、收集勘察区前人地质资料,研究区内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
2 、利用前人 1 : 10000 地质草测大致了解矿区的地层、岩浆岩和构造等地质特征;大致查明含矿地层的空间分布、岩性组合、蚀变及矿化特征。
3 、通过对探矿工程揭露地质编录,详细控制矿体的分布范围、数量、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及形态,圈定矿体并估算资源量。
4 、提交《甘肃省文县柏林寺金矿勘察报告》及附图。
1 .
2 工作区范围及交通位置
甘肃省文县柏林寺金矿普查区范围为己取得的甘肃省文县柏林寺金矿普查勘查范围(勘查许可证号6200000630094 ),有效期
2010 年3 月l 日一2012 年3 月l 日,面积9 .91Km2。
拐点坐标如下:
1 、东经104° 55 ′30 ″,北纬3
2 ° 59 ′00 ″;
2 、东经104° 58 ′ 00 ″,北纬32 ° 59 ′00 ″;
3 、东经104° 58 ′ 00 ″,北纬32° 58 ′ 15 ″;
4 、东经104° 56 ′ 45″,北纬32° 58 ′ 1
5 ″;
5 、东经104° 5
6 ′ 45″,北纬32 ° 5
7 ′ 00 " ;
6 、东经104° 55 ′ 30 ″,北纬32 ° 5
7 ′ 00 " ;
勘查区属甘肃省文县管辖,位于文县县城正东方位,直距
38km ,工作区北侧20km处有武都一文县公路(212国道)通过,尖山一口头坝简易公路从工作区穿过,交通较为方便。(见插图1)。
1 . 3 工作区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勘察区地处西秦岭南段南麓,地形复杂,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北陡南缓,西高东低,主要山脉呈近东西向展布,地貌类型属构造侵蚀的中、高山地形,海拔一般880-1500 米,相对高差700 米左右,山势雄伟,地势险峻,地形切割剧烈,沟谷多呈“V ”字形。
勘察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但高山与河谷气温相差较大。高山区霜冻期较长,河谷中则较短,春秋两季多雨,九、十月份更是秋雨连绵,属典型的大陆性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温
度14 . 9 ℃ , 1 月份平均气温3 .6 ℃,7 月份平均气温24 . 8 ℃,无霜期262天,年平均降水量500mm左右。勘察区属长江流域,区内南北向水系发育,白龙江从工作中部区穿过,地表径流水量充足,水质好,完全能够满足矿区生产生活用水(见插图2 )。居民多为汉族。山区人烟稀少。河谷农田水利发达,人烟稠密。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等。经济作物有花椒、核桃、党参等。物产丰富,劳动力充足。
第二章区域地质
勘查区地处“陕、甘、川”金三角的中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图2),属扬子板块西北缘的次级构造单元,北以文县—康县断裂带(俯冲带)为界和南秦岭造山带相连,南以青川--勉县大断裂为缝合线与扬子板块相“焊接”,西侧与松潘--甘孜褶皱相邻。枫相--铜钱区域性韧性剪切带从区外南部通过。同时又处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与天水--武都近南北向隐伏基底深断裂带的交汇区域之南(下图)。
2.1 地层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碧口群、中泥盆统三河口组及
.. .. ..
.专业资料.
.. .. ..
少量石炭系和侏罗系地层。
2.1.1下古生界碧口群下亚群Pz1bk1
2.1.1.1下部碎屑岩组(Pz1bk11)
主要由变质砂砾岩、砾岩组成,夹砂质板岩,顶部以黑色硅质岩及碳酸盐岩作为与中部碎屑岩组的分层标志。
下部:以灰、灰绿色变质砾岩、砂砾岩为主,夹变质砂岩及砂泥质板岩。在碎屑物中含有凝灰质成份。
中部:为灰、灰绿色变质细砂岩及砂质板岩夹少量含砾砂板岩。往东砂质增高。砂质板岩往西含炭质、富集者成炭质板岩。
上部:主要由灰、灰绿色变质砂砾岩、砂岩及含砾砂板岩组成,夹砂质板岩。自西往东泥质增高。顶部为灰白色碳酸盐及硅质岩。在砂质板岩中局部地段夹有铁锰矿透镜体。
2.1.1.2中部碎屑岩组(Pz1bk21)
主要由灰、灰绿色砂质板岩及中--薄层变质砂岩组成。
下部:以灰色砂质板岩为主,往上为石英砂岩(或变质细砂岩)夹炭质板岩、炭质千枚岩,偶含少量砾石,往西砾石增多。
上部:主要为灰及深灰色变质细砂岩夹(成互)泥质板岩、炭质板岩,偶夹砂砾岩。
2.1.1.3上部碎屑岩组(Pz1bk31)
主要由变质砂岩、砂质板岩及千枚岩成不等厚互层。砂质板岩常具条带状或条纹构造。形成复理石建造,为本组特征。
底部为变质砂岩,常含砾石。往西碎屑物颗粒增大。出现岩屑砂岩、砂砾岩及片理化砾岩;往上主要为砂质板岩、千枚岩与变质砂岩相互成层。往东碎屑物增多,出现岩屑砂岩。在砂板岩中见波痕及递变层理等构造。厚度东厚西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