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wc/S-?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
1. 平面图形
在平面图形这一篇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几何图形的种类、性
质和计算方法。
这包括了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的定义、画法以及计算其周长、面积等基本性质。
同学们需要掌握这
些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进行
计算。
2. 常用计算方法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比如,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如何进行百分数的换算、如何
使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等。
这些计算方法和技巧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同学们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
3.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需要掌握
如何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以及如何通过变形、移项来求解方程。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这是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的重要体现。
4.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这包括了如何计算数据的中心位置、散布程度和偏态程度,以及如何使用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
同学们需要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如。
总之,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涵盖了平面图形、常用计算方法、一元一次方程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等方面。
同学们需要认真学习,掌握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注重实际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在数学学科中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一、整数及其运算1. 整数概念2. 自然数、零、负整数的概念3. 整数的比较及判断4. 整数的加减法、乘法、除法及其性质5. 整数的混合运算二、分数及其运算1. 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分数的转化(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3. 分数的约分和通分4. 分数的加减法及其性质5. 分数的乘法、除法及其性质6. 分数的混合运算三、小数及其运算1. 小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3. 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判断4. 小数的加减法及其性质5. 小数的乘法、除法及其性质6. 小数的混合运算四、代数式及其展开1. 代数式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2. 同类项与异类项3. 代数式的加减法4. 乘法公式及其应用5. 因式分解6. 展开式及其应用五、方程及其解法1. 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含有分数、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六、图形及其性质1. 线段、角度、平行线的概念及应用2. 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3.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4. 圆及其相关概念5. 圆的面积及弧长的计算七、统计及概率1. 统计调查及其应用2. 图表的制作和应用3.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其计算4. 独立事件及其概率计算5. 互不独立事件及其概率计算八、函数及其应用1.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函数的图象3.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4. 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综上所述,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大全,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归纳(含概念公式实用)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单项式式多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全部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含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含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肯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肯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精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3〕对于某些特别的代数式,可采纳“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复习专题01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点串讲)【含答案】

专题01 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 平方根1.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备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2)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表示为“”,负的平方根表示为“-”.(3)平方根的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 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2)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本身是非负数.a≥0,≥0.备注:||00a aa aa a>⎧⎪===⎨⎪-<⎩(3)利用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值的问题,主要是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开方的结果也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非负数之和等于0时,各项都等于0,利用此性质列方程解决求值问题.例1.(·安徽初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是25的平方根B.25的平方根是5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练习1的平方根为( )A.B.C.4D.4±2±练习2.(·辽宁初二期中)9的平方根是( )A.B.C.D.3813±81±例2.(2017·阜阳市第九中学初一期中)的算术平方根是( )14A.B.C.D.12±12-12116练习1_____.练习2.(·北京初二期中)16的算术平方根是。
例3.(·_________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练习1.(·安徽初一月考)若2a-1和5-a是一个正数m的两个平方根,则m=_______练习2.(郑州市初二期中)已知2m+2的平方根是±4,3m+n+1的平方根是±5,求m+2n的值.二. 立方根1.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记作:.3x a=2.立方根的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即任意数都有立方根.3.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备注:①符号中的根指数“3”不能省略;②对于立方根,被开方数没有限制,正数、零、负数都有唯一一个立方根.例1.(·安徽初一期中)64的立方根是( )A .4B .±4C .8D .±8练习1.(·淮南初一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8的立方根是2B .﹣8的立方根是﹣2C .0的立方根是0D .64的立方根是±4练习2.(·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学初二期中)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8-例2.(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初一期中)已知a +3和2a ﹣15是某正数的两个平方根,b 的立方根是﹣2,c 算术平方根是其本身,求2a +b ﹣3c 的值.练习1.(·淮南初一期中)已知的立方根是3,的算术平方根是4,c 5a 2+3a b 1+-分.(1(求a ,b ,c 的值;(2)求的平方根.3a b c -+练习2.(郑州市初二期中)已知2m+2的平方根是±4,3m+n+1的平方根是±5,求m+2n 的值.例3.(安徽初一期中)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x 2=4; (2)64x 3 + 27=0专题01 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 平方根1.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备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2)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表示为“”,负的平方根表示为“-”.(3)平方根的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 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2)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有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②算术平方根本身是非负数.a≥0,≥0.备注:||00a aa aa a>⎧⎪===⎨⎪-<⎩(3)利用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值的问题,主要是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开方的结果也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求解.非负数之和等于0时,各项都等于0,利用此性质列方程解决求值问题.例1.(·安徽初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是25的平方根B.25的平方根是5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A试题分析:A、B、C、D都可以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判断即可.解:A、﹣5是25的平方根,故选项正确;B、25的平方根是±5,故选项错误;C、5是(﹣5)2的算术平方根,﹣5是(﹣5)2的平方根,故选项错误;D、5是(﹣5)2的算术平方根,﹣5是(﹣5)2的平方根,故选项错误.故选A.练习1的平方根为( )A.B.C.4D.4±2±B,又∵(±2)2=4,∴4的平方根是±2±2,故选B.练习2.(·辽宁初二期中)9的平方根是( )A.B.C.D.3813±81±C解:9的平方根是.3±故选:C.例2.(2017·阜阳市第九中学初一期中)的算术平方根是( )14A .B .C .D .12±12-12116C 本题解析: ∵ ,211()24=∴的算术平方根为,1412+故选C.练习1 _____.2,的算术平方根是2,4 2.练习2.(·北京初二期中)16的算术平方根是。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整式的加减1. 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 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3.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4.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分别乘方后的积。
5.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6.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差:系数相减,字母部分不变。
7. 单项式与单项式的积:系数相乘,字母部分合并。
8.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9.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10.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差:同类项的系数相减,字母部分不变。
11. 多项式与多项式的积:用一个多项式去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2. 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不等式。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5. 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组。
6.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不等式组。
7.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代入法。
8.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消元法、代入法。
9. 分式方程:含有分母的方程。
10. 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化系数为1、检验。
11. 分式不等式:含有分母的不等式。
12.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去分母、化系数为1、检验。
三、几何图形1. 点、线、面的概念。
2. 直线的性质:无端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长度。
3. 射线的性质:有一个端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长度。
4. 线段的性质: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度、可度量长度。
5. 角的概念:两条射线从同一点出发所形成的图形。
6.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7. 角的性质:度数大小关系、补角和余角、角的和差。
8. 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的封闭图形。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二元一次方程1、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程组)引入解复杂二元一次方换元法(书本上没有,加减消元法代入法.3.2.1 4、二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分配类何图形的体积面积变化题型:时间路程类;几、解、验、答解题步骤:审、设、列.2.1 5、三元一次方程和三元一次方程组概念6、姐三元一次方程组:方法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样第二章 整式乘法1、同底数幂的乘法:n m n m n m n m x x x x x x -+=÷=⨯;2、幂的乘方:()mn nm x x =3、单项式乘单项式:11++=⨯m n n m y x y x xy ;11842++=⨯n m n m y x y x xy4、单项式乘多项式:1221)(+++=+n m n m y x y x xy y x xy5、多项式乘多项式:()()ny y mx y ny x mx x ny mx y x ∙+∙+∙+∙=++6、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2222323232)()(y x y x y x nb ma nb ma nb ma -=-+-=-+,例如 完全平方公式()()()()()b a b a b a nb ma nb ma nb ma 32232322)()(222222-∙∙+-+=-∙∙++=+例如第三章 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变成若干个多项式的乘积的形式。
例如()()32652++=++x x x x ,()()b a b a b a -+=-22,()22321294-=-+a a a 2、提公因式法:()()1,248442222322++=++++=++x x xy xy y x y x c b a c b a 3、十字相乘法:能把某些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
要务必注意各项系数的符号。
方法是:交叉相乘,水平书写。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五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1.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有关概念与性质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或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或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注意:这两个概念都是对于两个角而言的,而且两个概念强调的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相互位置没有关系。
它们的主要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
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
(2)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两点间线段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角的名称 特征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对顶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角②有一个公共顶点③没有公共边对顶角 相等 都是两直线相交而成的角,都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都是成对出现。
对顶角没有公共边而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两条直线相交时,一个有的对顶角有一个,而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
邻补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角②有一个公共顶点③有一条公共边 邻补角 互补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如图,直线a 、b 与直线c 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 、b 被第三条直线c 所截,得到八个角。
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1与∠2、∠4与∠8、∠5与∠6、∠3与∠7有什么位置关系?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同上或同下).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复习专题05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专题05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知识框架重难突破一、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及解集(1)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每一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解集在数轴上表示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 a <(x a >或)x a x a ≥≤或或的形式,其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备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不同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这是解不等式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例如:131321≤---x x 解不等式: 解:去分母,得 6)13(2)13≤---x x ((不要漏乘!每一项都得乘) 去括号,得 62633≤+--x x (注意符号,不要漏乘!)移 项,得 23663-+≤-x x (移项,每一项要变号;但符号不改变)a a a a < > ≤ ≥合并同类项,得 73≤-x (计算要正确)系数化为1, 得 37-≥x (同除负,不等号方向要改变,分子分母别颠倒了) 例1.(2019·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初一期中)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 .1x >3B .x 2<1C .x +2y >0D .x <2x +1【答案】D【解析】解:A 、1x 是分式,因此1x>3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 、x 2是2次,因此x 2<1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x +2y >0含有2个未知数,因此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x <2x +1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练习1.(2018·六安市裕安中学初一期中)下列不等式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有( )①2x 32x +> ②130x -> ③ x 32y -> ④x 15ππ-≥ ⑤ 3y 3>-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 【答案】B【解析】详解:①不是,因为最高次数是2;②不是,因为是分式;③不是,因为有两个未知数;④是;⑤是.综上,只有2个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选B .例2.(2019·洋县教育局初二期中)若437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 =__________.【答案】3【解析】解:∵437m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4-m =1,∴m=3,故答案为:3.练习1.(2019·山东省初二期中)已知12(m+4)x|m|﹣3+6>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的值为()A.4 B.±4 C.3 D.±3【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m|﹣3=1且m+4≠0解得:|m|=4,m≠﹣4所以m=4.故选:A.例3.(2018·浙江省初二期中)一元一次不等式2(x﹣1)≥3x﹣3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答案】B【解析】解: 2(x﹣1)≥3x﹣3去括号, 得2x-2≥3x-3,移项, 合并同类项, 得-x≥-1,得:x≤1故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B.练习1.(2020·万杰朝阳学校初一期中)如图,张小雨把不等式3x>2x-3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则阴影部分盖住的数字是____.【答案】-3【解析】由3x>2x-3,解得:x>-3,∴阴影部分盖住的数字是:-3.故答案是:-3.例4.(2020·监利县新沟新建中学初一期中)解不等式:14232-+->-x x . 【答案】x <−2【解析】解:去分母:2(x −1)−3(x +4)>−12,去括号:2x −2−3x −12>−12,合并同类项:−x >2,系数化1:x <−2. 练习1.(2018·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初一期中)解不等式3(21)x +<13(43)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答案】x <2,数轴见解析【解析】去括号,得 6x +3<13-4+3x ,移项,得 6x -3x <13-4-3,即3x <6,两边同除以3,得x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如下:例5.(2019·重庆市凤鸣山中学初一期中)关于x 的不等式22x a -+≥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 的值是( )A .0B .2C .2-D .4- 【答案】A【解析】解:解不等式22x a -+≥,得22a x- ,∵由数轴得到解集为x ≤-1, ∴212a -=- ,解得:a =0. 故选:A .练习1.(2019·陕西省初二期中)不等式-4x -k ≤0的负整数解是-1,-2,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812k ≤<B .812k <≤C .23k ≤<D .23k <≤ 【答案】A【解析】解:∵-4x -k ≤0,∴x ≥-4k , ∵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是-1,-2,∴-3<-4k ≤-2, 解得:8≤k <12,故选:A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定义: 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024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年的七年级数学学科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整数的比较和排序3. 整数的四则运算4.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5.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6. 整数的混合运算二、有理数1. 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有理数的比较和排序3.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6. 有理数的开平方运算7. 有理数的化简和约分三、代数1. 代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2. 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3. 代数式的运算(加、减、乘)4. 代数式的化简和合并同类项5. 代数式的因式分解6. 代数式的公式推导四、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5. 方程的字母代换和方程组的解法五、比例与比例变化1.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2. 等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3. 比例的简化和扩大4. 比例和比例的解法5. 比例的应用六、百分数与利率1. 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2. 百分数的换算和计算3.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关系4. 百分数的比较和排序5. 利率的概念和应用6. 利息的计算和应用七、图形的认识1. 点、线和面的概念2. 直线和曲线的区别和性质3. 角的概念和分类4. 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概念和分类5. 正多边形的特征和性质八、图形的计算1.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和计算2.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3.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4. 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5. 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九、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3. 频数表、频率表和频率分布表的制作和应用4. 概率的概念和计算5. 独立事件和互不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综上所述,2024年的七年级数学学科的知识点包括整数、有理数、代数、方程、比例与比例变化、百分数与利率、图形的认识与计算、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大全一、相交线与平行线。
1. 相交线。
- 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邻补角的和为180°。
-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 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2. 平行线。
-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 平行线的判定:-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二、实数。
1. 平方根。
-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即如果x^2=a,那么x = ±√(a)(a≥slant0)。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2. 算术平方根。
-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a)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
3. 立方根。
-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即如果x^3=a,那么x=sqrt[3]{a}。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4. 实数的分类。
- 实数有理数整数正整数 0 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三、平面直角坐标系。
1. 有序数对。
- 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 平面直角坐标系。
-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6篇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6篇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6篇知识产业、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是当今发达国家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
知识在现代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大家喜欢!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1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一(苏教版)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1第八章幂的运算 2第九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3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4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4第十二章证明 9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知识点:1、“三线八角”① 如何由线找角:一看线,二看型。
同位角是“F”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
② 如何由角找线:组成角的三条线中的公共直线就是截线。
2、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补充定理: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条件结论条件结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等。
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则6、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都是线段。
②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应用。
7、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
8、多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归纳

3、尺规作图中直尺的功能是:
(1)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
(2)将线段向两方延长。
4、尺规作图中圆规的功能是:
(1)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一个圆;
(2)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一段弧;
5、熟练掌握以下作图语言:
(1)作射线××;
2、余角、补角只有数量上的关系,与其位置无关。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只有位置上的关系,与其数量无关。
4、对顶角既有数量关系,又有位置关系。
五、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在射线上截取××=××;
(3)在射线××上依次截取××=××=××;
(4)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
(5)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6)过点×和点×画直线××(或画射线××);
(7)在∠×××的外部(或内部)画∠×××=∠×××;
6、在作较复杂图形时,涉及基本作图的地方,不必重复作图的详细过程,只用一句话概括叙述就可以了。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七、积的乘方
初一下数学期末重点归纳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网络结构二、知识要点1, 垂直 (属于相交)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
如图1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2 与 ∠3互为邻补角,∠3 与 ∠4互为邻补角,∠4与∠1互为邻补角。
∠1+∠2= 180°;∠2+ ∠3= 180°;∠3+∠4 = 180°;∠4+∠1 = 180°。
4、。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1所示,∠1与∠3互为对顶角,∠1与∠3互为对顶角。
∠1=∠3;∠2=∠4。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2所示,当∠1或∠2或∠3或∠4 = 90°时,a ⊥ b 。
垂线的性质: ⎪⎪⎪⎪⎪⎪⎪⎪⎪⎪⎪⎩⎪⎪⎪⎪⎪⎪⎪⎪⎪⎪⎪⎨⎧⎪⎪⎪⎩⎪⎪⎪⎨⎧⎪⎪⎪⎪⎩⎪⎪⎪⎪⎨⎧⎪⎪⎪⎩⎪⎪⎪⎨⎧⎪⎩⎪⎨⎧平移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13 4 2 图21 3 42 ab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 a ⊥ b 时,∠1= ∠2 = ∠3= ∠4 = 90°。
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整数
•负数的概念和运算
•整数的加减乘除及其性质
•整数的绝对值
•整数的比较
•整数运算中的应用问题
分数
•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分数的化简
•分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分数的乘除及其应用
小数
•小数的概念及其转化
•小数的加减乘除
•小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小数的运用
代数式
•数学符号的含义
•代数式及其基本性质
•代数式的运算及其应用
•代数式的化简和因式分解
等式与方程
•等式的概念及其性质
•等式的变形及其应用
•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图形的认识
•基本图形的认识及其性质
•相似图形及其比
•常见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几何初步
•平面和空间的概念
•直线、射线、线段、角度和圆的概念
•与角度和弧度有关的计算
•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和周长
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相关系数和散点图
•概率的概念及其计算
以上为七年级下册数学的复习提纲,建议根据教材中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和练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复习+各章节培优题

七年级下册总复习第一章二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归纳】1.含有个未知数,并且项的次数都是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把个含有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或者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联立起来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每一个方程两边的值都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再代入另一方程,便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5.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或时,把这两个方程相减或相加,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从而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6.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
【典型例题】1.已知方程组,甲同学正确解得,而乙同学粗心,把c给看错了,解得,求abc的值.2.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求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3.先阅读,然后解方程组.解方程组时,可由①得x﹣y=1③,然后再将③代入②得4×1﹣y=5,求得y=﹣1,从而进一步求得这种方法被称为“整体代入法”.请用这样的方法解方程组.4.阅读下列解方程组的方法,然后回答问题. 解方程组解:由①﹣②得2x +2y=2即x +y=1③ ③×16得16x +16y=16④ ②﹣④得x=﹣1,从而可得y=2 ∴方程组的解是.(1) 请你仿上面的解法解方程组.(2)猜测关于x 、y 的方程组的解是什么,并利用方程组的解加以验证.5.南山植物园以其优美独特的自然植物景观,现已成为重庆市民春游踏青、赏四季花卉、观山城夜景的重要旅游景区.若该植物园中现有A 、B 两个园区,已知A 园区为矩形,长为(x +y )米,宽为(x ﹣y )米;B 园区为正方形,边长为(x +3y )米.(1)请用代数式表示A 、B 两园区的面积之和并化简;(2)现根据实际需要对A 园区进行整改,长增加(11x ﹣y )米,宽减少(x ﹣2y )米,整改后A 区的长比宽多350米,C D 投入(元/平方米) 13 16 收益(元/平方米)1826且整改后两园区的周长之和为980米.若A园区全部种植C种花,B园区全部种植D种花,且C、D两种花投入的费用与吸引游客的收益如下表:求整改后A、B两园区旅游的净收益之和.(净收益=收益﹣投入)6.江海化工厂计划生产甲、乙两种季节性产品,在春季中,甲种产品售价50千元/件,乙种产品售价30千元/件,生产这两种产品需要A、B两种原料,生产甲产品需要A种原料4吨/件,B种原料2吨/件,生产乙产品需要A种原料3吨/件,B种原料1吨/件,每个季节该厂能获得A种原料120吨,B种原料50吨.(1)如何安排生产,才能恰好使两种原料全部用完?此时总产值是多少万元?(2)在夏季中甲种产品售价上涨10%,而乙种产品下降10%,并且要求甲种产品比乙种产品多生产25件,问如何安排甲、乙两种产品,使总产值是1375千元,A,B两种原料还剩下多少吨?7.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3.3千米,其中有一段上坡路,平路,和下坡路.如果保持上坡路每小时行3千米.平路每小时行4千米,下坡路每小时行5千米.那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一个小时,从学校到家要44分钟,求小明家到学校上坡路、平路、下坡路各是多少千米?第二章整式的乘法【知识点归纳】1.同底数幂相乘,不变,相加。
2024年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3篇)

2024年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第一单元:自然数与整数1. 自然数:0、1、2、3、4、5……,它们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2. 整数:自然数及其相反数与零的集合,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3. 整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得更大的数,异号相加得正数减去绝对值较大的数。
4. 整数的减法:a-(-b) = a + b,a-(-b) = a-b。
5. 整数的乘法:正数相乘为正数,负数相乘为负数,0与任何数相乘为0。
6. 整数的除法:除数不为0时,两正数相除为正数,两负数相除为正数,正数除以负数为负数。
7. 素数与合数:只有两个相异因数1和自身的整数是素数,可以被除了1和自身外的其他数整除的整数是合数。
第二单元:有理数1. 有理数:可以表示成两整数之比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
2.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同,通分后分子相加(减)。
3.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分子相乘(除),分母相乘(除)。
4. 有理数的相反数与数轴:任何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和为0,数轴上,正数在右侧,负数在左侧。
5. 有理数的比较与排序:将有理数转化为分数后比较其大小。
第三单元:代数的基本概念1. 代数:利用字母(变量)表示数的运算。
2. 代数式:由字母、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3. 项与系数:含有加减号的代数式可以分解成若干项,每一项中字母的指数与系数的乘积称为项的系数。
4. 等式: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代数式称为等式。
5. 解方程:通过变换等式的形式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第四单元:一次方程与消元法1. 一次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变换等式的形式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3. 消元法:通过两个方程的相加、相减或相乘消除其中一个未知数,以求解另一个未知数。
第五单元:图形的认识与运用1. 平面图形:点、线段、直线、射线、角、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圆等。
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重合。
七年级数学下各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数学下各章知识点汇总第五章平等线与相交线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对顶角相等3、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条件:(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5、命题:⑴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命题常写成“如果……,则……”的形式。
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则”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6、平移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1)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 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第六章 实数一、知识结构乘方−−−−→←互为逆运算开方⎪⎩⎪⎨⎧−−→−−−→−立方根平方根开立方开平方 实数无理数有理数→⎭⎬⎫ 二、知识回顾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平方根的定义: 平方根的性质: 立方根的定义: 立方根的性质: 练习:1、—8是 的平方根; 64的平方根是 ; =64 ;—64的立方根是 ; =9 ; 9的平方根是 。
2、大于17-而小于11的所有整数为 几个基本公式:(注意字母a 的取值范围)2)(a = ;2a =无理数的定义: 实数的定义: 实数与 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个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导语】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样,⼀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个⽔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本篇⽂章是为您整理的《初⼀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提纲》,供⼤家借鉴。
1.初⼀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1.⽤符号“”“≤”“≥”表⽰⼤⼩关系的式⼦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元⼀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元⼀次不等式。
5.⼀元⼀次不等式组:⼀般地,关于同⼀未知数的⼏个⼀元⼀次不等式合在⼀起,就组成。
6.了⼀个⼀元⼀次不等式组。
7.定理与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不等号的⽅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个正数,不等号的⽅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个负数,不等号的⽅向改变。
2.初⼀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1、整式的乘除的'公式运⽤(六条)及逆运⽤(数的计算)。
(1)an·am2)(am)n=(3)(ab)n=4)am÷an (5)a0(a≠0)(6)a-p== 2、单项式与单项式、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3、整式的乘法公式(两条)。
平⽅差公式:(a+b)(a-b)= 完全平⽅公式:(a+b)2(a-b)2 常⽤公式:(x+m)(x+n)= 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换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5、互为余⾓和互为补⾓和 6、两直线平⾏的条件:(⾓的关系线的平⾏)①相等,两直线平⾏; ②相等,两直线平⾏; ③互补,两直线平⾏. 7、平⾏线的性质:两直线平⾏。
(线的平⾏ 8、能判别变量中的⾃变量和因变量,会列列关系式(因变量=⾃变量与常量的关系) 9、变量中的图象法,注意:(1)横、纵坐标的对象。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知识点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知识点在七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我们学习更高级别数学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回顾七年级下学期数学课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 代数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符号和变量。
在七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了代数中的平方差公式和因式分解等知识点。
平方差公式的主要思想是将两个平方差分解成两个平方的差。
这是一个有用的数学工具,在解决一些代数问题时非常有用。
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因式的过程,这对于解决代数方程式同样非常有用。
二. 几何几何是关于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学科,也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七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了几何中的三角形和四边形等知识点。
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形状之一,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边形是有四个边和四个内角的多边形,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四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技能。
在七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了数据分析中的图表和统计等知识点。
图表是一种将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包括折线图、柱状图等形式。
统计是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平均数以及如何解读统计数据。
四. 常识数学常识数学是日常中我们必须掌握的数学技能。
在七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了约分、分数的加减乘除等技能。
约分是将一个分数简化为最简分数的过程。
分数的加减乘除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技能,它们对我们进行数学计算时非常有用。
总之,在七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对我们在学习更高级别数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需要牢记并善于应用这些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二)【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初一数学期末复习(二)二. 学习重难点:三角形的全等与判定三. 知识要点讲解:第十章、数据的表示【知识网络】【知识要点】1.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正整数注:(1)当它表示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时,n的值等于这个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减去1.1的数时,n (2)当它表示一个绝对值小于10为负数且n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前面的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 2.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2)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近似数的精确度有两种形式:①精确到某一位;②保留几个有效数字.(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3. 数学中常见的信息统计图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除此之外,媒体中还常见一些形象的统计图.(1)如何利用统计图中的信息对统计图的利用,首先应明白统计图所反映的是关于哪个量的信息,并且其基本数量单位是什么,还要懂得统计图是用何种方式来显示数量的大小.从统计图中读出信息,为以后发展提供参考,或者得出一定的归纳性的结论.在这里度量单位应加以重视.(2)如何制作形象的统计图制作统计图的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直观形象来反映所统计的数量,并且要在直观图上注明数字,数字单位也要在图中注明.至于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大小、高低或多少来表示.(3)如何有效估计估计的关键是确定一个参照物,再确定度量,经过大致的测量,运用简单的数学运算来进行估计,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进行估计、验证.【考点精析】1. 应当学会根据不同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把杂乱无章的数据整理得简洁、醒目和富有个性.2. 注意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等过程的真实性和科学性.3. 常见的思维误区(1)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或较小的数时,常会出现以下错误认识:①、n的正负写错了;②、a的值不是1~10之间.(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常见误区有:①较大数中的精确度确定有错误;②较大数中的近似数取的不对,前者易与较小数的情形混淆,后者常出现以较小数替代原数.(3)对于辨图、作图、分析图表问题,常出现以下错误:①不会分析、识图,不知从何入手;②不仔细分析,盲目得出结论;③制作图表粗糙、不精确.【方法导航】1. 注意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角度去估计有关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感,在生活中勤于思考.2. 明确各种统计图的画法、特点,会根据统计图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充分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益的信息.3. 学会利用各种信息平台获取数据,如报刊、杂志、网络等.【典型例题】考点1:感受小数——认识百万分之一例1、某运动场的面积为300 m2,则它的万分之一的面积大约相当于()A. 课本封面的面积B. 课桌桌面的面积C. 黑板表面的面积D. 教室地面的面积析解:某运动场的面积为300m2,即3000000cm2,它的万分之一为300cm2,相当于一本课本封面的面积,故选A.练习1:(1)锦州市宝石广场占地面积约为12555米2,它的面积与一个班级教室面积的倍数关系,下列最接近的是()A. 40倍B. 80倍C. 100倍D. 150倍(2)已知某种型号的纸100张的厚度约为lcm,那么这种型号的纸13亿张的厚度约为()A. 1.3×107kmB. 1.3×103kmC. 1.3×102kmD. 1.3×10km答案提示:(1)D;(2)C.考点2:表示小(大)数——科学记数法例2、(1)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国内销售的纤维制品甲醛含量标准, 从2003年1月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针织内衣. 床上用品等直接接触皮肤的制品,甲醛含量应在百万分之七十五以下. 百万分之七十五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写成()A. 75×10-7;B. 75×10-6;C.7.5×10-6; D. 7.5×10-5(2)2006年5月20 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大坝浇筑完成. 建成后,三峡水库库容总量为39 300 000 000立方米.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库容总量为________立方米.75=0.000075=7.5×10-5. 故选析解:(1)1000000D.(2)39 300 000 000=10.3.9310练习2:(1)已知空气的密度为0.001239克/厘米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________克/厘米3.(2)据媒体报道,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损失,每年高达680000000元,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 6.8×109元B. 6.8×108元C. 6.8×107元D. 6.8×106元答案提示:(1)1.239×10-3;(2)B.考点3:近似数例3、今年1—5月,深圳市累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6.5 8亿元,数据216.58亿是精确到()A. 百亿位B. 亿位C. 百万位D. 百分位析解:将数据还原,则是21658000000,而8在百万位,所以216.58亿是精确到百万位,故选C.练习3:下列问题中,哪些数据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1)某校七年级4班有40名同学,平均身高约为1.56米,平均体重约为50.6千克.(2)某商场5月份的营业额约为30万元,该商场经理的年收入约为1.5万元.析解:(1)学生人数40是精确数,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是近似数,其中1.56精确到百分位,50.6精确到十分位.(2)该题中的5月份的营业额和经理的年收入都是近似数,其中30精确到个位,1.5精确到十分位.考点4:有效数字例4、2005年10月17日新华网报道:“5天前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启航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平安飞行115小时32分后重返神州.”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神舟六号飞船飞行的时间是____秒(保留三个有效数字).析解:由于本题中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不统一,故应先把单位统一化为秒.115小时32分=115×3600+32×60=415920(秒)=4.1592×105(秒),保留三个有效数字为4.16×105秒.练习4:(1)鲁迅先生十分重视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据史料记载,他在晚年用于购书的费用约占收入的15.6%,则近似数15.6%有_______个有效数字.(2)随意丢弃塑料袋,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某班环保小组经抽样调查得知平均每个家庭一周内丢弃15个塑料袋. 我市约有75万个家庭,全市每周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约为个(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答案提示:(1)3;(2)7.1.110考点5:数据的描述——统计图例5、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相关数据,绘制统计图表如下:2000年、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情况统计表(人数单位:万人)请利用上述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从2000年到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加了多少万人?(2)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少儿(0~14岁)人口约为多少万人?(3)请结合2000年和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状况,谈谈你的看法。
析解:该题重点考查同学们的读图、读表能力,其中第3问是开放性问题,答案不惟一.(1)从2000年到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加了1536-1382=154(万人).(2)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少儿(0~14岁)人口约为1536×10.2%=156.672≈157(万人).(3)例如:依数据可得,2000年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为16.86%,2005年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为23.57%.可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增加,教育水平有所提高.练习5: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小明所在班级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假期对他们所在城市的一家晚报的读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便了解读者对该种报纸四个版面的喜欢情况.他们调查了男、女同学各500名,要求每个读者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版面,并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下面尚未完成的统计图.图 1 图2(1)请直接将图1所示的统计图补充完整;(2)请分别计算出喜欢各版面的总人数,并根据计算结果利用图2画出折线统计图;(3)请你根据上述统计情况,对该报社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答案提示:(1)见图3.(2)新闻版:500×30%+500×32%=310(人)文娱版:500×10%+500×30%=200(人)体育版:500×48%+500×20%=340(人)生活版:500×12%+500×18%=150(人)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如图4所示:(3)答案不惟一.积极向上、有意义即可.图 3 图4应注意的问题1. 在学习中,必须有实践活动,这一点不是可有可无的.应当亲自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交流等活动,可有力地促进数感和对统计观念的理解.2. 用10的负整数指数幂表示一个较小的数时,若小数点后连续零的个数为n,则10的指数为-(n+1).3.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近似数时,10的整数次幂前的系数是只带一位整数的小数,它有几位数这个近似数就有几个有效数字.第十一章认识三角形【基本知识点回顾】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它有三条边、三个内角和三个顶点,三角形可用符号“△”表示。
(2)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包括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不同于一个角的平分线,前者是一条线段,后者是一条射线。
三角形的高线是线段,而线段的垂线是直线;②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中,有两条高线恰好是它的两条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中,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的外部,它们的垂足落在边的延长线上③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2、三角形的有关性质(1)边的性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