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 凸显实效

合集下载

走出有效课堂误区论文

走出有效课堂误区论文

走出有效课堂的误区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广大数学教师和研究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走进数学课堂,我们真正地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理解上还不到位,导致种种实践行为上的偏差,使数学课堂教学走入了一些新的误区,从而出现了数学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的现象。

因此,如何走出这些教学误区,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数学教学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但不能牵强附会《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些情境是必要的。

但是,有些教师不顾学生实际情况,在每一个知识点中都创设情境,有的情景甚至是学生不熟悉的,有的情景是不符合生活情理的、对学生没有帮助的。

这样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感到困惑。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的加法估算时,为了让学生对约等于号有个感性的认识,特别利用课件做了一个湖面的情景,水面上泛起了波浪,截取一段就是约等于号。

画面精美,还配上了音乐。

水面与约等于毫无联系,不仅对认识约等于号没有帮助,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这里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理解:小明和小红都去商店买东西,小明买的东西是9元9角8分,小红买的东西是10元零3分,售货员阿姨一般会收他们多少钱?据现实情况一般都会收他们10元。

9元9角8分比10元少一点,10元零3分比10元多一点,都不是正好等于10元,只是大约为10元,用约等于表示,符号为“≈”,它一头低一头高,表示这个数可能少一点,也可能多一点。

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选择教学资源,把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有价值的数学情境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到亲切,从而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

走出教学误区,打造高效课堂——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走出教学误区,打造高效课堂——关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设 一定 形 象 为 主 体 的 生 动 、 体 的 历 史 场 景 , 引起 学 生 具 以 定 的态度体 验 , 起学生 的学 习情绪 , 激 从而 帮助学 生理 解 教 材 和 历史 现 象 , 认 知 活 动 和 情 感 活 动 结 合 起 来 , 把 促 使学生心理机 能得 到发展 的一 种教 学方法 。新 课程 实施 以来 , 情境教学法受到热捧 , 大多数历史教 师接受并采用 , 也 获 得 了较 好 的 教 学效 果 。然 而 , 现 今 的 新 课 程 历 史 教 在
讲解必修 1香 港、 “ 澳门的 回归 ” 不妨 先播 放电影 《 片 时, 鸦 战争》 片段、 歌曲《 七子之歌——澳 门》 等作为背景 资料 , 让 学 生走 进 这 段 血 与 火 的 历 史 , 感 受 民 族 的 耻 辱 ; 后 再 去 之 观赏香港 、 门回归祖 国主权 交接仪式 的电视 录像资 料 , 澳 使 学生充分感受香港 、 澳门回归给每一个 中国人带 来的强 烈心灵震撼 和无 比的 自豪感 , 激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 和爱 国
的热 情 。这 样 的情 境 运用 显然 是 有 实 效 的 。 三 是 多样 。创 设 情 境 不 只 有 虚 拟 历 史 人 物 形 象 一 种
就是害怕给 以真实性作 为首要标 准 的历史研 究 和教学 活 动注入水分。历 史想象要 有史实 做依 托 , 要 “ ” 需 以学术 限 制想象 ”它不 同于文学 的想象 , 离历史 的真 实, , 脱 胡乱想 象与虚拟是极其 有害的 。这种 “ 胡思乱 想 ” 虚拟假设 后 的 果是相 当严 重的 , 例如一 些学生 在课 堂教学 后 , 然 以假 竟
关 于 提 高历 史课 堂教 学( 无锡市北高级中学 江苏无锡 244 ) 105

走出误区,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走出误区,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略。
合 , 同学 记 录 , 家 想 到 什 么 就 说 几 句 , 一 大
有 的 同 学 干 脆 聊天 。 样 的 讨论 合 作 , 看 这 只 表面的热 闹, 习效率可想而知。 学
策 略 : 独 立 思 考 , 讨 论 合 作 , 学 小组 。 般 而 言 , 论 合 作 的 分 组 有 两 种 , 先 再 给 一 讨 1 误 区一 : 课 堂 小 组讨 论看 成是 实 把 施 课 堂 教 学 的惟 一 途 径 生 留一 个 自我 思 考 的 时 间和 空 间 。 讨 论 在 是 交 叉 合 作 小 组 ( 学 困 生 被 分 散 到 各 即
组, 或者 按 学 生 自 己的 意愿 自由组 合 。 样 这 搭 配 不 合 理 , 不利 于 不 同 层 次 的 学 生 相 既 互促 进 , 不 利于 同层 次 学 生 的互 相 合 作 。 也 策 略 : 据 不 同 的 讨 论 内 容 , 定合 作 根 确

小组 合作的实效性。 下面 就 笔 者 所 认 识 的 学 生 转 身 , 四 个 同 学 为 一 组 , 自 由 组 分 组 虽 然 开 展 小 组 活 动 简 便 易 行 , 人 员 或 或 但 小 组 讨论 中 存 在 着 的 误 区 , 谈 改 正 的 策 谈
气氛 , 高课 堂 效 率 , 提 实现 课 堂 教 学 的 最优 量 力 与 难 易 适 度 的 有 机 结 合 。 求 形 式 与 生 打 开 话 盒子 。 师 要 努 力 创造 条 件 , 那 追 教 给
化 , 能实现优势互补 , 进知识的建构 , 还 促 促 进 学 生 思 维 的 发 展 , 养 学 生 的 合 作 意 培 的机会 , 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 促 但 是 , 在 的 课 堂 小 组 讨 论 泛 滥 , 面 现 表

走出误区,推进校本教研科学发展

走出误区,推进校本教研科学发展

走出误区,推进校本教研科学发展课改以来,我们在推进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这是一个艰辛、漫长、痛苦与喜悦并存的历程。

但即使这样,我们校本教研的发展状况也并非尽如人意,还存在很多误区,等待我们去跨越,去纠正。

一、走出概念误区,推进校本教研规范发展1、校本教研和教师培养教书是一种实践。

而这种实践中如果渗透着研究的意识和行为,那就不再是单纯的“教书”了,教师也不再是简单的“教书匠”了。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型,成为研究型教师,这是对整个教师队伍的要求。

所以,参与校本教研的人不能仅仅局限于个别几位骨干老师,而是每一位站在讲台上、和学生发生关系的一线教师。

在培养教师特别是培养新任教师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听课、评课,告诉他们哪儿对,哪儿不对,更应该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么做是对的,那么做是不对的。

关键是要通过校本教研来点燃他们思考和研究的导火索。

另外,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研究型名师”的培养,名教师不仅要因为课上的好而出名,还要因为研究能力强而出名。

这样他们既能在教学中起到骨干作用,同时也能在教研中以名师的导向效应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2、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同时产生的另一个名词是“校本培训”。

从字面理解,一个是“研究”,一个是“学习”。

也就是说,“校本教研”是思考解决自己的问题,“校本培训”是学习接受别人的东西。

但事实上,这两种活动往往密不可分。

比如开“现场研讨会”,我们可能会请专家先搞个讲座,这算“校本培训”,然后又围绕某个问题,组织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讨论,这又算是“校本教研”了。

这样的活动有研有训,叫做“校本研训”,既有老师们的个人反思,也有同伴之间的共享互助,还有骨干和专家们的专业引领。

效果往往非常的好!3、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好多次,我们到学校里想要看看校本教研工作情况,结果接待人员把刚刚编写好的校本教材拿给我们看。

校本教材是落实校本课程的载体,和校本教研是两码事。

校本教研是指教师为了改进教学而开展的研究活动,而校本课程则是课改以来为了照顾地区间、学校间的差异所实行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将课程开发和落实的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学校,由校长和老师共同开发、编制和落实的一些属于学校自己的课程,比如农牧区学校开发的“西瓜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春季乏羊复壮技术”等等。

走出班组建设误区,提高班组建设实效

走出班组建设误区,提高班组建设实效

走出班组建设误区,提高班组建设实效袁红川化股份有限公司【摘要】班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元,加强班组建设对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班组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建议和措施,力求为班组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思路,推动班组建设取得实效。

【关键词】班组建设管理班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完成企业各项任务的主体,是构建和谐企业的落脚点。

实践证明,加强班组建设对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班组建设纳入到了企业管理活动中。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班组建设的认识、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些误区。

导致了班组建设在很多时候未能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笔者结合制酸厂班组建设实际,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应对建议和措施,力求为班组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思路,推动班组建设取得实效。

一、目前在班组建设上存在的误区1.班组建设认知上的误区。

长期以来,班组建设一直被企业管理层忽略,甚至认为只是工会应开展的工作之一,而职工认为班组建设是企业领导、管理部门以及班组长的事,与自己无关或者关系不大。

在他们看来班组建设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考核,是一项脱离于班组正常工作的额外“任务”。

在对班组建设的概念不清、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员工对班组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深刻的了解,因而对班组建设积极性不高。

被动的进行班组建设。

2.班组建设内容上的误区。

2009年3月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班组建设的内容概括为:班组基础建设,班组组织建设,班组创新建设,班组技能建设,班组思想建设,班组民主建设。

班组文化建设,班组团队建设,班组健康、安全、环保建设以及班组长队伍建设。

对照班组建设内容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对班组建设内容理解的偏差和误区,一是基础建设、创新建设、技能建设等硬指标在执行中偏移走样,比如仅仅将完成和参与技术比武活动、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技术培训活动、争创达标班组及先锋号等作为班组建设的内容;将班组长队伍建设等同于班组建设;将完成规定台账的记录作为完成基础建设;突出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强调技能的培训而忽视综合素养的提高。

注重实效性,走出集体备课的误区

注重实效性,走出集体备课的误区
表 自己的主 见 , 出 自己的看 法 , 长 的个 人意 志代 替 了集 提 组 体意见。 现象 之 四 : 体 备课 成 了“ 式教 育 ” 集 模 学校 组 织 人 员撰 写 教案 , 激 趣 导入 、 课 展 开 、 动 从 新 活
把集体备课的 目的简化为可操作的教案, 追求的只是
组长 , 由备课 组 长 将 其装 订 成册 , 之 “ 体 备课 ” 将 参 著 谓 集 ,
系列 问题。 什么是集体备课” 为什么要进行集体备课” 如“ “ “ 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如何控制 ” 备课 的重心是什么?” “ 等,
由于对集体备课认识不足 , 使许多学校的“ 集体备课” 都流
于形 式 。
集体备课要求 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通过集体讨 论 、 同研 究、 共 合作攻关 、 智慧碰撞 、 专家引领等形式 , 制定 教学预案并共同实现相 同的教学 目标和教学任务 在这个
过 程 中 , 师们 有 效地 对 备 课 思想 、 程 资源 、 课手 段 及 教 课 授
者, 教案成了教师教学的 “ 标准答案” 。教学方法、 教学手
教学水平的备课手段。

意义、 方法 , 只好把备课 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 时聚在一 按 起东扯 西拉, 没有真正的讨论 , 只是撰写几旬记录备查。 集
体 备课 成 了 一 形 式 而没 有 实 质 的东 西 。 种 ・

理性看待集体备课的现状
集 体 备 课利 于 在教 师 交 流 中碰 撞 智 慧 的火 花 , 实现 教 学 资源 共 享 。 为此 , 不少 学 校 也在 积 极 地进 行 着 有 益地 探 索 , 而集 体 备课 在很 多 时候 并没 有达 到 预期 的效 果 , 反 然 相 目前 由于部 分 教 师 思想 认 识 上 的不 足 , 集 体 备课 还 缺乏 对 足够 的 重视 和 理 解 , 集 体 备课 走 入 了一 种 误 区 。 使 现 象之 ~ : 体备 课 成 了“ 案 之和 ” 集 教

走出认识误区走出经验误区

走出认识误区走出经验误区

走出认识误区走出经验误区
要走出认识误区和经验误区,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多角度思考:避免片面的观点和思维固化,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避免过度简化和武断的结论。

2. 开放心态:保持对新观点和知识的接受和学习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并对自己的观点持有怀疑和审查的态度。

3. 寻求反馈和意见:主动寻求他人的反馈和意见,通过交流和讨论来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和调整。

4. 学会自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审查自己的认知和经验是否存在偏见和误区,以便及时纠正错误并改进自己的认知水平。

5. 继续学习:持续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保持虚心和求知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框架和经验积累。

总之,走出认识误区和经验误区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自省,开放和多元的思维方式,以及不断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走出误区 寻求途径 创“三新”工作实效

走出误区  寻求途径  创“三新”工作实效

青 少年教育好 , 就谈不上走社会主义道路 。因此我校关工委 工作最终 的落脚点就是放在学生的思想 教育上, 在各项德育 活动中找寻结合点 。如利用传 统节 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
端午节 、 中秋节时关工委组织部分学 生到敬老院慰 问, 送去 鸡蛋和月饼 , 送去歌声与微笑 ; 以庆祝建 国 6 0周年 、 党 9 建 O 周年为契机 , 组织各 中队开展 系列班 队会 活动 , 帮助广大师 生 回顾党 的奋斗历程 , 激发爱 国主义情感 。今年 , 工委又 关 号召全校师生演唱红歌 , 让红歌走进 校园 , 激发 学生对理想
o rle u a in meh d n t i s h o,h p n o g ie t e fmo a d c t t o s i h s c o l o ig t u d h o
i lme t o f u t e r . mpe n  ̄in o r r f h wo k Ke r s t e w r o r i g c mmi e rt e c r ft e y wo d h o k f r wo k n o t ef a e o t o h h
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

2 探 索“ 三新 ” 工作 思路 的
21加强领导 , . 发挥职 能作用
老太太给学生们讲讲红色故事 , 进行一下思想教育。而实际 上, 由于关工委成员 曾经是各行各业 的精 英 , 他们具有 丰富 的工作经验和饱满 的热情 , 调动他们 的积极性 , 使其参 与到
1走 出误 区 、 求途 径 寻
回顾过去的关工委工作 , 曾存在着很多误区。首先 我们 是重视不够 。我们不能充 分认识关工委 的重要作用 , 不能把 关工 委工作 同学校工作形成 整体 ,使关工委形成 了一个 可 有可无 、 流于形式 的部 门。 其次认识不到位 。 过去 , 我们对关

明晰教学误区 提高课堂实效

明晰教学误区 提高课堂实效

明晰教学误区提高课堂实效《品德与社会》课程开设已近十年了,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课堂的教学主体得到了转变,活动的组织形式得到了加强,学习的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得到了提高……但我们发现在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误区,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从教学选材方面对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一些误区进行剖析,并力图找到比较合适的优化策略。

误区一:过多阴暗,得不偿失虽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品德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生活,但它绝不等同于生活,更不等同于生活的阴暗面。

品德教育更应该指导孩子的生活,引领孩子的生活。

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自己教学《科技是把双刃剑》一课时的情景。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科技”这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的科技灾难,我选取人人都离不了的“吃”为切入点,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统计数据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让人胆战心惊的食品安全问题,从地沟油油条、苏丹红鸭蛋,到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猪肉,再到卤注胶牛肉、硫黄馒头……看得学生心惊肉跳,小脸煞白,以至在问到“我们该怎么办时?”学生纷纷说:“以后,我只吃自家种的菜”“只吃自家养的鸡”,甚至有学生说:“以后我光吃饭不吃菜了!”教学达到预期效果了吗?没有!我只是把学生吓得不敢吃东西了,觉得这社会太可怕了。

这显然不是我教学的初衷,其原因就是反面材料呈现太多了,过而无度,反而得不偿失。

优化策略:立足主流,正确引领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而我们播种的恰是孩子心灵的种子。

我们播种恐惧,就收获阴暗;我们播种希望,才会收获灿烂。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在课堂中呈现社会的阴暗面,而是提醒大家要把握好这个度,使之以引发学生的触动,引起学生的思考为宜,而不是让学生由此对社会深恶痛绝,对未来悲观失望。

几年前,我有幸在宁波听了一堂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的品德研讨课——《诚信真可贵》(《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第一次试教的时候,老师在“运用反面例子,揭示诚信真可贵”板块教学中安排了三个环节:个案透视——“齐二药”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面上扫描——假货视频录像;学生眼里的诚信——说说自己了解的生活中类似的不诚信事件。

走出误区 力求高效——浅谈试卷讲评课中存在的误区及相应措施

走出误区 力求高效——浅谈试卷讲评课中存在的误区及相应措施

嵊州
3 20 14 0)
:试 “
卷 改 完 了 , 我 什 么 时 候 上 课 都 行 。” 下 之 意 : 解 了 叫 言 了 学 生 的错误 , 把试 题 的 正确 答 案讲 解 出来 , 是 做好 能 就 了 试 卷 讲 评 课 的 准 备 工 作 。这 完 全 忽 视 了试 卷 讲 评 课
求 解 同 一 知 识 点 不 同 考 法 的 归 纳 拓 展 等 。让 学 生 深 切 体 会 到 试 卷 讲 评 课 不 仅 仅 是 订 正 错 题 ,而 且 能 通 过 一 题 , 一 点 、 一 类 、 一 片 。感 悟 到 试 卷 讲 评 的 精 彩 和 懂 晓 通 实效。 措 施 : 展 示 错 题 , 析 成 凼 。实 践 告 诉 我 们 , 析 ① 剖 剖 错 误 往 往 比正 面 讲 解 印 象 深 刻 。所 以 教 师 可 以 对 学 生 的 错 误 进 行 再 加 工 , 出 典 型 性 , 导 学 生 参 与 讨 论 或 突 诱 争 辩 , 学 生不 仅 知 其 错 , 重 要 的是 知 其所 以错 , 让 更 在 纠 正 错 误 的 过 程 中学 习 提 高 。
第 1 期 21 0 0年 1月
中小 学教 学研 究
T ac ig R s a c o r e hn e e r h f rP i r n d l Sc o l ma y a d Mide h os
复 习 与 考 试
走 出误 区
— —
力求 高效
浅谈试卷 讲评课 中存在 的误 区及相 应高不 是 靠 记 定 理 就 能 解 决 的 , 通 过 展示 错题 ,寻找 同学解 题 错误 不 仅 能激 发学 生 探 求 问题 解 决 的积极 性 , 且使 学 生 获得 二 种成 就感 , 而 从 而 感 到 试 卷 讲 评 的 吸 引 力 。 也 能 使 学 生 意 识 到 数 学 是 门严谨 的学 科 , 须 做到 “ 必 有据 , 必 有理 。” 必 言 证 例 l 如 图 , 行 四 边 形 ABC 中 , E、 在 B : 平 D 点 F D 上 , BF DE 求 证 : AB △CD 证 明 :. 边 形 且 = △ E F, ‘ ‘四

走出培训误区提高培训效果

走出培训误区提高培训效果

少于 1 6 课时, 基 层单 位领导 每年讲 授安全 课不少
于2 0 课时 。 其次 , 编制 了“ 四合 一 ” 培训 矩 阵 , 每 年年 初开 展培训 需求调查 , 了解 参 加 培 训 的 员 工 对 哪方面知 识有 需求 , 据 此 制 定 出 培 训 计 划 并 付 诸 实施 。 再 次 参 加 培 训 的 员 工把 HS E 培 训 当作 己
第三, 开 展 以强 化安 全 基础 , 推 动 安 全 发 展 为 主 题 的 安 全 演 讲 比赛 , 将 持 续 安 全 的 理 念 推 向 深入 , 营造全 员共同参与安全发展 的氛 围。 ( 4 ) HS E 培 训 工 作 中突 出一 个 “ 实” 字。


言堂 ” 。课 堂 气 氛 沉 闷 , 互 动弱 , 员 工 兴 趣 索
1 目前 H S F 培 训存 在 的 问题
( 1 ) 直 线领 导 参 与 不 足 。 多 数 的 HS E培 训 都 是 由安 全 部 门 负 责 , 其 他 直 线 领 导 和 职 能 部 门很 少 参 与 授 课 , 致 使 安 全 部
然, 出勤率 越来越 低 , 有时 虽然 人在教 室 , 其 实 心
不 在焉 。
( 4 ) 培训考核手段单 一。
不 管培 训 内容 是 什 么 、 培 训对 象 是谁 , 培 训
门开 展培 训时 , 对 参 与 培 训 的 学 员安 全 素 质 不 了 考 核 时 大 都 采 用 试 卷 考 试 , 且 考 试 的 内 容 主 要 是
培 训 目的不 明确 , 主题 不 突 出 , 是 解决 意 识 果 差 。
4 9
2 H S E 培 训 具体 做 法
在 多 次 探 索 实 践 后 大 胆 转 变 培 训 观 念 和 培 训方式 , 创 新 HS E 培训 模式 , 在HS E 培 训 工 作 中 突

走出误区,提高效率

走出误区,提高效率

三 、训 练 目标 明 确
如果我们在训练前缺乏明确 的目标 ,教师只管印题、发题 , 学生只顾做题 ,对答案 ,训练中缺乏有效的指导 ,只重视思维的 结 果 ,不重视思 维的过程 ,不 向学 生讲 清为什么这样想 ,这样 做 ,这样 的训练显然是收不到实效 的。 要提高语文课 堂训练 的实效 ,就必须加强定向、调控和反 馈 ,改变训 练的失控状态 。练前一定要定 向,要让 学生明确训 练的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和速度要求 ,训练过程 中教 师要加强调 控 ,掌握好训练的难度和梯度 ,为学 生 “ 搭桥” ,引导学生顺利 “ 爬坡” ,使 学生既 “ 跳得起来” ,又能尝到 “ 摘果子” 的甜 头。练后一定要反馈 。反馈可以采取 多种方式,可就训练 内容进 行随堂提问 ,可对训练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 ,提出综合性较 强的问题进行 讨论小结 ,也可留出迁移性的书面作业等等 。教 师 对每次训练后的反馈情况要做好记录 ,作为今 后制定教学 目标 , 选择训练内容 ,设计训练方案的参考 。 总 之 ,语 文 课 堂 训练 只 有 紧扣 教 材 的重 点 、难 点 ,结 合 学 生

训练 内容耍精当
大大提高语文课堂训练的实效 ,同时也使平时的常规训练与中考 接轨 。
要提高语 文课堂训练 的效率 ,首 先要练 “ 准” 。一要练在 当练之处 ,把课文的特点、关键点、重点、难 点、疑点和学生的 基础结合起来 ,确定最佳 的练 习内容 和方案 ;二要 练在 有用之 处 ,不搞猜谜式的文字游戏 ,不纠缠连专家都在争论的问题 ,重 点训练 学生对语 言的感知、领悟 、积 累和应用能力 。其次要练 “ 精” 。 “ 精”包括三层意思 :1 内容精。练习内容要扣住材 、 料 的特点 ,理解 的关键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 点,着 眼于培养能力,要体现出螺旋 式上升 的过程 。2 、形 式精 。练 习 要根据不 同的训练 目的设计 。讲前练习应具有激发功能和导入功 能 ,要通过练习 自然地将学生导入对新知识的探求 中。讲中练 习 要具备化解功能 ,通过分解重点 ,化难为易 ,引导学生从已知到 未知过渡 。讲后练习要具备巩 固再现 功能和比较迁移功能。不仅 要能巩 固再现所学的知识 ,还 要注意 由此及彼 ,由课内到课外 的迁移 ,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3 时间精 。一是选择 “ 、 练” 的 最佳时机 ,二是力求用最短 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 的效果 ,提高 “ ” 的效 率 。 练

课堂教学应走出误区实现五个转变

课堂教学应走出误区实现五个转变
第2 7卷 第 4期 2 0 1 3 年 8月
延边教 育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b i a n I n s i t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Vo { . 2 7
NO. 4
Au g l l s t 2 01 3
惯 、知识、智能、方法、创造 力的五大领域 ,培 养学生具有 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合作共事 的 良 好 习惯 ,夯实知识技能基础,开发 学生的智 能,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 力和创造能力 ,迎 合时代 的
来 处事 时代是 1 5  ̄2 0 年之后 ; 初中生将来面对的 时代是 1 0 w1 5 年之后 ; 高中生将来面对 的时代是
中图分类号:G 4 0 . 0 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6 7 3 -4 5 6 4 ( 2 0 1 3 ) 0 4 . 0 0 8 2 . 0 3
新课程实施 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核心环节 ,因 此 ,近年来 ,各地区 、各学校紧锣密鼓地进行课 堂教学 改革 ,形势喜人 。但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改 革走 向,深刻剖析课程实施现状 ,颇感诸多方面 实有 费力费时而效果甚微之嫌 。其 因,关键 问题 在对课 堂教学 改革 内涵 的理解 出现较大误差 ,对 课 堂教学 改革外延 的创建有较大 的偏差 ,在误区 里 徘徊和游弋 。若想尽快走 出误区 ,取得课堂教 学 改革 的实效 ,本文认为急需澄清 以下几点 。
实际教 学中仍 旧教 师主 宰课 堂、教师讲授为主、只关注知识点 忽略 学生学 习方法的掌握 、教
学评价 的功能错位 , 表露 出传统教 学模式的 阴 影 。因此需要创建新型的课 堂教 学模 式, 从教 师 中心转移到 学生 中心、 从讲授 中心转移到学生学习中心、 从知识 中心转移到 方法中心, 新 的课 堂教 学评价得 到还位 ,才能创建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 关键词 : 课 堂教 学改革;综合 目 标:学生 中心;方法中心

走出误区 让历史课堂返璞归真

走出误区 让历史课堂返璞归真

走出误区让历史课堂返璞归真【摘要】很多历史老师对新课程钻研不深,理解不透,走进了新课改的误区,让历史课堂返璞归真成为急需。

本文通过对一些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解读误区之所在,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旨在为当前的历史教学提供某些借鉴。

选取并设计好课堂情境,协调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整合好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联系,是能够为实现历史课堂返璞归真带来一点实效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误区情景设计教师主导现代技术整合为什么要“让历史课堂返璞归真”?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历史课堂是“假课堂”,或者说有很多”披着新课改外衣,却拖着新课改后退”的课堂。

倒不是历史老师有意而为之,实在是由于很多历史老师对新课程钻研不深,理解不透,走进了新课改的误区而导致。

下面笔者通过几则课堂案例加以分析,以期帮助走出误区,实现历史课堂返璞归真。

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时,一位老师精选了一段视频《斯巴达300勇士》来展现温泉关之战的情景:刀光剑影、金戈铁马、喊声震天、血流成河。

,出发点很好,确实,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就被场景深深吸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出,学生很难通过此视频联系到本课的开场白——希波战争,因为温泉关之战叙述的是第一次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之后第10年,波斯帝国和古希腊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锋。

希腊军队在这个狭小的关隘整整抵抗了3天,阻挡了在数量上几十倍于自己的波斯军队。

这种设计过于牵强、过分求新求异,导入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很难达到预设的效果,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教师自己生硬地把两个问题捆绑在一起,自圆其说。

这种老师的误区在于认为新课程就是选取的情境越新越好,越能吸引学生越好,而没有充分考虑新课导入的自然衔接。

新知识的导入应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出发,违背科学性的导入,尽管非常生动、非常精彩,也不足以取。

19课”俄国废除农奴制”这一课时,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笔者归结为是三部曲:一、老师宣布:请同学们小组活动交流讨论得出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的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二、把全班学生分小组,学生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讨论;三、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发言。

走出误区 倡导实效——从课例《清澈的湖水》谈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走出误区 倡导实效——从课例《清澈的湖水》谈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雠 乏 ? 】
璃 离 卫书 澄 . 掣 盟 霉 旧mj I 确 ¨ i j j = 的 , 曾 ( J 0
生 4: 我看到了屁股红红的猴子…… 师: 有个小朋友也去秋游 , 她拍下 了一些照片( 多媒体出示 J 谁来说说 .
这 里 的 美 丽 风 景? 生 1 这里 的海 水 蓝 油油 的 。 : 生 2 这里 的 云 雪 白 雪 白 的。 :
几块 山石 。
科教学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 中, 不少教师走入 一个误 区, 为多媒体 用 认 得越多越好 , 越现代越好。不管学生是否需要 , 是否与文本有充分地 接触 ,
学生 自 由读 书 , 室里 顷 刻 间 满 是 朗 朗 书 声 。 片 刻 问 , 声 渐 渐 轻 下 教 书
了, 孩子们凑着脑袋一起 , 兴奋地 指着书上 的插 图: 那块 是正要跳起 的青 “ 蛙 f“ ” 我找到雄鹰 了, 就是这一块。 “ ” 石兔 , 石龟在这里 。 ” 教师先请两位学生读这个 句子。然后请 孩子们说说 发现这个句子 的
◆ ◆
走 出 误 区 倡 导 实 效
从课例《 清澈 的 湖水》 谈语 文 学科 与信 息技 术 的 整合
◆ 翁晓如
( 浙江乐清市乐成镇南草蛘小学) “ ! “ ! “ !“ !孩子 们把手伸得高高 的, 我 ,我 ” 我 , 我 ” , ' 阶梯教 室的台上一 [ 案例背景 ] 笔 者 在 最近 的 一 些 听课 活 动 中发 现这 样 一 种 现 象 , 多 教 师 在 语 文 阅 阵 骚 动 。 很 读教学中动不动就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于是本人做 了一份量表统计
文 本还 没 来 得 及 多接 触 的 情 况 下 , 让 媒 体 提 早 出现 在 学 生 的视 线 中 。 不 图” , 就 时 把听课 的老 师都逗笑了。 可否认 , 美轮美奂 的画面能给学生 以美 的享受 , 但这 些画面过早 地出现 一 师小结 : 山石真是各有各的特色 , 千姿百态, 难怪小洁看得入 了神。 定程 度 上 也起 了先 入 为 主 的 “ 用 ” — 形 象 的 东西 代 替 了文 字 , 而 限 制 作 — 进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走出教学误区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走出教学误区
念, 与 时俱 进 。
追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 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 对教学理论和实践 持有
健康的怀疑 , 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 , 把课 堂学 习延伸到课 后。
三、 打造 高 效 课 堂 。 注 意 几 大误 区
2 . 优化课 堂教学设计
高效课 堂要求教 师改进备课方法 , 精 心进行课堂设 计 , 备课
不是单纯地写教案 , 而必须备教材 , 备学生 。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 材, 理解 教材 , 琢磨教材 的重 点 、 难点 , 并要研究教材 中每个活动
误 区一 : 教师少讲 、 不讲就是发挥 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 改变课 程过于注重知 识传授 的倾 向 , 强 调形成积 极主动 的
内容 的内涵 和前后联 系, 注意教材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更要 了解 学习态度 ” , 这并不 是不要教 师讲 , 并不 是忽视教 师的指导 , 关键
发展空间。 6 . 注 重教 学 反 思
“ 课 堂教 学永远是一 门遗憾的艺术 ” , 而科学 、 有效 的教学 反
识, 还应博览群书 , 对各方面 的知识都有所涉猎 , 讲起课来旁征博 思 可以减少遗憾 。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说过 : 优秀教师= 教学过程+
引, 妙趣横生 , 并且要置身于数学教学 的前沿 , 紧跟数学教学发展 反思。教学反思不是单纯的回想教学情况 , 而是在教学回溯 中不断 的新 动 向, 及时更新观 念 , 给课 堂教学注入新 观点 、 新 方法 、 新理 发现问题 , 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 使教学方案更 合理。
知” 的过 程 , 把时间和空 间还 给学生 , 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 , 离开 了 和机会 。只有二者相辅相 成 , 才能不断地深入学生的认识 , 学生的 学生 的学 , 任何效 益都无从谈起 , 这就 要求努力改变 学生 的学 习 学习才能更 扎实 、 牢 固。当学生靠 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 能解决 全 教师的教是很重要的 , 当然 , 教师在针对学生独立学 习 方式 ,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 主动参 与性 , 发挥学生在教学 中的主 部问题 时 , 体作用 , 让学 生在 民主 、 宽松 、 和谐 的课 堂气 氛中 自主学 习 、 合作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时 ,要 做到三个 精讲 —— 核心问题精讲 、

走出备课误区确保教学实效

走出备课误区确保教学实效

走出备课误区确保教学实效作者:周建荣来源:《甘肃教育》2009年第13期〔关键词〕备课;误区;教学效率〔中图分类号〕 G424.2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7(A)—0008—01备课,顾名思义就是对课内外各项教学活动的全面设计和准备,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从备课做起。

笔者认为,目前不少中小学教师在备课方面存在以下误区,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误区一:缺乏对课标、教材和有关资料的深入解读,只是挖空心思写教案,备课投入有偏差。

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没有把自身的认知问题摆在备课的首位,对课标、教材和有关资料缺乏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把备课的重点普遍放在教案文本的书写上,把备课改革单纯定位在文本形式的创新上,备出的课实用性和实效性不强,对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收效甚微。

误区二:缺乏对学情的深入分析,教学目标脱离实际,教学措施针对性不强。

认真分析学情,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预设各类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思考教学活动中应采取的措施,应当是备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目前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心中无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的斟酌上用心不够,针对性不强,导致教学“两张皮”。

误区三:缺乏对课内外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作业布置随心所欲,重复低效。

目前,不少教师把备课的范畴仅仅局限于课堂,没有把课内外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备课范畴,课内外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不强,对课外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活动缺乏设计,课外作业的布置缺乏思考、推敲,随意性大,甚至重复布置,层次性和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效果不理想。

误区四:缺乏对教学辅助用具的精心准备,课堂效率不佳。

教师在上课前要根据教学设计,充分准备各种教具、学具和媒体资源,料理好上课的各种事务,做好必要的调节,以确保得心应手,轻车熟路,达到预期效果。

但目前许多教师对这一环节重视不够,课前丢三落四,上课匆匆忙忙,课堂缺乏保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误区凸显实效
发表时间:2011-05-10T17:14:42.44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5期下供稿作者:陈琼瑶
[导读] 学生混淆了估算与精算的内涵,强化了答案准确性的意义。

——小学估算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陈琼瑶福建省晋江市永和镇启初小学362235
课程加大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教育力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

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小学数学教师在估算的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的困惑,从而发生了一些处理不当的现象,走入了估算教学的误区。

误区一:善于精算,缺乏“估”的意识。

如在第三册《加减法的估算》一开始,老师先创设一个“到文具店买笔”的情景。

接着提问:“买19元和52元这两枝笔大约需要多少钱?100元够吗?你是怎样想的?”题目一出来,部分口算速度较快的学生,等不及老师要求估算,就说出了准确得数71。

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务必”让学生选择估算,于是,老师接着提问:哪些小朋友能不用准确计算也知道100元够呢?在老师的急切“请求”下:“我把19当成20,52当成50,20+50=70……”虽然学生表达得不是很自信,但老师还是热情地表扬了他。

【反思】学生混淆了估算与精算的内涵,强化了答案准确性的意义。

由于先前学习精算一直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学生在不理解估算意义的情况下,精算与估算在此就形成了强烈反差,再加上学生缺乏估算经验,又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意图,急着精算后再估算。

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误区二:以猜为主,缺乏“估”的方法。

曾听过一位老师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

老师笑着对学生们说:“老师手里有一些小棒,请大家猜一猜、估一估,大概有多少根?
“20根”一位学生说。

“不对,比20根多。

”老师说。

“50根”另一个女孩猜测到。

“错了,比50少。

”老师说。

“32根”。

“少了”。

“38根”。

“多了”。

“35根”。

“对了”,老师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同学真厉害!猜得这么准!”老师“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

【反思】学生估计得非常开放,气氛也很热烈,但仔细一想,不难发现,“此估算非彼估算”。

教学是在师生“一猜一答”中进行的,答案最终在逐次缩小的区间中被“估”出来。

整个过程,学生显得随心所欲,所能体现的数学思维仅仅是数的大小比较,并未以某一捆小棒为标准进行估算,这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估算”。

误区三:估算题一定是求近似数(大约)计算,缺乏“估”的意义性。

如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道题:“先估算,再在○里填上>、<或=。

46+38○90 70-29○40”。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生甲:我用估算,46看作50,38看作40,50+40不是等于90。

所以用“=”。

话没说完,旁边的乙接过他的话就说:“这题用估算就会错的!老师不是说了吗,这样的题要精确计算,然后再比较。

我就是精确计算的,46+38=84,所以用“<”。

老师带鼓掌。

【反思】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把估算理解为近似计算,认为只要把原数看作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计算出结果就是估算,比如“46+38”只要先把加数看作整十数50、40,再把整十数相加,所以估算结果即90。

算出近似答案的过程就是估算的全过程吗?显然不是。

这种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固定的运算程序,得出结果的“估算”,不仅不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而且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有悖于“人人学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

现象四:只在“估算”中“估算”,缺乏“估”的整体性。

很多老师只在教材的“××的估算”那一章、那一节中出现估算。

一个学期上一、两节估算课,做十来道估算题,怎能让学生达到自觉用估算的境地呢?所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必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估算机会,做到运用估算经常化。

【反思】教学中教师要走出“只在‘估算’中‘估算’”的误区,将估算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设计与挖掘一切估算的资源,经常性地引导学生用估算解决多样化的问题,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使学生在深刻理解估算的基础上,主动地学估算,自觉地用估算。

误区五:策略单一,只重视估算结果。

教材中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四舍五入法。

估算时,也大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进行估算。

例如:如北师大版第五册《住新房》,本节课开始是要求学生用估算的方法估算这栋房子一共能多少户人?只要求学生会把因数中任意的两位数或两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就行了。

单从计算来说不存在什么问题。

可是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答案:
①12≈10,14×10=140,带140户。

②14≈10,12×10=120,带120户。

③12≈10,14≈10,10×10=100,带100户。

④12≈10,14≈15,10×15=150,带150户。

【反思】学生能很快用四舍五入进行估算,并用估算结果判断一共可以住多少户人。

从学生的解答方案来看,他们只是机械地套用“四舍五入”的求近似数方法进行估算,缺少了估算的实践眼光,就背离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数学课程目标。

估算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学习的策略和学习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走出教学上的误区,追求“为解决问题而估算”的境界,凸显估算的“实效性”特点,使数学课堂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教育宗旨。

努力挖掘估算教材,积极搭建估算平台,让学生自觉养成估算意识,合理选择估算策略,凸显估算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