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恐龙讲解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馆地台资料
8800字
邢立达提供
1.川街龙、禄丰龙、双脊龙的介绍;
川街龙
⏹中文名称:川街龙
⏹拉丁文名:Chuanjiesaurus
⏹生存年代:中侏罗世
⏹化石产地:中国云南
⏹体型特征:长27米
⏹食性:植物
⏹种类:蜥脚类
⏹释义:来自川街的蜥蜴
禄丰世界恐龙谷最壮观的景象,就是川街龙的集群埋藏,地点就在老长箐村村后的山坡约300米处,就是这里保存着近10条恐龙,它们西向纵卧着,其中一条川街龙的股骨化石长1.3米,肱骨长1.2米,其粗处直径近30厘米;体型最大的一条川街龙,其一根肋骨长度超过2米。
古生物学家估计,这条恐龙生前体长在24米以上,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较大恐龙之一。
而8条恐龙化石所占面积仅220平方米,美国恐龙研究古生物学家瑞格比说: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发现如此多的化石,无可辩驳地证实了禄丰川街是世界上已知恐龙化石最集中、最丰富、研究价值最高的地方之一。
特别是在同一地点发现早侏罗、中侏罗两个时段的恐龙化石群,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8具恐龙化石散卧在100多平方米倾斜的泥岩层上,除此之外,还有5个共生的蛇颈龟化石。
也许你会感到奇怪,恐龙怎么会和乌龟呆在一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董枝明解释了这个疑问:这片土地以前是潮湿的沼泽和小山包,上游的恐龙死亡之后,随着偶发的山洪冲积到下游,和蛇颈龟的残骸掺杂在一起,被泥沙掩盖,深埋于地宫,直到现在才重见天日。
禄丰龙
⏹中文名称:禄丰龙
⏹拉丁文名: Lufengosaurus
⏹生存年代:早侏罗世
⏹化石产地:中国云南
⏹体型特征:长5至6米
⏹食性:植物
⏹种类:原蜥脚类
⏹释义:来自禄丰的蜥蜴
禄丰龙有两个种,即许氏禄丰龙和巨型禄丰龙。
巨型禄丰龙的体型要比许氏禄丰龙大三分之一,前者的脊椎骨更加粗壮,除此之外没多少区别,因此国外有人认为巨型禄丰龙与许氏禄丰龙是同一种,只是年龄的不同而体型不同。
大洼恐龙山位于禄丰县东北方向,距县城4千米,因发掘出众多的恐龙化石而得名为“恐龙山”。
其周边14个自然村落周围皆有恐龙化石露于地表。
早在1938年,地质学家卞美年便由禄丰农民手中的油灯而追猎到这种恐龙。
如今,禄丰世界恐龙谷展出了近百条禄丰龙,大厅中最完美的许氏禄丰龙呈“L”字形趴在地上,其头骨、前后肢、肋骨与脊椎清晰可辨。
它之所以能保存的这么完好,是原地埋藏的缘故,它完美地重现了这只恐龙死亡时的情景。
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如此清楚地目睹它当年的风采。
让我们再来想象一下,一亿多年前的某一个中午,暖风轻抚着云南禄丰盆地的湖泊,远
方一群禄丰龙正在郁郁葱葱的森林边缘觅食,它们缓缓抬起前腿,用长长的脖子把头伸到高处的嫩蕨叶从中大快朵颐,其中一只幼年禄丰龙没吃几口就觉得腻味,经受不住湖中跃鱼的诱惑,它转身走进湖中,当第一口清凉的湖水流进腹中,禄丰龙顿感神清气爽。
它仰天长啸,往前跨越一步,试图到湖中间抓条鱼打打牙祭,没想到前脚陷下去了,凭着在陆地上的经验,禄丰龙想借后脚用力一蹬,纵身跃起,不料情况更糟,四肢全陷入湖底粘稠的淤泥里。
虽几经挣扎,咆哮助威,但都无济于事,甚至比原先陷得更深,精疲力竭之余,只得垂头丧气,等待着死亡的降临……多少年过去了,那只被埋藏的幼年禄丰龙,经过漫长岁月的地质变化,如今成为一具化石,呈现在人们眼前。
双脊龙
⏹中文名称:双脊龙
⏹拉丁文名: Dilophosaurus
⏹生存年代:早侏罗世
⏹化石产地:美国亚利桑那州,中国云南
⏹体型特征:长6至7米
⏹食性:肉食
⏹种类:兽脚类
⏹释义:头上有两个脊的蜥蜴
双脊龙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脊龙。
它前肢短小,善于奔跑,是早侏罗世的肉食性恐龙。
与后来的大型肉食性恐龙相比,双脊龙的身体显得比较苗条,所以它行动敏捷。
双脊龙鼻嘴前端特别狭窄,且柔软灵活,可以从矮树丛中或石头缝里将那些细小的蜥蜴或其它小型动物衔出来吃掉。
由于它口中长满了利齿,因此也能捕杀一些大个子的植食性恐龙。
但也有古生物学家怀疑它牙齿的功能,说它只是一种食腐肉的恐龙,这是因为双脊龙在上颌介于前颌骨和颌骨之间的接合处有深深的沟槽。
前颌骨或许具有窄的勾状喙,用来咀嚼食物。
因此古生物学家推测它的觅食方式也许就像秃鹰一般,专吃动物死尸,不同的是它只适应于吃那些大型原蜥脚类的死尸。
要想吃大型动物的死尸必须装备有一个窄而勾状的前喙,以便撕裂皮肤和胸前的皮肤,而双脊龙恰恰具备了这样的嘴。
更有趣的是,双脊龙那羽冠状的头脊,有时可能会呈扇状,这样它就可以用双脊撑开死尸内脏胸前的皮肤,使它们免于闭合,以便更好地进食。
后来,古生物学家在中国云南省近昆明市的晋宁盆地禄丰组地层中发掘出一具几近完美无缺的兽脚类恐龙骨架。
它的面貌跟发掘于美国亚里桑那州北方的双脊龙极为神似。
体长大约5.6米,脑袋保存良好,且顶部具有耸起的两个高脊,已经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双脊龙”。
在禄丰龙动物群中,双脊龙属于一种掠食者动物。
在1987年,昆明博物馆考察队在晋宁县的西阳发掘到两具引人入胜的恐龙骨骼——双脊龙和云南龙的骨骼纠缠在一起。
很显然,这两个家伙在争斗中双双阵亡,同时被完整地埋藏保存在一起。
这也正说明双脊龙凶恶的肉食本性。
2.禄丰恐龙的发现、发掘经过及其意义;
许氏禄丰龙于1939年出土于云南省禄丰县沙湾东山坡,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杨钟健院士将之定名为许氏禄丰龙。
许氏禄丰龙是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装架的第一条恐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其间的故事酸甜苦辣、饶有趣味。
1937年,芦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了中国人民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的开始。
我国的科学家也从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颠沛流离中仍为国奋进的生涯。
杨钟健是这样离开北平(现在的北京)来到西南大后方的。
1938年7月,他担任了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昆明办事处的主任,很快就开展了对云南地区的地质和古生物化石的调查工作。
当年冬天,地质学家卞美年和王存义就在野外调查中在昆明西北方的禄丰盆地发现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
一年后,杨钟健与卞美年等人再次赴禄丰考察,又发现了新的化石地点。
他们随即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发掘工作,获得了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和丰富的野外地质资料。
所发现的化石动物群被称为禄丰龙动物群,其中包括属虚骨龙类的芦沟龙、属肉食龙类的中国龙、属古脚
类的兀龙、云南龙、巨型禄丰龙、许氏禄丰龙以及属似哺乳爬行类的卞氏兽等珍贵化石。
其中,材料最为完整的就是许氏禄丰龙。
许氏禄丰龙的研究论文发表于1941年,它的种名献给杨钟健院士在德国的导师许耐教授。
禄丰龙属于古脚亚目板龙科。
它长约6米,站立起来身高超过2米。
它的头小,嘴部尖尖,鼻孔呈正三角形,眼眶挺大。
生长牙齿的齿骨又细又弱,上牙大约有27颗,下牙有20颗,呈扁平的叶子形状,前后边缘还都有锯齿。
许氏禄丰龙的脖子挺长,有10个颈椎(脖子部位的脊椎骨)。
它的背椎(背部的脊椎骨)有14个,荐椎(腰部的脊椎骨)有3个,尾椎(尾巴上的脊椎骨)有45个。
它的颈椎和背椎都相当粗壮。
许氏禄丰龙前肢短,后肢长而且粗壮;前后足都有5个指(趾)头,后足的趾骨比前足的指骨强壮;前后足的第一爪都发达。
由此推测,它活着的时候可以用后足站立和行走,尾巴拖在地上起平衡作用。
在觅食或休息的时候,它也可以前肢着地。
许氏禄丰龙生活在大约2亿年前,是早侏罗世的植食恐龙,也因此成为最早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恐龙之一。
它经常游荡在湖泊或沼泽岸边,以茂密的细枝嫩叶为食,不过,它也很可能偶尔吞食一些能够容易捉到的小昆虫。
3.恐龙的诞生、演化、灭绝过程;
恐龙为什么叫“恐龙”
恐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家族,它们多达800多属,数千种,这可能只是占其全部属数的1/2弱。
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像恐龙这样一类盛极一时的古生物化石,按理应该早就被发现了,但人们直到19世纪才认识它,其中很大原因是对这一类化石熟视无睹,根本没有想到动物中曾出现过如此巨大的个体。
1824年,英国矿物学家巴克兰根据一些脊椎动物的骨骼命名了巨齿龙,他说:“它既不是鳄鱼,也不是蜥蜴,它长达10米以上,远比一般的蜥蜴巨大,体积相当于一头7英尺高的大象”,人们被深深震撼了,这就是最早命名的恐龙。
而最早发现的恐龙则是禽龙,其牙齿和骨骼化石是英国刘易斯小镇的曼特尔医生与妻子安宁于1822年3月在英格兰南部苏塞克斯新劈开的公路内侧岩层里采集到的。
在曼特尔和巴克兰前无古人的研究后,这类动物开始揭开神秘的面纱。
1841年7月30日,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在普利茅斯的一次演讲中,把这些奇怪的动物命名为“dinosauria”,并在1842年首次见诸于《英国化石爬行动物》一书。
这个名词的原意来自于希腊文“deinos”(巨大、恐怖的)和“Sauros”(类似于蜥蜴的爬行动物)。
恐龙的定义
恐龙学发展到今天,这个定义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首先,恐龙出现在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三叠纪,直到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灭绝,共经历了将近1亿7千万年的时间,如此长的时间使它们称为地球上生活过的最为成功的物种。
其次,恐龙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而同时代的翼龙、海龙等则占据着天空与海洋,它们是恐龙的远亲近邻。
再次,恐龙的后肢位居身体直下方,在前后方向的平面上摇摆,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骨盘完全垂直;髋臼上缘承受身躯重量,膨大成为骨质缘饰,支撑起股骨。
在分类上,自从欧文创建了恐龙这一术语后,1872年,西勒根据恐龙腰带(俗称骨盆)构造的差异,把恐龙划分为了蜥臀目和鸟臀目。
前者具类似蜥蜴的三射状腰带,后者具有与鸟类差不多的四射状腰带。
后来,蜥臀目又分为蜥脚形类和兽脚类,鸟臀目则又分为鸟脚类、角龙类、剑龙类、甲龙类和肿头龙类。
三叠纪——恐龙的黎明
三叠纪是恐龙时代第一个纪元。
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
晚三叠纪的气候,则从干旱过渡为湿热。
这时候,最早的恐龙出现了,就是塞瑞诺说的“小流氓”,始盗龙,它是最早、最原始的恐龙之一。
1993年,始盗龙首次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
它体长仅1米,头骨仅12厘米,是一种靠后肢两足行走的兽脚类恐龙。
虽然始盗龙仍然像它的初龙老祖宗一样有五根趾头,但是其第五趾已经退化,第四趾也只是起一些辅助作用,它站立时仅依靠脚掌中间的三趾来支撑全身的重量,它的兽脚类子孙们都继承了这个特征,比如在科幻片《侏罗纪公园》里大出风头的暴龙。
基本与始盗龙同一时期出现的恐龙还有埃雷拉龙与南十字龙等,它们都生活在南美洲。
而北美洲则生活着一群更加凶猛的肉食恐龙——腔骨龙。
这是一种中小型肉食恐龙。
它们常集成小群体活动,很像今天的野狼。
它的主食是些小型哺乳动物,也可能会袭击那些大型的食草恐龙。
1972年,爱德恩·柯伯特在邻近新墨西哥州的幽灵牧场发现了数百具腔骨龙遗体,发现者认为,它们很可能是被暴雨引发的洪水所掩埋。
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具在体内有小腔骨龙的标本。
这个发现首先引起一些推测,有人认为某些恐龙是卵胎生。
现在则认为腔骨龙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同类相食的动物。
而最早以植物为食的恐龙则是皮萨诺龙,但目前还存在争议。
这个时期最著名的植食恐龙还要数欧洲的板龙,它体长8米,属于原蜥脚类,可能是侏罗纪蜥脚类恐龙的前身。
侏罗纪——巨龙的国度
侏罗纪是恐龙时代第二个纪元,始于距今2.03亿年,结束于1.35亿年,共经历了6800万年。
在这一时期,恐龙终于成为陆地的统治者,翼龙和始祖鸟也开始出现。
这个时期的恐龙开始走向极端,植食恐龙像吹气球般疯狂变大,从侏罗纪体长18米的鲸龙,20米的峨眉龙、腕龙、圆顶龙,26米的马门溪龙、迷惑龙(雷龙),27米的川街龙、梁龙,50米的地震龙,到白垩纪体长12米的阿马加龙、萨尔塔龙,20米的巨龙,30米的波塞东龙,40米的阿根廷龙,一一数来,大得几乎让人失去对数字的感知。
这些庞大的家伙就是我们熟知的长脖子、长尾巴的蜥脚类恐龙。
从诞生之日起,这个类群不断分化出多种形态,比如峨眉龙演化出尾锤,阿马加龙的脖子上长着两排鬃型长棘,巨龙与萨尔塔龙则披上了一身骨质甲板,这些圆形的甲板零散分布在体表,起着良好的保护作用。
传统上我们对这类蜥脚类恐龙的猜测是:它们的头远远高出地面,可以与天鹅相媲美的弯曲颈部几乎与地面垂直。
其实,绝大部分蜥脚类长长的颈肋是像石膏夹板一样将颈椎捆在一起的,一旦把长颈扬起来,并呈天鹅颈部那种曲线状弯曲的话,那么在弯曲幅度较大的地方,尤其是在颈的后部和中后部,颈肋就会刺穿颈部的皮肤等软组织。
所以,绝大部分蜥脚类的长颈是不可能举得很高的,而应该是以低缓角度斜伸出去,最适合的斜角可能在二十度角左右。
与此同时,这些肉山的克星也随之而来,南极洲有头顶两个小角锥的冰脊龙,美洲有头上长这两道脊冠的双脊龙,亚洲有单脊龙、气龙、永川龙,还有遍布美洲、非洲、澳洲、亚洲的异特龙。
这些外形大同小异的凶残猎手清一色的小手大脚,血盆大口里密布数十枚边缘带锯齿的牙齿,锋利且有倒钩,当它们群起绞杀蜥脚类恐龙时,场面一定壮观而血腥。
中侏罗世,剑龙类踏上了历史的舞台,最早的出现的是中国四川的华阳龙,它最典型的特征的背部的骨板,从颈项到尾端依次排列,尾部末端还长有四个尖锐的尾刺,肩部则有一对大型的棘刺。
这个类别的代表是美国晚侏罗世的剑龙,其背部的骨板硕大异常,据推测,骨板具有防御攻击与调节温度的作用——不过最近,骨板调节恐龙体温的作用几乎被否定,通过研究剑龙骨板的组织构造显示,骨板只不过是为了防御而演化来的,其结构与甲龙、乌龟、犰狳,甚至鱼的鳞片一样。
现代的犰狳身上覆盖着的铠甲,是由许多细小的骨片构成的,每个骨片上都长着一层角质的鳞甲,这就成为它抵御敌人的防护壳。
而就结构而言,犰狳这些细小的骨片与剑龙骨板一模一样。
白垩纪——王朝的覆灭
白垩纪是恐龙时代最后的纪元,始于距今1.35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
恐龙在白垩纪达到全盛,其品种大于前两个纪元的总和。
而古鸟类继续演化,被子植物在早白垩纪兴起,地球终于告别了单调的绿色与棕色,开始有了万紫千红的纷繁色彩。
在这个开始显示出美丽的时代,最不甘寂寞的要数一些中小型的兽脚类恐龙。
在中国辽西,继1996年首次发现带毛的恐龙后,从美颌龙类的中华龙鸟开始,到虚骨龙类的原始祖鸟、窃蛋龙类的尾羽龙、镰刀龙类的北票龙、驰龙类的中国鸟龙、小盗龙等恐龙陆续被发现,在它们当中,有些具有很原始的羽毛类型,如中华龙鸟,而尾羽龙和小盗龙等的羽毛已经和鸟羽非常相似。
而其中的驰龙类,则可能代表着与鸟类关系最近的一类恐龙——想想一下,这些身长约1.5米的恐龙们一旦披彩羽腾空而起,该是那般绚丽动人。
这其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发现,如树栖生活的树息龙、顾氏小盗龙和足羽龙,后两者的后肢上附着很长的羽毛,如同增添了两个翅膀,被世人称为“有四个翅膀的恐龙”。
身长约1.6米毛茸茸的帝龙则证明了暴龙类早期的祖先类型是小型的,其后才慢慢演化为13米长的暴
龙。
后来出现的暴龙,随着体型的增大和长出鳞片,羽毛就逐渐消失了。
2004年发现的,保持着睡眠姿势的寐龙也很有意思,它的后肢蜷缩于身下,头埋在一个前肢下面,与现在鸟类的睡眠状态非常相似,这是首次发现死前处于睡眠状态的恐龙化石。
这些中小型的兽脚类在中国之外的远亲近邻,则包括了挥着6个镰刀般的爪子的镰刀龙、蒙冤的窃蛋龙,还有在《侏罗纪公园》三部曲中扬名世界的伶盗龙、恐爪龙等。
在白垩纪,大型的兽脚类恐龙则以“四大杀手”为代表,它们分别是暴龙、鲨齿龙、南方巨兽龙和棘龙,它们依次体长12.5米、14米、14.5米和17米。
它们不仅继承了侏罗纪肉食恐龙集团全副衣铱,而且更往极端发展,如暴龙的牙齿每颗竟长达20厘米,而棘龙的背部则撑起一个骨帆,这张帆从棘骨上长出,由一连串长长的棘柱支撑。
沦为杀手食物的一般是鸟脚类,这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类群,前面提到的禽龙就是它的一员。
最早的鸟脚类出现在早侏罗纪的非洲,包括莱索托龙、异齿龙等。
鸟脚类都是群居生活,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鸭嘴龙类。
它们口中长着菱形的牙齿,数量多达2000多颗。
该类中有几种恐龙外形都相当奇特,比如,头置长角号的副栉龙,头放扁平茶壶的赖氏龙,头插竖笛的青岛龙,头戴头盔的冠龙,还有长有背帆的豪勇龙、会养育后代的慈母龙等等。
尽管“四大杀手”凶猛异常,还是有那么几类植食恐龙顽强抵抗。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角龙类。
三角龙与暴龙决斗在诸多影视作品中早已是经典场景,角龙类基本都是群居生活,有点类似现代非洲的野牛。
它们的命名多因角的形态与数量而来,如小角龙、纤角龙、弱角龙、尖角龙、戟龙、短角龙、开角龙、牛角龙、独角龙、双角龙、三角龙、五角龙等。
其共同的祖先可能是鹦鹉嘴龙、辽宁角龙之类的,这是一些1.5米长,如大狗一般大的恐龙。
其次是甲龙类。
在晚白垩纪,甲龙类已经完全替代了剑龙类。
甲龙的祖先,如肢龙、葡萄牙龙在早侏罗世就已经出现,但直到白垩世才得以繁荣。
从自卫手段上看,甲龙类已经使自己发展到了顶点。
它们全身披挂坚实的骨板与利刺,其中的结节龙科没有尾锤,甲龙科则有。
最后的斗士是肿头龙类,这是一支全新植食恐龙。
它们的祖先是英国怀特岛早白垩纪地层的雅尔龙。
肿头龙类的鼎盛期在晚白垩世。
它们的脑袋都覆盖着20厘米左右厚的骨板,脸部还饰有骨质突起的棘状物,面目狰狞。
这种头颅构造有利于其在抵御外敌或求偶搏斗中成为赢家。
4.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往生命与环境的关系上联系)。
全世界自然史博物馆内的恐龙遗骸、遗迹与遗物以及人造机械恐龙的逼真表演,都明确地告诉人们:在距今6500万年以前,称霸地球一亿多年的恐龙连同它的远亲近邻(翼龙、鱼龙、蛇颈龙、幻龙、沧龙等)甚至菊石,都一古脑儿从地球上消失了。
有人作过统计,在白垩世末期,地球上有动植物两千八百六十八个属,而到第三纪初期,仅剩下一千五百零二个属,灭绝率高达48%。
人们不禁要问: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它们是怎么灭绝的?对于这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古生物学家至今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
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这就是著名的“小行星撞击理论”,它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
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
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
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小行星撞击理论”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与“小行星撞击理论”不分伯仲的还有“火山喷发论”,大型火山喷发产生的气体也可能是恐龙灭绝原因。
现在印度境内的德干岩群是一系列火山喷发活动后的产物。
65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使空气中含有大量硫磺和氯气,并对地球的气候造成了极具破坏性的影响。
大型的火山喷发还形成了“洪流玄武岩”,并且是造成史上周期性大量物种灭绝的两个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这两种假说,还是有了N多没完没了的假说,具不完全统计,光公开发表的就有
100多种,比如比较出名的有:
性别失调论,爬行动物可以通过控制巢中的温度来控制后代的雌雄比例,比如扬子鳄在低于30℃会孵出雌性,30℃~34℃会孵出雄性。
而在晚白垩世,如果天气持续寒冷,那么就会孵出的大量的单一性别的小恐龙,慢慢的,恐龙世界的雌雄比例严重失调,逐渐就走向了灭亡。
不过,海龟等爬行动物的性别也受温度调控,为什么它们就能幸存?
中毒论,提出这个观点的人认为,地球从白垩世开始,被子植物开始快速发展,其中不少植物含有毒素,恐龙因为吃错食物,体内的植物毒素积累过多,最后挂掉。
但费解的是,这场植物的“复仇”真的可能出现?这些几亿年来被动物胡乱折磨的植物(直到现在还是),有可能一下子毒死散布在各地的所有恐龙?
地球膨胀论,地壳的强烈运动引起地球质量向外扩散、体积增大。
恐龙等一大批生物因不适应地球表面引力场的减少而灭绝。
缺乏说服力的地方是,引力的变化并不是在短期内出现的,恐龙等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应该具有相适应的机制。
地磁移动论,提出这个观点的人认为,过去,地球磁极的极圈曾多次发生移动,而每一次移动都导致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如洪水、海啸、物种灭绝等,所以身体庞大的恐龙逃不过此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恐龙发展到晚白垩世已经是非常多样化,它们理应可以避过这样的浩劫。
哺乳类竞争论,显然这是具有“哺乳类为王”情结的人提出的,他们希望那些鬼鬼祟祟生活在恐龙屁股后面的小动物发动后院起义,最后去消灭恐龙,并假定它们特别喜欢吃蛋,天天吃恐龙蛋,以此为战斗之源。
好吧,不能否认这些情况确实有可能发生,比如中国辽西早白垩世就发现了吃小鹦鹉嘴龙的爬兽,但那些小家伙能够在1亿年不到的时间给恐龙致命的打击?说出来没人信,不然的话,你去看看兽脚类这群杀手的牙齿与分布就可以了。
疾病论,在恐龙发展到最鼎盛的时候,一种神秘病毒或者瘟疫,突然席卷了整个地球,使恐龙彻底灭绝。
这同样无法解释为何同是爬行动物的龟类与鳄类能够幸存。
气温下降论,提出这个观点的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但最近的发现表明,恐龙中的兽脚类已经与鸟类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有羽毛,懂飞行的角儿,绝非冷血动物。
最后是臭氧层破坏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屁论”。
提出这个观点的人认为,从人推测,一个屁大约由59%的氮、21%的氢、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以及4%的氧气组成。
而部分重达近百吨的恐龙,每天要吃几百公斤的食物。
于是恐龙不断放屁,里面的甲烷最终破坏了臭氧层,臭氧层消失后,恐龙直接暴露在紫外辐射下,最终绝种。
这当然是超级无厘头的“假说”。
其他还有蛋壳变厚说、海洋收缩说、海底沼气喷发说、氧气骤降论、酸雨论、超新星爆发论等等,这些都是试图从单一方面来解读恐龙灭绝的谜团,看来都没有成功过,只不过引得一时瞩目而已。
最后,我硬着头皮总结一句:恐龙的灭绝,肯定是由诸多原因而导致,其中地外的撞击可能是一高剂量的催化剂,而至于恐龙本身,它们高度特化,在环境的剧变下终于灭绝。
这也是现在古生物学家的普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