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数学“考试”进行命题
小学数学常用的命题方法

小学数学常用的命题方法1. 演绎法演绎法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命题方法,即从一般的数学结论(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出发,通过演绎和推理、具体化和特殊化,编制出相应的数学习题。
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后,可以编制下面这样的习题,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水平。
12÷15= ()() = ()60 = ( ):60演绎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命题方法。
通过演绎法编制的习题,与相关的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直接检查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这种命题方法通常用于新知教学后的巩固练习的设计,或者考试中一些基础题的编制。
2.倒推法倒推法根据已有的数学结论,通过逆向思考等进行命题的方法,即先给出题目的预期结果,由此结果出发,倒推出需要的条件。
倒推法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命题方法。
如:在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可逆向思考,编制出下面这样的习题:一个长方形的花圃,四周的围栏长38米。
已知这个花圃的长是12米,花圃的宽是多少米?用倒推法编题,是一个由结果上溯到条件的过程,这样编出的题,其思考难度会比演绎题编出的题稍大些。
这些题除了可以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察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
3.变换条件法变换条件法是将原题的条件适当加以变换,从而得到新题的一种编制数学习题的方法。
变换条件的一种方式,可以是将条件弱化,即把原题中的某个条件去掉或改为间接条件,得到新题。
如:原题: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400千米。
一辆大客车和一辆小客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大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新题1: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400千米。
一辆大客车和一辆小客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小客车每小时行602,3小时后,两车千米,大客车每小时的速度是小客车的3相距多少千米?新题2: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400千米。
如何命制一份好的小学数学试卷

如何命制一份好的小学数学试卷(一)对试题的要求(1 )题要体现考试目的,符合《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的要求。
达标试题要恰当掌握标准。
选拔性试题要体现学科能力考查要求。
试题应对于测试有效,并且不超出大纲的要求。
( 2 )试题应便于施测,便于作答,便于评分,抗干扰性强。
试题答案应有科学定论,赋分合理。
( 3 )试题应确保科学性、教育性、针对性、训练性、量力性。
试题要问题明确,准确,符合学生语言理解水平,符合教材中的表述习惯,并注意用字,语法、标点规范正确。
( 4 )试题应有适当的难度等级(试测或预估),应有合适的区分度,以服从于考试目的,鉴别不同层次水平的考生。
( 5 )试题可较多采用小综合题和加以变形的常见题,力求稳中有变,不落俗套。
试题的立意、创设情境、设问的角度要新颖、灵活,对教学要有明确的导向。
(二)对试卷的要求( 1 )兼顾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考点分布合理,有足够的覆盖面和代表性。
题型搭配恰当,各部分知识内容分配合理,各层次能力考查题的分布应符合双向细目表的规定,对本学科各方面能力的考查应有精心设计。
( 2 )试题难度比例、考查深度应符合《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难题应尽量出在重点考查内容上。
( 3 )试卷中各题相对独立,任一试题的表述及正确解答不要构成对其他题正确解答的提示;任一试题的正确解答不能以其他某题的正确解答为前提。
( 4 )试卷中试题一般按题型排列。
同类型试题一般由易到难顺序排列。
同类型试题编写格式、规格应统一。
同类型试题之前应扼要说明该类试题解答要求,使考生明确做什么,怎样做,以及答案的形式和要求。
( 5 )应控制试卷的长度和字数,一般应保证中等程度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并复查试卷。
( 6 )评分标准应仔细斟酌,因为同一份答卷由于不同的赋分将导致不同的考试结果.每题赋分应服从于双向细目表体现的命题计划。
评分标准应确切牢靠,不可有太大的自由掌握的机动分。
(7 )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发挥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面向全体学生,便于总结教与学中的问题,用以指导教学。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说明一、试卷结构1.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总计20分。
2. 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总计10分。
3. 计算题:共5题,每题4分,总计20分。
4. 应用题:共3题,每题10分,总计30分。
二、命题原则1. 紧扣教材,注重基础。
2. 题型多样,覆盖面广。
3. 难易适度,注重区分度。
4. 鼓励创新,培养思维能力。
三、命题内容1. 选择题:考查基本概念和运算。
2. 填空题:考查基础知识点和简单运算。
3. 计算题:考查四则运算和基本数学技能。
4. 应用题:考查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题型示例1. 选择题: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3B. 5C. 8D. 72. 填空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3. 计算题:计算下列各题的和:(1) 23 + 45(2) 56 - 39(3) 48 × 2(5) 87 - 23 + 564. 应用题:小华有36个苹果,他给了小明8个,自己又吃了5个,还剩多少个苹果?五、答题要求1. 选择题: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所选答案。
2. 填空题:在题干中的空白处填写答案。
3. 计算题: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4. 应用题: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评分标准1.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不得分。
2. 填空题:每题答案正确得2分,答案错误或不填不得分。
3. 计算题:每题计算过程正确得2分,结果正确得2分,共4分。
4. 应用题:每题解题过程正确得6分,答案正确得4分,共10分。
七、注意事项1.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试卷上作答无效。
2. 考生必须使用规定的笔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超时作答无效。
八、试卷样题1. 选择题:以下哪个分数的分母最小?A. 1/2B. 2/3C. 3/4D. 4/52. 填空题:一个数的5倍是25,这个数是____。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命题说明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命题说明一、命题的指导思想:1、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命题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能力,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有机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和生活内在的联系,特别是考查学生在具体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能力与水平.2、加强学科教与学的正确导向;尤其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我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3、本次毕业命题要体现与七年级接轨,为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命题遵循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为基准,以本届毕业班使用的小学数学课本所涉及的内容为考试范围,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学习习惯.2、综合性原则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考查对数学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和包括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加强开放性问题的研究,增加、设置有价值的开放性试题,让学生自由发挥,以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导向性原则1试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加强对数学意识的考查,提出生活问题,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想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加强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让学生量一量、画一画等;加强计算能力、统计意识的考查,完成对统计表或图的制作和分析等.2试题体现开放性试题的题型避免程式化,适当编制部分开放型题,来测评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以此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与创新之风.例如:概念、规则等知识的考查,把它们融合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去.应用题考查,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题型.题目的呈现方式也更接近生活实际.3试题关注各类学生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的考查.试题源于课本,但赋予一定的新意或灵活性,使试题源于课本又异于课本,活于课本.不超出标准,不出偏、难、怪题,不出计算烦琐或人为编造似是而非的题目,使学生复习时真正做到减轻负担,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得到全面发展.三、命题范围、难易比重:1、命题范围:不超出小学毕业生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题目以教材为依据,不超出小学教材范围,但绝不局限于书本,多数题目将来源于生活.2、难易比重:难易比例仍然维持1:3:6.试卷的题量适中,继续采用6页版式.四、命题框架、题型、考查内容:命题框架:本次毕业考试总体框架仍坚持采用模块形式,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四大块.第一模块:数与代数题型主要有:1、用心填一填.约拟定8~10道小题,约占12~16个正确量;2、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括号内打“√”,不对的打“×”,再任选一题说说你的理由约拟定4道小题,约占5个正确量;3、细心算一算.共约占16~22 个正确量1直接写出结果:约拟定8~10道小题,约占4~5个正确量2脱式或竖式计算:约拟定4~5道小题,约占9~11个正确量必含简算题目、解方程或解比例题目3文字叙述题目:约拟定1~2道题目,约占3~6个正确量.考查内容包括:1数的意义,包括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正数、负数、百分数等的意义;小数又包括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难点是数的意义的真正理解.2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3多位数、小数的读法、写法、改写和大小比较.难点是数的改写包括求近似数,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大小比较.4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意义的理解是难点.5计算既是基础又是重点,包括口算、笔算、混合运算、估算、运用运算性质及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6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7方程的意义,解方程和解比例.8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包括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的判断.难点是正反比例的判断.9除法、分数和比的联系与区别.10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等计量单位的意义、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11名数的改写换算.难点是名数的改写.12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分和约分.这部分内容概念非常多,又很抽象,应该着重理解各个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二模块空间与图形:题型主要有:1、精心选一选. 约拟定4~5道小题,约占8~10个正确量.2、依据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含画图题目.约拟定2~3道题目 ,约占20~22个正确量.考查内容:1直线、线段、角、平行、垂直的意义和特征.2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概念、性质、特征,周长、面积的计算及其应用.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概念、性质、特征,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及其应用.4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根据平移、旋转和对称特征,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和作图.5根据给定的方位确定其它的方位和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表示.会使用路线图包括比例尺的应用.6综合应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性质特征、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第三模块:统计与概率题型: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解决问题.约拟定1~2道题目 ,约占10个正确量考查内容:1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的意义和方法.2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制作步骤和方法.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和求法.4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预测及其求法.5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的预测及其求法,游戏规则的公平性.6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第四模块:解决问题题型主要有:依据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目.约拟定4~5道题目 ,约占20~25个正确量考查内容:1综合应用数的意义、数的运算性质和方法、代数知识包括方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2综合应用比、比例包括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五、毕业班复习建议:小学数学总复习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据,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围绕课本“整理和复习”的内容组织复习.复习时要面向全体,注重双基,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复习,既要使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更加巩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解题的技能技巧更加灵活,又要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达到教材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通过富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的练习,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在复习中切忌搞题海战术,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钻偏题、怪题和过繁、过难的习题,以致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具体建议如下: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制定复习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课标的精神,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课标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教师要能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首先根据教材的四部分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三大块进行复习;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2、分类整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强化复习的系统性.作为复习课的重要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和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3、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如: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比和比例等.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如化简比和求比值、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4、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习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然题目的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如工程问题和相遇问题中的部分习题,题目的类型不同,但解题的算式是一样的.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再有在设计各种题型的练习时,既要有单纯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目,也要有一定现实生活的题目.如: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一年是 .①平年②闰年③既不是平年也不是闰年5、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应做到有的放矢,要总结知识,揭示规律,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慨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从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在复习中要通过总结以往的数学知识,使学生集中温习,集中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加强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揭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向,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新鲜见解.6、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进行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待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不可能都在优秀或某一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稍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弥补.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复习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一至六年级数学命题提示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能力,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有机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和生活内在的联系,特别是考查学生在具体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能力与水平.加强学科教与学的正确导向;尤其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二、考试时间及试卷篇幅一、二年级:60分钟;试卷16开2页.三—五年级:90分钟;试卷16开4页.六年级:90分钟;试卷16开6页.试卷总分均为100分.设“书写”一栏,只给等级,不计入百分内.三、命题要求:㈠、要选择合适的试题类型要注意题型的适度新颖性.教师命题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采用灵活的试卷编排形式:低年级数学试卷的版面要活泼生动、富有童趣,信息的呈现方式要灵活多样,小动物、童话人物的卡通形象均可以采用;中年级数学试卷的版面要图文并茂,情趣并重;高年级数学试卷则要以文字叙述、图表呈现为主,适当穿插图案.同时,要避免题型过于新颖,涣散学生的注意力,使无关信息刺激干扰学生的认知过程,影响考试成绩的正常发挥.要注意题型和任务的适应性.教师在选择题型时,要了解小学数学常见题型的适用范围,一般情况如下:填空题对于检测简单的学习结果如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字或符号表示的数学技能效果较好;判断题常用来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等理解与辨析能力、对数学观点和事实的区别能力、数学因果关系的认识能力、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选择题适用于考查学生对概念细致差别的辨别能力、判断力、推理能力以及运用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也可以用来考查学生对数学原理和规律的鉴别能力、对数学因果关系的解释能力;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公式、性质、数学思想方法合理灵活进行数与式的运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主要用来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运用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㈡、试卷命题应突出体现基础性,全面地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新课程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依然是“基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它基础的载体,针对学生在该学段的学习内容,命题要点多、面广,难度适宜,着眼于基本要求,考查大面积学生的基础情况,尽可能把本单元所学过的重要概念、公式以及基础性的知识融汇其中,整份试卷命题找准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的底线,使大多数的学生在练习时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㈢、试卷命题中关注孩子们个性发展,提升思维能力,体现试卷命题的发展性.试卷命题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应突出体现试卷命题的发展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不同,思维发展也不一致,对于一些思维层次比较高的学生来说,应给他们提供一些深层次思考的问题,鼓励他们向知识更深、更广处发展.为孩子们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1.试卷命题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试卷的命题应多角度地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不同学生不同的解答方式.这种命题理念也正是新课程所需要的.二年级上册试题:用“2、3、6、4”四个数,添上加、减、乘、除号后可以得到什么数分析:这是一道比较开放的计算题,是学生学习完表内除法后的一道单元试题.学生可以有多种思考角度:可以是①6÷2=3 3+3=6 6×4=24;②6×4=24 3-2=1 24×1=24;③3×6=18 18+2=20 20+4=24;④6+4=10 10-2=8 8×3=24;⑤3×4=12 2×6=12 12+12=24.学生想出了5种方法,既保持巩固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又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很好的提升,为学生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五年级上册试题:12你能画一些与图中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现摘录学生的作业:分析:第一小题求出图中三角形的面积,大部分学生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都会计算,答案也是唯一的,但第二小题比较开放,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学生要画与图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必须先计算原图形的面积,然后根据底×高=12,再进行画图,这个条件是统一的标准,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学生可以画出三个、四个,甚至十个、二十个,目的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实践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它给了学生思维上的开放性,让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是一种方案,也可以多种,有些学生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喜欢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思维上提升发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动力.2.试卷命题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知识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初步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要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的试卷命题要充分体现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3.试卷命题要突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数学命题的呈现方式,是提供给学生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情境,从而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五年级上册试题:孙老师要用100元买一些文具作为年级运动会的奖品.他先花22.8元买了4本相册,并准备用剩下的钱买了一些钢笔,每枝钢笔2.6元.孙老师还可以买几枝钢笔分析:这道试题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能否根据问题情境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试题呈现的情境含有多余信息,一些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定势,往往认为提供的信息不多不少,个个有用,但是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有些信息是多余的,如“4本相册”就是一个多余信息,大部分学生都用22.8×4,结果违背题意.三年级上册试题:商店卖出一些家用电器如下:自行车386元录音机690元机200元850元电饭煲168元抽油烟机560元1小明家想买3部机,需要多少钱2商家推出购物满1000元可以参加一次抽奖.那么买一部和一只电饭煲能参加抽奖吗3如果你想参加抽奖,你可以怎样购物分析:试题呈现了三个问题,需要学生解决.特别第3小题需要学生选择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学生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些学生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往往会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闪烁着学生独特的探索精神.㈣、命题要增强信息呈现的准确度首先,信息呈现要清晰.试题要避免出现含糊、深奥的词语,复杂的句式,如果实在难以避免的,也应该加以解释说明.其次,信息呈现要简洁.一般说来,数学试题信息呈现简明扼要.如果试题信息的呈现过程过于冗长、呈现方式过于复杂,会使学生的阅读量加大,增加认知活动的难度,甚至影响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和运用.四、考试内容不超出本年级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考察内容以本学时段的新授内容为主,当然也可以涉及到与之相关的或一些重要的旧知识.题目以教材为依据,不超出小学教材范围,但绝不局限于书本,多数题目要源于生活.五、试卷基本框架及赋分一年级试卷不分版块.二——六年级试卷针对本册教材实际也按模块进行命题.题型结合本年级本学段实际,可参考本次毕业班题型或上学期两次数学抽测相关模块的题型.赋分要依据各模块内容在本册书本阶段考察内容中的所占的比重进行分配.老师们,考试是为促进教学,只有遵循考试中的“潜规则”改进教学,才能真正的提升教学效率,也才能最终考出好成绩.。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建议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建议引言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不仅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培养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编写小学数学试卷时,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和建议。
1. 知识点覆盖试卷中应该涵盖小学数学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与比较、加减法、乘除法、面积与周长等。
合理分布不同知识点的题目,能够全面检验学生对于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此外,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题目,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题目,使得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2. 题目的难度安排试卷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题目的难度。
一般来说,试卷的难度应该从易到难进行排布,保证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解题能力和对数学的理解。
对于较为简单的题目,可以通过简化题目或者加入一些实际的生活情境,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解答。
对于较难的题目,可以增加题目的复杂程度,或者结合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命题。
3. 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试卷中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将多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
这样的题目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应用,真正达到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例如,可以设计一道涉及到面积、周长和加减法的综合题目,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将不同的知识点综合运用起来。
4. 鼓励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试卷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试卷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或者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需要学生运用逻辑判断来确定图形种类的题目,或者设计一个需要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题目,如计算超市购物所需的物品总价。
5. 考虑学生的多样性在命题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题目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设置一些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关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
此外,在题目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简明扼要,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语句和冗长的描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要求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要求一、试卷目的与重要性小学数学试卷是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检测工具,旨在评估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提升。
因此,合理的数学试卷命题至关重要。
二、命题原则和要求1.考点覆盖广泛: 试卷题目应涵盖小学数学各大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约数、倍数、分数加减乘除、几何图形、图形的认识、面积与周长等,保证综合性和全面性。
2.难度层次分明: 题目难度应从易到难有层次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考察学生对基础数学的运用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可以完成的题目,并能在其中找到不同时期的学习成果。
3.题型多样性: 试卷中应涵盖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多种题型,灵活运用各种题型展现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全面评估。
4.注重实际应用: 题目尽可能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5.题目清晰明了: 题目表述要清晰明了,语言简练准确,避免歧义和模棱两可的表述,确保学生能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正确作答。
6.注意数据设置: 数据设置要合理,避免刻意设计数据使题目过于简单或复杂,确保数据与题目难度相匹配,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并运用相应数学知识解题。
三、示例题目1.选择题:20以内的所有奇数之和是多少? A. 100 B. 110 C. 120 D.1302.填空题:12 ÷ 4 = _____3.计算题:求下列阵列中正方形的个数。
示例图示例图4.解答题:小明有12元钱,买了一本价值8元的书和一支价值4元的钢笔,请问他共花了多少钱?四、总结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要求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试题设置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的评估和指导。
命题人员应在设计试卷时严格遵循命题原则和要求,制定出一份既符合教育教学目标又具有合理难度和多样题型的数学试卷,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有效的学习和教学帮助。
小学数学优秀试卷命题方向

一、命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方向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教育改革步伐。
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小学数学优秀试卷的命题方向。
二、命题方向1. 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察(1)数与代数:考察学生对自然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认识,以及基本的运算技能。
(2)图形与几何:考察学生对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以及图形的测量、面积、体积的计算。
(3)统计与概率:考察学生对统计图表的识别,以及简单的概率计算。
2. 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1)实际问题解决:通过设置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考察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新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3. 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推理与证明:通过设置具有逻辑性的问题,考察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证明能力。
(2)数学思维训练: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1)小组合作探究:设置需要学生共同讨论、合作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数学表达与交流: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5. 融入跨学科知识(1)语文与数学: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设置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科学与其他学科:结合科学等其他学科知识,设置数学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1)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考试中有所收获。
(2)个性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答案进行个性化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命题策略1. 精选题目:从教材、生活、实际应用等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确保题目的质量。
2. 注重题目的新颖性:设计具有创新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严格控制题目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题目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原则有哪些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原则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试卷的命题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原则有许多方面,包括内容合理性、难易适中、考察多样性等。
下面将介绍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原则:适应学生年龄特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能力有限,试卷命题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取合适的数学知识和题型。
要求试题表述清晰简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文字和概念。
基于教材内容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应该基于教材内容,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试题内容要与教材内容贴近,避免出现与教学内容不符合的题目,保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察多样性试卷命题要考察学生不同方面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试题类型要多样化,涵盖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
难易适中试卷的命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避免出现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题目。
题目的难易程度应该适中,能够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给学生挑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知识点分布均衡试卷命题要保证各个数学知识点的覆盖比例基本均衡,避免出现某些知识点过多,而其他知识点较少的情况。
每个知识点都应该得到适当考察,体现出全面学习的效果。
开放性问题适当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原则是多方面的,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内容、考察多样性、难易适中、知识点分布均衡以及开放性问题等因素,才能确保试卷能够有效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原则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原则
在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试卷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考察。
下面列举了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一些原则:
1. 紧扣教学大纲
试卷的命题应该围绕着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学校制定的教材教学大纲展开,确保试题的内容符合教学要求,考察的重点符合学生的学习内容。
2.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
试卷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适当设置能够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题目,包括计算题、选择题和应用题等。
3. 考察综合运用能力
试卷命题时要注意设计具有综合性的题目,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
4. 平衡知识点难易程度
试卷中应该合理设置难度适中的题目,覆盖各个知识点,避免出现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题目,保证试卷整体难度适中,能够考察学生的不同层次能力。
5. 注重题目体裁多样化
试卷的命题应该注重体裁的多样性,包括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覆盖不同的考查方式,以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
6. 严格把关题目质量
在命题过程中要对每道题目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题目准确无误、清晰明了,不给学生造成歧义,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有误导性的题目。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教学大纲、学生实际水平、综合运用能力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严格遵循命题原则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试卷命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综合运用。
小学数学试题命题方向有哪些

小学数学试题命题方向有哪些在小学数学试题的命题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保试题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小学数学试题命题的几个方向:1. 题目设计要贴近生活实际小学生身处的生活环境是最直接的学习场所,因此数学试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
例如,结合购物、游戏、交通等日常场景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2.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除了传统的计算题型,数学试题还可以设计一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题目。
比如,提供不同的解题思路,要求学生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解答;或者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表达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设置合理的难度和区分度在命题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级水平和能力差异设置适当的难度,确保试题既能够挑战学生,又能够让大多数学生有所收获。
同时,要注意设置区分度,让学生在解答试题时能够展示出不同的能力水平,有效评估他们的掌握情况。
4. 多样化题型结构数学试题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解答题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解题方式。
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他们在不同方面的发展。
5. 结合跨学科知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密切相关,数学试题也可以结合跨学科内容设计。
例如,设计与科学、语言、艺术等学科有机结合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发展。
通过以上几个方向的命题设计,数学试题不仅能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还能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
希望教师们在编写数学试题时能够根据这些方向进行合理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富有意义和效果的学习体验。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建议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建议一、试卷结构设计•将试卷分为四个部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每部分分值占比适当。
•在设计试卷结构时,要注意题目难度的递进性,让学生有逐步挑战和成就感。
•考试时间分配要合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各部分题目。
二、题型设置建议1. 选择题•选择题应涵盖教材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基本概念、运算技巧和推理能力题。
•题目要简洁清晰,选项不能设计过于明显的误导性选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掌握能力。
2. 填空题•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计算技巧的掌握情况,需设计针对性强、难度适中的题目。
•填空题要求学生理解题目的意义,准确填写结果,可以涉及到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计算题•计算题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际计算或推理判断,考察他们的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设计过于复杂的题目,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4. 应用题•应用题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问题,考察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拓展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求知欲。
三、题目命制原则•题目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直观理解题目内容。
•题目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宜设计纯粹机械性的计算题目。
•题目设定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要考察他们的能力,又要满足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评分标准制定•为每道题目设定明确的评分标准,确保评分公平公正。
•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答案要求准确无误;对于计算题和应用题,要注重过程和思路的正确性,鼓励学生展示解题过程。
五、试卷整体设计建议•试卷题目要全面涵盖教材内容,既考察基本知识,又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数量要适当,不宜设计过多题目导致学生时间不够。
•要注意试卷难度的平衡,既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结语小学数学试卷的题目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科学合理的命题和评分标准,可以有效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原则及方法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原则及方法在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中,合理的原则和方法对于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原则和方法。
命题原则1. 知识覆盖全面试卷应涵盖小学数学各个知识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几何图形、时间、长度等内容,既考察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又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
2. 题目难度分层试卷应设置难度适中的题目,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设置,包括基础题、中等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满足感。
3. 能力综合考查试卷应设置多种题型,涵盖理解、应用、分析和创新等多个方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 体现学科内在逻辑试卷的题目应符合数学学科的内在逻辑,注重题目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理清思路,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命题方法1. 从教材内容出发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结构和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命题。
把握学习要点,科学设计试题。
2. 结合生活实际题目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增强试题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样化题型设置除了常规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外,还可以设置应用题、解决问题题等,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注重题目质量题目应准确、清晰、简洁,避免歧义和模棱两可的表述,确保学生能准确理解题意,正确解答问题。
结语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从设计原则到具体方法的运用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调整。
只有合理的设置试题,才能真正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帮助他们提升数学水平。
愿每一份数学试卷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引领他们走向成功之路。
小学数学命题建议

小学数学命题建议小学数学命题建议大宁完小原慧娟1、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数学试题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领略另外学科的精彩。
命题时综合学生所学科目,确立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穿插发展数学的内涵,领略数学的丰富多彩。
3、“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索、发展的重要形式,考试是课堂教学的导向,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实践促发展。
因而适量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性的能力题,可有效地促使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4、加强方法渗透,让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所在。
因而,在命题中应当注意考查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考策略,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我们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大胆进行小学数学考试命题改革的尝试,尽量将试题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使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联系,获得情感、能力和知识的全面发展,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试求得到完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夯实基储分层指导、提高质量㈠面向全体。
义务教育的第一要点就是全体性,即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是合格考试,不是选拔考试,复习时应面向全体,根据现行修订大纲及教材的要求进行。
通过努力,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㈡夯实基矗义务教育阶段是为每个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基础的教育,必须夯实基矗首先必须按照规定学完《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掌握技能。
其次,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设计

一、试卷概述本试卷面向小学四年级学生,共分为两部分:基础知识题和综合应用题。
基础知识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应用题则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二、命题原则1. 考察范围: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基础,全面考察学生所学知识。
2. 难度系数:基础题占60%,中等题占30%,较难题占10%。
3. 内容分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 题型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应用题等。
三、试卷内容(一)基础知识题(共30分)1.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各数中,是质数的是()A. 18B. 23C. 37D. 49(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20厘米B. 24厘米C. 32厘米D. 40厘米(3)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A. 7B. 12C. 15D. 182.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3个4相加的和是()(2)5个7相乘的积是()(3)一个数的十分之一是0.3,这个数是()3.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2和3都是质数。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以宽。
()(3)2的平方是4。
()(二)综合应用题(共70分)1. 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计算下列各题① 8×5-3×2② 36÷6+9(2)计算下列各题① 1.2×3.5② 0.8÷0.42. 应用题(每题20分,共40分)(1)小明家养了5只鸡和7只鸭,一共有多少只家禽?(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四、评分标准1. 基础知识题: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题2分,判断题每题2分。
2. 综合应用题:计算题每题10分,应用题每题20分。
3. 试卷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小学阶段数学考试命题指导意见

小学阶段数学考试命题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小学数学试卷的命制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本,坚持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新课改理念,面向每一个学生,促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命题要体现人文关怀,贴近生活,重视操作,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充分发挥试卷的导向、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考试范围:小学数学教材版本为苏教版,考试范围要严格按照《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三、命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
命题内容总体布局合理,题意表述清楚,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学科特点,无科学性错误,语言准确、简练,答案无歧义。
2.基础性原则。
命题应注重对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为今后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3.全面性原则。
以《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为基准,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为考试范围,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学习习惯。
4、导向性原则。
试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体现灵活性和开放性,避免呈现方式的程式化;要关注各类学生,不出偏、难、怪题,不出计算烦琐或人为编造似是而非的题目,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得到全面发展。
四、时量分值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一、二年级一般为60分钟;三到六年级一般为90分钟。
考试中不使用计算器。
五、考查内容考查内容有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
【以六年级毕业考试为例】1.数与代数(60%)。
主要考查内容有: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估算;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或反比例的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原则是什么

小学数学试卷的题目设计原则
在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过程中,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特点,设计合适的试题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小学数学试卷命题原则的一些核心要点:
1. 合理分布知识点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进度,试卷中应合理分布各知识点的题目。
这样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确保综合性评价。
2. 体现课程要求
试题应当贴近教材内容,突出教材所要求的核心知识和能力。
这样可以有效检验学生对于课程重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除了考查基础知识,试题还应设计一些综合性、创新性的题目,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4. 注重思维能力
试题设计应鼓励学生发挥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5. 渗透实践性
试题设计时可以融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数学题目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结语
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原则是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试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如何命制一份好小学数学试卷

如何命制一份好的试卷
随着小学数学测试命题的技术不断发展,测试命题已不是简单地命制几个题目来看看学生的掌 握情况,测试命题变得越来越系统了。测试命题向前和后都进行了延伸,形成测试命题的一个更长 的链条。向前延伸时更关注测试命题的目标以及根据目的而制定的框架,向后延伸时更关注测试命 题结果的分析和使用。那么命题的质量好坏以及如何检验质量的好坏,检测出的数据都说明了什么 问题,在出题过程中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信度和效度上如何达到和谐统一, 这些都需要教师重新来审视自己的教学。
1
2
明确试卷编制的原则要求
➢ 考试的目标和内容范围 ➢ 考试的方法和试题的类
型 ➢ 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要
求
编制双向细目表
➢列出教学目标清单 ➢列出教学内容要点 ➢填写细目表
3
双向细目表包括
➢ 围绕考试目的设计细目 ➢ 知识能力比例搭配合理 ➢ 教学中所涉及内容的比重
适当 ➢ 各类试题采分点明确
三、数学试卷的命题方法
问题:学生动手能力弱,不了解基本表达方式。 措施: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比如:分析法,综合法不能丢。同时
还要注重解题策略的教学,常用的策略有:列表、画图、枚举、还原、假设、转化等。
小丽晚上9时睡觉, 早上6时起床,她睡了几 个小时?
用阴影部分表示长方形图形的
问题: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体验不够。 措施:设计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趣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题目渗透具体生活情境中。
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约为 70( )
小青的身高是132( )
四、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对期末复习的导向 6、重视基础,关注过程方法。
命题中不仅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留下思维探索的痕迹。
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依据1. 命题基础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学科知识与能力要求命题的首要依据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考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系统性。
考试应该覆盖小学数学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应用等内容。
1.2 考查重点和难点根据往年考试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命题时需要重点考查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确保考试题目能够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3 考生能力评价命题时需要考虑评价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题目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进行考核,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挑战性。
2. 命题原则在命题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2.1 全面性原则考试题目应该全面覆盖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各个方面,确保考生在考试中全面发挥自己的数学能力,不偏重某一方面。
2.2 难易适中原则考试题目应该设置难易适中的题目,既要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又要有一定比例的容易题目,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2.3 原题新编原则考试题目在编写过程中要遵循原题新编原则,不过多出现雷同的题目,避免题目泄露和题海战术的出现,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3. 命题方法命题时通常采用以下方法:3.1 分析教学大纲和教材对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命题的依据和范围。
3.2 参考历年试卷参考历年试卷,了解考试的命题规律和考查重点,为今后的命题提供借鉴。
3.3 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设置合适的考试题目,确保题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4. 结语小学数学考试的命题依据包括学科知识与能力要求、考查重点和难点、考生能力评价等方面,命题时需要遵循全面性原则、难易适中原则和原题新编原则,并通过分析教学大纲、参考历年试卷以及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法进行。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试卷内容合理、符合教学要求。
以下是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一、试卷命题的要求1.符合教学大纲:试卷内容应符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涵盖相关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2.难易结合:试卷中应既有简单的基础题目,又要设置一定难度的拓展题目,以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
3.题目数量适中:试卷中的题目数量应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以保证考试时间的充分利用。
4.题目分类合理:试卷中的题目应按照不同知识点或能力要求进行分类,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复习和练习。
5.题目形式多样:试卷中的题目形式应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注重应用能力:试卷中的题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二、试卷命题的注意事项1.避免题意模糊:试卷中的题目应表述清晰,避免歧义,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意。
2.注意语言规范:试卷中的题目语言应简洁明了,符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应使用生僻词汇或复杂句式。
3.避免陷阱设置:试卷中的题目应避免设置过多的陷阱选项,以免误导学生,影响他们的答题情绪。
4.综合考查:试卷中的题目应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宜只重复某一类型的题目。
5.考虑学生心理:试卷中的题目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设置过于难题或过于简单的题目,以保证学生的考试体验。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需要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合理设置题目难易度和数量,多样化题目形式,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避免题意模糊和陷阱设置,注意语言规范,综合考查学生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科学的小学数学试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业提高。
小学数学命题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小学数学命题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既注重基础又重视灵活应用。
2、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3、关注信息的呈现方式。
4、降低计算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数学思考。
6、运用题组找原因。
增强信息呈现的准确度1、信息呈现的清晰性。
学生对试题的反应质量应该单独的通过他们是否拥有了所要测量的知识、理解力和技能来决定的。
数学试题的信息呈现方式应和学生的年龄水平、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相适应,要清楚地说明每一道试题的解答要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如何完成试题内容。
试题要避免出现含糊、深奥的词语,复杂的句式,如果实在难以避免的,也应该加以解释说明。
例如: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试题中:三(2)班20名学生去公园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要租几条船?在()里画√。
3条() 4条() 5条()2、信息呈现的简洁性。
一般说来,数学试题信息呈现简明扼要,学生对试题的反应质量就会更高,试题的评价效果会更有效。
如果试题信息的呈现过程过于冗长、呈现方式过于复杂,就会试题的结构和长度增大,会使学生的阅读量加大,增加认知活动的难度,甚至忽视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和运用。
例如:三年级上册数学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命题如下:一、填表:二、聪明的小法官,在( )内对的打“√”,错的打“×”1.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 )3.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米. ( )4.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宽是42厘米. ( )三、精挑细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A、12B、24C、32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 )米.A、16B、128C、256四、解决问题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竹篱笆。
竹篱笆长多少米?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3.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5.长方形的长16分米,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多少分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小学数学“考试”进行命题
发表时间:2013-10-30T16:04:12.450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3年10月供稿作者:刘永祥[导读] 我们以往数学试卷中的标题和试题的表述缺乏人文性,单调、呆板,让人一看就产生沉重感和紧张感。
重庆市万州区漳周中心小学刘永祥【摘要】“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为社会创造价值。
为此,在数学试卷命题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考试;命题【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50-01 《数学课程标准》阐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那么,作为数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的“考试”如何进行命题,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呢?下面我就数学试卷命题的走向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温馨表述,使数学试卷体现人文关怀
我们以往数学试卷中的标题和试题的表述缺乏人文性,单调、呆板,让人一看就产生沉重感和紧张感。
新的标题和试题表述要改变以往数学命题的冷面孔,要多用鼓励性、激励性语言和童趣性语言,以缩短学生与试卷之间的距离。
如:“数学乐园,为你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加油啊!”“下面要请你算算了,可要细心噢!”“生活问题,你能解决吗?相信你一定能行!”“挑战吧!只要静下心,认真想,成功就会属于你的!”等等。
这样,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紧张和恐惧心理,焕发学生对答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也帮助了学生认识自我和建立信心,使试卷变得有情、有味。
二、呈现多彩,使数学试卷展现丰富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让学生在“宽松、充满乐趣和兴趣”的情境中答题,学生的潜力就能发挥到极限。
因此,我们应该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樊篱,而应以图表、图文、情境、资料等丰富的形式来呈现,使学生能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例如:张丽十月初买了一张电话96866卡,她已打了15分钟,你能知道卡中还剩下多少钱吗?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图文结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电话卡中选择相关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一道形式新颖的数学试题,必然会调动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热情,使解题的情绪高涨。
三、回归生活,使数学试卷焕发时代气息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
因此,在数学试卷命题中要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及与现实世界的发展相接轨,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样才能焕发数学试卷的时代气息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近期各商场都在促销,下面是两家商场的促销信息:(1)TCL王牌29寸纯平彩电2000元/台;(2)创维电视29寸数字高清彩电2470元/台。
如果你去买彩电,你准备买哪个品牌?到哪家商场去买比较合算?
“比较合算”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就是到哪家商场去买商品花的钱最少。
然而这样的试题不再是一种纯数学的问题,而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了人类的一种文化,焕发着时代的气息。
四、关注过程,使数学试卷留下思维痕迹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为此,数学试卷命题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测试中,我们都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能在数学试卷上留下思维痕迹,在了解学生思维过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例如:赵丽家是一个三口之家,10月初的头三天用去了12度电,每度电的单价是0.52元。
根据这些信息怎样来推算赵丽家在月底要准备多少元电费呢?
“怎样来推算”改变了以往数学应用题的问法和解答方法。
此题的解答,不再是纯数学的解答了,必须以文字叙述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解答。
在叙述中,学生也较好地暴露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了依据。
五、倡导开放,使数学试卷满足不同追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数学开放题为其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数学试卷命题中适度引入开放题,不仅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能满足不同学生对数学的不同追求,尊重了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学校准备组织学生到苏州乐园去玩,乐园门票是每人40元,团体满50人可优惠80%,现在我们班有45人,请你帮班级设计一下买票方案。
①每人单独买票:40×45=1800(元)。
②全班统一买票,买50人的票:40×50×80%=1600(元)
③买50人的票并把5张票按40元的价格卖给别人:40×50×80%-40×5=1400(元)。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
有的得到了一种解决方案,而有的却找到了多种解决方案,人人在这里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激发了学生做试卷的兴趣和产生喜爱之情。
六、突出应用,使数学试卷散发数学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为社会创造价值。
为此,在数学试卷命题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