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英国的北极政策研究
国际关系中的北极争端
国际关系中的北极争端北极,这个地球的最北端,一直被视为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知领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原本被冰雪覆盖的地区逐渐显现出其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然而,这也引发了国际关系中的一场争夺战——北极争端。
北极争端的核心是围绕着对这片富饶土地的主权要求和资源开发权。
一些国家,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挪威,都声称对北极部分地区拥有主权,而其他国家则主张共享权。
这种争夺不仅涉及到领土和资源问题,还涉及到安全、航行自由、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在资源方面,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据估计,这些资源价值高达数万亿美元。
此外,北极地区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鳕鱼、鲑鱼等。
这些资源不仅对相关国家经济有巨大影响,也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影响。
在安全和航行自由方面,北极地区的航道被称为“北极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些航道连接了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
因此,北极地区的航道也成为了一些国家争夺的对象。
环境保护也是北极争端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一些国家担心,如果过度开发北极资源,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一些国家主张在开发北极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北极争端还涉及到国际法和国际政治等多个领域。
国际法规定,沿海国对其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和资源开发权。
因此,一些国家认为他们有权利开发北极地区的资源。
但是,也有一些国家主张共享权,认为所有国家都应该平等分享北极地区的资源和机会。
此外,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一些新兴国家也逐渐加入了北极争端的行列。
为了解决北极争端,国际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各国需要加强对话和合作,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
其次,国际组织和第三方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
此外,国际社会还应该加强对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为未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
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摘要】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各国对北极地区的治理与开发日益引起关注。
本文围绕现有国际法框架对北极地区的划分、航道开放政策、资源开发冲突、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机制展开分析。
在强调国际社会应加强北极地区的国际法治理,促进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治理体系的完善。
北极问题不仅涉及地区国家利益,也关乎全球环境和安全,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和合作框架,以维护北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北极问题、国际法、地区划分、航道开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治理机制、社会责任、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北极地区是全球变暖效应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北极地区的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其中国际法的作用尤为重要。
北极地区的国际法问题涉及到地区划分、航道开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需要通过国际法的规范和协调来解决。
北极地区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是一个复杂而又令人关注的议题。
在北极地区的国际法治理中,需要权衡各国的利益和责任,寻求可持续发展和和平共处的路径。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对北极地区的国际法治理,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北极地区的国际法问题也需要引起国际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共同应对挑战并推动治理体系的完善。
通过对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可以为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和平稳定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只有通过国际法的规范和协调,才能解决北极地区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实现地区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2. 正文2.1 现有国际法框架下的北极地区划分在国际法框架下,北极地区的划分主要受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国际条约的约束。
根据这些法律规定,北极地区被划分为五个国家的领土:俄罗斯、加拿大、丹麦(通过格陵兰岛控制)、挪威和美国。
这些国家划分的边界主要基于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岛屿、大陆架等。
中国在北极地区国家利益论文
探析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加速消融,北极地区资源开发和航道商业运营变得越来越接近现实,包括环北极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开始将目光转向这里,北极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紧张局势的一条新前线。
本文围绕北极地区与我国潜在的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越来越密切的关系,重点阐述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战略资源价值、交通价值和科研价值,为未来中国提出北极战略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国北极国家利益一、北极的战略资源价值按照我们通常地理学的划分方法,北极地区就是指北极点以南和北极圈(北纬66°34′)以北的广大区域,该地区包括了北冰洋及其岛屿、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岛屿)大约800万平方公里,北冰洋水域大约有1300万平方公里。
这片被称为“地球的资源宝库”的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包括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和化学能源,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尤其是渔业资源,以及水力、风力、森林等资源。
”初步调查显示,北极地区拥有占世界9%的煤炭资源,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约2500亿桶,累计已开采约850亿桶;天然气约50万亿到80万亿立方米;此外,北极地区还有大量的铜、钴、镍、铅、锌、金、银、金刚石、石棉和稀有元素等矿产资源。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在她充当世界经济重要发动机的同时,中国能源正面临一场巨大危机,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外交手段等多层次的战略问题。
因此,从长远的角度分析,考虑到北极地区巨大的油气资源开发潜力,以及中国走北冰洋海上航线比西非、南美等地更短更近且更加安全的种种优势,从北极地区进口石油等资源对于中国而言不失为一个可选的方案。
中国作为各种全球性和地区性组织的参与者,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和资金力量,扩大对勘探和开发国外地区油气资源的投资力度,实现“走出去”战略已经刻不容缓。
二、北极的战略交通价值北极航道位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之间,连接着太平洋和大西洋,是海上航行最重要的一条便捷通道,它包括西北航道、东北航道和北极点航道(海冰密集,船舶无法通行,本文暂不涉及)。
从“结构性外交”视角看欧盟的北极政策
【全球治理】从“结构性外交”视角看欧盟的北极政策侯典芹侯胜一内容提要: 自2008年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地区环境发生变化,北极地区重新进入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
在北极地缘政治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欧盟也加快制定实施北极政策。
但是,欧盟作为一个特殊的国际行为体,在北极地区仍被看作一种外在的国际力量。
所以,欧盟的北极政策属于其外交政策的范畴。
纵观近十余年来欧盟发布的有关北极地区的政策文件,不难发现欧盟的北极政策具有的突出特点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外交”特征。
也就是说,欧盟的北极政策着眼于长远的持续性目标,致力于“结构性”的战略政策。
关 键 词: 欧盟;北极;结构性外交作者简介: 侯典芹,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烟台,264005);侯胜一,济南大学泉城学院科研处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
(烟台,264500)中图分类号: D8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4536(2021)03-0049-17一、引言比利时著名学者斯蒂芬·柯克莱勒(Stephan Keukelerie)长期从事欧盟外交政策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创设了一种“结构性外交政策”的理论框架。
在20世纪90年代,柯克莱勒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到“结构性外交”。
2003年,他在《外交与国策》杂志上发表一篇题目为《作为外交角色的欧洲联盟:内部外交、传统外交和结构性外交》的论文,正式提出“结构性外交”的概念。
a2008年,这篇论文被收录在里斯(W. Rees)和史密斯(M. Smith)主编的《欧洲联盟国际关系》一书中。
2009年,柯克莱勒与朱斯塔特(A. Justaert)、梯也尔(R. Thier)等人合著的一篇a Stephan Keukelerie, “The European Union as a Diplomatic Actor: Internal, Traditional and Structural Diplomacy,” Diplomacy and Statecraft, V ol. 14, No. 3, 2003, pp.31-56.—区域与全球发展 2021年第3期论文发表在《海牙外交杂志》上,论文题目为《重新评估外交:结构性外交与欧盟的个案》。
北极开发中的国际合作与争端
北极开发中的国际合作与争端第一章:北极开发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北极地区包括北极五国(加拿大、丹麦、挪威、俄罗斯和美国)以及其他沿岸国家。
北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原油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将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是,北极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在北极开发中的合作和争端备受关注。
第二章:国际合作在北极开发中,国际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北极五国通过北极理事会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北极开发的规划和政策。
同时,北极周边国家也参与其中。
并且,北极开发还吸引了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比如欧盟、中国等。
这些国家通过投资、技术和知识共享等方式参与北极开发。
在国际合作中,各方都可以在资源获取、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共同利益。
第三章:争端与合作北极开发中也存在争端。
北极五国之间就北极领土的划分、资源开发等问题存在分歧。
比如,俄罗斯、加拿大、丹麦等国家均宣称部分北极海域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导致领土争端。
此外,北极开发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海洋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
为了避免各方之间的争端,需要各方通过对话、合作、协商等方式解决分歧。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在北极开发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开发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各国通过在开发中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北极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各国还可以在生态旅游、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合作,利用北极的科学价值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结论北极开发需要各国共同合作,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各种争端,同时保护北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推动北极开发,实现共同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研究
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研究北极地区环境保护政策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地冰雪消融加剧,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和航运日益频繁。
然而,这些活动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加速全球变暖,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
一、北极理事会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成立于1996年,由北极地区的8个国家及其原住民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并实施北极地区的政策和计划,包括环境、能源、科学等方面。
北极理事会已经制定了三项地区性协定,分别是《北极环保战略行动计划》、《北极海洋油污应急处理协定》和《北极探险和旅游协定》。
这些协定通过国际合作,协调各国关于北极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行动,推动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禁止捕捞和环保区北极夏季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是鲸鱼、北极熊等洄游和栖息的环境,同时也是重要的渔场。
为保护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禁止捕捞政策,同时设立了一些环保区,限制人类活动的范围。
例如,挪威禁止在斯瓦尔巴群岛周围的部分海域捕鱼,俄罗斯大部分北极海域禁止捕鱼和工业活动。
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是北极地区冰雪消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缓全球变暖速度,各国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北极地区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是船舶和燃料。
因此,各国通过调整航线、使用清洁燃料、限制船舶速度等一系列措施减少船舶排放,同时也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燃料的使用。
四、资源开发可持续性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各国为了开发这些资源,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资源开发可持续性的政策。
例如,加拿大和挪威规定,开发前必须进行环境评估,并建立相应的监测和应对措施,同时要求企业采用最佳的可持续发展工艺,减少环境影响。
总之,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政策正在不断完善和调整,各国也在积极探索采取更多的措施保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全球化、区域化和部分专业化背景下,跨国合作愈发成为必要和普遍。
北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北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一、前言北极地区具有许多珍贵的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物质、渔业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北极资源的开发也会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在保护北极地区环境的前提下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北极资源开发现状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最重要的资源。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估计,北极海底油气储量约为1349亿桶石油当量,占全球石油储量的13%。
此外,北极还拥有大量的金属矿产资源和钻石等贵重矿物。
北极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挪威、加拿大和丹麦等北极沿岸国家。
这些国家通过进行地震勘探、海洋采样、岩心钻探等方式,对北极地区的资源进行探明储量和开发潜力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
三、北极环境与生态保护现状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有着广阔的冰川、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
环境和生态保护是北极地区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前提,也是各国政府应尽的责任。
然而,北极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状况正在受到严重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洋水位上升和冰雪融化威胁着北极的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
此外,大量的渔业活动和陆地开发也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
北极冰盖的减少和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各国在硝烟硝烟的竞争中的敌对姿态。
四、北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北极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
在开发利用资源之前,需要对北极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计划,以保护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对北极地区的管理和监管,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的保护平衡。
另外,各国政府应尽可能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活水平等方面合作,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
这需要各国政府共同做出努力,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采取统一的标准和政策,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
伯格曼法则乃是一种多国家有效合作手段,其把数不清的跨国合
作伙伴关系纳入到单一多边框架中,其可以很好地把当今复杂的全球
经济体系有机整合起来。
它的实施,对所有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
意义。
而在北极地区,伯格曼法则的实施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一、有效利用北极资源
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实施伯格曼法则可以有效将这些资源
利用合理,分享给世界各国,以及保护其本地森林,景观和动物物种。
二、实施有效的跨国合作
帮助完善各国间关系,推动各国参与到联合国框架内,通过伯格曼秩
序及其具体实施来加强安全,调节气候变化,保护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更好地实施研究与管理。
三、改善气候变化
伯格曼法则实施可以促进北极地区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调节气
候变化,维护北极海冰极地甲烷,改善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方面发挥
积极作用。
四、建设生态平衡
通过伯格曼法则实施,可以改善北极地区的国家的生态文明和生态稳定,以及建立和发展更为健康的经济格局,巩固和稳固国际间的关系,以及减少从环境与社会上受害的可能性。
五、促进繁荣
通过遵守伯格曼法则,可以使所有参与方都共享经济发展的利益,从
而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享经济发展机遇,在维护安全及和平下
促进北极地区国家繁荣发展。
关于全球变暖的论文
温室效应——人类无形的杀手一、什么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全称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二、全球变暖的现状。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趋势。
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
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0.75℃。
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
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
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
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
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世界气象组织(WMO)5月18日在日内瓦总部表示,根据来自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最新观测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的全球平均气温创下了有气象历史以来的最高记录,达到14.5摄氏度(华氏58.1度)。
据观测,今年4月份的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的综合值达到了14.5摄氏度,比20世纪的平均值高出了0.76摄氏度。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塞维尼埃(Galle Sévenier)称,上个月的海洋表面温度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一个4月;而全球陆地表面温度则在同期历史记录中排名第三。
研究北极的英文作文
研究北极的英文作文The Arctic is a fascinating and unique region located at the northernmost part of the Earth. It is home to a diverse range of wildlife, including polar bears, seals, and whales. The landscape is dominated by ice, with vast ice sheets and glaciers covering much of the area.The Arctic is facing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melting of the polar ice caps due to climate change. This has led to rising sea levels and the loss of habitat for many Arctic species. In addition, the region is also experiencing increased human activity, including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shipping, and tourism,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further impact the delicate Arctic ecosystem.Despite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Arctic, there is also a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is unique region. Efforts are being made to establish marine protected areas,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and promotesustainable practices in the Arctic.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also essential in addressing the complex issues facing the region.The Arctic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egulating theEarth's climate and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Earth's refrigerator" due to its ability to reflect sunlight and regulate global temperatures. As such, the health of the Arctic has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rest of the planet, making it a matter of global concern.In conclusion, the Arctic is a region of great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both in terms of its unique ecosystem and its global impact. It is essential that we work together to protect and preserve the Arctic for future generations.。
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认知及启示
2021年3月江㊀南㊀社㊀会㊀学㊀院㊀学㊀报Mar.2021第23卷第1期JOURNAL OF JIANGNAN SOCIAL UNIVERSITY Vol.23No.1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认知及启示黄㊀雯(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㊀要:㊀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保持密切关注,并持续影响美国对华北极决策㊂以代表性的从事北极问题研究的美国智库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有关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分析其观点倾向㊁研究重点㊁代表学者等内容,可以发现,上述智库有关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研究的关注议题和研究人员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研究观点和对策建议对美国北极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㊂关键词:㊀美国智库;中国参与北极事务;认知;启示中图分类号:D81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3-1026(2021)01-0037-06㊀㊀随着北极自然环境和地缘态势的加速变迁,北极资源开发㊁航道使用㊁环境保护等事务与中国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㊂2017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㊁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 一带一路 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中国将 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 ㊂[1]2018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 中国愿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 ㊂[2]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了深化北极各领域务实合作㊁推进北极治理机制优化的中国方案㊂在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参与北极事务需要北极国家的认可和支持㊂在北极大国中,美国的角色无疑最为敏感㊁也最值得关注㊂那么,美国究竟如何看待中国参与北极事务?这种认知研究有哪些特点?本文选取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展开研究的美国智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观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归纳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总体认知,并对中国的政策选择进行前瞻性思考㊂㊀㊀一㊁资料来源与数据统计㊀㊀近年来,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㊁伍德罗㊃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the Wilson Center)㊁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㊁兰德公司(the RAND Corporation)㊁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㊁胡佛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㊁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等多家美国智库组织专家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开展研究,发布多份相关研究成果(见表1),涉及资源开发㊁航道利用㊁环境保护㊁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㊂从成果数量上看,胡佛研究所(5篇)㊁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3篇)㊁伍德罗㊃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3篇)㊁史汀生中心(3篇)四家智库发布的研究成果最多,是美国关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研究的重量级智库㊂从总体上来看,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持有警惕和防范态度,普遍认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在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具有多重政治意图㊂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将会对北极地缘政治态势产生哪些影响?是否会威胁美国的北极及全球利益?这些问题都是美国智库极为关注的㊂㊀㊀二㊁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解读㊀㊀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动机和意图始终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北极国家极为关注的问题,美国多家智库学者就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意图和潜在影响进行73收稿日期:2020-05-26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国家重大专项项目课题 极地国家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CHINARE2016-04-05-05)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参与极地治理战略研究 (项目编号:14JZD032)的阶段性成果㊂作者简介:黄㊀雯(1992-),女,广东东莞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智库,极地海洋战略㊂表1 美国智库关于 中国北极 的研究成果统计时间标题(翻译)作者智库2016年5月如果必须结交的朋友:在北极的俄罗斯和中国斯蒂芬妮㊃彼得拉克㊁蒂莫西㊃威廉㊃詹姆斯㊃史密斯2018年11月北极新地缘政治:俄罗斯和中国在该地区的演变斯蒂芬妮㊃彼得拉克兰德公司2018年2月合作与竞争:在中亚㊁远东和北极的俄罗斯与中国保罗㊃斯特朗斯基㊁妮可㊃吴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017年6月在北极的中国安妮㊃玛丽㊃布雷迪2018年2月中国:新的 近北极国家 杰克㊃德基2018年11月中国越来越多的北极存在谢里㊃古德曼㊁马里索尔㊃马多克斯伍德罗㊃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2015年8月加强中美北极合作戴维㊃斯莱顿指挥官2015年8月在北极能源竞赛中,美国和俄罗斯是极地对立面加里㊃罗海德上将2017年5月北极安全与俄罗斯和中国构成冰冷的国际象棋游戏爱丽丝㊃希尔2017年10月中国正在抓紧北极融冰的地缘政治机遇马克㊃罗森2017年11月无约束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北极安全的新挑战马克㊃罗森胡佛研究所2017年1月北极地区的中美关系:未来合作蓝图希瑟㊃康利2018年2月中国倡议 冰上丝绸之路 简㊃纳卡诺㊁威廉㊃李2018年2月中国的北极梦希瑟㊃康利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2018年2月中国的北极:身份斗争孙云2018年8月中国北极政策的复杂性孙云2018年10月北极的选择:为什么美国应投资中国的未来艾丽森㊃麦克法兰史汀生中心2018年11月中国和俄罗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连㊃苏菲外交关系委员会2014年9月格陵兰岛淘金热 格陵兰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陷阱蒂姆㊃波尔斯玛㊁凯文㊃弗利布鲁斯金学会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上述智库官网信息整理所得㊂了多角度的分析㊂在这些解读中,不乏一些理性客观的声音,但多数学者是以竞争性思维来审视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怀疑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有强烈的地缘政治动机和战略意图㊂(一)对中俄北极关系的看法俄罗斯是重要的北极国家,同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北极治理㊁国际秩序演进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㊂作为北极域外国家的中国,与俄罗斯在北极事务中的双边关系得到了美国智库的关注和重视㊂兰德公司的斯蒂芬妮㊃彼得拉克(Stephanie Pezard)和蒂莫西㊃威廉㊃詹姆斯㊃史密斯(Timothy William James Smith)在‘如果必须结交的朋友:在北极的俄罗斯和中国“中指出,中国不仅对俄罗斯的能源资源感兴趣,而且对在北极地区的海岸线也感兴趣,由于俄罗斯对运输权和使用其破冰船收取费用,所以俄罗斯是直接受益方㊂不过,从中长期来看,中俄在北极事务中的互利关系的前景并不确定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进一步加剧,北方海航道将变得越来越容易通航,俄罗斯将越来越担心外国力量的存在㊂在此情势之下,一旦俄罗斯在北极事务中变得更具侵略性,威胁中国的经贸投资和参与北极事务,中国可能会与俄罗斯保持距离㊂[3]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例如,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连㊃苏菲(Sophia Lian)在‘中国和俄罗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中强调,俄罗斯支持 一带一路 建设,借以推动俄罗斯远东㊁中亚和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加快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为未来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活动奠定基础㊂[5]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保罗㊃斯特朗斯基(Paul Stronski)和妮可㊃吴(Nicole Ng)在‘合作与竞争:在中亚㊁远东和北极的俄罗斯与中国“一文中指出,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事务中的关系是多元和复杂的,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㊁经贸投资㊁资源开发等问题上虽相互合作,但也83存在竞争关系㊂[4](二)对中国北极投资的解读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对外投资持续增加,对北极地区的经贸投资不断增长,这引起了北极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关注和担忧㊂有学者指出中国在北极地区的经贸投资存在增长过快㊁缺乏透明度等问题,应当引起北极国家的警觉㊂例如,胡佛研究所的马克㊃罗森(Mark E.Rosen)在‘无约束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北极安全的新挑战“中,特别对中国的外国投资项目进行了统计㊂具体来说,2005~2017年,中国在北极国家(包括芬兰和瑞典)的经济投资超过1.4万亿美元,其中892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㊁资产㊁合作协议㊁融资协议或其他项目㊂虽然这些交易都是合法的,但仍然存在透明性问题㊂毫无疑问,中国对北极国家的投资在显著增加,主要集中在交通㊁能源㊁基础设施㊁金融和房地产等领域㊂[6]然而,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持相对客观㊁理性的看法㊂布鲁斯金学会的蒂姆㊃波尔斯玛(Tim Boersma)和凯文㊃弗利(Kevin Foley)在‘格陵兰岛淘金热 格陵兰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陷阱“中指出,尽管西方对中国在格陵兰的战略意图存在质疑,但这种担忧是没有根据的㊂在过去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矿业和石油公司成为全球资源投资的主要参与者,北极国家寻求中国公司的投资是合乎逻辑的㊂[7](三)对中美北极合作的探讨美国和中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地发挥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国北极合作,加快和完善北极治理进程,也得到了美国智库学者的关注㊂史汀生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北极的选择:为什么美国应投资中国的未来“指出,在北极事务中,中美在多个领域存在合作基础㊂例如,中美都认为西北航道和北方海航线是国际水域㊂此外,作为阿拉斯加州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可以在北极地区经济开发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㊂美国并不需要验证中国对该地区的主张,虽然中国可能需要推动新的北极治理形式,但美国可以利用北极国家的地位与现有的区域治理形式(如北极理事会)与中国开展合作㊂[8]戴维㊃斯莱顿(David Slayton)在‘加强中美北极合作“中强调,中美两国有三种北极合作方式:一是将突出的战略性北极议题添加到既定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中;二是在美国担任北极理事会主席国期间,加强与中国在北极事务上的联系;三是在国际海事组织㊁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水文组织等会议上,加强两国在北极议题上的对话㊂具体而言,可在五个重要的领域加强中美北极合作:第一,由于北极是气候变化的中心,北极气候变化研究和政策是我们两国之间合作的自然区域㊂第二,重点讨论北极海洋安全和保护北极海洋环境的战略㊂双边合作还可以包括确定一系列海洋保护措施,例如海洋保护区以及研究这些措施如何与未来在北冰洋的商业航行相结合㊂第三,北部水域的海上执法,特别是与渔业有关的海事执法㊂第四,北极理事会北极海洋航运评估(2009年)中确定的北极海洋基础设施的巨大差距需要主要海洋国家的关注㊂第五,联合开展北极海洋研究㊂在北极冰雪覆盖的海域进行的联合破冰研究可以为中美运营机构提供合作经验,同时也在资助机构之间建立了联系㊂[9](四)关于中国北极身份的讨论中国的北极身份即中国以何种身份参与北极事务也是美国智库关注的重要问题㊂史汀生中心的孙云(Yun Sun)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在北极地区的角色遭遇了身份危机㊂[10]‘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将中国列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并确定了中国在北极地区的主要国家利益㊂由于中国的非北极国家认同,为证明其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所做的详尽努力也揭示了一种经过精心校准的方法㊂中国了解自身并非北极国家,且在北极没有陆地或海洋领土㊂因此,中国宣称其是 近北极国家 ㊂这一事实严重限制了中国在北极地区的行动能力,也决定了中国必须寻求与北极国家㊁其他国际组织以及地方实体的北极合作来实现其北极政策目标㊂(五)对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的认知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提出后,美国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动机和战略意图更为关注,尤其关注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的未来发展动向㊂[11]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简㊃纳卡诺(Jane Nakano)和威廉㊃李(William Li)指出,中国对北极的兴趣来源于北极地区潜在的能源㊁商业和地缘政治利益㊂不过,要实现中国在上述领域的战略利益,却存在诸多现实难题㊂简㊃纳卡诺等认为,中国积极推进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是基于维护潜在的北极利益的考量㊂具体而言,首先,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包括全球约13%未发现的原油和30%未发现的天然气㊂虽然这些石油和天然气沉积物因极寒天气被冰盖固定在北极海床下,但海冰逐年减少为开发工作铺平了道路㊂目前,中国与北极地区最重要的联系是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中国公司持有股权并提供大量融资,中国长期93从该项目中获得每年大约4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供应㊂然而,北极石油和天然气对全球市场的吸引力,取决于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周期性特征以及其他供应源的前景㊂由于气候恶劣㊁基础设施有限与环境敏感,北极资源开发仍然困难重重㊂其次,北极航道的商业吸引力在于航运的便利性㊂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为中国从欧洲和北美获取能源产品提供了更快的运输替代方案,这是北极航道的重要优势㊂不过,第三条北极通道,即跨北极航道(Transpolar Sea Route),目前只能借助重型破冰船才能进入㊂另外,除了东北航道中的部分航段,大多数北极航道的基础设施和搜救能力都很差,客观上难以满足航运需求㊂再次,通过北极水域能够提升中国船舶运输的安全性㊂北极航道为中国的远洋运输提供了替代性的贸易通道,使得中国船舶可以绕过马六甲海峡,有效避免航运拥堵㊁海盗出没等问题的出现㊂最后,中国可能会在北极地区彰显更加活跃的商业和能源影响力,作为加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影响力的手段㊂例如,通过北极水域的潜在航道将使中国船只绕过苏伊士运河或美国海军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好望角,有利于增强中国的行动能力㊂此外,白皮书将中国的北极发展目标与 一带一路 倡议结合起来,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国际影响力㊂中国提出的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提升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国际影响力㊂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㊁商业和地缘政治利益,该地区可能成为中国下一个开发重点㊂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寻求被认为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美国退出国际承诺的时候,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也可能只是中国宏大地缘政治目标的一小部分㊂[12] (六)中国的北极利益或北极动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一举一动备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㊂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引起了北极国家的强烈关注㊂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利益是什么?中国的北极政策意图是什么?上述问题同样是美国智库学者关心的问题㊂安妮-玛丽㊃布雷迪(Anne-Marie Brady)强调,中国在北极地区有三个核心利益㊂第一类是安全利益,包括传统安全利益和非传统安全利益㊂第二类是资源利益,北极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重要保障㊂如可供开发的石油㊁天然气㊁渔业㊁旅游业资源等㊂第三类是战略利益,加快参与北极事务将有利于中国扩大其全球影响力,增强全球行动能力㊂例如,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的行动能力和保障能力㊂[13]希瑟㊃康利(Heather A.Conley)在‘中国的北极梦“中指出,中国北极政策的组织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将自身在北极地区的角色定义为尊重㊁合作㊁共赢;将 一带一路 倡议与其全球经济政策联系起来;中国北极政策的主要推动力是 探索和了解北极 ㊂换句话说,要保证中国在科技和经济层面不受限制地参与北极事务,并减少北极国家限制中国探索北极的机会㊂基于上述政策和利益考量,中国将寻求建立 多层次的北极合作框架以实现双赢 ,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能够为北极做出贡献并 共同分担责任 ㊂这样的合作框架包括 提供来自中国的专业知识㊁技术㊁资本和市场 ,这也契合了中国将北极经济活动纳入 一带一路 倡议的决定㊂虽然中国所倡导的北极合作建立在北极理事会和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复杂的治理网络上,但这一多层框架在实践中如何运作尚不清楚㊂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将有效地利用不同的多边论坛来实现其北极政策目标㊂[14]㊀㊀三、美国智库有关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研究的特点㊀㊀美国智库在开展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点㊂通过统计和分析传统基金会㊁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㊁外交关系委员会等智库发表的有关北极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上述智库在研究主体㊁关注议题㊁政治倾向等方面表现出诸多特点㊂具体而言:第一,研究成果的发布集中在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㊂在2013年前后,针对中国㊁日本㊁欧盟等国家寻求申请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国,有可能给美国北极利益带来不利影响的状况,上述智库开展了较为集中的研究和分析,一致认为美国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阻止中国加入北极理事会;在2018年前后,中国提出‘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倡导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㊂8家智库较为集中地开展了对中国北极政策的研究和探讨㊂2013年和2018年是中国北极政策进行调整的重要时间节点,美国智库均予以重点关注,反映出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研究的动态性和及时性,为美国北极决策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㊂第二,关注议题和研究主体的多元化㊂美国智库对中国北极事务的关注涵盖气候变化㊁航道利用等领域在内的多领域,不仅涉及传统安全事务,也包括资源开发㊁经济发展㊁原住民生活㊁基础设施完善等非传统安全议题,关注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特04征;从研究主体来看,美国智库的北极问题研究早已突破了仅有智库学者参与的状况,日益走向国际化和多元化㊂近年来,美国智库参与北极问题研究的人员日益多元,既有美国本土人员,又有来自其他地区的人员,还出现了中国学者的身影㊂既有长期从事北极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海岸警卫队等政府部门的官员㊂研究议题和研究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因而也得到了上述智库的高度重视㊂第三,负面认知和理性声音相互交织㊂美国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态度呈现出消极评价和冷静看待两种态度,消极性评价占据主导地位㊂绝大部分负面认知认为,随着中国全球政治㊁经济影响力的快速提高,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有可能会对美国北极利益产生战略威胁㊂理性的声音则认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美国应客观看待㊂由于意识形态㊁党派㊁利益集团等因素的影响,美国不同学者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存在一定的负面认知不足为奇,但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和传统对华战略(接触战略)没有改变中国,反而让中国变得更加 自负专断 [15],美国对中国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研判发生根本性转变[16]的背景下,对华负面观点获得了较多支持和更大市场㊂负面认知和理性认知并存,负面认知占据主导地位所体现出美国智库认知的复杂性,表明了美国维护北极治理主导权的强烈愿望和对中国快速崛起的战略焦虑㊂四、对中国的启示考虑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㊁美国在北极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美国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负面认知,中国应重视美国在北极事务上的利益关切,扩大双方在北极事务上的共同利益㊂不过,由于特朗普上任后积极推崇 美国优先 的外交理念,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可能面临来自美国方面的风险和阻力㊂基于此,笔者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参考策略:第一,明确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动机和意图㊂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建设面临来自美国的质疑和不信任,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的动机和意图并不明确㊂中国进一步明确参与北极事务建设的利益目标和推进路径,向外界展示与说明参与北极事务建设的积极意义和对北极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对于减轻美国的战略焦虑大有裨益㊂在参与北极事务建设过程中,中国需要以更加清晰的话语表达自己㊂具体而言:其一,在身份定位及行为塑造等方面向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展现一种负责任的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理念㊂其二,在有关北极国家之间划界㊁资源争端等方面,坚守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表明中国对北极现状的尊重和负责任态度㊂第二,推进中俄北极合作,进一步优化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外部环境㊂俄罗斯在北极资源开发和航道利用中占有非常突出的重要地位,是 冰上丝绸之路 建设中国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㊂[17]在合作领域上,中国可以提供俄罗斯需要的经济和技术支持,换取俄罗斯的北极资源和开发利用交通走廊的支持㊂双方以环境保护合作为基础㊁资源合作为重点,积极推进资源开发㊁航运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北极合作㊂在合作主体上,官方在合作起步阶段应当作为主导力量推动企业㊁科学家㊁社会团体共同参与㊂随着合作的逐步展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力量㊁社会力量在中俄北极合作中的分量,形成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合作局面㊂第三,以科技合作为突破口,将资源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合作领域㊂科技发展是有效应对资源开发㊁环境保护㊁原住民权益维护㊁安全保障等问题的重要路径㊂美国官方㊁非政府组织㊁利益集团等多主体极为重视科技进步,意图借助这一 工具 有效提升参与北极治理的能力㊂[18]与此同时,科技发展将加快中国参与北极治理手段的更新换代,是推动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㊂对中美两国而言,科技合作是实现北极利益的有效方式,这一低政治议题又可以减轻战略互疑,可以作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建设的突破口㊂[19]此外,特朗普政府积极推动北极资源开发的态势十分明显㊂2017年4月,特朗普政府发布 优先海上能源战略 ,扩大在北极和大西洋的石油钻探;2018年2月,又发布了未来10年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机场㊁铁路㊁海港㊁雨水排放系统等作为 核心基础设施 将得到改善㊂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北极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呈现出加强的趋势㊂与此同时,中国在铁路等方面的建设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美展开合作可以完善美国在该领域的不足㊂中美在北极资源开发㊁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合作,既可以满足美国方面发展经济的需求,又可以作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建设的重要抓手㊂第四,加强与北欧国家的项目合作,以示范性成果减少美国疑虑㊂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可以对美国主导下的北极秩序形成制约和平衡,有助于促进北欧国家的利益㊂此外,北欧国家在北极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更新和完善,亟待寻求海外资金㊁技术的投资与合作,中国对北极投资的扩大满足了这一需求㊂ 冰上丝绸之路 倡议的提出,得到了北欧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在资源开发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认可和参与㊂例14。
英国“脱欧”后的气候变化政策
英国“脱欧”后的气候变化政策摘要:英国“脱欧”后,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成为英国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英国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切实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包括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意识、鼓励能源转型、推广可持续发展等。
本文将从英国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出发,探讨英国在“脱欧”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英国,脱欧,气候变化,政策,建议一、引言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也是英国政府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尽管英国政府在欧盟时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英国“脱欧”后,面临的情况将发生变化。
这意味着英国政府需要独自制定和执行气候变化政策,以满足自身的环境保护需要。
本文将探讨英国“脱欧”后的气候变化政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将分析英国“脱欧”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影响。
接着,将讨论英国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最后,将对英国政府怎样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建议。
二、英国“脱欧”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影响英国“脱欧”将会对气候变化政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欧盟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规定和目标将不再适用于英国,英国政府需要制定自己的气候变化政策。
其次,在未来的贸易谈判中,英国政府可能需要对其环境政策做出妥协,从而导致其减排目标的降低。
然而,英国政府也可以通过脱欧来实现更加积极的环境政策。
英国政府将可以走自己的道路,采取更加严格的减排措施,提高排放标准,并设定更具有雄心的减排目标。
此外,英国政府还可以通过贸易谈判来推动其他国家采取更加有利于环境的政策。
三、英国的气候变化问题及解决方法1.气候变化问题尽管英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目前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根据英国政府的数据显示,2018年,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一年上升了2%。
此外,英国政府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报告预测,到2050年,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英国GDP损失2至20%。
2.解决方法为了应对上述问题,英国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英国政府需要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以降低排放量。
浅析英美关系_论文
浅析英美“特殊关系”专业:学号:姓名:浅析英美“特殊关系”摘要:英美关系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英国和美国曾经是母国与殖民地的关系,美国独(略)系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当今人们所熟悉的“英美特殊关系”. 英美特殊关系有着多方面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其影响亦广泛而深远,不仅直接作用于英美双边关系,间接影响到美欧关系和曾经的东西方关系,也对战后国际秩序带来重大后果。
关键字:关系英美军事文化一、英美特殊关系的特征首先是核领域的密切合作。
英国是西方国家中惟一同意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与美国进行合作的国家。
美英核合作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延续至今。
主要内容包括美英两国分享核机密,美国允许英国在美国内华达的核试验中爆炸一枚英国的核装置,以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向英国提供“北极星”、“三叉戟”导弹系统。
其次是军事领域的密切合作,这是其他与美国合作的国家不可比拟的。
目前,美国在英国共有驻军约3万人,军事基地多达10个。
情报领域的合作同样密切。
1949年10月,美英两国签订了关于建立英美军事情报委员会的协议,为双方在情报领域的机制化合作奠定了基础。
1982年英阿(根廷)马岛战争期间,美国向英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支持,对后者的获胜起到了关键作用。
英国也向美国提供情报支持。
尽管官方否认其在越南战争中的作用,但有关的研究表明,英国在香港的信号基地向美国军队提供情报,帮助后者确定对北越的轰炸和袭击目标。
第三是以往不被注意的宣传领域的合作。
当一方或双方卷入战争时,美英宣传合作表现得尤为明显。
两国的宣传机器密切配合,相互提供支持。
例如,80年代美国对尼加拉瓜的战争期间,美英两国的宣传口径及报道所持的观点都相当一致,其信息基本上是不加批判地取自白宫经常散布的假情报。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两国的宣传合作达到了顶峰。
空袭科索沃之前,美英两国媒体大量报道米洛舍维奇在科索沃制造的“种族清洗”,宣扬对科索沃的武装干涉是维护“人权”的正义行动。
中国作者北极国际核心期刊论文调研分析——基于SCIE、SSCI、A&HCI数据库的文献调研
资金 等进行北极 考察和研 究活动 ,积极 探索北极 奥秘和寻
“ G r e e n l a n d ”等检索词进行检 索 ( 包括 C h i n a 、H o n g k o n g 、T a i . 核心期刊上发表 的 4 2 3篇论 文 ( 检索 日期 :2 0 1 3年 1月 2 3 日) L 5 J 。这 4 2 3 篇论文 中涉及的 中国作者或是 第一作者 、或 参与合作 ,并不加 以区分 ,但是考虑 到第一著 者发 表的 国 际核心期 刊论文更能体现 中国在北极 研究 领域的科 研水平 , 本文对 4 2 3篇论文 逐一核 实 ,只保 留 2 7 7 篇1 9 9 7—2 01 2年 第一著者为 中国作者 的科研 论 文 ( 其 中 中国大 陆 2 7 0篇 , 中国香港 6 篇 、中国台湾 7篇)作为本文 的研 究对象。
s i f t u i f o no ft h e i f r s t a u ho t r ,s u b j e c t a n d k e y w o r d a n a l y s i s .F i n a l l y ,t h i s p a p e r p o i n t s o u t he t p r e d o m i n a n t d i s c i p l i n e s a n d r e s e a r c hf o — O t i s f o A r c t i c f i e l d i n C h i n a f r o m s u b j e c t a n d k e y w o r d .
北极是地球生 物生存 环境的重要 调节器 ,它影 响着全
今) ,以 “ A r c t i c ” 、 “ P o l a r ” 、 “ A u r o r a ” 、 “ H i l a i t t u d e ” 、
形势与政策论文—低碳环保_绿色生活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
目前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现今低碳经济成为热点问题,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力,正推动着我国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
今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的主题就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作为中国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也许,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哥本哈根”和“哈根达斯”的区别,或许还有很多人认为《后天》、《2012》只是纯粹虚构的美国大片,全球气候变暖会议只是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的国际新闻……而实际上,当全球的政治精英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人类争取最后一个机会时,地球变暖衍生的恶魔已悄悄地走近了你我,,它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瞪着狰狞的眼睛,制造着一个接一个祸端……2009年11月初,秋天似乎根本不愿离去,太阳温暖,绿树葱茏,大街上还能看见穿短袖的人。
但11月10日,气温骤降,当晚突降暴雪。
11日晚9时10分左右,大雪漫天中,突然电闪雷鸣!12日,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均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一日最大纪录。
全球暖化,不仅带来了沙尘,还有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等极端天气接踵而来。
专家预测,全球气候还会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国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2009年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将有更多的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人类不得不面临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同时联合国评估报告提醒,人类如果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这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数字?简单讲,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侵袭。
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
北极地区的资源争夺与国际合作
北极地区的资源争夺与国际合作北极地区作为地球上最北部的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科技发展,北极的冰盖正在逐渐消融,这为资源的采掘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引发了各国之间对北极资源的争夺。
然而,由于北极地区的特殊性,国际合作也成为必不可少的选择。
一、北极资源的重要性北极地区储存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藏以及广阔的渔场等资源,这些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和战略价值。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则能够促进工业发展。
同时,北极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为各国提供了重要的食品来源。
二、北极资源争夺的背景随着气候变化导致北极冰盖融化,北极航道逐渐开放,这使得更多的国家加入到北极资源争夺的行列中来。
北极国家包括俄罗斯、加拿大、丹麦、挪威、美国等,它们都有利益驱使,希望在北极地区争夺更多的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经济利益。
这种资源争夺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地缘政治问题和矛盾。
三、北极国际合作的必要性面对北极地区的资源争夺,国际合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首先,北极地区的资源是共享的,各国应该通过合作来实现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共赢的局面。
其次,北极地区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各国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合作,共同维护北极地区的生态平衡。
此外,北极的航道开放也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和合作,确保人们能够安全地穿越北极航道。
四、现有的北极国际合作框架目前,已经存在一些北极国际合作的机制和框架。
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极理事会,该理事会由北极国家以及一些观察员国组成,致力于北极地区的合作和发展。
此外,一些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也积极参与到北极合作中来,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信息共享,为北极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支持。
五、北极资源争夺与国际合作的挑战尽管国际合作在解决北极资源争夺问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各国的利益分歧和地缘政治因素可能会导致合作的受阻。
其次,北极地区的环境复杂,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技术和环境保护的挑战,需要各国加大研究和投入。
北极的开发与利用
ALE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介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r -- UNDP ) 属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属机构,是联合国技术援助计划的管理机构。
1965年11月成立,其前身是1949年设立的“技术援助扩大方案”和1959年设立的“特别基金”。
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该计划署的宗旨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向它们提供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援助,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自力更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援助项目是无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国政府的自愿捐款,由联合国工发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技术合作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贸易和发展会议等30多个机构承办和具体实施。
计划署本身不负责承办援助项目或具体将其付诸实施,它主要是派出专家进行发展项目的可行性考察,担任技术指导或顾问。
领导机构是管理委员会,由经社理事会选举48人组成,席位按地区分配,任期3年;机构间咨询局,由联合国秘书长和有关参加机构的行政负责人组成;秘书长以及4个地区局。
目前,开发署拥有189个成员国,在131个发展中国家设立了驻地代表处。
署长由联合国秘书长任命,联大认可。
现任署长是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
出版物:《世界发展》(World Development)月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讯》(UNDP News);《人的发展报告》(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等。
本次大会议题:北极资源开发和利用一北极概况介绍。
【北极的范围】人们通常所说的北极并不仅仅限于北极点,而是指北纬66°34′(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也叫做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极苔原和最外侧的泰加林带。
北极地区究竟以何为界,环北极国家的标准也不统一,一般习惯于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将北极圈作为北极地区的界线,北极地区的总面积是2 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占800万平方千米。
国际关系硕士论文题目
国际关系硕士论文题目国际关系硕士论文题目一1 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传播2 TPP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3 美国TPP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4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出版走出去:话语权和传播力构建5 恐怖主义的媒体话语与中美国家身份6 中国援助的非洲模式及其对非洲发展影响的研究7 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析论8 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方略:一种贸易、投资与援助的综合战略9 历史与现实:俄罗斯东进战略研究10 从韬光养晦到积极作为:中国南海政策的转变11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及其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12 哈萨克斯坦国家需求与对外战略研究13 中日建交以来中日关系发展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14 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问题研究15 新中国对非洲医疗援助外交研究16 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17 中国参与国际机制过程中的话语权构建——以G20为例18 中国救灾外交研究19 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研究20 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的法律困境21 货币权力研究——以美元为例22 缅甸大选后的政治发展及对中缅关系的影响23 体系文化变迁背景下大国崛起战略之路径重构24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治制度研究(1979~2012年)25 现实主义视野下的李鸿章外交研究26 东亚地缘政治变迁对战后日本政治大国化的影响——以“势”为视角27 中俄经贸合作的现实基础和发展对策研究28 论澳大利亚融入亚洲的进程(1972-2012年)29 软实力视角下冷战后中国、美国和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研究30 Identity and Social Capital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se Study:Family Value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Mihaela Berbec31 韩中关系变迁中的美国因素研究32 新普京时期俄罗斯的远东开发与中国的战略抉择33 中国投资新西兰乳业研究34 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5 分而制胜:冷战时期美国楔子战略研究36 网络新媒体在“阿拉伯之春”运动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37 当代印度女性社会地位探析38 埃及社会转型期的政治合法性研究39 南海领土争端的历史、现状与对策研究40 21世纪初中蒙关系研究国际关系硕士论文题目二41 中国能源海外并购研究42 “9.11”事件后中国与美国对中亚政策的比较研究43 土耳其世俗化发展道路研究44 中缅边境跨国非法婚姻移民问题研究45 哈马斯研究46 论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古关系的改善47 解析希腊债务危机及其对欧盟的影响48 冷战后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论析49 解放后老挝经济外交研究(1975-2014)50 德国与日本对二战史认识的比较研究51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研究52 中国经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背景、意义和挑战53 论北极治理范式及其“阶段性递进”机理54 古代东亚朝贡体系中的相互认可机制研究55 中欧贸易摩擦的影响和对策分析56 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Opportunities andChallenges SINGKHAMVONGSA57 欧元区宏观经济失衡研究58 欧盟利益集团与欧盟决策研究——历史沿革、机制运作与案例比较59 巴基斯坦俾路支问题研究——兼论中国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利益诉求60 论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文化战略61 冷战后日韩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62 国际关系变化与我国外交战略调整研究63 东南亚国家建构中的伊斯兰教因素研究——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例64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关系研究65 中国对日战争索赔问题研究66 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研究67 跨国公司政治行为对东道国的影响分析68 历史·社会·政治——论雷蒙·阿隆的战争研究69 日本文化与战后日本外交的演变发展70 全球公域的自组织治理71 夫人外交探析72 加拿大的北极理事会政策研究73 日本世袭政治的政治文化分析——时间政治学的视角74 日本新国家主义的地方转向75 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76 东盟方式的运作困境77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发展研究78 新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俄关系研究79 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的美国与沙特阿拉伯关系研究(1973-1974)80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的中俄关系国际关系硕士论文题目三81 博弈论视角下的核不扩散机制研究——以伊朗核问题为例82 日本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战略研究——基于经济外交视角的考察83 试析美国的网络安全战略84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国内因素分析85 德国与欧盟安全防务一体化进程:角色及作用86 冷战后地区主义视角下的海湾地区合作87 美欧TTIP自贸谈判:动因、进展和影响88 论越南战争对日美同盟的影响89 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对印度尼西亚与中国贸易平衡的影响——对十六种主要商品的分析90 试论美国智库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以布鲁金斯学会为例91 冷战后日印关系强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92 中俄能源合作93 二十一世纪初沙美关系中的伊拉克因素94 冰融危机下的机遇——探究北极航道对中国海运的潜在价值95 国际援助与国内政治——以“国际发展目标”为例96 选择性双重本体论——重新思考基辛格外交思想97 革新开放后越南共产党执政党建设初探98 中国企业投资缅甸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99 冷战时期美国对东欧的援助政策(1945-1968)100 台湾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研究101 土耳其与海合会合作关系研究102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阿富汗国家重建政策比较研究103 论9·11事件后的美国文化外交104 评析日本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及其主张105 冷战后的俄日关系研究106 试析英国的网络安全治理107 论新世纪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08 国家利益拓展背景下的海上通道安全研究109 从社会性别角度看新中国女外交官的嬗变110 中国视角看朝鲜半岛核危机与朝鲜统一111 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影响112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研究:不对称战争113 中国南海争端及其对亚洲的影响114 全球治理民主化研究115 冲突与呼应:美国理想主义与中国民族主义——以抗战时期中美关系为中心(1931-1945)116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及中国对策117 冷战后区域组织的人道主义干预——以东南亚国家联盟为例118 后冷战时期越法关系研究(1991-2011)119 越南在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中的交通枢纽建设研究120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原文地址:/bylwtm/13785.html,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论文写作中的定量研究范例
论文写作中的定量研究范例定量研究是论文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使用数字和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客观和可量化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定量研究的范例,并探讨其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范例题目:全球变暖对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一个定量研究1. 引言在当前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分析全球变暖对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供科学依据来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定量研究,探究全球变暖对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供定量数据支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
3. 研究方法3.1 数据采集本研究采用了两种数据采集方法:实地调查和文献综述。
实地调查包括对北极和南极地区的野外考察,采集样本并记录关键数据。
文献综述主要是收集已有的相关研究和数据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3.2 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来探究全球变暖与极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定量关系。
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 研究结果4.1 全球变暖对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极地动物栖息地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这些结果与前期研究相一致。
4.2 全球变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发现全球变暖对南极冰架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冰架崩溃和生态系统的混乱。
同时,南极动物数量减少,迁徙模式发生改变,生态平衡被打破。
5. 讨论与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全球变暖对极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对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极地生态系统,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6. 参考文献[这里列举自己引用的文献资料]本文展示了一个定量研究范例,通过使用定量数据和分析方法,揭示了全球变暖对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个范例可以启发其他研究者在论文写作中灵活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来解决环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8947 公共政策论文英国的北极政策研究一、英国的主要北极利益英国是不穿过北极圈的最北端的国家――北极最近的邻居;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甚至永久冻土开始融化,世界各国相继看到了北极地区的巨大潜力,希望参与到北极事务中来,实现本国的利益诉求。
既是世界大国又是近北极国家的英国在北极地区拥有环境、能源、科技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战略利益。
1. 环境安全利益首先,北极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流入北大西洋,聚集在海水表层的淡水会造成北大西洋暖流的回流减弱,亚欧大陆周边的洋流循环体系减慢,欧洲东部和北美的气候变冷,最终使得英国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优势丧失,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效应必将影响英国的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各个方面;其次,北极冰川的融化产生的淡水还会影响局部海域的盐碱度和海水密度,改变着英国海域附近各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更会对英国的海洋捕捞业和渔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再者,全球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从而危及沿海低地国家或是海拔较低地区的居民生存。
英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并且英国的重要城市都位于近海的平原地带,这些地区不仅人口和产业密集,其更是英国的经济重心与国家命脉;最后,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会使得北极地区的冰川加速融解暴露出永久冻土层,冻土层的融解又会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甲烷来加剧温室效应,形成恶性循环,英国作为近北极国家无疑将遭受最直接的影响。
2. 能源安全利益英国先天自然资源条件优越,但是21世纪以来能源产出日趋萎缩,能源产量逐渐不能满足本国的能源消费需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氢气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重大突破,但由于科技手段尚不成熟,在英国大规模生产新能源存在很大问题。
上述的两个原因又进一步造成了英国对外国进口能源的高度依赖。
英国的石油进口渠道主要有挪威,挪威的石油产出主要来自于北海海域,而此地区的石油由于近年来的不断开采也逐渐显示出枯竭的趋势。
美洲和俄罗斯是美俄两大国的势力区,这两强一直属于对峙状况,在能源市场中各自为政,争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所以美洲和俄罗斯也不是英国的石油进口的救命稻草。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调查评估显示,北极地区蕴藏的原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13%和30%,并且大多数油气资源都分布于距海岸线200海里的浅海海域。
英国如果能够参与北极地区的开发,不仅能够解决英国的能源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英国的经济稳定与政治地位的提升。
3. 经济利益北极航线通常分为“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
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北极地区的冰川和冰盖融化,冰区缩小,这使得夏季北极航线的全线开通成为了可能,并且通航期还可能较之前有所延长。
因此,北极的气候变化以及对其的开发不仅给英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的重大挑战,也给英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夏季北极航线的全线开通,会大大地有利于英国的海运发展。
据调查显示,现在从伦敦到东京一般是采用途经巴拿马运河的航线,全程约1.3万海里,若采用北极航线,航程将缩短约为8850海里,这样,不仅降低了海运的运输成本还缩短了贸易时间,使得英国的海运和海上贸易有一个更高效的海运循环。
其次,北极航道的开辟可以刺激英国造船业的发展,研发更加先进的破冰船只,造船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海上运输,而且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吸纳更多的产业以及技术工人,提高英国的就业率。
最后,由于世界的海运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海运枢纽中心,如果一旦北极航道成为航运主力,那么在航道周边的国家、海港将会有很大的优势,而英国也有望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站点。
二、英国的北极政策北极对于英国来说具有相当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如何名正言顺地参与北极开发,在北极开发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xx年10月,英国政府出版了北极“政策框架”来适应北极地区的变化:英国的北极政策在承认北极国家对北极的主权管辖的前提之下,详述了国家在北极各领域的利益,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英国官方对于北极治理的规划。
英国的北极政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政府机构设置以及政策制定英国的北极利益由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的极地部门(PRD)协调。
这个极地部门的成员(包括有关部门和机构的代表)通常一年开会两次,有关部门包括能源与气候变化部,业务部,创新和技术部,国防部,运输部,海事和海岸警备局和北极自然环境研究北极理事会办公室等部门。
因为北极对于英国各方面的利益都十分重要,所以英国调动了各个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并且共同商议北极事务,这足见英国对北极的重视。
2. 环境保护英国采取措施支持北极的生物多样性来保护北极脆弱的环境,为全球的公共利益而工作,致力于减少全球变暖以及北极海冰融化给全球气候以及世界海平面带来的影响。
北极地区存在超过2.1万种生物,其中一部分物种仅存在北极地区。
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导致万年冰川消融、北极迁徙物种受过度捕猎威胁、北极地区开发和商业捕捞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等因素,北极生物多样性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由于地理上的原因,英国与北极国家享受相似的北极海洋渔业资源,因此英国致力于北极地区生活多样性的保护,支持建立针对海洋生物保护的北极海洋保护区,同时英国还旗帜鲜明地反对商业捕鲸。
3. 科学研究英国在北极科研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英国对于北极环境变化过程的理解能力,其不仅可以为英国参与北极事务提供机会,同时也会使英国更加敏锐地感知北极变化对于本国乃至全球的影响,这对于英国在北极地位的提升以及在北极影响力的扩大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在北极的科研合作方面,英国非北极国家的地位使它能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更好地提供公正的意见,特别是在北极科研合作的某些管理问题的处理上。
英国与他国进行各领域的科研合作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多民族科学合作的经验,英国科学界可以给北极事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诚实的经纪人”的作用。
其次,在科研实力上,英国在大部分北极科学领域都处于领导者地位。
英国至今为止不论是成果还是在研究预算的百分比上都是除北极国家外进行北极科研的最大的产出国。
据最近数据显示,英国北极科研成果发文在过去的十年里从全球发文总量的9%上升到了18%,同时,英国的研发经费约占全球北极研发经费的4%。
再者,为加大对北极的科研力度与资金投入,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建立了“大型而活跃”的北极研究专家团,并于2009年成立北极办公室来协调北极研究以及负责北极地区的后勤保障工作,提高英国在北极地区的形象,北极办公室由英国南极考察队原班人马组成,参与人员均是该国极地科学的领军人物。
4. 经济领域鉴于北极在全球航运以及旅游业,渔业,采矿,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等方面的重大利益,英国预计将北极地区纳入未来经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在航运,海上金融服务保险业,采矿和油气产业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优势,并且一些大型的英国公司已经活跃在北极地区。
同时英国注重与北极理事会成员国之间发展贸易关系,半数的北极理事会成员国,比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以及瑞典都是是英国前20的贸易伙伴。
有数据显示:20xx年度英国出口瑞典的商品贸易总额为56亿英镑;同年,出口俄罗斯和加拿大的贸易额度分别是52亿英镑和45亿英镑,英国与挪威之间的双边贸易额每年高达180亿英镑。
英国是冰岛的进口服务的最大提供者,并且是冰岛的第十大进口货物的总供应商。
5. 外交领域首先,英国通过加强与北极国家的国家安全防务合作来增强其在北极地区的军事能力。
由于北极理事会并无讨论军事安全议题的权力,所以一般军事方面的问题各北极理事会的成员国会通过非正式会议来达成一致。
而英国刚好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利用其协约国的特殊身份,参与北极理事会成员国中协约国所举行的军事演习。
北大西洋公约是英国与其他五个北极国家相联系的中心,也是英国与这些国家讨论安全与防御关系的首要路径。
英国的相关专家提议增加英国的军事运作,并与加拿大,挪威,包括日本进行联合训练,积极建立双边伙伴关系和多边安全合作团体。
其次,英国正在寻求成为北极地区水文地理委员会的观察国的机会。
英国将充分使用它在水文地理,天气和浮冰预报领域的专业知识,通过北极委员会和北极国家以及其他的北极论坛联系起来,来保证英国作为北极区域的首要伙伴的身份,使英国在北极问题中同时收获影响力和商业利益。
最新的英国北极政策相关报告显示,英国现存的世界级的博物馆、文化部门与北极的类似机构有望建立长远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增强英国的软实力。
同时,英国的外交部门进一步用外交手段,通过搭建官方的平台来使英国企业获取在北极的商业利益。
三、英国的北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中国与英国同为非北极国家,但是现阶段的情况是,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程度远不如英国,究其原因是中国认识到北极的重要性相较英国要晚,所以失去了良好的时机,其次是中国并没有制定系统且完善的北极政策来积极参与北极事务。
因此,研究像英国这样的非北极国家的北极政策对于中国的北极战略制定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中国可以像英国一样完善负责北极事务的相关组织机构。
其包括设立专门的北极事务管理与研究部门,负责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北极参与政策;此部门还需负责协调与平衡国际上各国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关系,统筹国内各个部门共同为制定科学的北极政策努力;同时,还需要形成一个关于北极问题的“智库”,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北极专家团队。
其次,中国要设立有关北极的专门研究项目,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不管是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人文科学方面。
因为中国属于非北极国家,如果想参与到北极事务中去,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与北极国家进行合作,其中科研方面的合作极具价值,所以中国要积极发展北极的科学研究,夯实自己的研究基础,使本国拥有与北极国家开展科研合作的实力。
同时,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南极开发的经验以及研究人才,进一步为北极的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吸取南极开发的教训,在北极的开发上少走弯路。
最后,中国可以通过与北极国家开展军事演习等合作方式更加深入地而且合法地参与到北极事务中去,积极发掘北极的战略价值,科研价值,资源优势以及商业利益,全方位,多层次,宽角度地投入到北极事务中去,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优势用于迎接挑战,让中国不要在新一轮的战略机遇期失去了大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