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垃圾的危害和防范趋势
网络信息安全发展调研报告
![网络信息安全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290d6af46527d3240ce0e1.png)
网络信息安全发展调研报告1.垃圾邮件和网络欺骗将立足“社交网络”毫无疑问,XX年是社交网站迄今为止受到攻击最多的一年。
但是与XX年相比,这些攻击可能根本不值一提。
Koobface 蠕虫等安全问题对社交网站用户形成了很大的困扰,但这些恶意软件仍然是首先感染用户的电脑,然后再窃取信息。
但现在,安全专家则认为,恶意软件作者将进一步拓展攻击范围,把恶意软件植入到社交网站应用内部。
有了这种病毒,无论用户是否访问社交网站,黑客都能毫无限制地窃取用户的资料和登录密码。
思科在其XX年《年度安全报告》中揭示了社交媒体对网络安全的影响,并探讨了人在为网络犯罪创造机会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
社交网络已经迅速成为网络犯罪的温床,因为这些网站的成员过于信任他们社区的其他成员,没有采取阻止恶意软件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小漏洞、不良用户行为以及过期的安全软件结合在一起会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可能大幅增加网络安全的风险。
鉴于以上,XX年社交网络或许将给我信息安全带来更多的“惊喜”!2.云计算成为孕育黑客新的温床云计算在XX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市场的快速发展会牺牲一定的安全性。
攻击者今后将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挖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API漏洞。
毋庸置疑,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IT功能通过云计算来提供,网络犯罪也顺应了这一趋势。
安全厂商Fortinet 预计,网络犯罪借鉴“服务即安全”的理念,打造“服务即网络犯罪”这一特殊品牌。
网络犯罪也将效仿企业的做法使用基于云计算的工具,以便更有效率地部署远程攻击,甚至借此大幅拓展攻击范围。
对于云计算将被黑客所利用这个严峻的问题,各大安全公司和技术人员会把精力放在与云计算相关的安全服务上,提供加密、目录和管理、反垃圾邮件、恶意程序等各种解决方案。
据悉,着名安全评测机构VB100号召安全行业应该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对抗恶意程序的共同体,分享技术和资源。
或许这一提议在XX年能发展到实质性的阶段。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6520d3b3968011ca3009169.png)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及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77-01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就成了必然趋势。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效的防范措施涉及管理、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本文从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网络安全的有效防范措施,让计算机网络为人们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治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
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者不同,对网络安全的熟悉和要求也就不同。
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仅仅希望个人隐私或机密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保护,避免被窃听、篡改和伪造;而网络提供商除了关心这些网络信息安全外,还要考虑如何应付突发的自然灾难、军事打击等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出现异常时如何恢复网络通信,保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治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1、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计算机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computer virus)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我国垃圾短信的现状、危害、成因与治理对策
![我国垃圾短信的现状、危害、成因与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a38072bf242336c1eb95e6d.png)
我国垃圾短信的现状、危害、成因与治理对策作者:胡延华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5期【摘要】在分析我国垃圾短信泛滥现状和危害的基础上,剖析了垃圾短信产生的原因,梳理了我国垃圾短信背后的利益链条,指明了我国垃圾短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协同治理垃圾短信公害的建议。
【关键词】垃圾短信;现状;成因;利益链条;治理对策垃圾短信是指并非用户所需要且对用户造成骚扰、只会消耗接收者时间、侵占接收者手机存储空间的短信。
垃圾短信一般可分为骚扰型、欺诈型、非法广告型、诅咒型。
垃圾短信无处不在,几乎所有的手机用户都曾遭受骚扰,甚至出现了诸多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以及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不良现象,侵害人们的财产权、人生安全、健康权和隐私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我国垃圾短信泛滥的现状2004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2.5亿,全年手机短信发送量超过2177亿条,平均每天有超过3亿条短信在用户的拇指之间传送我国手机短信2004年以来一直占到全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
短信已成为手机用户间进行联络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还排在飞信、微信、翼聊、米聊之前。
短信承载着用户间传递的各种信息,为彼此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
但手机短信息在为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短信中的垃圾短信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垃圾短信发送量达到3538亿条,2008年为3411亿条。
到2012年下半年,中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息10.7条,占全部短信息的22.5%。
其中,66.3%的用户收到过中奖类诈骗短信,而冒充银行扣款类诈骗短信的用户达到52.8%。
短信文化的盛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甚至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名词——拇指经济,但垃圾短信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社会代价和文化损失。
其危害表现在:利用短信进行勒索、诈骗的违法犯罪的活动日渐猖獗,侵犯到个人隐私权,危害了人民的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由于一些居心叵测、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短信传播不实消息和谣言,在群众中造成大面积恐慌;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它传播黄色信息,毒化社会风气;境外少数敌对分子企图利用它编造、散布各种谣言,引发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稳定;淫秽色情内容污染群众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沉迷网络带来的危害与防范
![沉迷网络带来的危害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af11717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7.png)
沉迷网络带来的危害与防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便携,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世界。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沉迷于网络所带来的危害也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及其防范方法。
一、身体健康受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和电脑屏幕,对眼睛的伤害是不可忽视的。
眼睛疲劳、干燥、眼压升高等问题会逐渐出现。
长时间在电子设备前停留还会导致颈椎疾病和腰酸背痛等问题。
此外,沉迷于网络还会影响身体的运动量,加重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注意休息,保持正确的坐姿和姿态,增加户外运动量。
二、影响学习工作沉迷于网络不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直接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和影视剧等可以让我们沉迷其中,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学习和工作。
长时间的网络使用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和思维能力减弱,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解决方法是制定一个合理的使用计划,并在计划中留出学习和工作时间。
在学习和工作时确保没有干扰,例如关掉手机等。
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沉迷于网络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由于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和社交媒体,人们会对自己的生活、外貌和财富产生盲目的追求。
时间久了,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失眠等问题。
原本娱乐的活动最终成为了负担,增加了心理压力。
为了减少沉迷于网络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正视自己。
其次,我们要减少关注无意义的信息,慢慢地摆脱了对网络的沉迷,更多的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四、影响社会交往沉迷于网络还会影响社会交往,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相处的能力显著下降。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相互交往有助于我们形成更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情商和沟通技巧。
而沉迷于网络会削弱这种能力,远离真实的社会。
解决方法是在现实生活中,多与人相处,与身边的人交流、做运动、学习新知识等。
减少网络使用时间,增加真实世界的体验和生活经历。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危害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aac70eab8f67c1cfad6b84f.png)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危害及防范措施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界因素:(1)家长存在偏见,缺乏教导一些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家长,对社会就业形势认识不足,还抱着子女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的思想,对子女的在校表现不闻不问,任其发展。
据调查,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父母基本上对网络不了解、缺乏基础的网络知识,有的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孩子在做什么,他们并不知道;有的就是一味的打压、不准中小学生上网,孰不知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严重性。
还有一些家长虽然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却无法采取正确的途径帮助孩子走出网络世界,只是一味的大骂,怒其不争。
这些都是父母不能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的原因。
(2)学校管理不到位与中学相比,高校倡导的是一种包容、多元、开放的文化,这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易造成部分自制力差的大学生误入歧途,网络成瘾就是一个例子;网络成瘾是个近期出现的问题,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在解决对策方面尚处在探索的阶段,这就存在着教育的滞后性;高校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却忽视了对信息素养的培养,造成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网络;此外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数量不足、精力投入不够、教育方式不当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西方文化包括一些庸俗文化的不断渗透,当代大学生在价值理念发生了变化,他们把时尚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这种既符合时代潮流同时又含有较高知识信息的新事物,被他们视为一种高雅时尚的东西,对此趋之若鹜。
这也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诱因。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1)心理方面。
患者心理上强追依赖网络,一旦停止,上网的冲动,使其不能从事别的活动、工作。
学习时记忆力不集中,不持久,记忆力减退,由于长期的视觉影响思维,逻辑思维活动迟钝,久而久之患者只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对日常工作置之不理。
(2)身体方面。
长时间地沉迷于网络可导致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生物钟紊乱、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进食过多而活动过少导致肥胖、体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
网络安全威胁及应对措施
![网络安全威胁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8fa0a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c.png)
网络安全威胁及应对措施知识点:网络安全威胁及应对措施一、网络安全基本概念1. 网络安全定义2.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3. 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 数据保密性- 数据完整性- 数据可用性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1. 计算机病毒2. 木马3. 蠕虫4. 间谍软件5. 广告软件6. 勒索软件7. 钓鱼网站8. 网络诈骗9. 信息泄露10. 网络暴力11.DDoS攻击12. 社交工程三、网络安全应对措施1. 防病毒软件的使用- 定期更新病毒库- 定期全盘查杀病毒- 实时监控2. 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 设置强密码-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3. 数据备份-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采用多种备份方式4. 网络安全意识培养- 不点击不明链接- 不下载不明软件- 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警惕社交工程攻击5. 防火墙的使用- 启用防火墙- 配置合适的防火墙规则6. 加密技术的应用-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 使用安全的加密算法7. 安全浏览- 使用安全的浏览器- 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敏感操作8. 网络监控与管理- 定期检查网络流量-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9. 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 遵守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四、网络安全防护策略1. 防御层策略- 物理安全- 网络安全- 主机安全- 应用安全2. 响应层策略- 安全事件监测- 安全事件分析- 安全事件处置3. 恢复层策略- 数据恢复- 系统恢复- 业务恢复4. 管理层策略- 安全政策制定- 安全组织构建- 安全培训与宣传- 安全审计五、网络安全发展趋势1. 云计算安全2. 大数据安全3. 人工智能安全4. 物联网安全5. 移动互联网安全习题及方法: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A. 可以自我复制B. 可以提高计算机性能C. 可以保护计算机免受攻击D. 只在特定的计算机上运行答案:A解题思路: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点,知道病毒可以自我复制并感染其他程序。
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d4620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07.png)
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分析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社交娱乐到关键的商业运作,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依赖于网络。
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网络攻击、数据泄露、恶意软件等威胁不断涌现,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风险。
因此,深入分析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个人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网络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保护个人隐私、财产安全和数字身份的安全。
首先,个人隐私是个人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网络上,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被泄露。
例如,在注册社交媒体账号、网上购物、使用公共 WiFi 等场景中,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黑客窃取。
一旦个人隐私泄露,可能会导致骚扰电话、垃圾短信、诈骗等问题,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安宁。
其次,财产安全也是个人用户面临的重要威胁。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个人的银行账号、支付密码等金融信息成为了黑客攻击的目标。
网络钓鱼、恶意软件、欺诈网站等手段可能会导致个人的财产损失。
例如,用户可能会收到伪装成银行或电商平台的诈骗短信,诱导其点击链接输入账号密码,从而造成资金被盗。
最后,数字身份的安全同样不容忽视。
个人在网络上的各种账号和密码构成了其数字身份。
如果这些账号密码被黑客破解,黑客就可以冒充用户进行各种操作,如发布不良信息、篡改个人资料等,损害用户的声誉和权益。
为了满足个人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需求,个人需要增强安全意识,采取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
例如,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上输入个人敏感信息,使用正规的安全软件并及时更新,避免使用公共 WiFi 进行敏感操作等。
二、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需求企业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挑战。
企业的网络信息不仅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还包括商业机密、客户数据、财务信息等重要资产。
网络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8 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8 信息内容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f9e00921a76e58fafab00352.png)
23
信息安全案例教程:技术与应用
2. 信息内容安全防护
(5)加强修养、谨慎言行、敬畏技术
24
信息安全案例教程:技术与应用
2. 信息内容安全防护
(5)加强修养、谨慎言行、敬畏技术 不能酱紫(不能这样子)
25
信息安全案例教程:技术与应用
在互联网上,网站、社交网络(QQ、微信等群组)、电子邮 件、手机短信等手段的复合使用,使点对点、点对多点的通 讯及信息传送能够迅速扩展为多点对多点、多点到面的信息 传播,而且能够产生一呼百应的动员组织效果。
本讲案例就是网络动员对于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具有负面影
响的代表。还有,“网络水军”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给公众带
(3)信息内容安全的目的
信息内容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必然需求,信息内容安全得到各 国政府的广泛关注。
2006年美国《萨班斯法案》404条款明确规定,要求公司必 须保留内部数据一切记录8年以上,包括对数据的查询、修改 和删除信息。
我国公安部令第82号文件《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 明确要求:连接到互联网上的单位要做到记录并留存用户注 册信息,在公共信息服务中要发现、停止传输违法信息,并 留存相关记录等。
2. 信息内容安全防护
(5)加强修养、谨慎言行、敬畏技术 可以酱紫(可以这样子)
26
信息安全案例教程:技术与应用
2. 信息内容安全防护
(5)加强修养、谨慎言行、敬畏技术 加强修养 谨慎言行 敬畏技术
共同维护校园网络安全 共享网络带来的乐趣和便利
27
信息安全案例教程:技术与应用
警方随后对两人进行了长达5小时 的问询,并搜查了他们的手提箱, 查看两人是否带了用于挖坟的铁锹 和铲子。这期间,布赖恩一直试图 解释,说“摧毁”在 英国俚语中又 译为“聚会”、“派对”,他本意 是想表达去美国痛快地玩一场
网络安全形势及政策解析
![网络安全形势及政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3acc7948d7c1c708a14578.png)
机密文件描述了中兴通讯通过设立、控制和使用一系列“隔断”公司而不需经过授权
就可向受美国制裁国家非法地再出口受控产品的计划方案。BIS还将这两份中兴通讯机 密文件的中文扫描件和英文翻译件放在官方网站上以供查看和下载。
某政府&企业网站被篡改
中等 影响
• 垃圾邮件 • 钓鱼攻击 • 间谍软件
小麻烦
• 病毒
攻击研究 攻击利益 复杂动机
云计算安全的问题与需求
• 随着云计算兴起,物理网络隔离为主体思想的传统信息安全在新的IT云计算架构中已经日益难以应对 。新技术引入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云计算的开放、共享与“高速、互联、互通”的特性,为安全控
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云安全问题
身份与访问管理:缺乏统一、集中、标准的访问控制 数据集中控制:系统、租户的数据安全防护难度加大 云与虚拟化:攻击从终端转向云端,安全边界趋于模糊 自动化安全管理:安全自动化管理要求更高、防护盲点 数据泄漏威胁:数据集中、共享与多样化加大了泄漏风险 安全监管合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监管要求
DDAN
威胁态势感知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平台
主机病毒 探针
主机威胁 取证
网络未知 威胁探针
网络已知 威胁探针
沙盒分析 设备
系统日志 记录
其他探针
大数据分析平台
威胁情报可视化
威胁态势感知—威胁信息可视化
威胁态势感知—反电信欺诈
移动智能设备办公安全
1
2
3
4
5
6
移动操作系统出 现严重漏洞
移动应用漏洞 大量出现
云安全新需求
1. 纵深防御(DiD)、软件定义信息安全 (SDIS)、安全设备虚拟化(SDV),结合后 形成更安全、敏捷、经济的云平台安全体系。 2. 云访问安全代理、多点联动防御、入侵容忍 和Docker自带的安全机制等技术将会成为未 来云安全发展的新趋势。
互联网的危害
![互联网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e363e018a8114431b90dd877.png)
1.计算机网络的传播特性造成信息泛滥,各种信息垃圾会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
互联网在强化了青年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也弱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
所谓网络"新人类",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发现很强的国际化色彩,这是因为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他们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
但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是,种族、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
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互联网还对现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着并将继续产生影响和冲击。
据调查,对于"网络黑客"的行为,有26.3%的人表示"黑客有高超的技术,令人佩?quot;,16.7%的人认为"黑客的行为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有24.4%的人表示"不好说"。
只有24.6%的人明确表示,"黑客的行业具有社会危害性,应严厉惩罚并尽力杜绝"。
2.网络文化的直接化、形象化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造成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不可否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对开阔青少年的眼界,帮助他们了解新鲜事物具有正面作用,但是信息的丰富伴随着信息的爆炸、信息的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青少年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而且计算机网络挤占了青少年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时间。
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九省市自治区的4845名青少年进行的调查中发现,40%的人除了课本以外基本没有藏书,藏书50册的人只占36%,藏书500册以上的只有2%。
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知识结构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
许多青少年计算机操作得非常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文章中错字、病句随处可见,这种现象不能让人担忧。
论网络文化的潜在危害与防范
![论网络文化的潜在危害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fc7664e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1.png)
论网络文化的潜在危害与防范网络文化的崛起,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但是,网络文化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
这些危害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对社会和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这些潜在的危害。
一、网络文化的潜在危害1.疏离社交网络在社交网络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忽略了现实中与身边人的交流互动。
这样的社交方式虽然能够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但长期疏离社交网络,会使人变得孤独、自闭、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
2.信息超载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每天要面对海量、繁琐的信息。
这些信息穿梭于网络,确实能让我们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资讯,但信息过载也使得人们难以分类、挑选、整理,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和健康问题。
3.暴力、色情信息网络的匿名性与自由性,使得一些不良信息通过网络传播。
包括恶意诽谤、虚假信息、色情、黄赌毒等,这些信息可能触犯法律,破坏社会的和谐。
二、防范网络文化潜在危害1. 对社交网络进行科学管理要正确认识社交网络的作用,避免疏离现实社交网络。
还要合理规划每天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有意识地与身边人保持沟通,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交网络环境。
2. 快速获取有效信息有效获取所需信息,也需要有一些方法。
比如,可以使用类似Google、百度、知乎等搜索引擎,对搜索出来的结果进行筛选,可以过滤掉一些重复、垃圾、不良的信息。
3.严格网络管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带来的潜在危害,如暴力和色情信息,需要采取管制措施。
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对不良信息进行有力打击,对网民尤其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建立网络道德约束。
4.保护自己的隐私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信息空间,但它也会泄露我们的隐私。
不良分子可通过窃听、采集、跟踪等手段,获取我们的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
在网上,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信息,避免受到不必要的骚扰和攻击。
5. 健康的网络习惯养成健康的网络习惯,有效预防网络文化的潜在危害,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及建议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b38de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f.png)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及建议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购物、学习和娱乐,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利。
然而,伴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时刻威胁着我们的个人隐私、财产安全甚至国家安全。
因此,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的类型1、网络病毒和恶意软件网络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在网络中传播的程序,它可以破坏计算机系统、窃取用户数据或者使计算机系统瘫痪。
恶意软件则包括间谍软件、广告软件、木马程序等,它们通常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在计算机上,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监控用户的上网行为或者弹出大量广告窗口,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2、网络黑客攻击黑客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如漏洞扫描、密码破解、DDoS 攻击等,入侵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或者网络,窃取重要信息、篡改数据或者破坏系统。
黑客攻击不仅会给个人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还可能对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造成威胁。
3、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一种通过伪造合法网站或者发送虚假邮件、短信等方式,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银行卡号等。
网络钓鱼手段越来越高明,很多时候用户难以分辨真伪,容易上当受骗。
4、数据泄露由于企业或组织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或者内部人员的疏忽,导致用户的个人数据被泄露。
这些数据可能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地址、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风险。
5、无线网络安全问题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未加密的无线网络容易被他人接入,从而窃取用户的网络流量和个人信息。
此外,无线网络信号也可能被攻击者拦截和篡改。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1、技术漏洞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软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技术漏洞,这些漏洞为黑客和恶意软件提供了入侵的机会。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ba35f2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0.png)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范围逐渐增大。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安全方面也会产生许多风险,本文会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仔细探究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并且对有关安全问题提出了防范措施,不断加快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的提高,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关键词:网络安全;计算机;防范措施随着目前计算机网络时代的飞速来临,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工作方面都会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提升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效果,并且节省时间。
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存在许多隐患。
对此,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做出了不断探讨和分析,将其防范措施也进行不断研究,能够为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带来重要的价值。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对于网络安全问题来讲,站在不同方面会得出一些不同的解释。
从性质上来看,是网络安全信息问题,也就是信息网络所带来的问题,没有更加安全的保护数据、硬件和软件,并且会对信息进行一定的破坏和泄露。
只有将系统进行可靠的连接和运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才不会出现中断的情况。
从商业利益方面以及对于个人的隐私来讲,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输时,有关人员需要不断保护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可以避免窃听,盗窃等一系列非法手段所造成的危害,对于人们日常使用来讲,则是希望自身所保存在计算机上的信息会得到一定的保护,并且不会受到不法分子的破坏和攻击。
此外,对于计算机网络管理或者是在日常运用角度来讲,用户都是希望网络信息以及访问的一些操作能够得到计算机的保护。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前状态在目前的信息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下,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的运用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发展,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来讲,所指的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所运用到的硬件和软件以及相关资料存储的安全性。
为了避免计算机数据出现盗取,篡改,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有关人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做好各项数据的处理和优化,并全面地落实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措施,保障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网络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9f414126c175f0e7cd13779.png)
网络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网络化是必然的考号:110507192094 姓名:甘元强【内容提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各行各业应用的日益广泛,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计算机系统受病毒感染情况相当严重,电脑黑客活动日益猎撅,本文从分析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入手,探讨了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技术和发展趋势,并着重强调加强管理是提高网络安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黑客发展趋势管理一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一)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自它出现时起即引起人们极大地关注,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Interne的全球化进程,计算机病毒成为信息系统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
据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存在着至少上万种病毒,并且每天都至少有10多种新的病毒的产生,计算机病毒技术也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和可控制化的方向发展。
美军认为未来将用鼠标、键盘和计算机病毒进行战争,在研制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方法的同时也在大力开发攻击性计算机病毒。
(二)黑客的破坏黑客是指具有计算机专长的行家里手,他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结构、系统软件或管理的缺陷,闯人计算机网络,窃取、修改或破坏网络中的信息,或散布对敌方不利的信息。
黑客是计算机网络一个最危险的敌人。
常用的手段有:漏洞:许多的网络系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漏洞,这些漏洞有可能是系统本身所有的也有可能是由于网管的疏忽而造成的。
黑客就是针对这些漏洞瘫痪系统或网络。
人侵:黑客最常用的手段,通过木马或后门侵入到别人的计算机取得系统用户权限后实施破坏或窃取文件。
欺骗:通过软件盗用别人的帐户和密码来冒充授权用户登录重点网站进行破坏。
拒绝服务:在黑客无法侵人系统后,利用大量肉鸡通过发送海量数据报堵塞网络或通过正常连接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使系统服务失效的一种破坏方式。
对象包括服务、主机、网络以及网络设备等。
二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技术(一)隔离技术隔离技术包括物理隔离技术和逻辑隔离技术,物理隔离就是将本单位的主机或网络从物理上与因特网断开,涉密文件存放在单独的计算机上,上网采用专用计算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远距离通信亦采用专线,此时,网络安全问题变为管理问题了。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防护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4d919ed6de80d4d8d05a4f90.png)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防护发表时间:2018-11-16T09:44:52.1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钱鹏[导读]天津市河西区尖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221 1、网络信息安全的简介1.1 网络信息安全的概述信息安全是指为建立信息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安全保护,以实现电子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换工具。
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联性、连接方式的多样性及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再加上本身存在的技术弱点和人为的疏忽,致使网络易受计算机病毒、黑客或恶意软件的侵害。
面对侵袭网络安全的种种威胁,必须考虑信息的安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分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层面。
网络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即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运行服务安全,即保证服务的连续性、高效率。
信息安全则主要是指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备份、程序等。
1.2 网络信息安全的5大特征1.2.1完整性指信息在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过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坏和非丢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样性,使信息能正确生成、存储、传输,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征。
1.2.2保密性指信息按给定要求不泄漏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或过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绝有用信息泄漏给非授权个人或实体,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的特征。
1.2.3可用性指网络信息可被授权实体正确访问,并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的特征,即在系统运行时能正确存取所需信息,当系统遭受攻击或破坏时,能迅速恢复并能投入使用。
可用性是衡量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一种安全性能。
1.2.4不可否认性指通信双方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本身,以及参与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本人的真实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样性和完成的操作与承诺。
1.2.5可控性指对流通在网络系统中的信息传播及具体内容能够实现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网络系统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可控。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危害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346975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a.png)
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界因素:(1)家长存在偏见,缺乏教导一些在校大学生(特殊是农村地区)的家长,对社会就业形势认识不足,还抱着子女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的思想,对子女的在校表现不闻不问,任其发展。
据调查,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父母基本上对网络不了解、缺乏基础的网络知识,有的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孩子在做什么,他们并不知道;有的就是一味的打压、不许中小学生上网,孰不知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严重性。
还有一些家长虽然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却无法采取正确的途径匡助孩子走出网络世界,只是一味的大骂,怒其不争。
这些都是父母不能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的原因。
(2)学校管理不到位与中学相比,高校倡导的是一种包容、多元、开放的文化,这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易造成部份自制力差的大学生误入歧途,网络成瘾就是一个例子;网络成瘾是个近期浮现的问题,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在解决对策方面尚处在探索的阶段,这就存在着教育的滞后性;高校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却忽视了对信息素质的培养,造成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网络;此外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数量不足、精力投入不够、教育方式不当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西方文化包括一些庸俗文化的不断渗透,当代大学生在价值理念发生了变化,他们把时尚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而网络这种既符合时代潮流同时又含有较高知识信息的新事物,被他们视为一种高雅时尚的东西,对此趋之若鹜。
这也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诱因。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1)心理方面。
患者心理上强追依赖网络,一旦住手,上网的冲动,使其不能从事别的活动、工作。
学习时记忆力不集中,不持久,记忆力减退,由于长期的视觉影响思维,逻辑思维活动迟钝,长此以往患者只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对日常工作置之不理。
(2)身体方面。
长期地沉迷于网络可导致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生物钟紊乱、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进食过多而活动过少导致肥胖、体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住手上网则浮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
谣言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谣言的危害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66a56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8.png)
媒体应提高自身的 公信力和影响力
媒体应加强对谣言 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媒体应积极传播真 实可靠的信息
媒体应加强对网络 谣言的监管和打击 力度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减少谣言传播机会 加强政府与媒体合作,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建立信息核实制度,确保信息真实性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信息鉴别能力
加强监管:政府 应加强对网络信 息的监管,及时 发现并处理谣言
增强媒体素养,提高新闻真实 性
建立信息来源核实机制,防止 虚假信息传播
加强媒体监督,对违规媒体进 行处罚
倡导媒体公正、客观、真实报 道,减少谣言传播的可能性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谣言传播的打击力度 建立辟谣机制:建立专门的辟谣机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 加强网络监管: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对传播谣言的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处罚 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谣言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
依法惩处:对故 意造谣传谣的行 为人,应依法追 究其法律责任
普及法律知识: 提高公众对谣言 传播的法律意识, 让人们认识到造 谣传谣的危害性
建立辟谣机制: 政府和媒体应建 立快速辟谣机制, 及时澄清事实真 相,防止谣言扩 散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学会辨别谣言 增强公众法律意识,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建立谣言举报机制,对谣言制造者进行惩处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对谣言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
培养批判性思维:不轻信传言,对信息来源进行核实,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增强知识储备: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掌握正确的信息和事实,避免被虚假信息蒙蔽。
保持信息来源多样性:从多个渠道获取信息,进行比较和印证,避免单一来源的误导。 培养对谣言的敏感度:关注官方和权威信息,及时了解真实情况,不传播未经证实的 消息。
信息诈骗的危害与防范
![信息诈骗的危害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49508e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6.png)
手段吸引用户购买。
电信诈骗
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 ,冒充公检法、银行等 机构,骗取用户财产。
网络诈骗
通过网络聊天、社交媒 体等途径,以虚假投资 、中奖等手段骗取用户
财产。
信息诈骗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诈骗 手段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难以
防范。
信息诈骗逐渐呈现出跨地域、跨 国境的特点,给打击工作带来难
经济财产损失
财产被骗
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信息诱骗受害 者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导致 受害者经济损失。
财产安全风险
个人信息泄露后,不法分子可能 利用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信用 卡欺诈、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 对个人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社会信任危机
信任关系受损
信息诈骗事件频发导致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降低,对陌生人的警惕性提高 ,社会信任关系受到破坏。
信息诈骗的危害 与防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 信息诈骗概述 • 信息诈骗的危害 • 信息诈骗防范措施 • 信息诈骗典型案例分析 • 信息诈骗防范建议
01
CATALOGUE
信息诈骗概述
信息诈骗的定义
信息诈骗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 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以虚假 信息、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
信息诈骗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财产权 益,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网络 犯罪等问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 危害。
信息诈骗通常以个人信息为诱饵,诱 使受害者泄露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 等敏感信息,进而骗取受害者的财产 。
信息诈骗的常见形式
钓鱼网站
通过模仿正规网站,诱 骗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
银行卡信息。
网络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
![网络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b467b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0.png)
网络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但是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网络风险都是无法避免的。
本文将结合网络风险的现状和分析,探讨网络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
一、网络风险的现状1、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指黑客通过网络对特定对象进行攻击,目标范围广泛,包括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个人等。
网络攻击手段多种多样,包括恶意软件、病毒、木马、钓鱼等手段,可以造成数据泄露、信息篡改、系统瘫痪等问题,给企业和个人的财产和信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信息泄露信息泄露是指企业或个人故意或者不慎泄露自己或他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手机号码等,或者重要机密信息,例如商业机密、技术机密等。
信息泄露的危害性极大,除了给企业和个人带来财产损失,还存在身份盗用、诈骗等问题。
3、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网络进行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如充值骗局、冒充公检法诈骗、网络销售诈骗等。
网络诈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诈骗产业链,其手法高明,常常让人防不胜防,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二、网络风险管理1、创立安全意识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安全意识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措施。
企业和个人应该掌握基本的防范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例如密码管理、数据备份、安全补丁和漏洞修复等。
2、完善安全体系了解企业和个人的安全环境,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安全策略。
企业应该从组织层面建立安全机构、制定安全政策和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核查现有的体系安全,加强设备、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
3、实现全面监控除了企业和个人自身安全防范措施之外,还应该实现全面监控工作,监控网络安全状况,即时发现异常状况并及时处理,随时掌握网络环境动态,保障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4、云安全云安全是指将数据和应用程序放到云中进行保护,保护企业敏感数据和业务系统不受攻击。
具体措施包括数据同步备份、密码加密、安全补丁修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信息垃圾的危害和防范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在信息技术的投入,个体消费者网上购物也越来越普遍,可以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后劲是很足的。
这样的发展环境,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网络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因为网络信息垃圾就是其中一种扰乱互联网社会的现象。
网络信息垃圾特征及其危害
众多网民深恶痛绝的“信息垃圾”,包括“垃圾邮件、散播谣言、炒作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等等。
国家信息安全中心已经着手对“垃圾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积极筹措根治措施。
但是,人们不能忽视的是,大家已经为过低的网络违规成本、低俗文化的泛滥,支付了太多的社会成本。
网络垃圾的几大特征如下:垃圾邮件、谣言信息、炒
作色情、宣扬暴力、人类天性排斥的怪异信息、低俗信息。
网络信息垃圾造成网络交往生态环境恶化,首先表现的就是诚信危机,其次是造成网络信息系统的恶化。
网络带宽有限,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有限,如果滥用这些资源,整体网络则造成了“网络交往生态环境恶化”。
网络信息垃圾在网络中肆意横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主要造成以下三大类破坏性影响:网络信息垃圾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侵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对个人、社会团体、
企业的经济侵犯。
如何防范网络信息垃圾围绕互联网和终端用户方面
网络安全是个系统性的课题,既包括对外网攻击行为的防御,同样也包括内网的安全。
有关厂商在VPN及网络技术方面的研发,将用户最常见的安全问题解决方案融合到一台设备之中,包括VPN、防火墙、网关杀毒、防垃圾邮件、访问监控和内容过滤。
防垃圾邮件功能采用关键字、黑白名单、指纹识别、
反向侦测SMTP服务器等多种过滤手段,大大提高垃圾邮件的识别率。
另外,在访问监控和内容过滤方面,使用在线网关监控技术,可拦截到所有敏感数据。
从去年的市场表现来看,防火墙、反间谍软件需求量加大,防火墙再度成为出色的网络安全细分产品,市场增长率在三大类主要安全产品中居于首位。
包括国内外厂商在内的各个主要防火墙厂商在延伸和拓宽自己产品线的同时,着力提高自己的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安全服
务能力和安全咨询能力,以期能够帮助更多的用户更好地构建坚实的信息安全体系。
间谍软件的增长从去年年初起就非常迅猛,反间谍软件已成为各厂商新的利润增长点,新品不断推出。
网络安全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网络的管理问题,包括对网络犯罪的治理和执法。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的网络安全与往日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网络犯罪的技术也在“不断升
级”,这也加大了网络治理的难度。
行政立法方面
我国刚刚颁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把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未来15年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把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制订和完善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法律法规作为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之一。
2月21日,信产部宣布,将在年内推行“阳光绿色网
络工程”。
4月1Array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文明上网自律公约》,新浪、搜狐、网易等20余家互联网博客服务商和博客代表,共同承诺履行这一公约。
5月13日,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管理工作现场会决定,6月起,重庆、杭州、宁波、青岛、厦门、广州、武汉、成都市的公安机关将同时推广深圳网络卡通警察经验,实行“虚拟警察”上网执勤。
我国的刑法虽然列入计算机犯罪的一些内容,但是没
有对网络犯罪的各种犯罪名予以界定,不利于法律的适用。
通过加强网络基础性法律立法工作来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加强网络安全立法保护一定要切中要害。
目前,涉及信息网络的刑事、民事案件不断增多,说明网络运行的风险在增大。
完善现有法律,打击网络犯罪。
国家立法和司法机关既要对现有可以适用于网络纠纷案件法律法规的研究,更要对新技术新业务带来的新问题,比如搜索引擎中深度链
接可能引起的侵权、电子邮箱用户遭遇电子垃圾邮件的侵犯、涉外网络纠纷的管辖权等问题的关注。
还有,现在利用“黑客”手段取得他人上网账号和密码的犯罪行为,只能以“盗窃罪”论处,等等。
法律滞后,规定不具体,使司法部门在审理网络纠纷案件时只能通过相关的规定、法理上的分析、学理上的解释来判断。
当前,对专业性比较强而又带有普遍性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在法律中能单独明确或规定,比如在《刑法》中
单独列一章或一节关于网络犯罪内容,这样既可以指导司法实践,也有利于打击犯罪。
在具体适用法律时也可以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等方式针对网络环境的具体情况加以规定,以有效地保护网络权益并能兼顾法律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大瞭在信息技術的投入,個體消費者網上購物也越來越普遍,可以說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後勁是很足的。
這樣的發展環境,使我們不得不認真對待網絡中出現的種種不良現象,因為網絡信息垃圾就是其中一種擾亂互聯網社會的現象。
網絡信息垃圾特征及其危害
眾多網民深惡痛絕的“信息垃圾”,包括“垃圾郵件、散播謠言、炒作色情、暴力、怪異”等低俗內容等等。
國傢信息安全中心已經著手對“垃圾信息”進行統計分析,並積極籌措根治措施。
但是,人們不能忽視的是,大傢已
經為過低的網絡違規成本、低俗文化的泛濫,支付瞭太多的社會成本。
網絡垃圾的幾大特征如下:垃圾郵件、謠言信息、炒作色情、宣揚暴力、人類天性排斥的怪異信息、低俗信息。
網絡信息垃圾造成網絡交往生態環境惡化,首先表現的就是誠信危機,其次是造成網絡信息系統的惡化。
網絡帶寬有限,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有限,如果濫用這些資源,整體網絡則造成瞭“網絡交往生態環境惡化”。
網絡信息垃圾在網絡中肆意橫行,不斷擴張的過程中,主要造成以下三大類破壞性影響:網絡信息垃圾對知識產權方面的侵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對個人、社會團體、企業的經濟侵犯。
如何防范網絡信息垃圾圍繞互聯網和終端用戶方面
網絡安全是個系統性的課題,既包括對外網攻擊行為的防禦,同樣也包括內網的安全。
有關廠商在VPN及網絡技術方面的研發,將用戶最常見的安全問題解決方案融合
到一臺設備之中,包括VPN、防火墻、網關殺毒、防垃圾郵件、訪問監控和內容過濾。
防垃圾郵件功能采用關鍵字、黑白名單、指紋識別、反向偵測SMTP服務器等多種過濾手段,大大提高垃圾郵件的識別率。
另外,在訪問監控和內容過濾方面,使用在線網關監控技術,可攔截到所有敏感數據。
從去年的市場表現來看,防火墻、反間諜軟件需求量加大,防火墻再度成為出色的網絡安全細分產品,市場增長
率在三大類主要安全產品中居於首位。
包括國內外廠商在內的各個主要防火墻廠商在延伸和拓寬自己產品線的同時,著力提高自己的安全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能力、安全服務能力和安全咨詢能力,以期能夠幫助更多的用戶更好地構建堅實的信息安全體系。
間諜軟件的增長從去年年初起就非常迅猛,反間諜軟件已成為各廠商新的利潤增長點,新品不斷推出。
網絡安全的問題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有網絡的管理
問題,包括對網絡犯罪的治理和執法。
不可否認的是,當今的網絡安全與往日相比,已經有瞭很大程度的提高,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網絡犯罪的技術也在“不斷升級”,這也加大瞭網絡治理的難度。
行政立法方面
我國剛剛頒佈的《2006~2020年國傢信息化發展戰略》把全面加強國傢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作為未來15年信息化發展的戰略重點,同時把推進信息化法制建設,制訂
和完善包括信息安全在內的法律法規作為推動我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行動之一。
2月21日,信產部宣佈,將在年內推行“陽光綠色網絡工程”。
4月1Array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公佈《文明上網自律公約》,新浪、搜狐、網易等20餘傢互聯網博客服務商和博客代表,共同承諾履行這一公約。
5月13日,全國公安機關互聯網管理工作現場會決定,6月起,重慶、杭州、寧波、青島、廈門、廣州、武漢、成都市的公安機
關將同時推廣深圳網絡卡通警察經驗,實行“虛擬警察”上網執勤。
我國的刑法雖然列入計算機犯罪的一些內容,但是沒有對網絡犯罪的各種犯罪名予以界定,不利於法律的適用。
通過加強網絡基礎性法律立法工作來保護網絡信息安全。
加強網絡安全立法保護一定要切中要害。
目前,涉及信息網絡的刑事、民事案件不斷增多,說明網絡運行的風險在增大。
完善現有法律,打擊網絡犯罪。
國傢立法和司法機關既要對現有可以適用於網絡糾紛案件法律法規的研究,更要對新技術新業務帶來的新問題,比如搜索引擎中深度鏈接可能引起的侵權、電子郵箱用戶遭遇電子垃圾郵件的侵犯、涉外網絡糾紛的管轄權等問題的關註。
還有,現在利用“黑客”手段取得他人上網賬號和密碼的犯罪行為,隻能以“盜竊罪”論處,等等。
法律滯後,規定不具體,使司法部門在審理網絡糾紛案件時隻能通過相關的規定、法
DD 痔疮
理上的分析、學理上的解釋來判斷。
當前,對專業性比較強而又帶有普遍性的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在法律中能單獨明確或規定,比如在《刑法》中單獨列一章或一節關於網絡犯罪內容,這樣既可以指導司法實踐,也有利於打擊犯罪。
在具體適用法律時也可以由人民法院通過司法解釋等方式針對網絡環境的具體情況加以規定,以有效地保護網絡權益並能兼顧法律的穩定性與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