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怎么写
历史初中教案怎么写
历史初中教案怎么写
1.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能够区分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事件;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激发对历史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2.学习如何区分不同历史阶段;
3.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2.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3.认识历史对今天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引入一段历史事件的描述或者一个历史新闻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讲授
1.历史学科的概念和重要性;
2.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事件;
3.历史事件的分析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三、案例分析
教师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四、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历史对今天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能力。
五、总结
教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和学习历史的意义。
【作业布置】
1.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总结一段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2.要求学生阅读一篇历史文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入、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历史思维能力的人才。
但是有待提高的地方是,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
初中教资历史教案怎么写
初中教资历史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2.掌握古代文明的代表性文化遗产;
3.能够对比不同文明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中国文明的代表性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能够对比不同文明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图片资料、课本、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明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学习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1.介绍古代文明的起源,并让学生了解不同文明的兴起时间和地点;
2.简要介绍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
三、探究古代文明的代表性文化遗产
1.介绍埃及金字塔、希腊神殿、中国长城等代表性文化遗产,并让学生了解其历史和文化意义;
2.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归纳不同文明的代表性文化遗产。
四、对比不同文明的特点
1.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文明的政治、经济、宗教、科技等方面的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比较不同文明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或者针对某一个文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延伸:
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深入研究某一个文明的特点,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反思: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且有针对性。
历史怎么写教案初中版
历史怎么写教案初中版教学内容:历史怎么写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文献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2.培养学生查阅历史文献的能力,提高历史研究的专业水平。
教学重点:1.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
2.掌握历史文献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查阅历史文献。
2.如何运用历史文献进行历史研究。
教学准备:1.课件、历史文献样本。
2.学生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研究的基本步骤,激发学生对历史文献的兴趣。
二、讲解历史文献的分类和特点(10分钟)1. 讲解不同类型的历史文献,如官方文献、民间文献、口述资料等。
2. 分析历史文献的特点,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等。
三、探讨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1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如客观性、全面性、比较性等。
2. 分析历史文献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四、查阅历史文献并进行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组查阅历史文献,提出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
2. 学生展示查阅结果,进行讨论和互动。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综合查阅历史文献,写一篇关于历史事件的研究报告。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历史文献的分类和特点,掌握了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学生在查阅历史文献和进行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提高了历史研究的专业水平。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历史研究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能力。
学校历史基础教案模板范文
#### 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历史基础年级:七年级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献研究、实物研究等。
3. 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正确的价值观。
#### 二、教材分析本课程选取了《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内容涉及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等。
####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中国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2. 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历史吗?历史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新课导入:1. 介绍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实例讲解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讲授新课:1. 讲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史。
2. 以具体历史事件为例,如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等,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特点。
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历史时期,分析其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2.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探讨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历史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 第二课时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情况。
新课讲授:1. 讲解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献研究、实物研究、口述历史等。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
课堂活动:1. 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研究。
2. 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历史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高中历史教案(优秀3篇)
高中历史教案(优秀3篇)高中历史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关于教学目标,大家都比较熟悉,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书写教案时为了给后面的教学过程留足时间,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形成固定模板,这样就可以在考场上迅速下笔,具体模板如下:二、教学重难点准确确定教学重难点是建立在考生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但是如果考生对高中教材不是特别熟悉,我们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技巧。
一般情况下教学重点我们可以确定为过程类,简言之,不管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一般都是某个历史事件的进程、某次改革和王朝采取的措施或者某些人物的观点。
教学难点我们会设置为意义、影响或者本质类,因为这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
三、教学方法很多考生在考虑到底要不要写教学方法,我们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是要写,尤其要写那些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法、情境实践教学法等等,但是需要注意一点,教案中写到的教学方法,范文,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予以落实。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考生在写教案的时候最头疼的地方,一方面是因为考生不知道到底该写什么,另一方面是因为考生在思考怎样既能把教案写出来,又能帮助自己试讲或者说课。
为此,我们将教学过程整理出思维导图便于大家理解。
(一)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我们建议考生先将导入方式写上,如情境导入、经验导入等等,这样考官在看教案时会非常明了,接着,把教师活动、问题和学生活动写上,这样的安排是为了突出设计感,以防考生把教案写成教学实录。
(二)新课讲授在新课讲授环节,我们建议考生按照知识的逻辑层次展开,一般情况下,历史知识的层次比较清晰,分为背景、过程和影响。
在明确了知识点之后,每个知识点下面的书写就可以分为教师活动、问题和学生活动三部分,我们以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为大家举个例子。
(三)小结作业这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比较简单,考生不需要花过多笔墨去渲染,只需要写上你采用的小结方式和作业即可。
历史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
历史教学设计案例(精选7篇)历史教学设计案例(篇1)新课标《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课标内容]①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②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间及表现;宋代农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的海外贸易;宋代丰富多彩社会生活。
①概括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分析宋朝社会生产手进步促使人们日常生活发生变化的种种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比较唐都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④分析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状况,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南移到长江流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组织学生以口头或文字方式描绘宋代城市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②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宋代农工商业发展简表”,培养学生用图表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宋代在农工商业领域的领先成就,感知人类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了解宋代的日常生活,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科学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重点: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教学纲要]一、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2、概况二、农工商业的发展1、宋代农业的发展2、宋代手工业的兴盛3、宋代商业的繁荣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1、( )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时期,经济重心已从( )流域转移到( )流域。
( )时,流传“苏湖足,天下足”的谚语,( )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优秀9篇)
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优秀9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的9篇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是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历史教学案例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初中历史教案篇一教学重点: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教学难点:分封制教法设计:因为本课相关资料较多,可让学生事先预习,以学生讨论分析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课堂教学设计:一、武王伐纣1、纣王的------建议教师让学生回忆夏桀的------,使学生理解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民意志实施------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的。
2、周国的强盛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周国强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周的发展、强大是周人经过艰苦奋斗,和特别是重视人才的而得来的。
3、武王伐纣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武王伐纣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捕捉故事中一些有效信息,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商汤灭夏桀的原因,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周胜商败的原因?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①商纣王的------,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
②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
③是否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重要标准。
)一、西周政治、经济的发展1、周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区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
建议教师给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2、分封制和等级制让学生带着[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加以讨论:学生能够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奴隶主的政权。
大学历史课优秀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发展特点。
- 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开疆拓土、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等历史知识。
-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史料分析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 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看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情感。
-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开疆拓土、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等历史事件。
- 秦汉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特点。
2. 教学难点:- 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影响等。
- 历史资料的运用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汉画像石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课堂讲解- 讲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 讲解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 讲解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包括和亲、战争等方面。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有哪些?- 汉武帝开疆拓土的意义是什么?-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对后世有何影响?4. 历史资料分析- 提供相关历史资料,如《史记》、《汉书》等,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史料运用和分析能力。
5. 总结与反思- 总结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制度等。
- 引导学生反思历史,认识到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分析、总结等。
3. 历史资料分析:检查学生对历史资料的运用和分析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与秦汉时期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历史课件等。
初中历史教案怎么写
初中历史教案怎么写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什么。
2. 掌握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和历史意义。
3. 能够总结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需要学生掌握四大发明的内容和历史背景。
2. 需要学生理解四大发明的重要性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四大发明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四大发明的内容:分别介绍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和历史意义。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四大发明对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影响,并汇报成果。
4. 拓展延伸:通过阅读材料或观看视频,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传播和影响,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5. 总结回顾:让学生总结四大发明的重要性和影响,进行思维导图或口头总结。
四、作业安排
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四大发明的作文,阐述对四大发明的理解和看法。
2. 要求学生在家中或网络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四大发明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发展。
五、教学反思
1. 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创新思维。
2. 需要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写教案初中历史
如何写教案初中历史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2. 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教学内容为古代文明的发展。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古代文明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及其对现代文明的影响。
2. 学习古代文明(20分钟)
教师通过PPT介绍古代文明的种类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繁荣和衰退以及原因。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并展示他们的结论。
4. 教师点评(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古代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5. 提出问题(10分钟)
教师提出与古代文明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
6.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评价:
本次课程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提出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教师点评和总结,加深学生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和认识。
七年级历史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七年级历史教案【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七年级历史的教案篇一一、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已经有所了解,对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基本熟悉,基本掌握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学习技巧。
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头疼的是历史时间的记忆和掌握,这个需要引导和理解记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引导他们走进历史,爱上历史。
二、教学目标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课程一共包括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
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
高三历史教案范文(5篇)
高三历史教案范文(5篇)1.高三历史教案范文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掌握其修建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古代水利设施修建的重要意义,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修建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代表和治黄的措施。
【难点】认识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大禹治水的影视片段,提问学生:视频当中,大禹治理的是哪个地方?学生回答:黄河。
教师引导:大禹治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后的历朝历代也在为兴修水利工程而努力。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还有哪些?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设施教师引导: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教师展示都江堰、芍陂、郑国渠等的图片,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哪些主要的水利工程呢?学生结合图片,回答问题:都江堰、芍坡、郑国渠等。
教师出示都江堰的结构示意图,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那它位于哪里?是由谁修建的?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
公元前3世纪,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完成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它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既利排洪,又利灌溉。
飞沙堰起到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
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广袤农田。
教师继续出示史料,安排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的时间思考:都江堰的修建有什么意义呢?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历史学基础教案
历史学基础教案教案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和演化;2. 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理解历史事件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4.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或图片,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兴趣。
Step 2:学习古代历史的基本概念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古代历史,强调历史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历史。
Step 3: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如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和重要人物的作用。
Step 4:重要历史事件与社会背景通过讲解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如战国时期的分裂和秦始皇统一中国,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
Step 5:历史人物的关键角色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孔子、汉武帝等,讲述他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Step 6:思考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他们就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思考和交流。
Step 7: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评价自己对古代历史的认识程度。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故事或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讨论与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动形象。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合作学习环节中的积极程度。
2. 学生提问和回答: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短文,以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幻灯片等;2. 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用于查找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资料。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加深对古代历史的了解和体验。
历史说课教案模板通用5篇
历史说课教案模板通用5篇历史说课教案模板篇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封建顽固势力为什么要反对变法,然后按照书上的材料讲清政变的经过,指出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书中戊戌六君子的事迹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并播放教学课件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谭嗣同等爱国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
最后,就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由教师加以归纳概括。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不久,光绪帝召见康有为,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开始变法。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示例重点: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教学思想:本课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特别是重点、难点部分,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中教师要把讲述、体温、讨论等方法结合起来,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关心时政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然后教师指出:公车上书后,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断发展,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变法"。
二、保国会的成立:按书中材料讲清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即可。
三、百日维新屏幕显示"百日维新"的内容,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师:哪些内容会损害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生:改革旧制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具体内容)师:对。
这样变法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这也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师:"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生:人民、当官的。
初中历史怎么写教案
初中历史怎么写教案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及其统一中国的相关历史事件,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修建万里长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
教学难点:理解秦始皇如何统一中国、影响中国历史等。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影音资料、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秦始皇的画像或雕塑等,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秦始皇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步:讲授
1. 介绍秦始皇的生平和背景,以及他如何统一中国的历史事件。
2. 解释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背景和作用,以及其对中国边防的重要意义。
3. 分析秦始皇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对中国统一和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三步: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秦始皇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学生可以就其统一手段、政策等展开讨论。
第四步: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秦始皇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秦始皇的文章,或者根据教材内容完成相关的习题。
评价方式:口头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的评分等。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艰辛历程和影响。
高中历史教案(优秀8篇)
高中历史教案(优秀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历史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快速写历史教案初中
如何快速写历史教案初中
一、根据教科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1.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重点内容;
3.明确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二、设计教学过程:
1.确定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时间;
2.设计学习活动和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践等,根据不同内容合理选用;
3.准备教学素材,包括教案、PPT、练习题等;
4.注意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任务,提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实施:
1.遵循教案设计,按照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2.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3.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调整;
4.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四、教学反思:
1.及时总结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适用性,提出改进意见;
3.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总结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进步;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这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写历史教案的范本,具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灵活应用。
初中课程教案历史怎么写
初中课程教案历史怎么写
教学内容:阶段一:古代史
一、目标:
1.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2. 掌握古代各文明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3. 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
1. 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2. 古代各大文明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3. 学生自主探究古代历史文化。
三、教学难点:
1. 不同古代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影响;
2. 学生对古代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
1. 讲述结合讨论:老师简要讲述古代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探讨和思考;
2. 图表分析:使用图表分析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
3. 组织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实际情况。
五、课程安排:
第一课:古埃及文明
第二课:古希腊文明
第三课:古罗马文明
第四课:中国古代文明
第五课:印度古代文明
第六课: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第七课:波斯文明
六、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课外作业:请学生听一些与古代文明相关的音频或视频,写一篇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案怎么写历史教案怎么写【篇一:小学历史教案】教案模板4-1【篇二:中学历史教案格式】中学历史教案格式格式要求是:(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2.思想教育目标:3.能力培养目标:(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2.难点:(三)教学时数:(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六)板书设计(七)作业新老师试讲,关键不在与教案格式,而在于有没有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能否领会新教材的精髓,能否考虑到学生的情况等。
给你一篇文章参考。
“走进新课程,我们怎样教?”这是从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教师们应不断实践、探索和反思的。
根据调研听课,发现目前在对待教案设计上,教师们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和做法。
一是精心设计,推陈出新——他们大多是欢迎新课改、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充满活力、善于接受新理念新事物、敢于实验的青年教师。
另一种是沿袭旧路,老方法教新课程——主要是因为对课改的认识尚不深刻,认为课改不外乎是教材的改变,用旧观念对待新课改,用老教案备新课,因此教案基本是过去教案的翻版,甚至还有不备详案、只写提纲等现象。
还有一些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缺少实践,尽管有努力的愿望,但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不知如何设计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案。
针对上述情况,更有必要强调认真备课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课改实践的主要场地。
要把课改的“理想变为现实,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我们强调教学要做到“六认真”,首先是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具体反映在精心设计教案。
在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怎样设计体现新课改理念、以新的呈现方式撰写,特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从事新课程教学的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依据课标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融“三维”目标为一体如果把课程改革比作航程,.那么课程目标就是引领课改的航标灯。
如果不认准目标,课改就会迷失方向。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而课程目标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上述所说的“三维”目标。
因此,教师在设计新课程每一课教案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首先要考虑确定这节课的具体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和标准,是教学的总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评价、检验课堂教学能否达成目标的依据之一。
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对教师备课的首要工作来说,就是心中时刻要有课标意识,自觉严格执行课标,不断钻研、理解课标,在教学中细化课标。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师要在认真学习、领会课标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制定出“三维”目标在每一课的具体运用。
在具体课的设计时。
可以分别制定和呈现,但在具体实施教学时,要注意这“三维目标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要把“三维”目标统筹考虑。
在不同内容的课中,三个维度的所占比重也是有所区别的。
有的课注重史实教学,有的课思想教育功能较强。
只有把“三维”目标融合为一体,才能将“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一堂历史课的教学中。
二、钻研课程内容,细化课标于课堂教学之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采用“模块一专题”的形式,力图构建起一个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上,精选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体现出时代性和基础性,反映了历史学科与社会进步、学术成果和学生经验的密切联系。
根据课标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打破了原来的通史形式,分为三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共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
由于从过去的通史转变为专题,每个模块自成体系,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历史不成系统、支离破碎,不利于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钻研课程内容,在教学中要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要注意不同模块、不同专题之间的有机联系,有的内容还要和其他课程结合。
学习模块从体系、结构和内容上以新的形式呈现,对教学和教案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历史必修(i)为例,它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专题的编排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近现代。
这种编排并不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完整性也不是很清楚的,这就给备课和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再加上课标的表述是宏观的、高度概括的,这就尤其需要在备课和设计教学目标时对课标进行细化。
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i)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l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课标表述为:(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看起来一课课标就有两条要求,然而在教学中仅就这两条是无法将这一理论性较强的课讲清楚的。
有教师在设计具体教学目标时,将上述两条细化为下列“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理解并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分组完成《共产党宣言》节选资料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掌握第一手历史资料对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领悟“感知-积累-理解历史和现实”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编制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结构表格和对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的分析与归纳,感知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历史信息的魅力,学习多角度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资产阶级等势力对共产主义的敌视与马、恩对资本主义发展冷静而客观的分析的对比,让学生体会理性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
2.以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反复和曲折作铺垫、以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为线索、以“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调查结论为点睛,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的历史特点与规律。
尽管这样的细化还值得进一步推敲,但可以看出教师在学习、研究课标之后进行了再创造,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有助于落实“三维”目标。
由此可见,不论教科书如何编写,内容如何变化,在确定具体课堂教学目标时,都应该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当然,也不是简单地、肤浅地理解课标要求,更不能照搬照用教学参考书的现成设计。
而是要根据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因校因生因课细化课标,使之更具体化,更易操作,同时也是保证课标得到全面的落实。
三、转变教学方式,双向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在此次课改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就是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所转变。
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是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的前提,是为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服务的。
在传统的“满堂灌”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
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常常感到学习是乏味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
在新一轮课改中,能否在教学方式上来一场“颠覆性的变化”,师生在课堂的角色能否来一个转换,是摆在从事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老师们面前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因为课程是要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来实施的,课堂教学最终是由教师来实施。
所以,需要教师在更新课程观念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
在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在变化了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怎样转变呢?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要由历史的“权威转变为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还要由管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不仅教师的角色要变,学生的角色也要改变,要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
角色变了,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要学会各种形式的主动学习方式。
能否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落实高中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不能再像以往的那样,只有以教师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而是要双向设计。
既有教师的活动,同时有学生的活动,师生互动、师生互补,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充满和谐的氛围。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自由交流、主动探究、大胆质疑,学得轻松,学有所获,学有长进。
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讲台,更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说的、学生能做的,能自己学会的,都可让学生完成。
即使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能完成的,教师也贵在及时点拨,给以思路,不再包办代替。
这种双向设计教学活动的教案,在义务教育7-9年级的历史新课程中已经得到一定的推广。
可以说,义务教育的历史新课程为高中实施新课程做了准备,值得高中教师学习、借鉴。
诚然,高、初中教学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案设计中,还要更注重活动目标的设计和目标达成的检验。
缺少检验反馈是无法把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落到实处,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需同时考虑。
还应该提倡对教案设计的同行评价和教师教后的自我总结反思,这样有助于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让历史教师在课改中自身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新课程同成长,共进步。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高中教师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可以这样说,在先进的课程理念引领下,设计出体现课改理念、具有新的呈现方式的教案,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确保实施新课程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知易行难,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努力和探索、改进。
初一历史课程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观察想象能力。
3、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和分封制难点:分封制三、精讲点拨:1、首先介绍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4个时期,使学生对我国奴隶社会历史阶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抓住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说明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夏亡商兴的原因.主观即个人品德、对政事的态度;客观即人心向背,夏桀与商汤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