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实证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自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重大决策以来,三峡库区城乡面貌和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12年,三峡库区地区生产总值4986亿元,人均2958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15.9倍和14.7倍。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2008—2012年,为三峡库区引进资金总额1049亿元(其中:社会公益类项目资金23亿元,经济建设类项目资金1026亿元)。

库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百万移民已从搬迁安置转入安稳致富的新阶段。

目前,三峡库区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一是随着三峡后续工作开展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政策的实施,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三峡库区的支持力度,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二是全国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关键时期,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产业,为库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三是全国人力资源供需的变化,为库区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深化与发达地区的劳务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同时,三峡库区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一是自然生态环境现状与国家对三峡库区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还有差距,库区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压力大的基础性矛盾没有改变;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贫困面广、城乡居民收入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低的现状亟待改善。

库区的稳定和发展,既需要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和艰苦奋斗,也需要国家部委及有关地方、单位的继续支持和帮助,要继续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思路,做好对口支援合作工作。

研究三峡教案:三峡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及其启示

研究三峡教案:三峡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及其启示

前言自从三峡工程建成以来,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对中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前的各种争议,还是工程建设后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有必要对研究三峡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及其启示进行探讨。

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及结论都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及调研得出的,如果有误,还请指正。

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背景及争议三峡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上游,起点为湖北宜昌市,止于重庆市秀山县。

它是由多项工程组成的复合型水利工程,包括大坝、水电站、船闸、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等。

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解决长江上游三峡险滩的航运、通航、发电及防洪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对于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却存在过多的争议。

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建设费用过高。

三峡工程建设耗资1600多亿元,其中,多项工程如移民安置所需资金并未计算在内。

这比任何一项水利工程的投资都高。

这也使得许多人对于三峡工程建设费用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

2. 生态破坏。

大坝建设后,三峡水库的蓄水量庞大,水位变化范围广,这对原本生长在江边的植物和陆地生态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三峡水库蓄水后还会导致鱼类栖息地的丧失、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3. 社会问题。

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后,大量居民被迫搬离,这对其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工程建设后的变化还涉及贵州、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这使得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各地的利益。

这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

二、经济效益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面临了多方面的批评,但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不可忽略的。

以下是主要的经济效益:1. 水电发电能力大幅提高。

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000万千瓦,发电量占全国电力总量的11%至12%。

这对于中国的电力产业以及国家能源安全都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2. 航运能力得到提升。

建成三峡水利工程后,长江上游船舶可从原来的600吨提高为万吨级。

金融支持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金融支持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三 峡 库 区 经 济 发 展 总 体 状 况
近几 年来 , 在金融 机 构的 大力支 持和 推动 下 , 三峡 库 区经 济 得 到 了较 快 发展 , D G P年均 增 幅达 到 1%以 上 ,部 分 区 县达 到 6 2 %以上 , 0 三峡 库区经济 发展进入 了快车道 。 0 0年 , 21 三峡库 区实 现 G P 3 35 D 3 9 .8亿 元 , 2 0 比 0 7年增 加 1 1 . 8 99 7亿元 , 长 156 % 增 1.6 ( 没剔除 C I P 因素 ) 实现地方财 政收入 3 01 , 2. 4亿元 , 2 0 比 0 7年增 加 2 1 5亿 元 , 长 1 48 %, 现全社 会固定 资产 投资 3 1 .9 1. 5 增 9 .2 实 0 39 亿 元 , 20 比 0 7年 增加 19 .3亿元 , 6 35 增长 182 %, 2 .5 实现 社会 消费 品 零 售 总 额 9 30 8 .2亿 元 , 比 2 0 0 7年 增 加 4 24 5 .7亿 元 ,增 长
7 8
目 固圜 圈
再贴 现办理权 限 ,0 年 ,人行重 庆营管部 将办理再 贴现权 限下 21 1 放到 万州 、 陵 中心支 行 , 下达 了 1亿元 再贴 现指标 , 涪 并 万州 中支 已为 云阳恒 丰村镇 银行办 理再 贴现 6 0 O 0万元 ,增强 了村镇 银行
的资 金 实 力 。
月末 ,三峡库 区 1 9个 区 县 已 累 计 发 放 再 就 业 小 额 担 保 贷 款 2 . 54
亿元 , 累计 支持 近 l 5万名 下岗失 业人 员 、 乡农 民工 、 学生 等 返 大
实 现 就 业 和 创 业 , 维 护 库 区 社 会 稳 定 发 挥 重 要 作 用 。 积 极 发 对

湖北省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二)

湖北省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二)

湖北省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二)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库区的经济发展放在全省的重要位置。

能否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把我省三峡库区建成一个初步繁荣的新型库区,既关系到库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也考验着各级政府在这一特殊区域进行社会重建和再造能力,关系到湖北的对外形象。

一是要确保库区年均发展速度16%以上,高于全省发展速度,到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宜昌县、兴山县向“富裕型”过渡,秭归、巴东实现小康;这既是库区移民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项政治任务。

二是把移民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部分,加强省对库区移民及经济开发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实现移民搬迁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三是把库区作为全省的特殊区域,进一步加大其政策扶持力度。

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并逐步使之产业化,是库区二期农村移民后靠安置的基础,应尽快起步。

我省二期移民主要是农村移民,为解决移民的后靠安置,扩大安置容量,必须在调整土地承包、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各县高效生态农业试点已取得成功经验。

省计委、三峡办、农业厅编制的《湖北省三峡地区高效生态农业规划纲要》,对库区1998年至2010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规划了5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3.89亿元,其中1998年至2003年规划项目39个,总投资10.64 亿元,项目实施后可新增产值16.7亿元,实现利税4.2亿元。

这将对今后库区农业基础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极大促进,应尽快起步实施。

(1)要突出抓好五大系列八个基地的建设。

一是以脐橙为主的柑桔系列的开发。

新建和改扩建优质脐橙、甜橙等柑桔基地10万亩,新建板栗基地10万亩,桃、李、杏、梨基地6万亩;二是以“两叶”为主的系列开发,新建和改扩建茶叶基地5万亩,烟叶基地10万亩;三是以银杏为主的药材系列开发,新建和改扩建银杏基地10万亩;四是草食牲畜系列的开发,建设山羊基地50万只,肉牛基地2万头;五是蔬菜系列的开发,建设高效蔬菜基地5000亩。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5年(2021-2025 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规划范围
三峡库区涉及的地区包括湖北、 湖南、重庆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0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三峡库区涉及的地区
三峡库区涉及重庆、湖北两地,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 力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培养创新人才
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医疗卫生服务提升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 务网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率 和可及性。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
加大重大疾病预防和控制力度,建立 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
02
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库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合 作办学,培养本土优秀人才。
03
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 和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库区工作和发展。
THANKS域的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04
社会发展规划
教育事业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
合理布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 确保学龄儿童能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 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增强教育公平
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减少城乡之间 、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
促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 卫生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
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广地方特 色文化。

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探究

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探究

主要产业及发展状况
农业
三峡库区的农业主要以水稻、柑 橘、渔业等为主,通过农业产业 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
旅游业
依托三峡大坝、神农架等旅游资源 ,库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 的经济增长点。
资源型产业
库区内的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业 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当 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
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01
02
03
04
产业结构单一
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库区经济 发展易受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
的影响。
资源环境压力大
随着资源型产业的快速发展, 库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 的破坏,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库区内的交通、水利、能源等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
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库区 的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影 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03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 析
政策因素
政策支持
国家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给予了政策 上的大力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 优惠、土地供应等。
政策引导
政府通过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等 手段,引导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方向,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问题
三峡库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如移民安置、生态环 境保护、经济发展等。其中,移民安置是三峡工程面临的最 大问题之一,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 面临一些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三峡 库区的资源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 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重庆三峡库区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重庆三峡库区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重庆三峡库区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作者:苏维词陈邻蒲丽来源:《长江技术经济》2024年第01期摘要:城乡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

阐述了重庆三峡库区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规划引领、产业突破、人口流动、激活要素、人—地—业融合、创新共同富裕手段、加大投入、科技支撑、示范先行及长效机制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重庆三峡库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与衔接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措施。

关键词:重庆三峡库区;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近60年来,伴随着城市(镇)化的推进,乡村空心化和乡村衰退成为全球性的一个突出问题[1-2]。

由于长期偏向城镇化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3],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予以解决。

重庆三峡库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对于打破二元结构,维护库区稳定、长治久安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乡融合是指在社会、经济、空间、环境等不同维度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等方式,实现城乡之间资金、技术、产业、人员等各种要素流通,形成城乡互惠共生、共建、共享又保留城乡各自特色的一种新型城乡关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共同富裕”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党的正规文献,是1953年12月16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4],它指的是人民大众通过努力工作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富裕,但绝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5]。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和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6-7]。

城乡融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路径;共同富裕则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价值所在。

中国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中国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中国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中国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改善水电供应、减少洪水灾害、提升长江航运能力的重要项目。

该项目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对中国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首先,三峡水利工程为中国的水电发电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统计数据,三峡电站的年发电容量超过1.1万亿千瓦时,占中国全国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使得中国的电力供应更加稳定,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持。

此外,长江三峡电站的建设也推动了中国的水电电力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其次,三峡水利工程对于改善长江的航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建设之前,长江上游的水深较浅,河道狭窄,不利于大型货船的通行。

而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长江的航运能力,使得大型货船能够顺利通过,从而提高物流效率,促进地区和国家贸易的发展。

这对于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使得长江沿线城市和地区能够更好地利用水上运输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竞争力。

此外,三峡水利工程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风险。

在三峡工程的调节下,洪峰流量得到有效控制,大幅降低了沿江地区的洪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损失。

这为沿江地区的农田灌溉、城市建设以及居民生活提供了更为安全和可靠的保障,有助于提高长江流域的防灾减灾能力。

然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由于三峡电站的蓄水,造成了上游的大片农田向下游迁移,影响了农业产量。

其次,水位的变动也改变了长江河道的生态环境,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这使得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工程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综上所述,中国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在改善水电供应、增强航运能力、减少洪水灾害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

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

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李炯光【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05(015)004【摘要】以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为例,依据比较详实的资料,从投资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长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动等几个方面,研究了1997-2003年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特征和问题.研究表明,三峡库区进入二期移民阶段后,投资增长迅速,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率略高于西部和重庆,但投资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很高.近几年三峡库区人均GDP与重庆市的相对差异有所缩小,但绝对差异在扩大,库区仍然是一个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库区产业结构变动迅速,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建筑业、第三产业上升很快,而工业发展缓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研究还揭示出三峡库区区县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并且呈继续扩大之势,真正发展困难的是库区的腹心地带.最后,针对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家应加强对库区产业的扶持、重点支持库区腹心地带的经济发展、重视培育库区腹心地带的增长极以及积极改善投资环境等几点对策建议.【总页数】6页(P63-68)【作者】李炯光【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系,重庆,40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相关文献】1.三峡库区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J], 黄磊;蔡礼辉;兰秀娟2.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J], 刘坚;廖学文3.三峡库区移民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于A县实证研究 [J], 何家军; 闫晨; 樊连生; 张峻豪4.论区域经济理论在三峡库区综合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建立增长极—经济圈—扩散轴式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模式 [J], 周旬5.用实证研究推动领导科学的发展-中国领导实证研究的发展状况分析 [J], 任真;崔红;王登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济社会环境监测报告

2021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济社会环境监测报告

2021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济社会环境监测报告
娄瑶
【期刊名称】《重庆统计》
【年(卷),期】2022()4
【摘要】2021年,库区各区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库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各领域呈现向好态势,新动能发展活力凸显,经济发展的韧性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娄瑶
【作者单位】重庆市统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2010年上半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社会经济环境监测报告
2.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监测报告
3.对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移民迁建企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4.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5.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新增农村移民出市外迁搬迁运送工作的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济 的 动 态 发展 状 况 ,对破 解 发 展 失 衡 ,搞
分分析 ,得到统一 的主成分子空间 ,该子
空 间保 证 了 系统 分 析 的 统 一 性 、整体 性 和 可 比 性 , 而 对 整 个 系 统 进 行 比较 和评 估 , 进 解 决 了采 用 横 截 面 数 据 ,不 能 动 态 反 映 区
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 ( ) 元 ;X
人 口城 镇 化 ຫໍສະໝຸດ 。 ( )样 本 的 选取 二
KMO 值
08 2 1
卡 方统计 量 巴列 特球 度 检验 自 由度
显 著 水 平
万 州
61 2 1. 4 6 6
O.∞ O
关键 诃 :时序 立 体 数 据 表 全局 主 成

406 ) 00 7
“ t e u t n DaaR d ci ”中的 “ a tr o F co”过程进
基金 项 目:本 文是 重庆教 育学院科研 课 题 “ 实施 “ 囤两翼 ”发展 一
战略协调城 乡统筹发展 的实证分析”( 目编号 :K 0 9 7 项 Y2 0 0 B)的阶
段 性 成 果

体数据表 。
( ) 究 方 法 三 研
奉 节
史条件的影响 ,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础薄
弱 , 济 总 量偏 小 , 业 人 口多 , 入 产 出 经 农 投
对 已构 成 的 时序 立 体 数 据 表 进 行 主成
偏低 ,贫困人 1 3集中 ,是重 庆市 经济发展 的“ 短板 ” ,因此分析研究三峡库区区域经
实 证 分 析
三 库 区 经 峡 区 域 济
动 发 水平实 研究 态 展 证
● 刘 坚 廖 学文 副教授 ( 、重庆教 育学 院数学 系 2 1 、重庆教 育

三峡库区重庆段新型城镇化的乡村减贫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三峡库区重庆段新型城镇化的乡村减贫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Vol.40No.62021年11月第40卷第6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v.2021DOI:10.19493/ki.issn1673-8004.2021.06.003三峡库区重庆段新型城镇化的乡村减贫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李青松1,苏维词1,2(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2.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1)【摘要】据三峡库区重庆段15个区县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和改进的C-D 生产函数模型测度新型城镇化的乡村减贫效应,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1)15个区县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得分均值由2013年的0.2931上升到2018年的0.4665;(2)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多维减贫效应,对乡村经济、人民生活、教育医疗的减贫效应系数值分别为-0.237、-0.517、-0.621,后两个维度减贫效应更好;(3)各维度减贫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新型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和教育医疗减贫较好的地区集中在库区中部和东北部的区县,人民生活减贫效应较好的地区集中在主城区及其周边区县;(4)人口城镇化率和与主城区的距离是三峡库区重庆段新型城镇化乡村多维减贫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可以为三峡库区重庆段巩固脱贫成效及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减贫;影响因素;三峡库区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21)06-0022-14收稿日期:2021-05-0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三峡库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多维测度及优化路径研究”(20YJAZH093)。

作者简介:李青松(1995—),男,四川宜宾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地区经济进展论文范文精选3篇论文一、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进展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进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进展的跨越。

目前,有近30所高校,其中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等学校,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

由于历史的变迁,目前本市高校比较集中于的东北角(杨浦区)和西南角(徐汇区),在高校周边还积聚了不少科研单位,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研究与进展氛围。

从1999年开始,市政府在浦东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新一轮政策聚焦,与GJ科技部、信息产业部、GJ 医药治理局等部门联手一方面吸引国外知名企业人驻,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园区的建设,吸引高校、科研院所进人园区进展,加速了技术创新源泉建设。

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在近几年先后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引人风险投资等等。

高校科技产业在近3年内进展很快,已从产品经营提升到资本经营阶段,并形成了良好的进展势头。

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具有大、新、活的特点:大:即通过多年的进展和调整,已形成以上市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如交大南洋、复华实业、同济科技、交大昂立等。

其中交大昂立在1998年通过组合社会资本,经营规模迅速膨胀,从年营业额2亿元跃升到8亿元以上,保持了在保健品行业中l0年不倒的纪录。

新:即通过政府推动和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新办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本规模大、体制机制均有创新的科技企业,并显示出强劲的进展潜力,如复旦XX络、交大盈河、海鼎实业等。

活:许多已毕业的学子和留学生在母校周边,依托母校科技、人才优势创办了科技企业。

这类企业数量多,机制灵活,年轻人才在其中占多数,体现了高校周边科技产业旺盛的进展势头,如复旦金仕达、携程旅游XX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共同的特点是带着与高校周边地区结合的强烈愿望,在形势和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的。

长江三峡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峡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峡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能源和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长江三峡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但在这里,长达数百年的洪水泛滥困扰着当地居民的生活,限制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规划三峡水库工程,此举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当地水电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三峡水库拦蓄的水量比洪峰流量大数倍,可实现年发电量800亿元左右,相当于把一座超过100个利物浦港口的大型电站置于长江靠近海岸的地方。

三峡工程的建设,成为我国能源之一的基石,市场对于三峡水电的需求也是不断增长的。

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当地的交通运输水平带来了重大提升。

随着三峡船闸的启用,可以使我国贯穿南北的内河航运体系更加完善。

水运运输不但省时、节能,而且可减轻公路、铁路货物运输,对于交通资源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通过船闸的通行,三峡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物流成本也得到了明显降低,同时能够带动当地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当地相关行业也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峡工程的建设不但对于当地的水电资源、交通运输水平带来了提升,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区域的发展格局。

三峡地区原本的经济以旅游业和渔业为主,但是三峡地区的洪水常年泛滥,令当地经济步履维艰。

三峡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当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并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项目涌入。

当地经济不再只有局限于少量人口从事的旅游和渔业,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了面向大众的现代产业,这样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繁荣得到了显着的改善。

但是,三峡工程的建设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三峡工程的建设相较于其他工程来说,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人工环境如人畜失踪、降水量不断下降,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引起重视。

这种影响也从另一侧面提示我们要更加注重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环境风险,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探究

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探究

三峡库区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重要性
三峡库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 ,其经济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格局和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 义。
战略意义
三峡库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 展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02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三峡库区经济总体现状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
农业
三峡库区的农业资源丰富,适合 发展各种农作物种植和渔业养殖 ,同时也有一些特色农业产业,
如柑橘、茶叶等。
旅游业
三峡库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 非常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如长 江三峡、小三峡等旅游景点。
能源产业
三峡库区的水力资源丰富,适合发 展水力发电等能源产业。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和领域
加强区域合作
01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推动区域协同发
展,拓展库区经济的空间和领域。
参与国际合作
02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提高库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企业“走出去”
03
鼓励和支持企业到海外投资和发展,建立海外生产基
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创 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核 心竞争力。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促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 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通过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 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探究
汇报人: 2023-12-06
• 三峡库区概述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

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融资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融资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融资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重庆市三峡库区地处长江上游,是中国著名的水能资源富集区,拥有三峡大坝、龙门山水电站等水电站。

同时,该地区还拥有良好的农业、林业、渔业等自然资源,以及发展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优越条件,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潜力。

然而,由于该地区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基础较弱等原因,使得该地区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企业规模、资金运作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如何建立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融资体系并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该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选题意义1.提高产业融资效率。

在现代经济学中,融资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的过程。

建立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融资体系,能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2.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从加速发展和稳定增长转向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建立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融资体系,能帮助该地区企业实现产业重组、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加强环境保护。

建立适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融资体系,能鼓励企业注重环境保护,从而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降低环境污染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产业发展融资体系的定义和特征(2)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融资现状分析(3)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融资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4)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融资体系的构建框架和具体实施方案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融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四、预期成果通过对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融资体系的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1)对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发展融资体系的特征和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促进该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2)发现该地区产业发展融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融资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重庆区域经济学论文

重庆区域经济学论文

重庆区域经济学论文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重庆区域经济的分析,探讨了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本文分析了重庆区域经济的现状。

重庆地处长江经济带核心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重庆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区域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了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了重庆经济稳步增长。

然而,重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不够平衡、生态环境问题等。

其次,本文分析了重庆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制约着重庆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因此,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本文探讨了重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推动,重庆地区在未来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重庆将继续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扶持力度,提升城市软实力,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促进重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重庆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重庆政府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

同时,重庆作为国家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其交通优势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庆正在加快建设“两型”现代化交通体系,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更多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重庆的区域经济发展还有利于更多的人才向西部地区聚集。

重庆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提升,也将为更多的人才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一步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在未来的发展中,重庆还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是制约重庆发展的重要因素。

万州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万州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万州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万州三峡库区位于中国重庆市万州区,是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的所在地。

自三峡大坝建成以来,万州三峡库区得益于丰富的水资源,逐渐形成了以水利发电为主的综合发展模式。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来分析万州三峡库区的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万州三峡库区的现状。

自三峡大坝建成后,这里的水力发电产量大大增加,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水电发电基地之一。

另外,三峡库区还具备良好的航运条件,自然条件优越,这为当地的航运和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由于库区地势平坦,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农业也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之一,以水稻和油菜为主的农产品种植盛产。

万州三峡库区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旅游、物流等产业。

然而,万州三峡库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三峡大坝的落成,库区的水位不断上升,导致原本的居民和农田被淹没,这对当地居民和农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三峡大坝的建设也导致了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质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和改善。

从未来趋势来看,万州三峡库区将继续以水利发电为主导产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电发电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库区也将加大环保力度,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将成为重要任务。

此外,库区的旅游业有巨大潜力,三峡大坝的建设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因此,未来库区还将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力度,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未来,万州三峡库区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库区的交通网络仍然相对不够完善,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状况。

另外,库区需要注重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确保库区的发展惠及全体居民。

总之,万州三峡库区目前依靠水利发电为主导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在未来,库区将继续加大水利发电的开发,同时注重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标题】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作者】罗沙沙【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治理对策水土流失【指导老师】曹团武【专业】化学【正文】1前言三峡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建设将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总库容393亿m3,防洪库容221.5亿m3,能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削减中游地区洪峰流量,提高防洪能力,防止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降低中下游平原地区7500万人口和600万hm2耕地及大中城镇的洪水淹没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装机26台,总装机容量1820万KW ,年发电量847亿KW?h ,能参与西电东送,提供清洁能源。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将淹没耕地27820hm2 ,动迁人口1.3万,会加剧库区本来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部分文物古迹和三峡自然景观将被淹没;将对库区生态与环境带来影响[1]。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三峡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条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移民安置、水质保护、物种保护、环境地质保护及施工区环境保护。

真正做到兴水利、除水害、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三峡工程对人类尽管有如此多的贡献,但不可避免的是在它对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困扰,比如关于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水环境、地质危害等方面的问题,都是人类迫在眉睫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1.1选题背景及意义三峡水利工程举世瞩目,效益巨大,意义深远。

不仅可以消除长江中下游洪患,提供大量电力,还可增加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但是三峡库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土地过垦的丘陵山区。

三峡库区范围划分是以三峡工程“180m”方案为标准,东起湖北宜昌,西迄重庆市江津市,包括湖北4县,重庆16区、市、县,共20个县、市,面积为5.57万km2;到2003年底人口约为1800万;人均幅员面积0.34 hm2,人均耕地0.06hm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实证研究论文
内容在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中,三峡库区被称为“渝东北翼”,它包括11个区县,幅员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1.1%;2007年末常住人口847.0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01%(重庆统计年鉴2008),由于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农业人口多,投入产出偏低,贫困人口集中,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短板”,因此分析研究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状况,对破解发展失衡,搞好城乡统筹,协调区域发展,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张婕、苏维词,2009;冯维波、彭丽,2009)。

本文应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雷达图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变量、样本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一)变量的选取
根据三峡库区的实际和特点,本文选取12个指标作为变量来刻画,它们是: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X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5:地方财政收入(万元);X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元);X8:每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张);X9: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个);X10: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11: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元);X12:人口城镇化率。

(二)样本的选取
变量确定后,选取2003年、2005年、2007年三峡库区所包括的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
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共11个区县的12个指标值的动态数据为样本(重庆统计年鉴2008、2006、2004),构成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时序立体数据表。

(三)研究方法
对已构成的时序立体数据表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统一的主成分子空间,该子空间保证了系统分析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进而对整个系统进行比较和评估,解决了采用横截面数据,不能动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弥补了采用单一统计指标分析问题,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整体状况的缺陷。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全局主成分分析,然后用雷达图的方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给以更直观、更清楚的刻画。

实证分析
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各变量之间具有可比性。

(一)全局主成分分析
对上述时序立体数据表进行主成分分析,把多个指标转换成较少的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得到统一的主成分公因子,提取立体表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而对样本进行分析、评价。

1.多重共线性检验。

调用SPSS的“DataReduction”中的“Factor”过程进行主成分分析(张文彤,2002),计算出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并对是否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行KMO检验和巴列特球度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见表1。

2.主成分分析。

以方差累计贡献率大于80%为原则提取主成分,
在SPSS软件中计算结果为提取前三个主成
分Z1,Z2,Z3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7.65%,分析过程从略;其中Z1贡献率是66.04%,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的总量水平;Z2贡献率是11.72%,是从人均经济占有量方面来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Z3贡献率是9.90%,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卫生因子;这样用三个主成分就能反映原始变量的87.65。

由SPSS软件计算所得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构成三个主成分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各区县的主成分得分(略),它们从三个方面综合反映了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水平,但是单独使用某个主成分,并不能对各区县经济动态发展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因此本文以Z1,Z2,Z3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加权求和构成衡量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Y=0.6604Z1+0.1172Z2+0.0990Z3并计算Y值,如表2所示。

从表2看到:2003、2005、2007年综合得分排在前3名的是:万州区、开县和垫江县,其中万州区领先优势明显,各项指标也排在前列,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在190亿元以上,是三峡库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忠县的名次发生了位次变化,由2003年的第8名到2005年的第7名再上升到2007年的第4名,这是由于该县从承接“一圈”,传递“两翼”,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经济核心产业带出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与“一圈”全方位对接,借“一圈”发展之势,实施工业强县,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在三峡库区率先加快发展。

相反2007年综合得分排第7名的云阳,在2003年和2005年都排在第3名,是由于这
几年别的区县抓住机遇得到快速的发展,使得原来基础较好的云阳落后了。

城口县、巫山县、巫溪县综合得分排在最后,这几个县都属于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农业经济成分较大,综合经济实力弱,工业经济比较落后,对GDP贡献较小。

(二)雷达图分析
1.绘制综合得分雷达图。

在综合得分值的基础上,绘制综合得分雷达图。

其步骤如下:首先作一个圆,并把圆周分为11等分;其次,连结圆心和各分点得到11条辐射状的半径,即为11个区县的坐标轴。

然后,将各区县2007年的综合得分值映射到相应坐标轴上,再把坐标轴上对应的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11边形,即为平面表示的11维雷达图(见图1)(付、方德英,2007)。

它清楚地反映出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姿态”。

公务员之家
2.雷达图分析。

从雷达图1看到,闭环上点的位置越靠外,则该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靠内,则经济发展水平越低。

这样雷达图清晰地给出了各个区县在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对比中的相对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在图1中,万州区相应点的位置最靠外,表明该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它在三峡库区的中心地位突出,其综合得分值遥遥领先,与其它区县形成较大的落差;其次是开县、垫江县、忠县、梁平县,它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本区域的万州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加快发展缩小差距,以形成三峡库区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最靠内的是巫溪县、巫山县两个县,其经济发展落后,需要高度关注,加以积极的帮扶,使经济
得到较快的发展。

结论
第一,三峡库区区域经济近年来得到了稳步发展,特别是万州区、忠县等区县发展更快,他们在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助推”的作用。

第二,在加快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展的统筹性,要加快开县、垫江县、忠县、梁平县的发展,缩小与万州区及主城各区的差距,逐步形成三峡库区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并且把三峡库区的发展与“一圈”建设统筹协调起来,通过优先发展“一圈”,增强对三峡库区的反哺能力,并加强对三峡库区优势产业发展的扶持,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在加快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依据三峡库区的自身特色,充分发挥长江水道大通道优势,增强要素聚散能力,发展通道经济,发展壮大现代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盐气化工、新型材料等支柱产业,形成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

这样在重庆市“一圈”“火车头”的带动下,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实现“提速提档”、“做特做优”,尽快达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实现重庆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