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养生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传统体育养生学复习题

完整版传统体育养生学复习题

传统体育养生学复习题一、填空或选择题1.调身、调息和调心是健身气功锻炼的三个基本要素。

2.以自我锻炼为主要形式,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目的的气功,属于。

3.“三盘落地势”身体下蹲时口吐“嗨”音,目的是为了气能下沉至丹田。

4.韦驮献杵第二势通过上肢和立掌外撑腰动作导引,可提高肩、臂的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的活动能力。

5.“摘星换斗势”一臂上摆至头顶上方时,要目视掌心,意注—穴。

6.做“猿提”动作时以胸部膻中穴为中心,缩项、夹肘、团胸、收腹,可加强胸、背部和上肢的团紧程度。

7.掉尾势转头扭臀时,头与臀部做相向运动。

8.握固是指大拇指抵掐根节,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9. “两手攀足固肾腰”两手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时,上体随之前俯,两掌继续沿腿后向下摩运。

10.初学健身气功动作时,一定要强调 D 。

A动作与意念的配合B呼吸与动作配合C形神兼备,内外合一D动作的变化和路线11. B 是八段锦的功法特点。

A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B柔和缓慢,圆活连贯C外导内引,形松意充D动作舒展,伸筋拔骨12.“韦陀献杵第三势”两掌上托时,意想通过“天门”观注两掌,目视前下方,自然呼吸。

13. “两手托天理三焦”通过两手交叉上托,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

14.不论何种形式的功法,在锻炼方法上都是国—与静的有机结合及合理搭配。

15.“五劳七伤往后瞧”的转头动作,可刺激颈部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

16.八段锦预备势要求两手 ___ ,掌心向内,目视前方。

17.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特点是动作舒展,伸筋拔骨;柔和匀称,协调美观;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18.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须把握好形、神、意、气四个环节。

19.做“虎举”动作时,两臂举起和下落可细化为提、举—、拉、按。

20. “鹿奔”动作身体后坐时要求背部形成“横弓状”和“竖弓状”,意在疏通督脉之经气,振奋全身之阳气。

21.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的作用是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与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中华体育养生学期末考试

中华体育养生学期末考试

中华体育养生学期末考试一、基本知识1.养生: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2.炼丹术:原指将生砂放于火中烧炼,丹即为丹砂。

后来扩展了它的含义,分为内丹术和外丹术两种。

炼丹术古代也称“黄帝术”,道家以黄帝为始祖,故称。

3.正气:指人体内的元气。

即人体的防御、抵抗和再生能力的功能。

中医学亦指正常的气候。

4.武德:武术道德,是指练武者的道德规范,又指运用武力所应遵守的准则,是不同武术流派的练武宗旨。

5.人元:( 三元大法是指天元、地元、人元)人元是根据练功所需采用的方法,“药”是指炼精化气的阶段。

天元又称内丹术,地元又称外丹术。

6.养生境界:就是养生所达到的程度,包括养生思想与方法。

是几千年来先民们养生实践经验的总结,属养生学的重要范畴。

7.白打:拳术8.消肿舞:(夏代)一种以形体运动为主的保健运动。

9.六气:风、寒、暑、湿、燥、火10.五体:是指筋,脉,皮,肉,骨的五种人体组织的结构。

11.筑基:体育基本功是指学习体育项目必须具备的基本的体质与技能。

是练习者的基础。

12.人体保健的“四养”观点: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

13.优俳:古代化装表演的以谐虐为主的杂戏。

14.百行周备:人在社会中的道德修养。

15.熊经:熊攀枝16.内功:锻炼内脏器官的运动方法17.扶吾之固:是说对身体健康的复兴。

18.“四五”饮食方法: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为菜为充。

19.足力:人体耐力素质。

20.弱冠:男子 20 岁为成人,要举行成人礼,因体犹未壮,又称“弱冠”。

21.七情:儒家:喜、怒、哀、惧、爱、恶、欲;中医:喜、怒、忧、思、悲、恐、惊;佛家:喜、怒、忧、惧、爱、憎、欲。

22.内功四法:精神、气、力、功;23.外功四法:手、眼、身法、步。

24.内壮神勇:对内脏器官的锻炼与坚实外壮神勇:对内脏器官的锻炼与坚强壮25.养生之道:在养生活动中,结合人体基本活动规律与身体特点,通过相应的健身手段达到健身目的。

传统体育养生学 复习资料.doc

传统体育养生学 复习资料.doc

中国传统养生学是一门颐养身心的学问,它是建立在华夏民族对于人生命的独特认识的模式上,具有系统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方法。

传统养生是在传统养生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预防疾病,养护生命,延年益寿的实践活动传统养生学从修炼方法上主要可划分为导引,行气,内丹,房中,服食,药饵,四时养生中国传统养生功法来源于舞蹈。

~概念及内涵: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是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体育养生学是通过身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预防疾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1 既能养生,又能治病 2 强调整体观,以内因为主的运动 3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4 最具广泛的适应性传统体育养生的功能:培补元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血气调理脏腑传统体育养生功法锻炼的基本原则:松静自然,动静相兼,炼养结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传统体育养生功法锻炼的基本要领:身体端正——调身;呼吸深长匀细——调息;心神宁静——调心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教学阶段:基础教学阶段——调身理气;复习巩固动作阶段——调息顺气;完善动作技术阶段——体松心静;形、意、气合一阶段——内外兼修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教学方法:讲解法,目的明确,有针对性;语言准确,有启发性;语言形象,又生动性;;提示与暗示法,与诱导;;示范法;;完整及分解教学法;;练习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及纠偏法;;讨论法;;多媒体、录像教学传统体育养生学功法交流之价值及意义:首先能为这类人群在公共场合进行规律较大的体育健身养生功法提供一种合法的交流与展示平台;其次,能够使练习者以及观众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传统体育养生功效和练习方法,起到一种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再次,通过交流展示活动,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技术水平的提高。

意义:一是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练习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积极性,二是对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养生观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三是能为国家积极倡导科学健身,推广示范功法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此外,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交流展示活动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将会起到有益的补充。

传统体育养身功法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南大学

传统体育养身功法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南大学

第一章测试1.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源头最早来于()A:《道德经》B:《黄帝内经》C:《天论》D:《周易》答案:D2.医疗导引行气术的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其中()提出了动静结合的传统体育养生思想。

A:巢元方《诸病源侯论》B:孙思邈《千金要方》C:陶弘景《服气疗病》D:高濂《遵生八笺》答案:B3.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具有动作具有柔和、缓慢、均匀,动作结构简单运动量较小的运动特点()A:对B:错答案:A4.调身的姿势一般分为坐式、卧式、站式三种()A:对B:错答案:A5.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的锻炼一般以松静自然、动静相兼、循序渐进、练养结合、持之以恒五个方面为原则()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以下哪些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功法特点()A:引伸肢体,动诸关节B:动静结合,练养相兼C:安全易学,左右对称D:外导内引,形松意充答案:ABCD2.五禽戏在习练中要特别注意以下那些方面()A:因人而异B:节奏不一C:由快到慢D:由浅入深答案:AD3.以下哪些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功理作用的是()A:调节呼吸,增强心肺功能B:促进消化,调节脾胃功能C:疏肝利胆,强腰固肾D:增强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答案:ABCD4.五禽戏属古代导引术之一,它要求意守、调息和动形谐调配合。

()A:对B:错答案:A5.健身气功.五禽戏包括起势、收功,共10个动作()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五禽戏的预备姿势为:()A:两脚并拢,两手自然垂于体侧,自然伸直,胸腹放松,下颏微收,头正项直,舌抵上腭,目视前方。

B:两脚并拢,自然伸直,胸腹放松,两手自然垂于体侧,头正项直,下颏微收,舌抵上腭,目视前方。

C:两脚并拢,自然伸直,两手自然垂于体侧,胸腹放松,头正项直,下颏微收,舌抵上腭,目视前方。

D:两脚并拢,胸腹放松,两手自然垂于体侧,头正项直,自然伸直,下颏微收,舌抵上腭,目视前方。

答案:C2.虎举一共有四个动令,依次为:( )A:握拳、上举、下拉、握拳B:握拳、下拉、上举、握拳C:握拳、上举、握拳、下拉D:下拉、握拳、上举、握拳答案:C3.虎扑这个动作的难点在于“长引腰”()A:对B:错答案:A4.鹿抵分为三个动令: “迈步”、“转腰下视”、“还原”()A:对答案:A5.熊戏的手型(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A:错B:对答案:A第四章测试1.以下哪些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功法特点多选题()A:松紧结合,动静相兼B:神与形合,气寓其中C:柔和缓慢,圆活连贯D:安全易学,左右对称答案:ABC2.以下哪些是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习练要领多选题()A:准确灵活B:练养相兼C:循序渐进D:松静自然答案:ABCD3.以下哪些是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健身机理多选题()A:松紧结合,增进协调B:脊柱为轴,整体调节C:导气引体,调畅气血D:强化脏腑,疏通经络答案:ABCD4.八段锦通过对脊柱的拉伸旋转,刺激疏通任、督二脉,从而起到了整体调节,牵一处而动全身的锻炼效果。

传统体育养生学期末考试重点体育教育专业

传统体育养生学期末考试重点体育教育专业

传统体育养生学期末考试重点体育教育专业一、小知识点:1.养生又称摄生、保生、卫生、寿世等,可理解为对生命的保养。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2.传统养生方法:导引术、行气术、房中养生术、服食养生术、四时颐养术。

导引始见于《庄子·刻意》导引的目的: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行气始见于《左传·昭公九年》行气又称为吐纳、调息,是一种以呼吸促进内在血气运动为主的养生方式。

3.根据四时气候特点,养生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4孔子在饮食养生提出:食不言,寝不语;苏东坡说:已饿方食,未饱先——中国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

5.健康的四大基石:平和的心态,平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

6.老子在《道德经》提出“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涉及到气功养生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等精神休养方法。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中意理论专著《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学专著《养性延命录》。

第一部论述疾病的病因、病机、诸侯分类、诊断和治疗的专著《诸病源候论》。

8.《吕氏春秋》的养生思想:节欲、适度、运动。

首次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阐明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规律。

9.孔子提出:君子有三戒:少时血气未定戒色、壮年血气方刚戒斗、老年血气既衰戒得。

提出“知者乐、仁者寿”的养生术张,思想核心“任”。

10.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主要包括:教戒篇,食戒篇,杂戒篇,服食疗疾篇。

提出了后人称之为“六字吐气法”的六字诀,吹呼嘘呵嘻呬。

最早辑录了关于华佗的“五禽戏”的文字说明。

11.《尚书·洪范》首次提出了五福和六极的要求,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12.《黄帝内经》提出了“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养生方法。

强调“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象征,并创立了经络学说。

指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健康中国我行动—传统体育养生篇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理工大学

健康中国我行动—传统体育养生篇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理工大学

健康中国我行动—传统体育养生篇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兰州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是衡量健康的标准之一。

A:错 B:对答案:对2.20世纪90年代WHO的全球调查表明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的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为占60%,环境因素占17%,遗传因素占15%,医疗服务条件占8%。

A:对 B:错答案:对3.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A:错 B:对答案:对4.秋季养生以肺为先,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A:错 B:对答案:对5.《黄帝内经》养生基本法则中“作息有常“基本要求是指作息根据个人习惯而定。

A:错 B:对答案:对6.1989年WHO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什么?A:社会适应良好B:心理健康C:生理健康D:道德健康答案: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道德健康7.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五快三良好”的健康标准?A:说的快B:良好的人际关系C:吃的快D:起的快答案:起的快8.哪两项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标志着我们从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目标转向更加注重实现人民福祉尤其是健康福祉?A:《体育强国建设纲要》B:《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C:《“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D:《五大发展理念》答案:《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9.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核心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包括?A:适当锻炼B:合理饮食C:戒烟限酒D:早睡早起答案:适当锻炼;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早睡早起10.中医认为()是人的后天之本,人体的五脏六腑、骨骼经络,乃至毛发皮肤都必须依赖它的滋养,没有它就没有生命。

A:气血B:运动C:呼吸D:血液答案:气血第二章测试1.太极图能流传至今的过人之处在于将太极哲学思想可视化。

A:对 B:错答案:对2.由于太极拳的理论根据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太极理论”,而道家和道教乃是此理论的发挥者,于是现代人大多赞同张三丰创编太极拳的说法。

传统体育养生

传统体育养生

传统体育养生传统体育养生一、问答题(20分)1.阴阳的相互关系(5分)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阴阳的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2.现代养生观?(5分)1. 从物质养生向精神养生发展2. 从经济养生向科学养生发展3. 从追求生活质量向追求生命质量发展4. 从安身立命之本向情感心理依托转变3.老子(5分)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被誉为东方的三大圣人之首,他的《道德经》是全球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巨大宝藏。

4.睡眠方向与体位?(5分)一、睡眠的卧向所谓卧向,是指睡眠时头足的方向位置。

睡眠的方位与健康紧密相关。

中国古代养生家根据天人相应、五行相生理论,对寝卧方向提出过几种不同的主张。

(一)按四时阴阳定东西(二)寝卧恒东向(三)避免北首而卧二、睡眠姿势1. 常人宜右侧卧2. 孕妇宜左侧卧3. 婴幼儿睡姿4. 老人及病人睡姿二、简述题(40分)1.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10分)传统保健体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生产,生活与疾病作斗争中强身健体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它对预防疾病,强身益智,涵养道德,延年益寿,强盛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传统保健体育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起到改善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作用,它既能养生又能治病,具有医疗和体育的双重属性.通过传统保健体育课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传统保健体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较熟练掌握导引养生基础方法,武术基本功和长拳,太极拳的基础套路.配合选用现代体育运动的一些训练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注重能力培养,使之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发展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机智,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完美的情操,强健的体魄和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生.传统保健体育作为校院的传统体育项目,自80年开设课程以来,在85年,90年,92年,96年四次修订了大纲.本大纲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的精神,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在第二学期增加了传统保健体育创新能力的考试,占总分值的20%,并提供能力考核菜单,也可由学生自行创造设计,根据完成动作的质量,动作的新颖性和难易程度进行评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体育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社会环境养生? (10分)自然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是良好的自然环境,则会对人的养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如果是不良的自然环境,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成为养生的绊脚石。

传统养生试题及答案

传统养生试题及答案

传统养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传统养生中,以下哪个不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脏”?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D2. 传统养生认为,以下哪种食物对肝脏有益?A. 辛辣食物B. 油腻食物C. 绿色蔬菜D. 过咸食物答案:C3. 以下哪种运动方式被认为对心肺功能有益?A. 静坐冥想B. 快跑C. 散步D. 举重答案:C4. 传统养生中,哪个季节最适合养肺?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C5. 传统养生认为,以下哪种情绪最不利于养生?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恐惧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传统养生中,以下哪些因素被认为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A. 饮食B. 情绪C. 环境D. 遗传答案:A、B、C7. 传统养生中,以下哪些是推荐的养生方法?A. 早睡早起B. 适量运动C. 暴饮暴食D. 保持乐观答案:A、B、D8. 传统养生认为,以下哪些食物对肾脏有益?A. 黑色食物B. 咸味食物C. 红色食物D. 苦味食物答案:A、D9. 传统养生中,以下哪些是春季养生的要点?A. 早睡早起B. 多食酸味食物C. 多食甘味食物D. 多食苦味食物答案:A、C10. 传统养生认为,以下哪些是夏季养生的要点?A. 早睡早起B. 多食苦味食物C. 多食酸味食物D. 多食咸味食物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传统养生认为,春季是养心的最佳季节。

()答案:×,春季是养肝的最佳季节。

12. 传统养生中,情绪的稳定对养生非常重要。

()答案:√13. 传统养生认为,过量饮酒对肝脏有益。

()答案:×14. 传统养生中,冬季是养肾的最佳季节。

()答案:√15. 传统养生认为,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答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请简述传统养生中“饮食有节”的含义。

答案:饮食有节是指在饮食上要有所节制,不过量,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规律性和平衡性。

体育学院《养生学》复习题

体育学院《养生学》复习题

1、动功:是指通过练功者肢体运动的不断变化,意气相随,起到体内气血流畅、舒经活络的作用。

2、经络:是指人体内存在着一些气血流行的通路,就是所谓的脉。

其中大的、纵行的主干,因为它很像纺织品中的通路,所以把这种脉称为经脉,而些细小的分支(横出)很像鱼网那样互相联络,所以这些分支又称为络脉,经络就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

3、天人合一: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具有相适应的关系,共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

4、导引:就是一种练习,在这一练习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呼吸运动、身体运动和按摩等方法,以此达到宣导气血使之畅和、伸展肢体使之柔灵的健身效果,实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养生目的。

5、阴阳:阴阳是化育生命的本源,凡是明亮的、温暖的、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都属阳;反过来,凡属于黑暗的、寒冷的、消极的、向下的、退行性的事物都属于阴。

6、气-元论思想答:在宇宙自然和一切生命体之间,充斥着一种至精至微、无所不在、运动变化的物质实体——“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这种“气”构成了宇宙的本体及规律,一切生命现象都是“气”变化的结果。

7、武术套路运动的养生作用。

(1)促进人体各部位的全面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2)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即使人体精充、气足、神全(3)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

8、动静适宜的养生内涵。

答:养生中动静适宜是指:“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养生活动必需做到动静兼修,并做到动静适宜。

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养护,以动为主。

静时,要求最大限度摒弃杂念,动时,以略感疲劳为度。

9、儒家天人合一的含义。

答: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

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

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

传统体育养生学理论复习资料

传统体育养生学理论复习资料

传统体育养生学理论复习资料第一章名词:1、养生:人类维持生存、保养身体、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提高生命质量的行为。

2、中国传统养生学:以传统哲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中医的理论与方法,采用行气、导引、服食、药饵、房中等具体手段,通过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发展身体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生命和生存质量等途径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3、行气术又称吐纳、调息,是一种以呼吸促进内在气血运动为主的养生方式,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内循环运动。

行气术的练习方法主要讲究松、静、自然;意气相随。

填空:1、养生,又称摄生、保生、卫生、寿世等。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2、四时养生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3、在传统体育养生学中,静分为内静与外静,内静是指精神内守,外静是指形体安静。

4、在中国养生史上有主静和主动的不同养生学派,《吕氏春秋》等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养生观点,老庄学派则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

简答题:1、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A、既能养生,又能治病B、强调整体观,以内因为主的运动、内外合一C、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D、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传统体育养生的功能A、培补元气B、平衡阴阳C、疏通经络D、调和气血E、调理脏腑3、简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概要A、气一元论思想B、天人合一与整体把握思想C、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D、内倾思维与反观自心思想E、动静适宜与形神统一思想4、简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主要的养生方法A、行气术B、导引术C、房中术D、服食养生术E、四时颐养术5、传统养生术的调摄行气的特点:顺时以益气、谨食以助气、导引以行气第二章名词:1、传统体育养生: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

2、静功:指在练功过程中练功者的形体和位置基本保持不动,并结合意念运用和呼吸调整,以达到锻炼身体内部机能为目的的导引功法。

智慧树答案传统体育养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传统体育养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养生的概念主要有哪几个?()答案:保养身体;保护生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2.传统体育养生是民族文化遗产。

()答案:对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没有系统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方法。

()答案:错第一章1.八段锦是我国古代的导引术。

()答案:对2.八段锦发现于先唐时期。

()答案:对3.八段锦中自然掌五指伸直并拢。

()答案:错4.马步间距为本人脚长的4倍。

()答案:错5.立身中正是八段锦的身型要求。

()答案:对第二章1.预备式需要腋下虚掩。

()答案:对2.预备式需要眼看下方。

()答案:错3.预备式开右脚。

()答案:错4.抱球时两掌微张。

()答案:对5.预备式拇指上翘。

()答案:错第三章1.两掌抬至胸前时,掌心()。

答案:向上2.两掌上托时吸气。

()答案:对3.两臂下落时屈膝。

()答案:对4.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点有()答案:手上托 ;脚踩地5.两手上托时耸肩()答案:错第四章1.拉弓时成弓步。

()答案:错2.拉弓时两掌自然舒展。

()答案:错3.两臂对拉时成一条直线。

()答案:对4.拉弓时膝盖要超过脚尖。

()答案:对5.八段锦要立身中正,要有()。

答案:帝王相第五章1.调理脾胃须单举手掌力达()。

答案:掌根2.调理脾胃须单举抬臂的同时抬头。

()答案:错3.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臂上下的动作路线相同。

()答案:对4.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臂上举下按时横肘。

()答案:错5.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臂从两侧落下。

()答案:错第六章1.五劳七伤往后瞧转头转体同时进行。

()答案:错2.五劳七伤往后瞧收掌时两臂画弧。

()答案:错3.五劳七伤往后瞧转头时身体后仰。

()答案:错4.五劳七伤往后瞧转头时两臂一前一后。

()答案:错5.转头后瞧时,可刺激颈部大椎穴,牵拉两侧颈动脉,改善脑部供血。

答案:对第七章1.摇头摆尾去心火始终目视前方。

()答案:错2.摇头摆尾去心火转头时两腿伸直。

()答案:错3.摇头摆尾去心火旋转时以尾闾为主,头部跟随。

()答案:对4.摇头摆尾去心火摇头时胸部微含,柔和缓慢。

(完整版)中华体育养生学题目

(完整版)中华体育养生学题目

名词解释内功四法:精神、气、力、功外功四法:手、眼、身法、步“四五”饮食养生方法: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稻、黍、稷、麦、豆,粮食作物总称)五菜(葵、韭、藿、薤、葱,蔬菜的称谓)三有养生方法:把黄帝内经提出的起居饮食劳作的要求称为中医三有养生方法: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作有序。

载民:养育百姓。

武家功夫训练四到:意到,气到,血到,力到。

要求以气催力,发力迅猛,注重内气训练,把内功纳入重要范畴。

内壮神勇与外壮神勇:武术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内外兼调,神形合一,把内壮与外强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内外壮神勇。

镜光:明亮的光线。

白打:拳术。

医学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常有高原缺氧性特发病发生,而且随海拔的升高,发病率逐渐增加,所以医学上把3000米以上的高原称为医学高原。

疡医:外科医疗。

疾医:内科医疗化变乃生:物质气化生成。

一世:一世为30年。

少客:地位低的宾客。

沆瀣:夜间的水汽。

引胠责:治下肢不遂症。

炼丹术: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炼丹术原来是指将生砂放于火中烧炼,丹即丹砂,后来扩展其含义分为内丹术和外丹术两种。

炼丹术古代也称皇帝术。

外丹术:用炉火烧炼药石的是外丹术,自先秦出现的一种练养方法,没有科学依据,又称地元。

内丹术:以静功和精、气、神修炼的叫内丹术,又称天元。

人体保健的四养辩证观点: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

提倡以不同方式养身,把四养中的药、食、精、神做对比分析,注重精神养生。

五体:筋、脉、皮、毛、骨、肌肉,五种人体组织的结构。

长夏:夏秋之交。

带下医:妇科医疗。

阳风:酷热的天气。

七情(儒、医):儒——指喜怒哀惧爱恶欲,基本要求是节制情感,反对贪欲,提倡仁爱之心。

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从防病治病的角度出发,强调预防为主,防病胜于治病。

二者都注重精神养神。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

圣度:原则。

引炅:治热性疾病。

传统体育养生学练习题

传统体育养生学练习题

传统体育养生学练习题第一章中国传统养生学概述名词解释:1、养生:2、行气术:3、导引术:4、天人合一:5、中国传统养生学:选择题:1、中国传统养生术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道德的自我约束和心理修炼,其实质反映出()趋向特点。

A.天人合一与整体把握思想B.动静适宜于形神统一思想C.内倾思维与反观自心思想D.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2、()是生命之根、生命之源,人的形体精神都由这一根本要素所决定和支配。

A.营气B.元气C.真气D.精气3、“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一划时代的养生观念,它充分反映出中国传统养生学()。

A.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B.动静适宜于形神统一思想C.内倾思维与反观自心思想D.气一元论思想判断题:1、反观自心、注重内在体验、强调发展人的内脏器官的功能,这种养生方式体现的思想是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

()2、重视精神与形体的同步炼养和发展,并相互促进,反映的是形神统一思想。

()3、导引术,是一种以呼吸促进内在气血运动为主的养生方式。

()简答题:1、中国传统养生学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中国传统养生学包括哪些主要的养生方法?第二章传统体育养生概述名词解释:1、静功;2、动功:3、保健功:4、五禽戏:选择题:1、()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庄子.刻意》中:“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A.行气B.静功C.导引D.内功2、下面属于以外练为主的动功的是()A.五禽戏B.易筋经C.八段锦D.太极导引判断题:1、“导引”偏重人体对气的锻炼,以引气为主,具有宣导气血的作用。

()2、动功与静功是相对而言的,它通过练功者肢体运动的不断变化,意气相随,起到体内气血畅通、疏通活络的作用。

()3、五禽戏相传为华佗所创,五禽指的是虎、鹿、熊、马、鸟。

()4、腹式呼吸是指吸气的时候肚子鼓起来,吐气的时候肚子凹进去。

()5、按摩法在古代归属于导引,而现在的按摩法,多为他人按摩,故逐渐从导引术中分离而成为独立的医学分科。

传统养生-远程课

传统养生-远程课

传统养生-远程课参考题。

答案见底单选题1、传统体育养生以人的“形神”为核心,内包括精神、五脏六腑。

外涉及到四肢百骸,自然与社会及养生方法,人体只有()的调养才能健康长寿。

注意饮食体育运动整体多维适应自然2、现代生物学研究,人的最长寿命大约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至10倍,人的性成熟期是14至15岁,从理论推断,人的寿命应在()岁至()岁左右。

120、16080、9090、10090岁3、传统体育养生是以“整体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合一”学说、“系统论”、“发展观”的思想为()基础。

行为理论养生健身4、人体阴阳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阴阳两气()居主导地位。

阴气阳气平衡5、本课程主要介绍的传统体育健身方法是。

8字运动健身方法健身气功健身气功、8字运动健身方法太极拳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是()顺应自然的养生观点。

孔子老子庄子孟子7、传统体育养生是培养个人积极主动的掌握健身方法,使身体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

个人行为集体行为体育行为保健行为8、李清云:享年256岁,是我国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家,生于1677年,故于1933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

他平时有个爱好把()煮水代茶喝,桂圆葡萄柠檬9、<p>现代养生观健康与长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人的一生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成长的每个阶段保持良好的状态,从(&nbsp;)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关键。

</p>老年期儿童时期胎儿期青年时期10、在形神关系中,()起主导作用,()是基础。

“神”、“形”“形”、“神”行为、意识意识、行为第一章——到期末大作业需要答案+QQ209543718。

传统保健体育复习题

传统保健体育复习题

运动医学专业传统保健体育复习题一、基本概念题1、传统保健体育2、民族传统养生体育3、整体观4、阴阳学说5、五行学说6、内脏7、基本功8、脏腑学说9、太极10、导引锻炼二、判断题1、导引锻炼的三要素为:调息、调身、调心、。

()2、传统保健体育就是太极拳。

()3、现代太极拳起源于陈氏太极拳。

()4、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把“礼”字作为参加传统保健体育锻炼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5、传统保健体育学习步骤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6、动作图解中实线代表右手或右脚,虚线代表左手或左脚()7、现代体育对身体锻炼着重于治“标”,传统保健体育则着重于治“本”()8、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9、识神是人与生俱来的神经机制,元神是人在后天形成的()10、《内经》有云:“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11、六淫是指:风、寒、湿、燥、火、暑()12、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身体健康就是指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现象()13、长拳基本功包括:肩功、腰功、腿功()14、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是:心静体松、意导气合、中正安舒、轻柔深稳、连贯圆活、虚实相间()15、五禽戏的动作是根据:虎、鹿、熊、鹤、猿五禽的活动特点编制出来的()16、虎戏动作包括虎窥和虎跳()17、舒心平血功是北京体育大学张广德教授所创编的()18、舒心平血功一共是十二式()19、长期食用黑木耳可以预防心肌梗死()20、饮用红茶比绿茶更健康()三、多选题1、传统保健体育的特点:()A、既能养生,又能治病B、内外合一,形神兼备C、强调整体、以内为主D、内容丰富,形式多样2、传统保健体育的功能()A、培元气B、调脏腑C、平阴阳D、通经络3、学习传统保健体育的步骤:()A、初级阶段B、中级阶段C、巩固阶段D、提高阶段4、传统保健体育的练习方法()A、集体练习B、分组练习C、个人练习D、看图练习5、传统保健体育看图练习的方法()A、理解术语B、边看边练C、由浅入深D、互教互学6、传统保健体育学练的方法A、理论与实践练习法B、完整与分解练习法C、讲解与示范练习法D、课内与课外练习法7、周围神经系统包括()A、脑B、脑神经C、内脏神经D、躯体神经8、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情绪良好B、人格完整C人际和谐D、爱好广泛9、以下哪些不是奇恒之腑()A、胆B、髓C、胃D、小肠10、长拳的基本手法有A、冲拳B、架拳C、推掌D、亮掌11、以下哪些是太极拳的基本步型()A、马步B、弓步C、仆步D、虚步12、鹿戏包括()A、鹿跳B、鹿顶C、鹿兴D、鹿盘13、练习八段锦的作用()A、调脾胃B、理三焦C、去心火D、固肾腰14、熊戏的主要功能()A、充实两肢B、补肺宽胸C、开窍益智D、调理脾胃15、舒心平血功的作用()A、意行结合,重点在意B、阻者通气,淤者导之C、紧者松之,挛者舒之D、循经取动,强调臂旋16、下面哪些是舒心平血功的动作名称()A、闻鸡起舞B、两手托天理三焦C、金象卷鼻D、枯树盘根17、舒心平血功主要与下面哪条经脉关系比较密切()A、心包经B、三焦经C、心经D、小肠经18、本教材中涉及到的传统保健体育养生套路有哪些()A、五禽戏B、易筋经C、八段锦D、舒心平血功19、养生保健的要点()A、平衡饮食B、有氧运动C、心理状态D、无氧锻炼20、以下被齐国力教授列为保健食品的是()A、绿茶B、葡萄酒C、豆浆D、牛奶四、简答题1、高等学校开设传统保健体育有什么意义和作用?2、传统保健体育包括哪些重要内容?3、简述弓步和虚步的动作规格和动作要点?4、舒心平血功各式的动作名称?5、简述五禽戏的主要动作名称?6、简述舒心平血功的引导养生作用?7、简述五脏分别对应的五腑和五行8、心理健康的标准?9、舒心平血功导引口诀是什么?五、论述题1、就如何发挥中医(运动医学)专业学生在民族传统保健体育(益气养肺功)中的作用写一篇范文(不少于500字)2、结合本专业浅谈传统保健体育(益气养肺功)在将来社会中的作用(不少于500字)。

传统养生学与健康试卷1

传统养生学与健康试卷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05级传统养生学与健康 期末考试试题2008年4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养生2. 中国传统养生3. 导引4. 易筋经5. 按摩吉 林 体 育 学 院__________级______________系__________班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装…………订…………线…………○…………………………………………………………二、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养生的基本内容是----------,功法锻炼,----------,----------。

2、 运动养生的机理是----------,------------,------------。

3、 运动养生的形式与方法有三种-----------,------------,-----------。

4、 “导引”一词中,“导”指导气,包括----------和----------;“引”指——-----。

5、 五禽戏模仿的动物有---------、鹿、----------、猿、----------。

三、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请问中国的养生文化的起源是在------时期。

( )A 、殷商之前B 、殷商时期C 、秦汉至隋唐D 、宋元时期2、人参有三种,分别是偏热性、偏-----性和偏凉性。

( )A 、温B 、补C 、甘D 、平3、司马迁总结的四季特征是---------、夏长、--------、---------。

( )A 、春生 秋藏 冬眠B 、春眠 秋收 冬藏C 、春生 秋收 冬藏D 、春眠 秋藏 冬眠4、活络筋骨的腰功有前俯腰,甩腰和------。

( )A 、扭腰B 、转体C 、揉腰D 、涮腰5、下列不是康熙皇帝倡导的健身活动的一项是:( )A 、提倡骑射B 、重视稼穑C 、倡导“千叟宴”D 、 提出了12个“少”吉 林 体 育 学 院__________级______________系__________班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装…………订…………线…………○…………………………………………………………四、简要论述八段锦八个动作的名称,动作的作用部位及功效(本题10分。

传统养生考试试题

传统养生考试试题

1、在形神关系中,(a)起主导作用,()是基础。

A、“神”、“形”B、行为、意识C、意识、行为D、“形”、“神”2、传统体育养生是培养个人积极主动的掌握健身方法,使身体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b)。

A、体育行为B、个人行为C、集体行为D、保健行为3、本课程主要介绍的传统体育健身方法是。

aA、健身气功、8字运动健身方法B、太极拳C、8字运动健身方法D、健身气功4、传统体育养生是以“整体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合一”学说、“系统论”、“发展观”的思想为(a)基础。

A、理论B、行为C、健身D、养生5、李清云:享年256岁,是我国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家,生于1677年,故于1933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

他平时有个爱好把(a)煮水代茶喝,A、枸杞B、葡萄C、柠檬D、桂圆6、<p>现代养生观健康与长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人的一生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成长的每个阶段保持良好的状态,从(a)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关键。

</p>aA、胎儿期B、青年时期C、老年期D、儿童时期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是(b)顺应自然的养生观点。

A、庄子B、老子C、孔子D、孟子8、传统体育养生以人的“形神”为核心,内包括精神、五脏六腑。

外涉及到四肢百骸,自然与社会及养生方法,人体只有(b)的调养才能健康长寿。

A、体育运动B、整体多维C、适应自然D、注意饮食9、现代生物学研究,人的最长寿命大约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至10倍,人的性成熟期是14至15岁,从理论推断,人的寿命应在(a)岁至()岁左右。

A、120、160B、90岁C、80、90D、90、10010、人体阴阳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阴阳两气(b)居主导地位。

A、全部B、阳气C、平衡D、阴气1、(c)是每个人生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

青少年成才有了志向,就能寻找生活的真谛,追求知识,陶冶情操。

他是老年人延长生命活力的“增寿剂”。

中华体育养生学期末考试

中华体育养生学期末考试

中华体育养生学期末考试一.基本知识1.养生:养生是根据声明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2.阳风:酷热的天气3.浊阳:阴晦的天气4.凌阳:寒冷的天气5.反俗:反观自己的行为6.天几舂:上丹田7.地几舂:下丹田8.法于阴阳: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起居生活9.和于术数: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10.四季饮食: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要增辛减却苦,秋辛可省更加酸11.参禅:是指静中思虑,将心注在一法境上12.经行:散步13.百行周备:人在社会中的道德修养14.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15.玄鸟:燕子16.载民:养育百姓17.奋五谷:祈求丰收。

也有敬“谷神”的含义,古代又有以稷为百谷之长的说法,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18.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19.消肿舞:夏代,一种以形体运动为主的保健运动20.引颈:治颈椎病21.引胠病:治下肢不遂症22.长夏:夏秋之交23.厥症: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逾时苏醒的病症24.痿症:肢体动作不便之病25.啬其大宝:养生要注意各种练养功夫26.四大:四大指大饮则血脉闭,大醉则神散,大乐气飞扬,大愁气不通27.圣度:原则28.疾医:内科医疗29.疡医:外科医疗30.七情:儒家:喜、怒、哀、惧、爱、恶、欲;中医:喜、怒、忧、思、悲、恐、惊;佛家:喜、怒、忧、惧、爱、憎、欲31.三去养生观点:去甚:去掉过分的极端的养生习惯;去奢:去掉过分奢侈的生活状态;去泰:去掉无所用心,不思进取,饱食终日的懒散状态32.三戒养生观点: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壮之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老之时,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3.六气:风、寒、暑、湿、燥、火34.养生之道:在养生活动中,结合人体基本活动规律与身体特点,通过相应的健身手段达到健身目的。

传统体育养生学 模拟题

传统体育养生学 模拟题

传统体育养生学模拟试卷一、问答题(20分)1.阴阳的相互关系(5分)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阴阳的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2.现代养生观?(5分)1.从物质养生向精神养生发展2.从经济养生向科学养生发展3.从追求生活质量向追求生命质量发展4.从安身立命之本向情感心理依托转变3.老子(5分)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被誉为东方的三大圣人之首,他的《道德经》是全球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巨大宝藏。

4.睡眠方向与体位?(5分)一、睡眠的卧向所谓卧向,是指睡眠时头足的方向位置。

睡眠的方位与健康紧密相关。

中国古代养生家根据天人相应、五行相生理论,对寝卧方向提出过几种不同的主张。

(一)按四时阴阳定东西(二)寝卧恒东向(三)避免北首而卧二、睡眠姿势1. 常人宜右侧卧2. 孕妇宜左侧卧3. 婴幼儿睡姿4.老人及病人睡姿二、简述题(40分)1.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10分)传统保健体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生产,生活与疾病作斗争中强身健体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它对预防疾病,强身益智,涵养道德,延年益寿,强盛民族起了重要作用.传统保健体育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起到改善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作用,它既能养生又能治病,具有医疗和体育的双重属性.通过传统保健体育课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传统保健体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较熟练掌握导引养生基础方法,武术基本功和长拳,太极拳的基础套路.配合选用现代体育运动的一些训练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注重能力培养,使之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发展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机智,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完美的情操,强健的体魄和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生.传统保健体育作为校院的传统体育项目,自80年开设课程以来,在85年,90年,92年,96年四次修订了大纲.本大纲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的精神,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在第二学期增加了传统保健体育创新能力的考试,占总分值的20%,并提供能力考核菜单,也可由学生自行创造设计,根据完成动作的质量,动作的新颖性和难易程度进行评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体育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社会环境养生? (10分)自然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是良好的自然环境,则会对人的养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如果是不良的自然环境,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成为养生的绊脚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体育养生学复习题一、填空或选择题1.调身、调息和调心是健身气功锻炼的三个基本要素。

2.以自我锻炼为主要形式,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目的的气功,属于。

3.“三盘落地势”身体下蹲时口吐“嗨”音,目的是为了气能下沉至丹田。

4.韦驮献杵第二势通过上肢和立掌外撑腰动作导引,可提高肩、臂的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的活动能力。

5.“摘星换斗势”一臂上摆至头顶上方时,要目视掌心,意注穴。

6.做“猿提”动作时以胸部膻中穴为中心,缩项、夹肘、团胸、收腹,可加强胸、背部和上肢的团紧程度。

7.掉尾势转头扭臀时,头与臀部做相向运动。

8.握固是指大拇指抵掐根节,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9.“两手攀足固肾腰”两手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时,上体随之前俯,两掌继续沿腿后向下摩运。

10.初学健身气功动作时,一定要强调 D 。

A 动作与意念的配合B 呼吸与动作配合C 形神兼备,内外合一D 动作的变化和路线A 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B 柔和缓慢,圆活连贯C 外导内引,形松意充D 动作舒展,伸筋拔骨12.“韦陀献杵第三势”两掌上托时,意想通过“天门”观注两掌,目视前下方,自然呼吸。

13.“两手托天理三焦”通过两手交叉上托,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

14.不论何种形式的功法,在锻炼方法上都是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及合理搭配。

15.“五劳七伤往后瞧”的转头动作,可刺激颈部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

16.八段锦预备势要求两手,掌心向内,目视前方。

17.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特点是动作舒展,伸筋拔骨;柔和匀称,协调美观;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18.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须把握好形、神、意、气四个环节。

19.做“虎举”动作时,两臂举起和下落可细化为提、举、拉、按。

20.“鹿奔”动作身体后坐时要求背部形成“横弓状”和“竖弓状”,意在疏通督脉之经气,振奋全身之阳气。

21.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的作用是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与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22.健身气功·五禽戏包括起势、收势,共12个动作。

二、判断题1.东汉末年,葛洪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编创了五禽戏,将单一的导引术式编排为完整的气功套路。

()2.习练健身气功过程中,在保持功法要求的正确姿势前提下,各部分肌肉应尽量保持放松,只有肢体松沉自然,才能做到以意引气,气贯全身,以气养神,气血通畅,从而增强体质。

(A )3.八段锦的练习必须是全套功法,否则起不到健身的作用。

( B)4.松静自然贯穿在健身气功锻炼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也是防止练功出偏的关键所在。

(A )5.参加健身气功活动不得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和宣传愚昧迷信或神化个人。

(A )6.高血压、颈椎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在习练“九鬼拔马刀势”时,头部转动的角度要大,且速度要快。

( B)7.健身气功区别于其他肢体锻炼之处,不仅在于赋予了调心、调息内容,而且强调三调合一的境界。

(B )8.练功者尚未掌握功法动作即开始追求内在的体验,可取得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

(B )9.初学健身气功宜采用自然呼吸的方法进行锻炼。

(A )10.11.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

()12.健身气功的入静状态有别于一般的清醒状态,也不同于一般的安静状态,既不同于睡眠状态,也不同于昏沉状态,而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13.三调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调心是基础,调息是中介,调身主导调心和调息。

(B )14.健身气功作为一项体育活动,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共同规律,同时又有自身的教学特点和特殊规律。

(A )15.“攒拳怒目增气力”中的“怒目瞪眼”可刺激肾经,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泻,有强健筋骨的作用。

()16.学练健身气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调整好姿势的高低和用力的大小,对有难度的动作,一定要一步到位,绝不松懈。

(A )17.习练健身气功,呼吸应顺畅,不可强吸硬呼。

( A)18.练习“左右开弓似射雕”可加强心肺功能以及加强胸部肌肉力量。

()19.健身气功·五禽戏“猿钩”的快速变化,意在增强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性。

(A )21.健身气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门关于和谐的学问,在理论上以生命整体观为指导,在实践上以“三调合一”为基准,是一门时尚的健身养生运动。

( A)22.健身气功练习中,无论年轻或是中老年习练者,无论体弱者或是体健者,动作幅度、速度以及步姿的大小、锻炼的时间、习练的遍数和运动量等,都要遵守相同规格才能得到较好健身效果。

( B )23.“背后七颠百病消”上提时要掌握好平衡,脚跟尽量抬起,抬至最高点时快速用力下落。

( B)24.易经筋的动作力量上,要求肌肉相对放松,用力圆柔而轻盈,不使蛮力,不僵硬。

A )25.练功强调呼吸要自然,目的是确保呼吸之气的流畅,不仅有利于功法习练中肢体动作的放松与协调,更有利于人的精神放松。

()26.功法练习时的“练”要与日常生活中的“养”密切配合,提高练功效果,增进身心健康。

(A)27.练习八段锦要求动作路线直来直去,刚健有力。

( B )28.“两手攀足固肾腰”中向上起身时,由骶椎至腰椎、胸椎、颈椎,头,由下向上依次缓缓逐节伸直后直立。

()29.古人说:“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说明姿势在练功中的重要性。

( A )30.形神共养是指在练功实践中既要注意形体的保养,也要注意精神的调摄,更要使练功者形神合一。

(A )三、名词解释1、天人合一: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基本观点之一,是人类在一定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总的认识或看法。

2、行气术:又称吐纳、调息,是一种以呼吸促进内在气血运动为主的养生方式,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内循环运动。

3、导引术:是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传统的健身方法。

4、养生:又称摄生,旨在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来增强体质,治疗疾病,保持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5、中国传统养生学:传统体育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和生命科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交叉互动的产物,是一种建立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点上的体育养生文化6、五劳七伤: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劳损;“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7、静功:指在练功过程中练功者的形体和位置基本保持不动,并结合意念运动和呼吸调整,以达到锻炼身体内部机能为目的导引功法8、动功:与静功相对而言,它通过练功者肢体运动的不断变化,意气相随,起到内气血畅通,舒筋活络。

9、导引:是一种主动性地对形体和精神的自我调节、自我补益、自我增强的锻炼手段与方法。

10、内养功:是有刘贵珍在刘渡舟的气功内容基础上加以整理而形成的功法。

11、放松功:是根据气功“三调”的原则,侧重于调心方面而创编的一套静功锻炼方法。

12、导引功法“三调”:调身:就是有目的地把自己的形体控制在受意识支配的一定姿势和一定的动作范围之内,通过练习以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使机体处在动态的平衡之中调息:呼吸深长匀细指的是调息,它主要是指对呼吸的控制要缓慢。

通过特定的身型或动作及意念的配合,练人的元气,从而达到内气鼓荡、精气流畅调心:主要是通过意识调节来练心,使心静,进而练精神、练思维,在良性意识的指导下,达到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气血通畅,从而达到健身目的13、易筋经: 易筋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健身养生方法,在我国传统功法和民族体育发展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千百年来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14、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

15、柔和缓慢:柔和,是指练习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是指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16、圆活连贯: 圆活,是指动作路线要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

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使上下相随、节节贯穿。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不僵不滞,无停顿断续之处17、大椎穴:位于背上部,第一胸椎棘突之上与第七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18、膻中穴: 在胸部前,两乳头连线间的中点,一般多平齐第五胸肋关节的高度19、命门穴: 在第十四椎节下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20、三焦: 为六腑之一,主要功能为疏通水道与主持气化。

其位置是在胸腹之间,胸膈以上为上焦,脐以上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四、简答题1、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概念是什么?传统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是古代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民族文化遗产。

传统养生是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

传统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身心互相作用的复杂生命现象和规律的人体科学。

2、中国传统养生学有哪些主要特点?1既能养生,又能治病2强调整体观,以内因为主的运动3内外合一,幸甚兼备的练功方法4具有广泛的适应性3、中国传统养生学思想主要包括那些内容?a.气一元论思想 b 天人合一与整体把握思想 c 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 d、内倾思维与反观自心思想 e 动静适宜与形神统一思想4、什么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它是哲学概念。

指人与自然界、社会的和谐统一。

“天”指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规律。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方面。

“人”是指自我身心协调统一的个体。

中医学的外伤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和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

说明人与自然不适应,人体发生病变,有损健康。

5、传统体育养生功法锻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领有哪些?传统体育养生功法锻炼的基本要领有哪些? 1身体端正—调身2呼吸深长匀细—调息3心神宁静—调心6、易筋经的功法特点以及习练要领有哪些?易筋经的功法特点以及习练要领有哪些? 1动作舒展,伸筋拔骨2柔和匀称,协调美观3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练习要领;1精神放松,形意合一2呼吸自然,贯穿始终3刚柔并济,虚实相兼4循序渐进,个别动作要配合发音7、五禽戏的功法特点和习练要领有哪些?五禽戏的功法特点和习练要领有哪些?安全易学,循序渐进,引伸肢体,动诸关节,外导内引,形松意充,动静结合,炼养相兼.习练要领:必须把握好“形、神、意、气”四个环节,形即练功时姿势:神即神态、神韵;以即已经,意念;气即调息。

还要由浅入深和因人而异。

不能急于求成,贪多求快。

8、八段锦功法特点以及习练要领有哪些?功法特点:a柔和缓慢,圆活连贯b松紧结合,动静相兼c神与形合气寓其中练功要领: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气功有上千种之多,虽然其方法、风格各异,但其练功的要领基本上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