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word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高中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王安石变法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 探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通过对王安石具体变法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以角色扮演形式,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运用史料分析,达到使学生全面了解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成果的了解,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一国强盛的根本。

◇通过王安石变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的探讨,使学生了解改革如果离开了人民的福祉,就失去了应有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难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教学工具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王安石变法的背景A积弱积贫局面出现;B社会危机显现:统治危机、边患危机、财政危机C庆历新政失败。

【讲授新课】一、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从小就勤奋好学,博闻强记,读书过目不忘,作文纵笔如飞。

从小就跟随父亲游历大江南北,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有所了解,从小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

考中进士后,担任地方官多年,在地方上推行一系列改革,对朝廷得失和民间疾苦都有了所了解,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为他以后的变法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调到中央任职后,他把自己的一系列改革意见写成长达万言的《言事书》,进献给仁宗皇帝,要求变法改革,但未被仁宗采纳。

直到1068年,年轻的宋神宗即位,才起用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冲破重重阻力,人称“拗相公”。

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曾先后两次被罢相,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设计5: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设计5: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及特点。

难点:王安石变法每项措施的目的;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教具准备:①多媒体设备及网络设备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多媒体展示)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阶级矛盾?2、民族矛盾?3、统治危机?4、直接原因?(学生回答)1、阶级矛盾: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2、民族矛盾:辽、西夏威胁——战争不断3、统治危机: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4、直接原因: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教师总结)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王安石如何通过变法解决上述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教学内容:讲授新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一、阅读梳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变法对策王安石变法主要围绕哪几个问题展开?其变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展示(一)问题之一:积贫——富国之法(二)问题之二:积弱——强兵之法(三)问题之三:选可用之才——取士之法阅读课文,归纳概括:学生速读课文,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展示空白表格:请同学积极回答完成表格学生填完表格后,教师补充概括并强调其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多媒体展示空白表格:请同学积极回答完成表格对于作用和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教材第53页『学思之窗』,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1)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

(2)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多媒体展示空白表格:请同学积极回答完成表格学生回答后,小结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

高中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王安石变法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探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通过对王安石具体变法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以角色扮演形式,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运用史料分析,达到使学生全面了解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成果的了解,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一国强盛的根本。

◇通过王安石变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的探讨,使学生了解改革如果离开了人民的福祉,就失去了应有的社会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难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教学工具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王安石变法的背景A积弱积贫局面出现;B社会危机显现:统治危机、边患危机、财政危机C庆历新政失败。

【讲授新课】一、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从小就勤奋好学,博闻强记,读书过目不忘,作文纵笔如飞。

从小就跟随父亲游历大江南北,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有所了解,从小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

考中进士后,担任地方官多年,在地方上推行一系列改革,对朝廷得失和民间疾苦都有了所了解,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为他以后的变法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调到中央任职后,他把自己的一系列改革意见写成长达万言的《言事书》,进献给仁宗皇帝,要求变法改革,但未被仁宗采纳。

直到1068年,年轻的宋神宗即位,才起用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冲破重重阻力,人称“拗相公”。

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曾先后两次被罢相,但却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下列问题: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目的是什么?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克服统治危机。

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word学案[教案设计doc]

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word学案[教案设计doc]

第二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学习任务】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如何认识王安石的理财之道?3.王安石的强兵之法有什么作用【自主学习】【问题探究】1.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改革的方针是什么?必要性:北宋内忧外患,面临严重危机。

根本目的:挽救统治危机,巩固宋王朝统治。

方针:民不加赋而国用足2.王安石在经济方面的改革目的是什么?措施主要有哪些?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改变积贫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3.王安石在军事方面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措施主要有哪些?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4.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中主要解决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①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③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④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⑤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合作探究】一.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大都是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内容的,这些改革措施都大大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1)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大改革中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各自的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与民族融合的进程。

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方田均税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2)简要分析这些改革把土地制度作为核心内容的原因国情:中国是农业大国;目的:无论是发展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都离不开土地制度的调整和变革二.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模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课程标题:《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程类型:历史课程时长:2学时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方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注意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庆历新政是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一次改革尝试,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以及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配合质疑答疑、原始史料阅读、论从史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北宋中期的历史地图、北宋中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北宋时期的历史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格局,以及社会矛盾和危机。

(2)讲述:介绍北宋中期的历史背景,包括冗兵、冗费和冗官等问题,以及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失败的原因。

(3)思考:针对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和危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互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点拨。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作业:结合课堂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练习。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教学设计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一.课程标准: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王安石上台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原因,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的目的、内容、效果,通过了解宋神宗掌权时的社会状况和王安石变法,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变法的迫切性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背景以及变法主要措施、目的。

引导学生分析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目的,培养学生阅读、归纳、概括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情境再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王安石博学多才,关心社会,洞察民情,富有革新精神;(2)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四。

教学方法运用比较法.学生主动探究的方法,归纳法,逐层加深学生的理解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小诗,你从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得到哪些启发?生1:农民命运悲惨。

生2:宋朝“积弱”局面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师:对,面对社会危机,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起用王安石提问: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答后,教师概括总结原因:1.北宋社会矛盾仍然尖锐2.王安石变法主张和设想3.宋神宗的愿望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改革。

指导思想:积极开源,而非消极节流想一想: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从什么地方入手来变法?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1.王安石变法主要在哪几个方面进行?其变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变法主要围绕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三个方面进行,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一心三施”:王安石变法的设想与决心;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变法在人才方面的管理措施;(2)王安石提出变法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原因,理解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以及科举制的建立、发展、改革与积极作用;(3)探究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武将、神弓、花枪等图片、资料,说明变法措施的成效。

(4)对隋唐科举制与北宋改革科举制的内容进行比较,看发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探究王安石的个人经历对他变法的影响,通过《清明上河图》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作用;(2)通过多媒体资料,再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3)利用图表及图片资料比较隋唐科举制与北宋科举制的异同,以及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王安石博学多才,关心社会,洞察民情,富有革新精神;(2)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这是《泊船瓜洲》中的诗句,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生1:王安石。

师:对。

除了文学方面的贡献以外,他还有哪些显赫成就?生2:他领导了变法运动。

师:对。

北宋中期,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1: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起用的标志是什么?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宋神宗?(1).原因: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变法主张,但没被采纳.宋仁宗对王安石的《言事书》不感冒,那么是什么力量打动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呢?王安石的变法设想:《言事书》的变法主张及设想;多媒体展示:王安石上书《言事书》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王安石的变法设想王安石上书《言事书》,(一)朝廷面临内忧外患,财力穷困、风气日坏、法度不合先前三代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要求;(二)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改革所以失败,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合乎皇帝信赖的几乎没有;(三)当务之急在于培养有用的人才,这就要选择对象,而且要有一整套的教养之道,养廉之法,纪律约束,法律制裁,考察、赏罚的办法;(四)当今不能泛泛而学,需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来培养文武兼能、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五)善于治理财政的,从未以开支不足为问题,主要应通其变,治财要有正确方法;(六)当前朝政的严重问题是从中枢到地方都是奸吏充斥、狼狈为奸、官官相护、贤者受法律束缚而不肖者逍遥法外的情形必须改变,关键在于得到优秀人才放手使用。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特色教案】导入教学:“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诗,它描述了农民的苦难,更表达了改变现状的希望。

师:“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小诗,你从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得到哪些启发?生1:农民命运悲惨。

生2:宋朝“积弱”局面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师:对,面对社会危机,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探究的主要问题】王安石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王安石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变法措施主要有哪些?【重要概念】青苗法保甲法均输法◎起用王安石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1)统治集团危机四伏: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

(2)宋仁宗拒纳《言事书》:面对统治集团的危机,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变法主张,但没被采纳。

(3)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1068年,宋神宗即位。

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决定起用王安石。

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要求变革的呼声又起,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要求变法。

他说如果不变法,汉末张角和唐末黄巢那样的农民大起义说不定又要发生,但没有引起宋仁宗的重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今江西抚州。

)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很早就显示出了政治才能。

他在多年的地方官任上,兴修水利,把库存的粮食贷给百姓,防止高利贷盘剥,博得了百姓的尊敬,也加深了他对社会的了解,锻炼了才干。

2021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word说课稿

2021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word说课稿

2021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word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王安石变法的要紧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分析说明:一是课题说明,二是课标及教材分析,三是教法学法分析,四是教学过程设计,五是成效预估。

【课题说明】本课课题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中的第二课《王安石变法的要紧内容》,属于中国古代史范畴。

【课标及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的课标要求是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要紧内容,评判其历史作用,而本课的课标要求便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要紧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教材要紧从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王安石变法:起用王安石、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实际上讲的确实是变法的前提和具体措施。

本课的地位在本单元中我把它定位于承前启后,前一课介绍北宋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能够说是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让我们认识到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下一课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也确实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给当时社会带去的阻碍,因此学习好本课是学习下一课的前提和基础。

三、教学目标:依照《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二学生的实际情形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明白王安石变法的时刻、具体措施,明白得王安石变法提出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缘故,明白得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专门是如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如何增强军队斗争力的具体措施。

通过《清明上河图》进一步明白得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通过对王安石具体变法策略的认识和明白得,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变法内容进行具体细致分析,加深对变法意义的明白得。

对比教材以及熟悉的其它中国古代变法实例,比较其时代背景、内容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成果的了解,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一国强大的全然,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勇于为国奉献的精神。

2021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

2021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

2021人教版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使用说明】认真阅读学习目标,依据知识结构并结合课本预习勾画课本,梳理基础知识并经历,以备课堂检查。

口主对“课堂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及时上交,以备课堂上小组合作探处。

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以备组内解决或教师解疑。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学习目标】1、理清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表现,分析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缘故:2、认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缘故:3、识记庆历新政的内容,探究庆历新政失败的缘故及和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明白得,庆历新政失败的缘故。

【知识导学】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答采访两会的记者提问时说:“5年前,我曾面对大伙儿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今夭我还想加上一句话,确实是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温总理引用了哪两位历史人物的名言?两句名言表达了温总理如何样的情感?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峻,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逼;(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显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强烈,宋神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王安石变法。

【自主学习】北宋中期面临的要紧社会问题有哪些?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1)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什么阻碍?(2)北宋建国后,冗兵、冗费和冗官局面是如何显现的?产生了什么阻碍?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1043年)(1)宋仁宗进行改革的动机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新政的要紧内容有哪些?(3)新政昙花一现的缘故有哪些?说明了什么?从新政的背景到实施、失败对当今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启发?阅读【学思之窗】,想一想,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阻碍?答案提示: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弟、亲属及门客不必通过科举即可做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北宋中期的社会状况,如贫困、积弱等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改革前的困境。
2.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王安石及其变法团队,引导学生站在改革者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3.通过设定特定场景,如朝廷辩论、民间访谈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争议。
4.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王安石变法在当代的借鉴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亮点五:教学策略灵活运用
教师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还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历史学科的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共1课时。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以解决“积贫积弱”的问题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本次教学案例旨在通过深入剖析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北宋中期的社会状况,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2.运用史料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3.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王安石变法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反思,思考改革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人教版 选修1第四单元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优质教案-学习文档

人教版 选修1第四单元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优质教案-学习文档

选修一第4单元王安石变法教案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变法的必要性、变法的可能性、变法的目的)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3、王安石变法的结局(变法结局、失败原因)知识梳理:一、变法的背景(积贫积弱的北宋)1.改革的必要性: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严重,改革势在必行!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两积:积贫、积弱(财政危机、边患危机、统治危机)“三冗两积”局面形成的根源: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了“收精兵”等措施。

2.挽救危机的尝试——庆历新政(1043年)直接原因:宋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目的:革除弊政、维护封建统治人物:范仲淹、宋仁宗措施: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结果:失败失败原因:改革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遭到他们反对;宋仁宗动摇影响: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3.改革的可能性:王安石变法的有利条件①挽救社会危机的社会责任感②了解民间疾苦,富有经验③上书皇帝,得到宋神宗的支持④意志坚定,不畏强权和阻力4.变法目的:富国强兵,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

变法的核心:增加财政收入以富国、提高军队战斗力以强兵小结: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财政危机、边疆危机和政治危机(必要性)2、“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可能性)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可能性)4、宋神宗继位,任用王安石为宰相,推行变法。

(可能性)二、变法的过程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相2、王安石变法(1)根本目的:摆脱积贫积弱和社会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2)核心内容:富国强兵第 1 页(3)主要措施:富国、强兵、育才3、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及结局(1)评价: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进步性(历史作用):①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doc

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doc

人教版修1《王安石法的主要内容》教案一、教材分析【教学目】1、知与能力(1)“一心三施”:王安石法的想与决心;了改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了改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法在人才方面的管理措施;(2)王安石提出法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原因,理解各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以及科制的建立、展、改革与极作用;(3)探究王安石法期的武将、神弓、花等片、料,明法措施的成效。

(4)隋唐科制与北宋改革科制的内容行比,看生的化。

2、程与方法:(1)探究王安石的个人他法的影响,通《清明上河》一步理解王安石法的作用;(2)通多媒体料,再王安石法的内容;(3)利用表及片料比隋唐科制与北宋科制的异同,以及商鞅法和王安石法的异同,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3、情感度与价(1)学王安石博学多才,关心社会,洞察民情,富有革新精神;(2)王安石十分重中下官的提拔和任用,他才干的机会,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作用;(3)改革是社会步的力;改革充了阻力,程是的,要有定的信念和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点】重点:王安石法在、政治、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法每一措施所解决的;如何整封建国家、地主和民关系。

【教学方法】情境再、探究法、法、述法二、教学程:★新入:利用教材的引言入::“河北民,生近二辛苦。

家家养子学耕,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仍催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者无色。

⋯⋯”是王安石的一首小,你从王安石的首中得到哪些启?生1:民命运悲惨。

生2:宋朝“ 弱”局面人民来的苦。

:,面社会危机,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展了烈烈的法运。

由此入新的学。

★ 授新王安石法的主要内容(一)起用王安石: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三个要点:(1)治集危机四伏:新政失后,宋朝重的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和,1 / 4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3.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目标导航] 1.概括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问题。

(重点)2.理解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

(重点)3.分析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

(难点)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1.原因(1)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导致部分自耕农沦为佃农。

(2)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导致中小农户赋税沉重。

(3)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2.表现:北宋中期,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威胁北宋王朝统治。

[重点精讲]自耕农与佃农的区别(1)佃农:没有土地,耕种地主的土地,但自己备有一定的劳动工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与地主具有人身依附关系。

(2)自耕农: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进行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民。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措施结果影响集中军权(1)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2)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1)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2)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军费开支高涨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集中行政权设立几位宰相和参知政事以相互牵制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逐渐形成了“积贫”局面集中财政权三司管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宰相权力[历史认识]宋代的民族政策虽然对宋政权来说是耻辱的,但客观上为当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和平的环境,并促进了民族融合。

[思维点拨]北宋恩荫制度,经常且广泛,这使得北宋官员迅速增加,冗官现象日益加剧,更使得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积贫”现象日益突出。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1.背景(1)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2)北宋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2.推行:1043年,宋仁宗任用主张改革的范仲淹、富弼等人进行改革。

3.措施(1)吏治上①改革文官升迁办法,定期考核政绩,依照政绩提拔官员,淘汰冗员。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案1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案1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王安石变法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进行的政治改革。

2、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富国”、“强兵”、“育才”等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

3、知道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4、通过对王安石具体变法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5、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成果的了解,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一国强盛的根本。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难点:王安石变法的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故事)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

其人愧甚而退。

王安石是中国封建社会唯一不坐轿、不让人抬的宰相,也是唯一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

王安石个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至宋神宗即位,王安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必被其泽”。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 列宁誉其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讲授新课一、起用王安石“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

……彼昏方怡然,自谓民父母。

……”——王安石《感事》阅读总结: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宋神宗?起用的标志是什么?1、原因: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1)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这样既能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2021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教师用书教案人教版选修1.doc

2021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教师用书教案人教版选修1.doc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概括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问题。

2.探究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

3.分析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

1.重点:分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难点:“庆历新政”及其与王安石变法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1.原因(1)北宋初年,政府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

(2)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导致中小农户赋税沉重。

(3)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2.表现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威胁着北宋王朝的统治。

不抑兼并与阶级矛盾激化的关系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实质上体现和维护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必然会导致兼并严重,使贫富分化更为激烈,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阶级矛盾激化。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1.积弱(1)原因①集中军权:设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以互相牵制;经常换防各地驻军,实行更戍法;造成军队战斗力削弱。

②集中行政权和财权:设立几位宰相和参知政事,互相牵制;三司管财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宰相权力;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2)表现: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签盟约求苟安,形成“积弱”局面。

2.积贫(1)冗兵:扩充军队和“荒年募兵”,使军队数量增加。

(2)冗官:机构重叠,官职混滥。

(3)冗费:军费猛增,岁币和官费开支庞大,北宋财政日益入不敷出。

北宋建国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利弊共存(1)利:①使中唐以来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持社会稳定。

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弊:①机构重叠,官员数量庞杂,财政开支巨大。

②调兵权与统兵权相互牵制,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③地方上财政困难,工作难以开展。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1.背景社会矛盾尖锐,北宋的统治岌岌可危。

2.推行1043年,宋仁宗任用主张改革的范仲淹、富弼等人进行改革。

3.核心: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

4.措施(1)改革文官三年一次循资升迁的办法;定期考核政绩,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word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一心三施”:王安石变法的设想与决心;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变法在人才方面的治理措施;
(2)王安石提出变法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缘故,明白得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以及科举制的建立、进展、改革与积极作用;
(3)探究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武将、神弓、花枪等图片、资料,说明变法措施的成效。

(4)对隋唐科举制与北宋改革科举制的内容进行比较,看发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王安石的个人经历对他变法的阻碍,通过《清明上河图》进一步明白得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2)通过多媒体资料,再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3)利用图表及图片资料比较隋唐科举制与北宋科举制的异同,以及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王安石博学多才,关怀社会,洞悉民情,富有革新精神;
(2)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擢升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巨的,要有坚决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缘故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教学方法】
情境再现、探究法、讨论法、讲述法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师:“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劳。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小诗,你从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得到哪些启发?
生1:农民命运凄惨。

生2:宋朝“积弱”局面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师:对,面对社会危机,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王安石变法的要紧内容
(一)起用王安石:
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缘故:
三个要点:
(1)统治集团危机四伏: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严峻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进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静之后,专门快又高涨起来。

(2)宋仁宗拒纳《言事书》:面对统治集团的危机,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变法主张,但没被采纳。

(3)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1068年,宋神宗即位。

宋神宗期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排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决定起用王安石。

过渡:宋仁宗对王安石的《言事书》不感冒,那么是什么力量打动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呢?
2、王安石的变法设想:《言事书》的变法主张及设想
《言事书》(《万言书》)的要紧内容包括:
(1)朝廷面临内忧外患,财力穷困、风气日坏、法度不合先前三代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要求;
(2)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改革因此失败,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合乎皇帝信任的几乎没有;
(3)当务之急在于培养有用的人才,这就要选择对象,而且要有一整套的教养之道,养廉之法,纪律约束,法律制裁,考察、赏罚的方法;
(4)当今不能泛泛而学,需要依照国家的要求来培养文武兼能、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5)善于治理财政的,从未以开支不足为问题,要紧应通其变,治财要有正确方法;
(6)当前朝政的严峻问题是从中枢到地点差不多上奸吏充斥、狼狈为奸、官官相护、贤者受法律束缚而不肖者逍遥法外的情形必须改变,关键在于得到优秀人才放手使用。

3、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的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了更为全面的改革。

(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1、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进展生产。

(2)内容:建议: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措施触犯了贵族大地主的利益,为后面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缘故作好铺垫。

列表归纳:
2、强兵之法:
(1)目的: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

(2)内容:
(1)目的:选拔和培养人才,为变法造舆论。

(2)内容: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②整顿太学,设专门学校培养人才:
③惟才用人: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

王安石理想中的人才是德才兼备,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理想与现实剥离开来了。

为了变法的顺利进行,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举荐了许多人才,让他们加入到变法大军中来,其中确实不乏年轻有为者。

尽管王安石再三强调选用人才要德才兼备,切忌让那些“巧言令色”之徒得势,但是他的队伍里依旧掺进了许多投机钻营道德败坏之徒,这些人或者有才无德或者无才无德,他们只只是凭借极力吹捧新法以取得王安石的赏识从而进入到变法大军中来,结果使得王安石两次罢相,最终变法失败。

(关于用人失误,将在王安石变法失败缘故去分析)
【合作探究】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秦国的商鞅变法和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闻名的两次变法。

商鞅变法之际,诸国并立,一国国君若能大行革新即可图强并打倒敌国,可谓变法成则国存、变法败则国亡,大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之势。

而王安石时代,北宋实行了高度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改革仅为挽救时弊、富国强兵,其迫切性大大不如战国,况全国吏治败坏、积重难返,保守势力又过于坚强,终于落得失败的结局。

设计问题: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①直截了当目的差不多上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猛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差不多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全然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全然上废止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3)认识:①改革必定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止,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坚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
为转移。

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形,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决的政治魄力。

★教学小结:
庆历新政是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局部改革。

王安石变法是针对北宋统治积贫、积弱危机所进行的较全面的改革:通过理财方面的措施,进展经济,增加国家收入,实现富国愿望,以解决积贫问题;通过军事方面的措施,增强军队斗争力,对内可加强对人民的操纵,对外可抵御辽、西夏的进攻,还可节约军费开支,实现强国愿望,解决积弱问题;而教育方面的措施,则是要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使变法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

如此,北宋统治者试图通过较全面的改革,挽救统治危机,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本课测评:
1、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改革措施的要紧内容。

参考答案提示:为了实现富国的目的,王安石采取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富国之法初步改变了积贫的局面。

2、分析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的目的及要紧内容
参考答案提示: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强兵之法初步改变了积弱的局面。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