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著名神探 法医鼻祖宋慈上榜

合集下载

狄仁杰排第三,盘点十大中国古代神探

狄仁杰排第三,盘点十大中国古代神探

狄仁杰排第三,盘点十大中国古代神探封建社会的地方官,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亢,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能否断案,能否公正执法,是老百姓评价官员好坏的一个重要条件。

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不畏权贵,廉己恤民,刚正不阿,身体力行,勤于政事的官员,他们所到之处惠及一方,在民众中极富威望,深受民众爱戴,在民间素有“青天”之誉。

中国的历史之所以能延续至今,中国的文化之所以能保存至今,这样的官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断案高手,谁是古代第一神探。

Top1 独到计策——赵广汉【人物简介】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蠡吾县(今河北博野县)人,一代名臣.执法不避权贵,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汉昭帝后期及汉宣帝前期(公元前73年前后)。

《汉书》说:“广汉为人强力,天性慧于孝职。

”他为官廉洁清明,威制豪强权贵,嫉恶如仇,以强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处置豪门权贵,深受百姓爱戴,同时,善于思考,非常讲究策略和方法,他的一些办案和惩恶计策独到而有效,深得百姓赞颂。

赵广汉身为京兆尹,清正廉明,威制豪强,由此得罪了皇亲贵戚。

后来,赵广汉又因办案得罪了当朝丞相和司直,他们罗织罪名,诬陷赵广汉,最终使得赵广汉惨遭腰斩。

临刑时,长安的无数百姓和官员,自发聚集在皇家宫殿前,齐齐跪下,他们有的神情肃穆,有的低泣,有的则大哭,前来送别广汉,出现了万人集结为之送行的动人场面。

其最终遭朝廷腰斩处死的结局,更为其不平凡的经历增添了一层迷离的色彩。

赵广汉年轻时做过郡吏、州从事,以廉洁和礼贤下士出名,先被推举为秀才,担任管理物价的平准令,后又被察廉为阳翟县令,因政绩突出,迁为京辅都尉,不久擢升为守京兆尹(代理京兆尹),之后调任为颍川都的郡守,约两年后调回长安任守京兆尹、京兆尹,直至被朝廷腰斩。

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刚到任的几个月时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

那些你不知道的“狄仁杰”们

那些你不知道的“狄仁杰”们

唐代名臣狄仁杰向来很火,被电视剧、电影盯着不放。

正史上的狄仁杰以治理国家留名千古,之所以被塑造成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完全得益于《狄公案》这样的小说。

其实,中国古代的断案奇才们太多了,没有受过任何刑侦教育,却都是“狄仁杰”。

宽和神探――黄霸黄霸是西汉宣帝时大臣。

黄霸为人精明聪敏,熟悉文法,以宽和知名,受到吏民的尊敬。

一家富户兄弟俩的媳妇都怀孕了。

兄长媳妇生了死胎,一直隐瞒。

弟弟媳妇生了男孩,兄长媳妇便将孩子强夺过来称是自己所生,双方论争了3年都未能断决。

黄霸听闻后,派人把孩子抱到法庭中间,令妯娌二人争夺,表示谁能把孩子抢过去,便将孩子判给谁。

兄长媳妇争夺时用力很猛,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弟弟媳妇既想把孩子争回来,又恐怕会伤着孩子而不敢使劲儿,表情极为悲伤。

黄霸顿时明白了其中缘由,斥责兄长媳妇说:“你只想得到儿子,怎么会顾虑到用力争夺会使孩子受到伤害呢?孩子是谁所生,这件事已经非常明白了。

”随即把孩子归还给了弟弟媳妇。

良相神探――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字平仲。

寇准办案如神,公正廉明,被誉为“寇青天”。

一日,有两人因为一个装着铜钱的袋子对簿公堂。

一人是专卖羊肉的屠夫,一人是砍柴的柴夫,都说袋子和袋中的两千铜钱是自己的。

寇准命人拿来清水盆和火炉,令衙役把钱袋子里的两千铜钱全部放入水中,把水盆放到火炉上。

不久盆里的水冒出了热气。

寇准一拍惊堂木,厉声说道:“这些钱是卖肉的钱,大胆柴夫,夺人钱财,该当何罪?”砍柴人还想狡辩。

衙役把他带到水盆边,只见盆里的水上浮着一层厚厚的油花,一股羊膻味也从盆里散发出来。

法医鼻祖――宋慈宋慈,中国古代法医,于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其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

一位男子被人杀死,浑身有伤十余处,都是镰刀所伤。

宋慈发现财物无损、衣物俱在,断定这是一桩仇杀案。

他让附近居民交出家中所有的镰刀,分别排列地上,总共有七八十把镰刀。

当时正值盛夏,苍蝇聚集在其中一把镰刀上,停留不去,检官揪出了这把镰刀的主人。

中国古代三代神断:狄仁杰、包拯、宋慈

中国古代三代神断:狄仁杰、包拯、宋慈

中国古代三代神断:狄仁杰、包拯、宋慈狄仁杰、包拯、宋慈三大神断,狄仁杰官居宰相,其他二人为几品?2019-11-14 12:38 来源:屎记中国古代三代神断,分别是唐朝宰相狄仁杰、北宋开封府“青天”包拯、南宋提刑司提刑官宋慈,这三人是中国古代断案最顶尖的代表人物,其中狄仁杰官职最大,贵为唐朝宰相,而包拯和宋慈则略微逊色,包拯坐镇开封府,最高官职是枢密副使,按照当时官员登基划分,属于从二品官员,而宋慈为提刑官,按照南宋的官员制度,提刑官正使属于正三品官员。

狄仁杰字怀英,属于山西太原人,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官员,素以不畏权贵、刚正不阿著名,并且还是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断案高手,近年来十分火热的一部电视剧,名为《神探狄仁杰》,把狄仁杰的智慧、性格、政治主张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有所夸大之处,但现实中的狄仁杰,确实主管过刑罚和断案,他曾经担任法曹、大理寺卿等官职,其职责与如今的司法机关相似,可见狄仁杰的“神断”不是空穴来风。

而包拯是北宋仁宗时期最著名的断案高手,公元1027年考中进士,逐渐升任为监察御史,后世对包拯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素以廉洁公正、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著名,传说中甚至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被民间称为“包青天”。

包拯最为人熟知的官职,是在开封府担任右司郎中,他敢于替百姓说话,据说还设立了三等铡刀,专门处置作奸犯科者,一为狗头铡,二位虎头铡,三位龙头铡,分别处置平民、高官、皇族,后世将包拯视为神明崇拜,他在中国刑法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

宋慈生活在南宋孝宗时期,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开创了“法医鉴定学”,被誉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在为官20多年来,担任高级刑法官几乎占了一大半时间,一生从事司法和刑狱工作,著名的《洗冤集录》几乎成为后世法医必备读物,被誉为世界第一本法医学著作。

狄仁杰、包拯、宋慈三大神断,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官职大小也不同,但是他们对作奸犯科者绝不宽恕,狄仁杰贵为宰相,偏向于国家大事,包拯素以为民伸冤而知名,而宋慈则以法医鉴定享誉世界,不管是宰相狄仁杰,还是从二品官员包拯、正三品宋慈,他们都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具有正义感的人,为国家和百姓做出巨大的贡献,被后世广为传颂。

狄仁杰排第三,盘点十大中国古代神探

狄仁杰排第三,盘点十大中国古代神探

狄仁杰排第三,盘点十大中国古代神探本文导读:Top1 独到计策——赵广汉【人物简介】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蠡吾县(今河北博野县)人,一代名臣.执法不避权贵,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汉昭帝后期及汉宣帝前期(公元前73年前后)。

《汉书》说:“广汉为人强力,天性慧于孝职。

”他为官廉洁清明,威制豪强权贵,嫉恶如仇,以强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处置豪门权贵,深受百姓爱戴,同时,善于思考,非常讲究策略和方法,他的一些办案和惩恶计策独到而有效,深得百姓赞颂。

赵广汉身为京兆尹,清正廉明,威制豪强,由此得罪了皇亲贵戚。

后来,赵广汉又因办案得罪了当朝丞相和司直,他们罗织罪名,诬陷赵广汉,最终使得赵广汉惨遭腰斩。

临刑时,长安的无数百姓和官员,自发聚集在皇家宫殿前,齐齐跪下,他们有的神情肃穆,有的低泣,有的则大哭,前来送别广汉,出现了万人集结为之送行的动人场面。

其最终遭朝廷腰斩处死的结局,更为其不平凡的经历增添了一层迷离的色彩。

赵广汉年轻时做过郡吏、州从事,以廉洁和礼贤下士出名,先被推举为秀才,担任管理物价的平准令,后又被察廉为阳翟县令,因政绩突出,迁为京辅都尉,不久擢升为守京兆尹(代理京兆尹),之后调任为颍川都的郡守,约两年后调回长安任守京兆尹、京兆尹,直至被朝廷腰斩。

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刚到任的几个月时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

其威名由此流传,《汉书》本传中就把擅长处理政务说成是他的天性。

赵广汉在担任京兆尹时,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处理各项公务,往往通宵达旦。

并且善于思考,讲究办事效率。

在其治理期间,京兆地区政治清明,官属和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赵广汉为官廉洁清明,威制豪强,深得百姓赞颂。

《资治通鉴》所记“京兆政清,吏民称不容口”,是对赵广汉最好的评价。

Top2 宽大教化——黄霸【人物简介】黄霸(公元前51年~公元前130年)西汉宣帝时大臣。

狄仁杰,宋慈,包拯,谁的断案能力强?谁在后世最出名?

狄仁杰,宋慈,包拯,谁的断案能力强?谁在后世最出名?

狄仁杰,宋慈,包拯,谁的断案能力强?谁在后世最出名?就断案能力而言,宋慈最强,包拯次之,狄仁杰最后。

但论在历史上出名度,则恰恰相反,狄仁杰最出名,包拯次之,宋慈最差!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宋代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

曾任广东、湖南等地提点刑狱官,办案著重实地检验。

公元一二四七年著有《洗冤集录》五卷,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广传国内外,对于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宋慈在法医学理论上和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唯物主义倾向。

在对尸体的具体检验方面,即给死者诊断死因,技术性很强,在一定程度上难于为活人诊病。

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必须具备深厚的医药学基础,把握许多科学知识和方法。

儒者出身的宋慈,本无医药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

为弥补这一不足,他一方面刻苦研读医药著作,把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毒理知识及诊察方法运用于检验死伤的实际;另一方面,认真总结前人的的经验,以防止“狱情之失”和“定验之误”。

在多年的检验实践中,力求检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在此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仅从流传至今的《洗冤集录》一书来看,其中所载检验方法之多样、全面,其精确度之高,都是前无古人的。

这也是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最精彩的内容。

在现在的电视剧中也只有《大宋提刑官》这一部。

在2005年上映的这部电视剧涉及这位人才。

而现在除了法警等相关职业的人士,很少有人知道宋慈是干啥的。

该剧讲述的是法医鼻祖宋慈破案的传奇故事。

由央视索福瑞统计的收视数字显示,该剧播出第二周的平均收视率为7.85,超过了《新闻联播》,在2005年上半年央视播出的所有电视剧中位居第一。

法医学之父宋慈简介

法医学之父宋慈简介

20XX年法医学之父宋慈简介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

下面是法医学之父宋慈简介。

人物生平宋慈官居经略安抚使,据历史记载是三品以上官员,官阶一般为正二品或从一品。

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中进士乙科,朝廷派他去浙江鄞县任尉官(掌一县治安),因父丧而未赴任。

宋理宗宝广二年(1226年),宋慈出任江西信丰县主薄(典颁文书,办理事务),从此正式踏上了仕宦生涯。

绍定一至三年,在郑性之幕下参与军事;迄招捕使陈韡檄同监军李华平定莲城七十二寨寇,宋慈参赞居多。

宋慈于绍定四年(1232年)陈韡奏其政绩,举为福建长汀知县(一县的行政长官),嘉熙元年(1237年)任邵武军通判(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嘉熙二年(1238年)调南剑州通判,嘉熙三年(1239年)任提点广东刑(主管司法刑狱和监察),嘉熙四年移任江西提点刑狱兼赣州知县。

淳祐元年(1241年)知常州军事,淳祐七年任直秘阁提点湖南刑狱并兼大使行府参议官,次年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宋分天下为各路,等于现在的省份),皆司皋事。

淳祐九年(12491/ 4年),拔直焕阅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之军事行政)。

经受教育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居建阳。

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出身在一个朝廷官吏家庭,父名巩,曾做过广州节度推官。

宋慈少年受业于同邑吴稚门下,吴稚是朱熹的弟子,因此,宋慈有机会与当时有名的学者交往。

宋慈二十岁进太学。

当时主持太学的真德秀是著名的理学家,真德秀发现宋慈的文章出自内心,流露有其感情,因此,对他十分器重。

宋慈早年的师友,对于他学业的进步与后来的思想当有相当的影响。

任官宋慈一生二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后来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也是「皆司皋事」,可见宋慈一生从事司法刑狱。

长期的专业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经验。

宋慈为什么能成为法医界的鼻祖?外国人是什么看待《洗冤集录》的?

宋慈为什么能成为法医界的鼻祖?外国人是什么看待《洗冤集录》的?

宋慈为什么能成为法医界的鼻祖?外国人是什么看待《洗冤集录》的?本文导读:在2005年,一部古装剧《大宋提刑官》在央视上映了,这是一部超越了《新闻联播》的古代剧,主要讲述的就是我国历史上的法医鼻祖宋慈的破案故事。

这部剧让大家了解到了历史上宋慈这个人,那么宋慈为何会被称之为法医界的鼻祖呢?现在我们就一起离开看看外国法医是如何评价宋慈以及他的《洗冤录》的吧。

宋慈,字惠父,福建南平人,南宋著名的法医专家,一生先后四次担任高级刑法官,平反冤案无数,其深感世间不白冤案之多,法医检验知识之少,从55岁开始,他广泛收集前人的经验,于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在湖南撰成并刊刻了《洗冤集录》五卷。

此书自南宋之后,成为历代官府尸伤检验的蓝本,曾定为宋、元、明、清各代刑事检验的准则,它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系统法医学专著,比意大利人菲德利的《医生的报告》早了整整350年,所以世界法医学界公认宋慈为世界法医学的鼻祖。

后世增删《洗冤集录》的版本至少有40多种,书名有所改动。

15世纪初叶,名为《洗冤录》的版本首先传入高丽(今朝鲜),之后又陆续传入日、法、英、荷、德、俄、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目前所知,国外出版的译本计20多种,其中日本占了8种,1956年,前苏联出版的《法医学史》把宋慈像置于卷首。

然而,与国外教材一讲法医史必抬出宋慈不同的是,他在中国历史上的记录甚少,二十四史之一的《宋史》对宋慈未著半字,我们只能从南宋词人刘克庄的《宋经略墓志铭》,清纪晓岚修纂《四库全书》等记载中知晓一二,甚至如果没有那部《大宋提刑官》的上映,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位与朱熹齐名的世界性人物。

宋朝以前,类似于宋慈工作的人被叫作“仵作”,或叫“行人”,他们一向被统治阶级蔑为“贱役”,所以其名声不显于史被历朝历代看成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中国古代10大最强名医,李时珍第九,孙思邈第六,华佗第二

中国古代10大最强名医,李时珍第九,孙思邈第六,华佗第二

中国古代10大最强名医,李时珍第九,孙思邈第六,华佗第二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的理论就已经基本的形成了,它的出现也给当时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为后世的医学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中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钱乙、宋慈、李时珍、葛洪等人也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接下来小编带你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10、葛洪:葛洪为东晋时期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也是著名炼丹家。

葛洪13岁时父亲去世,家境也十分贫寒,由于他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整日闭门家中读书。

16岁时葛洪拜郑隐为师,这也使它对医学与炼丹之术有了更大的发展。

他晚年隐居于罗浮山中直至去世。

他所写的著作约有五百多卷,不过多数已经失传。

9、李时珍:李时珍为明朝著名的医学家,其父亲也是当地的名医,李时珍子承父业及其具有实践精神,吃苦耐学,尤其执着于本草方面。

李时珍曾为宫廷的医疗机构服务过,但任职一年便回乡。

之后他参考历代的医学书籍八百多种,亲自外出考察尝百草,他的足迹遍布全国,终于经过他长达30年的努力写下了传世之作本《本草纲目》,为我国的医学提供的重要的参考价值,也被后世称为中国古代是大名医之一。

8、宋慈:宋慈为南宋时期著名的法医学家,被誉为是“法医学”之父。

他曾在广东与湖南任职过官员,他办案注重的是实地检验。

在公元1247年他写出了《洗冤集录》五卷,这是我国第一部最为系统的法医学专著,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法医学专著,后来还被广传至国外,对于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7、钱乙: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学家,他一生都专注于儿科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其学生阎季忠将他的医案和验方、理论进行了整理,编制出了《小儿药证直诀》。

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儿科方面的专著,这本著作也使得儿科自此之后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6、孙思邈:孙思邈为唐代著名的医学家,他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他对于医学方面注重于经验,所以他在世时不断地走访民间,记录各种医疗经验,完成了著作《千金要方》。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对后世医学的影响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其间的中医名家更是层出不穷,为中医的发展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其治疗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如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术等。

一.针灸之祖:黄帝黄帝(前271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首先因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人史册。

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

黄帝居五帝之首。

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

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腧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二.脉学介导者:扁鹊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

《史记.战国策) 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扁鹤学医于长桑君。

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总结前人经验,创立望、闻、问、切的四诊法。

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

三.外科之祖:华佗。

华伦又名敷,学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毫州)人。

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其最突出的贡献是麻醉术一酒服麻沸散的发明及体育疗法“五禽戏”的创造。

四.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

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汉代三百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后人尊称他为医学之圣,方书之祖。

五.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

法医鉴定做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发明麻醉剂,创立了法医鉴定学,第一就是他

法医鉴定做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发明麻醉剂,创立了法医鉴定学,第一就是他

法医鉴定做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发明麻醉剂,创立了法医鉴定学,第一就是他现在的西医,因为见效快颇受当代人的推崇,然而,中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医,是否真那么不值一提?我倒觉得,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没有研究过就没有发言权,本人虽没有研究过,但一直认为中医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不说中医,我们来说说中国古代的名医吧:【叶桂】1667-1746,名叶桂,字天士,号秀岩,江苏吴县人,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名医。

14岁父亲去世,便随父亲一位姓朱的门人继续学习。

没几年,就超过了教他的朱先生,声名远播。

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

对治奇经、脾胃、儿科等病尤为擅长,尚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又名李东璧,号濒湖,明朝医学家,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

李时珍继承家学,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三年后,李时珍任职上京任太医院判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用了三十年,著《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性巨著。

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宋朝福建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

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该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

【钱乙】1032-1113,字仲阳。

北宋医学家,始以儿科著名,后擢太医丞,为公卿宗戚看病,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

其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

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古代名医 宋慈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 宋慈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宋慈生平简介姓名宋慈字惠父别名法医学之父去逝时间1249年所在朝代南宋出生地区福建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主要成就开创“法医鉴定学”擅长领域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洗冤集录》一、宋慈简介: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二、人物介绍:宋慈,宋代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

曾任广东、湖南等地提点刑狱官,办案著重实地检验。

公元一二四七年著有《洗冤集录》五卷,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广传国内外,对于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三、主要著作: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

四、学术内容:一、证据的首要位置南宋官府为探明案情真相,将证据摆在首要位置:“遇有死者,必根究其所以致死”;人命之案,须查获凶器;凶手定罪,须查获尸体;尸体检验,须查验到致命伤,否则不易结案,便为疑案。

“大辟之狱,自检验始。

”在“慎刑”的指导思想下,以有无犯罪事实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成为司法实践中的准则,而犯罪事实又必须以充足的证据作为根据,是所谓“旁求证左,或有伪也;直取证验,斯为实也”。

宋慈在书中一再强调以查找证据为目的的检验勘查工作当慎之又慎,举一例视之。

由于致命伤的检验对加害人的定罪量刑关涉甚重,宋慈强调检验中定要仔细勘验,“凡伤处多,只指定一痕系要害致命”;倘若是聚众斗殴,“如死人身上有两痕,皆可致命,此两痕若是一人下手,则无害;若是两人,则一人偿命,一人不偿命,须是两痕内,斟酌得最重者为致命。

”然而,如果两个人同时刺杀、同时打击,要定哪个对致命伤负主要责任,就比较困难了。

想到这一层,宋慈的考虑才算是完备。

“牢狱用刑以求取口供”,中国传统社会向来重视口供的采集。

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生平简介

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生平简介

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生平简介宋慈,字惠父,唐相宋璟后人,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宋慈简介宋慈是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的鼻祖,在法医学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

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得死者沉冤得雪。

宋慈的家庭条件在当时应该算不错了,他自小出生在一个朝廷官吏家中,学习知识是在吴稚门下,吴稚是朱熹的徒弟所以宋慈当时有很多机会和众多有学问的朋友一起探讨知识和学问。

宋慈为官的时间大概有二十几年,在这个时间段中宋慈的清正廉明和体察民情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宋慈在担任江西省主薄的时候正好遇上了民反和兵乱,为了能够平定民乱,宋慈反对用镇压的方法去平定民乱,百姓是需要安抚的,如果用镇压的方式会使得民乱的局面更加不可控制,宋慈最终平定了“山桐贼”暴乱,受到了一个刑狱使的赏识做了幕僚。

有关宋慈简介有很多,其中有一件事情足以见得宋慈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当时的百姓苦于盐价的高涨,百姓所用的盐需要经过很多周折才能够使用所以运输的成本比较大,百姓的收入并不多导致很多百姓是吃不上盐,宋慈为了解决百姓们这样的烦恼,苦思冥想把盐运输的路线改了一下,大大减少了运输的成本,盐的价格下降百姓们吃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宋慈为官期间得到了四次晋升的机会,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宋慈为人友善,为百姓着想才是他不断晋升受人赏识的主要原因。

通过上面宋慈简介你了解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了吗?宋慈撰写的医学著作宋慈被法医认为是自己的祖师,宋慈对现代法医学有重大的贡献,那么,宋慈有没有留下什么医学著作呢?宋慈当然有留下医学著作,宋慈撰写的医学著作就是闻名全国的《洗冤集录》,这是世界上的最早的法医专著。

到现在,这本书还是法医必读的书目,它到现在还有着重要的意义。

宋慈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个官员,他曾经解除了无数的案件,正是案件给了他一些经验,而宋慈就将这些经验记录下来了,在其62岁的时候开始撰写专著,最终成就了这本《洗冤集录》。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神医,医术高,医德更高!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神医,医术高,医德更高!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神医,医术高,医德更高!
扁鹊(前407年—前310年),字越人,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人,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得真传,内科、妇科、儿科皆精,奠定中医的切脉诊断法,著有《难经》。

华佗(145年—208年),字元化,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少时游学,钻研医术,精通外科,发明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发明强身健体的“五禽戏”,尊称“医神”。

张机(154年—219年),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医学家,著有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尊称“医圣”。

皇甫谧(mì)(215年—282年),字士安,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灵台)人,西晋医学家,著有《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医书,尊称“针灸鼻祖”。

葛洪(284年—364年),字稚川,丹阳郡句容县(今江苏句容)人,东晋医学家,精通预防疾病,著有《金匮药方》。

孙思邈(581年—682年),京兆府华原县(今陕西铜川)人,唐朝医药学家,精通药科,著有《千金要方》,尊称“药王”。

钱乙(1032年—1117年),字仲阳,东平府郓州县(今山东郓城)人,北宋医学家,精通儿科,著有《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医书。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福建府建阳县(今福建南平)人,南宋法医学家,开创“法医鉴定学”,著有《洗冤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尊称“法医鼻祖”。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湖北蕲春(今湖北蕲州)人,明朝医药学家,出身医学世家,著有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誉为“医学百科全书”。

叶桂(1666年—1745年),字天士,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朝医学家,出身医学世家,精通内科,著有《温热论》。

历史趣谈:“古代的福尔摩斯”法医鼻祖宋慈:能让死人说话

历史趣谈:“古代的福尔摩斯”法医鼻祖宋慈:能让死人说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古代的福尔摩斯”法医鼻祖宋慈:能让死人说话导语:古代福尔摩斯宋慈:“宋慈一直都是宋姓人的骄傲。

”河南省商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宋会斌说,宋慈断案手法高明,“能让死人说话”,帮助无数人古代福尔摩斯宋慈:“宋慈一直都是宋姓人的骄傲。

”河南省商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宋会斌说,宋慈断案手法高明,“能让死人说话”,帮助无数人洗清了冤屈,“可以说他是古代的福尔摩斯。

”更难能可贵的是,宋慈将自己断案经验,着成了一本《洗冤集录》。

这是最早的法医学专着,宋慈也因此被称为法医学鼻祖。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让宋慈的知名度不再局限于法医界,而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宋慈在当时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南宋的皇帝,可在元朝人编纂的正史《宋史》里,对宋慈只字未提。

现有关于宋慈的介绍,大都来源于南宋词人刘克庄的《宋经略墓志铭》。

按照刘克庄的记载,历史中的宋慈与其父宋巩一样,都属于大器晚成之人。

算下来,宋慈也是名门之后,其祖上是唐朝着名宰相宋璟。

宋慈自幼聪明,并且胸怀大志。

宋慈出生的建阳市,是宋朝着名学士朱熹的故乡。

所以在当地,理学氛围浓厚。

宋慈也深受影响,他最初跟着朱熹的学生吴稚学习。

在刘克庄笔下,宋慈最崇拜的人是诸葛亮。

为了学习诸葛亮“舌辩群儒”的口才,整日钻研诸葛亮着作。

不过,宋慈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

到了32岁,才考中进士,谋取了浙江鄞县县尉一职位。

遗憾的是,就在他上任前,父亲病逝。

按照古时的规定,父母去世后,宋慈需要在家守孝。

一直到了41岁,宋慈到任江西信丰县主簿,才算是正式踏上政坛。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十大名中医排名榜

中国十大名中医排名榜

中国十大名中医排名榜中医是我国流传几千年的一种医疗方式,从古至今有很多名医,救人于危难当中,通过各种中草药治疗疾病,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十大名中医排名。

1. 扁鹊扁鹊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名医,擅长各种疾病,尤其是妇科,五官科,儿科最为精通。

所提出的望闻问切中医学诊断方法,在中医上有着非常高的意义。

2. 华佗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年轻时曾经到过很多地方游历,他的医术十分全面,擅长各科疾病的治疗,被人们称为外科圣手。

3. 张仲景张仲景有医圣的尊称,喜欢收集药方,并且著有著名的伤寒杂病论。

开创了中医辨证,论理智的原则,也是现在中医临床的基础原则。

4. 黄甫谧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曾经编有很多历史名著,在文学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学者,他以针灸渐长被人们称为针灸鼻祖。

5. 叶桂叶桂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特别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病症。

在温病学上有着非常高的成就,而且还为现代温病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6. 孙思邈孙思邈的著名千金药方药学著作在我国中医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唐高宗显庆年完成了世界上第1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7. 薛生白薛生白和叶桂同一时期开创了温病学研究的先河,并且着重突出湿邪和热邪,相和的病症特点,对于温病学有着非常高的贡献。

8. 宋慈宋慈在历史上开创了法医鉴定学著名的洗冤录物件,是中国第1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9. 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吸收了利在本草著作精华做出了补充。

著名的本草纲目就是他所写被后世称为药圣。

10. 葛洪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炼丹家道教理论专家。

对于道教炼丹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也是现代人们研究炼丹历史的重要史料。

盘点古代十大名医,每一位都是中医开拓者

盘点古代十大名医,每一位都是中医开拓者

盘点古代十大名医,每一位都是中医开拓者中医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时候也出过许多著名神医,这些神医每一位都拥有非常高超的医术,还留下过许多影响深远的著作。

今天为大家介绍历史上的中国十大名医,它们每一位都有一项独门绝技,是中医学的开创者。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孟诜(sh ēn)、宋慈、李时珍、葛洪。

一、扁鹊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他本名并不叫片却,是因为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人们用上古神话中黄帝时期的神医“扁鹊”来称呼他。

在中国十大名医中,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中医典籍《难经》、《扁鹊内经》、《外经》由他所著。

二、华佗华佗是一个医术比较全面的神医,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他的医术极为高超,晚年却因为曹操的怀疑,而被拷问致死。

上次介绍了古代的麻沸散是谁发明的,它就是华佗所创。

三、张仲景张仲景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他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是华佗同一时期的人,但是在生前却没有华佗那么大的名气。

他在药剂学方面有巨大贡献,《伤寒杂病论》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在医学上影响甚大。

四、皇甫谧皇甫谧是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被称为“针灸鼻祖”。

他所著《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

五、叶桂叶桂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还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等经典医学作品。

他从小就特别聪明,尤其擅长治疗奇经、脾胃、儿科等病。

六、孙思邈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他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完成了著作《千金要方》。

之后在唐朝政府的支持下,还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关于他的年龄也一直备受争议,有说活了141年的,也有说活了102年的。

七、孟诜孟诜(shēn)是唐朝著名医学家,中医食疗学的开创者。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造就了经久不衰的中国文化,中医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二者荣辱与共。

中国古代的名医们,他们是指黄帝、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葛洪、李时珍、钱乙、宋慈、吴谦十位著名的医学家。

1、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

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

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

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黄帝,《史记》中的五帝之首。

传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

又居姬水,后改为姬姓。

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是中国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有学者以文献证据认为是始于晚清知识分子的推动下,从中国远古传说的三皇与五帝中脱颖而出,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祖先。

2、脉学倡导者——扁鹊姓泰,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

《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

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历史学家范文澜也说:扁鹊“是切脉治病的创始人”。

张仲景赞赏不绝地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扁鹊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去治疗各种病症。

他自说:“越人之为方,不等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可以说,扁鹊奠定了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

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

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他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扁鹊的医学经验,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因此,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

”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称他是“总结经验的第一人”。

历史趣谈:宋慈因何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生平简介

历史趣谈:宋慈因何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生平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慈因何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生平简介导语:宋慈简介: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宋慈简介: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北宋时,宋慈的高祖宋世卿从浙江建德县来建阳任建阳丞而家居此地。

父宋巩曾任广州节度推官(节度使幕府掌管刑狱的官员),家境小康。

宋慈从小受学于父,10岁时从学建阳县学者、朱熹的高弟吴稚,并得到吴稚的同窗黄干、李方子等名人指教。

他重视实践,力求真知。

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他进京入太学,深得太学博士真德秀的赏识,遂拜其为师。

嘉定十年(1217年)宋慈中乙科进士,授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市)县尉,遇父病未赴任。

宝庆二年(1226年)始走上仕途,任江西省信丰县主簿(典颁文书,办理事务)。

南宋时期的赣闽地区,民贫、地狭、人稠,人民处水深火热中,民反和兵乱频频发生。

安抚使郑性之慕其有拨乱反治才,延入幕府参预军事。

刘克庄饯别宋慈时写下《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一词。

当时,江西南部三峒里少数民族发生变乱,赣南数百里地方都很混乱,刘克庄在词中不仅希望宋慈尽快平定叛乱,好快点回家。

也劝友人不要残酷镇压起义的峒民,而应采取招安的措施,需要妥善处理好这件事,宋慈听后当场允诺。

后来宋慈参与了平定“三峒贼”的战役。

他先赈济六堡饥民,又率兵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医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医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医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一、远古时期神农:“药学始祖”,典故:尝百草。

神农在天帝花园取瑶草遇到天帝,天帝赠其神鞭。

他尝百草多次中毒,后因茶而解毒。

其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食断肠草而逝世。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岐黄:实指一部古代医学名著《内经》和它的作者,成书约战国时期。

“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

二、战国时期扁鹊:秦越人(公元前407年-前310年),即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一说为勃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再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

春秋战国时期名医,与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医,被称为华夏医祖。

成就:1.扁鹊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名闻天下。

2.治疗原则:“六不治”。

包括:信巫不信医,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形羸不能服,阴阳并,藏气不定。

即六种病人: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

3.重视疾病预防4.知名病人:蔡桓公、虢太子5.代表作:《汉书·艺文志》载《扁鹊内经》、《扁鹊外经》,均佚。

现存《难经》系后人托名扁鹊之作。

三、东汉时期(一)张仲景张仲景(原名张机,约公元150年至154年—约公元215至219年),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尊称为医圣,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建安三神医”之首。

(建安三神医:张仲景、华佗、董奉)。

成就:1.确立的辨证论治法则,是中医学术的核心思想,成为中医药文化的诊疗模式。

2.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古代十大著名神探法医鼻祖宋慈上榜
导语:说到神探,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都是柯南、夏洛克这些外国著名的神探,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神探,例如:狄仁杰、宋慈等,下面
说到神探,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都是柯南、夏洛克这些外国著名的神探,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神探,例如:狄仁杰、宋慈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十大著名神探吧。

一、清廉神探于成龙——智破命案
于成龙(1617-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

于成龙一生勤政廉洁,在词讼、断狱方面,精于从细节上发现问题,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百姓称呼他为“于青天”。

一日于成龙路过邻县,发现两个男子用担架抬着一女子急急赶路。

女子头戴发钗,旁边跟随的几个人不时整理女子盖的被子。

抬担架的人不时进行交换,并放下担架进行休息。

他们把人抬到一户人家去了。

于成龙怀疑是窃贼,派手下人员打听,终于得知一富户遭到强盗洗劫,富翁遭到炮烙而死。

于成龙命人将富翁的儿子传唤来,那人矢口否认。

按当时规定,发生盗窃案件不能侦破,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人们大多因为案件不能侦破而瞒案不报。

于成龙心生一计,说强盗已经抓到,只是需要核实有关情况。

那人顾虑全消,将家中遭到洗劫,父亲被炮烙而死的惨案全盘托出。

案情已经核实,于成龙将情况通报当地县令,最终一伙强盗全被抓获。

那么,于成龙究竟是怎样破获此案的呢?男女授受不亲,一般的良家女子,躺在担架上时是不会让多个男子掩盖被子的,几个男子时不时为女子掩盖被子,不是怕其着凉,而是怕漏出财宝。

抬着一个女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