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散文分镜头脚本

合集下载

电视散文:花开的声音 分镜头剧本

电视散文:花开的声音 分镜头剧本

场景1学校的小路(日外)场景2湖边(日外)场景3走廊(日内)场景4玻璃墙(日内)场景5操场(外日)道具:手机书场景6教学楼(内日)道具:包场景7校园(外日)道具:包书手机场景8校园(外日)悠长的小路四个人慢慢走进镜头(正面,由远及近,速度慢)一片小草,在风中轻轻的摇摆着。

小刚,林萍俩人背靠背的坐在走廊的长椅上。

小刚转头看林萍。

林萍转头看小刚。

文亮、罗洪站在玻璃墙下,面对面站着。

俩人走近,最后背靠背地站在一起。

(用停机再拍的方式)文亮、罗洪背靠背地坐在操场足球门边,文亮接到一个电话,站起离开,罗洪默默看着他走,最后望着他离开的方向。

小刚、林萍肩并肩坐在操场看台上看着书,小刚不时转头看林萍一眼。

罗洪、文亮背着包从楼梯上往下走。

罗洪、文亮背着包离开教学楼(俯拍)。

罗洪、文亮俩人坐在一张长椅上,看着一本书。

女生抬头看了男生一眼,把头靠在男生的肩上,闭上了眼睛。

(插入仰拍教学楼的空镜头)文亮电话响起,他接完电说完站起离开。

罗洪坐在那呆呆的看着,文亮离开。

女生在数着数,不时站起坐下,并不停的走动。

在一个丁字路口,俩男生从远处走过来,俩女生在展板下等着。

罗洪走过来挽起文亮的胳膊俩人离开。

林萍冲小刚笑笑打个招呼转身离开,小刚呆呆的回应,林萍已经离开,小刚仍然望着她的背影在场景9宿舍(内日)道具:纸笔场景10校园(外日)场景11校园(外日)场景12图书馆(内日)场景13校园(外日)场景14餐厅(内,日)道具:可乐餐具场景15教室(内日)场景16宿舍(内夜)场景17 哪发呆。

(小刚走过去拍一下林萍的肩膀,俩人一起离开……<黑白色>)小刚坐在桌前,拿着笔在桌上写着,不时呆呆地盯着桌上的纸看一眼。

从一栋下仰拍。

二教前。

林萍在路上慢慢走着。

小刚慢跑,眼睛一直在盯着林萍看林萍跟小刚伸手打个招呼,继续走。

小刚头随着林萍的步子移动,一下撞到树上,然后傻傻的伸出手晃了一下,看着林萍离开。

一排排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

林萍在书架旁翻着一本书,小刚从另一边慢慢走过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从缝隙里看到了在看书的林萍。

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写作

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写作

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写作一、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职务、身份及采访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百花深处分镜头脚本(DOC)

百花深处分镜头脚本(DOC)
冯先生说:“哎哎哎…..你们怎么走了?家还没搬呢,先帮我搬了家!”
0:04:03-0:04:09
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56
全景
俯拍
冯先生独自一人孤零零的站在大槐树前
冯先生说:“你们怎么都走了?“
0:04:10-0:04:11
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57
全景
晃镜头
车向远处开走
0:04:12-0:04:15
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0:02:38-0:02:41
34
近景
固定镜头
司机边开车边说
司机再接着说:“如今就这老北京才在北京迷路呢”
0:02:42-0:02:44
35
近景
固定镜头
冯先生看着司机
0:02:45-0:02:47
36
远景
空镜头
一辆车向远处行驶。尽头都是一排矮矮的平房
0:02:48-0:02:50
框架式构图(封闭式构图)
车内的人说:“怎么称呼您?”
0:01:29-0:01:31
10
近景
固定镜头
冯先生站在搬家公司车前询问
冯先生说:“冯,都叫我冯先生”
0:01:32-0:01:34
11
近景
固定镜头
搬家公司中的一人坐在车里的驾驶座上

0:01:35
12
近景
固定镜头
冯先生站在搬家公司车前

0:01:36-0:01:37
13
72
中景
仰拍
冯先生站在正在抬东西的工人前面
冯先生面带微笑说:“这个是我们家的金鱼缸”
0:05:46-0:05:47
73
全景
固定镜头
前跟镜头

3分钟文字分镜头脚本范例

3分钟文字分镜头脚本范例

3分钟文字分镜头脚本范例
3分钟文字分镜头脚本范例
文字分镜头脚本,是指在将文字转化成影视作品时,按其场面和情节的需要进行细致的分解,以方便导演在实际拍摄时迅速抓住重点展现故事的情感。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个3分钟文字分镜头脚本范例。

第一类场面:开头
画面一:霓虹灯闪耀的城市夜景,镜头从远处慢慢移向市中心,定格在一辆警车前
画面二:打字机的声音哒哒哒地敲打,慢慢变成报纸递送员的手拿着新鲜的报纸投递到停在路边的汽车上。

画面三:电视新闻主持人伸出自己的手来,在屏幕上看到他在提醒观众关注发生在城市中的事情。

第二类场面:发生
画面一:犯罪分子突然扔掉抢劫了的钱财,向警察展示自己拥有的枪支
画面二:警方犯罪现场,肆意留下证据被弄得满地都是,老警察沉吟
着,带着满面的担忧。

画面三:被警方紧急寻找着的小女孩,坐在一家咖啡馆内,脸上带着
久久不曾有的笑容。

第三类场面:结尾
画面一:主人公奔跑在城市的街头,背后有犯罪分子不断追赶,主人
公在这时给对方致命一击。

画面二:警察将犯罪分子全部抓捕归案,大众称赞警察的英勇和坚毅
画面三:主人公手捧着一面荣誉奖章,听着领导的表扬,脸上写满了
感恩和喜悦之情。

以上就是一个3分钟的文字分镜头脚本范例,该剧情清晰,场景明确,情节严谨,结尾妙想天开。

只有在这样的剧情中,才能真正引起观众
的共鸣,更好地传递故事的核心思想。

剧本的创作,需要在亲身体验、耳濡目染下获得更深刻的感悟。

分镜头剧本:梅雨之夕

分镜头剧本:梅雨之夕

分镜头剧本:梅雨之夕导读:本文分镜头剧本:梅雨之夕,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分镜头剧本:梅雨之夕一、雨下的上海(外傍晚)镜头1:小全(景深镜头推)(从16层楼高的办公室窗口向外看去)天空浓云滚滚,时而从深厚的云层里透出刺眼的闪电,银针似的雨密密麻麻地从云里射向地面。

镜头2:大全而阴雨下的地面,虽然不像晴天同一时刻那么明亮,但与透过高楼的窗口看到的阴黑着脸的天空相比光线却要柔和明亮得多。

雨下得很大,泛起的水汽在稍高的地面上空形成烟雨蒙蒙的景象。

镜头3:小全(推)上海的人们下雨不爱撑伞,为了便利、也为了不打湿衣服,大多数人都穿着不同颜色的雨衣,也有少数人会撑着伞。

现在是梅雨季节,但总有人那么粗心地或说是倒霉的忘记穿雨衣、也没有带伞……大家都步履匆匆、低着头小跑着,或直奔不远的家,或冲向路边的小店门口避开雨大、人多的下班高峰期,脸色焦急而又嫌恶的看着这大雨。

镜头4:近景马路上时而闪过一辆或几辆摩托车疾驰的身影,溅起水花洒在行人的身上,惹得他受到惊吓似地向后退让,嘴里、眼中满是抱怨和气愤。

没过一会儿,一辆电车到站,行人抛掉刚刚的不愉快,走上电车……镜头5:中景(叠)电车里站满了穿着雨衣的人,与往日穿着时髦洋溢着自豪感的男男女女们不同,现在大家都穿着雨衣,身上湿漉漉的挤在一起,车里也被雨衣上的水弄得湿漉漉的,很多时候车里的人都沉默着,看窗外、看报纸、发呆……偶尔传来小姐或妇人们的笑声。

行人也找了一块地方,挤进去,默默的站着……切。

二、办公室(内傍晚)镜头6:全景到了下班时间,但因为外面下着雨,家里没有什么“急事”的都慢悠悠的、浑身松了一口气,清理着桌上的文件、看着电脑,一边还和同事谈笑着……镜头7:中景小王一边推门,一边回头带着一脸幸福地笑向我们两个说:“我先走了啊,今天是我和我老婆的结婚纪念日。

”镜头8:中景“哟!那你还不快回去陪陪嫂子,让她等急了结婚纪念日就变成分手纪念日了,哈哈……”一向爱开玩笑、口无遮拦的李雷马上调侃道。

分镜头脚本格式范文

分镜头脚本格式范文

分镜头脚本格式范文场景一。

1. 开场,镜头从高空俯视,一座破败的城市废墟映入眼帘。

残垣断壁,破败不堪。

2. 音乐响起,配合着镜头缓缓移动,展现出城市的破败景象。

3. 画面切换至一名年轻男子,他穿着破旧的衣服,踽踽独行在废墟之中。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失落。

场景二。

1. 镜头切换至男子走进一间破旧的房屋,房屋内部一片狼藉,显然已经废弃多年。

2. 男子四处寻找,最终在一堆碎石下发现了一本古老的日记。

3. 男子打开日记,开始阅读。

日记中记载着这座城市的兴盛和衰败,以及一段关于失落之城的传说。

场景三。

1. 镜头切换至男子继续在废墟中寻找线索,他不断地寻找,希望能够找到失落之城的真相。

2. 男子遇到了一群流浪者,他们告诉男子失落之城的传说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存在的。

3. 男子决定继续前行,寻找失落之城的线索。

场景四。

1. 镜头切换至男子来到了城市的边缘,他发现了一座古老的神殿。

2. 男子进入神殿,发现了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刻着失落之城的位置。

3. 男子决定踏上寻找失落之城的征程,他相信失落之城一定能够带给他答案。

场景五。

1. 镜头切换至男子在茫茫的沙漠中行进,他不断地寻找着失落之城的踪迹。

2. 男子遇到了一名老者,老者告诉他失落之城的位置,但是也警告他失落之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

3. 男子决定继续前行,他已经决心要找到失落之城的真相。

场景六。

1. 镜头切换至男子终于来到了失落之城,城市的破败景象让他心生感慨。

2. 男子在城市中寻找,最终发现了一座古老的宫殿,宫殿中保存着失落之城的真相。

3. 男子得知失落之城的真相后,他感到震惊和心痛,但是他也明白了许多事情。

场景七。

1. 镜头切换至男子离开失落之城,他回到了现实世界。

2. 男子决定要告诉世人失落之城的真相,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

3. 音乐响起,画面渐渐模糊,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故事完结。

(以上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影视分镜头脚本空白模板

影视分镜头脚本空白模板

影视分镜头脚本空白模板
片名:
分镜头:
1.INT.家-早晨
(镜头开在一间家里,早晨灯光温柔的照耀着整间屋子,墙上悬挂着各种鲜花装饰,一件和陶艺展示架。

窗外牛奶车的叮当声打破了宁静。

)(镜头移至餐厅,桌上摆放着今天的早餐,面包在阳光下泛出金色,牛奶和果汁也摆放齐全。

窗外,外婆推着婴儿车在小路上穿行,传来欢快抚着小孩的笑声。


(镜头移至客厅,房子里孩子们围在电视机前,正在看一个有趣的故事片。

一个男孩拿着手机在边上玩游戏,脸上发出灿烂的笑容。

)(镜头转至客厅后方,怀念的母亲把婴儿推进折叠床,双手轻轻拉上床罩。

另一边,父亲正在收拾周末家务,不时传来洗衣篮换上衣服的声音。


2.INT.户外-中午
(镜头转至屋外,中午的阳光灿烂,家人们漫步在树荫的小道上,欢声笑语不时从屋子传来。


(镜头移至公园,家人们聚集在一起,父母把孩子们抱起来,把他们放在滑梯上。


(镜头移至湖边,湖面泛出金黄色的光芒,孩子们抓起蝴蝶,惊叫着赶快跑开,逃跑的蝴蝶也在草地上翩翩起舞。


3.INT.餐厅-晚餐
(镜头转至餐厅,桌上放着各种佐料。

分镜头脚本剧本范本示例

分镜头脚本剧本范本示例

分镜头脚本剧本范本示例
第一镜头
场景:花园
镜头:夏日的一个早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充满着芳香的空气,一些灰色的小鸟正在
四处游荡。

天刚亮,朝阳正在慢慢升起,有几缕金色的阳光从花园里射出,照亮了大地。

一名女子正坐在花园里,朝着早晨的阳光深深吸气,静静地凝望着,瞧见花园里盛开的各
种鲜花,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镜头:太阳逐渐升高,一片宁静的公园中洋溢着清新的空气,几缕碧绿的树影笼罩着
公园里的每个角落。

一名男子正站在公园的一块石头上,朝着远处眺望,似乎思索着什么,他的眼神里尽是平和的憧憬与期待。

远处,微风轻拂,伴随着一缕柔和的歌声正萦绕起来,动人而又神秘。

电视节目脚本创作内容与要求-分镜头脚本格式模板

电视节目脚本创作内容与要求-分镜头脚本格式模板

电视节目脚本创作内容与要求-分镜头脚本格式模板第一节拍摄提纲和文字脚本创作一、拍摄提纲的写作通常,拍摄提纲包括画面内容、采访和说明三个部分二、文字脚本的格式与编写电视脚本必须以视觉造型性为基础,充分调动屏幕美学原则,综合运用声音和画面元素,合理调度和利用蒙太奇艺术技巧,对现实生活和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并处理成形象化的文字语言,尤其是画面内容的撰写更应注重视觉化形象的客观描述。

纪实的段落要直观可视,写意的段落要有意境,在简明扼要的文字中反映出未来作品的雏形。

电视节目文字脚本的常用格式有以下几种:1、腹稿2、提纲式脚本3、对应式脚本对应式脚本是电视节目中最常用的一种脚本格式。

对应式脚本有两种格式。

上下对应式脚本——画面与解说词按镜头顺序分段交替叙述,每一画面表述之后是该画面的解说词叙述;左右对应式脚本——脚本有左(画面)、右(解说词)对应。

第二节电视脚本的结构类型一、逻辑顺序结构逻辑顺序这种结构方式,主线是事物之间必然的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安排结构,以内容的深入程度为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反映作者对事物的认识逐渐由表面到本质的过程,如层层剥笋,不断深化主题,使作品的力度不断加强。

二、时间顺序结构时间顺序结构是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往往有中心人物、中心事件,把材料依时间的推进组合。

以时间为线索的结构也有变化形式,有时可采用倒叙式,即把高潮提前,结果放在前面;有时采用插叙方式,在连续的时间过程中相关事件的描述和渲染。

三、空间层次结构以空间变化为序的结构方式,是以空间方位的转移来安排事实,这种结构往往以作者观察点的转移为全篇发展的主线。

这种结构类型常常应用于特定的题材,很多电视风光片就是以空间位置的变换来安排结构,反映作者在不同空间、不同环境和地点的新的观点。

还有些电视片则以拍摄地点和角度的变化来安排结构。

四、交叉叙述结构将不同时空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有着内在联系的线索,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交叉来组合安排,并以此组织情节,推动事件发展。

电视节目制作分镜头脚本

电视节目制作分镜头脚本

电视节目制作分镜头脚本场景:电视节目录制现场人物:主持人(A)、嘉宾(B)、制作人(C)、摄像师(D)、音效师(E)A:大家好,欢迎收看《明星访谈》,我是你们的主持人A。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一位嘉宾B,他是著名作家兼编剧,让我们一起了解他的故事。

首先,请允许我用一个长镜头让大家认识一下B先生。

(显示B先生坐在沙发上,微笑)A:欢迎,B先生。

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请到您。

请问您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B:谢谢A主持人。

其实,我一直对文字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学就喜欢写情节丰富的小故事。

后来,我决定进入电视圈,为大家创造更多的精彩。

A:看来您一直都有很多的激情。

下面,我们请制作人C谈一下这个节目的灵感和创意。

C:谢谢A主持人。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够让观众更了解明星们的日常生活和创作过程。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沟通,我们相信B先生的故事一定会吸引观众的眼球。

A: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正式的录制环节。

请问D摄像师和E 音效师做好准备了吗?D: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镜头和摄像设备,一切都在等候命令。

E:音效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开始。

A:太好了!既然大家准备好了,我们开始正式录制。

首先,我们来一个特写镜头,将镜头对准我和B先生。

(大屏幕开始显示特写的镜头)A:B先生,请简单介绍一下您最近在创作什么样的作品?B:最近,我正在写一本与历史有关的小说,希望能通过这个故事让读者了解历史的重要性。

A:听起来非常有趣。

接下来,我们来一个特写镜头,将镜头对准B 先生的手,展示他翻阅手稿的动作。

(大屏幕开始显示B先生翻阅手稿的特写镜头)A:B先生,写作对您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B: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它让我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A:非常感谢B先生的分享。

接下来,我们来一个中镜头,将镜头对准C制作人,请他谈一谈对这个节目的期望。

(大屏幕开始显示C制作人的中镜头)C: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够激发更多人对创作的热情,同时也希望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镜头化及分镜头剧本范例——《叮嘱》

镜头化及分镜头剧本范例——《叮嘱》

叮嘱远景:静谧的深夜,淡淡的云雾微微遮住了那弯月牙儿,天空中只有寥寥几颗暗淡的星星。

远景:寂静的山林里隐隐传出一阵树枝摩擦的沙沙声,微弱的月光下,树丛中渐渐露出一个身影。

全景:身影逐渐清晰,微屈的背上背着一只大竹筐,里面装着一层厚厚的树枝。

中景:那身影传出阵阵厚重的呼吸声,呼吸凝成的水汽时隐时现,右手不时挥起镰刀,砍剁着身边的零散的枯枝,左手不断将砍下的树枝放入背后的筐中。

中近景:忽然,那身影停住了,接着抬起右臂用衣袖擦拭着额头,手中的镰刀在微弱的月光下不时地泛着光。

近景:不一会儿,又仰起头面对着月亮,朦胧的月光下显现出一张模糊而又苍老的中年男人的脸。

远景:天蒙蒙亮,连绵起伏的山峦间逐渐露出鱼肚白。

中景:我跟在父亲的身后,静静地走出茅草屋顶的土矮房。

中景:父亲用双肩背起墙边厚厚的一捆柴,深吸了一口气,凝视了我片刻,转过头去,迈开脚沿着狭窄的山路向前慢慢走去。

中景:我站在原地,看着父亲走出了好几步,才赶紧跟了上去,很快便走到了父亲的身侧。

中景:父亲用双手提了提肩上勒紧的布带,轻轻咳了一声,两眼盯着脚前方的路面,说:“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

”中景:我默默的低着头,紧紧攥着双手,抿了抿嘴唇,不敢直视父亲。

全景:两个人就这样沉默了,两个单薄的身影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缓缓并行移动着。

远景:一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变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全景:天空开始飘下雪花,一点一点落在我和父亲的身上。

特写:洁白的雪花在父亲的身上瞬间就融化成了一粒粒小水珠,接而渗进破旧的棉衣。

特写:几片零星的雪花落到了我的鼻子上,用手轻轻一摸便也消失了,冻红的鼻头变得有些湿漉漉的。

远景:我抬起头向四周和远方眺望,片片的雪花犹如轻盈的羽毛般飘荡着,路边的树枝大多都已经挂了白。

中近景:同样挂了白的,还有父亲背上那捆厚厚的柴。

父亲依旧弯着腰,微微低着头,平静地走着。

全景: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此起彼伏,空旷的山路两旁的树儿、草儿披着白,慢慢向我们身后推移。

电视分镜头稿本教程

电视分镜头稿本教程

电视分镜头稿本教程一,电视分镜头稿本的要素1,具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将文学稿本的画面内容分解成一个具有想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并且对镜头、景别等方法做出明确说明分解镜头的依据:A视觉心理依据。

点数画面的受体是观众,观众在观看时会有怎样才能将画面的内容看的更清楚,更合乎习惯的心理活动。

B蒙太奇组接的原则,要考虑镜头的长短、镜头组接的规律、镜头意图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镜头的组接方式,不能盲目套用他人的方式。

2,将镜头排列成组,并说明组接技巧3,与镜头相对应的人物对白或解说词4,相应镜头组成段落中的音乐和音响效果二,分镜头稿本的格式1,标题、作者2,正文采用表格式,表格包括以下栏目镜号(镜头)、机号、摄法、特技、长度、画面内容(画面)、解说词、音响、音乐、备注镜号:及镜头的顺序,按组成的稿本镜头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一般位于第一列,它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表明稿本的整体结构顺序,拍摄时不一定按此顺序拍摄,但编辑时必须严格按照这一顺序进行。

机号:如果是两台或是两台以上摄像机一起工作,机号代表这一镜头是由哪一台摄像机拍摄,如果前后两个镜头是由两台摄像机拍摄,机号的预先提示,可以使导播更方便地在切换台上进行信号的选取。

如果是单机拍摄的电视节目,机号一项就不必存在。

摄法:根据稿本内容、表达情感等方面的需要,确定景别和摄像机运动方式。

特技:一般是指镜头间的组接技巧。

长度:指镜头,画面持续的时间及该镜头的长短,一般是以秒为单位标明。

画面内容:用文字描绘镜头所表现的具体画面,叙述应简单明了,言简意赅。

解说词:对镜头、画面的介绍和说明,通常也包括画面中人物说话的同期声和画中人物的对白。

音响:除了人声和音乐之外,需要注明的声音,它可以是画面中的音响,也可以是出于表达需要加入的音响。

音乐:与画面内容相呼应的音乐,如果是明确使用某一乐曲的某一段,最好标明起始部分。

备注:稿本作者对于拍摄地点和时间等方面需要做特别说明可以写在备注栏里。

摄影分镜头脚本

摄影分镜头脚本

摄影期末作业1、电视摄像文稿(1)故事梗概:一对不常见面的异地恋的恋人,在一个周末,男孩为了给女孩一个惊喜,独自来到女孩的学校。

捧了一束鲜花在女生宿舍楼下等着女孩。

想给女孩一个惊喜。

最后两人见面后非常开心。

女孩很感动的故事。

2、分镜头脚本镜号景别技巧时间画面内容1 特—近—全俯拍拉镜头摇镜头20s 男孩坐在火车车厢里,戴着耳机靠着窗边,眼睛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

2 全—远拉镜头移镜头10s 男孩背着双肩包走下火车、望了望出站口、大步向出站口走去。

3 全—特—近—特推镜头拉镜头10s 公交车上,男孩站在扶手边,眼睛看着窗外这个陌生的城市。

背上的背包被拥挤的人群挤得有点变形。

4 全—近—特—远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10s 男孩下车后走进一家花店,忘了一圈花店的花、最终选了一束娇艳欲滴的玫瑰。

付了钱后,满足的捧着花走出花店。

5 特—近—全拉镜头俯拍5s 女孩坐在寝室凳子上玩着电脑,拿起手机拨了个电话。

寒暄几句又继续玩电脑。

6 特—近—全拉镜头移镜头5s 男孩走到某学校大门口,看了看大学校牌,笑着走进校园。

7 远—全—特—全推镜头移镜头拉镜头跟镜头8s 男孩走在学校的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盯着他说说笑笑,男孩换了个姿势捧着玫瑰花,继续向前走着。

8 特—中—全拉镜头5s 男孩一只手抱着玫瑰,取下耳机,塞进自己的背包里。

9 远—全—近—特推镜头仰拍25s 男孩腾出一只手拿出手机打电话,站在女生宿舍楼下,从一层看到六层,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有点激动,然后紧紧的盯着门口。

10 近—全—远拉镜头俯拍15s 女生从寝室走出来,关上门,走下楼梯,从走廊的窗户向下望着。

11 近—特—全推镜头拉镜头移镜头5s 女孩看到男孩,脸上露出惊讶的笑容,男孩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向彼此走去。

12 全—特推镜头5s 女孩接过花,跟男孩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两个人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

总时长:2分零3秒。

最新电视节目分镜头稿本模板

最新电视节目分镜头稿本模板
用精炼、具体的语言描述出要表现的画面内容,必要时借助图形、符号表达。
相应镜头组的解说词
多少秒/拍摄时间
注:还要加上相应镜头组或段落的音乐与音响效果。
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筑大厦的蓝图,是摄影师进行拍摄,剪辑师进行后期制作的依据和蓝图,也是演员和所有创作人员领会导演意图、理解剧本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依据
电视节目分镜头稿本模板镜头运动组接主要内对白配音时间时长确定每个镜头移以及升降镜头等并说明镜头组接的技巧精炼具体的语言描表现的画面内解说词多少注
电视节目分镜头稿本模板
镜头编号
景别和画面
镜头运动组接
主要内容
对白/配音
时间/时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按顺序编号
确定每个镜头的景别:如远、全、中、近、特等
定、推、拉、摇、跟、横移以及升降镜头等并说明镜头组接的技巧

电视散文《家乡的湖》分镜头脚本

电视散文《家乡的湖》分镜头脚本
24
白天
古镇 洗衣 挑水
家门前一条又长又大的河,水绿绿的,鱼多多的,外婆在河里洗衣,父亲在河里挑水,
25
白天
孩子下河戏水
夏天来了,我们一群孩子会偷偷下河嬉水,这条河叫沱江,甜城儿女的母亲河。后来,慢慢的,水不再青青的,颜色变得黑黑的,河水不再可亲可爱……这段时光,过了很久、很久
2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白天
鸟 (空镜头)
7
黄昏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 延时
甜城湖,多情的湖。夕阳谢幕的傍晚,皓月东上,霓虹闪烁,琴声悠扬,仿佛正演奏出一曲深沉、高雅、迷人的小夜曲
8
夜景
水中夜景 建筑倒影
登上观光游览的小船,沿江而上,古汉安的神韵在荡漾的水波中时隐时现
9
夜景
圣水寺敲木鱼的和尚,女子从大殿走过(斯坦尼康镜头)
川中禅林的木鱼声轻轻敲打着少男少女们的心扉
2
清晨
毛笔字逐笔书写(定格拍摄)
巴蜀腹心地,一江春水流;故乡甜城景,碧水绕东城。
3
黄昏
女子手扶栏杆,深呼吸状,头发吹动 (渐淡)
爽爽清风从湖中舒卷而来
4
黄昏
柳枝摆动
吹动岸边的杨柳轻盈起舞
5
黄昏
黄昏时的湖畔 (延时拍摄)
粼粼波澜,飒飒灵气,宁静的夜色浪漫温馨。
6
黄昏
女子江边漫步(斯坦尼康镜头)
漫步在甜城湖的亲水小道上,独自贪婪的享受着甜润清新的空气,寻觅着家乡山水跳动不息的脉搏
10
夜景
大洲广场老人健身 携手江畔的恋人
伴着月亮散步健身的老人,踏着碧波划水游泳的壮年,挽着手臂亲密细语的恋人
11
夜景
山 水 月 江 夜景
近的水,远的山,柔的风,明的月,桨声灯影里的甜城湖,无疑是多情的

电视散文分镜头脚本

电视散文分镜头脚本
他说他想定居江南,做个山水之间的隐士
旅途人的环顾叠化到四周环绕的山峰,波光粼粼的湖面,还有那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
全景,近景,特写
摇,缓推
音乐延续
江南房屋
16
他还说他想远去北国,看一场千里冰封的雪景,这一切不都是我曾经想做的事吗?
参天大树虚化到遥远的北国,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的场景
全景到近景
电视散文《读一本书,品一场如水的邂逅》分镜头脚本
镜号
解说
画面
景别
摄法
音乐
字幕
备注
1
不知从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得到一本好书我不会马上翻阅来看。
一女子站在风景如画的水边,手持一本未打开的书轻轻摩挲。
远景,近景,书和手特写
缓推,固定拍摄
舒缓的音乐渐起
读一本书,品一场如水的邂逅
西湖亭台
2
唯恐沾染太多俗世烟尘的双手亵渎它的清雅。
远处骑着白马的少年,飘渺虚化
远景
固定音乐延续Fra bibliotek西湖亭台10
他手持折扇,素衣飘飘,嘴角上扬,还能让人产生一种暖心的想象
远处的白衣少年手持折扇,素衣飘飘,如仙境中走出
远景到近景
缓拉
音乐延续
西湖亭台的长廊
11
想必我也是醉了,因为这应该是书中的少年,现实生活中怎么会出现
景象都虚化了,回归到人来人往充实快节奏的社会
摇,缓推
音乐延续
北国雪景
17
今日竟遇此知己,实为万幸,虽然夕阳落下,便要曲终人散
叠化西湖湖面,夕阳倒落在水中,随着湖面的波动缓缓流动直至消失于眼际
全景,近景特写
固定,移出画
音乐渐消
西湖湖面
18
但那颗婉约的心一直都不会走远,下个地点还会再见,下一场花开,便会证明文字里的心照不宣

电视手法与分镜头脚本2完成

电视手法与分镜头脚本2完成

技巧:电视技巧包括拍摄技巧和 组接技巧。
时间:即镜头的长短,一般以 秒标明。
画面内容:即用文字描述的具 体画面的内容。
解说:解说词往往是与一个较长 镜头,或是一个镜头组相对应的。
音响效果:在相应的镜头标明使 用的效果声。
音乐:注明音乐的起止位置、内 容、风格等。
备注:此栏为导演提供了一个标 注特殊事项的地方特别要求,在 前面的各项中是无法表现出来的。 比如拍摄的地点、时间。
编写分镜头剧本的方法
分镜头的方法依摄制内容和导演 本人的创作习惯而定,大体可分 为三种 :
(1)导演将节目内容分为若干个场次, 再将每场分为若干个镜头,从头 到尾按顺序分下来,列出总的镜 头数。然后,进行斟酌,哪些地 方该细,哪些地方可省略,总体 节奏把握的如何,结构的安排是 否合理,再给予必要的调整。
镜头与镜头组
镜头是电视作品的最基本元素, 镜头组是电视编辑艺术的基础。 因此,要制作好的影视作品,就 应该从基础开始,把好镜头这一 关。
第一节 分镜头和分镜头脚本的格式
二、分镜头
分镜头就是把文学脚本中的画面内 容分成一个个具体可拍摄的镜头, 也就是将画面内容具体地视觉化。
在编制电视作品的过程中,分镜头 创作是导演的主要职责,一般都 是在进行了大量的学术调查和充 分的实地考察之后,依托丰富的 素材,在案头所进行的工作。
分镜头有以下几个特点:
(4)镜头之间的组接技巧具体。镜 头之间的组接包括技巧组接和非技 巧组接。
技巧组接是利用电子手段完成的, 而非技巧组接是利用镜头之间的联 系,没有利用电子手段完成的。这 两种组接方法都有各自适用的条件, 因此,分镜头要明确说明该镜头具 体采用哪种剪接方式。这样便于后 期制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处骑着白马的少年,飘渺虚化
远景
固定
音乐延续
西湖亭台
10
他手持折扇,素衣飘飘,嘴角上扬,还能让人产生一种暖心的想象
远处的白衣少年手持折扇,素衣飘飘,如仙境中走出
远景到近景
缓拉
音乐延续
西湖亭台的长廊
11
想必我也是醉了,因为这应该是书中的少年,现实生活中怎么会出现
景象都虚化了,回归到人来人往充实快节奏的社会
持书的手叠化到西湖湖水
特写全景
缓推
音乐延续
西湖湖面
3
我喜欢将它搁置在古老的书架,让它的芬芳洗去空气中的浮躁。
一只素手将一本书轻放在古朴的书架上
特写
固定拍
音乐延续
西湖亭台
4
然后洗脸梳妆,收拾心堂,娴静如水的姿态才愿意去翻开那一页页绝美的画卷。
一名女子坐在梳妆台前梳妆(背影)
全景推近景
缓推
音乐延续
字幕消
摇,缓推
音乐延续
北国雪景
17
今日竟遇此知己,实为万幸,虽然夕阳落下,便要曲终人散
叠化西湖湖面,夕阳倒落在水中,随着湖面的波动缓缓流动直至消失于眼际
全景,近景面
18
但那颗婉约的心一直都不会走远,下个地点还会再见,下一场花开,便会证明文字里的心照不宣
男子和女子两人默默的站在桥上,相互凝望,似有说不完的话,却又不得不离开,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他说他想定居江南,做个山水之间的隐士
旅途人的环顾叠化到四周环绕的山峰,波光粼粼的湖面,还有那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
全景,近景,特写
摇,缓推
音乐延续
江南房屋
16
他还说他想远去北国,看一场千里冰封的雪景,这一切不都是我曾经想做的事吗?
参天大树虚化到遥远的北国,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的场景
全景到近景
近景到全景
横移
音乐停
西湖亭台
12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是的,他出现了,那清澈的声音便是最好的证明,我揉揉双眼,轻扶在栏杆边听着,想着,盼着……
远处的男子口里念着诗走远了,近处女子轻扶在栏杆上似惊讶
远景到近景,女子脸部特写
缓推,拉近
音乐缓起
西湖亭台
13
“我哒哒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什么时候我竟读出了声,还全然不曾察觉,他转身看见阳光下慵懒的我,便走过来与我畅谈。
西湖的桥
20
我睁开惺忪的睡眼,梦醒了……
女子猛然抬头,原来是一场梦,揉揉睡眼,看着的依旧是过往的行人,车水马龙,继续手持那本未打开的书站在亭台边,轻轻摩挲,似等那梦中的人儿。
近景,脸部特写,远景
缓推,摇出画
音乐延续,慢慢停止
待续
西湖亭台
近景推特写,气,烟特写
缓推,横移
音乐延续
西湖亭台
7
那些素雅的句子,像极了一个安静的美男子,而我则是西湖岸边的歌女
女子缓缓起身,衣襟飘起
全景到近景
固定拍
音乐延续
西湖亭台
8
在古旧的楼台里,用自己的歌声祈祷一次纯水的邂逅
踏着小步走向楼台边,双眼紧闭,祈祷上苍。
全景到近景
跟拍
眼部特写
音乐延续
西湖亭台
9
梦中的人便是那位骑马路过的白衣少年。
全景推进至两人脸部特写
推近,固定拍
音乐起
西湖的桥
19
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多想说出欲言又止的话:马蹄轻踏,情染落花,你的到来无关惊扰,是时光里最美的记号……
女子随风吹动着发丝,依旧站着不动,男子渐渐地走远,女子望着那消失的背影,似悲伤,似洒脱
全景到近景,女子眼眸特写,女子背影特写
推进,慢慢摇出画
音乐延续
听见女子动听的声音。男子猛然转身,快步走向亭台,坐在女子对面
远景到近景
缓推,跟拍
音乐延续
西湖亭台
14
聊了很多,从诗词到茶艺,从音乐到旅行,每一处都和他有着惊人的相似
有人欢快的说诗,有人愉悦的弹唱,有人静静的品茶,有的旅途人安静的休息,聆听着四周
近景,特写人脸部的表情
环顾四周,移,
音乐延续
西湖茶楼
15
电视散文《读一本书,品一场如水的邂逅》分镜头脚本
镜号
解说
画面
景别
摄法
音乐
字幕
备注
1
不知从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得到一本好书我不会马上翻阅来看。
一女子站在风景如画的水边,手持一本未打开的书轻轻摩挲。
远景,近景,书和手特写
缓推,固定拍摄
舒缓的音乐渐起
读一本书,品一场如水的邂逅
西湖亭台
2
唯恐沾染太多俗世烟尘的双手亵渎它的清雅。
西湖亭台
5
那样的时刻,才可以好好沉醉在书里,仿佛自己便是那唐诗宋词里的女子,虽没有倾城之貌,但心佑莲花,依然可以自信优雅的行走于世间。
翻开书的手
女子凝视着书,仿佛在沉思
特写
近景推眼部特写
固定拍
缓推
音乐延续
西湖亭台
6
彼时,泡一杯茉莉花茶,点一炷浅香,放几只小曲,便可以将整个整个下午交给文字。
热气腾腾的茉莉花茶,一炷浅香,烟的飘起,转动的留声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