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营养繁殖
植物的无性生殖讲课教案
![植物的无性生殖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873e0149649b6648d747d1.png)
植物的无性生殖1.7植物的无性生殖课型:新授编制日期:2012.10.08 使用日期:2012.10.09 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并列举常见现象2、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3、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繁殖学习重点: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组织培养的操作与原理【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前准备】准备插图和扦插植物【课前延伸】一、植物的营养繁殖1、营养繁殖概念:植物用、、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
2、营养繁殖方法:常见的方法有、和三种。
(1)扦插概念:取一段带的枝条,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枝条发育成新个体。
举例:等。
(2)嫁接概念:把一段植物的或,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两者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方式:和两种。
嫁接成活的关键:和紧密结合在一起。
举例:等植物。
(3)压条概念:把枝条中部的剥去半圈,埋在土壤中并固定,发育成新个体后,再与分离。
举例:等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
二、小结: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采用的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一种_________方式。
无性生殖概念:不需要的结合,由直接产生的生殖方式。
三、植物的组织培养1、概念: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或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和,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优点:实现植物繁殖的工厂化生产,短时间内地培育所需植物新个体,防止的危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课内探究】一、导入新课17世纪,意大利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欧洲的“怪事”:佛罗伦萨有一颗橘树,所结果实一半是柠檬,一半是橘子。
这种奇怪的橘树引起了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的重视,但科学家对这一现象也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直到1927年这一疑团才被揭开。
原来是有人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原理而进行的“移花接木”。
从科学角度理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植物的机制——教案探讨
![从科学角度理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植物的机制——教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9b7056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5.png)
从科学角度理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植物的机制——教案探讨植物繁殖一直是生物学家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过去,许多人认为植物的繁殖只能依靠种子,在种子的传播中才能完成。
但是,在科学的探索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植物可以利用其他方式进行繁殖,例如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营养繁殖和分裂繁殖等方式。
在这些方法中,有些植物甚至不需要种子就能够繁殖出新的植物。
从科学角度来理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植物的机制是什么呢?一、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在繁殖过程中没有产生种子,而是使用植物本身的某些部分进行繁殖,这种方式的繁殖速度比较快,能够根据环境快速适应,被许多植物采用。
1. 利用叶片或茎部进行繁殖有些植物可以通过叶片或茎部进行繁殖。
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插花”。
采取这种繁殖方法的植物,通常是将叶片或茎部的一部分分离出来,插入土壤中,经过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下,叶片或茎部就会长出新的根系和新的植物,从而实现繁殖。
例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2. 利用根系进行繁殖在水草和虎皮兰等植物,它们可以通过根系进行繁殖。
这些植物通常在繁殖的过程中,会在根系上生长出新的芽,从而实现新的植株的发芽和生长。
例如:水生植物、虎皮兰等。
3. 利用芽进行繁殖有些植物可以在茎部上生长出新的芽,这些芽会逐渐长大,并形成新的植株。
这种方式也是植物无性繁殖常用的方式之一。
例如:香薷、蕨类植物等。
二、有性繁殖相比于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不同植物间通过交配方式繁殖出新的种子。
在这种方式下,不同的植物之间会产生交配,从而实现新的植物繁殖的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数百万花粉粒子被传递,而仅仅有少数粒子实现了和柱头结合,并发育为种子。
例如:百合、牡丹等。
三、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指植物在繁殖过程中,利用某些非性生殖器官进行繁殖。
这些非性生殖器官通常是基于植物的组织、皮层和纤维构成,通过快速细胞分裂的机制进行繁殖和生长。
在这种方式下,植物的细胞将快速生长分裂,从而形成新的组织和细胞构成。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优秀4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2b922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e.png)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优秀4篇)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篇一一、教材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是第一章第七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营养繁殖与植物的组织培养。
本节课所讲授的主要部分是“植物的营养繁殖”,主要讲解的内容有:让学生理解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该部分,最主要地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亲自实验操作学习嫁接技术。
除此之外,让学生了解组织培养,即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生活中,学生虽听说过“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见过一些利用嫁接培育的植物,但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实践经历。
所以本节课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实验操作,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组织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现在许多高校都有组织培养实验室,网络上也有实验视频。
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形象地感知组织培养技术,同时亦可开展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参观组织培养实验室。
从而让学生在学会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保底教学目标】其中1、2为保底教学目标,因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考试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将其确定为保底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能力。
【保底能力目标】此处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营养繁殖,同时亦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能力。
五、教法教具材料的准备(1)准备蔷薇枝条、刀片、嫁接薄膜。
3.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案及反思
![3.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4fce3de844769eae109ed07.png)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学目标】1.知道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进行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生殖。
2.知道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3.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知道动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特色。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教学难点】收集、分析、整理各种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收集有关动物各种各样繁殖方式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植物进行繁殖时,除了最基本的种子繁殖方式外,还有其他的营养繁殖方式。
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2.学生讨论并回答。
3.教师总结:在自然条件下,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动物都是雌雄结合产生后代的。
动物有性繁殖时,会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包括雌雄动物的识别、交配、雌性动物的产卵或直接生小动物、“父母”对“孩子”的哺育等。
4.学生辨认动物的雌雄并讨论为什么动物“爸爸”比“妈妈”更漂亮的原因。
二、了解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1.学生动手操作,在热带鱼、乌龟、蛇、鳄鱼、鸟、老鼠和马这七种动物中,找出哪些动物是靠产卵或下蛋的方式进行繁殖的,把它们用红笔圈出来。
2.学生进行辨认,圈画。
3.师生在动手操作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卵生的概念。
动物界中有许多动物是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繁殖的。
如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类等。
4.提问:你们能猜出课文第31页下半部分图中的卵或蛋分别是谁的吗?学生猜想,并说明理由。
5.播放多媒体资料,展示小猫是如何从猫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
(如果没有猫的资料,运用其他哺乳动物资料代替也可,如果电教条件允许,还可以播放鸡的胚胎发育及小鸡出壳的过程)6.师生归纳总结。
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共同总结出动物繁殖的主要方式——卵生和胎生。
7.谈话:根据你们刚学过的知识,能猜出第32页下面图中的两种刚出生的小动物是什么吗?为什么这样认为?三、科学交流会1.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卵生和胎生两种最基本的繁殖方式,其实大干世界,无奇不有。
初中六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营养和繁殖
![初中六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营养和繁殖](https://img.taocdn.com/s3/m/3fb3752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e.png)
初中六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营养和繁殖初中六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营养和繁殖一、植物的营养植物的营养可以分为三类:光合营养、供能营养和无机养分吸收。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类型的营养。
1. 光合营养光合营养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子细胞中的叶绿体中。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如下: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光合作用有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通过光能将ADP和磷酸根(Pi)转化为ATP和NADPH,生成氧气作为副产物。
暗反应发生在细胞质中,利用ATP和NADPH促进二氧化碳的固定,生成葡萄糖。
2. 供能营养供能营养是植物通过吸收有机物质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无机养分,如氮、磷、钾等,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植物根系通过根毛增大吸收表面积,吸收土壤中的无机养分。
当植物吸收到养分后,会经过根部的细胞分化和运输,将养分输送到茎和叶子等其他部位。
供能营养中的氮循环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铵离子和硝酸根,将其转化为氨基酸等有机氮化合物,供能营养所需的氮来自于这些有机氮化合物。
3. 无机养分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无机养分,如氮、磷、钾、镁、铁等。
这些无机养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植物的根系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养分。
水分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后,通过根的导管系统运输到其他部位。
植物对于不同无机养分的需求量不同。
比如,氮和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无机养分,而镁和铁是植物光合作用中所需的微量元素。
二、植物的繁殖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分为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 性繁殖性繁殖是指通过种子进行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性繁殖需要两个个体参与:雄性和雌性。
雄性植株会产生花粉,花粉可以被传送到雌性植株的柱头上。
在柱头上,花粉会结合雌性植株的卵子,形成新的种子。
新的种子中包含了来自雄性和雌性植株的遗传物质,具备了与父母植株相似或不同的特征。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优秀教案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18c12fda38376bae1fae5e.png)
4、提问:请各组代表说说看,你们组最想研究什么问题?打算用什么植物研究?
(三)、设计方案
1、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一些植物的根、茎、叶,提供给大家进行研究,大家先来认识一下,说出分别是什么植物及什么部位。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电子教案
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
主备人:王晓飞审核人:王晓飞2021年4月2021
课题
3.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些植物能够进行营养繁殖。
过程与方法
能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学习重点
2、那么,如何选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呢,让我们继续观看视频。
3、相信大家看得很仔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繁殖时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呢?
4、展示并介绍《实验记录表二》的填法,各小组交流并完成实验记录表二。
5、交流各小组的研究方案。
6、修正研究方案:材料选择、条件控制、观察方法等。
(四)、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种植物
(二)、选择问题
1、交流记录表一。
2、谈话:我们知道,大多数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西瓜、南瓜、冬瓜、向日葵等,还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例如马铃薯、生姜、菊花、吊兰、水仙、天竺葵、落地生根等,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这些繁殖方法都属于营养繁殖。(板书:利用根、茎、叶繁殖——营养繁殖)
知道一些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繁殖。
学习难点
利用一些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12bb2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3.png)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教案课题: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教学目标:1、通过种植实验,掌握甘薯、月季和落地生根的根、茎、叶的繁殖方法。
2、通过通过种植实验,知道什么叫营养繁殖。
3、知道植物的组织培养,也是营养繁殖的一种方式,了解营养繁殖在拯救珍稀植物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甘薯、月季和落地生根的根、茎、叶的繁殖方法。
教学难点:用甘薯、月季和落地生根的根、茎、叶繁殖后,能长时间跟踪观察并做好记录。
教学准备:甘薯、月季苗、多肉植物——落地生根、花盆(带土)小铲、翦刀等。
提前一个月繁殖的甘薯、月季、落地生根。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提问:竹林里每年都会长出许多新的竹子,这些竹子是怎样长出来的?2、提问:除了种子能够繁殖以外,植物的哪些部分也能繁殖?怎样用这些部分繁殖?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不用种子怎样繁殖。
板书课题:不用种子怎样繁殖二、新课研究。
1、用甘薯的根进行繁殖。
(1)教师演示用甘薯的根进行繁殖。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
2、用月季的茎进行繁殖。
(1)教师演示用番薯的根进行繁殖。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
3、用落地生根的叶进行繁殖。
(1)教师演示用甘薯的根进行繁殖。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
4、发放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跟踪观察记录。
5、展现教师提前一个月繁殖的番薯、月季、落地生根。
6、讨论:根据这节课的尝试和老师展现的番薯、月季、落地生根的新植株,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7、讲述:有些植物的根、茎和叶脱离母体后,能生根抽芽,长成与母体一样的新植株。
这种繁殖方式叫作营养繁殖。
三、拓展与应用。
1、观看书本每18页拓展与使用,说一说什么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植物的组织培养有什么感化?。
《植物的营养繁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植物的营养繁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https://img.taocdn.com/s3/m/c96de3a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6.png)
《植物的营养繁殖》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植物的营养繁殖。
植物作为生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如何获取养分、如何繁殖,对于生物圈的平衡和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
二、植物的营养方式1.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方式,也是氧气的来源。
2. 吸收土壤养分: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矿物质和其他养分,以供给生长发育和代谢所需。
植物根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植物获取足够的营养。
三、植物的繁殖方式1. 有性繁殖:包括花草植物的有性繁殖和裸子植物的有性繁殖。
花果植物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裸子植物则是通过种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2. 无性繁殖:包括植物的各种无性繁殖方式,如植株的分蘖、茎的扦插、叶片的插条、根茎的扩展等。
无性繁殖方式可以帮助植物快速繁殖,并保留植物的遗传特征。
四、植物的繁殖适应性植物的繁殖适应性是指植物在环境条件不同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繁殖方式。
在干旱地区,植物可以通过根茎扩展的方式繁殖,以适应干旱条件;在湿润地区,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的方式繁殖,以适应多雨的环境。
植物的繁殖适应性是植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障。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植物的营养繁殖,包括植物的营养方式、繁殖方式以及繁殖适应性。
植物作为生物界的一员,其营养和繁殖方式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加深对植物繁殖的了解,并尊重和保护植物生态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六、作业1.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一下植物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的异同点。
2. 选择一个您熟悉的植物,介绍其营养和繁殖方式,并说明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 准备一份展示材料,介绍植物的繁殖适应性,并与同学分享您的观点。
第二课时导学案课程名称:生物学课程内容:植物的营养繁殖授课教师:XXX导学人:XXX一、导学目的:1.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概念和意义。
小学四年级教案 不用种子怎样繁殖-说课一等奖
![小学四年级教案 不用种子怎样繁殖-说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d7660ef4844769eae109edab.png)
不用种子怎样繁殖【学习目标】1.知道植物的根、茎、叶也能进行繁殖。
2.知道什么是营养繁殖,会用月季、甘薯等植物的茎、根和叶进行繁殖,实验。
3.了解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学习重点】知道什么是营养繁殖,会用月季、甘薯等植物的茎、根和叶进行繁殖实验。
【学习难点】了解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学习过程】一、知识广场1.有些植物的根、茎和叶脱离母体后,能生根发芽,长成与母体一样的________,这种繁殖的方式叫作________。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利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或它们的一部分,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培育完整的植株。
这是科学家经过近百年的研究,才探索出的一项新技术——植物的________技术。
二、判断大厅1.落地生根叶上的芽也能“种”到土壤里。
()2.月季的茎可以用来繁殖新的植株。
()3.所有植物的根都可以用来繁殖新植株。
()4.将甘薯粗大的根浸泡到水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可以看到它逐渐生根长叶。
()5.人们可以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大批量地繁育植物。
()6.种子繁殖和根、茎、叶的繁殖都属于植物的营养繁殖。
()7.多肉可以利用叶进行繁殖。
()8.姜可以用地下茎进行繁殖。
()三、选择乐园1.“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能通过()进行繁殖。
A.茎B.叶C.根2.马铃薯的()可以繁殖成新植株。
A.茎B.叶C.根3.下列植物中,能利用茎进行繁殖的是()。
A.水稻B.白菜C.甘蔗4.正常情况下,多数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是()。
A.种子繁殖B.营养繁殖C.组织培养5.下列繁殖方式不属于营养繁殖的是()。
A.把藕种到河塘里,使之长成新植株。
B.把葵花籽种下,使之长成新植株C.把蒜瓣种下,使之长成新植株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不能靠种子繁殖B.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没有区别C.营养繁殖有时可以更高效的繁殖植物四、问题城堡1.说说哪些植物可以进行营养繁殖。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
![初一生物教案(花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f868becd5bbfd0a7956736a.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一生物教案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第一节花的结构
佛山市二中谢晓霜
教学目的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认识到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雌蕊、雄蕊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学生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具准备投影仪、摄像枪、电视机、板书设计投影片、桃花的挂图、雄蕊和雌蕊结构投影片、昆虫采集花粉花蜜录像片
段、花的基本结构图投影片。
实验材料大红花、白合花、黄菊花、白菊花、红.黄.粉色玫瑰、白菜花、紫罗兰。
实验用具解剖针、镊子、刀片、放大镜、透明胶、白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演示观察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什么?
2、绿色开花植物由哪些器官构成?
3、哪些是生殖器官?哪些是营养器官?
学生回答: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
(引入新课)提问:谁能讲讲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历程呢?
学生回答:植物由种子——幼苗——长大——开花——结果(内含种子可繁殖下一代)
讲述:回答的很好。
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繁殖,长到一定时候就会开花,开花是该植物走向成熟的标志。
花谢后就结果(即平时所说的开花结果),果实内含种子,所以,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直接关系。
那么,花为何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这就与花的结构有关,今天我们就讲讲这方面的内容。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2课时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349f80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f.png)
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二课时植物的无性生殖一、教材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五节中第二课时的内容。
这堂课主要介绍了低等植物的孢子繁殖、一些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以及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教材开篇就介绍了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的过程,而有关孢子植物繁殖的知识早已出现在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本堂课介绍孢子繁殖是为了引出植物无性生殖的课题。
因此,孢子繁殖的内容在本堂课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些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是本堂课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理解分根、压条、扦插、嫁接等四种营养繁殖方法的概念并能加以区别。
最后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属于本堂课中的STSE资料阅读部分,只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操作过程,知道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了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同时也接触了一些有关孢子植物繁殖的知识。
这些为本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铺垫:在本章前面部分,学生已经学习了动物生殖方式的多养性,其中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类比植物,除了有性生殖之外,也有无性生殖。
因此,前面学生对动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学习为过渡到本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生活经验: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对四种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缺少实践经历,但在生活中对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所耳闻,而这种方法属于营养繁殖中的扦插,因此可以不按教材中的顺序,先学习扦插,再学习其他营养繁殖方法。
陌生领域:学生对比较先进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比较陌生,难以理解。
通过一段视频来介绍人工种子的培育过程,学生可以形象地感知组织培养技术,增强所学知识内容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比较上节课所学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和这节课学习的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之间的不同,知道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比较四种营养繁殖方法的生殖过程,概述营养繁殖方式的优缺点。
七年级生物教案通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3b9ad2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0.png)
七年级生物教案通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七年级生物教案通用七年级生物教案通用7篇观察和实验不仅是高中生物的一部分必学知识,也是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途径之一,关于七年级生物教案通用该怎么写的呢?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七年级生物教案通用,希望大家喜欢!七年级生物教案通用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2、了解嫁接的意义;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平铺式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平铺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fd937ed1f34693daef3ee2.png)
12.用种子繁殖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秦敏【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设计、探究、制作、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1.2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
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
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12.3动物会给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
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实例。
【教材分析】《用种子繁殖》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繁殖》的第一课。
通过一年级下册《动物与植物》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节课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多种途径奠定基础。
通过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一定的认识,对植物的种子并不陌生,也曾探究过种子发芽的条件,这对本节课学生探究种子萌发胚根的生长方向、埋土深度等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与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之间的关系。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1.7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新版济南版2018121729生物备课大师【全免费】 公开课一等奖教
![2018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1.7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新版济南版2018121729生物备课大师【全免费】 公开课一等奖教](https://img.taocdn.com/s3/m/6f84f3724431b90d6d85c707.png)
植物营养繁殖课型:新授课【学情分析】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生活在农村,大部分学生对于利用扦插技术进行营养繁殖比较熟悉,,并且在生活中常见到果树的嫁接,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扦插、嫁接繁殖与植物的有性生殖的不同,形成“营养繁殖”的概念。
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试验操作,让学生体验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的方法,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
对学生来说组织培养是一项陌生、新奇的技术,收集组织培养技术的知识,关注组织培养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探究组织培养的原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区别营养繁殖与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重点)2)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实践上的应用。
(难点)2.能力目标通过尝试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试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我们对该技术实用性的了解,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由美国的“神奇魔力树”和我国的“多多季果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先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再通过观看视频和课件,组织学生进行扦插、嫁接和压条试验操作,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动手能力。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本节的难点,对此采取任务驱动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1、准备月季花、桃树、石榴枝条;2、嫁接刀、薄膜、花盆、、土壤等;3、收集嫁接和扦插视频,组织培养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提示:1、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芽接和枝接的有什么异同?、压条的操作要领是怎样的?①是组织培养,可以培育植物新品种②是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③是压条,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首先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利用神奇魔力树创设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植物的营养繁殖作业设计方案》
![《植物的营养繁殖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2b947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7.png)
《植物的营养繁殖》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掌握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及其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营养繁殖的观点和意义;2. 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3. 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播种、扦插、分株、嫁接等;4. 植物繁殖实验:播种实验、扦插实验、分株实验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植物的营养繁殖的观点、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以及不同的繁殖方法和实验步骤。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播种实验、扦插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植物的繁殖过程。
4. 实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惑,加深对植物繁殖的理解。
四、教学评判: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2. 实验表现:评判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知识检测: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测试,考察学生对植物的营养繁殖知识的掌握水平。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械:播种盘、扦插剪、分株工具等。
2. 实验材料:种子、扦插苗、分株植物等。
3. 多媒体教具:图片、视频等展示资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验内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报告和知识测试等方式评判学生的进修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植物繁殖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开展更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植物学教案
![植物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3c7a03c281e53a5802ff89.png)
第八章生殖器官——花一、花的组成(一)植物的主要三类繁殖方式1.营养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营养繁殖是植物用其自身的一部分,如鳞茎、块茎、块根和匍匐茎等,自然地增加个体数的一种繁殖方式。
低等植物的藻殖段、菌丝段等和高等植物的孢芽、珠芽、根蘖均可用来营养繁殖,农林生产中广为应用的扦插、压条、嫁接和离体组织培养等也属于营养繁殖。
2.孢子繁殖(或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孢子繁殖是藻、菌、地衣、苔藓、蕨类等植物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繁殖方式。
这些植物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能产生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孢子,当孢子离开母体后,在适宜外界环境下便能发育成一新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式。
3.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植物在繁殖阶段产生两种生理、遗传等均不同的配子,经其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的生殖(或繁殖)方式,故又称配子生殖。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两种形态大小、生理功能、活性完全不同的两种配子即雄性的精子和雌性的卵子,精卵结合产生合子发育成胚,由胚发育成新的植株。
(二)花的概念从形态和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花是节间极度缩短而具有变态叶(雄蕊、心皮)以适应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花是种子和果实的先导,可进一步发展为种子和果实。
花的来源:从枝条--> 茎-->(逐渐缩短)花柄,叶(演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
(三)花的基本形态一朵被子植物的完全花(Flower)通常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几部分组成。
1.花梗(花柄)花梗是着生花的小枝,结构和茎的结构相似。
支持花向各向展布,各种营养物质由茎转运到花的通道。
花梗的长短因植物种类而异,有的植物甚至没有花梗。
2.花托花托是花梗顶端略微膨大的部分,其节间很短,很多节密集在一起,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其上。
花托有扁平、凸起、圆锥状、倒锥、坛状、杯状等多种特殊形状。
草莓的花托膨大呈圆锥状,并且肉质化;莲的花托呈倒圆锥形,俗称莲蓬;桃的花托凹陷呈杯状;落花生的花托,在受精后迅速延伸,将着生在其先端的子房插入土中,结成果实,这种花托叫做雌蕊柄或子房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营养繁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
2、了解嫁接的意义;
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植物营养繁殖操作的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嫁接的概念、方法和意义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从茎繁殖的种类看:嫁接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但是,和其它两种比较(压条、扦插)操作起来较复杂,技术性相对较强。
从嫁接的意义上看:嫁接又是果树栽培上一种广泛运用的方法。
它能使一些通过种子繁殖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品质的植物,利用嫁接而保持下去。
还可以通过嫁接提高植物的抗寒力、抗旱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通过嫁接还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
所以说:嫁接的技术在农村是有用武之地的。
2、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意义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从概念上讲,组织培养指的是:在人工配制的营养物上(培养基)、在无菌的条件下,
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
株的技术。
这种技术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但真正成熟和大规模发展及利用还是近几十年的事。
它是植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植物生物技术的组成部分。
从原理上讲: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在离体情况下,培养植物体上的
一个体细胞使其生长发育成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从意义上讲:组织培养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植物快速繁殖、
植物品种改良和细胞大量培养上。
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和准备营养繁殖的教具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学生一般认为: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
而植物体上的一个细胞在特定的环
境中也能培养出一株植物体,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起来有困难。
所以,教师要设法使学
生能够明白:植物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在离体培养下,这些
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产生完整的植株。
教法建议
本节课的重点,不是要求学生学会营养繁殖的具体技术,而是把营养繁殖与以前学
过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扦插时为什么要选择健壮的枝条?这可以联系有机物的贮藏。
关于扦插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剪取健壮的月季、天竺葵等的枝条,将枝条的下部
浸在清水里,在温暖向阳的条件下,不久就在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课时可以展示
长有不定根的枝条。
关于嫁接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对红梅、碧桃、菊花等进行嫁接,上课时展示嫁接
成活的植物体。
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本章还安排了一
节实习。
为了便于上好实习课,也可以指导学生用番茄、菊花以及仙人掌科的植物等
进行操作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