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_来自陕西2098户农户调研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与金融发展实证探讨(doc 8页)

陕西农村居民消费与金融发展实证探讨(doc 8页)

更多资料请访问.(.....)金融发展论文金融发展史论文:浅析陕西农村居民消费与金融发展实证研究【摘要】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陕西1980~2008年间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陕西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促进作用是滞后的。

因此,应当加大深化金融改革力度进而带动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消费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一、引言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全球经济增长降速,甚至导致部分国家经济衰退,我国原有的的经济模式必须发生转变,由出口外向型转向扩大内需。

所以引导与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国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而今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

因此,开发农村消费市场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合理选择。

但现有研究从金融方面探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还较少。

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以泰州市农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为基础,研究农村居民消费与金融需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消费潜力大,金融需求强烈。

徐联初通过对湖北省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从增强金融动力角度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相应对策。

李家美考察了传统消费需求理论的不足及金融抑制理论在消费需求领域的应用,从金融抑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市场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通过对株洲市的金融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农村消费的政策。

本文将以陕西省1980~2008年农村居民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农业贷款和农业GDP的数据为样本,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农村金融之间关系进行实证。

二、实证分析(一) 数据处理本文用于分析的数据来自于历年《陕西省统计年鉴》,样本数据为1980-2008年的数据。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用Y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用L表示,农业贷款/农业GDP表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用FIR表示,农业GDP由第一产业值代替。

陕西省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陕西省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年度西安欧亚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金融发展支持陕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普惠金融。

9 0008 0007 0006 0005 0004 0003 0002 0001 000
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亿元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年份
图12009—2021年陕西省银行类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
数据库。

22
20181614121086420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亿元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年份
图22009—2021年陕西省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
数据库。

表1模型相关变量名称、计算方法、意义
二级指标涉农贷款余额X 1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X 2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从业
人员数量X 3
乡村产业总产值Y 1
计算方法
本币涉农贷款余额+外币涉农贷款余额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新型农村金融
机构网点数
小型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数+新型农村
金融机构从业人数
农林牧渔业产值+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
反映金融财力支持力度反映金融物力支持力度反映金融人力支持力度反映乡村产业发展情况。

陕西省榆林市农村金融抑制探析

陕西省榆林市农村金融抑制探析

陕西省榆林市农村金融抑制探析作者:高飞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27期【摘要】榆林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92.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20元,比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28元高出将近1500元,与全国平均6977元的差距大幅度缩小了。

然而,从金融发展程度看,榆林市的“金融深度”于全国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距离陕西省的平均水平也有一定差距。

这种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现象在农村地区就表现为金融抑制问题,也极大地影响和抑制了榆林市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为此,本文通过对榆林市农村金融需求、供给、供需匹配等加以分析,探寻榆林市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以及改善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效率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抑制榆林市一、榆林市农村金融需求分析(一)农民家庭对金融的需求截至2011年底,榆林市农业人口266.7万,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为73.17%,从城乡人口结构来看,榆林市具有农村和农业经济特征。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估算和研究,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永久性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欲望将慢慢增强。

从2002年到现在,榆林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在逐年增加,截至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6520元。

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1998年的1.38倍降到2011年的0.07倍。

所以,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来看,榆林市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逐渐增强。

(二)乡镇中小企业对金融的需求最近几年,榆林市把发展壮大乡镇企业作为农村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乡镇中小企业的行业分类进行分析,榆林市形成了以煤等开采行业为支柱,农产品加工、种养殖业、批发零售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等行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并具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以农村种养殖业为主的乡镇中小企业,这几年有了快速发展。

其中,第一是小微型居民农户种养殖企业,一般情况下,该类小微企业本身规模小,金融需求也较低,通常在3—4万元以内,季节性、短期性等特征明显;另一类是相对较大的一些种养殖企业,此类企业种养殖数量较多,资金周转相对快,同时也需要一些流动的资金对原料购买,通常资金需求在十几万以上,可是其行业特征,该类小企业金融信贷具有风险高、抵押无、季节性等特征。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抑制研究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抑制研究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抑制研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农村经济始终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农村经济的增长不仅关乎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更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农村经济增长的道路上,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犹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金融抑制,简单来说,就是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未能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

在广大农村地区,金融网点相对稀少,许多偏远乡村甚至没有正规的金融服务机构。

这导致农民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增加,无论是办理存款、贷款还是其他金融业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前往较远的城镇,有时还可能面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得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大打折扣。

其次,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单一性也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往往较为传统和简单,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需求。

例如,对于农村的新型经营主体,如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缺乏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而且,在贷款方面,往往存在贷款额度低、期限短、审批流程繁琐等问题,无法有效支持农村产业的长期发展和规模化经营。

再者,农村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导致金融抑制的重要因素。

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农户和农村企业的信用状况,这使得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时往往过于谨慎,导致很多有发展潜力的农村项目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同时,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抵押物也是一个难题。

农民的主要资产,如土地、房屋等,在现有制度下难以作为有效的抵押物来获取贷款,这进一步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农村金融抑制对农村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它阻碍了农村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在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下,农村企业和农户难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无法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导致农村产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

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作者:符佳敏来源:《大经贸》 2020年第1期符佳敏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摘要】近年来,农民收入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农村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工具,二者间的关系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但是,目前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国家层面的,基于地方层面较为少见。

基于此,本文选择陕西省为研究区域,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民收入生产函数模型一引言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尽管经济不断发展,第二、三产业不断发展,但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人民非常关注的问题。

2020年之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地区是重点攻坚区域。

解决三农问题,其实就是要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

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了,才能保证农业投资得到持续,才能确保社会保持稳定状态。

但是,我国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是水平低,增速慢,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差距却在不断地扩大。

要想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需要扩大农村资金供给量,农村金融作为农村资金供应的主要渠道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村金融体系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的金融机构资金流失,“三农”发展得不到有效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范围收窄等等,总之,农村金融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资源配置效应。

陕西地处西北,一直以来是农业大省,截至2018年末,陕西省常住人口3864.4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618.02万人,占比41.87%。

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1985年和2017年分别为295.26元、10265.00元。

在收入来源方面,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一直比工资性收入占比高,在2011年工资性收入占比第一次反超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成为第一大主要收入来源。

财产性净收入代表着一户农民的富裕程度,它的变化却不大,其所占比例一直在5%以内徘徊。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省农民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与城镇相比,其数值仍然较小,故我省农民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村地区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研究——以陕西关中农村地区为视角

农村地区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研究——以陕西关中农村地区为视角
要 来 源 于 非 正规 金 融机 构 和 民 间借 贷 ; 是 现 有 的农 村 金 融 组 织 不 适 应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要 求 。 提 出 了 加 强 农 村 金 融 深 三 化 , 进 农 村金 融制 度 创 新 的建 议 : 步 放 开 农 村金 融 市 场 准入 机 制 , 促 逐 实行 金 融 机 构 多样 化 ; 应 农 村 特 点 的 金 融 产 品 创 新 , 适 向农 户 和 农 村 企
金融 仍 存 在 诸 多 问题 , 出 表 现 在 : 村 资金 非 农 化 现 象 严 重 ; 规 金 突 农 正 融部 门对 农 户 的 金 融 服 务 供 给 严 重 不 足 ; 险 隐 患 较 大 的 民 间 金 融 活 风 跃 ; 有 的 农 村 金 融 制 度 安排 与 日益 复 杂 和 多 层 次 、 元 化 的 金 融 需 求 现 多 之 间 存 在 相 当 程 度 的错 位 ; 村 金 融 组 织 内 部 治 理 混 乱 、 理 水 平 低 下 农 管 等 。农 村 金 融 问 题 的 根 源在 于二 元 经 济 结 构 下 , 村 金 融 抑 制 的 存 在 , 农 成 为 制 约 农 村 金 融发 展 的重 要 瓶 颈 , 融 抑 制 阻 碍 了 经 济 增 长 , 发 展 金 要
农村地区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研究
本 文系 21 0 0年 国 家大 学生 课 外 创 新 性 试 验 项 目 , 西 关 中地 区农 村 金 融抑 制 及 制 度 创 新 研 究 , 目编 号 : 2 11 6 7 0 陕 项 国 0 0 0 9 2
西 部 经 济
农 村 地 区 金 融 抑 制 与 金 融 制 度 创 新 研 究
以陕 西 关 中农 村 地 区 为视 角

西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实证分析——以陕西省248户调查为例

西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实证分析——以陕西省248户调查为例

西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实证分析——以陕西省248户调查为

王丽萍;霍学喜;邓武红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通过对陕西248家农户资金借贷现状的实证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农户对于资金借贷需求逐年上升;农户资金借贷主要来源是民间金融,而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比例逐年提高;借贷资金主要投向于资金需求较大的生活消费项目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非农领域及高效农业项目,总体上生活性借款比重有所增加而生产性借款比重有所下降.文章针对西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页数】5页(P53-57)
【作者】王丽萍;霍学喜;邓武红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43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农户资金借贷现状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70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J], 张军
2.西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泾阳、洛川县为例 [J], 霍学喜;王静;王蕊娟;李桦
3.西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对西部地区49个自然村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 [J], 仵洁;陈希敏
4.中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41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J], 吴战勇
5.中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41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J], 吴战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西部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以陕西省长安县为例

浅谈西部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以陕西省长安县为例

浅谈西部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以陕西省长安
县为例
李卫国
【期刊名称】《大庆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笔者以实际调查为基础,试图从农村金融的角度阐释西部农户的主要经济状况和地区金融对农业和农户的支持情况及其原因问题.以陕西长安县农户经济状况为例,说明其主要收入来源在于打工和农业生产,并进一步探讨农村金融组织在对农业发展中已经起到和应该起到的作用.通过运用供给一需求的基本工具,从农村信贷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入手分析当下农村信贷状况的形成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并提出对策建议.
【总页数】3页(P52-54)
【作者】李卫国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供水公司净化水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4.7
【相关文献】
1.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及农民增收的途径探讨 [J], 梁鸿雁;史顺义;李万华;王兆峰
2.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其金融支持——以陕西省为例 [J], 周亚莉;袁晓玲
3.西部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J], 安宝洋
4.西安周边农村贷款调查分析——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与长安县大原村为例 [J], 朱安琪
5.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J], 程建平;杨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论文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摘要:近年来,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成为中国农村发展中的重要难题。

本文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为主要内容展开研究。

在研究中发现,封锁式抑制、利率管制、金融机构限制等问题是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发展农村金融创新的对策,包括降低利率管制,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服务力度,改革金融体制等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抑制、利率管制、金融机构限制、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第一章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抑制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亟需深入研究和解决。

本章将对农村金融抑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介绍,并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安排。

1.1 研究背景农村金融抑制是指限制农村金融发展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农村金融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表现形式、原因和对策,为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农村金融抑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形式农村金融抑制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封锁式抑制、利率管制、金融机构限制等。

本章将对这些表现形式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2.1 封锁式抑制封锁式抑制是指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现象。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和信息的不对称以及风险较高的特点,传统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进行金融服务的意愿较低,进一步导致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和限制。

2.2 利率管制利率管制是指政府通过对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等进行干预来限制和控制农村金融发展的现象。

基于金融需求视角分析农业贷款的常见问题和改进措施王巧梅

基于金融需求视角分析农业贷款的常见问题和改进措施王巧梅

基于金融需求视角分析农业贷款的常见问题和改进措施王巧梅发布时间:2021-08-09T15:40:07.05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中作者:王巧梅[导读] 农村金融需求问题是阻碍农业现代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城市地区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相比,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存在供给不足、结构失衡、资金使用率低下、服务能力差等劣势,这导致农村金融没法很好地为农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

尤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临潼支行王巧梅陕西省西安市 710600摘要:农村金融需求问题是阻碍农业现代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城市地区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相比,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存在供给不足、结构失衡、资金使用率低下、服务能力差等劣势,这导致农村金融没法很好地为农业发展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

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当下,农户金融需求旺盛,但是因为融资约束使得地区的农业建设始终无法获得飞越性进展,为此需要结合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分析农业贷款存在的问题,从而予以改进。

关键词:金融需求;农业贷款;改进一、农业贷款的常见问题(一)大额贷款的供给力度不足长期以来小额信贷是农村地区的主要金融产品类型,但是在农业体系快速改变的当前,农业生产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农业生产的推动,农户在购买农机设备、生产资料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也在上升,小额信贷这种常规贷款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农户各方面的资金需求。

(二)金融产品以及服务创新不足当前国内的第一产业比重正在增长,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在下降,不过农业产业在得到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户金融需求和融资能力之间存在的弊端和矛盾也更加突出。

现下,金融产品的产品类型以及金融服务亟待创新,但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金融机构的贷款模式依然沿用了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以及联保贷款等非常传统的贷款手段。

综合分析,当前的金融产品并不足以满足日渐壮大的农业经济需要,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是出于适应经济形势转化而必须做出的一种改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特征及对策研究——基于陕西省安康市的问卷调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特征及对策研究——基于陕西省安康市的问卷调查

基金项目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项目:“秦巴山区‘人-山和谐共生’现代化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20210716HZ001)”;2022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陕南“农文旅”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S202211397034)。

作者简介张茹(1994—),女,陕西安康人,助教,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23-04-0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特征及对策研究——基于陕西省安康市的问卷调查张茹蔡云超王国芳(安康学院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陕西安康725000)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市16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状况及其信贷特征,并从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发展信用贷款、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等金融支持层面为欠发达山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特征;金融需求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5-0174-05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

据统计,当前我国共有400.4万家家庭农场、222.9万家农民合作社,以此带动发展小农户超过8900万户;全国县级以上龙头企业9万家、联合体7000多个,以此带动发展小农户超过1700万户。

由此可见,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激活农村产业发展活力,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对于部分山区而言,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及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较低,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农业经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阶段,难以实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因此,通过金融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要素集聚和适度规模经营,成为推动山区农业发展的关键。

为此,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样本,用实际案例探索其金融需求并提出相应对策,有助于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对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农户金融需求情况调查分析——基于安徽、甘肃、山东、陕西387个农

农户金融需求情况调查分析——基于安徽、甘肃、山东、陕西387个农
9 3一) 女, 安徽滁 州人 , 长春金 融高等 专科 学校金 融系2 0 1 2 级 学生。


调 查 概 述
( 一) 调 查 背景及 调 查 目的
三农 问题 既是 一个 大 的宏 观经 济 问题 , 又有 微 观领 域 小 的经 济现 象 的研 究 。满 足农 户 的金融 需 求 是 农 村 金融 体 系建 立 的 出发 点 和落 脚 点 之一 , 是实 现 农 村可 持 续 发展 的重要 保 障 。本 次 暑期 实 践 调 查 就是 基于 对 农 问题 的关 注 , 将 调研 的重 点放 在农 民金 融 需求 的分 析上 , 期 望通 过 了解微 观农 户 金融 需求 的影 响 因素为更 多服 务 三农 的金融 机构 提 出合理 化 的建议 。
图1 不同家庭 人 口数量 中有无贷款需求百分比
图2 不 同家庭收 入中有贷 款需求比例
在所l 有 调 查 的农 户 中 , 将收入水平划分 为 2 0 0 0 0 元以下 , 2 0 0 0 0 元到 4 0 0 0 0元 ( 含2 0 0 0 0 元) ,
4 0 0 0 0 元至 6 0 0 0 0元 ( 含4 0 0 0 0 元) , 6 0 0 0 0 元 及 以 上 四 种类 型 , 分别如图 2 所 示 。其 巾 , 2 0 0 0 0元 至
4 0 0 0 0 元 的户数 为 1 4 2 户, 4 0 0 0 0 元至6 0 0 0 0 的为 1 3 5 户, 6 0 0 0 0 元 及 以 上的为 8 9 户, 可 见, 收 入水 平 是
决 定 居 民金 融需 求 广 度 和深 度 的基 本 因素 。调 查 发 现, 不 同 收入 层 次农 户借 贷 用途 和 贷 款需 求 均 不

基于农地金融视角下的农民融资困境研究

基于农地金融视角下的农民融资困境研究

基于农地金融视角下的农民融资困境研究[摘要]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要求大量的资金投入。

由于城乡金融制度安排、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缺少担保品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农民融资难的现实困境。

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农地金融的固有特点能有效耦合农民融资需求,发展农地金融是解决农民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字]融资困境;农地金融;制度创新“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必须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

然而受到农民缺少担保品和农村金融体系的制约,农村融资难长期存在,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

发展农地金融,一方面能促进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农地金融特点能与农民融资特点有效耦合,增加农村资金供给,缓解农民融资难问题。

宁夏平罗县、贵州湄潭县等地进行了农地金融的试点,证明了我国开展农地金融的可行性,积累了宝贵经验。

不断创新和完善农地金融制度对缓解农民融资难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农民融资的现实困境和原因分析1、农民融资需求不断扩大与农民融资困难的矛盾突出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科技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推广,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发展农业物流体系,这些必须依靠资金投入,资金投入规模直接影响着农业产出。

相比于传统小农经济而言,农业活动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销售周转和保障性预防。

农业新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农民生活越来越市民化,生活不再是“自给自足”,为满足生活的购买行为增加,农村生活货币化趋势明显。

随着社会发展,一方面农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投入逐渐加大,另一方面农民较向往城市优越的生活方式,加之农民之间的消费攀比效应。

农民对家电、汽车、房产等大宗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产生了较大的资金需求。

农户需求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研究

农户需求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研究

农户需求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研究作者:刘港来源:《中国经贸》2011年第20期摘要:可以预测:未来,我国农业人口将主要围绕在居住地周边乡镇生产、生活。

在不断增进农业人口收入的目标下,如何合理、科学的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构建起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不但是为农户输血;同时,也是为带动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予动力支持。

关键词:农户需求;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研究新农村建设乃至城乡统筹,其目的都在于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便是农民增收。

由于近年来,农村税收减免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等保障措施的出台,促使在外务工人员,逐渐选择了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方式。

可以预测:未来,我国农业人口将主要围绕在居住地周边乡镇生产、生活。

由此可见,在不断增进农业人口收入的目标下,如何合理、科学的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构建起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不但是为农户输血;同时,也是为带动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予动力支持。

综上所述,本文以“农户需求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研究”为题,目的就在于:就如何改善农户资金需求,乃至拉动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范围内进行探讨。

一、农户资金的内在需求分析农户对农业发展资金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农业产业化生产与消费性支出的要求。

如,各项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购置,等等。

在许多地区的农村,还涉及到以农户为单位的专业型组织,对资金的需求。

如,农户运输组织。

农户运输组织在搞活农村内部,以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商流,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作为车辆设备的购置,大都需要通过金融系统的贷款来完成。

目前,我国开展的春蕾计划、西部母亲计划等,从公益性需求方面也产生了对资金的需求。

同时,对于农户的消费性支出而言:随着农户消费结构的升级,传统生存性需求已不能满足目前农户的需要。

现阶段,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为:进城务工挣钱是他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为农业产业化组织帮工,也构成其收入的来源部分。

由此可见,传统的农业生产已无法满足现代农户的资金需求。

基于供求视角的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基于供求视角的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作者: 何风隽[1] 仇娟东[2]
作者机构: [1]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2]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9
出版物刊名: 西南金融
页码: 17-20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1期
主题词: 农村金融 需求 供给 成长机制
摘要:针对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即供给不足问题,学者们从理论与实证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从金融需求、金融供给及金融成长三方面梳理了有关文献,提出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成长的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的重点因素分别为:金融创新、均衡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力量、农村与城市金融的融合等。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焦兵
【期刊名称】《求索》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本文从农户金融需求的角度对近年来农村金融理论进行梳理,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分层性特点寻找农村金融二元结构的均衡点,旨在对农村金融的演进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为农村金融所表现出的种种现象提供自洽的逻辑框架,并且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焦兵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探讨——基于"功能观"范式和动态农户需求视角
2.村金融“市场失灵”治理前提再判断:供给不足还是金融排斥——基于5省2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地域内1938个农户样本调查
3.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获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2518个农户样本
4.基于农户小额贷款视角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分析——以贵州省都匀市104笔农户小额贷款为例
5.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态势的实证分析——基于泰安市农户信贷供求现状的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
视角看来 ,追求生存更富于理性 ;二是“小农的生存 逻辑 ”命题 。蔡亚诺夫 (1925) ,斯科特 ( 1976) ,黄宗 智 (2000)等认为小农经济坚守的是“安全第一 ”的 原则 ,具有强烈生存取向的农民宁可选择避免经济 灾难 ,而不会冒险追求平均收益的最大化 [ 1 ] 。按照 “小农的生存逻辑 ”命题 ,中国农户如能被确认为是 生存取向的 ,不会冒险追求利润最大化 ,那么农村地 区商业化的金融安排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而必须 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出发为其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 来消除农村金融抑制 。显然 ,从目前中国农村的现 实来看 ,这一分析视角更符合实际 。本文正是基于 此认识 ,从农户需求的视角对农村金融抑制及其消 除途径加以分析 。
本部分实证研究所用数据来自于西北大学中国 55% ,可见 ,陕西农户家庭 2006 年的现金总收入仅
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型 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消费支出 ,而农户的生产消费现
农户调研数据库 。本次共调查陕西农户 2 590 户 , 金支出也需要很大的数额 ( 1 000—5 000 元之间的
其中有效问卷 2 098份 ,有效率为 81%。其中对农 占 57% ) 。这表明 ,总体来讲陕西农户家庭入不敷
户金融需求及其满足情况的调研设计了 25个问题 , 出的现象十分明显 ,农户有着借款融资的迫切需求 。
涵盖了农户家庭收支结余情况 、农户家庭债务总量
(二 )农户金融需求满足情况
与债务结构 、农户家庭债务的主要用途 、农户从农业
1. 农户借款需求金额的满足情况 调查显示 ,
银行和信用社获得贷款的数量和难易程度 、农户意 只有 16%的农户在生产生活中不需要借款 (即需要
愿的资金需要规模及期限 、农户期望发展的金融机 借款的农户达 84% ) ,但现实状况是 , 在调查农户
构的类型等 。
中 ,没有债务的农户高达 45%。亦即有 29%的农户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 9月 ,第 39卷第 5期 , Sep. , 2009, Vol. 39, No. 5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经济研究 】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
关键词 :农户 ;金融需求 ;金融抑制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 F32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22731 (2009) 0520047208
一 、问题的提出
最近十多年来 ,国内对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研 究主要立足于两个分析视角 :一个从宏观层面的经 济主体 (政府或政策机构 )出发 ,期望通过供给先行 的农村金融发展战略来推动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 革 ,消除金融抑制 ,其理论依据主要是斯蒂格利茨 ( Stiglitz)提出的不完全市场理论 , 强调国家干预 。 但是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因此 , 近年来单方面从政府角度推行的相关改革 ,包括逐 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调整农村政策 、调整现行农村 金融制度等 ,都是“自上而下 、行政推动 、供给先行 ” 的改革 ,是一种脱离了市场约束情况下的市场主体 塑造 ,改革的对象却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对改革的主
农户的收入和支出状况与其金融需求有着直接 有借款需求但却没有得到借款 。在借款农户中 ,借
的关系 。农户的收入大于支出会形成金融剩余 ,农 款的需求数额与实际得到的借款数额的比较见表
户的支出大于收入则会形成金融需求 。调查统计表 1。
表 1 农户家庭债务金额和意愿借款金额的区间分布
项目
0
农户需要借款数额的比例 / % 16 农户实际债务金额的比例 / % 45
收稿日期 : 2008211204;修回日期 : 2009203214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 (2007JJD840193) 作者简介 :徐璋勇 ,男 ,陕西西安人 ,西北大学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从事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 。
①舒尔茨 (1964)认为 ,农户相当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单位 ,农民比起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来毫不逊色 ,因此 ,改 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激励农民为追求利润而创新的行为 。 S. 波普金 ( 1979)认为 ,农场完全可以视作资本主义的公 司 ,小农无论是在市场领域还是政治社会活动中 ,都更倾向于按理性投资者的原则行事 。由于两人的观点十分接近 , 因此 ,可将其概括为“舒尔茨 - 波普金命题 ”。
款中 ,认为能够完全满足需要的农户仅占 4% ,认为 能满足大部分需要的农户占 17% ,认为只能满足小 部分需要的农户占 31% ,还有 48%的农户从来就没 有从农业银行或信用社借过款 。可见 ,从农村正规 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就能够满足其资金需求的农户 只是极少数 。而有借款需求的农户所占比例则高达 84%。也就是说 ,在极其旺盛的农户金融需求中 ,只 有 1 /5的农户能够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 ,而在 获得资金的农户中 ,也只有极少数农户的资金需求 能得到完全满足 。由于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
动参与意识不强 ,并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理性 无知 ”,与改革的预期目标相距甚远 。
另一个则是从微观层面 ,即从经济主体 (包括 众多的企业或者个人 )需求的视角 ,提出理想的金 融制度必须满足微观主体的金融需求 。其理论依据 主要是门格尔的适应性演进和哈耶克 ( 1967 )的市 场自发扩展秩序理论 ,强调“自我生长的秩序 ”。其 中具有代表性的 ,一是强调“理性小农 ”的“舒尔茨
- 波普金命题 ”①。按照“理性小农 ”命题 ,中国农户 如能被确认为是富于理性的小农 ,那么 ,就没有必要 单独为其设计一套农贷制度安排 ,而只需将现在已 经存在并很好地服务于现代经济的金融体系直接延 伸到农村领域 ,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即可 。从一个 视角分析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理性的行为 ;而从另一
三 、数据来源及农户金融需求 的满足程度分析
明 , 2006 年家庭年现金总收入在 3 001—10 000 元 的农户占调查农户总数的 49% ,其中 3 001—5 000 元和 5 001—7 000 元之间的均为 16%。家庭生活
(一 )数据来源与农户收支基本状况
消费现金支出在 3 000—10 000 元的约占调查户的
———来自陕西 2098户农户调研的实证研究
徐璋勇 1 ,王红莉 1, 2
(1. 西北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9; 2. 中国人民银行商洛中心支行 ,陕西 商洛 726000)
摘 要 :依据对陕西 2098户农户金融需求及满足状况的调研数据 ,分析发现陕西农村存在着 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 ;并采用分层饱和模型 (H ierarchical Model)及简约 Logit模型 ,从农户金融需 求角度对导致农户金融抑制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农户的收入水平 、文化程度 、贷款 用途等是影响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主要因素 。最后结合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 ,分别从扩 展农户金融需求 ,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两个方面提出了消除农户金融抑制的政策建议 。
满足率 / %
2 000元 以下 12 11 9117
2 001—5 000 元 15 14 9313
5 001—10 000 10 001—20 000


15
17
11
11
7313
6417
20 001元 以上 25 8 3210
由表 1 可以看出 ,农户 5 000 元以下的借款需 求基本可以得到满足 ,超过 5 000 元的借款需求就 会出现资金供给缺口 。其中 ,借款需求在 5 001— 10 000元的农户的借款需求满足率为 7313% ;借款 需求在 10 001—20 000元的农户的借款需求满足率 为 4112% ;借款需求在 20 001元以上的农户的借款 需求的满足率仅为 32%。这说明 ,陕西农村中 ,农 户在 5 000元以下的小额借款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 足 ,而随着农户资金需求规模的扩大 ,借款需求的满 足率越低 。
48
果是需求型金融抑制 ,则意味着农村金融问题的解 决除了要进行必要的金融制度改革之外 ,金融领பைடு நூலகம் 之外的一些改革也非常重要 ,比如要构建农村社会 保障体系 、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加速推进土地产 权制度改革等 。
(二 )农村金融抑制的实证研究方面 杨子达尼和古基尔 ( 1998)采用 MDA 统计方法 分析辨别农户的实际贷款需求 ,研究表明 : 教育程 度 、收入水平和职业训练是引致信贷的主要因素 ,更 大规模的农户也将更容易从农业银行获得融资 [ 13 ] 。 乔达里和伊斯法克 ( 2003 )对巴基斯坦的计量分析 发现 ,贷款总量和期限 、教育水平 、农户技术训练 、贷 款来源 、贷款偿还历史记录等因素对农户的信贷需 求表现出很强的显著性 [ 14 ] 。李锐 、朱喜 (2007)运用 bip robit模型和 match模型对 3 000个农户的微观数 据 ,分析得出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为 70. 92% ,其中 土地面积 、教育和医疗费用支出对农户资金需求具 有正的显著影响 ,金融资产余额对农户资金需求具 有负的显著影响 ,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 、受教育水 平 、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对农户资金需求的影响不 显著 [ 15 ] 。 已有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农村金融抑制问 题奠定了很好的理论与实证基础 。但现有的研究大 多是从农村金融供给体制 、农业较高的自然风险 、农 产品较明显的市场风险 、土地制度的制约 、较低的农 村市场化程度 、不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 对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而对农村金 融需求的主体 ———农户经济行为的分析明显不足 。 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 ,从农户出发 ,认识 中国农户的性质 、行为及其制度环境是讨论我国农 村金融抑制问题的逻辑起点 。基于此认识 ,本文以 陕西 2 098 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依据 ,从农户自身 需求角度出发 ,分析选取了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因 素 ,并运用对数线性模型对农户金融需求抑制形成 的原因进行实证检验 。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第二部 分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与评价 , 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 第三部分依据对陕西 2 098户农户的调研 ,对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进 行分析 ;第四部分运用对数线性模型对陕西农户金 融需求抑制形成的原因进行实证检验 ;最后是本文 的研究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